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車普拉多
① 普拉多改裝航空座椅年檢不能過
隨意更改汽車座椅是不能夠通過年審的,涉嫌改造汽車結構。
汽車改裝需要前往專業汽車修理廠進行改裝方案設計,改裝後報備車輛管理所,方可通過年審。
隨意改裝車輛無法通過年審的,需要將汽車改回原狀再進行年審。
② 堪稱典範!帥酷到爆!普拉多改裝經典之作
本期最後一張越野「風景」圖:按慣例奉上越野愛好者的另一半,美女戶外極限運動愛好者,好馬配好鞍,擁抱大自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爆改豐田普拉多,化身「黑金剛」
豐田普拉多作為一款中大型SUV,不僅外觀霸氣,越野能力超強,而且性價比同樣超高,因此深受廣大車迷的喜愛。而對於那些酷愛戶外運動,向外生活自由的人群來說,改裝同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來自日本的小伙,為了重返大自然將自己的普拉多進行了爆改,再看到改裝完畢的車型之後,我只想感嘆:Wò...Cào?!
④ 往後餘生與你作伴,普拉多提車作業+改裝分享!
平時比較喜歡攝影,偶爾跟朋友出去拍拍風景,所以一直想買一台硬派越野車。恰逢國六即將全國執行,如果再不買恐怕可選車型寥寥無幾。[撇嘴] 決定了購車計劃後就是選擇心儀的車型了,說到硬派越野少不了豐田家族,陸巡由於太大了價格也比較貴所以沒有考慮。[發呆]最早考慮過豐田的美版超霸,但是考慮到保有量不高配件少最終放棄了。然後就順理成章的開始看霸道,中規版由於四驅閹割因此直接略過,中東版這塊查了不少資料,最終決定選購霸道4000迪拜版GXR九氣囊後掛大屏款,之後就是詢價和各種對比商家。選好之後6月3日一早我們便去看車,整個購車、提車、改裝、手續臨牌一天搞定。[嘻嘻]
最終選擇了這輛2019年10月產的霸道,原車有點素。不過沒關系,咱自己把它打造成合適的小夥伴。
內飾自帶大屏、導航、倒影,內飾植絨座椅,沒有新車味道[嘻嘻]
4.0 V6發動機
改裝前整車感覺有些臃腫,缺少一絲霸氣
前臉的瞎眼大燈實在影響美觀[糗大了]
側面顯得車有點胖
車尾比較不錯,小書包滿滿的硬派氣息[強]
側後看依然顯得車比較胖
[得意][得意][得意]好了,開始改裝,內飾不準備動了,只是將中控車機刷了一個中文,座椅啥的沒有動,不喜歡座椅包真皮,味太大而且縫線工藝參差不齊。
車側貼了拉花,原車踏板升級為航空踏板,改完後感覺換了台車一樣,側面的肌肉感立刻出來了。[陰險]
改裝過程中還出了點小插曲,[流淚]本來選了防擦條,但是裝上第一個時,感覺一下變丑了,緊急叫停,再拆下來。3M膠拆起來著實費勁,不過最終還是拆下來了。
正側看車身線條也優美了很多
開始改燈和前
車尾裝了拖車鉤
改裝後的前臉瞬間霸氣十足[勝利]
改為原廠高配大燈
霸氣的前臉
肌肉感十足的側面線條
最喜歡的車尾
最美45°
帥照就先分享到這,家人們有啥更好的改裝建議,歡迎多多交流![嘻嘻]
⑤ 普拉多2700改裝渦輪增壓好,還是機械增壓好!
普拉多2700改渦輪增壓當然是值得考慮的。穩不穩定的話不是看硬體的,而是看後期調教的軟體怎麼樣。渦輪沒有很容易掉的,現在渦輪天天壞的情況是越來越少的。隨著時代的進步渦輪的工藝不斷創新優化,質量已經不是問題了。
普拉多2700不適合機械增壓,機械增壓靠皮帶帶動,原本它的動力又不是很好,於是加了機械增壓之後動力就會損失更加嚴重。而且機械增壓的價格有很貴,效果並沒有渦輪好,價格比渦輪貴了將近一半。
用AnroT渦輪最大的優勢是不會損失動力,駕駛的時候就基本感受不到遲滯的感覺。只要給油門動力源源不斷地在提升。
豐田普拉多(PRADO)是在四川豐田原有柯斯達客車生產和銷售成功的基礎上生產的,是目前豐田在中國國內唯一的一條霸道生產線。霸道的成功下線,是一汽和豐田的第一個合作結晶。
PRADO越野車是豐田陸地巡洋艦(Land Cruiser Prado)系列中的最新款,這款全新開發的新一代SUV車,配置全新研發的豐田六缸電噴1GR-FEV6發動機,排量3956CC,動力性能好,排氣符合當今全新的歐洲Ⅲ號標准,高度環保。目前,普拉多為其所屬系列下的最新車系。
⑥ 有病治病,無病防身,佛系普拉多車主的越野改裝
作為一個在市區里開的時間比沙漠多的越野車車主,表明一下我們這種車主也有自己的生活態度。我這輛車,一般就是城市代步,但是有機會也去外面耍一下,要不是平常太忙,我恨不得每個月都去趟沙漠。別看我在城市中耍的多,但是越野的改裝和汽車知識懂得真不算少,我給自己的普拉多改了不少東西,18寸的百路馳KO2,還有ARB氣泵,待我和大家詳談。在論壇里經常見到類似「KO2胎壓多少合適?」的問題,我先從輪胎的胎壓問題和大家討論。大部分回答「2.5合適」,但是不管樓主們說什麼,通過自己的實踐得出來的結論才是最好的。我用了一個月,從胎壓2.5一直測試到了胎壓3.5,通過每天實際體驗,我的結論是3.5胎壓體驗最好。我知道你聽到這個數據之後也會像我開始一樣感覺不可思議。以前確實沒想到居然應該打這么高,可能大型越野輪胎和普通的不太一樣。總之真理總在實踐中誕生。這是我換完所有東西之後拍的照片,先不聊深入,就沖這顏值,開出去也倍兒有面。車買了沒兩年,作為新款車型,很多地方都進行了圓潤處理,真的很需要有這種彪悍的配件來「撐場子」。ARP的氣泵介面都是快開設計,把管子用力一插就能連上,想拔出時下面有一顆黑螺絲一挊,管子自己就彈出去了,想歪的同學請排隊去面壁。需要吐槽的是得單配胎壓表,原裝不帶,略不厚道。氣泵是安裝到機艙里的,這個的主要功能還是救援用的,上個月出去還用它救了一台車,被人崇拜了一把,哈哈。這東西用一次就算買的值了,高速服務站給打一次要200,出去的時候車上帶一個沒壞處。不過你要想著用這個打輪胎氣沒戲,給小孩吹吹氣球還可以。因為不小心刮蹭了,還換了一個新臉。再說說輪胎,本人大部分時間是通勤上下班用,偶爾越野且不會重度越野,所以輪胎需求定位在AT胎,兼顧城市和越野。普拉多原廠輪胎雖然叫AT20,但這只是普通的公路胎,並不是AT胎,名字起的有點心機了哈。MT胎雖然霸氣外露,但會增加胎噪和油耗,從我的用車需求上幾乎用不到。看了很多帖子和作業,也在群里問了很多人,推薦什麼的都有。最近說的多的是固鉑AT3,固鉑STMAXX,百路馳KO2。指望推薦是選不出來的,別跟我說太多專業術語,我也聽不懂。我選輪胎原則就兩個,一是顏值很重要,必須好看;二就是性能最重要,必須抗打。所以,最後就選了百路馳的KO2。可以直接替換安裝,不會刮蹭。安裝過程中去掉了KO2自帶的配重鉛塊若干,不明覺厲。外觀上看感覺就是一片乾枯的河床,很具有越野性能。大車和小車不一樣,換胎就得換四條,反之難看不說,性能打折一大半。研究了一下材料和配重,看到可以承受1360kg的壓力,對於越野穿越來說,完全是不用擔心了。換完以後的舊輪胎工人說不值錢,現在很多煉油廠都不幹了,所以就更沒人要了,我就直接扔店裡了沒拿走,不知道其他同學是怎麼處理的?換完後在環路上跑了幾天,對比AT20原廠輪胎,也感覺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像是換了一台豪車一樣。早知道這么爽,我老早就去換了。檢查了一下機艙,一切完畢後才離開的,從側面看霸氣的形象一下子就上來了。都說找不到一樣的改裝霸道,這句話說得太對了,霸道車主喜歡個性,加上霸道的改裝件很多,所以自然是找不到兩輛相同的改裝霸道。換完KO2之後,原來輪胎自重導致的車身加重和起步沉等情況得以改善,操控有點恢復到最初的感覺,對路感的過濾效果更好,壓井蓋之類造成的顛簸幾乎感覺不到,都被輪胎消化了,駕駛感受平順太多。說一說感受,1-顏值提升明顯,整體的比例更加協調,粗曠硬派;2-駕駛感受變化明顯:整車穩定性大幅增強,沒有了以前的發飄的感覺,平穩,腳底下有根基,並線側傾降低,顛簸減少。這么說吧,這套胎給我的反饋還是很出色的,不論任何路都可以應付得了,看到車友們對這款輪胎的評價還是挺高的,在我用了這些時間里,也是覺得還不錯。路感上、油耗、胎噪上都可以接受,油耗方面降低了一丟,不增加大油耗在同級別輪胎中已經是非常少見了,胎噪在城市道路上體現的最棒,說實話在柏油路面上控制的也非常好,因為像我這種平常在市區里代步,偶爾出去野一下的越野車車主也很多,KO2就是一套既可以滿足日常又能出去撒個野的胎。所有的改裝都是有病治病,沒病預防,萬一哪天工作結束了,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就是提前改裝的意義。
⑦ 豐田普拉多改裝實拍,雙螺桿機械增壓加持讓動力更充足
在國內,豐田的越野車一直都備受追捧,這其中以普拉多(霸道)、陸地巡洋艦(蘭德酷路澤)以及豐田Fortuner(穿越者)最為熱門。雖然普拉多以及陸地巡洋艦都已經停止國產,不過目前平行進口渠道依然還能買到新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爆改豐田普拉多,化身黑金剛,不僅外觀霸氣,越野能力超強
豐田普拉多作為一款中大型SUV,不僅外觀霸氣,越野能力超強,而且性價比同樣超高,因此深受廣大車迷的喜愛。而對於那些酷愛戶外運動,向外生活自由的人群來說,改裝同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來自日本的小伙,為了重返大自然將自己的普拉多進行了爆改,再看到改裝完畢的車型之後,我只想感嘆:Wò...Cào?!
⑨ 豐田普拉多這樣改裝,確實很霸道,有想改的嗎
這車就叫霸道,這需要很多預算吧。國外改裝成這樣的不少,國內很少見。國內一般也就是改裝個內飾,液晶方向盤,真皮座椅,動力改裝。
⑩ 素一點也沒什麼不好的——普拉多輕改指南
豐田普拉多向來是定位在越野與居家之間的標桿車型,隨著LC150的第三次改款,一掃「油膩」之感的普拉多再一次成為了同級別的熱銷車型,即便是慘遭「閹割」的一汽版本。
但不管有沒有托森中差、有沒有1GR、有沒有後鎖,它都還叫普拉多,也依然是那個秉承中庸之道,在城市與荒野之間的平衡點。
作為全球車型,LC150的改裝方案已經較為成熟,大多建立在基於兩寸升高、33寸以下輪胎的基礎上進行。在越野天堂澳洲,各大廠牌均為LC150開發了豐富的改裝產品,從牛欄前杠、雙備胎後杠、超大副油箱等遠征裝備,到側遮陽篷、後備箱抽屜這些戶外生活產品,都廣受國內玩家借鑒。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把這些改裝件全部裝到他們車上。俗話說合理的改裝是尋找新的平衡,而每個人心中的「平衡」,又都不一樣。國內越野改裝圈逐漸流行起「原車風格」和「輕改」這些關鍵詞,也是客觀說明了越來越多的玩家,選擇從實際需求出發,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視覺效果」,並完全忽視了它們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1.底盤護板
從這塊傷痕累累的底盤護板,就能看出安裝底盤護板的重要性。當然,這台普拉多由於帶有KDSS系統,因此為了給液壓缸留出空間,ARB的前護板本身就較普通車型的位置更低,也就更容易發生磕碰,這也是後期選擇進行兩寸升高的原因之一。
ARB護板採用的是3mm合金鋼,共分三大塊,分動箱則單獨由一小塊保護。它存在的問題除了高配車型前護板位置較低以外,還有由於護板上的預留口與國內車型的機油口不對正,在保養更換機油時需要先拆卸護板,多次拆裝可能會造成大梁預埋的螺母滑扣。當然,一些有經驗的技師不拆護板也能更換機油,但需要將機油通過自製的導流管從護板的預留口引出來。
目前MR也為LC150推出了新款護板,採用4.5mm鋁合金材質,比起ARB護板,MR的覆蓋面積更大,同時預留的窗口也剛方便日常保養。
2.輪胎輪圈
LC150原廠配備的是265/60/R18或265/65/R17的HT輪胎,更適合以公路駕駛為主的使用環境。而在野外,尤其是需要以低胎壓行駛的路況下,60或65的扁平比顯然不太夠用。
對普拉多來說,升級到32英寸級的輪胎就足夠了,265/70/R17或245/75/R17的尺寸都很合適,不僅可以提升通過性,同時也不會對車輛的動力、轉向及傳動系統帶來過大負擔。
泥地輪胎雖然視覺效果更激進,但也帶來了遠高於AT胎的噪音、油耗,以及較差的多地形適應能力,因此如果沒有特殊需求,選擇一套主流的全地形輪胎是更明智的選擇。
輪圈除了影響整車顏值,更重要的是要選擇合理的數據。LC150的原廠輪圈偏距為+25,換裝負值輪圈的確可以令車輛下盤看上去穩健不少,但負值不宜過大,否則同樣會對轉向機構及懸掛系統帶來壓力,對普拉多來說,0值左右就較為合適。
再有就是輪圈寬度,以265/70/R17的百路馳KO2輪胎為例,官方推薦的輪圈寬度范圍為7.00~8.50英寸,對越野車來說,選擇偏窄的輪圈可以讓胎側盡量向內收縮,依靠堅硬的胎肩部位抵禦路面的威脅,而在低胎壓行駛時,較窄的輪圈也能降低一些脫圈的概率。
最後就是要選擇正品的大廠輪圈產品。這台普拉多安裝的METHOD Trail系列輪圈還帶有內防脫功能,通過在卡槽處設置凸紋,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在雅泛迪的越野系列輪圈上也有類似的設計,並且其輪圈尺寸更齊全,同時還採用了旋壓鑄造的工藝。
是否將備胎一同更換這件事見仁見智,依靠原廠備胎當然能湊活著讓你脫離險境,但背上一套相同規格的全尺寸備胎顯然更能讓你安心。需要注意的是,普拉多原廠的備胎罩無法容納升級後的備胎,因此只能將之摘除,固定備胎時記得使用防盜螺絲。
3.避震器
頂配普拉多上裝配的AVS可調避震器及後空懸系統在日常市區及山路駕駛時還是比較好用的,但在長距離非鋪裝路面行駛時,卻有些「尷尬」:避震器的軟中硬三檔調節,很難找到最適合的一檔,況且即便後輪空懸能提供5cm左右的舉升,但由於前部過低,依舊會頻繁拖底。
兩寸升高是如今前雙叉臂後整體橋結構車型的普遍選擇,高於兩寸的懸掛升高往往會牽扯到半軸角度、上支臂球頭、懸掛幾何等一系列更復雜的問題。
換裝的OME BP-51避震器是氮減中比較舒服的一款,其內置的旁路通道結構實際上是根據避震器行程位置改變阻尼大小,當活塞在中間段運動時,阻尼油同時流經活塞與旁路,此時提供更舒適的濾振表現;當活塞運動到上下末段時,旁路通道關閉,此時避震器以300%的阻尼力確保極限狀態下的支撐,防止打底與沖頂。
BP-51避震器可以對壓縮及回彈阻尼進行10段調節。這台普拉多前部未裝絞盤,後部用重載彈簧替換了原廠氣包,最終將前輪設置為壓縮3、回彈5,後輪設置為壓縮2、回彈5(僅供參考)。
4.燈光
輔助照明選用了MR的60粒條形射燈,中央11組為聚光,兩側4組為泛光,夜穿效果非常出色。
條燈採用了磁吸支架的固定方式,由四個強磁吸盤吸附在機蓋前端,再通過機艙內預留的防水插頭實現快拆,平時在公共道路行駛時將射燈放置在後備箱內,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在野外需要使用的時候再安裝上。控制開關則設置在原車預留的空鍵位上。
未來的改裝計劃是安裝內置絞盤、副油箱和後備箱抽屜,改裝不是一拍腦袋就能決定的事,先弄明白再下手,畢竟它又跑不了,您說是不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