為什麼國產豪車不降價
⑴ 為何中國的有錢人基本不買國產車是因為質量問題嗎
國產車30萬區間,基本賣不動,除了紅旗。為啥賣不動?主要問題在於國產車大多數逆向研發日本車,而日本車都是低端車居多。題主的觀念還是停留在2019以前,中國的中產階層,目前購買或者追捧的是歐美和日本的豪華品牌,例如奧迪、寶馬、賓士、保時捷、路虎等車型,他們是這些豪車消費的主力軍,這樣可以彰顯自己的能力。
再過五年就不好說了,在電動車方面國產車的發展不錯,可實現彎道超車,再者華為提供無人駕駛技術不錯,已經有上路表現而且是在城市道路,已經很牛逼了。有錢人早買車,那時的國產還未崛起。同時有錢人買車傾向豪華車,國產沒有或者未得到市場的認可。有錢人的需求都是豪車,國產唯一稱得上豪車的紅旗H9:目前有以下幾個問題影響著購買:第一產量供不上,第二車商不接受私人訂制,第三,挑客戶。
。
⑵ 豪華車賣那麼好,是人們有錢了還是豪車降價了
需要指出的是,現在三個品牌的主銷產品價格集中都聚集在12?萬-18?萬區間,與國際意義上的豪華品牌尚有差距。
從規模上看,三個中國品牌目前都處於10?萬輛級別,月銷一萬輛左右。
2019?年,領克2019?年累計銷量為12.8?萬輛,同比增長6.4%?;WEY?品牌全年銷量為10?萬輛,下滑28.28%?;新紅旗品牌全年銷量突破10?萬輛,同比大幅增長203%?。
一位業內人士對車圖騰表示,三個中國品牌在2020?年各有機遇和挑戰。
從品牌力上看,紅旗更有情懷優勢,領克有豪華品牌沃爾沃的背書,而WEY?的設計與安全配置表現出色。但是,豪華品牌與主流合資品牌的價格下探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中國汽車品牌經過十幾年的技術和製造水平的積累,產品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其機遇點在於,消費新生代的崛起對於「國潮」更為熱衷,智能網聯配置也是形成差異化賣點的重要手段。短期來看,中國豪華品牌無論是銷量還是品牌力的進階,都並非易事。最終落實到市場的表現上,也還需要一段時間。
不過,長期向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為什麼現在的豪車品牌愈來愈便宜
因為出來的豪車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眾化。所以越來越便宜。豪車這么干主要原因是維持品牌高度,譬如寶馬530LI,售價維持在50萬左右,528則在45萬左右,本身寶馬的定位就是高端,如果同時推出525系列,對於期待全新5系的車主來講,可能更多的人會選擇525,如果推遲半年或者一年發布,那麼意味著一些車主可能就加價購買528了,這是一個心理戰術。
當然,政策的變化可能比我們想像中更快,汽車銷量增長受挫問題,我國也是在大規模發展之後第一次遇到。從中國車市「黃金時代」過渡到「白銀時代」,相信中國人會在買車這件事上越來越趨於理性,從面子過渡到實用,但至於車價,必將會越來越親民。
⑷ 為什麼進口車但中國這么貴
我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汽車銷量第一的國家,世界各大汽車廠商都希望在中國市場中多分一杯羹。然而,記者的調查顯示,搶占市場非但沒讓這些「高端洋氣」的進口豪車製造商爭相降價,卻使他們成為了推高國內汽車價格的「幕後黑手」。剛剛富起來的中國消費者,購買同款車型要比發達國家貴好幾倍。而奇高的零部件價格、奇怪的提現車加價使想要擁有心儀愛車的中國消費者痛苦不已。
進口車價格高關稅並非惟一原因
根據央視記者的調查,最新款的路虎攬勝5.0汽車,其原產地英國的裸車售價為人民幣52萬元,在美國為54萬元。而在我國,這款汽車的售價依據配置的不同,從189萬元至209.8萬元不等。多位消費者和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之所以國內外價格差距如此之大,是因為我國要徵收數額龐大的進口關稅和其他附加稅種,因此高稅率是推高進口車價的罪魁禍首。果真如此嗎?
據了解,一台進口車進入中國市場共需要交納3類稅費: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根據WTO規定,我國的進口關稅比例為25%,增值稅比例為17%。而對於汽車來說,則根據排量不同,徵收最多40%的消費稅。以此計算,這台路虎攬勝5.0在中國的售價應在130萬元左右,比現在的最低價格189萬元便宜59萬元。
如此看來,關稅並非進口車價格高企的唯一因素。
廠家私自加價看客下菜構成歧視
那麼,高出的59萬元究竟源於何處呢?在我國,進口汽車賣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過廠家、中國總代理、4S店三個環節。央視記者調查發現,以路虎攬勝5.0為例,中國總代理賣給4S店的價格為177萬元,並建議他們按照189.8萬元的價格銷售,這個價格不經中國總代理同意不得變動。這意味著,每售出一台該款汽車,4S店的利潤為13萬元。
那麼,剩餘的46萬元加價源自何處?據路虎中國總代理透露,路虎汽車的售價由廠家路虎(中國)決定,路虎在中國的總代理並不是一家單獨的企業,而是路虎在中國設立的銷售子公司。也就是說,路虎汽車的廠家和中國總代理是一家公司,均為路虎(中國),而這46萬元是廠家加上的。
根據WTO的公平性原則,路虎同款汽車在中國和美國的價格應該相當,廠家不能私自加價。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表示,這種看客下菜、雙重對待消費者的行為構成了對中國消費者的歧視。同時,限定向消費者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更是違法了《反壟斷法》。
此外,盡管我國已對一些進口車大幅度下調了進口稅率,但汽車售價依然如故。商務部日前下調了從日本進口的英菲尼迪JX的反傾銷、反補貼關稅,稅率從之前的34.4%下調至3.6%。按照這個比例計算,這台售價70萬元的車至少應該下調26萬元,但到目前為止,這款車的售價並無任何變化。(京華時報)
⑸ 為什麼很多豪車降價
因為它們的實際的合理價位低。你可以看看豪車原產國的價格。個別的車,在國內的價格比它原產國價格高兩三倍。
⑹ 稅率調整後,豪車、合資車爭相降價,為什麼自主品牌還是無聲息
前一段時間,豪華車紛紛開啟了瘋狂官方降價模式,賓士最高降6.4萬,寶馬也最多優惠了6萬元,與此同時林肯、奧迪、路虎也紛紛降價。而如今這把降價的浪潮來到了合資車領域,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先後開啟了官降,緊跟著斯柯達也開始降價,預計後續還將有更多的合資品牌加入降價潮流之中。可奇怪的是,豪華車、合資車爭相降價,為何自主品牌至今了無生息?
而自主品牌之所以無錢可掏,其實跟前不久的汽車下鄉政策有關。按理來說,無論是汽車下鄉還是製造稅率下調,都是國家給車企減負的好事,理論上並不會造成沖突。但是這事壞就壞在,汽車下鄉至今還只有綱領性文件並未具體執行,而各大自主品牌車企為了盡早打破市場僵局,迫不及待自掏腰包紛紛開啟汽車下鄉。國家補貼還沒有影,自主車企大出血就已經開始補貼消費者。雖然短時間內造成了銷量的不斷走高,但是當製造稅率降低再次來襲的時候,車企已經無力再出血,只能眼睜睜看著豪華品牌、合資品牌降價狂歡了。
⑺ 為啥在中國很貴豪車,在美國卻很便宜呢
之所以國人覺得BBA在美國的價格便宜,主要是因為國內的車價報的比較高,這也是4S店的一種促銷手段,因為國人對大量的優惠活動比較感興趣,之前的車價越高,做活動的時候力度越大,就越能收到消費者的喜歡。
⑻ 為什麼有的人不願意汽車降價大概率因為他剛買
國內汽車保有量的爆發式增長令20餘年急速「膨脹」的中國車市呈現疲態,2018年已初現端倪的寒冬期如今仍在困擾著國內車市的發展,且短期內沒有大幅回溫的跡象。在車市遇冷和疫情爆發的雙重阻力下,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勉強突破300萬輛,較去年同期水準下降了近一半左右。而銷量成績不佳反映在汽車廠商身上的表現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簡單粗暴的兩個字——降價。
汽車降價既能激發消費者買車、換車慾望,刺激低迷已久的汽車市場,又能滿足消費者圖廉求實的消費心理,這是大多數人所喜聞樂見的,但仍存在小部分人對汽車降價持抵觸態度。究其原因,可能是自身資產雄厚不樂意看到豪車的入門門檻降低,但更大概率恐怕是因為他剛剛買車,誰樂意看到自己的愛車「入手即貶值」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香港為什麼豪車遍地,便宜的國產車卻沒人買
國產車質量沒保證,香港車主要是德日車
⑽ 國五車庫存成災,為何還遲遲不降價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汽車最多的國家。隨著我國國六排量的頒布,明年開始,部分城市會提前步入國六。國六正式實施之後,對車子尾氣排量要求非常高。許多車主此時也都人心惶惶,想要買一輛國五車,又怕現在買虧了,國五車庫存成災,為何4S店遲遲不降價?員工:6折都沒人要
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這件事情,首先事故是彭丹女士的司機倒車造成的,這點並不否認,但是勞斯萊斯的車主當面口頭說過不追究責任,視屏還被人們放在網上,時隔5個月,勞斯萊斯車主卻出爾反爾,這點讓人了解不了,都開上勞斯萊斯了會缺這12萬的維修費用?彭丹也不會缺這12萬,李道的做法確實有失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