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配件維修 » 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指導書

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指導書

發布時間: 2023-01-17 17:43:35

Ⅰ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學什麼方面的,如何學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主幹課程: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汽車電工電子技術、汽車零部件識圖、汽車拆裝與調整、汽車發動 機機械繫統檢修、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汽車底盤系統檢修、汽車電氣系統檢修、汽車 綜合故障診斷等、希望可以幫到您。

新能源汽車充電系統檢查與拆裝實訓方法與步驟

新能源汽車充電管理系統實訓台選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售電及管理系統真實器件製作,可展示充電樁的結構與工作原理及充電樁裝配檢驗驗證工作過程,適合於各類院校對充電樁售電及管理系統理論和維修實訓的拆裝與維護、結構與原理認知、系統操作、功能動態演示、故障檢測與診斷、充電樁的裝配檢驗教學需要。
二.功能特點
1.安裝真實220V7KW國標充電樁、鋰電池組及BMS管理系統、車載充電機、放電模擬負載系統、點火開關、充電樁智能充電卡片、工況指示燈、電源開關、電池等模塊與操縱開關、國標充電樁充電埠等,真實可操作運行的充電與售電管理系統。
2.面板採用4mm厚鋁塑板,立式安裝面板列印有彩色電路圖與工作原理示意圖;學員可直觀對照系統結構原理圖和實物,認識和分析系統的工作原理。
3.面板上安裝有檢測端子、可直接在面板上檢測系統電路元件的電信號,如電阻、電壓、電流、頻率信號等。
4.安裝充電樁的顯示裝置,同步顯示數據。操作軟體顯示充電電壓、充電電流、充電電量、充電時間等;具有三種充電模式:按金額充電、按時間充電、按電量充電等。安全保護功能,具有輸入側過壓、欠壓保護,輸出側過壓、過流保護,過溫、短路、漏電、防雷、電池防反接等保護。具有電源、充電、故障三種狀態指示。核心控制板可實現刷卡信息採集處理;LTE(4G)、GSM多模通訊傳輸,GPS定位,射頻識別卡系統、電流電壓參數採集處理並顯示或報警;用電量採集計量、保護等功能。
5.實現實車真實充電過程,包括CC信號、CP信號的檢測、確認及喚醒過程,充電過程中的溫度、電流、電壓檢測等。
6.充電設備可以給安裝國標插座的電動汽車或者新能源汽車其他設備真實充電操作。
7.實現充電槍握手、充電機與BMS發送與接收報文的完整最佳充電過程。
8.售電管理系統,包含IC卡預付費電能管理系統,系統以售電管理軟體和資料庫軟體為主,包括計算機(自配)、IC卡讀寫器、列印機(自配)等設備在內的計算機系統。
9.設備框架採用40mm×40mm和40mm×80mm兩種一體化全鋁合金型材搭建,耐油耐腐蝕並易於清潔,檯面寬40CM,檯面鋪裝32mm厚彩色高密度復合板,經久耐用不生銹,帶萬向腳輪,便於移動,並帶鎖止機構。
10.配套實訓指導書等教學資料,完整講述工作原理,實訓項目,故障設置及分析等要點。
三.技術規格
1.供電電源:AC220V ±10% 50Hz
2.供電電流:最大32A
3.工作溫度:-40℃~+50℃
4.外形尺寸(mm):1500×700×1700(長×寬×高)
5.面板外形尺寸(mm):1448×940mm(長*寬)
6.移動腳輪:100*60mm
7.充電樁:220V 、 7KW 、 32A
四.實訓(實驗)項目
1.充電樁內部電路原理實訓。
2.充電樁的部件組成及作用實訓。
3.充電樁的操作方法實訓。
4.操作充電樁對蓄電池充電全過程實訓。
5.故障設置、排除思路和方法實訓。
6.充電槍握手、充電機與BMS報文發送與接收驗證。
7.充電樁售電管理全過程實訓。
六.基本配置
檢測控制面板(裝有各種檢測端子,彩色電路圖和工作原理示意圖)、充電樁組件(國標220V 32A,7KW)、國標交流充電插座與充電槍、智能充電卡片、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帶CAN匯流排通訊/CC,CP控制線,7寸觸摸彩屏,充電喚醒信號控制)、鋰電池組(16串,3.2V20AH單體電池)、模擬指示燈、操作開關、DC-DC轉換模塊(48V-12V15A)、直流接觸器(包含充電繼電器、總正繼電器、總負繼電器、預充繼電器)、帶CAN通訊的車載充電機、急停開關與電源總開關、輔助蓄電池(12V45AH)、售電管理系統(包讀卡機及軟體)、線性可調放電負載、一體化全鋁合金型材搭建的移動台架(1500×700×1700mm 帶自鎖腳輪裝置,帶安裝檢測端子的原理面板,面板1448×940mm)、故障模擬與排除裝置、設備操作說明書。

Ⅲ plc精品課程

① 請教:西門子plc200的模擬量/數字量輸入輸出模塊怎麼用

模塊的產品包裝內都帶有接線圖,連接好線路後需要用西門子的PLC的編程軟體編程序,調試程序,運行程序,可以在網上下載些PLC基礎教程學習。

②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條件

學校有教職工804人,其中專任教師625人。生師比17.15,具有高級職稱教師比例佔30%以上,具有碩專士、博士屬學位的專任教師比例約佔54%,中青年教師比例佔70%以上,專任教師雙師素質比例達84.96%。有全國交通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帶頭人2人,全國交通職業教育優秀專業帶頭人1人,南粵優秀教師2人,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廣東省高職教育優秀教學團隊3個。

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廣東省級(國家教指委)精品課程19門,廣東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2門;中央財政支持職業教育基地1個,廣東省級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0個,廣東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4個。

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交通安全與智能控制、航海技術、港口與航運管理。

③ 湖北水利水電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指的是那方面的

截至2015年年底,湖北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設有水利工程系、電力電子工程系、建築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商貿管理系5個系,設置高職專科專業40個。
院系專業 系部專業名稱水利工程系水利工程造價管理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工程測量技術基礎工程技術水文與水資源城市水利建築工程系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建築工程技術建築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工程監理市政工程技術物業管理電力電子工程系發電廠及電力系統電氣自動化技術建築電氣工程技術新能源發電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水電站設備與管理應用電子技術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水信息技術計算機硬體與外設機電工程系汽車運用技術工程機械運用與維護模具設計與製造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商貿管理系環境藝術設計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商務英語文秘廣告設計與製作 截至2015年年底,湖北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有在職教工415人,副高以上教師94名,校內專任教師270人,其中獲得高級職稱的教師81人,佔比30%;獲得中級職稱的教師117人,佔比43.33%,學院有「湖北名師」1 名,「全國水利職教名師」2名,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師」特聘教學崗位9個,擁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院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
湖北名師:王金玲。
全國水利職教名師:鍾漢華、黃澤鈞。
楚天技能名師:王小和、張振宇、楊學鋒、程正逢、朱保才、皮建武、郭明祥、甘先鋒、張平。
教學團隊: 級別名稱 團隊名稱 帶頭人 省級教學團隊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教研室教學團隊 黎國勝 院級教學團隊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王金玲 院級教學團隊 建築施工技術課程教學團隊 鍾漢華 院級教學團隊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張天俊 院級教學團隊 小型水電站及電力網專業教學團隊 陳夢影 截至2015年年底,湖北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有中央財政支持提升服務能力專業2個,全國水利職業教育示範專業2個,省級重點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計劃專業1個,院級重點專業6個;學院建設完成三門國家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3門,各級精品課程38門,其中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6門,院級精品課程28門,院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院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有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室)58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27個。其中,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實訓基地3個,湖北省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1個,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3個。2015年11月「鳳凰創壹杯」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中,學院王婷老師獲得了高職組信息化教學設計賽項中榮獲三等獎。 在湖北省信息化教學比賽學院教師分別榮獲B類一等獎一項、B類二等獎一項、B類三等獎一項。

全國水利職業教育示範專業: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工程測量技術。
省級高職教育重點專業: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工程測量技術、建築工程技術、物流管理、小型水電站及電力網。
中中央財政支持提升服務能力專業:發電廠及電力系統、水利水電建築工程。
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內容不全):汽車運用技術實訓基地。
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工程測量技術實訓基地、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建築工程技術實訓基地。
湖北省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武漢博達高科電力技術實習實訓基地。
精品課程: 級別 課程名稱 負責人 國家級精品課程 地形測量 王金玲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地形測量 王金玲 教育部測繪教指委精品課程 地形測量 王金玲 省級精品課程 土木工程制圖 龐璐 省級精品課程 水利水電施工技術 鍾漢華 省級精品課程 地形測量 王金玲 省級精品課程 水電站電氣一次部分 王春明 省級精品課程 電氣控制與PLC技術 陳夢影 省級精品課程 水利工程制圖 龐璐 水利部教指委精品課程 水利工程制圖 龐璐 2012年,被水利部確認為首批「全國水利高等職業教育示範院校」,被省教育廳授予「省級平安校園」,被湖北省委、省 *** 授予「全省最佳文明單位」 光榮稱號。
2013年,被湖北省總工會授予「湖北五一勞動獎狀」。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校級科研機構7個。
校級科研機構:水利水電工程研究中心、建築工程研究中心、機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電力電子研究中心、商貿管理系研究中心、基礎課部教學研究中心、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2015年,湖北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專任教師承擔各級各類課題54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5篇,獲得技術專利2項。
自2010年與武漢博達高科簽訂合作協議至2015年年底,湖北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先後有3名教師參與該公司湖北省利川市毛灘河水電站工程、南省迪慶州小中甸水利樞紐工程、江西省信豐五洋水電站電氣及輔助設備製造及調試等工程部分項目研發工作,成果突出,累計共同發表《電力線路的常見故障和繼電保護配置》、《泵站自動化系統中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智能電網的發展及相關技術探究》、《關於減壓閥出口壓力的分析與探討》等十餘篇科研論文。 校徽 湖北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校徽志為雙圓套型,內部藍、白色組成的「S」形為河流和閃電的組合,象徵著「水利」和「電力」。內下部是「1952」圖樣,顯示了學校的創辦時間。內外環之間標示學校中英文校名。 校訓 「修身明志、勵學求真」
修身:是指修養身心,修身的具體行為表現日常生活中就是擇善而從,博學於文,並約之以禮。
明志:明確自己的志向。
勵學:即發奮學習,也有奮勉、致力的意思。
求真:指追求事物發展的真理所在和尋找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湖北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院,組建了創業者協會、舞蹈協會、機械協會、動漫協會、建築協會等23個學生社團,打造了各式各樣的校園活動。
文藝活動:科技文化藝術節、讀書活動、紅歌會、安全知識競賽、大學生藝術展演等。
體育活動:陽光體育和各類體育賽事等。

④ 誰有PLC的視頻教程給個鏈接,想自學PLC控制原理,十分感謝了

//ymmfa/thread-gkfid-45,上論壇學的最快,還可以請 *** 高手。答

⑤ 三菱PLC裡面教程裡面的 並行分支是什麼意思啊

並行分支為並行性復流程制控製程序的分支。

由兩個及以上的分支程序組成的,必須同時執行各分支的程序,稱為並行性流程式控制製程序,並行分支就是上述程序的分支。

流程式控制制指令會改變程序運行順序,可能是運行不同位置的指令,或在二段程序中選一個運行。


(5)plc精品課程擴展閱讀

流程式控制制指令的分類

1、繼續運行位在不同位置的一段指令。

2、若特定條件成立時,運行一段指令,例如C語言的switch指令,是一種有條件分支指令。

3、運行一段指令若干次,直到特定條件成立為止,例如C語言的for指令,仍然可視為一種有條件分支指令。

4、運行位於不同位置的一段指令,但完成後會繼續運行原來要運行的指令,包括子程序、協程及延續性。

5、停止程序,不運行任何指令。

參考資料

網路--流程式控制制

網路--並行控制

網路--三菱PLC

⑥ 在網路下載了PLC精品課程打不開為什麼

quicktime----安裝這個軟體試試看。

⑦ 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PLC教程,要簡單易學的

1、PLC精品課程

//wenku./view/8e29deef5ef7ba0d4a733bbf

2、要有耐心和毅力
3、下載安裝一個模擬學習軟體FX-TRN-BEG-CL進行模擬模擬學習,回事半功倍。自己答擺渡一下,別問在哪裡下載哦

⑧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成果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22門,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8個,省重點建設專業12個,教育部「十二五」規劃教材24部,國家精品教材1部,省級精品教材23部。 重點專業 國家級 序號 專業名稱 負責人 級別 1 軟體技術 眭碧霞 2007年國家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2 電氣自動化技術 秦益霖 2007年國家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3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陳必群 2007年國家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4 模具設計與製造 陳劍鶴 2007年國家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5 計算機網路技術 陶洪 2007年國家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6 電子商務 閔敏 2007年國家示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7 企業資源計劃管理 宋衛 2011年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建設專業 8 應用電子技術 張志柏 2011年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建設專業 江蘇省級 序號 專業名稱 負責人 級別 1 軟體技術 眭碧霞 2006年省級品牌專業 2 計算機網路技術 陶洪 2004年省級特色專業 3 電氣自動化技術 秦益霖 2006年省級特色專業 4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陳必群 2008年省級特色專業 5 電子商務 閔敏 2008年省級特色專業 6 模具設計與製造 陳劍鶴 2008年省級特色專業 7 計算機應用技術 陶洪 2010年省級特色專業 8 物流管理 宋衛 2010年省級特色專業 9 智能裝備製造技術 省級「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10 信息系統集成應用與服務 省級「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11 軟體技術與數字媒體設計 省級「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12 現代通信與網路技術 省級「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精品課程 國家級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級別 獲取時間 1 PLC應用技術 鄧志良 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7年 2 Java程序設計 眭碧霞 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7年 3 電子商務基礎實踐 閔敏 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8年 4 工控應用技術 姚立波 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9年 省級精品課程(部分) 序號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級別 獲取時間 1 C語言 閔敏 一類精品課程 2004年 2 電路基礎 王麗琴 二類精品課程 2004年 3 Java程序設計 眭碧霞 一類精品課程 2006年 4 電子商務基礎實踐 閔敏 二類精品課程 2006年 5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陳劍鶴 二類精品課程 2006年 6 工控應用技術 姚立波 省級精品課程 2008年 7 C#應用開發 眭碧霞 省級精品課程 2008年 8 ERP應用與實施 宋衛 省級精品課程 2008年 9 網路互聯技術 周敏 省級精品課程 2008年 10 電子技術與項目訓練 吳青萍 省級精品課程 2010年 11 模具CAD/CAM應用技術 賴華清 省級精品課程 2010年 12 網路安全設計與實施 鞠光明 省級精品課程 2010年 13 網路貿易專員實務 成先海 省級精品課程 2010年 14感測器與執行器李晴省級精品課程2011年15c語言程序設計戴白刃省級精品課程2011年精品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序號 教材名稱 主編姓名 級別 獲取時間 1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陳劍鶴 國家級精品教材 2009年 評優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序號 教材名稱 主編姓名 級別 獲取時間 1 電子商務概論 閔敏 評優省級精品教材 2005年 2 C語言 眭碧霞 評優省級精品教材 2005年 3 計算機網路實訓 眭碧霞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5年 4 企業資源計劃(ERP)原理與實施 宋衛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5年 5 企業資源計劃(ERP)原理與實施 宋衛 評優省級精品教材 2007年 6 電子商務實用基礎實訓指導書 吳凌嬌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7年 7 工業控制技術及應用 姚立波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7年 8 ASP.NET程序設計與開發 眭碧霞 評優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9 微軟網路操作系統 鞠光明 評優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0 外貿英語函電 張成偉 評優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1 國際貿易實務(雙語) 孫國忠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2 單片機應用與項目實踐 黃維翼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3 虛擬儀器應用技術項目教程 秦益霖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4 電工技術基礎(與常州輕工學院聯合申報) 黃忠琴、岳東海 立項省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5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陳劍鶴、於雲程 國家級精品教材 2009年 16 西門子S7-300PLC應用技術 秦益霖 省級精品教材 2011年 17 感測器技術及其應用 陳黎敏 省級精品教材 2011年 18 應用數學 錢志良、何紀 省級精品教材 2011年 19 網路貿易實務 成先海 省級精品教材 2011年 20 國際貿易實務(第2版) 孫國忠 省級精品教材 2011年 21 VerilogHDL與 CPLD/FPGA項目開發教程 聶章龍、張靜 省級精品教材 2011年 22 C語言程序設計 李學剛 省級重點教材立項(新編教材) 2013年 23 電路基礎(第2版) 吳青萍、沈凱 省級重點教材立項(修訂教材) 2013年 十一五規劃教材 序號 教材名稱 主編姓名 級別 出版社 1 Inter應用教程 眭碧霞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西電出版社 2 單片機原理與介面技術 趙佩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機工出版社 3 微型計算機組成與介面技術 趙佩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西電出版社 4 電子商務實用基礎 閔敏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機工出版社 5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陳劍鶴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機工出版社 6 UG基礎範例與項目應用 宋志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人民郵電出版社 7 微軟網路操作系統 鞠光明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機工出版社 8 模具製造技術基礎 楊桂府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清華大學出版社 9 UGNX4實例教程 宋志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人民郵電出版社 10 企業資源計劃(ERP)原理與實施 宋衛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機工出版社 11 計算機常用工具軟體教程與實訓 周敏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北京大學出版社 十二五規劃教材 序號 教材名稱 主編姓名 級別 出版時間 1 無線網路組建 楊誠、張衛東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2 軟體開發與項目管理 朱利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3 數據結構 李學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4 C語言程序設計 李學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5 網上創業 吳凌嬌、宋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6 PLC應用技術 張志柏、秦益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7 TCP/IP協議分析與應用 樓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8 Java程序設計項目教程 眭碧霞、朱利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9 JavaEE企業級項目開發 朱利華蔣衛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10 PhotoshopCS5中文版案例教程 周彩根、李濤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11 3dsMax2012案例教程 陸天奕、趙志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8 12 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系列教材 陳必群、王學力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08 13 電子產品檢驗 陳必群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08 14 電子產品印刷電路板設計與製作 陳必群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08 15 虛擬儀器應用技術項目教程 秦益霖、李晴 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 201308 16 西門子變頻器應用技術 姚立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08 17 電路基礎 吳青萍、沈凱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08 18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第2版) 陳劍鶴、於雲程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08 19 模具設計基礎(第2版) 陳劍鶴、吳雲飛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08 20 《市場營銷實務》 孫國忠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08 21 Android應用開發基礎 趙佩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08 22 J2EE綜合案例開發 蔣衛祥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08 23 計算機專業英語(第3版) 王小剛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08 24 FLASH動畫製作 杜堅敏、孫金山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08 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職業情境,項目主導」 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獲實驗基地、「OPC」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基地 實訓基地建設 國家級實訓基地 序號 項目名稱 級別 驗收時間 1 軟體技術與計算機應用實訓基地 國家級高職實訓基地 2007年驗收通過 2高職園區共享現代工業中心國家級高職實訓基地2008年驗收通過3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央財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省級實訓基地 序號 項目名稱 級別 驗收時間 1 現代物流技術實訓基地 省級高職實訓基地 2007年驗收通過 電子信息技術實訓基地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訓基地 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技術實訓基地 2 單片機課程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9年驗收通過 3 新一代信息技術實訓基地 教學成果 國家級教學成果 序號 教學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級別 獲取時間 1 探索「三針對」教改思路,構建「BPMM」人才培養模式 史國棟、董維佳、趙佩華、眭碧霞、張春平 國家級二等獎 2005年 2 高職院電子商務專業立體化實踐平台的研究與實踐 閔敏、吳凌嬌、宋衛、姚琪、王莉 國家級二等獎 2009年 省級教學成果 序號 教學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級別 獲取時間 1 「信息產業園」校企合作辦學平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鄧志良、張春平、黃天民、董維佳、楊誠、居耀成 省級特等獎 2011年 序號 教學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級別 獲取時間 1 探索「三針對」教改思路,構建「BPMM」人才培養模式 史國棟、董維佳、趙佩華、眭碧霞、張春平 省級一等獎 2005年 2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錢興、費小平、左建國、宋建軍、龐傑 省級一等獎 2007年 3 高職院電子商務專業立體化實踐平台的研究與實踐 閔敏、吳凌嬌、宋衛、姚琪、王莉 省級一等獎 2009年 4 「項目載體、能力遞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趙佩華、朱利華、於永佳、蔣衛祥、郭永洪 省級一等獎 2013年12月 5 「1+2」型高職電氣類人才「OPC」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秦益霖、王其紅、張志柏、李晴、朱敏 省級一等獎 2013年12月 序號 教學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級別 獲取時間 1 「1+2」型高職電氣人才培養的實驗實訓體系的研究與構建 秦益霖、王其紅、張志柏、李晴、姚立波 省級二等獎 2007年 2 「職業情境,項目主導」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眭碧霞、趙佩華、於志強、陳榮保、曹建慶 省級二等獎 2009年 3 「分層遞進式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周敏、鞠光明、楊誠、姚裕寶、崔毓娟 省級二等獎 2011年 4 大學生綜合素質訓練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黃天民、龐傑、吳雲飛、梅國英、費小平、徐暢 孫淑萍 省級二等獎 2013年12月 5 「產品導向、項目遞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陳必群、陳國英、吳青萍、胡遠望、唐龍 省級二等獎 2013年12月 2003年,學院被教育部確立為國家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學院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5年,學院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6年,學院被省教育廳確立為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單位。 學校榮譽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院還先後獲得「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江蘇省平安校園」、「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就業工作星級示範校」、「全國高職院校魅力校園」、「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招生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常州市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

⑨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條件


根據2015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教職工696人。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252人,其中博士、博士後186人,「雙師素質」教師近九成。學校擁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1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廣東省教學名師2人,南粵優秀教師6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1人、省級培養對象6人,深圳「首屆鵬城傑出人才」 、深圳「十大傑出青年」1人,廣東省「珠江學者」1人,深圳市「鵬城學者」2人,深圳市 *** 特殊津貼1人,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教師獎1人,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9名,後備級領軍人才14人,海外高層次人才2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張基宏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帶頭人軟體技術教學團隊張基宏 根據2015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該院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骨幹校重點建設專業4個,省級示範校重點建設專業3個,國家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專業2個,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省級示範專業7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6個、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專業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精品課程24門、省級思想政治理論優質建設課程2門。
●國家骨幹校重點建設專業:
軟體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
●省級示範校重點建設專業:
計算機控制技術 、游戲軟體 、金融管理與實務 。
●國家教學資源庫主體建設專業:計算機網路技術
●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軟體技術
●省級示範性專業:
軟體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電子商務、金融管理與實務。
●省級重點專業: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
●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電視節目製作
●國家精品課程:
計算機維護與維修、個體軟體過程、3D網路游戲開發實踐、電子商務實務與實操、Linux操作系統伺服器管理、行動電話測試與維修。
●廣東省精品課程:
計算機維護與維修、個體軟體過程、Java游戲開發、模具CAD/CAM、機電一體化設備的PLC控制、電子商務實務與實操、數字通信技術、Linux操作系統伺服器管理、3D網路游戲開發實踐、行動電話測試與維修。

Ⅳ 汽車檢測與維修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專業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是培養具有汽車檢測、運行、維修與技術管理能力,且具有職業崗位所需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經過汽車維修工程師初步訓練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一門學科。
一、培養目標:
教學計劃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初步的汽車設計能力並能從事汽車製造、檢測、維修、營銷、管理、服務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車後服務市場機電、鈑噴美技技師培養。
二、主修課程: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工電子技術、汽車電氣檢測維修,電控發動機檢測與維修、自動變速器、電控助力轉向、ABS、電控懸架、安全氣囊、自動巡航、自動空調等機電專業課程。鈑金、噴塗、汽車美容、汽車裝潢。
三、實訓內容:
1、學習進口、國產各種汽車的構造、作用、工作原理、柴油、汽油發動機底盤及整車機械維修知識。
2、學習汽車電路、電控點火、燃油噴射、ABS防抱死制動、汽車空調、汽車音響、車載影視、倒車雷達、Cd功能及防盜器的加裝原理與維護、維修電噴轎車、全車電路故障,使參訓學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中、高級電噴汽車的全套維修技術。

Ⅳ 學習汽車檢測與維修課程有哪些內容

內容明細比較多,現在汽車越來越多,汽車相關行業後期的發展肯定不會差,有很多學校都有創業扶持的,多實地考察,避免上當受騙,希望能幫助你,滿意請採納

Ⅵ 汽車維修人員在崗工作須掌握哪些專業技能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一,教學改革試點的背景及試點專業基本情況
(一)高等職業教育背景
在2002年,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尚屬於新興的教育形式,處於發展與探索階段.急需探索和解決的問題是:缺乏與企業全面合作的機制,不是根據企業的需求辦學;文化課程要求較高,佔用課時較多,造成專業教學和實踐實訓環節難以保證,很難達到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課程體系與生產實際有較大差距;傳統課程多,就業及工作中相關課程少,課程和教材內容相對陳舊,學用不一致的情況明顯;教學手段落後,先進的實訓器材和設備不足,實驗和實訓條件差等.
(二)社會,行業背景
汽車作為社會生產及人們生活必需的交通工具,近年來在我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據業內專家預測,2003年,我國汽車產量將突破400萬輛.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汽車維修及相關行業高素質從業人員不足的矛盾將會越來越突出.目前,從業人員中高級技能型人才比例偏低, 工人文化程度,技術水平偏低,技術管理及經營管理人員隊伍具有專業技術職稱證書比例較低,結構不合理.
根據廣東交通發展規劃,至2010年汽車檢測,維修的人才需求量將達十萬人.
從廣東省的維修行業技術水平來看,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一些國有大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和國外著名品牌汽車的特約維修店,規模大,人員素質高,檢測,維修儀器設備先進,因此,需要大量具有較強實踐能力高素質的汽車檢測與維修人員.
(三)試點專業基本情況
在上述背景下,2002年我院正式啟動對"汽車製造與維修專業(維修方向)"的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粵機電院教[2002] 46號文件).由學院院長擔任組長,下設"汽車製造與維修專業(維修方向)教學改革工作組".教學改革目標是:探索高職教育教學新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教改試點班(0203班)的具體培養目標是:培養高職畢業文憑+汽車維修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書"學生.
二,專業教學改革成果
至2005年教改試點班的學生全部畢業,歷經三年的教學改革取得圓滿成功,順利結題.三年中我們完成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其中包括培養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產學合作等多個方面的改革與實踐.
該項目獲學院2005年教科研成果一等獎;《校企零距離對接的汽車專業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與實踐——"汽車製造與維修"專業(維修方向)教學改革》項目獲第三批新世紀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該專業被廣東省教育廳確認為2005年度廣東省高職高專教育示範性建設專業.2003年我院被教育部,交通部等確定為全國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技術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63所培養培訓院校之一;2004年被廣東省教育廳批准成為了廣東省中職教師汽車新技術培訓基地,已連續三年暑假舉辦了培訓班;《機械基礎》,《汽車構造》課程分別被評為2004,2005年度廣東省高校精品課;2005年我院"示範性汽車維修技術實訓基地"項目,獲中央職業教育專項資金立項.
試點班學生一次就業率100%,考取汽車駕駛證95.6%,考取汽車維修高級職業資格證書100%.在校期間試點班的班風,學風均名列學院前茅,學習主動,對學院認同度高.已接納試點班學生工作的企業普遍反映,該班學生定位準確,工作主動,肯學能幹,技術應用能力確實高於非試點班的學生.廣州本田汽車第一銷售有限公司的吳君副總經理,廣州市電車公司車輛維修廠高維峻廠長等多次表示希望我院提供更多類似0203班的學生到他們單位工作.
三,專業特色
通過本次教學改革,我們明確了專業設置與企業需求相適應,培養目標與用人標准相一致,教學計劃與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技能訓練與崗位要求相協調的專業改革與建設思路.使學生通過校內模擬環境下的實習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具體實踐,獲得最為直接,有效的職業崗位經驗,完成從學校到社會,從理論到實踐,從模擬崗位到實際工作崗位的對接.
(一)專業改革為核心
專業教學改革是學院改革的核心和重點.
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為學生構建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結構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基本培養過程,方法和手段等,它從根本上規定了人才特徵並集中體現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
1,充分調研,准確定位
正確定位高職專業培養目標是構建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在正確定位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培養目標時,我們進行了充分的社會,行業調研.調研得出的結論是: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對汽車檢測與維修人員的需求量也在同步增加.同時隨著現代汽車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和發展,汽車檢測與維修設備不斷更新換代,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對汽車檢測與維修人員的素質,質量,技術也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同時約有75%以上的用人單位把就業者的職業道德和工作態度擺在了首要位置.
因此,我們將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面向汽車特約維修服務公司,汽車檢測中心(站),汽車運輸公司,從事汽車檢測,維修,調試,品質控制及現場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
2,構建以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是學院人才培養的總體設計和實施藍圖,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教學文件,是學院組織和管理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
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我們從職業分析入手,對職業崗位進行了能力分解,並明確一般能力和專業核心能力,圍繞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形成了課程體系.在本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的參與下,制定出以綜合素質和高技能型人才能力為主線,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該方案突出了以下特點:
(1)圍繞培養目標,構建課程體系,注重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中職教育的區別課程體系改革是教學改革的源頭,是根本.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必須以崗位群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來確定,體現"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理念.
為此,我們通過不斷地學習,統一了認識,堅定了打破按學科體系構建課程體系的決心,組織教師廣泛地開展社會調研.根據培養目標,認真分析崗位群所需的能力結構,堅持按照職業崗位群所需掌握的技能體系結構來進行課程體系設計.根據培養目標認真分析崗位群所需的能力結構,並明確一般專業能力和核心專業能力,圍繞核心能力的培養形成課程體系.確定主幹課程:汽車構造,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發動機電控技術,汽車底盤電子技術等等.
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設置還要充分考慮與本科教育,中職教育的區別.建立了汽車工程系的專業平台課,並強調夠用和實用為度,以服務於後續課程的教學為主要目標進行內容的取捨.與本科教育的區別是,不過多地追求知識的系統性,避免出現深奧的原理分析.
本專業的專業技能課注重加強3-5門專業主幹課程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將汽車維修高級職業資格證的考試內容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計劃.在技能訓練方面,注重高級職業技能的培訓,力求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業能力,從而區別於中職教育.
(2)加大課程整合力度
在本次專業教學改革中,我們將《工程力學》與《機械設計》兩門課程經整合後形成《機械基礎》課程,以此為基礎,《機械基礎》課程被評為2004年度廣東省高校精品課程.
(3)突出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
教學計劃中加大了汽車電子控制技術課程的學時比例,同時在實訓室建設方面也相應加大了汽車電子控制方面的建設力度.
(4)加大了實踐教學環節,實踐學時占總學時的55% 以上
在教學計劃中,引入雙證書課程,把職業資格證書課程鏈接到專業課程體系當中.有的直接列為計劃中的課程,有的通過專業課程延伸,成為證書課程.學生在完成教學計劃的學習內容後,可直接參加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畢業時,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還獲得汽車維修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
3,根據高職教育要求,加強"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
"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關鍵.在高職院校相當多的教師缺乏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工作經歷與實踐經驗,實踐能力不強.而教師們在提高學歷層次方面的熱情又普遍高於對提高技術技能水平的熱情.在本輪教改中,我們制定了教師培養計劃,三年中,先後有五名專業教師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進行工程實踐訓練;學院支持和鼓勵講師以上教師考技師,高級技師;重視聘請高水平的企業或行業人士作為兼職教師,建立了一支相對穩定的,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校外兼職教師隊伍.
4,全方位多層次建設校內實訓基地
根據汽車檢測與維修職業崗位的技能要求,我們明確了本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學會汽車維修基本技能,了解汽車維修行業職業要求,掌握汽車維修新技術,具有獨立思維能力.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校內實訓基地的基本構架為:基本技能實訓中心,汽車維修模擬車間,汽車新技術培訓中心.
基本技能實訓中心主要完成汽車維修中級工和高級工的基本技能實訓.由發動機工藝實訓室,底盤工藝實訓室,汽車電器實訓室組成.
汽車維修模擬車間,模擬4S店建設.主要完成接車操作,汽車保養工藝,汽車修理工藝,汽車性能檢測,職業素質實訓.汽車維修模擬車間由維修工位,汽車檢測線,前台接待三個崗位組成,目的是加強校內實訓與職業崗位的緊密結合.
汽車新技術培訓中心主要完成汽車維修技師和汽車維修高級技師的培訓及汽車疑難故障診斷服務.汽車新技術培訓中心主要由電控發動機實訓室,自動變速器實訓室,車身控制實驗室,汽車電子實訓室組成.目的是培養高技能的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在更高的技術層次為社會服務.
(二)課程建設為抓手
加大課程建設和改革力度,其中《機械基礎》課程被評為2004年度廣東省高校精品課;《汽車構造》課程被評為2005度年廣東省高校精品課.在校園網上構建了廣東省高校精品課程《機械基礎》和《汽車構造》的專用網站,能為學生提供多媒體課件學習,題庫練習,在線答疑,網上虛擬實驗室,考證輔導等多種輔助教學服務.以省級精品課程帶動課程建設,在校園網上還構建了校園網上建有本專業主幹課(汽車構造,發動機電控技術,汽車底盤電子技術,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的教學資源庫.
教師積極參與編寫系列教材,編寫專業教材9本,其中主編和參編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規劃教材6本.,除了參加編寫及選用高職高專近三年的優秀教材外,另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圍繞課程目標,抓好與主教材以及實驗,實訓相配套的實訓指導書以及教學參考資料等校本教材的編寫.力求將本專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規范,新標准編入校本教材,使學生畢業後具備直接從事生產第一線技術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率先在教改班的"電噴發動機""自動變速器"兩門課實施了"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改革試點.構建"理實一體"課堂,將專業理論和實驗,實訓教學融合在一起,採用現場教學,使學生動腦動手,理論實踐融會貫通,知識和技能同步養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其經驗已經向全院推廣與輻射.
(三)校企合作為依託
1,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聘請企業,行業專家,高級管理人員擔任專業指導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委員,委員.組織專業建設與改革的戰略研究,提出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調整的建議和意見.為制定和修訂專業教學計劃,編制專業主幹課教學大綱和實踐課教學大綱,調整課程結構提供指導性意見,建議.指導,協助院內外實驗實訓基礎建設,積極提供校外實習場所及推薦兼職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到學院講課,積極開展本專業科技信息方面的講座,指導,協調產學結合,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論文(設計)的選題工作,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及就業指導.
2,企業在校內實訓室建設,獎教,獎學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向我院贈送了三台教學用發動機;我院與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校企合作意向書",內容包括:畢業生就業,學術交流,元征公司在我院汽車相關專業設立"獎學金",每年向我院贈送一批實訓設備;深圳市威寧達實業有限公司通過教育部向我院贈送了金德K81汽車綜合診斷儀等.
3,學院作為企業產品宣傳推廣的基地
每年廣東省中職教師汽車新技術培訓班,企業均參與了培訓,例如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威寧達實業有限公司等,他們的參與在受到學員歡迎的同時也間接宣傳推廣了公司的產品.
4,企業作為學生實習基地
把企業的優勢充分利用起來,將企業的資源同樣當作教育資源加以利用,形成互補.我院本專業與企業共建了近10多個校外教學實訓基地,每年組織學生到基地實習,鍛煉學生的職業技能,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為加強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和就業選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5,我院是廣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的常務理事單位,為加強我院與行業的合作提供了順暢的保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聘請專家來院進行技術講座,2005年4月我院聘請全國著名汽車維修專家朱軍先生來校進行技術講座,師生反映激烈.同時聘朱軍先生為我院汽車專業的技術顧問.
7,在技術推廣及服務中成果明顯:我院被教育部等部委確定為承擔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任務的高職院校之一.受廣東省教育廳的委託,每年對全省中職教師進行汽車新技術培訓,三年共培訓中職骨幹教師148人,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2004年受廣州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的委託組織"汽車配件銷售員"考核試題編寫工作,效果良好.同時許多教師參與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等社會工作.

Ⅶ 汽車檢測設備的相關書籍

作者:宋年秀 劉瑞昌 徐觀 翟乃斌 汽車檢測設備應用技術是汽車工程領域的一門應用性較強的技術。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高速增長,汽車製造和維修中的汽車檢測診斷工作量迅速增多,需要大批掌握汽車檢測設備應用技術的專業人員; 同時,國家標准和規定中明確地規定了汽車使用中必須執行「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的管理規定,也使汽車維修行業中的汽車檢測設備的應用越來越普及; 而且隨著高新技術的應用,現代汽車檢測技術所涉及的知識方法、研究內容和使用的設備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需要從業人員不斷地學習和研究。因此,系統地了解和學習汽車檢測設備應用技術已成為當前汽車檢測診斷工作人員和汽車類專業在校學生的迫切需要。
本書力求在理論分析的前提下,結合檢測設備的實際應用,使內容通俗易懂,並突出教材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完整性。本書可以作為高等學校車輛工程、交通運輸、汽車服務工程等專業和高職高專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汽車檢測診斷、使用與維修人員的參考資料。
全書共5章。第1章汽車檢測設備綜述的內容包括: 汽車檢測的內容與方法、汽車檢測設備的發展概況及趨勢、汽車檢測規范和汽車維修企業應具備的檢測設備。第2章汽車檢測設備基礎知識的內容包括: 汽車檢測基礎和感測器基礎知識。第3章發動機檢測設備的內容包括: 發動機功率檢測設備、發動機密封性檢測設備、點火系的檢測與診斷設備、電控汽油噴射系統的檢測與診斷設備、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的檢測與診斷設備、發動機綜合性能分析儀和汽車檢測專用儀器的使用。第4章底盤檢測設備的內容包括: 傳動系游動角度檢測儀、車輪定位檢測設備、轉向參數檢測儀和車輪平衡檢測設備。第5章整車性能檢測設備的內容包括: 汽車檢測站概述、底盤測功試驗台、汽車側滑試驗台、汽車制動性能檢測設備、汽車車速檢測設備、汽車懸架和轉向系間隙檢測設備、汽車懸架工作特性檢測設備、汽油車排放污染物檢測設備、柴油車排放污染物檢測設備、汽車雜訊檢測設備、汽車前照燈檢測儀和汽車燃油經濟性能檢測設備。
本書由青島理工大學宋年秀、劉瑞昌和吉林大學徐觀以及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翟乃斌任主編。由青島理工大學孫剛、鄒旭東、貟海濤、柳江、胡韶文,江西科技學院項菲菲、項忠珂,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車輛工程安全研究院尉士田等任副主編。參加編寫的還有青島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張科,河北師范大學陳立輝,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劉超、解本河,青島世亞精密管件有限公司劉祥斌,青島理工大學孫海雲、張敬輝、樊攀。
由於編寫時間倉促,加之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4年8月 1汽車檢測設備綜述
1.1汽車檢測的內容與方法
1.2汽車檢測設備的發展概況及趨勢
1.3汽車檢測規范
1.4汽車維修企業應具備的檢測設備
2汽車檢測設備基礎知識
2.1汽車檢測基礎
2.2感測器基礎知識
3發動機檢測設備
3.1發動機功率檢測設備
3.2發動機密封性檢測設備
3.3點火系的檢測與診斷設備
3.4電控汽油噴射系統的檢測與診斷設備
3.5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的檢測與診斷設備
3.6發動機綜合性能分析儀
3.7汽車檢測專用儀器的使用
4底盤檢測設備
4.1傳動系游動角度檢測儀
4.2車輪定位檢測設備
4.3轉向參數檢測儀
4.4車輪平衡檢測設備
5整車性能檢測設備
5.1汽車檢測站概述
5.2底盤測功試驗台
5.3汽車側滑試驗台
5.4汽車制動性能檢測設備
5.5汽車車速檢測設備
5.6汽車懸架和轉向系間隙檢測設備
5.7汽車懸架工作特性檢測設備
5.8汽油車排放污染物檢測設備
5.9柴油車排放污染物檢測設備
5.10汽車雜訊檢測設備
5.11汽車前照燈檢測儀
5.12汽車燃油經濟性能檢測設備
參考文獻

Ⅷ 汽車檢測與維修畢業論文,需求範文

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
JIANGSU COMMUNICATION TECHNICIAN COLLEGE
畢 業 設 計 (論 文)

汽車轉向系統檢測與維修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of Auto Steering System

系 名: 車輛工程系
專業班級:
學生姓名:
學 號:
指導教師姓名:
指導教師職稱:

年 月

目 錄
第一章 汽車轉向系統的歷史與組成 1
1.1 汽車轉向系統的歷史 1
1.2 汽車轉向系統的組成 1
1.2.1 轉向操縱機構 2
1.2.2 轉向器 3
1.2.3 轉向傳動機構 4
第二章 汽車轉向系統的分類 4
2.1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5
2.2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5
2.3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6
2.4線控轉向系統 7
第三章 汽車轉向系統檢測與維修 7
3.1轉向沉重 7
3.1.1 故障現象 7
3.1.2 故障原因及處理辦法 8
3.2方向盤自由行程過大 8
3.2.1 故障現象 8
3.2.2 故障原因及處理辦法 8
3.3轉向輪抖動 9
3.3.1 故障現象 9
3.3.2 故障原因及處理辦法 9
3.4助力轉向機構檢測與維修 9
結論 11
致謝 12
參考文獻 13

汽車轉向系統檢測與維修
專業班級: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職稱:

摘要 汽車轉向系統是汽車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汽車的操縱穩定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最早的純機械的轉向系統到現在的電控轉向系統,他們各自的優點也有各自的缺點。
文論述了汽車轉向系統的分類,包括機械式轉向系統,液壓式轉向系統,電控液壓式助力轉向系統和電控助力轉向系統及線控轉向系統。並簡單的介紹了他們各自的工作原理,以及優缺點。最後對汽車轉向系統經常出現的故障進行了分析,尤其是助力轉向機構的檢測與維修。
關鍵詞: 汽車 轉向系統 檢測 維修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of Auto Steering System

Abstract The steering system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car.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of the car. From the earliest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to th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steering system, they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article main discuss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utomotive steering systems, including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d by-wire steering system.And introce their working principle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inally, the steering system failures are analysed, especially in the detection and repair of the assistance steering bodies.

Key words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 Testing Maintenance
汽車轉向系統檢測與維修
引言
汽車轉向系統是用來改變汽車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的總稱。汽車轉向系統的功用是保證汽車能按駕駛員的意願進行直線或轉向行駛。一個完整的轉向系統包括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根據轉向器的不同又分為機械轉向系統和動力轉向系統。本文系統的分析了轉向系統的各自的組成以及他們的故障檢測與維修,為以後人們對汽車轉向系統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第一章 汽車轉向系統的歷史與組成
1.1 汽車轉向系統的歷史
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需要駕駛員的意志經常改變其行駛方向,即所謂汽車轉向。就輪式汽車而言,實現汽車轉向的方法是,駕駛員通過一定專設的機構,使汽車轉向橋上的車輪相對於汽車縱軸線偏轉一定的角度。在汽車直線行駛時,往往轉向輪也會受到路面側向干擾力的作用,自動偏轉而改變行駛方向。這一套用來改變或恢復汽車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稱為汽車轉向系統。因此,汽車轉向系統的功用是保證汽車能按照駕駛員的意志而進行轉向行駛。
最好的轉向系統為純機械繫統,由於機械繫統在轉向阻力非常大時,駕駛員需要很大的放線盤轉向力,頻繁的轉向會使駕駛員感覺勞累。後來出現了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它能較好的幫助駕駛員解決轉向勞累的問題,但是它不能較好的協調轉向輕便和轉向路感之間的矛盾,而且在能耗方面表現的不是很好。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它用電機代替了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中的發動機,能較好的解決了能耗的問題,而且也解決了轉向輕便和轉向路感之間的矛盾。但是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中液壓油的泄漏和液壓系統的能耗的問題也一直沒有解決掉。目前應用前景最好的是電控助力轉向,它真正實現了按需轉向。
1.2 汽車轉向系統的組成
汽車轉向系統主要由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組成。
1.2.1 轉向操縱機構
轉向盤到轉向器之間的所有零部件總稱為轉向操縱機構。主要由轉向盤,轉向管柱和轉向傳動軸等組成。下圖1為某款汽車的轉向操縱機構與轉向器的布置圖。

圖1東風EQ1090E型汽車轉向操縱機構與轉向器布置圖
Fig1 The Dongfeng EQ1090E vehicle steering control mechanism and steering layout
1.轉向盤
轉向盤由輪緣、輪輻和輪轂組成。轉向盤輪轂的細牙內花鍵與轉向軸連接,轉向盤上都裝有喇叭按鈕,有些轎車的轉向盤上還裝有車速控制開關和安全氣囊。
2.轉向軸、轉向柱管及其吸能裝置
轉向軸是連接轉向盤和轉向器的傳動件,轉向柱管固定在車身上,轉向軸從轉向柱管中穿過,支承在柱管內的軸承和襯套上。轎車除要求裝有吸能式轉向盤外,還要求轉向柱管必須裝備能夠緩和沖擊的吸能裝置。轉向軸和轉向柱管吸能裝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當轉向軸受到巨大沖擊而產生軸向位移時,通過轉向柱管或支架產生塑性變形、轉向軸產生錯位等方式,吸收沖擊能量。Mazda 6轎車轉向柱管吸能裝置的工作原理是:發生碰撞時,轉向器向後移動,下轉向傳動軸插入上轉向傳動軸的孔中,上轉向傳動軸被壓扁,吸收了沖擊能量。此外,轉向柱管通過支架和U形金屬板固定在儀錶板上。當駕駛員身體撞擊轉向盤後,轉向管柱和支架將從儀錶板上脫離下來向前移動。這時,一端固定在儀錶板上而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的U形金屬板就會產生扭曲變形並吸收沖擊能量。如果汽車上裝用了網格狀或波紋管式轉向柱管吸能裝置,當發生猛烈撞車導致人體沖撞轉向盤時,網格部分或波紋管部分將被壓縮產生塑性變形,吸收沖擊能量。
1.2.2 轉向器
1.轉向器的傳動效率
轉向器的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稱為轉向器傳動效率。
(1)正效率
功率由轉向軸輸入,由轉向傳動機構(如轉向橫拉桿或搖臂)輸出的情況下求得的傳動效率稱為正效率,顯然,正效率越高越好。
(2)逆效率
功率由轉向傳動機構輸入,由轉向軸輸出的情況下求得的傳動效率稱為逆效率。
(3)可逆式轉向器
逆效率很高的轉向器稱為可逆式轉向器。其特點是路面傳到轉向傳動機構的反力很容易傳到轉向軸和轉向盤上,利於汽車轉向結束後轉向輪和轉向盤的自動回正,但也能將壞路面對車輪的沖擊力傳到轉向盤,發生「打手」情況。常用於轎車、客車和貨車。
(4)不可逆式轉向器
逆效率很低的轉向器稱為不可逆式轉向器。不可逆式轉向器使轉向輪不能自動回正、沒有路感。由於上述特性,在汽車上很少採用。
(5)極限可逆式轉向器
逆效率略高於不可逆式轉向器稱為極限可逆式轉向器。其反向傳力性能介於可逆式和不可逆式之間,接近於不可逆式。採用這種轉向器時,駕駛員有一定路感,可以實現轉向輪自動回正,只有路面沖擊力很大時,才能部分地傳到轉向盤。常用於越野車和礦用自卸汽車。
2.齒輪齒條轉向器
齒輪齒條式轉向器是以齒輪和齒條傳動作為傳動機構,適合與麥弗遜式獨立懸架配用,常用於轎車、微型貨車和輕型貨車。目前,轎車普遍採用的都是齒輪齒條式轉向器。
3.循環球式轉向器
循環球式轉向器中一般有兩級傳動副,第一級是螺桿螺母傳動副,第二級是齒條齒扇傳動副。常用於各種輕型和中型貨車,也用於部分輕型越野汽車。轉向螺桿轉動時,通過鋼球將力傳給轉向螺母,使螺母沿軸向移動。同時,在螺桿、螺母和鋼球間的摩擦力矩作用下,所有鋼球便在螺旋管狀通道內滾動,形成「球流」。
4.渦桿曲柄指銷式轉向器
具有梯形截面螺紋的轉向蝸桿支承在轉向器殼體兩端的球軸承上,蝸桿與錐形指銷相嚙合,指銷用雙列圓錐滾子軸承支於搖臂軸內端的曲柄孔中。當轉向蝸桿隨轉向盤轉動時,指銷沿蝸桿螺旋槽上下移動,並帶動曲柄及搖臂軸轉動。
1.2.3 轉向傳動機構
從轉向器到轉向輪之間的所有傳動桿件總稱為轉向傳動機構。轉向傳動機構的功用是將轉向器輸出的力和運動傳到轉向橋兩側的轉向節,使轉向輪偏轉,並使兩轉向輪偏轉角按一定關系變化,以保證汽車轉向時車輪與地面的相對滑動盡可能小。
1.轉向傳動機構的組成
轉向傳動機構由轉向搖臂、轉向直拉桿、轉向節臂和轉向梯形等零部件共同組成,其中轉向梯形由梯形臂、轉向橫拉桿和前梁共同構成。
2.轉向搖臂
循環球式轉向器和蝸桿曲柄指銷式轉向器通過轉向搖臂與轉向直拉桿相連。轉向搖臂的大端用錐形三角細花鍵與轉向器中搖臂軸的外端連接,小端通過球頭銷與轉向直拉桿作空間鉸鏈連接。
3.轉向直拉桿
轉向直拉桿是轉向搖臂與轉向節臂之間的傳動桿件,具有傳力和緩沖作用。在轉向輪偏轉且因懸架彈性變形而相對於車架跳動時,轉向直拉桿與轉向搖臂及轉向節臂的相對運動都是空間運動,為了不發生運動干涉,三者之間的連接件都是球形鉸鏈。
4.轉向橫拉桿
轉向橫拉桿是轉向梯形機構的底邊,由橫拉桿體和旋裝在兩端的橫拉桿接頭組成。其特點是長度可調,通過調整橫拉桿的長度,可以調整前輪前束。
第二章 汽車轉向系統的分類
汽車轉向系統根據轉向能源的不同分為機械轉向系統和動力轉向系統兩大類。機械轉向系統的所有傳力件都是機械的,主要由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三大部分組成。上一章已經對其進行了分析。下面主要討論動力轉向系統。動力轉向系統又分為,液壓助力系統,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和線控轉向系統。
2.1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1.常壓式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其特點是無論轉向盤處於中立位置還是轉向位置,也無論轉向盤保持靜止還是運動狀態,系統工作管路中總是保持高壓。
2.常流式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其特點是轉向油泵始終處於工作狀態,但液壓助力系統不工作時,基本處於空轉狀態。多數汽車都採用常流式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2.2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在傳統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基礎上加裝電控系統,使輔助轉向力的大小不僅與轉向盤的轉角增量(或角速度)有關,還與車速有關,就形成了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與傳統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相比,增加了液壓反應裝置和液流分配閥,而加設的電控系統則包括動力轉向ECU、電磁閥和車速感測器等。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利用電控單元根據車速調節作用在轉向盤上的阻力,通過控制轉向控制閥的開啟程度以改變液壓助力系統輔助力的大小,從而實現輔助轉向力隨車速而變化的助力特性。下圖2為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示意圖。

圖2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示意圖
Fig2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diagram
2.3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直接助力式電動轉向系統是一種直接依靠電動機提供輔助轉矩的動力轉向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工況控制電動機提供不同的輔助動力。當轉向軸轉動時,轉矩感測器開始工作,把兩段轉向軸在扭桿作用下產生的相對轉角轉變成電信號傳給電子控制單元(ECU),ECU根據車速感測器和轉矩感測器的信號決定電動機的旋轉方向和助力電流的大小,並將指令傳遞給電動機,通過離合器和減速機構將輔助動力施加到轉向系統(轉向軸)中,從而完成實時控制的助力轉向。下圖3為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示意圖。

圖3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示意圖
Fig3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schematic
目前應用前景最好的也是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相比其他幾種轉向助力系統有下列的優缺點。
1.優點
(1)效率高、能量消耗少;
(2)系統內部採用剛性連接,反應靈敏,滯後小,駕駛員的「路感」好;
(3)結構簡單,質量小;
(4)系統便於集成,整體尺寸減小;省去了油泵和輔助管路,總布置更加方便;
(5)無液壓元件,對環境污染少。
2.缺點
(1)直接助力式電動轉向系統提供的輔助動力較小,難以用於大型車輛;
(2)減速機構、電動機等部件會影響汽車的操縱穩定性,正確匹配整車性能至關重要;
(3)使用電動機、減速機構和轉矩感測器等部件,增加了系統的成本。
2.4線控轉向系統
線控轉向系統用感測器記錄駕駛員的轉向意圖和車輛的行駛狀況,通過數據線將信號傳遞給車載電腦,電腦據此做出判斷並控制液壓激勵器提供相應的轉向力,使轉向輪偏轉相應角度實現轉向。下圖4為線控轉向的組成示意框圖。

圖4線控轉向組成示意框圖
Fig4 By-wire steering system diagram
第三章 汽車轉向系統檢測與維修
汽車轉向系的性能直接關繫到汽車行駛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汽車在長期的運行中,前橋和轉向系各零件會發生各種耗損,如磨損,變形,裂紋和車輪定位角改變。這些都會破壞正常運行,使汽車在行駛中,發生不同程度的轉向沉重,方向不穩,行駛跑偏,前輪搖擺等故障。這將增加駕駛員的勞動強度,甚至影響到安全行駛,所以一定要重視轉向系的維修與調整。常見的故障包括:轉向沉重,轉向盤自由行程過大和轉向輪抖動。
3.1轉向沉重
3.1.1 故障現象
汽車行駛中,駕駛員向左、右轉動轉向盤時,感到沉重費力,無回正感;汽車低速轉彎行駛和調頭時,轉動轉向盤感到非常沉重,甚至打不動。
3.1.2 故障原因及處理辦法
轉向沉重的根本原因是轉向輪氣壓不足或定位不準,轉向系傳動鏈中出現配合過緊或卡滯而引起摩擦阻力增大。具體原因主要有:
(1)轉向輪輪胎氣壓不足,應按規定充氣。
(2)轉向輪本身定位不準或車軸、車架變形造成轉向輪定位失准,應校正車軸和車架,並重新調整轉向輪定位。
(3)轉向器主動部分軸承調整過緊或從動部分與襯套配合太緊,應予調整。
(4)轉向器主、從動部分的嚙合間隙調整過小,應予調整。
(5)轉向器缺油或無油,應按規定添加潤滑油。
(6)轉向器殼體變形,應予校正。
(7)轉向管柱轉向軸彎曲或套管凹癟造成互相碰擦,應予修理。
(8)轉向縱、橫拉桿球頭連接處調整過緊或缺油,應予調整或添加潤滑脂。
(9)轉向節主銷與轉向節襯套配合過緊或缺油,或轉向節止推軸承缺油,應予調整或添加潤滑脂等。
3.2方向盤自由行程過大
3.2.1 故障現象
汽車保持直線行駛位置靜止不動時,轉向盤左右轉動的游動角度太大。具體表現為汽車轉向時感覺轉向盤松曠量很大,需用較大的幅度轉動轉向盤,方能控制汽車的行駛方向;而在汽車直線行駛時又感到行駛方向不穩定。
3.2.2 故障原因及處理辦法
轉向盤自由行程過大的根本原因是轉向系傳動軸中—處或多處的配合因裝配不當、磨損等原因造成松曠。具體原因主要有:
(1)轉向器主、從動嚙合部位間隙過大或主、從動部位軸承松曠,應予調整或更換。
(2)轉向盤與轉向軸連接部位松曠,應予調整。
(3)轉向垂臂與轉向垂臂軸連接松曠,應予調整。
(4)縱、橫拉桿球頭連接部位松曠,應予調整或更換。
(5)縱、橫拉桿臂與轉向節連接松曠,應予調整或更換。
(6)轉向節主銷與襯套磨損後松曠,應予更換。
(7)車輪輪轂軸承間隙過大,應予更換等。
3.3轉向輪抖動
3.3.1 故障現象
汽車在某低速范圍內或某高速范圍內行駛時,出現轉向輪各自圍繞自身主銷進行角振動的現象。尤其是高速時,轉向輪擺振嚴重,握轉向盤的手有麻木感,甚至在駕駛室可看到汽車車頭晃動。
3.3.2 故障原因及處理辦法
轉向輪抖動的根本原因是轉向輪定位不準,轉向系連接部件之間出現松曠,旋轉部件動不平衡。具體原因主要有:
(1)轉向輪旋轉質量不平衡或轉向輪輪轂軸承松曠,應予校正動平衡或更換軸承。
(2)轉向輪使用翻新輪胎,應予更換。
(3)兩轉向輪的定位不正確,應予調整或更換部件。
(4)轉向系與懸掛的運動發生干涉,應予更換部件。
(5)轉向器主、從動部分嚙合間隙或軸承間隙太大,應予調整或更換軸承。
(6)轉向器垂臂與其軸配合松曠或縱、橫拉桿球頭連接松曠,應予調整或更換。
(7)轉向器在車架上的連接松動,應予緊固。
(8)轉向輪所在車軸的懸掛減振器失效或左右兩邊減振器效能不一,應予更換。
(9)轉向輪所在車軸的鋼板彈簧U形螺栓松動或鋼板銷與襯套配合松曠,應予緊固或調整。
(10)轉向輪所在車軸的左右兩懸掛的高度或剛度不一,應予更換等。
3.4助力轉向機構檢測與維修
大多數中級以上的現代轎車,為同時滿足轉向省力和轉向靈敏度的要求,普遍採用液壓式動力轉向系統。按時和正確的維護是轉向系統能正常工作,減小故障和延長使用壽命的主要手段,是保證行車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1.油液的及時補充和更換
(1)經常檢查儲液罐的液面高度是否在油位標志的范圍。檢查時要注意熱和冷標志。如果發現油液面高度低於規定標志時,要及時補充。還應該經常注意觀察油液中是否有泡沫,有則說明系統內有空氣或者液面太低,要排氣或者補充油液。
油液在使用和存放過程中,其品質會不斷下降,嚴重時會直接影響轉向系統的工作,甚至引起故障。故必須保障使用保質期內的油液,並按照油液使用說明書規定的行駛里程定期更換。必須使用指定的油液,不能隨意更換。同時注意不能將兩種不同的油液混合使用。
(2)油液的排放和加註。把車水平停放,頂起前橋,支撐好汽車,是方向盤處於中間位置,打開儲液罐的蓋,排出罐內油液。
(3)系統排氣的方法。如發現系統內有空氣,或者更換油液和維修液壓迴路時,應對系統進行排氣。方法如下:把車水平停放,頂起前橋,支撐好汽車。將油液補充到標定范圍,如發現下降,應及時補充足。重新接上高壓線,啟動發動機並使之怠速運轉,將方向盤回轉到左右極限位置數次,在這過程中,注意觀察液面位置。
2.動力轉向系統的檢查
(1)方向盤的檢查
檢查自由間隙。在發動機熄火,方向盤處於中間位置時,用拉力計沿方向盤的切線方向施加5N的拉力,檢查方向盤的自由間隙,標准值為25-50mm。如不符合,檢查轉向器齒輪的嚙合間隙和傳動機構球頭的間隙。
檢查回正性能。此項檢查需在寬闊的場地路試,實驗前應確保輪胎氣壓正常。首先慢性,分別向左,向右輕輕地小角度轉向,檢查左右轉向力有無明顯的不同及方向盤的回正情況,不正常則維修。如果正常,以35km/h的速度行駛,將方向盤順(逆)時針轉過90°,1-2s後放開方向盤,如果回正度超過70°,說明其回正性能良好。
檢查原地轉向力。將汽車停於硬質的平面上,確保輪胎氣壓符合要求,使方向盤處於中間位置。起動發動機,使之怠速運轉。用拉力計順時針和逆時針分別拉動方向盤115度,切向力應小於37N。如果拉力過大,則檢查油泵的皮帶是否過松,損壞,油液是否不足,系統內有無空氣,軟管是否扭曲等。
(2)系統油壓的測試
油壓測試的目的是檢查液壓系統及其主要元件的性能。在測試之前,應確保油泵的驅動裝置是正常的。
檢測時,在油泵出口與轉向器進口之間連接專用的測試工具,連接順序為油泵出油口-壓力表-關閉閥-轉向器進油口。起動發動機,對系統進行排氣,並把油液補充到標志范圍,原地左,右轉動方向盤幾次,使油溫升高到50-60℃,然後讓發動機怠速運轉,依次做下面的檢查。
檢查油泵的輸出壓力。關閉閥門,此時表上的壓力即為泵的輸出壓力,標准值不小於8MPa。如果過低,說明油泵內部泄露嚴重,應大修或更換油泵。
檢查不同轉速下系統的壓力差。完全開通閥門,提高發動機轉速,分別記錄發動機轉速為1000r/min和3000r/min時的壓力值,兩者之差應小於0.15MPa,如果不符合,則應維修或更換流量控制閥。
檢查無負荷時的壓力。完全開通閥門,此時系統處於無負荷狀態,壓力值標准為0.8-1MPa。油壓如果過大,說明液壓系統內部有堵塞。
檢查方向盤極限位置的壓力。完全開通閥門,原地分別向左和向右轉動方向盤極限位置,此時表上的壓力值不應小於8MPa,如果壓力過小,說明轉向器內漏嚴重,需要大修或者更換。
轉向壓力開關的檢測。油泵上安裝有一路開關,其作用是,當汽車在發動機怠速或者低速轉彎時接通,提高發動機的怠速轉速。使發動機熄火,撥開壓力開關的接頭,在油泵的插座上連接歐姆表,再重新起動發動機。逐漸關閉閥門,使油壓升高,然後觀察開關接通時的壓力值是否為115-210MPa,逐漸打開閥門,使油壓降低,然後觀察開關接通時的壓力值是否為107-112MPa。
如果有一項不符合,更換開關。壓力檢查完後,拆下專用測試工具,接好油管後,要注意重新給系統排氣,補足油液。

結論
論文分析了不同種類汽車的轉向系統,以及他們各自的工作原理和優缺點。最後分析了轉向系統的常見故障,對不同的故障現象提出了各自的解決辦法。論文在最後對液壓助力轉向機構的故障進行了特別的分析。
致謝
在學院學習生活的三年裡,我在各位老師孜孜不倦地教誨下,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完成了大學三年的學習任務。
首先,應當感謝學院的各級領導給我們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舒適的生活環境,以及對我們學業上的重視與關懷,特別是對本次畢業設計給予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
在本次畢業設計中,我的指導教師嚴謹細致、不辭辛勞和精益求精的教學態度,使我深受感動,這對我在本次畢業設計中取得的成績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謝。當然,也要感謝在設計中關心幫助過我的各位同學。
我知道我的這次設計還存在著許多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將會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斷的去學習。

參考文獻
[1] 叢樹林,張彬.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 陳德陽.汽車底盤構造圖冊.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 蔡興旺.付曉光.汽車構造與原理(上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4] 蔡興旺.付曉光.汽車構造與原理(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5] 屠衛星.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6] 李家本.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實訓[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0.
[7] 宋年秀,王東傑,劉超.圖解汽車底盤構造與拆裝[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8] 圖解新型汽車底盤構造與拆裝[M].北京:機械出版社.2011.
[9] 黎亞洲.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圖解[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10] 劉文蘋.汽車底盤構造與檢修[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11] 張立飛,趙健.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12] 黃華友.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13] 孔令來.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14] 王家青.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Ⅸ 汽車維修與檢測實習目的

《汽車維修與檢測實訓》是根據《國家職業標准汽車修理工》編寫的。該書在編寫過程中借鑒加拿大先進的CBE模塊教學經驗,將國家職業標准中規定的初級、中級、高級汽車修理工的工作內容和技能要求,按照能力驅動和循序漸進的培養原則,分成鉗工基本功、汽車拆裝、汽車發動機檢修、汽車底盤檢修、汽車電器設備檢修、檢測儀器及設備的使用、電噴發動機檢修、汽車安全系統檢修、自動變速器檢修9個實訓單元,每個單元由若干個子單元和課題組成,單元後有綜合能力訓練。

Ⅹ 求一篇汽車運用與維修類的說課稿,考教師資格證的面試用

提供二篇,僅供您參考,勿作他用,共同學習探討,謝謝……


底盤的構造與維修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討的是《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這門課程的教學。下面是我說課的主要內容:
一、說課程標准(教學大綱)
二、說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
三、說教學方法手段
四、說學情及學習方法指導
五、說基於真實工作任務的理實一體教學
六、說課程教學環境和條件要求
七、說教學評價

(一)課程標准(教學大綱)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是我院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之一,主要學習現代汽車底盤構造、各總成工作原理、故障診斷、維修等專業知識。通過對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現代汽車底盤的拆裝、檢測與維修的基本能力;具有診斷和排除現代汽車底盤各總成常見故障的能力,能從事汽車底盤二級維護作業的工作能力。
本課程對學生從事汽車維修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起主要支撐或明顯促進作用,且與發動機、電氣、汽車運用基礎等課程銜接得當。它主要由原來的《汽車構造》(下冊)、《汽車維修》、《汽車運用》、《汽車檢測技術》四門課程整合而成,按照真實的工作任務,對從事汽車底盤維修所需知識、技能和能力的要求,重構該課程內容。
完成《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需要70學時,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教、學、做相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根據省教育廳技能抽查底盤模塊考核目標,將課程分為「四個學習領域」,「三十個項目」來完成。
「四個學習領域」是:
1、汽車傳動系的拆裝與維修
2、汽車行駛系的拆裝與維修
3、汽車轉向系的拆裝與維修
4、汽車制動系的拆裝與維修

理實一體教學組織分八講
第一講工具、設備的使用
第二講離合器的拆裝與維修
第三講手動變速器的拆裝與維修
第四講萬向傳動裝置的拆裝與維修
第五講驅動橋的拆裝與維修
第六講汽車行駛系的拆裝與維修
第七講汽車轉向系的拆裝與維修
第八講汽車制動系的拆裝與維修
理實一體化實施性教學具體由三十個項目完成
(二)、說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
選用交通職業教育教學委員會推薦教材,十二五規劃教材,由張寶生主編,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作為教材,該教材內容新穎,闡述問題透徹,注重實踐能力培養,使用效果良好
主要教學參考資料
1.《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材配套光碟;
2.《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網路課件;
3.《汽車自動變速器實訓指導書》;
4. 《汽車底盤實訓指導書
》。
(三)、說教學方法手段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主線,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與汽車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與設計,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體現高職教育特色,實現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一體化教學。
1.教學方法
第一,採用講練「結合」, 利用理(論)實(踐)一體教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二,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實施教學,學生利用網路課件進行自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 趣,利用在線測試,隨時考核和檢查學習效果;
第三,採用工學「結合」, 學生到汽車維修企業生產實習,對汽車底盤進行二級維護作業實踐,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 第四,採用筆試和實際操作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加大實際操作考核權重,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2.教學手段
(1)多媒體電子課件,形成了豐富的圖片、動畫、視頻、實物模型等輔助教學手段,展示汽車底盤總成復雜結構、工作原理、故障診斷與維修過程,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使學生有融入實際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主線,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與汽車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與設計,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體現高職教育特色,實現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一體化教學。
(四)說學情及學習方法指導
實訓室實施有計劃的「開放化」教學,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既強化了訓練,又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實訓操作分小組進行,實行個人考核與小組考核相結合的方法。既提高學習效率,又提高了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的團隊意識。
(五)說基於真實工作任務的理實一體教學
將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務之中——汽車底盤大修。
《汽車底盤構造》基於工作過程的「工學結合」課程教學方案:
(一)企業調研
走訪汽車維修企業,確定維修工作流程。
(二)典型工作任務設計
1. 進行工作任務分析
2. 進行工作過程(流程)分析
3. 進行培養目標分析
4. 進行教學分析
5. 工作過程的結構設計

⑴確認工作任務
⑵制定工作計劃
⑶實施維修計劃。
⑷檢查、評價與結果記錄。
6.工作過程的內容設計
⑴確定工作對象 維修合同;學生(技工、項目經理)與任課教師和實訓教師(雇問、客戶);待維修汽車底盤的檢測與故障診斷、拆卸、安裝、調整與維修等。
⑵選用維修工具
⑶制定工作方法
⑷安排勞動組織形式
⑸明確工作要求
將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務之中。
針對每一個典型工作任務,准確確定和描述對應的綜合職業能力目標。將綜合職業能力目標轉換成課程方案。
1.將典型工作任務對應的綜合職業能力進行分解
2.將綜合職業能力目標轉換成課程方案
3.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進度設計

4.考核方案設計
(六)說課程教學環境和條件要求
經過近多年的建設,建成使用面積為900多平方米汽車維修技術實訓中心,擁有100萬元的實訓設備。特別時實訓中心完全按維修生產實際要求配置,可以開展實際維修生產。並擁有技術先進、科技含量高的實訓設備,實訓室功能完善、實訓工位充足。能夠同時滿足40人的汽車底盤拆裝、調整與維修實訓。實訓設備情況如下表。
(七)說教學評價
一體化教學的考核方式需靈活多變,不再以單一的閉卷考試來評定學生的優劣,應多元化。考核分為四種形式進行,即學習小組考核、平時成績考核、實踐考核和期末閉卷考核。學習小組考核佔10%,指導老師考核佔20%,實踐考核佔30%,期末閉卷考核佔40%,或者將個體的縱向比較作為參考。同時,鼓勵學生參加社會考核以提高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

謝謝大家!敬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說課


概述
汽車發動機技術的更新主要在電控系統,現教學內容落後於生產技術、實訓項目與生產實際不符。《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重構後而設置的。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手段、考核方法、考核標准方面不同於傳統的《汽車電控技術》。
1.課程改革
隨著汽車技術的迅速發展,原有的《汽車電控技術》課程滿足不了汽車服務行業的要求,不利於學生的技能培養,將《汽車電控技術》拆分成《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底盤電控系統檢修》、《車身電控系統檢修》三門課程,其中主要的《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確定為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突出發動機電控技術服務崗位技能的培養。
2.課程理念
課程教學以「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的理念為指導,引入真實的或模擬的學習情境,在注重專業知識傳授的同時,突出實踐技能的培養。推行理論和實習教師合一、課堂和實訓場地一體,實踐環節生產化的教學模式,以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
3.課程學時
總課時80學時,其中:理論講授 40學時;實踐教學 40學時;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學時比例為1:1。
4.課程性質
《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職業技能課程。
5.教學條件
目前開發出6個實踐技能訓練項目(學習任務),包含有17個模塊(學習情境)。
建有5個專業技能實訓室。
6.指導思想
著力建設結構合理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
推行「教學做一體」、「項目引領、任務驅動」 的教學方式;
創建特色鮮明、動態適應社會發展的課程。
7.建設預期
課程建設擬依照省級精品課程的各項指標要求,力爭2012年達到省級精品課程水平。

課程定位與設計
1.課程定位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核心職業技能課程之一。
使學生掌握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的功能、基本構造、工作原理和使用特性。
使學生具備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常見故障診斷與維修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素質。
2.課程設計
(1)推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高職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改革為先導,以「基於工作過程」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和教學方法改革為核心,積極進行教材、教學手段和相關教學環境的建設。
(2)體現工學結合的本質特徵--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將教學內容和過程融入其中,培養學生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維護、修理、一般故障診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3)試行 「教學做一體化」 的教學方式。以能力形成為目標,取消純理論課、課程實驗、專門實訓周的教學方法,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的培養融為一體,推行理論和實習教師合一、課堂和實訓場地一體,實踐環節生產化的教學方式。
(4)構建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體系。依據工作任務分析,確定對應的專項能力。以汽車電發動機電控系統維修項目所需的專項能力和維修的完整過程為學習的基本單元。編寫《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校內教材。

教學內容
課程標准涵蓋三個部分的內容:一是應會的維修項目,它是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也是課程學習內容的核心;二是應會的基本操作,它是檢修的基本功;三是應知的基礎理論,它是操作技能的理論基礎。
2.教學組織
以典型的工作任務為載體,根據任務教學法的基本步驟,按明確工作任務→制定工作計劃→方案決策→計劃實施→檢查控制→評價反饋等六步法則組織教學過程。
3.教學內容表現形式
(1)課程內容根據具體的實際維修項目來確定,符合崗位能力的綜合要求。
(2)實踐訓練取決於維修操作技能的需要,主要是汽車零部件的拆裝與修理,選用配套的任務工作單考核。
(3)應知的內容為應會的內容提供理論上的支持。以夠用為原則,所學的知識都直接用於維修項目。學習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有一個實例作為支撐,讓知識在實踐中得到應用或驗證。
(4)選用自編教材,保證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
(5)網路模擬教學軟體輔助教學。

教學設計
以培養能力為本位,緊緊圍繞學生就業崗位群所需的技能與素質來組織教學。把企業的工作標准規范,作為教學和實訓的標准,讓學生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始終體驗和感受到一種職業操作氛圍,逐步形成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
1.教學設計思路
(1)設計學習情境典型故障現象;
(2)查找汽車維修資料,提出故障現象的排除過程;
(3)根據故障現象的排除過程,總結出該學習情境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
(4)老師在理實一體化教室講解該學習情境的專業知識;
(5)學生分組,在理實一體化教室,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故障排除,並講解排除思路,傳授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6)學生參照老師傳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自己動手排除故障,老師做適當的指導;
(7)老師進行總結和評分。
2.教學方法
(1)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將教學內容和過程融入其中,實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每個工作任務都給出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完成理論和實踐教學。
(2)實行啟發式、互動式和一體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交替進行,理論與實踐課時比例達到1∶1。
3.理論教學
實施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的方式。講授中注重與實例相結合,以啟發引導為主,輔助課堂討論的生動教學。適當對本行業人才的素質和修養方面加以引導和教育。
自主製作實用的教具,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具、實物、操作視頻等教學手段,將實景再現在課堂上,一邊講授一邊讓學生進行現場操作訓練,以提高教學效果。
4.實踐教學
課堂實訓與課堂講授交叉或同步進行,根據內容要求可以先現場觀察,再理論教學;也可以先理論教學,後課堂實訓,或現場對實物剖析講解。
實踐的過程中採取教師演示操作、學生自主訓練的方法。通過這兩個教學環節的有機結合,使學生鞏固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5.企業現場教學
為了更好地使教學與生產零距離,視需將課堂搬到企業工作現場進行企業現場教學。由企業的技術人員擔任現場教學,將企業的設備和 在修車輛等作為教具,完全實現學做結合,將實戰融入課堂教學中。
6.網路教學
利用現有網路資源和「汽車構造網路教學系統」進行遠程網路輔導,為學生提供教學視頻、在線試卷、網上答疑等學習平台,不斷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7.課外活動
成立汽車課外學習小組,利用現有設備和課外時間, 提高學生的實操技能。
8.考核方式
教學質量控制綜合化,重點強調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將考核的方式由單一的理論測試改為過程考核和理論考核的綜合考核方式,以提高應用能力。過程考核和理論考核各占考核成績的50%。過程考核包括素質考核、工單考核、操作考核三項。過程考核成績由指導教師、團隊成員共同評定。

特色與創新
1.變「應知」為「應會」
採用現場教學,把職業崗位環境引入課堂。教師不是把有限的課時過多地放在「為什麼」的理論探究上,而是將重心轉移至「做什麼」、「如何做」的技能培養上來,兼顧認知、情感、行為目標的實現。
2.採用「行動引導」教學法
將「教學做」融為一體,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會為目標。教學採用教師引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多種不定型的活動方式,輔以教具、圖片以及多媒體教學軟體,以增加學生的感性知識,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和興趣,使學生主動用腦、用心、用手進行學習,實現從學會到會學的飛躍。
3.教學質量控制綜合化
將考核的方式由單一的理論測試改為過程考核和理論考核的綜合考核方式。以模塊為單位,一個模塊作進行一次考核。過程考核包括素質考核、工單考核、操作考核三項。過程考核成績由指導教師、團隊成員共同評定。形成「1135」考核模式 。
4.實訓場景生產化
實訓項目盡可能與生產一致,要求學生一切行為嚴格遵照生產實際的操作規程來進行。讓學生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始終體驗和感受到真實職業氛圍,把企業的工作標准和規范,作為教學和實訓的標准。以解決實踐問題來講授所需知識點,強調教師的示範、指導作用,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歡迎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

熱點內容
老款自由光內飾圖片 發布:2025-07-23 18:01:46 瀏覽:995
韓國越野車標志不認識 發布:2025-07-23 18:01:08 瀏覽:48
搖控工程車價格 發布:2025-07-23 17:36:43 瀏覽:614
我與玩具越野車的故事 發布:2025-07-23 17:30:35 瀏覽:683
皮卡堂被考驗分手 發布:2025-07-23 17:14:19 瀏覽:310
亞特拖掛房車長城拖掛房車 發布:2025-07-23 17:14:15 瀏覽:897
豪晨電動車是哪個明星誰代言的 發布:2025-07-23 17:08:17 瀏覽:660
大廠縣城限行皮卡么 發布:2025-07-23 16:44:51 瀏覽:525
奧迪q5典藏版內飾顏色 發布:2025-07-23 16:43:14 瀏覽:861
榮放內飾設計 發布:2025-07-23 16:35:38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