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配件維修 » 汽車轉向系統維修與檢測畢業設計

汽車轉向系統維修與檢測畢業設計

發布時間: 2023-03-21 14:53:13

❶ 畢業設計汽車維修題目怎麼選擇

汽車畢業設計題目怎麼選?有哪些題目可以選擇呢?下面是由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汽車畢業設計題目,希望能夠幫到您!
1.發動機排放技術的應用分析
2.微型車怠速不良原因與控制措施
3.柴油機電子控制系統的發展
4.我國汽車尾氣排放控制現狀與對策
5.發動機自動熄火的診斷分析
6.汽車發動機的維護與保養
7.柴油機微粒排放的凈化技術發展趨勢
8.汽車污染途徑及控制措施
9.現代發動機自診斷系統探討
10.關於賓士300SEL型不能著車的故障分析
11.賓士Sprinter動力不足的檢測與維修
12.上海通用別克發動機電控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13.現代伊蘭特發動機電控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14.廣本雅閣發動機電控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15.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的診斷與維修
16.帕薩特1.8T排放控制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17.廣本雅閣排放控制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18.汽車發動機怠速成抖動現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討
19.汽車排放控制系統的檢修
20.上海帕薩特B5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的診斷與維修
21.論汽車檢測技術的發展
22.奧迪A6排放控制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23.豐田凌志400發動機電控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24.奧迪A6B5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的診斷與維修
25.標致307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的診斷與維修
26.捷達轎車發動機常見故障分析與檢修
27.汽車轉向盤擺振故障分析
28.防抱死系統在常用轎車上的使用特點分析
29.汽車底盤的故障診斷分
30.汽車的常用轉向系統的性能分析
31.汽車變速箱故障故障診斷
32.安全氣囊的發展與應用
33.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34.分析國產幾種汽車行走系統特點
35.分析國產幾種汽車制動系統特點
36.分析國產幾種汽車轉向系統特點
37.機電液一體化技術在汽車中的應用
38.豐田系列ABS故障診斷方法的探討
39.通用系列ABS故障診斷探討
40.賓士560SEL車型ABS系統故障案例分析
41.AL4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42.汽車制動系
43.汽車四輪定位的探討
44.4T65E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45.上海通用別克轉向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46.上海通用別克制動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47.現代伊蘭特轉向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48.現代伊蘭特製動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49.SONATA制動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50.電控懸架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51.上海帕薩特B5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52.豐田佳美製動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53.豐田凌志400懸架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54.標致307制動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55.標致307手動變速器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56.上海通用別克懸架與車橋故障分析與檢修
57.電控液動式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控制原理與維修
58分析輪胎性能對汽車行走行使的影響
59.捷達轎車底盤常見故障分析與檢修
60.汽車轉向系課件設計
61.汽車ABS綜述
62.車用防抱死制動系統設計
63.汽車蓄電池的維護與故障控制
64.信息技術在汽車中的應用
65.現代汽車滲漏故障與控制技術
66.汽車點火系統故障診斷
67.豐田凌志400空調控制系統分析
68.桑塔納故障診斷方法的研究
69.汽車空調技術淺析
70.蒙迪歐的空調系統分析
71.氧感測器故障檢測
72.傳統診斷在轎車維修中的應用
73.廣本雅閣的空調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74.電子點火系統的診斷與維修
75.上海帕薩特B5的空調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76.論車身計算機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77.上海通用別克空調控制系統故障分析與檢修
78.廣本雅閣電氣設備及附件系統常見故障分析與檢修
79.汽車常用防盜系統綜述
80.汽車防撞技術綜術
81.現代汽車音響防干擾設計
82.汽車電控技術分析
83.奧迪A6電氣設備及附件系統常見故障分析與檢修
84.上海通用別克電氣設備及附件系統常見故障分析與檢修
85.標致307電氣設備及附件系統常見故障分析與檢修
86、試論汽車自動變速器檢測技術。
87、汽車自動變速器檢測技術初探。
88、電噴與普通化油器性能優劣對比研究。
89、中國家用轎車的性價比研究及展望家用轎車發展的大趨勢。
90、中國汽車性能與我國道路狀況適應性研究;
91、車用防抱死制動系統(ABS)控制器研究;
92、淺談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
93、汽車電源系統交流發電機特性參數選擇定型;
94、現代汽車電氣系統採用高電壓(42伏)共電方;
95、汽車交流發電機特性、汽車交流發電機特性試驗;
96、淺論前輪定位對汽車行駛性能的影響及參數調整;
90、中國汽車性能與我國道路狀況適應性研究。
91、車用防抱死制動系統(ABS)控制器研究。
92、淺談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
93、汽車電源系統交流發電機特性參數選擇定型
94、現代汽車電氣系統採用高電壓(42伏)共電方案的可行性的論證
95、汽車交流發電機特性、汽車交流發電機特性試驗台設計
96、淺論前輪定位對汽車行駛性能的影響及參數調整方法

❷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畢業論文和開題報告

汽車檢測3分(內容豐富) 編輯詞條 摘要 汽車維修,就是對出現故障的汽車通過技術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並採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並恢復達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標准。汽車維修包括汽車大修和汽車小修,汽車大修是指用修理或更換汽車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礎件)的方法,恢復汽車的完好技術狀況和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復汽車壽命的恢復性修理。而汽車小修是指:用更換或修理個別零件的方法,保證或恢復汽車工作能力的運行性修理。 編輯摘要目錄-[ 隱藏 ]1定義 2分類 3常見問題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定義 汽車檢測 vehicle detection,是為確定汽車技術狀況或工作能力的檢查。
汽車在使用過程中,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或行駛里程的增加),其零件逐漸磨損、腐蝕、變形、老化,以及潤滑油變質等,致使配合副間隙變大,引起運動松曠、振動、發響和漏氣、漏水、漏油等,造成汽車技術性能下降。汽車維護作業(或稱汽車保養作業)的核心是「維護」汽車技術狀況的完好.就是通過清潔、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分類 檢測的目的可分為安全環保檢測和綜合性能檢測兩大類。
( 1 )安全環保檢測。安全環保檢測是指對汽車實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運行和環境保護方面所進行的檢測。目的是在汽車不解體情況下建立安全和公害監控體系,確保車輛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觀容貌和良好的安全性能,限制汽車的環境污染程度,使其在安全、高效和低污染工況下運行。
( 2 )綜合性能檢測。綜合性能檢測是指對汽車實行定期和不定期綜合性能方面的檢測。目的是在汽車不解體情況下,對運行車輛確定其工作能力和技術狀況,查明故障或隱患部位及原因,對維修車輛實行質量監督,建立質量監控體系,確保車輛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動力性、經濟性、排氣凈化性和雜訊污染性,以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常見問題 1、汽車技術狀況:定量測得的表徵某一時刻汽車外觀和性能的參數值的總和。
2、汽車檢測:確定汽車技術狀況或工作能力進行的檢查和測量。
3、汽車診斷:在不解體(或僅卸下個別小件)條件下,確定汽車技術狀況或查明故障部位、原因進行的檢測、分析與判斷。
4、汽車診斷參數包括工作過程參數、伴隨過程參數和幾何尺寸參數。
5、診斷參數的選擇原則:靈敏性、單值性、穩定性、信息性、經濟性6診斷標準的類型:國家、行業、地方、企業
7、診斷參數標準的組成:初始值Pf、許用值Pd和極限值Pn。
8、測量誤差的分類:按測量誤差的表示方法分為絕對和相對,按測量誤差出現的規律分為系統、隨機和過失,按測量誤差的狀態分為靜態和動態。
9、絕對誤差是測量值與被測量值之間的差值;相對誤差是測量值的絕對誤差與被測量值真值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10、檢測設備一般採用最大引用誤差不能超過的允許值,作為劃分精度等級尺度,常見的精度等級有0.1、0.2、0.5、1.0、1.5、2.0、2.5、5.0
11、系統誤差:在同一測量條件下多次測量同一量時,測量誤差的大小和符號保持不變或按一定規律變化的誤差;隨機~:在同一測量條件下多次測量同一值時,誤差的大小和符號以不可預見的方式變化著的~
12、發動機總成(氣缸壓力表);底盤總成(前束尺);量具與計量儀表(電解液密度計、高頻放電叉)
13、檢測站的類型:按服務功能分( 安全~維修~ 綜合~);綜合檢測站按職能分(A級B級C級);安全~ :定期檢測車輛中與安全和環保有關的項目,以保證汽車安全行駛,並將污染降低到允許的限度;維修~:從車輛使用和維修的角度,擔負車輛維修前、後的技術狀況檢測;綜合~:既能擔負車輛管理部門的安全環保檢測,又能擔負車輛使用、維修企業的技術狀況診斷,還能承接科研或教學方面的性能試驗和參數測試;A級站:能全面承擔檢測站的任務;B 級站:能承擔在用車輛技術狀況和車輛維修質量的檢測;C級站:能承擔在用車輛技術狀況的檢測。
14、汽車資料輸入及安全裝置檢查工位:本工位除將汽車資料輸入登錄微機並發給檢測線主控制微機外,還進行汽車上部的燈光和安全裝置等項目的外觀檢查,可簡稱為L工位。側滑制動車速表工位:由側滑檢測、軸重檢測、制動檢測和車速表檢測組成,簡稱 ABS工位。燈光尾氣工位:主要由前照燈檢測、排氣檢測、煙度檢測和喇叭聲級檢測組成,簡稱HX~。車底檢查工位簡稱P~,本工位是車輛底部的外觀檢查,由檢測人員在地溝內人工檢查底盤各裝置及發動機的連接是否牢固可靠,有無彎扭斷裂、松曠及漏油、漏水、漏氣、漏電等現象。
15、軸制動力與軸荷的百分比=(左輪制動力+右輪~)/軸荷*100%
16、ABS工位檢測程序:1)四輪汽車(後驅、後駐):側滑—前制動—後制動—駐車制動—車速表2)四輪汽車(前驅、前駐):側滑—前制動—駐車制動—車速表—後制動3)四輪汽車(前驅、後駐):側滑—前制動—車速表—後制動—駐車制動。
17、示波器可顯示電壓隨時間變化的波形,是一種多用途的汽車檢測設備,可以用來顯示電火系波形、電子元器件波形、柴油機高壓油管波形和發動機異響波形等用途愈來愈廣泛。它的基本功能是顯示電壓隨時間的變化,除用於觀察狀態變化外,還可以檢測電壓、頻率和脈沖寬度等
18、氣缸密封性與氣缸、氣缸蓋、氣缸襯墊、活塞、活塞環和進排氣門等零件的技術狀況有關;氣缸密封性的診斷參數主要有氣缸壓縮壓力、曲軸箱漏氣量、氣缸漏氣量、氣缸漏氣率及進氣管真空度等。
19、氣缸壓力表檢測條件:發動機運轉至正常工作溫度。用起動機帶動帶動已拆除全部火花塞或噴油器的發動機運轉,其轉速應符合原廠的規定。
診斷參數標准:發動機各氣缸壓力應不小於原設計規定值的85%,每缸壓力與各缸平均壓力的差,汽油機應不大於8%。柴油機不大於10%;大修竣工發動機的氣缸壓力應符合原設計規定,每缸壓力與各缸平均壓力的差,汽油機不超過8%,柴油機不超過10%
20、FA觸點閉合後,先是產生二次閉合振盪,爾後二次電壓由一定負值逐漸變化到零
21 、發動機異響的類別:主要有機械異響,燃燒異響,空氣動力異響和電磁異響等。(1)機械異響主要是運動副配合間隙太大後配合表面有損傷運動中引起沖擊和振動造成的。(2)燃燒異響主要是發動機不正常燃燒造成的。(3)空氣動力異響主要是發動機在進氣口、排氣口行和運轉中的風扇處,因氣流振動而造成的。(4)電磁異響主要是發動機、電動機和某些電磁器件內,由於磁場的交替變化,引起機械中某些部件或某一部分空間產生振動而造成的。發動機的異響的影響因素有轉速、溫度、負荷和潤滑條件;汽油機過熱時,往往產生點火敲擊聲(爆燃或表面點火);柴油發動機溫度過低時,往往產生著火敲擊聲(工作粗暴)。
22、曲軸主軸承響:1)現象:汽車加速行駛或發動機突然加速時,發動機發出沉重而有力的「 鐺、鐺、鐺」或「剛、剛、剛」的金屬敲擊聲,嚴重時機體發生很大振動,響聲隨發動機轉速的提高而增大,隨負荷的增加而增強,產生響聲的部位在曲軸上與曲軸軸線齊平處,單缸斷火時響聲無明顯變化,相鄰兩缸同時斷火時,響聲明顯減弱或消失,溫度變化時響聲變化不明顯,響聲嚴重時,機油壓力明顯降低。2)原因:(1)曲軸主軸承蓋固定螺釘松動;(2)曲軸主軸承減磨合金燒毀或脫落(3)曲軸主軸承和軸頸磨損過甚、軸向止推裝置磨損過甚,造成徑向和軸向間隙過大(4)曲軸彎曲未得到校正,發動機裝合時不得不將某些主軸承與軸頸的配合間隙放大(5)機油壓力太低、黏度太小或機油變質。
23、曲軸連桿軸承響:1)現象:汽車加速行駛和發動機突然加速時,發動機發出「鐺,鐺。鐺」 連續明顯、輕而短促的金屬敲擊聲(主要特徵);連桿軸承嚴重松曠時,怠速運轉也能聽到明顯的響聲,且機油壓力降低;發動機溫度變化時,響聲變化不明顯;響聲隨發動機轉速的提高而增大,隨負荷的增加而增強,產生響聲的部位在曲軸箱上部;單缸斷火,響聲明顯減弱或消失,但復火時又重新出現,即具有所謂響聲「上缸」現象。2)原因:(1)曲軸連桿軸承蓋的固定螺栓松動或折斷(2)曲軸連桿軸承減磨合金燒毀或脫落(3)曲軸連桿軸承或軸頸磨損過甚,造成徑向間隙太大(4)曲軸內通連桿軸頸的油道堵塞(5)機油壓力太大、黏度太小或機油變質
24、傳動系游動角度,是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的游動角度之和,也稱為傳動系總游動角度。檢測方法有經驗檢查法和儀器檢查法;儀器檢測有指針式和數字式;指針式檢測儀由指針、刻度盤、測量扳手組成,數字式由傾角感測器和測量儀組成;經驗檢測法檢測步驟:用經驗檢測法檢查傳動系游動角時可分段進行,然後將各段涌動角度求和即可獲得傳動系總的游動角度。(1)離合器與變速器游動角的檢查:離合區處於結合狀態,變速器掛在要檢查的檔上,松開駐車制動器,然後在車下用手將變速器輸出軸上的凸緣盤或駐車制動盤從一個極端位置轉到另一個極端位置,兩個極端位置之間的轉角即為在該檔下從離合器至變速器輸出端的游動角度。依次掛入每一檔,可獲得各檔下的這一游動角度。(2)萬向傳動裝置游動角度的檢查:支起驅動橋,拉緊駐車制動器,然後在車下用手將驅動橋凸緣盤從一個極端位置轉到另一個極端位置,兩極端位置之間的轉角即為萬向傳動裝置的游動角度。(3)驅動橋游動角的檢查:松開駐車制動器,變速器置空檔位置,驅動橋著地或處於制動狀態,然後在車下將驅動橋凸緣盤從一個極端位置轉到另一個極端位置,兩極端位置之間的轉角即為驅動橋的游動角度。以上三段即為傳動系的游動角度。
25、傾角感測器其作用是將感測器外殼隨傳動軸游動之傾角轉換為相應頻率的電振盪。
26、游動角度參考:離合器與變速器<<=5~15度,驅動橋<<=55~65度,萬向傳動裝置<<=5~6度,傳動系<<=65~86度。
27、轉向盤自由行程過大:1)現象:汽車靜止,兩前輪保持直線行駛位置不動,輕輕來回轉動轉向盤,感到游動角很大;2)原因:(1)轉向盤與轉向軸的連接松曠(2)轉向盤內主、從嚙合部位松曠或主、從動部分的軸承松曠(3)轉向器垂臂軸與垂臂的連接松曠(4)縱、橫轉向拉桿的球頭連接松曠(5)縱、橫轉向拉桿臂與轉向節的連接松曠(6)轉向節與主銷配合松曠(7)輪轂軸承松曠
28、轉向沉重:1)現象:汽車行駛中駕駛員向左、右轉動轉向盤時,感到沉重費力,無回正感;汽車低速轉彎或掉頭時,轉動轉向盤更加費力;2)原因(1)輪胎氣壓不足(2)轉向器主動部分軸承預緊力太大或從動部分(垂臂軸)與襯套配合太緊(3)轉向器主、從動部分嚙合調整太緊(4)轉向器無油或缺油(5)轉向節與主銷配合太緊或缺油(6)轉向節止推軸承缺油或損壞(7)縱、橫轉向拉桿的球頭連接調整太緊或缺油(8)與轉向盤連接的轉向軸彎曲或其套管凹癟,造成刮碰(9)主銷後傾過大、內傾過大或前輪負外傾(10)前梁、車架變形,造成前輪定位失准
29、自動跑偏:1)現象:汽車行駛中自動跑向一邊,必須用力把住轉向盤才能保持直線行駛2)原因:(1)兩前輪輪胎氣壓不等、直徑不一或車廂裝載不均(2)兩前輪輪轂軸承或輪轂油封的松緊度不一(3)兩前輪外傾角、主銷後傾角、主銷內傾角不等或前輪前束在兩前輪上分配不均(4)左右鋼板彈簧撓度不等或彈力不一(5)前梁、後橋軸管或車架發生水平平面的彎曲(6)車架兩邊的軸距不等(7)前後橋兩端的車輪有單邊制動或單邊制動拖滯現象(8)前輪前束太小或負前束(9)路面拱度太大或有側向風
30、車輪定位的檢測,包括轉向輪(通常是前輪)定位的檢測和非轉向輪(通常為後輪)定位的檢測。轉向輪和非轉向輪定位的檢測,也即前輪和後輪定位的檢測,統稱為四輪定位的檢測。前輪定位包括前輪外傾、前輪前束、主銷後傾和主銷內傾,是評價汽車前輪直線行駛穩定性、操控穩定性、前軸和轉向系技術狀況的重要診斷參數,後輪定位主要有後輪外傾和後輪前束,可用來評價後輪的直線行駛穩定性和後軸的技術狀況
31、靜態檢測法;是在汽車靜止的狀態下,根據車輪旋轉平面與各車輪定位間存在的直接或間接的幾何關系,用專用檢測設備對車輪定位進行幾何角度的測量。使用的檢測設備一般有氣泡水準式、光學式、激光式、電子式和微機式等前輪定位儀或四輪定位儀;動態檢測法:是在汽車以一定車速行駛的狀態下,用檢測設備檢測車輪定位產生的側向力或由此引起的車輪側滑量。
32、氣泡水準車輪定位儀按適用車型範圍可分為兩種:一種適用於大、中、小型汽車,另一種適用於小型汽車。前者一般由水準儀、支架、轉盤(又稱轉角儀)等組成;後者一般由水準儀和轉盤組成。轉盤一般由固定盤、活動盤、扇形刻度尺、游標指示針、鎖止銷和若干滾珠等組成,滾珠裝於固定盤與活動盤之間。
33、前輪最大轉角的檢測:是指前輪處於直線行駛位置時,分別向左、右轉向至極限位置的角度。由於有些汽車轉向器和縱拉桿布置在車架的一側,為防止輪胎碰擦,因而向左、右的最大轉角是不相等的。檢測方法如下:(1)找正前輪直線行駛位置後,置轉盤扇形刻度尺於零位並固定之(2)轉動轉向盤使前輪向任一側轉至極限位置,從扇形刻度尺上讀出並記錄轉角值,並與原廠規定值對照。不符合要求的前輪最大轉角,可通過調整轉向節上的限位螺釘,直至符合要求為止(3)轉動轉向盤使前輪向另一側轉至極限位置,用上述同樣的方法可測得另一側的前輪最大轉角值,並視必要調整之。
34、四輪定位儀可檢測的項目包括:前輪前束、前輪外傾、主銷後傾、主銷內傾、後輪前束、後輪外傾、輪距、軸距、後軸推力角和左右軸距差
35、轉向盤自由轉動量,是指汽車轉向輪保持直線行駛位置靜止時,輕輕左右晃動轉向盤所測得的游動角度。轉向盤的轉向力,是指在一定行駛條件下,作用在轉向盤外緣的圓周力。
診斷參數標准:1)轉向盤自由轉動量:機動車轉向盤的最大自由轉動量從中間位置向左或向右的轉角均不得大於。(1)最大設計車速大於或等於100km/h的機動車為10度(2)最大設計車速小於100km/h的機動車(三輪農用運輸車除外)為15 度(3)三輪農用運輸車為22.5度;2)轉向盤轉向力:機動車在平坦、硬實、乾燥和清潔的水泥或瀝青道路上行駛,以10km/h的速度在5s之內沿螺旋線從直線行駛過度到直徑為24m的圓周行駛,施加於轉向盤外緣的最大切向力不得大於245N
36、車輪動不平衡:即使靜平衡的車輪,即重心與旋轉中心重合的車輪,也可能是動不平衡
37、車輪不平衡的原因:1)輪轂、制動鼓(盤)加工時軸心定位不準、加工誤差大、非加工面鑄造誤差大、熱處理變形、使用中變形或磨損不均2)輪轂螺栓質量不等、輪轂質量分布不均或徑向圓跳動、端面圓跳動太大3)輪胎質量分布不均、尺寸或形狀誤差太大、使用中變形或磨損不均、使用翻新胎或墊、補胎4)並裝雙胎的充氣嘴未相隔180度,單胎的充氣嘴未與不平衡點標記相隔180安裝5)輪轂、制動鼓、輪胎螺栓、輪輞、內胎、襯帶、輪胎等拆卸後重新組裝成輪胎時,累計的不平衡質量或形位偏差太大,破壞了原來的平衡。
38、車輪平衡機的類型:按功能分為車輪靜平衡機和車輪動平衡機;按測量方式分離車式和就車式~;按車輪平衡機轉軸的形式分軟式和硬式車輪~
39、用就車式車輪平衡機檢測車輪靜不平衡的原理:支離地面的車輪如果不平衡,轉動時產生的上下振動通過轉向節或懸架傳給檢測裝置的感測磁頭、可調支桿和底座內的感測器。感測器變成的電信號控制頻閃燈閃光,以指示車輪不平衡點位置,並輸入指示裝置只是不平衡度。當感測磁頭傳遞向下的力時頻閃燈就發亮,所照射的車輪最下部的點即為不平衡點。當不平衡點的質量越大時,感測器的受力也越大,變換的電量也越大,指示裝置指示的數值也越大。
40、用就車式車輪平衡機檢測車輪動不平衡的原理和靜不平衡原理相同,只不過感測器磁頭固定在制動地板上,檢測的是橫向振動。橫向振動通過感測器磁頭、可調支桿傳至底座內的感測器,感測器轉變成的電信號控制頻閃燈閃光,以指示車輪不平衡點位置,並輸入到指示裝置指示車輪不平衡度。
41、車輪動平衡機的平衡重也稱配重,通常有卡夾式和粘帖式兩種類型
42、制動跑偏:1)現象:汽車行車制動時,車輛行駛方向發生偏斜;汽車緊急制動時,車輛出現扎頭或甩尾現象。2)原因:(1)左右車輪制動蹄摩擦片材料不一或新舊程度不一(2)左右車輪制動蹄摩擦片與制動鼓的靠合面積不一、靠合位置不一或制動間隙不一(3)左右車輪制動輪缸的技術狀況不一,造成起作用時間不一或張開力大小不一(4)左右車輪制動蹄回位彈簧拉力不一……………..
43、驅動車輪輸出功率的檢測,即底盤測功。底盤測功的目的。一是為了獲得驅動車輪的輸出功率或驅動力,以便評價汽車的動力性;二是用獲得的驅動車輪輸出功率與發動機飛輪輸出功率進行對比,求出傳動效率,以便判定底盤傳動系的技術狀況
44、底盤測功試驗台的類型:按測功裝置中測功器形式不同,分為水力式、電力式和電渦流式;按測功裝置中測功器冷卻方式分為風冷式、水冷式和油冷式;按滾筒裝置承載能力分為小型(~3T》)、中型(3~6)、大型(6~10)和特大型式(10~)
45、車用油耗計一般由感測器和計量顯示儀表,二者採用電纜線連接,分為容積式(膜片式、量管式和活塞式)和質量式。四活塞式車用油耗計的感測器由流量測量機構和信號轉換機構組成
46、安裝方法:將油耗計感測器串接在燃料系供油管路上:化油器式汽油機應串接在汽油泵與化油器之間;柴油機應串接在柴油濾清器與柴油泵之間,從高壓回油管和低壓回油管流回的燃料應接在油耗計感測器與噴油泵之間,以免重復計量;電控燃油噴射發動機應串接在燃油濾清器與燃油分配管之間,從燃油壓力調節器經回油管流回燃油箱應改接在油耗計感測器與燃油分配管之間,避免重復計量。
47、氣體分離器簡圖;當混有氣體的燃油進入氣體分離器浮子室時,氣體會迫使浮子室內的油平面下降,使針閥打開,氣體排入大氣,從出油管進入感測器的燃油便沒有氣體了,使測量精度提高。
48、側滑試驗台是測量汽車前輪橫向滑動量並判斷是否合格的一種檢測設備,有滑板式有滾筒式之分。側滑試驗台檢測側滑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確知前輪前束和車輪外傾的配合是否恰當。滑板試驗台就是利用上述滑動板在側向力作用下能夠橫向滑動的原理來測量前輪側滑量的。前輪外傾(或負外傾)對滑動板的作用,不管車輛前進還是後退,其側滑量相等且側滑方向一致;前輪前束(或負前束)對滑動板的作用,在車輛前進和後退時,雖側滑量相等但側滑方向相反。
49、按國家標准用側滑試驗台檢測前輪側滑量,其值不超過5m/km;機動車可以用制動距離、制動減速度和制動力檢測制動性能,其中其中之一符合要求,即判為合格
50、檢測後軸技術狀況;除一部分汽車的後輪也有前束和外傾外,相當一部分汽車的後輪是沒有定位的。可用側滑試驗台按下列方法檢測後軸是否彎曲變形和輪轂軸承是否松曠。1)使汽車後輪從側滑試驗台滑動板上前進和後退駛過,如兩次側滑量讀數均為零,表明後軸無任何彎曲變形2)如兩次側滑量讀數不為零,且前進和後退駛過側滑板後,側滑量讀數相等而側滑方向相反,表明後軸在水平平面內發生彎曲a若前進時滑動板向外滑動,後退時又向內滑動,說明後軸端部在水平平面內向前彎曲b若前進時滑動板向內滑動,後退時又向外滑動,說明後端部在水平平面內向後彎曲3)如兩次側滑量讀數不為零,且前進和後退駛過側滑板後,側滑量讀數相等而側滑方向相同,表明後軸在垂直平面內放生彎曲a若滑動板向外滑動,說明後軸端部在垂直平面內向上彎曲b若滑動板向內滑動,說明後軸端部在垂直平面內向下彎曲4)後輪多次駛過側滑試驗台滑動板,每次讀數不相等,說明輪轂軸承松曠
51、制動減速度按測試、取值和計算方法的不同分為制動穩定減速度、平均減速度和充分發出的平均減速度。對於路試檢驗制動性能採用充分發出的平均減速度FMDD這一評價指標
52、路試法的缺點:(1)路試法只能測出整車的制動性能,而對於各輪制動性能的差異雖能從拖、壓印作出定性分析,但無法獲得定量數據。(2)對於制動性能不合格的車輛,不一診斷故障發生的具體部位。(3)制動距離的長短和制動減速度的大小,往往因為駕駛員操作方法、路面狀況和車馬行人狀況而異,重復性差。(4)除道路條件外,路試還將受到氣候條件等的限制。且又發生事故的危險(5)路試法消耗燃料、磨損輪胎,且對全車各部機件都有不良影響。由於試驗台檢測制動性能具有迅速經濟、安全、不受外界自然條件地限制,以及試驗重復性好和能定量地指示出各輪的制動力或制動距離等優點,因而廣泛使用。
53、制動試驗台的類型:按試驗台測量原理不同分為反力式和慣性式,按試驗台支承車輪形式不同分為滾筒式和平板式,按試驗台檢測參數不同分為測制動力式、測制動距離式和多功能式,按試驗台測量裝置至指示裝置傳遞信號方式不同分為機械式、液力式和電力式,按試驗台同時能測車軸數不同分為單軸式、雙軸式和多軸式
54、反力式滾筒制動試驗台的測量裝置由測力杠桿、測力感測器和測力彈簧等組成:驅動裝置由電動機、減速器和鏈傳動等組成。
55、制動協調時間是指在急踩制動時,從踏板開始動作至車輛減速度(或制動力)達到規定的車輛充分發出的平均減速度75%時所需的時間

❸ 汽車轉向系統的檢測項目有哪些各個檢測項目分別有什麼要求

1、汽車傳動系統概述。

2、離合器構造與維修。

3、手動變速器構造與故障維修。

4、萬向傳動裝置構造與維修。

5、驅動橋構造與維修。

6、汽車行駛系統概述。

7、車架與車橋構造與維修。

8、車輪與輪胎構造與維修。

9、懸架構造與故障維修。

10、機械轉向系統構造與維修。

11、動力轉向系統和畢塵四輪轉向系統構造與維修。

12、常規制動系統構造與維修。

13、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及驅動防滑手肢禪控制系統構造與維修。

轉向裝置是控制汽車行駛方向的裝置,它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工作安全可靠:轉向系統直接影響到汽車行駛安全,因此要求所有的零件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耐磨性,連接部件必須牢固可靠,隨著汽車行駛車速提高,對工作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操縱輕便靈活:當汽車行駛在窄小彎曲的道路上要轉彎時,轉向系統必須保證靈活、平順、精確地轉動前輪。汽車直線行駛時轉向盤要穩,無抖動和擺振現象。

3、適當的轉向力:如果沒有其他的阻礙,轉向力在汽車停止時較大,隨汽車行駛速度提高而減少。因此,為了駕駛容易飢滾且能夠從道路上得到較好的反饋,在低速行駛時應有較輕的操縱性而在高速時應較重。

4、平順的回轉性能:汽車在轉彎時,作用在轉向盤上的力應適當、轉向靈活平順,具有自動回正作用。

5、從道路上傳來的沖擊小:轉向裝置絕不可發生因道路表面不平坦而使轉向盤失去控制及造成反轉的情形,同時沖擊力要小。

❹ 汽車檢測與維修方向畢業論文有哪些

汽車檢測與維修主要論文以系統邏輯和故障診斷為方向,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❺ 汽車檢測與維修畢業論文,需求範文

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
JIANGSU COMMUNICATION TECHNICIAN COLLEGE
畢 業 設 計 (論 文)

汽車轉向系統檢測與維修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of Auto Steering System

系 名: 車輛工程系
專業班級:
學生姓名:
學 號:
指導教師姓名:
指導教師職稱:

年 月

目 錄
第一章 汽車轉向系統的歷史與組成 1
1.1 汽車轉向系統的歷史 1
1.2 汽車轉向系統的組成 1
1.2.1 轉向操縱機構 2
1.2.2 轉向器 3
1.2.3 轉向傳動機構 4
第二章 汽車轉向系統的分類 4
2.1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5
2.2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5
2.3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6
2.4線控轉向系統 7
第三章 汽車轉向系統檢測與維修 7
3.1轉向沉重 7
3.1.1 故障現象 7
3.1.2 故障原因及處理辦法 8
3.2方向盤自由行程過大 8
3.2.1 故障現象 8
3.2.2 故障原因及處理辦法 8
3.3轉向輪抖動 9
3.3.1 故障現象 9
3.3.2 故障原因及處理辦法 9
3.4助力轉向機構檢測與維修 9
結論 11
致謝 12
參考文獻 13

汽車轉向系統檢測與維修
專業班級: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職稱:

摘要 汽車轉向系統是汽車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汽車的操縱穩定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最早的純機械的轉向系統到現在的電控轉向系統,他們各自的優點也有各自的缺點。
文論述了汽車轉向系統的分類,包括機械式轉向系統,液壓式轉向系統,電控液壓式助力轉向系統和電控助力轉向系統及線控轉向系統。並簡單的介紹了他們各自的工作原理,以及優缺點。最後對汽車轉向系統經常出現的故障進行了分析,尤其是助力轉向機構的檢測與維修。
關鍵詞: 汽車 轉向系統 檢測 維修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of Auto Steering System

Abstract The steering system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car.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of the car. From the earliest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to th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steering system, they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article main discuss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utomotive steering systems, including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d by-wire steering system.And introce their working principle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inally, the steering system failures are analysed, especially in the detection and repair of the assistance steering bodies.

Key words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 Testing Maintenance
汽車轉向系統檢測與維修
引言
汽車轉向系統是用來改變汽車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的總稱。汽車轉向系統的功用是保證汽車能按駕駛員的意願進行直線或轉向行駛。一個完整的轉向系統包括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根據轉向器的不同又分為機械轉向系統和動力轉向系統。本文系統的分析了轉向系統的各自的組成以及他們的故障檢測與維修,為以後人們對汽車轉向系統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第一章 汽車轉向系統的歷史與組成
1.1 汽車轉向系統的歷史
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需要駕駛員的意志經常改變其行駛方向,即所謂汽車轉向。就輪式汽車而言,實現汽車轉向的方法是,駕駛員通過一定專設的機構,使汽車轉向橋上的車輪相對於汽車縱軸線偏轉一定的角度。在汽車直線行駛時,往往轉向輪也會受到路面側向干擾力的作用,自動偏轉而改變行駛方向。這一套用來改變或恢復汽車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稱為汽車轉向系統。因此,汽車轉向系統的功用是保證汽車能按照駕駛員的意志而進行轉向行駛。
最好的轉向系統為純機械繫統,由於機械繫統在轉向阻力非常大時,駕駛員需要很大的放線盤轉向力,頻繁的轉向會使駕駛員感覺勞累。後來出現了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它能較好的幫助駕駛員解決轉向勞累的問題,但是它不能較好的協調轉向輕便和轉向路感之間的矛盾,而且在能耗方面表現的不是很好。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它用電機代替了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中的發動機,能較好的解決了能耗的問題,而且也解決了轉向輕便和轉向路感之間的矛盾。但是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中液壓油的泄漏和液壓系統的能耗的問題也一直沒有解決掉。目前應用前景最好的是電控助力轉向,它真正實現了按需轉向。
1.2 汽車轉向系統的組成
汽車轉向系統主要由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組成。
1.2.1 轉向操縱機構
轉向盤到轉向器之間的所有零部件總稱為轉向操縱機構。主要由轉向盤,轉向管柱和轉向傳動軸等組成。下圖1為某款汽車的轉向操縱機構與轉向器的布置圖。

圖1東風EQ1090E型汽車轉向操縱機構與轉向器布置圖
Fig1 The Dongfeng EQ1090E vehicle steering control mechanism and steering layout
1.轉向盤
轉向盤由輪緣、輪輻和輪轂組成。轉向盤輪轂的細牙內花鍵與轉向軸連接,轉向盤上都裝有喇叭按鈕,有些轎車的轉向盤上還裝有車速控制開關和安全氣囊。
2.轉向軸、轉向柱管及其吸能裝置
轉向軸是連接轉向盤和轉向器的傳動件,轉向柱管固定在車身上,轉向軸從轉向柱管中穿過,支承在柱管內的軸承和襯套上。轎車除要求裝有吸能式轉向盤外,還要求轉向柱管必須裝備能夠緩和沖擊的吸能裝置。轉向軸和轉向柱管吸能裝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當轉向軸受到巨大沖擊而產生軸向位移時,通過轉向柱管或支架產生塑性變形、轉向軸產生錯位等方式,吸收沖擊能量。Mazda 6轎車轉向柱管吸能裝置的工作原理是:發生碰撞時,轉向器向後移動,下轉向傳動軸插入上轉向傳動軸的孔中,上轉向傳動軸被壓扁,吸收了沖擊能量。此外,轉向柱管通過支架和U形金屬板固定在儀錶板上。當駕駛員身體撞擊轉向盤後,轉向管柱和支架將從儀錶板上脫離下來向前移動。這時,一端固定在儀錶板上而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的U形金屬板就會產生扭曲變形並吸收沖擊能量。如果汽車上裝用了網格狀或波紋管式轉向柱管吸能裝置,當發生猛烈撞車導致人體沖撞轉向盤時,網格部分或波紋管部分將被壓縮產生塑性變形,吸收沖擊能量。
1.2.2 轉向器
1.轉向器的傳動效率
轉向器的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稱為轉向器傳動效率。
(1)正效率
功率由轉向軸輸入,由轉向傳動機構(如轉向橫拉桿或搖臂)輸出的情況下求得的傳動效率稱為正效率,顯然,正效率越高越好。
(2)逆效率
功率由轉向傳動機構輸入,由轉向軸輸出的情況下求得的傳動效率稱為逆效率。
(3)可逆式轉向器
逆效率很高的轉向器稱為可逆式轉向器。其特點是路面傳到轉向傳動機構的反力很容易傳到轉向軸和轉向盤上,利於汽車轉向結束後轉向輪和轉向盤的自動回正,但也能將壞路面對車輪的沖擊力傳到轉向盤,發生「打手」情況。常用於轎車、客車和貨車。
(4)不可逆式轉向器
逆效率很低的轉向器稱為不可逆式轉向器。不可逆式轉向器使轉向輪不能自動回正、沒有路感。由於上述特性,在汽車上很少採用。
(5)極限可逆式轉向器
逆效率略高於不可逆式轉向器稱為極限可逆式轉向器。其反向傳力性能介於可逆式和不可逆式之間,接近於不可逆式。採用這種轉向器時,駕駛員有一定路感,可以實現轉向輪自動回正,只有路面沖擊力很大時,才能部分地傳到轉向盤。常用於越野車和礦用自卸汽車。
2.齒輪齒條轉向器
齒輪齒條式轉向器是以齒輪和齒條傳動作為傳動機構,適合與麥弗遜式獨立懸架配用,常用於轎車、微型貨車和輕型貨車。目前,轎車普遍採用的都是齒輪齒條式轉向器。
3.循環球式轉向器
循環球式轉向器中一般有兩級傳動副,第一級是螺桿螺母傳動副,第二級是齒條齒扇傳動副。常用於各種輕型和中型貨車,也用於部分輕型越野汽車。轉向螺桿轉動時,通過鋼球將力傳給轉向螺母,使螺母沿軸向移動。同時,在螺桿、螺母和鋼球間的摩擦力矩作用下,所有鋼球便在螺旋管狀通道內滾動,形成「球流」。
4.渦桿曲柄指銷式轉向器
具有梯形截面螺紋的轉向蝸桿支承在轉向器殼體兩端的球軸承上,蝸桿與錐形指銷相嚙合,指銷用雙列圓錐滾子軸承支於搖臂軸內端的曲柄孔中。當轉向蝸桿隨轉向盤轉動時,指銷沿蝸桿螺旋槽上下移動,並帶動曲柄及搖臂軸轉動。
1.2.3 轉向傳動機構
從轉向器到轉向輪之間的所有傳動桿件總稱為轉向傳動機構。轉向傳動機構的功用是將轉向器輸出的力和運動傳到轉向橋兩側的轉向節,使轉向輪偏轉,並使兩轉向輪偏轉角按一定關系變化,以保證汽車轉向時車輪與地面的相對滑動盡可能小。
1.轉向傳動機構的組成
轉向傳動機構由轉向搖臂、轉向直拉桿、轉向節臂和轉向梯形等零部件共同組成,其中轉向梯形由梯形臂、轉向橫拉桿和前梁共同構成。
2.轉向搖臂
循環球式轉向器和蝸桿曲柄指銷式轉向器通過轉向搖臂與轉向直拉桿相連。轉向搖臂的大端用錐形三角細花鍵與轉向器中搖臂軸的外端連接,小端通過球頭銷與轉向直拉桿作空間鉸鏈連接。
3.轉向直拉桿
轉向直拉桿是轉向搖臂與轉向節臂之間的傳動桿件,具有傳力和緩沖作用。在轉向輪偏轉且因懸架彈性變形而相對於車架跳動時,轉向直拉桿與轉向搖臂及轉向節臂的相對運動都是空間運動,為了不發生運動干涉,三者之間的連接件都是球形鉸鏈。
4.轉向橫拉桿
轉向橫拉桿是轉向梯形機構的底邊,由橫拉桿體和旋裝在兩端的橫拉桿接頭組成。其特點是長度可調,通過調整橫拉桿的長度,可以調整前輪前束。
第二章 汽車轉向系統的分類
汽車轉向系統根據轉向能源的不同分為機械轉向系統和動力轉向系統兩大類。機械轉向系統的所有傳力件都是機械的,主要由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三大部分組成。上一章已經對其進行了分析。下面主要討論動力轉向系統。動力轉向系統又分為,液壓助力系統,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和線控轉向系統。
2.1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1.常壓式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其特點是無論轉向盤處於中立位置還是轉向位置,也無論轉向盤保持靜止還是運動狀態,系統工作管路中總是保持高壓。
2.常流式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其特點是轉向油泵始終處於工作狀態,但液壓助力系統不工作時,基本處於空轉狀態。多數汽車都採用常流式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2.2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在傳統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基礎上加裝電控系統,使輔助轉向力的大小不僅與轉向盤的轉角增量(或角速度)有關,還與車速有關,就形成了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與傳統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相比,增加了液壓反應裝置和液流分配閥,而加設的電控系統則包括動力轉向ECU、電磁閥和車速感測器等。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利用電控單元根據車速調節作用在轉向盤上的阻力,通過控制轉向控制閥的開啟程度以改變液壓助力系統輔助力的大小,從而實現輔助轉向力隨車速而變化的助力特性。下圖2為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示意圖。

圖2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示意圖
Fig2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diagram
2.3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直接助力式電動轉向系統是一種直接依靠電動機提供輔助轉矩的動力轉向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工況控制電動機提供不同的輔助動力。當轉向軸轉動時,轉矩感測器開始工作,把兩段轉向軸在扭桿作用下產生的相對轉角轉變成電信號傳給電子控制單元(ECU),ECU根據車速感測器和轉矩感測器的信號決定電動機的旋轉方向和助力電流的大小,並將指令傳遞給電動機,通過離合器和減速機構將輔助動力施加到轉向系統(轉向軸)中,從而完成實時控制的助力轉向。下圖3為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示意圖。

圖3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示意圖
Fig3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schematic
目前應用前景最好的也是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相比其他幾種轉向助力系統有下列的優缺點。
1.優點
(1)效率高、能量消耗少;
(2)系統內部採用剛性連接,反應靈敏,滯後小,駕駛員的「路感」好;
(3)結構簡單,質量小;
(4)系統便於集成,整體尺寸減小;省去了油泵和輔助管路,總布置更加方便;
(5)無液壓元件,對環境污染少。
2.缺點
(1)直接助力式電動轉向系統提供的輔助動力較小,難以用於大型車輛;
(2)減速機構、電動機等部件會影響汽車的操縱穩定性,正確匹配整車性能至關重要;
(3)使用電動機、減速機構和轉矩感測器等部件,增加了系統的成本。
2.4線控轉向系統
線控轉向系統用感測器記錄駕駛員的轉向意圖和車輛的行駛狀況,通過數據線將信號傳遞給車載電腦,電腦據此做出判斷並控制液壓激勵器提供相應的轉向力,使轉向輪偏轉相應角度實現轉向。下圖4為線控轉向的組成示意框圖。

圖4線控轉向組成示意框圖
Fig4 By-wire steering system diagram
第三章 汽車轉向系統檢測與維修
汽車轉向系的性能直接關繫到汽車行駛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汽車在長期的運行中,前橋和轉向系各零件會發生各種耗損,如磨損,變形,裂紋和車輪定位角改變。這些都會破壞正常運行,使汽車在行駛中,發生不同程度的轉向沉重,方向不穩,行駛跑偏,前輪搖擺等故障。這將增加駕駛員的勞動強度,甚至影響到安全行駛,所以一定要重視轉向系的維修與調整。常見的故障包括:轉向沉重,轉向盤自由行程過大和轉向輪抖動。
3.1轉向沉重
3.1.1 故障現象
汽車行駛中,駕駛員向左、右轉動轉向盤時,感到沉重費力,無回正感;汽車低速轉彎行駛和調頭時,轉動轉向盤感到非常沉重,甚至打不動。
3.1.2 故障原因及處理辦法
轉向沉重的根本原因是轉向輪氣壓不足或定位不準,轉向系傳動鏈中出現配合過緊或卡滯而引起摩擦阻力增大。具體原因主要有:
(1)轉向輪輪胎氣壓不足,應按規定充氣。
(2)轉向輪本身定位不準或車軸、車架變形造成轉向輪定位失准,應校正車軸和車架,並重新調整轉向輪定位。
(3)轉向器主動部分軸承調整過緊或從動部分與襯套配合太緊,應予調整。
(4)轉向器主、從動部分的嚙合間隙調整過小,應予調整。
(5)轉向器缺油或無油,應按規定添加潤滑油。
(6)轉向器殼體變形,應予校正。
(7)轉向管柱轉向軸彎曲或套管凹癟造成互相碰擦,應予修理。
(8)轉向縱、橫拉桿球頭連接處調整過緊或缺油,應予調整或添加潤滑脂。
(9)轉向節主銷與轉向節襯套配合過緊或缺油,或轉向節止推軸承缺油,應予調整或添加潤滑脂等。
3.2方向盤自由行程過大
3.2.1 故障現象
汽車保持直線行駛位置靜止不動時,轉向盤左右轉動的游動角度太大。具體表現為汽車轉向時感覺轉向盤松曠量很大,需用較大的幅度轉動轉向盤,方能控制汽車的行駛方向;而在汽車直線行駛時又感到行駛方向不穩定。
3.2.2 故障原因及處理辦法
轉向盤自由行程過大的根本原因是轉向系傳動軸中—處或多處的配合因裝配不當、磨損等原因造成松曠。具體原因主要有:
(1)轉向器主、從動嚙合部位間隙過大或主、從動部位軸承松曠,應予調整或更換。
(2)轉向盤與轉向軸連接部位松曠,應予調整。
(3)轉向垂臂與轉向垂臂軸連接松曠,應予調整。
(4)縱、橫拉桿球頭連接部位松曠,應予調整或更換。
(5)縱、橫拉桿臂與轉向節連接松曠,應予調整或更換。
(6)轉向節主銷與襯套磨損後松曠,應予更換。
(7)車輪輪轂軸承間隙過大,應予更換等。
3.3轉向輪抖動
3.3.1 故障現象
汽車在某低速范圍內或某高速范圍內行駛時,出現轉向輪各自圍繞自身主銷進行角振動的現象。尤其是高速時,轉向輪擺振嚴重,握轉向盤的手有麻木感,甚至在駕駛室可看到汽車車頭晃動。
3.3.2 故障原因及處理辦法
轉向輪抖動的根本原因是轉向輪定位不準,轉向系連接部件之間出現松曠,旋轉部件動不平衡。具體原因主要有:
(1)轉向輪旋轉質量不平衡或轉向輪輪轂軸承松曠,應予校正動平衡或更換軸承。
(2)轉向輪使用翻新輪胎,應予更換。
(3)兩轉向輪的定位不正確,應予調整或更換部件。
(4)轉向系與懸掛的運動發生干涉,應予更換部件。
(5)轉向器主、從動部分嚙合間隙或軸承間隙太大,應予調整或更換軸承。
(6)轉向器垂臂與其軸配合松曠或縱、橫拉桿球頭連接松曠,應予調整或更換。
(7)轉向器在車架上的連接松動,應予緊固。
(8)轉向輪所在車軸的懸掛減振器失效或左右兩邊減振器效能不一,應予更換。
(9)轉向輪所在車軸的鋼板彈簧U形螺栓松動或鋼板銷與襯套配合松曠,應予緊固或調整。
(10)轉向輪所在車軸的左右兩懸掛的高度或剛度不一,應予更換等。
3.4助力轉向機構檢測與維修
大多數中級以上的現代轎車,為同時滿足轉向省力和轉向靈敏度的要求,普遍採用液壓式動力轉向系統。按時和正確的維護是轉向系統能正常工作,減小故障和延長使用壽命的主要手段,是保證行車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1.油液的及時補充和更換
(1)經常檢查儲液罐的液面高度是否在油位標志的范圍。檢查時要注意熱和冷標志。如果發現油液面高度低於規定標志時,要及時補充。還應該經常注意觀察油液中是否有泡沫,有則說明系統內有空氣或者液面太低,要排氣或者補充油液。
油液在使用和存放過程中,其品質會不斷下降,嚴重時會直接影響轉向系統的工作,甚至引起故障。故必須保障使用保質期內的油液,並按照油液使用說明書規定的行駛里程定期更換。必須使用指定的油液,不能隨意更換。同時注意不能將兩種不同的油液混合使用。
(2)油液的排放和加註。把車水平停放,頂起前橋,支撐好汽車,是方向盤處於中間位置,打開儲液罐的蓋,排出罐內油液。
(3)系統排氣的方法。如發現系統內有空氣,或者更換油液和維修液壓迴路時,應對系統進行排氣。方法如下:把車水平停放,頂起前橋,支撐好汽車。將油液補充到標定范圍,如發現下降,應及時補充足。重新接上高壓線,啟動發動機並使之怠速運轉,將方向盤回轉到左右極限位置數次,在這過程中,注意觀察液面位置。
2.動力轉向系統的檢查
(1)方向盤的檢查
檢查自由間隙。在發動機熄火,方向盤處於中間位置時,用拉力計沿方向盤的切線方向施加5N的拉力,檢查方向盤的自由間隙,標准值為25-50mm。如不符合,檢查轉向器齒輪的嚙合間隙和傳動機構球頭的間隙。
檢查回正性能。此項檢查需在寬闊的場地路試,實驗前應確保輪胎氣壓正常。首先慢性,分別向左,向右輕輕地小角度轉向,檢查左右轉向力有無明顯的不同及方向盤的回正情況,不正常則維修。如果正常,以35km/h的速度行駛,將方向盤順(逆)時針轉過90°,1-2s後放開方向盤,如果回正度超過70°,說明其回正性能良好。
檢查原地轉向力。將汽車停於硬質的平面上,確保輪胎氣壓符合要求,使方向盤處於中間位置。起動發動機,使之怠速運轉。用拉力計順時針和逆時針分別拉動方向盤115度,切向力應小於37N。如果拉力過大,則檢查油泵的皮帶是否過松,損壞,油液是否不足,系統內有無空氣,軟管是否扭曲等。
(2)系統油壓的測試
油壓測試的目的是檢查液壓系統及其主要元件的性能。在測試之前,應確保油泵的驅動裝置是正常的。
檢測時,在油泵出口與轉向器進口之間連接專用的測試工具,連接順序為油泵出油口-壓力表-關閉閥-轉向器進油口。起動發動機,對系統進行排氣,並把油液補充到標志范圍,原地左,右轉動方向盤幾次,使油溫升高到50-60℃,然後讓發動機怠速運轉,依次做下面的檢查。
檢查油泵的輸出壓力。關閉閥門,此時表上的壓力即為泵的輸出壓力,標准值不小於8MPa。如果過低,說明油泵內部泄露嚴重,應大修或更換油泵。
檢查不同轉速下系統的壓力差。完全開通閥門,提高發動機轉速,分別記錄發動機轉速為1000r/min和3000r/min時的壓力值,兩者之差應小於0.15MPa,如果不符合,則應維修或更換流量控制閥。
檢查無負荷時的壓力。完全開通閥門,此時系統處於無負荷狀態,壓力值標准為0.8-1MPa。油壓如果過大,說明液壓系統內部有堵塞。
檢查方向盤極限位置的壓力。完全開通閥門,原地分別向左和向右轉動方向盤極限位置,此時表上的壓力值不應小於8MPa,如果壓力過小,說明轉向器內漏嚴重,需要大修或者更換。
轉向壓力開關的檢測。油泵上安裝有一路開關,其作用是,當汽車在發動機怠速或者低速轉彎時接通,提高發動機的怠速轉速。使發動機熄火,撥開壓力開關的接頭,在油泵的插座上連接歐姆表,再重新起動發動機。逐漸關閉閥門,使油壓升高,然後觀察開關接通時的壓力值是否為115-210MPa,逐漸打開閥門,使油壓降低,然後觀察開關接通時的壓力值是否為107-112MPa。
如果有一項不符合,更換開關。壓力檢查完後,拆下專用測試工具,接好油管後,要注意重新給系統排氣,補足油液。

結論
論文分析了不同種類汽車的轉向系統,以及他們各自的工作原理和優缺點。最後分析了轉向系統的常見故障,對不同的故障現象提出了各自的解決辦法。論文在最後對液壓助力轉向機構的故障進行了特別的分析。
致謝
在學院學習生活的三年裡,我在各位老師孜孜不倦地教誨下,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完成了大學三年的學習任務。
首先,應當感謝學院的各級領導給我們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舒適的生活環境,以及對我們學業上的重視與關懷,特別是對本次畢業設計給予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
在本次畢業設計中,我的指導教師嚴謹細致、不辭辛勞和精益求精的教學態度,使我深受感動,這對我在本次畢業設計中取得的成績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謝。當然,也要感謝在設計中關心幫助過我的各位同學。
我知道我的這次設計還存在著許多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將會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斷的去學習。

參考文獻
[1] 叢樹林,張彬.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 陳德陽.汽車底盤構造圖冊.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 蔡興旺.付曉光.汽車構造與原理(上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4] 蔡興旺.付曉光.汽車構造與原理(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5] 屠衛星.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6] 李家本.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實訓[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0.
[7] 宋年秀,王東傑,劉超.圖解汽車底盤構造與拆裝[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8] 圖解新型汽車底盤構造與拆裝[M].北京:機械出版社.2011.
[9] 黎亞洲.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圖解[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10] 劉文蘋.汽車底盤構造與檢修[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11] 張立飛,趙健.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12] 黃華友.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13] 孔令來.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14] 王家青.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❻ 小型電動汽車機械轉向系統設計(畢業設計)

電動汽車機械轉向系統的
要求是什麼
任務是什麼。

❼ 汽車轉向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的畢業設計

轉向沉重的判斷與排除;低速擺頭的判斷與排除;高速擺頭的判斷與排除;行駛跑偏的判斷與排除;單邊轉向不足的判斷與排除;動力轉向系統轉向沉重的判斷與排除;動力轉向系統有噪音的判斷與排除

一、轉向沉重的判斷與排除
故障現象:
(1)汽車轉彎行駛時,轉動轉向盤很吃力
(2)汽車轉向時,轉向盤不能自動回位
1、檢查汽車是否超載或前部裝載過多,前輪胎氣壓是否過低,若輪胎氣壓偏低,應充氣使之達到規定值。
2、支起前橋,用手轉動轉向盤試驗。①若感到轉向盤輕便,說明前軸或車架變形,前輪定位失准等,應檢查校準;②若轉向仍感沉重,說明故障在轉向器或轉向傳動機械,與前橋和車橋無關。
3、拆下轉向搖臂,轉動轉向盤試驗。①若感覺轉向輕便,說明故障在轉向傳動機構;用手左右扳動前輪試驗,檢查轉向節主銷與襯套的配合情況,若扳動車輪比較費力,說明轉向節主銷潤滑不良或配合間隙過小,應加註潤滑脂或調整配合間隙;②檢查轉向節止推軸承,若軸承缺油或損壞,應更換;③檢查轉向拉桿各球頭的潤滑和松緊度情況,若拉桿球頭過緊,應加註潤滑脂或調整拉桿球頭的松緊度,若轉向仍然沉重,說明故障在轉向器;應檢查轉向器內潤滑油量和質量若潤滑油液面過低,說明轉向器內缺少潤滑油,應添加至規定位置若潤滑油變質,應更換潤滑油;檢查轉向器自由行程,若自由行程過小,說明轉向器嚙合轉動副嚙合間隙過小,應調整;轉動轉向盤,查聽轉向軸與套管有夫碰擦聲,若有碰擦聲,說明轉向軸或套管變形,應校直;④檢查轉向傳動軸萬向節,若萬向節缸油,應加註潤滑脂,若萬向節十字軸軸承損壞,應更換;⑤檢查轉向器蝸桿上下軸承的預緊度,若預緊度過大,應調整;⑥經上述檢查均正常,應拆檢轉向器,檢查轉向器內部的軸承、襯套、嚙合副齒有損壞或嚴重磨損等,根據檢視情況,更換相應零部件。
二、低速擺頭的判斷與排除
故障現象:汽車在低速行駛時,感到方向不穩,產生前輪擺振
1、外觀檢查
檢查車輛是否裝載貨物超長,而引起前輪承載過小,檢查後輪胎氣壓是否過低,應充氣使之達到規定值,檢查前懸架彈簧是否錯位、拆斷或固定不良,若錯位,應拆卸修復;若折斷,應更換,若固定不良,應按規定力矩擰緊。
2、檢查轉向盤自由行程
由一人握緊轉向搖臂,另一個轉動轉向盤試驗,若自由行程過大,說明轉向器嚙合傳動副間隙過大,應調整。放開轉向搖臂,仍由一人轉動轉向盤,另一人在車下觀察轉向拉桿球頭銷,若有松曠現象,說明球頭銷或球碗磨損過甚,彈簧折斷或調整過松,應先更換損壞的零件,再進行調整。
3、調查以上檢查均正常,可支起前橋,並用手沿轉向節軸軸向推拉前輪,憑感覺判斷是否松曠,若有松曠感覺,可由另一人觀察前軸與轉向節連接部位,若此處松曠,說明轉向節主銷與襯套的配合間隙過大或前軸主銷孔與主銷配合間隙過大,應理換主銷及襯套。若此處不松曠,說明前輪轂軸承松曠,應重新調整軸承的預緊度。
4、若非上述原因所致,應對前軸進行檢查,檢查前輪定位是否正確,若不正確,應調整,檢查前軸是否變形,若有變形應進行校正。
三、高速擺頭的判斷與排除
故障現象:汽車在高速或某一個較高車速行駛時,出理轉向盤發抖,行駛不穩定。
1、外觀檢查
檢查後輪胎氣壓是否過低,若氣壓過低,應充氣使之達到規定值。檢查前橋、轉向器及轉向傳動機構是否松動,若松動,應緊固。檢查前減振器是否漏油,若漏油或失效,應更換。檢查左右懸架彈簧是不時折斷或彈力減弱,若有折斷或彈力減弱,應更換。檢查懸掛彈簧是否固定可靠,若松動,應緊固。
2、支起起動橋,用三角架塞住非驅動輪,起動發動機並逐步使汽車換入高速檔,使驅動輪達到車身擺振的車速,若此時車身和轉向盤出現抖動,說明傳動軸嚴重彎曲或松曠,驅動橋齒輪嚙合間隙過大,應更換或調整,若此時車身和轉向盤不抖動,說明故障在前橋。
3、檢查前輪是不時偏擺
支起前橋,在前輪輪輞過上放一劃針,慢慢地轉動車輪,查看輪輞是否偏擺過大,若輪輞偏擺過大,應更換。拆下前輪,在車輪動平衡儀上檢查,前輪的動平衡情況,若不平衡量不大,應加裝平衡塊予以平衡。
4、經上述檢查均正常,應檢查車架和前輪是否正常,用前輪定位儀檢查前輪是否正確,若不正確,應調整,檢查車架有無變形,若有變形,應校正。
四、行駛跑偏的判斷與排除
故障現象:汽車直線行駛時,必須緊握轉向盤。若稍松轉向盤,便會自動跑向一邊。
1、外觀檢查
檢查左、右兩前輪輪胎氣壓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應按規定充氣,使兩前輪輪胎氣壓保一致,檢查左、右兩前輪輪胎的磨損程度,若磨損不一致,應更換磨損嚴重的輪胎。檢查左、右兩前輪輪胎的花紋是否一致,如花紋不一致,應更換輪胎,使花紋一致。將汽車停放在平坦地面上,查看汽車前部高度是否一致,若高度不一致,車輛左右傾斜,說明懸架彈簧折斷或彈力減弱,應更換。
2、用手觸摸跑偏一方的車輪制動轂和輪轂軸承部位,感覺溫度情況,若感覺車輪制動轂特別熱,說明輪制動器間隙過小或回位不徹底,應檢查調整。若感覺輪轂特別熱,說明該輪軸承過緊,應重親調整軸承預緊度。
3、測量前後橋左右兩端中心的距離是否相等,若不相等,說明軸距短的一邊鋼板彈簧錯位,車軸或半軸套管轉曲等,應檢查維修。用前輪定位儀檢查前輪定位是否正確,若不正確,應調整。
五、單邊轉向不足的判斷與排除
故障現象:汽車左右轉向時,出現某一邊轉向角過小
1、外觀檢查
檢查轉向拉桿有無變形,若有變形,應校直。檢查懸架彈簧有無變形,鋼板彈簧中心螺栓有無折斷,若有變形或折斷,應更換。檢查前軸有無變形,若有變形,應校直。
2、若汽車在維修後出現單邊轉向不足
將汽車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支起前橋,將轉向盤一邊轉到底,再回轉另一邊到底,記住轉向盤轉動的總圈數,將轉向盤由一邊轉過總圈數的一半,檢查前輪是否處於直線行駛位置,若前輪不處於直線行駛位置,說明轉向搖臂安裝位置不對,應拆下重新安裝,若轉向盤轉不到總圈數的一半,轉向角限位螺釘就頂住轉向節,說明轉向角限位螺釘調整不當,應重新調整。
2、經上述檢查均正常,應拆檢轉向器,檢查轉向器內是否有異物卡住,轉向器嚙合傳動副磨損過甚或變形等,檢查檢視情況,更換相應零部件。
六、動力轉向系統轉向沉重的判斷與排除
故障現象:汽車轉彎行駛時,感到轉向沉重,液壓助力作用有短暫的喪失
1、檢查轉向油泵驅動部分的情況,用手壓下轉向油泵的驅動皮帶,若壓下量過大,說明驅勸皮帶過緊,需調整。起動發動機,使發動機處於怠速運轉,突然提高發動機的轉速,檢查轉向油泵驅動皮帶有無打滑現象,如有打滑現象,說明驅動皮帶過松或磨損過甚,應調整或更換。
2、檢查轉向油液在儲液罐中的液面高度,若轉向油液液面處於下線或「MIN」線以下,說明轉向油液不足,應添加至規定位置。
3、檢查轉向油液儲液罐內的濾清器,取下濾清器,觀察濾網的狀況,若發現濾網過臟,說明濾清堵塞,應清洗。若發現濾網破裂,應更換。
4、檢查系統中是否會有空氣,起動發動機,並使其處於怠速運轉,然後來回轉動幾次轉向盤,觀察轉向油液的狀況,若發現轉向油液中有泡沫或油液混濁,說明轉向系統中有空氣混入,應排除。檢查轉向油泵的進油管是否破裂,若有破裂,應更換。檢查各管路接頭是否松動,若松動,應緊固。檢查轉向油泵軸上的密封環是否損壞,若漏油應更換。
5、檢查轉向系統的油壓,用壓力表連接在轉向油泵和轉向助力器之間,使發動機處於怠速運轉,關閉壓力表閥門,若10S內壓力達不到固定值,說明轉向油泵壓力不足,應拆檢維修。將轉向盤轉到左或右極限位置,打開壓力表閥門,若壓力達不到規定值,說明轉向助力器有故障或閥調整不當,應折檢調整。
6、檢查發動機怠速時的轉速,起動發動機,並使其處於怠速運轉,觀察此時發動機轉速表的指示值,若指示值偏低,或轉速不穩,說明發動機怠速過低,應調整。
七、動力轉向系統有噪音的判斷與排除
故障現象:汽車轉向時,轉向油泵處產生響聲
1、檢查儲油罐內轉向油液面高度,若液面低於下線或「MIN」線以下,說明轉向油液液面過低,應添加至規定位置。若轉向油液消耗過快,說明有嚴重漏油處,應檢查排除。
2、檢查轉向油泵驅動部分的情況,用手下壓轉向油泵的驅動皮帶,若壓下量過大,說明驅動皮帶過松,應調整。
3、檢查轉向油壓中是否有空氣,打開儲油罐蓋,啟動發動機並使其處於怠速運轉,來回轉動幾次轉向盤,觀察轉向油液中是否有氣泡,若有氣泡,說明轉向油液中混入空氣,應排除。
4、檢查儲油罐濾網是否堵塞,油管路布置是否正確,取下儲油管濾網,如發現過臟,說明油液循環不暢,應清洗,若油管路彎折、凹癟,應更換。
5、經上述檢查均正確,應拆檢轉向油泵,檢查葉片是否有劃痕,檢查泵體是否有劃痕,根據拆檢情況,更換相應的零件。

❽ 跪求汽車檢測與維修1萬字的論文論文自考本求

畢業論文;課題名稱;姓名號所在系;專業年級指導教師稱;二O一二年五月十八日;汽車轉向系故障的分析與檢修;【摘要】轉向系是汽車行駛的指南針,它的好壞關系著;行了診斷分析和檢修;【關鍵詞】轎車,轉向器,故障分析,檢查維修;引言;汽車發展的趨勢是安全、節能、環保;分析;由轉向油泵、轉向油管、轉向油罐以及位於整體式轉向;1.汽車動力轉向系的工作原理;(1)當汽車直線

畢 業 論 文

課題名稱

姓 名 號 所在系
專業年級 指導教師 稱

二O一二年五月十八日

汽車轉向系故障的分析與檢修
【摘要】轉向系是汽車行駛的指南針,它的好壞關系著汽車能否安全行駛。本文首先講述了汽車動力轉向系的整體結構;具體介紹了它的功用;分類和工作原理。然後具體對轎車動力轉向系統常見的幾種故障:一轉向沉重,二轉向時有雜訊,三方向盤自由行程過大,四左右轉向時輕重不一,五轉向時轉向盤強烈抖動,六汽車直線行駛時,轉向盤發飄或跑偏。最後講述了轎車動力轉向系中轉向盤的自由行程,轉向儲液罐的液面高度,液壓泵的泵送壓力,液壓系統的密封性,轉向柱的檢查方法以及通過轎車動力轉向系的故障現象進
行了診斷分析和檢修。對使用和維護汽車有著很現實。
【關鍵詞】 轎車, 轉向器,故障分析 ,檢查維修
引言
汽車發展的趨勢是安全、節能、環保。轉向系統是關系主動安全的重要系統,其操縱穩定性好壞對汽車性能影響很大。操縱性是汽車准確跟蹤駕駛員意圖行駛;穩定性是要求危險工況(高速行駛,側向加速度大,離心力大,超過輪胎側偏力而發生大的側滑;小附著系數路面的側滑;對開路面上輪胎左右側偏力不相等、側向風引起的橫擺)下汽車仍穩定行駛。為提高操縱穩定性,出現了ESP(電子穩定程序)、主動轉向、4WS(4輪轉向)等。ESP判斷產生不足轉向或過度轉向時相應在後輪、前輪產生制動力,產生橫擺力矩即糾偏力矩。四輪轉向的後輪也參與轉向。低速時,後輪與前輪反向轉向,減小轉彎半徑,提高機動靈活性。高速時,後輪與前輪同向轉向,提高汽車的穩定性。其控制目標是質心側偏角為零。然而這些汽車轉向系統卻處於機械傳動階段,由於其轉向傳動比固定,汽車的轉向響應特性隨車速而變化。因此駕駛員就必須提前針對汽車轉向特性的幅值和相位變化進行一定的操作補償,從而控制汽車按其意願行駛。如果能夠將駕駛員的轉向操作與轉向車輪之間通過信號及控制器連接起來,駕駛員的轉向操作僅僅是向車輛輸入自己的駕駛指令,由控制器根據駕駛員指令、當前車輛狀態和路狀況確定合理的前輪轉角,從而實現轉向系統的智能控制,必將對車輛操縱穩定性帶來很大的提高,降低駕駛員的操縱負擔,改善人一車閉環系統性能。
分析
由轉向油泵、轉向油管、轉向油罐以及位於整體式轉向器內部的轉向控制閥及轉向動力缸等組成。當駕駛員轉動轉向盤時,轉向搖臂擺動,通過轉向直拉桿、橫拉桿、轉向節臂,使轉向輪偏轉,從而改變汽車的行駛方向。同時,轉向器輸入軸還帶動轉向器內部的轉向控制閥轉動,使轉向動力缸產生液壓作用力,幫助駕駛員轉向操縱。這樣,為了克服地面作用於轉向輪上的轉向阻力矩,駕駛員需要加於轉向盤上的轉向力矩,比用機械轉向系統時所需的轉向力矩小得多。
1.汽車動力轉向系的工作原理
(1)當汽車直線行駛時:轉閥處於中間位置,來自轉向油泵的工作液從轉向器殼體的進油口流到閥體的中油環槽中。經過其槽底的通孔進入閥體和轉閥之間,此時因轉閥處於
中間位置,所以進入的油液分別通過閥體和轉閥縱槽槽肩形成的兩邊相等的間隙,再通過轉閥的縱槽和閥體的縱槽以及閥體的徑向孔流向閥體外圓上、下油環槽,然後通過殼體中的兩條油道分別流到動力缸的上、下腔中去,即左轉向動力腔l和右轉向動力腔r,但上、下腔油壓相等且很小。此時齒條-活塞既沒有受到轉向螺桿所造成的軸向推力,也沒有受到上、下腔因壓力差造成的軸向推力,所以齒條-活塞處於中間位置,動力轉向不工作。流入閥體內腔的油液在通過轉閥縱槽流向閥體上、下油環槽的同時,通過轉閥槽肩上的徑向油孔流到轉閥與扭桿軸組件之間的空隙中,經閥體組件和調整螺塞之間的空隙流到回油口,經油管回到油罐中去,形成了常流式油液循環。
(2)當汽車左轉彎時:轉動轉向盤,使短軸逆時針轉動,通過其下端軸銷子帶動轉閥同步轉動,這個扭矩也通過具有彈性的扭桿軸傳給下端軸蓋,下端軸蓋邊緣上的缺口通過固定在閥體上的銷子帶動閥體轉動,閥體通過其下端缺口和銷子,把轉向力矩傳給螺桿。由於轉向阻力的存在,要有足夠的轉向力矩才能使轉向螺桿轉動。這個扭矩促使扭桿軸發生彈性扭轉,造成閥體的轉動角度小於轉閥的轉動角度,兩者產生相對角位移。通下動力腔的進油縫隙減小(或封閉),回油縫隙增大油壓降低;通上動力腔的進油縫隙增大而回油縫隙減小(或關閉),油壓升高,上、下動力腔產生油壓差。齒條-活塞便在上、下腔油壓差的作用下移動,產生助力作用。此時來自轉向油泵的壓力油通過槽隙流向動力缸上腔,動力缸下腔的油則通過閥體徑向孔、槽隙、轉閥徑向孔和回油口流向儲油罐。
(3)右轉彎基本相似。不同的是由於轉向方向相反,造成的閥體和轉閥的角位移相反,齒條-活塞下腔壓力升高而上腔油壓降低,產生右轉向助力。
(4)當轉向盤停在某一位置不再繼續轉動時:此時閥體隨螺桿在液力和扭桿軸彈力的作用下,沿轉向盤轉動方向旋轉一個角度,使之與轉閥相對角位移量減小,上、下動力腔油壓差減小。但仍有一定的助力作用,此時的助力扭矩與車輪的回正力矩相平衡,使車輪維持在某一轉向位置上。
(5)漸進隨動原理:在轉向過程中,若轉向盤轉動的速度快,閥體與轉閥相對的角位移量也大,上、下動力腔的油壓差也相應加大,前輪偏轉的速度也加快,如轉向盤轉動的慢,前輪偏轉的也慢;若轉向盤轉在某一位置上不變,對應著前輪也轉在某一位置上不變。此即謂「漸進隨動原理」,也就是:「快轉快助,大轉大助,不轉不助」原理。
(6)轉向後需回正時,如果駕駛員放鬆轉向盤,轉閥回到中間位置,失去了助力作用,此時轉向輪在回正力矩的作用下自動回位;若司機同時回轉轉向盤時,轉向助力器助力,幫助車輪回正。
(7)當汽車直線行駛偶遇外界阻力使轉向輪發生偏轉時:阻力矩通過轉向傳動機構、轉向螺桿、螺桿與閥體的鎖定銷作用在閥體上,使之與轉閥之間產生相對角位移,這樣使
動力缸上、下腔油壓不等,產生了與轉向輪轉向相反的助力作用。在此力的作用下,轉向輪迅速回正,保證了汽車直線行駛的穩定性。
一旦液壓助力裝置失效,該動力轉向器即變成機械轉向器。此時轉動轉向盤,帶動短軸轉動,短軸下端法蘭盤邊緣有弧形缺口,轉過一定角度後,通過螺桿上端法蘭盤的凸塊帶動螺桿旋轉,以保證汽車轉向。不過這時轉向盤的自由行程加大,轉向沉重。 2 轎車動力轉向系故障診斷分析
本章講述了汽車常見的幾種故障並對其進行了診斷分析。一轉向沉重,二轉向時有雜訊,三方向盤自由行程過大,四左右轉向時輕重不一,五轉向時轉向盤強烈抖動,六汽車直線行駛時,轉向盤發飄或跑偏。
2.1轉向沉重
2.1.1 故障現象
可變液壓動力轉向的汽車,本來轉向是很輕便的,突然感到轉向沉重或方向盤轉不動。
2.1.2故障原因
油箱缺油或油液高度不足。
系統中混入大量空氣。
油箱濾網堵塞或管路堵塞。
液壓泵磨損,內部泄漏或驅動部分打滑、磨壞。
助力器內溢油閥、安全閥機件磨損,彈簧過軟或調整不當。
助力器內滑閥與滑壁間隙過大或關閉不嚴。
系統各接頭、襯墊處密封不良,產生液壓油外漏;系統內部密封元件損壞產生內漏。
2.1.3故障診斷與排除
檢查液壓泵驅動部分的工作情況。檢查驅動皮帶是否打滑或其他驅動形式的齒輪傳動等有無損壞。
檢查油箱內的油麵高度,看其是否達到規定的高度。如油麵過低,應予以加足,使油麵達到油尺上的高度標記。檢查油箱內的濾清器是否堵塞或損壞,如果堵塞,應進行清洗;如果損壞,應予以更換。
檢查系統中是否混有空氣。如果發現液壓油中有泡沫(或液壓油混濁),就可能是油路中有空氣(通常通過觀察回油管回油時是否夾帶有氣泡來判定)。空氣的進入通常是液壓泵的進油管裂損、接頭松動以及液壓泵軸上的密封環損壞等所致。如出現上述損壞,均應先給予維修,然後再排除系統中的空氣。
檢查液壓泵流量及溢油閥、安全閥的作用是否良好。可用壓力表接在管路上檢查,如果作用不良,應將閥及彈簧卸下,進行清洗和檢查,必要時更換新件。
檢查控制閥內的滑閥,看其作用是否良好。如因間隙過大或關閉不嚴,應更換新的轉向螺桿及滑閥。
檢查助力活塞上的密封環和閥室體徑向環槽的中間密封作用是否良好,必要時應予更換,同時還要檢查液壓缸表面有無損傷。
檢查單向閥的球閥與閥座的接觸是否嚴密。如因臟物墊起而關閉不嚴,應進行清洗,如因閥本身引起的關閉不嚴,必須更換新件。
2.2 轉向時有雜訊
2.2.1故障現象
轉向時液壓泵處發生響聲。
2.2.2 故障原因
液壓泵驅動部分發響,如皮帶過松、驅動齒輪傳動件損壞等。
液壓油量不足、系統中混有空氣。
油箱濾芯堵塞或損壞。
各管路接頭松動或油管破裂、堵塞。
2.2.3故障診斷與排除
先檢查油箱內的油麵高度,若油麵過低應補足液壓油。
檢查驅動部分的工作情況,檢查皮帶是否過松、驅動齒輪及其他部件是否損壞,若不正常應按規定要求給予調整、修復。
檢查回油管的回油情況,觀察液壓油中是否夾帶有氣泡(油液呈混濁狀) 之處,如有氣泡,應先查出漏氣,然後再排除空氣。
檢查油箱濾芯以及油路各處有無堵塞、損壞,若有均應將其修復。
2.3方向盤自由行程過大
2.3.1故障現象
轉動方向盤發現自由行程過大。
2.3.2故障原因
轉向縱拉桿兩端的球頭銷與銷座的間隙過大。
齒條與齒扇的間隙過大。
轉向螺桿和轉向螺母與鋼球之間的間隙過大。
2.3.3故障診斷與排除
應逐一檢查上述間隙是否過大,並採取相應的措施 。
2.4左右轉向時輕重不一
2.4.1故障現象
汽車在行駛中左右轉彎時,左右轉動方向盤感到輕重不同。
2.4.2故障原因
控制閥中的滑閥偏離中間位置,或雖在中間位置但與閥體台肩的縫隙大小不一致。 滑閥或閥體台肩處有毛刺、碰傷或有臟物阻滯,使液壓油循環受阻致使加力不平衡。 動力缸一側有空氣,造成活塞兩側壓力差過大,致使左、右向輕重不同。
2.4.3故障診斷與排除

❾ 汽車維修與檢測畢業論文怎麼寫

你的汽車維修與檢測論文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論文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

畢業論文怎麼寫?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是本科生培養方案中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畢業論文,綜合性地運用幾年內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一個問題,在作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所學知識得到疏理和運用,它既是一次檢閱,又是一次鍛煉。不少學生在作完畢業設計後,感到自己的實踐動手、動筆能力得到鍛煉,增強了即將跨入社會去競爭,去創造的自信心。這里僅將我們教研室老師近年指導本科畢業生論文中的體會整理出來,希望能對學生畢業論文有所幫助。

選擇一個相關的題目,應該是你感興趣並且和你所學的專業相關的。

進行文獻檢索,查找有關這個主題的所有研究成果,並且進行深入的研究。

在廣泛的吸收別人的成果的同時,思考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和看法,這是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一步。

參考科技論文的寫作規范,先寫出大綱,再增加內容形成草稿,反復修改,最後定稿。

需要注意地問題: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各類文章的標題,樣式繁多,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總要以全部或不同的側面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旨。畢業論文的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幾種。
一般說來,篇幅較長的畢業論文,都沒有分標題。設置分標題的論文,因其內容的層次較多,整個理論體系較龐大、復雜,故通常設目錄。
參考文獻又叫參考書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寫畢業論文過程中所查閱參考過的著作和報刊雜志,它應列在畢業論文的末尾。列出參考文獻有三個好處:一是當作者本人發現引文有差錯時,便於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教師了解學生閱讀資料的廣度,作為審查畢業論文的一種參考依據。三是便於研究同類問題的讀者查閱相關的觀點和材料。

熱點內容
奇瑞7座商務車電瓶 發布:2025-05-15 12:34:10 瀏覽:707
斯巴魯馳鵬越野視頻 發布:2025-05-15 12:33:18 瀏覽:471
夢見在房車里喝水 發布:2025-05-15 12:31:50 瀏覽:188
暹粒越野車 發布:2025-05-15 12:31:41 瀏覽:386
在密雲租的房車 發布:2025-05-15 12:06:39 瀏覽:360
建設雅馬哈輕便摩托車價格及圖片 發布:2025-05-15 12:05:24 瀏覽:435
外地房車進京要求 發布:2025-05-15 12:03:15 瀏覽:522
商務車m6是什麼車 發布:2025-05-15 11:36:13 瀏覽:340
摩卡色配米色內飾 發布:2025-05-15 10:55:37 瀏覽:460
長城皮卡15年銷量 發布:2025-05-15 10:31:00 瀏覽: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