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率4月1開始調整車價會下調嗎
A. 4月1日起增值稅稅率調整 氣價、油價相應下調
B. 4月1日就開始執行新稅率了嗎
個人認為四月一日開始時間過於緊張,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對一個只要技術性細節的討論。我們不妨假設(注意是假設)本次降稅率統一在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一、2019年4月1日前後,開票稅率的適用的基本原則還是取決於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無論是哪一種應稅銷售行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在2019年3月31日(含)之前的,按照原稅率開票。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在2019年4月1日(含)之後的,按照新稅率開票。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絕不等於當事人合同的簽訂日期,有的同學說了,合同在2019年3月31日(含)之前簽訂的,按照原稅率開票。合同在2019年4月1日(含)之後簽訂的,按照新稅率開票。這個只要仔細看看增值稅中關於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規定,就知道是站不住腳的。
涉及銷售貨物和勞務的,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去判斷;涉及銷售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的,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按照財稅【2016】36號文附件1第四十五條等去判斷。
第二、2019年4月1日以後,增值稅新系統是否還可以開具出原稅率16%和10%的發票?
筆者認為系統仍然可以開出16%和10%的發票。比如對於2019年3月31日之前已經確定納稅義務時間的事項,因故在2019年4月1日以後開票,系統應當可以開出原稅率的發票。一般納稅人在增值稅稅率調整前未開具增值稅發票的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需要補開增值稅發票的,應當按照原適用稅率補開。增值稅發票稅控開票軟體稅率欄次默認顯示調整後稅率,一般納稅人發生上述行為可以手工選擇原適用稅率開具增值稅發票。但是如果推遲開票且前期並未申報納稅,有暴露自己推遲申報的風險。這個問題需要提前解決。
第三、新系統是否會允許存續納稅人在2019年3月31日24點之前開具稅率為13%和9%的新稅率的發票?
我們理解,新稅率的發票不會允許提前開具,在目前系統開票狀態下,系統應該會對新稅率的開票節點做出限制,企圖渾水摸魚的企業 不要把稅務機關當傻子。
第四、2019年4月1日前,存量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是否需要向稅務機關申請在系統中追加新稅率?
我們理解,適用新稅率是一個法定事項,不屬於稅收優惠事項或者特別處理事項,稅務機關不會要求納稅人向稅務機關申請授權,沒有這種必要也沒有這種可能。稅務機關會主動升級系統後台,置入新稅率。除非納稅人根本無法接通互聯網。
C. 淺談汽車消費稅稅率調整對汽車銷售的影響
消費稅調整車價怎麼變
主持人:這里是《中國財經報道》,我是計渝。從4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新的消費稅政策,其中有關汽車消費稅的調整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政策實施已經有一個多星期了,車市有沒有受到影響,一些車型的價格會不會因此而上漲?消費稅是消費者買車的時候需要交的稅嗎?今天我們就來打開這一連串的問號。
此次消費稅調整以前,我國小轎車消費稅稅率按排量大小劃分,1升以下3%;1升到2 .2升5%;2.2升以上8%;而越野車則另外計稅,排量小於和大於2.4升的越野車稅率分別為3%和5%。
新的消費稅政策,不僅將越野車納入了乘用車的范疇,而且調高了大排量車的稅率。調整後,排量在1.0升以下的小轎車稅率沒變;1.0升至1.5升的,稅率下調兩個百分點;1.5升至2.0升的稅率不變;2.0升以上,排量越大稅率越高,最高為20%。也就是說,受影響最大的,是那些排量在2.0升以上的車型。
那麼,消費稅稅率調整是否真的像一些媒體預計的那樣,給小排量車帶來市場機遇,給大排量車帶來困擾呢?記者在新的消費稅政策執行前後,走訪了北京多家4S專賣店和汽車交易市場,結果發現政策調整前一周,一些消費者的確在突擊購車。
記者:「那個消費稅的事,你已經聽說了嗎?」
消費者:「我已經聽說過。」
記者:「您買車和消費稅有什麼關系呢?」
消費者:「有些關系吧,因為聽說它要漲,所以我要提前買。這樣才可以省一部分錢。」
這位先生說,他要買的這輛皇冠全價是34萬5千元,排量2.5升,要按新的消費稅來算,稅率是9%,而原來2.2升以上稅率都是8%,雖然只差1個百分點,但是30多萬的車算下來也要差個3400多塊錢。況且這已經是家裡第二部車,他也不是一時沖動才決定買的,原打算五一左右出手,但現在既然稅率調整,就提前買,可沒想到還是晚了,由於提前買的人太多,已經提不到現貨了。
記者:「現在這個好買嗎,來到馬上就能買到嗎?」
消費者:「不是,基本上交定金,要等上兩個多月。」
這家4S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像這位先生的情況還不在少數。
4S店銷售人員:「現在我們每天到店用戶和還有來電的用戶較以前都有30%以上的增長。一直交車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那麼正常我們看到的停車場應該有五十幾輛以上的庫存車,至少五十輛以上,到目前為止,庫存僅剩不到十台。」
記者又走訪了幾家4S店,看到的情況幾乎如出一轍,每一家店裡,大排量車前都圍著不少看車的人,尤其是一些准備買高檔車的消費者,為了能在4月1號新政策執行前買到車,不惜加價購買。就連一些車商也表示,4月1號前的那幾天,大排量車出現了近幾年少見的熱銷景象,不到一周就完成了以前要一個月才能完成的銷售任務。尤其是大排量進口車,銷量更是可觀。
經銷商:「電話,就是我們主要是自己手機電話,比平時多了。」
經銷商:「比以前要多,我就跟你這么說,以前五個人看車,現在有十個人看車。」
伴隨著大排量車搶購潮到來的,是各種明裡暗裡的漲價,尤其是進口高檔車價格水漲船高。
經銷商:「現在我這車,現在標價是,像這個136萬,標價136萬,現在賣能夠賣到130萬,最低反正就這樣。」
記者:「那以前最低的話?」
經銷商:「以前按這個車型來說,賣到125萬左右就能賣,是這樣的。」
4月1號消費稅調整後,已經有一些大排量車型正式宣布提價,其中,進口寶馬7系最高漲價29萬元,國產寶馬多款車也漲了5000到3萬元;賓士S500漲了15萬元左右,雷克薩斯LS430也漲了12萬元左右。總得來說,排量在4.0以上的車基本上,平均都上漲了10萬到15萬。
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蘇暉:「根據我們的了解,從天津海關,大連海關了解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呢,經銷商沒有預測到消費稅會這么快地出台,或者有這么大影響。他沒有採取資源進來,因為一個進口車進口大致運作,需要三到四個月時間,不是說你今天訂貨,下星期到貨了,沒這么簡單。那另外一部分經銷商有一個,從經營角度出發,他已經訂購了一批,而且已經到貨了。那他採取什麼辦法,採取控制的辦法。要不然我3月31號以前採取加價銷售的辦法,要不然我等到4月1號以後,提價,我按新的價格再銷售。」
大排量車價錢高了,經濟型轎車市場卻並沒有出現太大變化:根據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在4月1號前後的銷售統計,新的消費稅政策實施前一周與後一周相比,排量在2.0升以上的轎車,由於搶購潮已經過去,銷量下降了10%-15%,而排量在1.5到2.0的轎車,相對來說銷售比較平穩,並沒有因為消費稅的調整而出現太大的起伏。調查中,約有半數以上的消費者放棄了買大排量轎車的念頭,但對於到底買哪種小排量車,大部分消費者也表示,還想再看看消費稅調整之後的價格調整情況,比較一下再做決定。
消費者:「原來我倒挺喜歡越野車的。但是現在一看那個稅調了,稅調了以後,再買就得考慮考慮了。排氣量小一點的,差不多2.0以下的吧,2.0。」
消費者:「購車計劃,剛開始有點影響,我現在所以說想看看車。」
主持人:2.0以上的大排量車遭遇搶購,主要是因為想買這些車型的消費者覺得消費稅提高了,自己買車就得多花錢了。不過,在這兒我必須要告訴您,這么算帳還真不準確。采訪中,我們的記者發現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到現在都還沒弄明白這消費稅究竟是怎麼回事。比如說,消費稅是買車的時候要交的稅嗎?是在原來購置稅的基礎上再加的嗎?到底要多花多少錢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地了解一下這些問題:
問題一:消費稅是需要消費者來交納的嗎?
據了解,消費稅是1994年國家稅制改革中新設置的一個稅種,它是在對貨物普遍徵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少數消費品再徵收一個稅種,一般體現在生產端。也就是說,汽車消費稅其實是針對廠家徵收的。
問題二:消費稅和購置稅有什麼區別?
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蘇暉:「這個購置附加稅,這個是近幾年的事,那麼它的實行辦法是存在流通領域。比如你買到車以後,國家稅務總局有一個基數,根據不同的基數,但是稅率是統一的。比如10%,那麼你去到這個國稅局交納相應的購置稅。它是發生在流通環節的,這個費用是由消費者支出的。」
既然消費稅應該由汽車廠商交納,那麼,廠商會不會將可能增加的消費稅,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來提高車價呢?
問題三:上漲的車價=新稅率×車價?
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蘇暉:「它最後需要加價多少,最終投放到市場,不會像我們計算的,因為它是很復雜的一套計算方法。不會像我們拿現在的出廠價,乘上3%,就是應該加的錢,這個計算方式不對的。那麼廠家它會根據特定的計算公式來計算出來。」
主持人:您看明白了吧,汽車消費稅,並不是咱們消費者來交的,是廠家要交的。至於廠家會不會因為成本增加而漲價,具體會漲多少,都還得看廠家是怎麼想的,怎麼算的。所以,您還不能簡單地就判斷買2.0以上的車肯定要多花錢了。那麼,未來汽車廠商會自己來消化這部分因為稅收增加而多出來的成本嗎?汽車生產企業到底怎麼看這個問題?
汽車消費稅調整,到底對誰影響最大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新消費稅稅率提高最多的是4.0排量以上的車型。
一汽豐田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董海洋:「比如說,原來按照8%的消費稅,現在增到了12%,拿我們一台陸地巡洋艦頂級的車來說,真正把這些價折上去的話,反映到零售價上,大概要超過10萬元的增幅,很可怕的。」
據了解,目前國產汽車中4.0以上排量的車比較少,並不是廠家的主打車型,因此據不少業內人士分析,生產這些車型的廠家很可能會首先考慮自己來吸收稅率增加的成本,而不是漲價。不過,對於排量2.0到4.0之間的車型,成本會增加多少,提價會不會影響銷售,則是目前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在研究測算的問題。
一汽豐田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董海洋:「各家都在緊鑼密鼓的召開內部研討會議在商議,包括我們也一樣,進行仔細的研討。首先要測算出對我們成本的影響,包括對各個車型的不同影響,包括對車型結構的市場份額,這種影響會帶來什麼變化,我們都在進行測算。」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為了保住市場,汽車廠商不太可能會將稅率調整所增加的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一些廠家已經開始採取應對措施,抵消成本上漲對銷售的影響。
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李炯根:「我們原來的一個車是3.5的排量,消費稅原來5%,要增加到15%,可能這個產品的價格方面會有小幅增加。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又推出2.7新的車,那這樣的話呢,那麼消費稅呢,又下降到12%。我們考慮到,既要推出這個產品有價格的一個沖擊力,還有對這個消費者的負擔也是一個減少。」
除了大排量轎車,這次稅率調整,越野車也是受影響最大的車型之一。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軍:「我們這個SUV在沒改之前是5%的消費稅水平,現在增加到了9%,增加了4個百分點,這樣的話呢,每台車給我們增加了3000元錢的費用,我想呢這個這應該在國內,我們的目標是銷售量萬台。這應該給我們增加了6000萬的費用。」
盡管成本增加了,但魏建軍表示,由於長城生產的賽弗、哈弗等SUV車,排量處於稅率微調區間,所以至少他們是不會漲價的。他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成本帳:由於消費稅主要針對生產環節徵收,也就是向汽車生產企業徵收,因此消費稅是計算在汽車出廠價格內的。一般粗略計算的話,汽車出廠價格中包括生產成本、銷售利潤和稅費。其中,生產成本約占汽車出廠價格的70%,銷售利潤約佔10%,稅費(包括增值稅和消費稅)約佔20%。消費稅只是汽車整車稅費中的一部分,在整車價格中的比重並不大。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軍:「我想呢,我們不會把增加的費用轉嫁給消費者,我們將在企業的經營方面和企業管理方面,生產方面去做工作,把這個成本降下來。應該說我們從過程當中把這個費用降低。」
就在大排量車生產廠商紛紛計算成本,制定應對方案的同時,一些以生產小排量車見長的企業,則喜上眉梢。他們普遍認為,消費稅率的調整,有利於他們向消費者進一步讓利,未來的市場空間會更大。
天津一汽夏利銷售公司總經理宋明君:「本次國家對汽車消費稅的公布以後,那麼是對1.5以下排量的整個消費稅為3%,可以說1.0到1.5之間的小排量汽車的稅收比過去減少了2%。也就是說,我們的車如果一台車按4萬元錢收稅的話,一台車將有800元錢總的消費稅將會減去。那麼企業就會用這部分的資金,一方面回報用戶,另一部分資金就會拿來進行技術改進及自主創新。使我們經濟型轎車的技術含量及各項標准能夠更加提高。」
據了解,4月1號以後,已經有一些消費稅調低的小排量車型宣布降價,其中,06款飛度1.3升下調了2000元;吉利宣布,自由艦1.3L的3款車型全面降價,最高降幅7000元。南京菲亞特也宣布自4月1日起讓利3000元。一汽豐田則宣布,在皇冠、銳志等大排量汽車漲價的同時,威馳系列全部降價,降幅為2100~3300元;另外,奧拓、雨燕也推出了特惠月活動。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曉虞:「應該講,起到一個導向的作用,還沒有最終的實現鼓勵小排量的車。那麼我想既然有了一個開始,隨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我相信這一次消費稅的調整隻是一個開始。」
主持人:汽車消費稅的調整,對車價的影響雖然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但市場上已經有了一些變化。可以肯定的是:這項政策釋放出來的「抑大揚小」,鼓勵發展小排量車信號十分強烈。而進入四月份以來,小排量車真算得上是喜氣迎門,好事接連不斷。到底是什麼樣的喜事呢?下期節目,我們繼續打開問號!好,這期《中國財經報道》就到這里,下期節目再見!(完)
參考資料:http://auto.sina.com.cn/news/2006-04-11/1346179099.shtml
D. 稅率調整後,豪車、合資車爭相降價,為什麼自主品牌還是無聲息
前一段時間,豪華車紛紛開啟了瘋狂官方降價模式,賓士最高降6.4萬,寶馬也最多優惠了6萬元,與此同時林肯、奧迪、路虎也紛紛降價。而如今這把降價的浪潮來到了合資車領域,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先後開啟了官降,緊跟著斯柯達也開始降價,預計後續還將有更多的合資品牌加入降價潮流之中。可奇怪的是,豪華車、合資車爭相降價,為何自主品牌至今了無生息?
而自主品牌之所以無錢可掏,其實跟前不久的汽車下鄉政策有關。按理來說,無論是汽車下鄉還是製造稅率下調,都是國家給車企減負的好事,理論上並不會造成沖突。但是這事壞就壞在,汽車下鄉至今還只有綱領性文件並未具體執行,而各大自主品牌車企為了盡早打破市場僵局,迫不及待自掏腰包紛紛開啟汽車下鄉。國家補貼還沒有影,自主車企大出血就已經開始補貼消費者。雖然短時間內造成了銷量的不斷走高,但是當製造稅率降低再次來襲的時候,車企已經無力再出血,只能眼睜睜看著豪華品牌、合資品牌降價狂歡了。
E. 增值稅降了,車價會下降嗎
肯定會下降,
象成品油、蘋果產品、各類手機等等。而且,就在就在5月1日政策實施當天,賓士、捷豹路虎等車企發布聲明,考慮到《通知》中下調增值稅稅率的政策對於車輛價格的影響,廠商宣布即日起下調國內市場在售車型的官方指導售價,最高的一個達到3.2萬元。主要原因是因為稅率下調,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將從17%降至16%,該政策體現到汽車製造業方面,將會大幅降低汽車廠商的生產成本。
F. 稅率下調買車會便宜嗎
法律分析:稅率下調,買車會便宜。不過只有在車企嚴格按照稅率下調比例,調整指導價時,我們買車才會便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G. 增值稅稅率調整時間
2019年增值稅稅率調整時間是2019年4月1日,將製造業等行業原有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為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
增值稅的稅率包括13%、9%以及6%。增值稅的基本稅率是13%,具體包括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除適用低稅率和零稅率的外),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
(7)稅率4月1開始調整車價會下調嗎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對於2018年5月1日前簽訂且未執行完的合同,若上下游企業提出受稅率影響需調整合同金額的,應與上下游企業積極協商,充分考慮合同執行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比如合同中設備供應及建安部分的價格組成比例)。
2018年5月1日前已開具17% 或11%的發票,在5月1日後發生開票有誤、沖紅重開、銷貨退回、作廢重開的情況,應按照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所適用的稅率開具發票,即對於2018年5月1日前發生的業務,應按17%或11%稅率開具發票。
H. 汽車稅率下調會對車價有多大影響
5月22日下午,財政部宣布將下調汽車整車進口關稅,從25%下調至15%,從7月1日起開始執行。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只是理論上的可調價幅度,中規廠家們跟進調價的時間,以及各廠家調價的幅度,目前都不確定。
平行進口車方面,價格滑坡其實早在今年年初就開始了,除了豐田的中東版車型由於貨源收緊,因而價格堅挺之外,其他大多數平行進口車,價格一直在持續走低,甚至有部分車型,在此之前就已經處於虧本甩賣狀態,包括途樂、賓士GLS450、路虎攬勝等等,這些本來就在虧本的車型,是不太可能再降8%的。
因此,平行進口車的價格降幅,預計不會像中規進口車那麼大。
當然,即便中規車的官方指導價真下調8%,也不能排除中規4S店會通過縮小優惠幅度的方式,變相蠶食官方降價的部分幅度。但從長遠來看,中規進口車整體價位下降8%,是可以期待的,畢竟市場競爭是一直存在的。
I. 重大信息:增值稅稅率下調1%,車價何時調整
一.五一後17%增值稅稅率調整為16%,汽車行業的進項稅率同時降為16%,對於汽車行業的成本影響不大。
二..比如汽車原材料成本占車價的60%:
1.17%的稅率時,100萬的銷項稅為14.5299萬元
2.進項稅為8.71795萬元,應交增值稅為5.81195萬元
3.16%的稅率時,100萬的銷項稅為13.7931萬元
4.進項稅為8.27586萬元,應交增值稅為5.51724萬元
5.100萬銷售額增值稅少了3000元,所以說價格下降也是很有限的。
J. 汽車關稅下調合資車價格會降嗎
經國務院批准,自2018年7月1日起,將汽車整車稅率分別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稅率下調至15%,降稅幅度分別為40%、2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平均降稅幅度46%。
降低關稅既是國家促進國際貿易量的一種方式也是降低納稅人稅負的重要方法,對於購買進口汽車零部件的企業最直接的表現為價格降了。國內的汽車製造商在進口關稅降低時,使用進口零部件會出現降價的狀況,但大部分汽車零部件關稅僅僅降了2%,對於產品價格來說,影響不是太大。有一點降價空間,相對於進口汽車有10%左右的降價空間,國產合資車降價幅度會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