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改裝文化發展史
A. 請大家介紹一下日本"DAMD"這個關於汽車改裝的公司.
也許你還記得這家日本汽車改裝廠--DAMD,他們曾經成功的將一部阿斯頓·馬丁的前半嫁接到一部尼桑350Z上。現在,他們又把目光投向全新登場的,就我看來展出效果還挺不錯的三菱Outlander。DAMD來了,帶來為Outlander特別定製的包括車頭,側護,尾裙的3件套全新車體。要完善整個套裝,還可以額外購買一個新的散熱器護柵。改裝後車子的輪徑雖然達到了20英寸,原先的Outlander擋泥板居然還能繼續使用。兄弟,我是很想興高采烈手舞足蹈地告訴你內置的3.0L V6引擎能提供220馬力的出力,可DAMD對配件的展出控制的實在是太嚴格了。即使你居住在美國,依然無濟於事,因為DAMD僅在日本國內銷售其配件。
B. 日本,美國汽車改裝的發展以及現行汽車改裝產業模式
德國的汽車改裝年產值近百億歐元,接近千億人民幣;美、日的改裝產業是由於其汽車產業的發展及汽車關鍵技術的開發而發展的,並有相關的改裝標准規范,基本是無車不改,佔百分之八十以上吧。很多汽車品牌都有自己的專業改裝工廠,詳細情況請登錄【無敵改裝網、改吧網等很多改裝網站了解。
我國對改裝還沒有完善的標准規范,雖有放寬跡象,但對汽車改裝還是持謹慎態度。
中國的汽車改裝前景非常好,市場大呀!期待產業政策早日出台。
更多交流:QQ 1113144116
C. 汽車改裝文化最濃厚的幾個國家,到底有多狂熱
改裝往往能體現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汽車文化精髓,比如目前聚集了六大車廠的美國、歐洲、日本等三地,就在汽車改裝上玩出了各自的特色。
基於美國特有的汽車文化和相關法規,大多都可滿足「改裝一族」的要求,為了追求過於誇張的外觀和豪華的視覺沖擊,將車輛實用性降到最低甚至忽略,這種改裝只適合追求激情的玩車族,並不適合追求舒適或操控的改裝族,因為其毫無實用性可言。
提到歐洲的汽車改裝,往往聯想到的是強勁的極致速度和完美的操控性能,尤其以德國為主,著名改裝品牌巴博斯就來自於德意志,巴博斯通常在原車基礎上進行高性能的改裝,通過高性能的渦輪增壓器來提升發動機功率,外觀上加裝擾流板或尾翼等空氣動力套件,改裝後可能與原車變化不大,但更注重改裝的精緻度和整車的協調性,更偏向於整體操控性能的提升,這種改裝風格受到了全球各地改裝人士的喜愛。
德國的汽車工業起步較早,改裝文化的歷史也非常久,大的改裝廠一般都是直接與汽車生產廠家合作,只改裝某一個品牌的車型,比如專門改裝賓士的巴博斯就是歐洲改裝品牌的代表之一。
日本的法律對汽車改裝有一定的范圍,但又不想歐美國家那麼寬松,所以存在很多遊走與法律邊緣的地下改裝,其改裝風格融合了歐美的特點,在外觀上比較誇張,在性能上不斷突破極限,重度改裝的程度接近賽車性能的改裝。
日本的汽車改裝最擅長的就是在排氣量不變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加大馬力,一台2.0t排量的汽車可以將馬力加大到1000匹,我國香港和台灣地區因此受影響很大,是最早接觸汽車改裝的。(圖文無關,文中配圖來自「PSC車舍」公眾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駕史員 | 從「鄉巴佬」到「城會玩」,日本汽車文化非常「簡史」
談及汽車文化,我們的鄰國日本就是一個始終繞不開的話題,從早期的暴走族,到純正的JDM改裝,再到因地域和文化差異應運而生的K-car和痛車,這些五花八門的流派足以書寫出一部有關日本的汽車文化簡史。
暴走族
暴走族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萌芽,70年代開始大規模發展。據資料記載,暴走族文化起源地是在二戰時期遭到原子彈襲擊的日本廣島,據說當時年輕人為了發泄「自己」受到的傷害,而發起了叛逆的暴走族運動。
痛車其實也可以算作改裝的一種,尤其在日本這個改裝聖地,一些改裝潛力大的車型也很受痛車愛好者的歡迎,除了「痛「一下之外,各種性能方面的改裝升級也是樣樣不落。
對於日本汽車文化未來的發展,我們無法給出准確的預估,但由於近些年來日本逐漸步入了一個低物慾的時代,人們不再去追求那些表面上的浮華,反而更注重精神層面的升華。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中古車成為日本汽車文化的主要力量,當然,還有像K-car這種價格低廉的車型也會繼續稱霸日本的汽車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中國汽車改裝的發展趨勢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改裝項目,如大包圍,保險杠,尾翼,行李架和進排氣等,大多數企業已經能夠應付他們。事實上,最好是改變或增加,因為他們都購買現成的產品,以取代原廠的部分。但是如果要改變汽車的重要部件,比如發動機、變速箱和ECU,這不是每一個重組商店都能處理的事情。改造的商店不多,但也願意做,買不起,因為對技術、經驗和理論的要求很高。目前,大多數人對個性的追求只限於一種另類的身體貼、尾巴等。因此,到目前為止,許多所謂的改裝商店實際上是一個美容裝潢店。
上海等地的汽車改裝業發展相對較領先,這一定程度上與這些地方的經濟發達有很大的關系。我國香港的汽車改裝業要比我們內地要領先,主要因為它身份的特殊,是一個國際性的大都會,她的汽車改裝文化主要受到日本的影響,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和汽車消費的普及,中國二三線城市的汽車改裝市場也會逐步發展壯大。未來5-10年,我國汽車改裝行業將會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我國汽車改裝行業正處於行業發展周期中的幼稚期,行業存在較高風險和投資收益。汽車改裝是一種對汽車消費文化的偏愛,是一種個性與時尚的追求。目前在歐美發達國家,幾乎70%的汽車經過一定程度的改裝,包括內外飾、操作性能和動力性能等,以更好地滿足個體的需求。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226萬輛和2306萬輛,刷新全球歷史紀錄,汽車改裝市場規模約為200億元。從橫向比較,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和消費國,但是汽車改裝市場規模卻不及美國的1/10;作為一個後發型國家,中國汽車改裝市場潛力巨大。
不過,對於汽車改裝商和消費者而言,一定是要在遵守國家法律的前提下,才能有助於汽車改裝市場的發展。總體來說,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F. 國內外汽車改裝業存在的差距中國汽車改裝業的發展前景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汽車改裝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02年,中國汽車改裝行業產值僅為5億元,2007年就達到了14億元,5年時間增長近3倍。到2008年,已經上升到25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2012年我國汽車改裝產值在300億左右。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生物質能產業將步入快速發展的高峰期。
我國汽車改裝的發展還不到20年的時間,與國外60多年的發展歷程相比,改裝文化還未成熟。主要體現在消費者對改裝的理念、方式等方面還沒能形成正確的理解。許多消費者只是為了一時的炫酷,超越自己對改裝車輛的駕馭能力,忽略法律、交通安全因素。更為嚴重的是,許多改裝車主無視他人生命安全,為了一時之快,造成重大安全隱患。
因此對於汽車改裝商和消費者而言,只有在樹立正確的改裝理念,遵守國家法律的前提下,才能有助於汽車改裝市場的發展,形成特色的汽車文化底蘊。
總體來說,汽車改裝行業發展十分良好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肯定是有發展前景的,不過相關法律法規還沒有完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G. 聊一聊什麼是JDM改裝文化
日本是一個擁有自己本國獨特文化的國家,尤其是日本的動漫文化和汽車文化。也有人把兩大文化融為一體變成了"痛車"改裝,今天咱們就要聊一聊什麼是JDM改裝文化?經常聽一些自稱懂車的朋友侃侃而談JDM,其實就是多看了幾遍《頭文字D》,究竟什麼才是JDM?JDM是指改裝風格還是日本本土的汽車呢?
JDM標准介紹
JDM即日本國內市場(Japanese domestic market),就是為日本國內市場生產的車輛及其零配件,有時也指汽車及摩托車愛好者聚集的地方。日本國內市場對車輛的獨特要求催生出了與之相符合的管理規定,在這種管理模式下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車輛需求。
通過以上介紹的文字,我們簡單總結幾個關鍵點:日本國內生產、車輛或者配件、被相關規定所束縛的汽車產品。帶有以上標簽的我們都可稱之為JDM,而如今的JDM更多的被代指一種改裝風格。中國也曾興起過一時的改裝文化,有點效仿JDM但是由於當時的經濟環境和認知情況後來逐漸形成了"汽配城風格",您可別把"汽配城風格"和"JDM"搞混了。
JDM的開始
由於80/90年代日本處於泡沫經濟時期,所以日本汽車廠商們不遺餘力地發展各路性能車!小到"平成ABC"這種K-Car跑車,大到"跑車四大天王",全民皆兵。很快,"競技"二字已成為JDM的代名詞,所以競技路線的改裝更有"JDM范"也不是空穴來風!
由於日本的地理環境原因,山路眾多不得不把車輛設計的操控感十足以適應崎嶇的山路,車輛的性能相對就要十分出色。經濟因素的影響讓大多數車企開始控制排量,同樣根據法律的嚴格規定,原廠的車輛都被限制的較為嚴格,但是並不代表不可以進行改裝,通過改裝之後很多車輛的馬力和性能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這時,JDM的先天條件就被確定下來,也就是說必須是日本本土販售的車型。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原廠車輛都需要進行改裝才能發揮性能,久而久之改裝文化開始朝著特定的路線發展,低矮的車身、較硬的懸架、碩大的尾翼與大包圍等等武裝,成就了一輛輛性能車。眾所周知漂移在日本的盛行與日本地理條件以及地下競技的發展密不可分。、
JDM的傳播
JDM開始之後,由於日本很多汽車廠家都會在全球范圍內投放一些當家車型,當然日本本土車型也會被出口到國外,比如中國香港和美國等地。美國由於本國的法律因素,很多日本車型都要進行一些改款才能進入美國市場,但是當時這批車型實在是太出色,美國車迷的改裝慾望強烈,紛紛進行改裝。效仿日本本土車型的改裝也成為了一種改裝風格,因此來自日本本土的改裝套件以及類似風格的改裝也被冠以JDM之名。這其中就有日本HKS、TRD、nismo等這些御用改裝以及其他一些小廠零件。
伴隨而來的就是文化傳播,這其中就有例如《速度與激情3》這樣的東京漂移秀,把改裝文化和車迷聚會、地下飆車展現出來。還有很多香港影片當中的日本車型也都展現出了改裝的文化,只不過當時大家還不是很關注。《頭文字D》在大陸上映之後,迅速得到傳播,無數年輕人燃起了改裝的慾望,也開始認識到了日本的改裝文化,而《頭文字D》中的車就是JDM車型,那種改裝風格也可以稱之為JDM,甚至那種"約架"的地下競技文化也算是JDM文化。
同樣伴隨JDM傳播的還有各種體育賽事,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WDS"世界飄移錦標賽,那種競技風格的改裝也同樣是JDM風格,以及我們經常進行的一些小型的賽道場地賽事,參賽的車輛很多也是濃濃的JDM風。
JDM已經成為一種文化
如果看到這里,您還覺得JDM印象里就是大尾翼、大包圍、低姿態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JDM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泛指的日本本土風格改裝文化,這其中還有源自日本黑幫的VIP風格。
日本的VIP STYLE改裝,起源於1970年的大阪地區。在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日本暴走族盛行,其實也就是飛車黨,後來這部分暴走族開始加入黑幫,並且逐漸成長為幫派的頂尖人物,在日本,黑幫是合法的存在。這群會玩車的人開始對自己的車進行個性改裝,以便能夠直接表明自己大佬的身份,所以VIP也可以理解為在幫派中非常重要的人才能夠改裝的車輛,這就是最開始的VIP改裝。慢慢就流行起來了VIP改裝的風格,普通的車主也接受了這種玩車的理念。很多車型都是80/90年代的一些日系豪華車,當然也有賓士等一些豪華品牌。低矮的車身、外扒的車輪、超薄的輪胎配上大輪圈貼著地走的另類低調。
還有另外一種改裝風格,來源於日本暴走族。他們喜歡把車改裝的十分誇張,甚至是卡通,整個造型極其怪異。還有的就是"痛車"文化,把各種卡通圖案繪制在車上很好地把改裝與動漫卡通進行了一種融合。
AM車鏡點評:
現如今我們只能把接近日本本土的改裝風格稱之為JDM,那麼想不變味道的還原JDM風格就要先了解日本的改裝文化,和一些比較貼近日本本土販售的車型。曾經東南汽車在我國銷售了很多類似三菱Lancer的車型,被大家各種改裝,很多都變了味,成了汽配城風格。我們要做的就是正確解讀JDM文化,合規合法進行車輛改裝,當然我們也期待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更加開放車輛改裝政策,汽車改裝廠家也能合規合法進行改裝。另外,請大家遵守交通法規,拒絕非法賽車、危險駕駛,正確解讀改裝文化,做個合格的老司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日本改裝車行業
改裝業是建立在強大的技術基礎之上的
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工業背景
尤其是汽車工業
再加上自己的優秀的專業知識背景
就可以擁有匹敵日本改裝業的實力
還有就是良好的社會汽車文化背景
(其實我也在努力,望共勉)
I. 2020東京改裝展:改裝車爭奇斗艷,多圖實拍一次看到「爽」!
1月10-12日,一年一度的東京改裝車展在千葉縣海濱幕張國際展覽中心如約而至,牛車網和牛車改裝APP在現場進行了采訪和實拍報道。後面我們會整理更為全面的內容進行發布。東京汽車改裝展AutoSalon源自1983年,是著名改裝雜志《Option》的第一代主編稻田大二郎提出的「消費者車輛個性化」指向的文化概念,最開始的時候叫東京Exciting車輛展覽。這個展會已經有36年的歷史,是汽車改裝產品、運動和經典汽車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世界盛會。也被稱之為世界改裝車的新產品發布中心。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展會與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改裝車展SemaShow、德國埃森改裝車展EssenMotorshow並稱為全球三大改裝車展。
圖:Roberta展台的梅賽德斯賓士CLKGTR
從汽車改裝文化上來說,日本的改裝文化與它深厚的汽車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日本的改裝文化得益於它非常強大的汽車工業以及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賽車運動,已經不需要太多推廣就可以在民眾之間流行起來。日本人已經把汽車改裝文化滲透到了汽車產業的每一個角落,在日本的大街上看到100輛車,當中就會有20輛的改裝車,這種文化方式早已經深入人心,所以改裝車也成為了日本汽車行業最顯著的特色之一。此次2020東京改裝車展還有非常多炫酷的改裝案例作品,我們會在後面的時間里一一整理發布,敬請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尋找著名的日本改裝車雜志和專業網站
www.d1gp.jp 這個是日本D1漂移的官網 其中有關於D1的詳細報道和雜志周邊
http://www.c-west.co.jp/ C-west 的官網 都是改裝器材
http://www.c-west.co.jp/ RE雨宮 的官網 也都是改裝器材
http://welc.jp/cgi/ 汽車周邊的購物網上面有很多雜志
另外還有很多改裝廠的網站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