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豪車價格 » 評測豪車的華人

評測豪車的華人

發布時間: 2021-09-17 04:37:37

內飾豪華,這款法系豪車有何亮點

今天我要評測的是2021款DS7早春限定版,DS不是拋售長安PAS股權退出中國了嗎?怎麼還有新車推出?新車是基於蒙馬特版打造,這款車怎麼樣?跟著我的視頻來看看吧!

DS7動力是1.6T+8AT,最大功率133千瓦,峰值扭矩250牛米,它動力如何?測評完畢,我的評價如何?所有的疑問將在視頻中揭曉,請大家看視頻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同樣是中產,為什麼美國人買普通車,中國人買豪車

估計你們身邊也會有這樣的朋友,自己一年也就掙個幾十來萬,買個車卻毫不含糊,一上來就買輛上百萬的車。你可能會想,這么拼壓力不大嗎?這樣做圖啥呢?

這就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消費理念,覺得車代表的是自己的身份,代表自己的財富,自己買個好車也就是比較貴的車會更有面子,在朋友面前會更長臉。而一篇報道表明,美國的百萬富翁最近買的車也就人民幣20幾萬,甚至是千萬富翁也不會買很貴的車。最近就有一篇文章指出,在美國,年收入30萬的中產階級一般買普通車,但換成在中國,估計年收入20萬的人,也想著要買豪車吧。

這其中,小編也想到幾條原因。大致如下,美國人民發展的早,一些生活觀價值觀與我們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他們不只要追求物質條件上的滿足,還要在精神方面得到享受。比起花那麼多錢買一輛豪車,不如把錢花在出門旅遊或者是出去健身,搞搞藝術愉悅身心。而且對於一些美國的精英人士們,比如矽谷的軟體開發人員,他們往往每天都忙於工作,忙於開發,沒那麼多時間去跟朋友比誰的車好或者是琢磨豪車

讀了這篇文章,你有沒有得到一些啟示呢

㈢ 它是中國人的豪華車啟蒙車型,如今混得風生水起!

2020年1月汽車銷量公布,賓士成為當月中國市場豪華車銷量第一。隨著汽車越來越普及,中國人對汽車的態度從過去的「能開就行」向著追求性能和舒適度的轉變,豪華車也越來越受到歡迎,那麼,你是否知道,是哪款車真正意義上開啟了中國人對豪華車的追求呢?

在配置方面,第三代奧迪A100配備了方向盤助力,電動車窗戶,ABS制動系統、合金輪圈、空調系統、真皮坐椅等,讓中國人開始真正接觸到豪華汽車,也自此開啟了中國人對豪華汽車的追求。

1996年,隨著一汽大眾生產出奧迪200V6車型,奧迪A100從中國的市場退役,但是它的經典故事並沒有結束,因為隨後奧迪將其後續車型命名為奧迪A6,自此,A100以另一個身份在中國市場上開啟了又一段傳奇,成為中國豪華車市場長期以來的重要車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美國富人不喜歡開豪車,那豪車在美國有市場嗎

即使美國富人不喜歡開豪車,但豪車在美國有一定的市場。單是中國人就佔了一定的比例。在華人居住較多的地區,以及消費場所,常見不少開豪車的華人(本人除外)。在我居住地華人圈中,也有不少開豪車的,甚至哪怕是餐館服務員,也要買輛二手豪車,據說為了面子。

㈤ 想入手人生第一輛豪車,拋開品牌光環,Q2L e-tron這款車的配置到底咋樣

奧迪Q2Le-tron這款車剛上市,目前也沒有相關的評測。單從奧迪官方的配置數據來說,性價比不是很高。剛上市,價格比較堅挺。加上4S店的加裝費用約一萬至一萬五千元左右。都趕上A4價格了。如果有關系的話就另說了。

此款車型適合單身,二人世界或家庭備用代步車。如果是家人較多的話,空間就較為偏小。再說新能源的車,除了後期保養,不是想像中那麼完美。

Q2Le-tron

㈥ 福建一婦女遭到美國通緝死後百輛豪車送葬,英雄還是狗賊

其實,這個問題描述的是福建的一名女子。對於女子的能力,其實現代人早已經認可婦女擁有不遜色於男子的能力,一句“誰說女子不如男”更是表明了一些婦女的雄心壯志。在上世紀,就有這樣一名女子,雖然很難她的經歷是什麼豐功偉績,但卻深刻影響了許多華人。這就是著名蛇頭之稱的鄭翠萍。

大家在看影視劇的時候,尤其是警匪劇,往往古惑仔尋求潛逃時就會尋找蛇頭的幫助,又比如在古龍小說《陸小鳳傳奇》中陸小鳳便曾經去找了蛇頭幫忙要到了王府的地圖。蛇頭一詞,往往意味著能量很強、信息資源很廣。在2014年的紐約街頭,就上演了電影里的勁頭,很多華人開著豪車來給這個傳奇女子鄭翠萍弔唁。

㈦ 開豪車是種怎樣的體驗

這是伙計在悟空問答上面對一個問題作出的回答。比較詳細,所以拿過來發文了。

不知道題主對豪車的定義是多少錢以上,如果單說「豪華品牌車型」的話就太廣泛了,不過如果要圈定題主那張458那樣超300萬的話又太少,伙計就定一個100萬以上的范圍吧!以下的車型,都是伙計或深度或粗略試駕過的一些符合價格要求的豪車,伙計在這里簡略分享一下它們的駕駛體驗,讓大家對這些豪車的駕駛感受有個大概的了解。

從品牌首字母開始數吧:

Aston Martin:DB11、Rapide

兩款車都是在賽道上開了幾圈,所以日常駕駛性都怎麼沒試出來。

我開DB11的時候雨還沒開始下,所以開得還是比較狠的。5.2T V12+8AT,雖然還是那台ZF8HP70,不過標定明顯很側重換擋速度以及降擋響應,已經逼近雙離合了,所以換擋平順性一般,全油門加速時換擋會有明顯的沖擊感。懸掛會偏硬,側傾不大,但又不如法拉利488那樣極致。最大的印象是隔音,因為伙計原來以為這種GT車隔音會很好,其實不然,時速超過40胎噪已經相當明顯,看來這類跑車還是側重輕量化。

然而很不幸,我開Rapide的時候在下雨,而且已經下過一段時間,賽道很濕滑。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下開一台搭載6.0L V12發動機(順便說下,這台發動機還是電噴機)的後驅車會有多刺激。果不其然,出彎時油門踩下三分之一,後輪便開始甩,即使隨車教練不允許關閉TCS。所以這次試不出什麼來,倒是伙計對阿斯頓馬丁的TCS標定有了一定的認識。它不會很強硬地把車身拉回來,而是允許一定程度的側滑,但這時候你想繼續給油維持側滑狀態的話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獲得樂趣而非速度。

靜態方面的最大感受是,Rapide的後排空間真的太小了,座椅也很不舒服。以伙計的坐姿,坐在後排膝蓋已經能頂到前排的椅背,而且座墊只能承託大腿的一半。

Audi:RS 5、RS 6、RS 7、R8 V10 Performance

這幾款車,RS 5、RS 7一起說,因為這兩款車都是在賽道上面開的,感受比較膚淺。而RS 6和R8,伙計曾經日常道路上開過兩天,所以認識比較深刻,可以詳細說下。

RS 5的圖找不到了,所以就放一張RS 7的。這兩款車放在一起其實也挺有意思的,因為它們代表兩個不同的派別:NA、Turbo——RS 5用了一台4.2L V8自吸發動機,最大功率450匹,升功率破百,紅線達到8250rpm,屬於典型的高轉發動機;而RS 7搭載一台4.0T V8發動機,伙計開的這台Performance版本屬於高功率版,最大功率605匹,運動模式下6600轉就到紅線。

所以,兩款車的動力表現其實很不一樣。單純講力度,RS 7無疑具有壓倒性優勢,尤其是中低轉速下。在賽道上,RS 5的中低轉速動力其實不太夠用,尤其是在大直道的時候。但RS 5更好的地方在於靈活性,因為體型、體重上都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同樣是以過高的速度入彎,RS 7的轉向不足傾向會比RS 5更嚴重。而且,伙計比較喜歡RS 5高轉的聲浪,RS 7的聲音相對有些沉悶。

RS 6的動力總成和RS 7相同,只是動力稍弱,最大功率560匹。這台車在普通模式開起來的親民程度讓伙計驚訝,因為跟一般的A6L沒什麼兩樣,只是懸掛硬度略有提高,而且胎噪因為更大的胎寬而變得明顯一些。運動模式下,這台車的性能表現同樣讓伙計驚訝,因為它實在是太有勁了,彈射起步下的百公里加速成績可以輕松進4秒。不過伙計不喜歡的是它的轉向手感,跟奧迪A6L沒啥區別,太注重日常駕駛,忽略了它的性能車屬性。

不過伙計覺得,RS 6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的全能性,除了不能越野之外,什麼都能幹。你看它的這個後備廂,伙計都忍不住想帶上一大堆零食去野餐了。

奧迪R8 V10 Performance,跟蘭博基尼Huracan LP610-4相同的動力總成,最大功率還多1匹,夠硬吧?這台車日常開的話雖然轉向實際上比較輕盈,普通模式下僅比RS 6略重,但是其他方面都比較累人——懸掛顛、隔音差、雙離合低速狀態換擋下也有比較明顯的沖擊感。日常開其實就賺個回頭率(記得按上增強排氣按鈕),在路上路人都會多看幾眼。這台車真正的舞台在賽道上,因為它的表現實在是太NB了。在運動模式下,他的過彎極限深不見底,四條輪胎可以死死地抓在地面上,一般人根本不會開出任何轉向不足或者轉向過度。伙計在珠海賽車場劈彎時,即使已經以教練所能允許的最快速度行駛,幾乎沒聽到過輪胎的響聲。

BMW:M3/M4、X5 M/X6 M

這幾款車都是粗略地駕駛,其中M3、M4兩款車是場地試駕,X5 M、X6 M則是在場外的道路上試駕的。

M4的駕駛感和M3幾乎完全相同,當然M4要更加緊湊些,M3在突破極限的時候更容易誘發轉向不足。兩款車在TCS完全開啟的時候,出現轉向不足或者全油門出彎出現後輪打滑的時候,TCS都會很強行的介入,在兩秒內限制動力輸出,所以想開得爽一定得關閉TCS。所以同樣是TCS全開,與上文提到的阿斯頓馬丁的TCS標定相比,BMW的標定要更加保守點。

低速的時候,7擋雙離合變速箱的起步蠕動不太順暢。所以伙計估計,M3和M4如果遇到堵車的情況,駕駛員是會比較抓狂的。

至於X5 M和X6 M,這兩款車的塊頭都不小,轉向也有一點虛位,所以操控起來不算靈活。但是這兩款車的底盤調校相當得體,日常開有不少路感但又不至於顛,處理振動又比較韌。而且它們很適合在高速公路上開,因為動力儲備實在是太強大了,變速箱降擋反應也很快,中段再加速能力極強。唯一不足的是,由於輪胎是運動胎,而且很寬,所以胎噪要比普通版的X5和X6要明顯。

Bentley:飛馳V8 S

飛馳V8 S是伙計最近才開過的一款車,有可能會出一篇比較詳細的文章,這里先簡短提一提,算是做個預熱吧!

首先這台飛馳V8 S動力沒得說,4.0T雙渦輪增壓,528匹的最大馬力,怎麼踩怎麼有。ZF 8AT匹配不算特別優秀,有時候油門踩到底只會降兩擋,有時候又能降三擋,摸不透。而且低速換擋會有輕微的沖擊感以及換擋聲,以AT來講不應該。轉向用了電子液壓助力,保留一定路感,低速重高速輕,個人覺得可以接受。底盤還是偏向舒適的,但是懸掛調校明顯偏軟,路感不算豐富。隔音還可以,輪胎由於是倍耐力寬胎所以胎噪會明顯點,引擎聲浪蠻好聽。

後排是精髓,座椅舒服,四向可調,空間也足夠。總之飛馳V8 S適合乘坐多於駕駛,賣點主要是嚴選的內飾用料以及手工打造的精緻感。

Ferrari:F12 Berlinetta、488 GTB

F12 Berlinetta是在開放道路上面試駕的,包括城區道路以及城郊高速,所以體會比較深。488 GTB由於只是在賽道上開了幾圈,所以沒什麼太多的感受,甚至連照片都沒拍,所以就粗略講講。

F12 Berlinetta實際上是一個老去的型號,已經被最新的812 Superfast代替。這台車用了一台6.3L V12發動機,最大功率741匹,最大扭矩690牛米,數據相當牛逼。7擋雙離合變速箱換擋速度非常快,很適合激烈駕駛不過城區開實在不怎麼樣(特別是伙計是在上海的早高峰開的)。這個雙離合變速箱就是典型的比較老式的雙離合,掛D擋松剎車不會蠕行,需要輕點油門才行,而且換擋完全傾向速度,換擋動作比較粗暴。隔音也很一般,畢竟是一款性能車,為了輕量化不會去堆隔音材料。底盤倒是很正常,尤其是調到bumpy road(爛路)模式,濾振動作還是有明顯韌性的。機械液壓助力轉向低速時挺重手的,高速時略輕,中間沒什麼虛位,追求的是快比例。

雖然只是一台兩座的GT車,伙計覺得F12 Berlinetta的實用性值得一贊。看,兩個標准大小的登機箱放在後備廂,還有挺多空間餘量,足夠富人們長途旅行了。

開過了F12 Berlinetta,會發現488 GTB非常不一樣。首先它是一款渦輪車,3.9T V8的聲浪比F12上那台V12低沉,上到高轉也比較沉悶,但是發力區間實在是太廣了,以至於動力表現更像一台大排量NA發動機;其次它的雙離合變速箱明顯經過改進,起步支持蠕行,更加適合日常堵車路況了;還有,488 GTB是一款純正的性能車,不像F12 Berlinetta兼顧長途旅行舒適性,所以懸掛硬度明顯上升一個檔次,賽道上的每處凹凸都能傳到屁股上,轉向也更加重手。

Jaguar:F-TYPE

伙計開的這台F-TYPE雖然只是標價97.8萬的3.0機增版本,但由於車上選裝件不少,價格肯定超過100萬,所以也分享下它的駕駛感受吧。

首先這台車的動力其實沒什麼驚喜,畢竟只是3.0機增,381匹的最大功率其實不算突出,不過8AT的匹配還是相當不錯的,動作夠快夠狠,符合定位。最突出的一點是排氣聲浪,如果選了運動排氣,每次松開油門都有陣陣回火聲,而且加速時的排氣聲非常響亮,回頭率相當高。只是底盤調校真心不適合日常代步,減振比較硬,座椅也硬邦邦的,開著的時候屁股基本都處於彈跳狀態。轉向比較重手,而且視野很狹窄,車兩邊向外擴張的距離很大,泊車需要比較良好的車感。

Land Rover:Range Rover Velar(攬勝星脈)

伙計試的這台頂配版的標志性「指紋收集器」,標價94.8萬,加上選裝件其實還沒過100萬,純粹湊個數。

3.0機增配8AT,聲浪足夠唬人,性能也是夠的。這套動力給伙計最大的感受是,起步就能有很好的動力輸出,關掉TCS後在中低速彎全油門出彎時輕易做出甩尾動作,相當好玩。8AT匹配夠順,響應也足夠快,幾乎能達到上面F-TYPE的水準。底盤很舒服,濾振很柔和,對細碎振動的隔絕比較到位,和第五代發現一比就知道差別所在了。

只是內部空間不怎麼樣,尤其是腿部空間比較狹窄,頭部空間受車頂線條影響也不算大,甚至比同平台的捷豹F-PACE要更小。當然這個車真的是好看。

Maserati:Levante

在城區開了兩天,對Levante還是摸得比較透。不過這台Levante不是高性能版的S,只是標價99.98萬元的普通版,也四捨五入算進來吧!

說真的,Levante這款車主要賣的還是瑪莎拉蒂的品牌,真正從體驗上來講其實不值這個價錢,尤其是車內外做工都比較馬虎,很有意呆利人的大條氣質。開起來的話,Levante的最大亮點在於非常響亮的排氣,拿來炸隧道比Cayenne什麼的合適多了,可以說是「買排氣送車」。其他方面,Levante的8AT換擋速度蠻快,只是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動力匹配粗糙,換擋沖擊時有發生。電子液壓助力轉向力度偏重,中間略帶虛位,指向性還是蠻精準的。底盤比較硬朗,路感不少,處理坑窪的動作很乾脆。總體來講,Levante符合瑪莎拉蒂品牌追求的偏向運動性,不是一台舒適的SUV。

Mercedes-Benz:GLE、GLS/GLS AMG、G/G AMG

這幾款車都開得比較久,尤其是一台標價106.8萬元的GLE 450 AMG 4MATIC轎跑SUV,以及一台比較老的G55 AMG。另外還有GLS 500/GLS 63 AMG,以及一台G500。鑒於車型比較雷同,兩款GLS和兩款G都分別夾在一起講。

首先講GLE 450 AMG 4MATIC轎跑SUV。這台車用的是一台3.0T發動機,最大功率367匹,匹配9AT,加速能力還是很強的。不過底盤質感一般,一來本身調校不算特別偏重舒適性,濾振韌性不足,二來這輛車選裝了21寸薄胎,進一步削弱舒適性。轉向比例很快,一扭就有,很緊致。

至於GLS,動力表現就不具體描述了。這款車由於定位大型7座SUV,完全是偏重舒適性的調校。轉向虛位大,而且指向也比較模糊,回中力也比較大,是一種偏重高速巡航的轉向設定(明顯是為了經常開高速的美國人設定的)。底盤很舒服,能把路上的細碎振動都燙平。

車內為了顧及布置三排座椅,中排腿部空間一般。第三排倒是可以做到和中排差不多的空間水平。

至於是個男人都想要的大G,內飾氛圍挺豪華的,基本脫離了初代農用車的味道。不過坐上去,即使座椅已經調到最低,還是有著卡車般的偏高坐姿,所以你知道為什麼很多小女生都在開了。不過液壓助力力度明顯偏重,而且中間虛位很大、轉向圈數很多,是一種很原始的轉向手感。底盤很顛,因為前後橋都是整體橋,這是天生結構的限制,也為了在越野中能充分得到路面信息而調硬。隔音方面,喜歡機械感的人會挺滿意的,因為V8的存在感很強,基本上1500rpm以上就有很明顯的聲浪了。

空間的話,不要有太大的期望,剛剛好夠用吧。後備廂空間倒是不小,尤其是方正的車身帶來足夠的高度。

Porsche:Panamera 4S(971)、911 Carrera(991.2)

這兩款車,伙計都在城裡開過兩天,所以可以關於日常駕駛性的感受挺詳實的。

Panamera 4S,伙計已經出過一篇篇幅不小的評測文章(傳送門),在這里就不再詳細的描述了。總結一下就是,Panamera 4S不是一款傳統的舒適的D級車,而是一款很另類的、富有運動細胞的「四門911」。

991.2 Carrera的話,其實還沒有上面的Panamera 4S貴,畢竟只是個「乞丐版」,光是車身價就便宜了30多萬,但是性能強了不止一個檔次??如果你試下用彈射起步,PDK居然可以讓起步轉速維持在4000rpm,要知道大眾低端的雙離合像DQ200都只允許用1500rpm起步,「連續彈50次」的傳說相信大家也有聽聞,可見PDK的強度是有多變態!結果是,這台最入門版的911,可以用不到4秒的時間破百,與前面頂配R8相當。當然,911上的這套PDK明顯側重性能調校,1擋齒比很大,1、2、3擋之間的切換會有沖擊感,不過它的換擋速度和降擋響應確實是快,非常快。

底盤調校偏運動調校,路感比較豐富,對任何坑窪的處理都是快刀斬亂麻一樣乾脆利落,但又不至於像奧迪R8、法拉利488GTB那樣純粹的緊綳。從991開始,911採用電動助力轉向,雖然伙計沒開過以前用液壓轉向的911,不過伙計覺得這套電動助力轉向的手感是可以的,起碼能保證到充足的路感。而且它的比例很快,輕輕一轉車身就能馬上響應,到了末段還有一段明顯更快、更輕的比例,方便在城市狹窄路段掉頭。隔音倒是一個城市代步的bug,很寬的運動胎、無框車門,而且這些性能車為了減重不會配什麼隔音棉,速度上去之後胎噪、風噪都比較明顯,幸好排氣聲浪還是最為突出的,就是有點悶,沒能像V8那樣富有激情。

就寫這么多吧!為了達到門檻,奧迪Q7、保時捷718、路虎發現、Tesla Model S/X等等這些80萬左右的車就不寫了。其實現在發現自己開的車還是不夠多,例如邁凱倫、蘭博基尼、勞斯萊斯都還沒能成功打卡,AMG GT、瑪莎拉蒂GT、雪佛蘭Corvette等自己心水已久的車也沒開過,希望以後有機會體驗一番再跟大家分享吧!

㈧ 為什麼說中國人都特別喜歡愛買豪車

面子心理和收入增加以及消費觀念的影響,中國人都特別喜歡買豪車。

1."面子文化"根深蒂固。中國的」面子文化「也不知是好是壞,總之是一直存在的。在農村,很多人都受到比較心理的影響,看到周圍的人都買了,如果他們不購買,他們將會沒有面子。許多朋友可能對這種虛榮心感到厭惡,但有時面對真正的壓力會感到無助,所謂人言可畏。如果你很長一段時間單身,鄰里街坊就會產生些流言蜚語,雖然很煩,但也不知道怎麼反駁,久而久之,"面子"的心理越發嚴重。

中國人喜歡買豪車,只不過是在經濟發展到特定階段的特定表現,這種現象會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而逐漸減少。

㈨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豪車

暴發戶的特點就是要炫富。豪車就是有錢的標志之一。中國人整體屬於暴發戶狀態。

熱點內容
青城後山房車營地 發布:2025-05-24 19:32:06 瀏覽:957
桂林計程車價格調整 發布:2025-05-24 19:31:37 瀏覽:205
哪台越野車坐姿最高 發布:2025-05-24 19:30:47 瀏覽:287
拖掛房車戈士達 發布:2025-05-24 19:15:24 瀏覽:164
拖掛車大梁號在什麼地方 發布:2025-05-24 18:39:48 瀏覽:589
室內山地自行車價格及圖片大全圖片價格 發布:2025-05-24 18:09:57 瀏覽:613
路虎新發現拖掛 發布:2025-05-24 17:57:19 瀏覽:334
拖掛充電 發布:2025-05-24 17:43:21 瀏覽:206
威海到機場的計程車價格查詢 發布:2025-05-24 17:39:37 瀏覽:159
拖掛有貸款轉讓合同怎麼寫 發布:2025-05-24 17:36:15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