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車博客
① 改裝汽車大包圍要多少錢
改裝一個大包圍大概要花5000元左右
改裝有許多方面,比如動力 剎車 外形 內飾 ,比如像:發動機 進排氣 換剎車盤加大剎車盤卡鉗 外觀上加大包圍 假裝後擾流板,內飾:假裝賽車內飾 加裝大功率音箱這些方面都是改裝
② 汽車音響改裝有哪些注意事項要注意些什麼
汽車音響改裝的誤區:
改裝,音響 喇叭等,不用非要最好的。改裝過程中,最主要的是電瓶能不能給功放,音響,喇叭提供一個好的工作電壓環境。如果不能提供,再好的產品,也發揮不了它應用的功能。我在改裝行幾十年,常常看到客戶選擇好的功放,上萬元都有。結果呢,試音台,很好,因為它們電壓穩定呀。但裝在車里,就不行了。 沒那個效果了。然後就加裝電瓶,加很多法拉電容, 還沒聽,電壓又降下去了。呵呵呵
據我所知, 音響改裝穩壓電壓,以前是加很多法拉電容或加電瓶,在中高低音時,輸出電壓還是難以穩壓。現在,改裝行業都用汽車影音電源管理器,輸出電壓基本上不變。另外還有過壓過溫保護,不會燒壞功放等負載。
總的來說,就是好的汽車影音穩壓電源管理器,讓好的功放發揮它好的功效。樓上的第4條,我很欣賞他的說法。
希望給你幫助吧。
③ 求汽車改裝技術資料。
改裝/使用誤區系列講解篇
本文講解一下內容:
1/大包圍問題
2/懸掛減震膠誤區
3/ECU改裝的注意點
4/排氣誤區
5/市售百元的氙燈
6/飛利浦等藍色燈泡--騙人的
7/好的機油不是什麼車都能用
8/渦輪車的延時問題
9/渦輪外泄壓閥問題
在前兩篇改裝誤區系列文章中,大家給予的反饋很不錯,並且提出了一些問題,今天針對這些問題,今天我們再繼續展開討論,希
望對大家改裝有幫助。
注意:需要參考我之前的兩篇改裝誤區文章的朋友,請點擊我的ID名字,裡面的博客文集里能找到。
1/大包圍
大包圍是很多車友喜歡安裝的一個東西,能提高車身的兇狠程度,在這個角度來看,的確是個相對用最少的錢改變外形的最簡單辦法。但是大家是否想過大包圍的初衷目的呢?其實大包圍的目的是增加高速情況下的車身空氣擾動,通過合理的空氣氣流導向增加車身的地面附著力(減小高速車身浮力)、減小車身阻力的,一般好的大包圍材質都是可變形吸能的ABS塑料等等,結構輕。
同時,一般出產好的大包圍的廠商,都會不僅僅是看著美觀,他們會嚴格控制大包圍的性能,把大包圍的功能性設計為第一目標,甚至會做風洞試驗,經過這些設計的大包圍才是質量最過硬的產品,能提高你車子的空氣動力學指標的。反觀國內的很多垃圾小廠子,就是拿沉重的玻璃鋼做的樣子很拉風的包圍,殊不知一旦碰撞,玻璃鋼就會立刻碎成一地,根本沒有挽回的餘地,並且很多小廠的大包圍都是拆除了前後保險杠,直接換上他們的包圍,這樣不但沉重(原來的塑料保險杠換成了沉重的玻璃鋼,肯定會重很多)並且碰撞時候因為少了第一層輕微吸能的保險杠,直接成了堅硬的玻璃鋼大包圍,對發動機艙的其他零件受損嚴重。
比如碰撞中,本應該塑料保險杠吸能的部分,成了硬梆梆的玻璃鋼,玻璃鋼不能變形,直接往後位移,擠破了水箱了,造成不必要損失。
2/懸掛減震膠塊
這個東西,我覺得說起來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電視里和汽配城都有這玩意,一般是橘紅色的,裝在彈簧中間。
其實這就是徹底的垃圾
大家都知道,一般咱們現在車的彈簧都是疏密結構,就是彈簧的中低部是相對力量比較小的,用於吸收來自地面的細碎震動,再往上,彈簧的上段就是相對力量較大的彈簧,這部分彈簧用於承載滿載時候壓力及極限狀態下的支撐性。
而這個減震膠塊是卡在彈簧的中下部的,等於它讓彈簧的力量較小這段作用力減小,當有了震動之後,直接由上部的力量大的彈簧吸收,而那上部分彈簧是需要很大壓力才能起作用的,也就等於說,上部彈簧也吸收不了多少能量,能量直接都載入到了懸掛頂端的平面軸上面,時間短無所謂,時間長了平面軸磨損必定加快。
同時,這個東西對阻尼器油封也起到很不好的作用,阻尼器漏油的概率提升很多。
還有很多朋友說,裝了這個不就高了么,是啊,你彈簧都壓縮不了了,當然高了!!但是硬梆梆的懸掛,還那麼高,重心就更不穩了,高速上這東西只能是個致命的殺手。
提醒裝了的,立刻拆掉;提醒沒裝的,千萬別裝。
3/重寫ECU
重寫ECU是個最簡單的改裝動力辦法,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並且也很直接。
我很支持ECU的重寫,但是每次重寫之前,你需要問清楚這套程序的取向,什麼叫取向呢?
比如,我的速騰1.8T,有的程序主要是提升3500轉之後的供油量、點火角度及渦輪增壓值,這樣,可能你城裡跑不明顯,環路和高速就十分迅猛了,這就叫了解這套程序的取向。
還有個問題,還以速騰為例:這款1.8T發動機的K03渦輪,恆定增壓值是1.4個大氣壓,很多程序可以把它的壓力值打到1.8大氣壓甚至是2.0個大氣壓,這樣的壓力值就意味著K03在超頻使用,超頻使用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機油的質量,原廠的機油是給標准增壓值設計的,也就是當渦輪以1.4個氣壓工作時候,每分鍾可能是10萬轉,這時候用於懸浮渦輪軸承的機油夠用,但是當你刷完程序之後,渦輪以13萬轉工作時候,這時候原廠機油的粘稠度及撒熱能力可能就不夠了,慢慢的就會造成一些問題,所以當你更換程序時候,一定也要把機油跟上,畢竟用於懸浮渦輪軸承的液態是機油。
還有個問題就是,如果你跑城際高速,一次500公里的話,始終1.8個氣壓超頻工作的渦輪能否承受長時間的高強度,也許你在城市裡短暫的加速時候,偶爾超頻下無所謂,但是這一下就是連續幾個小時的高增壓,渦輪的承受能力需要值得關注。
ECU不是不能刷,只不過刷之前明白你的需求,之後問清楚程序的取向,之後再決定刷不刷,同時周邊的配套設備一定要跟上,最主要就是更好的機油。
4/排氣
排氣會損失低扭,這是個事實,有些朋友胡吹說我換了排氣起步變得多猛多猛,這是胡扯。加大口徑的排氣管會讓氣缸的壓力過早的泄干凈,所以改了排氣管提高了起步加速這是誤區,改裝排氣最大的意義在乎高轉速的排期順暢,這個需要大家注意。
5/市售的百元氙燈
倒不是說這種氙燈一定有問題,就是氙燈燈泡本身質量問題,每次出問題的都在高壓包上面,這個東西的質量是關鍵,市面幾百塊的,我還沒見過質量很好的,最多使用一年也就到頭了,換之前自己想清楚,既然貪圖便宜呃,就別在乎能用多久了。
在這里我敢打賭,市面百元氙燈,使用365天內肯定會有一邊燈泡不亮
6/飛利浦銀戰士
這就是個重大誤區,很多朋友都裝飛利浦的銀戰士,覺得白白的接近4300k的燈光很好看,其實它的亮度很低的,因為它的原理就是用藍色的燈泡來遮擋住一部分黃色光澤,來達到顯得很白的效果。
道理很簡單了,遮擋了一部分光,過濾出來的光只能顯得白,而實際的照明強度的流明值很低的。在這里鄙視飛利浦騙了大家很長時間!
我個人推薦歐思朗,這個來自德國的品牌,相對來說比較厚道,歐思朗不太願意用藍玻璃來騙人,他們的產品更加實用些,我建議追求實用及更亮效果的朋友多看看歐思朗的產品,那才是照明專家,飛利浦真是個垃圾。
同時,汽配城還有很多30-40塊錢就能買到的藍色玻璃的的大燈,那個千萬不能買!都是100瓦的垃圾,用過幾個星期你再拆開看,熱量足以把你燈碗的塑料烤變形了!切記啊!!!
7/機油一定好的就行了!
機油好的不一定適合於所有車,很多低端車車主也去買很貴的半合成甚至全合成機油,這就是等於自殺。因為半合成及全合成機油主要是指標是流動性,機油相對非常稀,保證高檔發動機的潤滑。但是低端車,因為氣缸的密閉性及結構,可能相對來說不是那麼嚴密,所以用合成機油就會造成氣缸的密封小幅度失壓,造成氣缸的效率降低。
合理的方式是尋找適合你的車的機油,不一定越貴越好。
8/渦輪延時的問題
大家可能不知道,汽車增壓器的渦輪都是靠機油來懸浮的,因為沒有一種軸承能承受一分鍾10萬轉的強度,於是聰明的工程師改用機油來懸浮住渦輪的主轉軸,這樣就沒有機械摩擦了,液體的摩擦力還是很小的嘛。
為什麼讓大家跑完高速之後,原地怠速幾分鍾再滅車呢?就是高熱的渦輪瞬間失去了冷卻,慢慢的就是減少壽命。這時候速騰推出了滅車後,單獨給渦輪的水冷泵多運動幾分鍾的功能,於是很多人就安心的跑完高速後立刻熄火了,其實這還是致命錯誤!
速騰的水冷泵也僅僅是能冷卻渦輪,但是卻不能給渦輪減速,因為渦輪是有延時性的,從10萬轉降低到幾千轉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這時候你立刻熄火了,等於提供懸浮軸承的機油瞬間不流動的,那渦輪主轉軸就會立刻在幾萬轉高轉速情況下,狠狠的失去懸浮,立刻砸在下面的固件上,並且在上面旋轉。一次兩次沒事,時間長了固件就磨爛了,並且渦輪轉軸也完蛋了。這些跟速騰那個水靈系統沒有任何關系,它僅僅是能延時給渦輪散熱,但是管不了機油壓力,不能阻止失去懸浮的渦輪軸砸向固件的情況。
正確的情況,任何情況、任何渦輪車型,跑完高速,都原地怠速2-3分鍾,在熄火。
9/泄壓閥的改裝注意事項
泄壓閥的改裝需要注意以下幾點,比如像是速騰這種的中小增壓值的渦輪尤其重要,因為如果你使用外泄泄壓閥,雖然聲音好聽,但是因為增壓值較小,一次把壓力管的余壓全泄光的話,再次給油門時候,就會造成油門的延時,畢竟進氣歧管里不像之前有餘壓了,這是個需要你自己來衡量得失的改裝。(有的安裝不好,甚至會造成熄火,就是泄壓值太大了,反向把氣缸內應該正常的進氣都給泄沒了,於是就熄火了。)
現在流行內泄,同時也有很大的聲音,雖然我還沒聽過,但是這個東西,我最近也在鑽研。以後隨時給大家匯報。
④ 什麼叫 博客
「博客」一詞是從英文單詞Blog翻譯而來。Blog是Weblog的簡稱,而Weblog則是由Web和Log兩個英文單片語合而成。Weblog就是在網路上發布和閱讀的流水記錄,通常稱為「網路*志」,簡稱為「網志」。
Blogger即指撰寫Blog的人。Blogger在很多時候也被翻譯成為「博客」一詞,而撰寫Blog這種行為,有時候也被翻譯成「博客」。因而,中文「博客」一詞,既可作為名詞,分別指代兩種意思Blog(網志)和Blogger(撰寫網志的人),也可作為動詞,意思為撰寫網志這種行為,只是在不同的場合分別表示不同的意思罷了。
Blog是一個網頁,通常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Post,作為動詞,表示張貼的意思,作為名字,指張貼的文章)構成,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期倒序排列的。而作為Blog的內容,它可以是你純粹個人的想法和心得,包括你對時事新聞、國家大事的個人看法,或者你對一*三餐、服飾打扮的精心料理等,也可以是在基於某一主題的情況下或是在某一共同領域內由一群人集體創作的內容。它並不等同於「網路*記」。作為網路*記是帶有很明顯的私人性質的,而Blog則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結合,它絕不僅僅是純粹個人思想的表達和*常瑣事的記錄,它所提供的內容可以用來進行交流和為他人提供幫助,是可以包容整個互聯網的,具有極高的共享精神和價值。
簡言之,Blog就是以網路作為載體,簡易迅速便捷地發布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松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再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
博客(BLOGGER)概念解釋為網路出版(Web Publishing)、發表和張貼(Post-這個字當名詞用時就是指張貼的文章)文章,是個急速成長的網路活動,現在甚至出現了一個用來指稱這種網路出版和發表文章的專有名詞——Weblog,或Blog。
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
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他Blogs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是對網路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在網路上發表Blog的構想始於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而2000年博客開始進入中國,並迅速發展,但都業績平平。直到2004年木子美事件,才讓中國民眾了解到了博客,並運用博客。2005年,國內各門戶網站,如新浪、搜狐,原不看好博客業務,也加入博客陣營,開始進入博客春秋戰國時代。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並予以公開,來給其他人參考和遵循。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路上數以千計的Bloggers發表和張貼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於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目前,BSP商家風起雲涌,已有數十家大型博客站點。
也可以說 Blog是weblog的簡寫,有兩層意思:第一、Blog,即——日記/日誌,每天記錄的都算是日記/志,其的書寫是在時間中展開的,時間為順序,包括我們所寫的任何東西;第二、BLOG是以Web(網頁)方式顯示和發布,藉助於互聯網,人們就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經驗、想法、感受等,並由此形成一種新型的網路虛擬社群和人際交往方式。
在外在形式上,Blog是個獨立的站點,相當於是一種個人主頁,不過無需學習什麼技術軟體,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來使用,就像每個人擁有自己的筆記本開始書寫一樣簡單。
博客的出現代替了以前的個人網站,任何人不需要懂得網頁設計製作技術,就可以在互聯網上表達自已的觀點,展示自己的風采,記錄自己的生活瑣事或工作經驗...讓自己得到更多人的關注.這也是博客得以快速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
==========================================BBS的英文全稱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翻譯為中文就是「電子公告板」。BBS最早是用來公布股市價格等類信息的,當時BBS連文件傳輸的功能都沒有,而且只能在蘋果計算機上運行。早期的BBS與一般街頭和校園內的公告板性質相同,只不過是通過電腦來傳播或獲得消息而已。一直到個人計算機開始普及之後,有些人嘗試將蘋果計算機上的BBS轉移到個人計算機上,BBS才開始漸漸普及開來。近些年來,由於愛好者們的努力,BBS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擴充。
目前,通過BBS系統可隨時取得國際最新的軟體及信息,也可以通過BBS系統來和別人討論計算機軟體、硬體、Internet、多媒體、程序設計以及醫學等等各種有趣的話題,更可以利用BBS系統來刊登一些「徵友」、「廉價轉讓」及「公司產品」等啟事,而且這個園地就在你我的身旁。只要您擁有1台計算機、1隻數據機和1條電話線,就能夠進入這個「超時代」的領域,進而去享用它無比的威力!
一、BBS的歷史
1978年在美國芝加哥開發出一套基於8080晶元的CBBS/Chicago(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Chicago),此乃最早的一套BBS系統。之後隨著蘋果機的問世,開發出基於蘋果機的Bulletin Board System和大眾信息系統(People,s Message System)2種BBS系統。1981年IBM個人計算機誕生時,並沒有自己的BBS系統。直到1982年,Buss Lane 才用Basic語言為IBM個人計算機編寫了一個原型程序。其後經過幾番增修,終於在1983年通過Capital PC User Group(CPCUG)的Communication Special Interest Group會員的努力,改寫出了個人計算機系統的BBS。經Thomas Mach整理後,終於完成了個人計算機的第1版BBS系統——RBBS-PC。這套BBS系統的最大特色是其源程序全部公開,有利於日後的修改和維護,因此後來在開發其他的BBS系統時都以此為框架,所以RBBS-PC贏得了BBS鼻祖的美稱。
但在當時,如何實現站與站之間的聯系問題並未解決。1984年美國的Tom Jonning開發了一套具有電子功能的電子公告板程序FIDO。由於該軟體具有站際連線和自動互傳信息的功能,所以站際間彼此可以在一個共同的預定時間傳送電子郵件,使得BBS網路化有了一線生機。
BBS發展至今,目前世界上業余的BBS網路除了FidoNet(惠多網)以外,幾個較具知名度的還有EggNet、AlterNet和RBBS-Net等等。由於這些網路和FidoNet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成問題,這就實現了所謂的跨網。
二、BBS在中國
大約是從1991年開始,國內開始了第一個BBS站。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直到1995年,隨著計算機及其外設的大幅降價,BBS才逐漸被人們所認識。1996年更是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國內的BBS站,按其性質劃分,可以分為2種:一種是商業BBS站,如新華龍訊網;另一種是業余BBS站,如天堂資訊站。由於使用商業BBS站要交納一筆費用,而商業站所能提供的服務與業余站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所以其用戶數量不多。多數業余BBS站的站長,基於個人關系,每天都互相交換電子郵件,漸漸地形成了一個全國性的電子郵件網路China FidoNet(中國惠多網)。於是,各地的用戶都可以通過本地的業余BBS站與遠在異地的網友互通信息。這種跨地域電子郵件交流正是商業站無法與業余站相抗衡的根本因素。由於業余BBS站擁有這種優勢,所以使用者都更樂意加入。這里「業余」2字,並不是代表這種類型的BBS站的服務和技術水平是業余的,而是指這類BBS站的性質。一般BBS站都是由志願者開發的。他們付出的不僅是金錢,更多的是精力。其目的是為了推動中國計算機網路的健康發展,提高廣大計算機用戶的應用水平。
四、國內BBS的現狀與展望
國內的BBS站,單線站還佔大多數。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特別是數據機的大量使用,BBS的活動將會進一步高漲。但是,隨之而來的撥號難和搶線難的問題將會加劇。盡管BBS站台的數量在不斷增長,但這種增長的幅度總也趕不上用戶群的增長。許多人同時撥號一個站台,不可避免地發生沖突。每回要撥上幾十次乃至上百次才能成功連上一個BBS站的狀況已經成為困擾今日中國BBS用戶的一個難題。隨著BBS活動的深入,國內已經出現了一些多線站,一次可以允許2人以上同時訪問。
BBS的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由於國內使用的BBS架站軟體,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因此沒有必要的中文說明。雖然一些熱心的站長翻譯了一些資料,但是僅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另外,有些站台的設立是相互抄襲,所以在結構上難免有雷同之處。
1999年是中國網路的發展年。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一些BBS站並沒有走上「簡單、易用」這一層次。包括一些廠商架設的BBS站,實用性還需要加強。今後,國內的BBS站將向著個性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其他定義
電子公告欄(BBS)是一種交互性強、內容豐富而及時的Internet電子信息服務系統。用戶可以通過Modem和電話線登錄BBS站點,也可以通過Internet登錄。用戶在BBS站點上可以獲得各種信息服務:下載軟體、發布信息、進行討論、聊天等。BBS站點的日常維護由BBS站長負責。
---------------------------------------------------------------------------------------------------------------
BBS的另一解釋,德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商。BBS Kraftfahrzeugtechnik AG
主要生產汽車汽車輪轂。產品供應世界著名汽車廠商。同時也贊助F1,WRC,FIA GT等著名國際汽車賽事。其產品也深受汽車改裝愛好者喜愛。
-----------------------------------------------
聊天軟體,名稱來自I seek you (我找你)
另外,你們校友錄上的那個很有可能不是ICQ,而是OICQ,也就是現在著名的QQ。
OICQ名字源於Open ICQ,因為版權問題,改名為QQ。
不過既然你問了ICQ,我就找了個資料:
互聯網上最流行的即時信息傳遞軟體。 提示你何時朋友和同事連接到互聯網上,並可以通過這個軟體相互交流。 它支持在Internet上聊天、發送消息和文件等。使用新版本ICQ,你可以查看、查找和列印消息歷史,設置隨機聊天,使用多種方式查找並添加別的用戶,獲得更詳細的用戶信息,接收你朋友的生日並把你自己的生日提前通知大家,創建你自己的ICQ主頁,當你在線的時候別人就可以訪問你的主頁,利用賀卡、語音郵件等ICQ插件發送賀卡和語音郵件,利用ICQ Email發送、轉寄和復制電子郵件,使用你喜歡的字體、字型大小和顏色發送消息,為不同的事件選擇聲音以及配置打字的聲音效果,把你的名單分成不同的組,讓ICQ提醒你將來的事件和活動,利用記事功能把你的備忘錄或記事貼到屏幕上,通過ICQ進行網頁搜索,進行實時聊天並且可以回放保存的聊天內容,可以在聊天中插入動作和表情,等等。最新版本已經達到了7MB之巨,不過變化較以前版本比較大,首先它增加了一個頻道按鈕,包括有十幾個網友關心的內容,比如:技術與網路、體育、游戲、生活等,按下其中一個會彈出一個窗口顯示相關信息,不過目前它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從這點看,我們可以了解到ICQ的發展目標:通過廣大的用戶群作網友的門戶。從實際效果看,非常不錯,確實令人佩服。在界面上這個最新版也有了不少變化,感覺更漂亮了,而且用戶如果不喜歡高級界面中繁多的選項,完全可以使用簡單界面,這樣會清爽許多。 新版增強: 1.擴展了搜索功能、加強了關鍵字搜索引擎 2.全新的Email簽名檔 3.加強了用戶屬性設置 4.改進了防火牆支持與檢測 5.增強了與WinXP的集成。
⑤ 汽車之家的陳震是曾經的二環十三郎嗎
是的, 陳震跑完二環只用了13分鍾,稱為二環十三郎。
陳震是2006年在京城駕車族中流傳的一個飛車高手,傳說他能在正常的車流量下,用13分鍾平均140公里的時速跑完整個二環。這個速度,是以每分鍾超車200多輛來完成的,因而被地下飆車族稱為「二環十三郎」,2008年2月,他和對手張博在二環路上因非法賽車被警方截獲。2010年11月宣布復出。
十三郎自己認為,用13分鍾跑完二環路,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他說如果飆車的時候能夠獲勝,自己會有強烈的成就感。他甚至說,他最快的速度是在六環上開摩托車,「時速315公里」。而據了解,F1賽車的急速轉彎時速僅為327公里左右。
這使得十三郎當之無愧地成為一個神話。但警方在羈押十三郎後發現,他們有可能在加速這個神話的傳播。編輯本段 專家觀點在學者們看來,這就是十三郎為什麼能夠成為一個傳奇的根源。「對於這個隱秘的圈子而言,它最大的魅力在於不確定性的氛圍——不確定十三郎是不是在自己的朋友圈子裡,不確定他是不是真的能夠在13分鍾之內穿行二環,甚至,不確定他是否真正存在,或者,僅僅就是一個傳說。」「但青年人會更樂意相信,既然有這個說法,那就肯定有人能做到。《頭文字D》播出後,壇子里的人從六七個猛增到一百多個,不少外面的人向「二環戰隊」發起挑戰,全部由陳震應戰,有戰必勝。「二環,張博大概跑了兩三次,張瑨跑了四次,我跑了十次。」
十三郎復出2010年11月16日,網上一則「二環十三郎復出」的帖子引網友關注。該帖子稱,飆車黨頭頭「二環十三郎」要復出,他在博客稱「你們都忘記我了,我得做點什麼讓你們都記住我。」帖子發出後吸引20萬人次點擊,回復超3000人次。網友對此褒貶不一。11月17日,「二環十三郎」代表人物陳震證實,博客是其所寫。「復出帖」點擊20萬人次13分鍾跑完北京整個二環路(全長32.7公里),地下飆車族被稱為「二環十三郎」。 北京的青年陳震曾是「二環十三郎」的代表人物,保持著二環飆車中11局全勝戰績。
2006年2月,陳震在二環飆車時。被警方設卡攔截,後被治安拘留7天,成為北京首個因超速行駛被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