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4s店保養政策
① 新車必須三年都在4s店保養嗎
新車不是三年都必須在4s店保養,只要過了首保時間以後就可以自行選擇保養地點。之所以有三年必須在4S店保養的說法還是三年的保質期所影響的。其實保質期和保養的地點無關,如果三年內車輛發生質量問題,只要是在正規的保養地點保養的,4S店仍然要承擔保修的責任。
根據《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四條供應商、經銷商不得限定消費者戶籍所在地,不得對消費者限定汽車配件、用品、金融、保險、救援等產品的提供商和售後服務商,但家用汽車產品「三包」服務、召回等由供應商承擔費用時使用的配件和服務除外。
關於汽車保質期的規定。
《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第十九條家用汽車產品在包修期內出現質量問題或者易損耗零部件在其質量保證期內出現質量問題的,消費者可以憑三包憑證選擇修理者免費修理(包括免除工時費和材料費)。修理者能夠通過查詢相關信息系統等方式核實購買信息的,應當免除消費者提供三包憑證的義務。
② 汽車質保期內必須在4S店保養嗎有哪些條件
汽車質保期內必須在4S店保養嗎?有哪些條件?其原因在於,新政策指出,「在家用汽車產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內因消費者未按照使用說明書要求正確使用、維護、修理產品而造成損壞的經營者可以不承擔本規定所規定的三包責任。包修:一般國內家用乘用車都是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為主,不同品牌的車可能會提供3年十萬公里或者終生質保。此類視不同品牌汽車而定。
關於車輛保養,尤其是還處在索賠期限之內的車輛的保養,要不要在4S店做,是個很多車主一直都有疑慮的問題。4S店保養的價格無論是備件還是人工確實都要比快修店貴上不少。雖然現在國家現在關於質保期新車不在4S店保養已經有了明文規定。但是實際上,如果是保養的部件出了問題的話,那麼4S店是可以決絕給你質保的。
③ 汽車在4s店如何做保養
一定要清楚車的零部件等的保用時間
。1.防凍液兩年或4萬公里換一次。2.雨刷一年換一次就可以。3.蓄電池可以用2-3年。4.輪胎可能跑4-6萬公里。5.剎車油可以用兩年或者4萬公里。保養只需要更換機油和機油濾芯,大保養才需要清洗油路或者建議更換三濾。只有更換輪胎,輪轂和補
過輪胎後及車輪受過大的撞擊,高速
行駛時方向盤抖動的情況出現才會做動平衡;車輛跑偏或者輪胎出現單邊損壞或偏磨才會做四輪定位。
4S店是某一汽車品牌的特約維修商,是專門為某一品牌汽車服務的,由品牌廠家提供技術指導、原材料供應和年度考核監督一系列的管理,長期在4S店保養你的愛車會有一系列的保養維修檔案。而一般的汽修廠只是包羅萬象,任何汽車都可以修理,原材料在市場上采購,收費相對平宜的區別。如果單純是保養汽車換機油,對技術要求不高的作業,二者均可選擇。
不用必須去4s店。1,汽車已經不是什麼高精尖的技術產物,大多數故障一般的修理店都能夠維修,所以消費者大可不必有4S店更專業之類的想法,可能車主更多的是擔心路邊店的配件質量和真假問題,如果是這樣,那麼車主可以自己在網上或者汽配城購買所需主要用品,比如機油、三濾,然後選擇一家正規或者熟悉的修理店付工時費即可。2,汽車的保修政策多為2年或6萬公里(以先到者為准),個別車型的保修時間略長,但一般不超過5年或10公里。我們以高爾夫車型的保養周期為標准,其1保5000KM,2保12500KM,都是換機油機濾空濾。3保2萬KM,通常這時4S會要求車主做大保養,不然不予保修。以此為據,除去免費的首保(通常首保是免費的),在車輛保修期內,車主只需在4S店自費進行兩次次保養,一次小保,一次大保,費用合計大概3000元。
④ 汽車質保期內必須在4s店保養嗎
至於車輛在保修期內是否一定要去4S店保養,車主只關心是否對自己有害「三包服務。權利有影響,就是「去掉保險」。有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但不妨仔細看看,外面能不能保養,享受三包服務的條件是什麼。
汽車在保修期內一定要去4s店保養嗎?
車輛在質保期內是否會在4S店進行保養並不是必須的,但大多數新車都會提供第一次或前兩次免費保養服務。不要白做。如果免費保養的次數用完了,或者沒有免費的首保服務,外面又有可靠的店,那麼不去4S的店保養也未嘗不可。
其實不管在哪裡做保養,都不會對車主做「三包」權利構成任何威脅。國家三包政策沒有明確規定4S店維修與三包服務的銜接。三包政策規定,只要按照廠家規定進行維修,三包服務不放行,三包期內發生的質量問題均可享受。
如果與維修無關的零件出現故障,享受三包服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動機出現問題,4S的店鋪都不做保修期內的保養,所以要求三包服務有些麻煩。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實行三包,但修理可以收費:
1)消費者因使用、維護、保管不當而受到損害;
2)不承擔三包修理的被拆卸損壞;
3)無三包憑證和有效發票;
4)三包憑證的型號與被修理產品的型號不一致或者被塗改的;
5)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壞。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非4S店鋪做過維修,需要提供維修資質、材料清單、維修項目、質檢單、出廠竣工證明復印件、購買證明等一系列相關材料如果你想享受三包服務,請到維修店。
@2019
⑤ 汽車保修期內一定要到4s店保養嗎
汽車保養按照規定可以不在4s保養,車主有權選擇維修保養商家。
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作為車主也有權利選擇車輛維修保養經營者。
但是汽車首保是4S店的三包項目之一,而且是免費的,所以首保可以在4S店進行,首保結束後就可以自由選擇其他專業門店了。
⑥ 汽車保養新規定
過完元旦我們迎來了充滿驚喜和挑戰的2017年。第一個驚喜就是2017年1月1日起實行的汽車行業新規定。現在來跟我一起學習2017年汽車保養新規定吧!
2017年汽車保養 新規一:「霸王條款」被廢除,維修保養不必去4S店!
曾經,保修期內如果不在4S店保養,車輛一旦出了故障,4S店有理由拒絕車輛保修,這是在我國汽車行業內很多年的行規,這樣的規定一直為消費者所詬病。
近日,國家交通運輸部修改了《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中明確規定了廠家和4S店不得以不在官方授權店保養為由拒絕給車輛質保,即車主可自由選擇修車點,該規定將於2017年1月1日開始實施。
這無論是對4S店外的維修廠還是廣大車主來說,無疑都是個好消息,托修方有權自主選擇維修經營者進行維修。除汽車生產廠家履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汽車質量「三包」責任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指定維修經營者。這個規定終於讓汽車廠家和經銷商不能再綁住消費者了,消費者可以自行選擇維修保養店。
也就是說,授權的4S店和車廠不能限制消費者到其他維修店修車的自由,如果以後4S店還有「你在別人那修,出現問題4S店都不管了」的說法,就屬於違規。
2017年汽車保養 新規二:不能強制使用原廠配件,「同質配件」時代來臨
曾幾何時,4S店都要求車主維修時強行使用原廠配件,新規出來後,4S店不能再強行使用原廠件,托修方、維修經營者可以使用同質配件維修機動車。同質配件是指「產品質量等同或者高於裝車零部件標准要求,且具有良好裝車性能的配件」。
除了4S店外,非4S店也需要提供「同質配件」,而且還要逐步對車輛維修記錄進行統一存檔管理,將一輛車的所有維修保養記錄電子化並全行業可查。
溫馨提示:
新規實施於2017.1.1號實施後,就意味著所謂的「原廠配件」不再「橫行霸道」,車主可以自己購買一個質量、配置差不多的零配件進行更換,4S店或廠家不能以此為借口推卸責任。其實剝奪原廠配件的「專制權」,提倡同質配件的流通,對第三方汽車維修機構是一個發展機會,普通消費者也將獲得更實惠的售後服務價格,一舉多得!
2017年汽車保養 新規三:強制執行!汽車維修信息將強制免費公開!
由交通部等部委聯合公布的《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下文簡稱《辦法》),其重要作用之一就被解讀為要打破此前經銷商在汽車維修技術及市場方面的壟斷。
根據《辦法》的內容,自2017年1月1日起,交通部等八部委將強制汽車生產者應採用網上信息公開方式,公開所銷售汽車車型的維修技術信息,其中包括車輛定期維護、總成及零部件的拆裝方法等。也就是說機動車生產廠家在新車型投放市場後六個月內,有義務向社會公布其維修技術信息和工時定額。具體要求按照國家有關部門關於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的規定執行。
針對此條,2015.2月發布的《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有明確規定,如果汽車生產者沒有按照規定時限公開汽車維修技術信息,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會責令其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將被通報,並提請國家質檢部門和相關指定認證機構撤銷相關車型3C認證證書。
溫馨提示:
新規實施後,維修信息公開將使得4S店以外的獨立維修企業可以更加有效地獲取汽車維修保養的相關技術信息。當然,4S店的售後部門也可以更好掌握維修其他品牌車輛的`技術能力。此外,信息公開也一定程度上緩解消費者對汽車維修存陷阱的憂慮,有利於汽車後市場的健康發展。
2017年汽車保養 新規四:零部件統一編碼國家標准將實施
何為原廠件?何為副廠件?何為仿冒品?一直以來,對配件品質定義、認知似乎並沒有一個標准,最起碼在國家的層面一直沒有這個規定。千呼萬喚,新規終於出台。
汽車零部件的統一編碼與標識、國家標准將正式實施。國家標准委於2015年9月11日批准發布了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等單位起草的GB/T32007-2015《汽車零部件的統一編碼與標識》國家標准,從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獲悉,標准將於2017年1月1日正式實施。
標准規定了汽車零部件統一編碼的編碼原則、數據結構,符號表示方法及其位置的一般原則。適用於汽車零部件(配件)統一編碼和標識的編制,以及汽車零部件(配件)的信息採集及數據交換。對規范汽車維修市場,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實現消費者配件查詢、配件可追溯體系的建立提供了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