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豪車值得購買嗎
❶ 不到20萬起的價格,入門級豪華車這么香值得買嗎
最近車圈有一款極為重磅的車型發布,引得眾多關注汽車的朋友們大呼「真香」,這款車型就是目前熱度非常高的入門級豪華車——凱迪拉克CT4。
(國外:新款A3)
最後再聲明一點,以上所有的信息僅限買買君去的這幾家店,所有的店在優惠上、服務上都會有不同,想要深入了解,還是得自己去本地的店內了解情況,這樣會比較好一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奧迪tt被稱為入門級跑車,值得買嗎
自最後一代奧迪tt 在2014年推出之後,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年時間,但在我看來即使放在今天,奧迪tt仍然是入門級跑車的代表之一,自第三代新款TT推出以來,原本綽號「娘炮車」的奧迪已經變成了一款經濟實惠的高財富帥氣逼人的武器,而其軟頂敞篷車則是這一武器的殺手。然而,你必須為你的選擇額外支付48000元,你會覺得普通的硬頂TT永遠不會獲得那種軟頂敞篷車所帶來的快感。
第三代奧迪TT仍然是一款雙門四座跑車。前排的空間可以滿足大多數成年人的需求。這是符合規定的,後排有點擁擠。但事實上,後排座位對成年人的實用性幾乎為零。除了日常安裝的兒童座椅外,更多的時候只是放袋子等雜物。奧迪開發的渦輪增壓汽油直噴發動機壓縮比高,動力性好,燃油經濟性好,放在第三代奧迪tt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我看來,奧迪tt作為入門級跑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的是一款不錯的選擇。甚至很多明星也在開這款車。
❸ 豪車扎堆推「低價」入門車,是真「香」還是交智商稅
在以前,豪華品牌汽車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個夢想,總是覺得有些遙不可及。不過隨著豪華品牌對於中國市場越來越重視,迫切的想要提升中國市場佔有率,大多豪華品牌都不斷推出各種各樣的入門車型,進一步降低價格門檻,以增加銷量。
這種情況在車市低迷的背景下越發明顯,無論是高高在上的賓利、保時捷,還是保有量大的BBA,近期都推出性價比更高的入門級車型。今天軲轆哥將給大家盤點一下豪華品牌有哪些車近期推出入門版車型。如果該車型跟你預算接近,說不定你也能實現「豪車夢」。
北京賓士GLB
新增車型售價:29.28—30.28萬元
GLB作為北京賓士旗下全新緊湊型SUV車型,定位介於GLA和GLC 之間並採用7座的座椅布局,該車在去年11月份也已上市。前不久,GLB 180車型正式上市,共推出兩款車型,售價為29.28—30.28萬元。新增車型搭載1.3T低功率發動機,最大馬力為136馬力(100千瓦),傳動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百公里綜合油耗為6.3L。
拋開動力不說,新車型的配置相比高功率入門版僅僅少了LED大燈和車內氛圍燈,但售價卻能減少2.6萬,還有7座可選,確實很香。值得一提的是,新增車型的售價與奧迪Q3、寶馬X1四驅版的終端銷售價格基本一致,不過GLB在尺寸方面具有優勢,並且可以選擇5座和7座版本。不到30萬買7座賓士SUV,可以有。
賓士CLS
新增車型售價:57.68萬元
被譽為「最美賓士車身」的CLS,最近推出一款入門版車型CLS 260,新車售價為57.68萬元,比在售的CLS 300動感型便宜了6.1萬元。新車最大的變化在於換用了1.5T+48V輕混的動力組合,最大馬力184匹,最大扭矩280N·m,匹配9AT變速箱,0-100km/h加速為8.7秒,比CLS 300的6.4秒慢了2秒多。
至於外觀和內飾部分,CLS 260並沒有什麼明顯變化,依舊是比較動感、個性的造型,但AMG外觀運動組件將作為選裝出現。不過配置還是比較厚道的,CLS 260依舊標配了LED大燈、19寸輪圈、雙12.3寸貫穿式大屏、64色氛圍燈、前排座椅加熱等配置,滿足日常使用沒什麼問題。
雖然CLS此次換裝了1.5T+48V爭議很大,但實事求是的說,CLS在國內的消費受眾群體中,女性有著非常高的比例,真正吸引她們的是顏值並非動力,而新車型降低門檻,將會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凱迪拉克XT6
新增車型售價:38.97—40.97萬元
相較於賓士對動力系統調整,上汽通用凱迪拉克則厚道不少,去年上市的XT6也新增兩款入門車型:28T風尚型和28T四驅風尚型,官方售價分別為38.97萬元和40.97萬元。動力方面,依舊搭載2.0T+9AT的動力組合,同時新增緞銀外觀顏色。
在舒適性配置方面,新增的兩款風尚型車型整體配置較高,並未因售價降低而作過多犧牲。像8個揚聲器的Bose音響、倒車影像、定速巡航、胎壓監測等功能均有搭載,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日常所需。
縱觀整個汽車市場,想要購買一台6/7座的豪華中大型SUV,不超過50多萬預算是無法買到的,而XT6的出現則打破這局面。不到39萬的起步價讓許多預算不多、想要一輛6/7座SUV的消費者,能更輕易觸及豪華品牌。
奇瑞捷豹路虎發現運動版
預售價:28萬元
除了以上已公布售價的新車,新款奇瑞捷豹路虎發現運動版也將增加1.5T入門版車型,將於今年年內正式上市。據了解,新車將搭載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整車起售價預計為28萬元左右。至於油耗方面,則為每百公里最低7.1L。
據悉,新的1.5T車型在外觀內飾方面與現款在售車型保持一致,只是動力有所不同。這台1.5T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47kW(199Ps),匹配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作為一台以越野為名的豪華品牌,即便搭載了1.5T發動機,但路虎仍為這台新車配備了適時四驅系統,整體通過性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或許你會擔心1.5T的發現運動版動力太肉,但它確確實實是將整體價格降下來了,未來再加上終端優惠,它的性價比會更高。因此,拿20多萬的預算購買一台豪華中型SUV,顯然還是頗具吸引力的,你會期待這款車的到來嗎?
看了以上車型,你是否覺得自己離「豪車夢」又近一步?確實,這幾年豪華品牌的產品布局不斷下沉,入門車型的價格門檻也越來越低,消費者也紛紛購買豪華品牌的入門級車型。不過,我們也不應盲目追求豪華品牌,畢竟相同預算下的非豪華品牌車型在性價比方面更占優勢,大家選擇自己合適的就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作為入門級豪車,奧迪A3值得入手嗎
我覺得挺值,外觀時尚,內飾做工好,駕駛質感很棒,車子知名度高,用料我個人也感覺挺良心的。性價比絕對是對標車型里算高的。我自己開的就是A3米薩諾紅的,回頭率超高,車裡面豪華感十足,完全超越入門級的概念,尤其是中控所有的按鍵,幾乎做到了完美,手感出色,讓人愛不釋手。還有一個我超喜歡的,就是換擋桿了,圓不隆冬的很萌很可愛。
❺ 豪車入門級車型值得買嗎
你好,這個看你的購車預算,豪華級入門的話要好考慮下,畢竟是豪華車,是吧
❻ 20萬買入門豪車就是「智商稅」看完這三款你再下定論吧!
在選車這件事情上,一直以來都存在「選雞頭,還是鳳尾」的難題,特別是當你的購車預算剛好卡到20萬這個「分水嶺」,下有雅閣、凱美瑞、邁騰等熱門合資B級車,上有豪華品牌的入門產品,不少用戶都為之糾結。
不過最近筆者在網路上看到這么一條評論,說花20萬去買入門豪車就是交「智商稅」,到底是不是這樣?今天我就挑選了三款豪華品牌入門市場目前熱度比較高的產品,它們分別繼承了科技、運動以及豪華的品牌特點,看看花20萬買一台豪華品牌入門車型到底值不值!
一汽-大眾奧迪- A3
廠商指導價:20.31-24.97萬元
推薦理由:加長軸距大空間,科技座艙配置強
一推薦奧迪A3我就知道會有「嘴強王者」出來吐槽:這不就是一台換殼高爾夫嗎?憑啥賣到20萬!確實,奧迪A3與高爾夫都是基於大眾MQB Evo平台打造,但這兩款車型不論是設計還是定位都是有明顯區別的。並且這一代國產奧迪A3還有國內特供的加長軸距版奧迪A3L,完美解決了上一代車型空間短板,更能迎合中國用戶的需求。
最後:20萬買一台入門豪車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相信看到這里的你心中已有答案。確實這些產品在尺寸以及動力系統上或許會比同價位合資B級車低一個等級,但在設計、用料等方面的優點也確實支撐起這幾萬塊的品牌溢價。如果是你手握20萬預算,你又會怎麼選擇呢?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焦點,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❼ 年輕人買入門豪車沒有佔到便宜,而是幫品牌大忙,為什麼會這樣
汽車作為一個每天都展示在別人眼前的物件,是人們表現自己的重要工具,所以除非汽車被其他交通工具徹底取代,否則人們對於豪華車型的追求永遠都不會停止。但是想要顯得高端富有是有代價的,豪華車型都不會便宜。不過是想要選擇豪華車型還是有折中之際的,那就是著眼於豪華品牌的入門車型。今天我就來為大家盤點那些豪華品牌的入門級SUV車型。
賓士GLA
指導價:27.68-33.28萬
設計上,這款XC40的外觀沒有沃爾沃的其他車型舒展,顯得非常緊湊且精緻,顯然是一款面向更年輕消費者的車型。設計上則通過車身的折線展現出了很強的層次感,內飾設計則是沃爾沃的標志性家族設計,不過更加緊湊的空間讓這套設計看上去更加干練。
總結
豪華品牌降低身價生產這些觸及品牌售價底線的車型,將一部分的長期品牌價值轉化成為了部分短期的銷量,有收獲也有損失。而豪華品牌之所以這么做,一方面是為了要抓住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如果能讓這群消費者成為忠實的擁躉,當年輕消費者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的時候,就不愁更高端車型沒有人買了,這也是一種長線的投資。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這類入門級別的豪華車型其實並不是占品牌便宜,而是在幫品牌的忙,品牌是不會無緣無故回饋消費者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入門豪車怎麼選對比奧迪A3、賓士A級、寶馬1系
正所謂,人靠衣裝,車靠「牌」裝!
豪華品牌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極具誘惑。對於一般消費者,一個豪華車品牌不僅能帶來心理上和面子上的滿足,在某些時候還能給人帶來一種不言而喻的自信感,豪華品牌也是個人經濟實力的體現。所以,不少人覺得只有開上ABB,才能體現自己與眾不同。
近年來,消費升級是汽車市場上的一大趨勢。豪華品牌銷量更是在經濟收入、社會背景影響下都有一定的漲幅。豪華品牌銷量增幅喜人,在這其中入門級車型所佔的比例也非常驚人。
所以,就需求而言,豪華品牌入門級車型成了市面上的「搶手貨」,而這些搶手貨的價格也是越來越低。想當年一台桑塔納要賣到二十多萬的場面,而近一些豪華品牌的入門級車型,甚至才十幾萬。雖然網上有不少人對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表示不屑,但是實際情況就是他們的銷量真的很好。
至此,如若非要開上ABB,誰最值得選呢?馬拉車市今天給大家細細道來!
價格比拼誰是王者?
寶馬1系?120i:指導價19.88萬~26.38萬的寶馬120i,據調查如今最低售價15萬左右就能買到了。基於5、6萬的優惠活動,讓這款車成為寶馬最便宜的車型。
奧迪A3:指導價18.86萬~25.27萬的奧迪A3,如今在最低不到5萬的優惠下,最便宜的A3車型,已經下探到了16萬左右。
賓士A級A 180 L:相比寶馬和奧迪的大力優惠,賓士就顯得有些小氣了。指導價21.18萬起售的A級A180L,如今在2.5萬的優惠下,最低不到20萬。
如此綜合指導價、優惠之後,馬拉車市較為推薦奧迪A3。為何寶馬1系和奧迪A3優惠後價格相似,卻要推薦奧迪A3呢?在此先賣個關子,咱們繼續往下看!(以上車輛優惠價格,來自於老司機車主真實成交價統計數據)
外觀、動力、操控誰占優?
先說奧迪,每每想到奧迪,腦海中蹦出一種官車、穩重的形象。但那僅是奧迪的過去,而今奧迪一改中庸油膩,早就變的年輕化運動化了。
而入門車型,奧迪A3也採用了奧迪年輕化的家族設計風格,三廂版和兩廂版的設計也可以符合不同年輕人的胃口。更值得一提的是,在A3之上奧迪還有更加性能的S3與RS3,稍微改改就能滿足你的性能范兒。
再來看奧迪A3的動力總成,四缸1.4T高功率發動機匹配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已經相當成熟,拖動奧迪A3能夠在九秒之內破百。而在NVH控制方面,奧迪A3也符合一輛入門級豪華轎車的水準,足夠安靜的車內氛圍配合柔韌的懸架表現,雖然同為MQB平台,但奧迪A3明顯比高爾夫更加扎實。
作為生而對標A3的車型,寶馬1系身上肩負著寶馬在中國入門級豪車市場開拓者的重任,但1系卻忘記了根本,拋棄了寶馬長久堅持的後驅車型,而源自UKL前驅平台的寶馬1系可是被消費者吐槽了許久。
並且寶馬1系共配備的三種動力,一款1.5T的三缸發動機和分高低功率調校的2.0T發動機,其中1.5T發動機輸出136匹馬力,匹配的是6AT變速箱,2.0T發動機能輸出192馬力和231馬力,匹配的是8AT變速箱,兩款變速箱均來自愛信。在底盤上,寶馬1系採用的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掛,懸掛的整體調校也偏向運動,所以直觀感受較為硬朗。
操控感受上,說心裡話A3是略遜於這台前驅寶馬的,尤其是轉向的感覺方面,寶馬1系相對比較扎實。
賓士A級實力又如何呢?現款賓士A級最大優勢無疑是加長的車身了。無論是後排的頭部空間以及腿部空間都達到了緊湊級轎車的優秀水準。所以空間對於賓士A級是這三台中的王者。
回到外觀方面,馬拉車市認為賓士A級的外觀的確有點拖後腿,前臉相對奧迪A3較為的小氣。動力方面,賓士A級全系搭載了1.3T渦輪增壓發動機並區分為高低功率調教。雖然相比起寶馬的三缸1.5T,賓士A級的1.3T依然採用了四缸布局,但是就實際動力表現來說,相比起奧迪的1.4T還是略差一些。
如此,如果非要追求尺寸,賓士的確有較大的優勢。但ABB之間,賓士A級在綜合價格方面,它也是本次橫評的三款車中價格最貴的,也是除了尺寸、內飾之外優勢最少的,並且即使是新於奧迪、寶馬現款,更新一代的賓士A級依然採用的扭力梁後懸掛的確有點說不過去。
既然提到了賓士A級的空間在同級最大,那奧迪A3與寶馬1系有多大差別呢?看數據寶馬1系寬度比奧迪A3寬7mm,高度要比奧迪A3要高31mm,1系在軸距上有一定的優勢,軸距比奧迪A3要長41mm。但是實際感受相比,奧迪A3在前排高度、後排高度和後排坐墊高度方面相比賓士A和寶馬1系更占優勢。
總體來說,在動力總成方面,三缸機首先排除;外觀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大家自行斷定。而操控方面,此階段的消費者普遍開車都比較佛系,或者說對車的行駛品質沒有太大的要求,大部分僅是上下班代步,並且牌子的意義遠大於操控感。在後期實際使用方面,三車保養維修成本都相差不大,以及油耗方面相差也不大。
因此,面對入門級豪華轎車,ABB都給出了不同解決方案。若要是非給出一個123的排名,馬拉車市建議奧迪A3最值得購買,畢竟市場給出銷量答案亦是如此。至於賓士與寶馬這兩款,一款則性價比較低,另外一款是三缸機的確讓人喜歡不起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30萬左右的預算有必要買一台豪華品牌入門車型嗎
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25-30萬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購車預算范圍,但是對於這些消費者而言,其實在買車的時候也會面臨一些糾結,因為在這個價格區間我們既可以選擇一台合資品牌的高配車型,也可以選擇一台豪華品牌的入門車型,那麼此時我們是否有必要選擇一台豪華品牌的入門車型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對於消費者來說,既然已經花了30萬,我們就不可能不考慮面子問題,那麼這個時候入門級豪華車型自然是一個更好的選擇,而且如今入門豪車的性價比也都非常不錯,在動力和配置方面也都完全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何況在動力匹配和底盤調校方面,這些豪華品牌更有一些過人的實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實在是很難在這個價位區間拒絕一台入門級豪華車,因此相信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雞頭」和「鳳尾」的選擇大家早已心中有數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❿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寧願買豪華品牌入門級也不願意買普通車中級車
因為現階段他們買車的第一需求是代步。一般我們說年輕人,大多指的是20~30歲之間的小年輕們。他們剛出社會,家裡條件不錯或者說工作幾年小有積蓄,需要一輛以代步為主,排面為輔的車;空間並不是剛需,多數情況仍是自己或者和另一半使用。
B級車,軸距一般是2.8米至3.0米,車身長度一般4.8米至5.0米,排量一般在1.5升至2.5升。但是這也不是權威的標准,它們之間也沒有嚴格的規定,主要依據汽車軸距、排量、重量等參數進行全面的參考。
B級車的定義也不單單是拉長車身,各方面都是質的飛躍,比如和A級車比起來,最明顯的是空間提升,其餘底盤濾震、隔音、外觀顏值、做工、配置、舒適度、安全性等方面是全方位的提升。所以也就是為什麼說,價格一樣,豪華品牌的A級車可能會比主流合資品牌的B級車配置豐富,但B級車使用的框架是一定要比A級車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