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維修檢驗標准
1. 汽車維修標准有哪些
第六條汽車維修業戶必須有明確的質量負責人和質量檢驗員,質量檢驗員必須經過當地汽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培訓、考核並取得汽車維修檢驗員證,方可上崗。 第七條汽車維修業戶必須做好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建立健全並嚴格遵守與企業維修類別相適應的技術管理、計量管理和質量檢驗等規章制度。 第八條汽車維修業戶在維修生產中必須遵守以下法規和標准: (一)國務院發布的《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的有關規定; (二)國家標准局發布的各項汽車修理技術條件,以及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機動車允許雜訊及測量方法和汽、柴油車排放標准及測量方法等; (三)交通部第13號令發布的《汽車運輸業車輛技術管理規定》; (四)交通部頒發的有關汽車修理技術標准
2. 汽車維修質量檢驗標準是什麼
汽車維修質量檢驗應遵循的標准主要有: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區性標准和企業內部標准。
3. 二級保養的汽車二級維護保養驗收標准
1.發動機通過三清三濾作業後,應易啟動、運轉平穩、排氣正常(指尾氣達標)、水溫、機油壓力符合要求、轉速平穩、無異響、各皮帶張緊適度,無四漏(水、油、電、氣)現象。
2.方向自由行程和前束符合要求,轉向輕便、靈活、可靠,行駛時前輪無左右擺頭和跑偏。
3.離合器自由行程符合要求,操作方便、分離徹底、結合平穩、可靠,無異響,液壓系統無漏油。
4.變速箱、驅動橋、萬向節(或半軸)傳動裝置等潤滑良好,連接可靠,無異響和過熱,不跳擋、換擋靈活、不漏油。
5.制動踏板自由行程和制動器間歇符合要求,行車、駐車制動良好,制動時無跑偏現象和制動時拖滯現象,慣性比例閥工作正常,不漏油。
6.輪胎壓力正常(不同的車型規定的高低壓標准不同)。
7.懸臂、減震固定可靠,功能正常,輪轂軸承溫度在行駛後不高熱。
8.發電機、起動機、燈光、儀表、信號燈、按鈕、開關附屬設備齊全、完整,能工作正常。
9.全車各潤滑點加註潤滑油。
10.全車沖洗清潔。
維修廠家只要做到以上10條二級保養作業,車輛就是合格產品,車主可以放心。
4. 車輛一級保養的標準是什麼
一級保養
一般在汽車行駛到1500~2000km時進行,以緊固、潤滑為主。
1、將汽車沖洗干凈,發動機和底盤擦拭後應無油垢、泥垢。
2、清洗發動機機油、汽油(或柴油)、空氣濾請器,清除或排除各濾清器中的沉積物,排除貯器筒內的油污。
3、檢查並向發動機油盤、變速器、後橋、轉向機添加潤滑油、使其潤滑油麵至標准部位。
4、潤滑水泵、分電器、轉向拉桿球頭銷、離合器踏板支架銷、轉動軸、前後鋼板彈簧銷及車門等各潤滑部位(按各車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潤滑點進行潤滑),並配齊各潤滑點的油嘴。
5、檢查並緊固發動機、底盤、車身外部的連接螺栓與螺母,各鎖緊裝置應按規定的規格數量配備齊全,緊固可靠。
6、檢查並調整空氣壓縮機、發電機等各傳動帶的松緊度。
7、檢查和調整踏板的自由形成、方向盤的游隙以及前輪軸承、轉向節;檢查調整拉桿的連接情況,前輪的側滑量和汽車的制動性能。
8、檢查並緊固前後板彈簧U型螺栓、變速器、傳動軸、主減速器及半軸各連接螺栓。
9、檢查發動機罩、散熱器拉桿和百葉窗操縱機構、駕駛室或客車門窗座椅。
10、檢查輪胎外表、輪胎氣壓並充氣。
11、檢查電器系統,如發電機、起動機及各種儀表工作是否正常;檢查蓄電池液面高度和外殼是否滲漏,氣孔是否通暢等。電解液應高出極板10~15mm,蓄電池加註孔螺塞應齊全。
12、檢查備胎升降器及備胎的固定情況,潤滑備胎升降器各部位。
13、消除檢查中發現的故障和缺陷
5. 汽車維修的相關標准有那些
比較老的標准,將就看吧:車輛維修和技術管理工作規范
一.車輛維修管理
(一)按照國家標准《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gb/t16739.1一16739.3一1997),審批各類維修企業或經營業戶,審定業戶技術類別,簽發技術合格證。
(二)維護車輛維修市場秩序,查處無證修車和違章行為。
(三)指導和監督車輛維修經營者實行明碼標價、按維修范圍掛牌經營。執行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汽車維修結算工時定額標准;按規定與托修方簽訂維修合同,並使用交通部推薦的合同示範文本;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時,應當附有車輛維修統一結算憑證。
(四)指導和監督維修經營者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和質量管理體系,執行國家、交通行業和地方的維修技術標准和工藝規范。
(五)監督一、二類維修企業在承修二級維護、總成大修、整車大修、在用車改裝竣工出廠前應當按照竣工汽車的技術要求進行維修質量檢測,檢測合格的,實行竣工出廠合格證制度和竣工出廠質量保證期制度,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應當由質量檢驗員簽發。汽車竣工出廠合格證由各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各級道路運政管理機構負責發放和管理並要定期進行檢查。
(六)道路運政管理機構可以指定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a級站或汽車性能質量檢測監督站)對汽車維修的承、托修雙方因維修質量發生糾紛作出技術分析和鑒定。
(七)組織維修工和檢驗員進行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術培訓,考試合格的,發給上崗證。
1、培訓工作由經批准認定的培訓中心、技校或學術團體單位進行。
2、開辦汽車維修技工和檢驗員培訓班的單位必須由縣級道路運政管理機構報地級以上道路運政管理機構批准。
3、縣級道路運政管理機構根據考試成績報地級以上道路運政管理機構審核後發給《汽車維修技術工上崗證》和《汽車維修檢驗員證》。
二.綜合性能檢測站管理
(一)省級道路運政管理機構根據統籌安排、合理布局和避免重復建設的原則,對申請籌建綜合性能檢測站的單位進行立項籌建審批。
審查申請書的內容應包括:初步設計方案(包括設任務書、場地總體布置圖、站房平面圖、工藝布置圖等),設備目錄及選型(包括提供設備廠家)、人員配備及培訓計劃等文件。
(二)對批准籌建的綜合性能檢測站,道路運政管理機構應當按照綜合性能檢測站的開業技術條件,指導申請者配置符合車輛性能檢測工藝規程的場地、廠房、設備等技術裝備和有關安全、檢測工藝規程的各項管理制度。
(三)按有關規定對完成籌建的綜合性能檢測站進行審查和審批,認定合格的,發放相應檢測范圍類別的檢測許可證。
(四)組織綜合性能檢測站檢測人員的上崗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技術、業務和職業道德等。檢測人員上崗培訓由地級以上道路運政管理機構批准認定的培訓單位組織舉辦,檢測人員上崗證由地級以上道路運政管理機構審核發放。
(五)監督、檢查檢測站的檢測行為,並要求其實行檢測項目收費明碼標價;指導、監督檢測站執行有關車輛檢測標准、規范;監控檢測站提供檢測結果證明;指導檢測站掌握車輛檢測技術評定標准和採用科學的檢測方法;規范檢測工藝規程,制定全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的檢測結果報告的樣本,實行檢測站長負責提供檢測結果證明的制度。
(六)實行綜合性能檢測站檢測、診斷設備,計量儀器周期檢驗制度,不合格的,不準繼續使用。
三.車輛技術管理
(一)建立健全車輛技術檔案,一車一檔,並按要求和內容及時填寫,保證檔案內容齊全、完整。
(二)實行車輛定期檢測制度。道路運政管理機構應結合道路運輸證的年度審驗對車輛進行一次綜合性能檢測,評定出車輛技術等級,並根據車輛技術等級確定其經營資格或經營線路。通過車輛技術等級評定,全面掌握在用車輛的技術狀況。
推廣汽車檢測診斷技術,實行車輛維修前的狀況檢測,確定修理作業的范圍和程度。
(三)實行車輛強制維護制度,監督車輛按規定周期進行二級維護。對二級維護後的車輛應在道路運輸證「二級維護記錄」欄中進行簽章。
(四)實行車輛視情修理制度。車輛修理內容和項目應是由汽車運輸企業或個體業戶根據車輛檢測後技術狀況視情而定,道路運政管理機構不準作任何硬性干預,但有責任協助技術鑒定,以免造成不適和浪費。縣級道路運政管理機構要將每季度發生的各種車輛各級修理作業記錄匯總上報。
(五)車輛更新和報廢。道路運政管理機構應每年有計劃地對車輛進行一次技術檔案統計和實際調查。對長期使用、車型老舊、性能低劣、物料超耗嚴重,不經濟不安全的車輛,要分類登記造冊,匯總於《應報廢的老舊車輛尚在使用統計表》,並提出具體意見報當地政府,促使其報廢更新。
(六)車輛技術經濟定額由省級道路運政管理機構制定與修改。
(七)地、縣級道路運政管理機構要定期對各項技術經濟定額、指標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並上報。
四.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
(一)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的作用。
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是道路運政管理機構監督、檢查汽車維修企業維修質量和售後服務質量及處理汽車維修質量糾紛的依據。
(二)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填寫。
1、「托修方」欄填寫送修車輛的單位或個人的全稱。
2、「車牌號碼」按交警部門發放的車輛牌照號填寫。
3、「車型」欄填寫車輛型號,如「東風141」等。
4、「發動機型號、底盤(車身)號」欄按生產廠家編號填寫。
5、「維修類別」欄按實際維修所達到類別填寫。
6、「維修合同編號」欄填寫本次維修所簽定的維修合同的文本編號。
7、「接車人」欄填寫具體領取修竣車輛的人員姓名及身份證號。
8、「質量檢驗員」欄加蓋道路運政管理機構核發的質量檢驗員專用證號章。
9、「出廠日期」欄填寫修竣車輛交付託修方的時間(年、月、日)。
10、「竣工日期」欄填寫修竣車輛的時間(年、月、日)。
11、「進廠日期」欄填寫承修方承接車輛的時間(年、月、日)。
12、「維修專用發票編號」欄填寫由承修方開具的統一維修專用發票的編號。
13、「次數」欄填寫按修竣車輛自出廠之日起,在質量保證期之內,依次發生的車輛返修序次。
五.汽車維修質量檢驗員證
(一)汽車維修質量檢驗員證的作用和種類。
汽車維修質量檢驗員證是企業質量檢驗員進行維修車輛質檢工作的上崗資格證。汽車維修質量檢驗員證分為正證和副證,由道路運政管理機構發放和管理。
(二)企業質量檢驗員的分類。
企業質量檢驗員分為總質量檢驗員及質量檢驗員兩類。
(三)汽車維修質量檢驗員證的填寫。
1、「證號」由省級道路運政管理機構和地級道路運政管理機構核定。前二位數為地域代號,後四位數為自然序號。
2、「工作單位」欄填寫申報質量檢驗員證的單位全稱。
3、「審驗」欄加蓋道路運政管理機構審驗章。
6. 汽車維修標准有哪些類
第六條汽車維修業戶必須有明確的質量負責人和質量檢驗員,質量檢驗員必須經過當地汽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培訓、考核並取得汽車維修檢驗員證,方可上崗。
第七條汽車維修業戶必須做好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建立健全並嚴格遵守與企業維修類別相適應的技術管理、計量管理和質量檢驗等規章制度。
第八條汽車維修業戶在維修生產中必須遵守以下法規和標准: (一)國務院發布的《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的有關規定; (二)國家標准局發布的各項汽車修理技術條件,以及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機動車允許雜訊及測量方法和汽、柴油車排放標准及測量方法等; (三)交通部第13號令發布的《汽車運輸業車輛技術管理規定》; (四)交通部頒發的有關汽車修理技術標准
7. 汽車維修質量標准有哪些內容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車輛維修檢驗標准
維修人員對有關項目進行維修後,須確保完成所有維修工作,並符合以下出廠技術標准。對不符合要求的,下一工序的維修人員或檢驗員有權拒絕接收或責令返修。各系統檢修的出廠技術標准如下:
一、換發動機、發動機大修的出廠技術標准
1. 空氣濾清器、機油濾清器,效能良好,無阻塞及短路現象,安裝牢固,密封無
滲漏現象。
2. 發動機無異響,油底無滲漏。
3. 發動機各部介面螺栓、螺母安裝扭力符合原廠規定。
4. 各汽油管、真空管、水管安裝正確,不漏油、水、氣。
5. 各感測器安裝扭力符合規定,導線接頭連接牢固不漏電。
6. 發動機皮帶無老化開裂及磨損過度現象,張緊度符合原廠規定。
7. 起動機起動時無空轉、打滑現象,電瓶樁頭牢固,電瓶液正常。
8. 發電機充電正常。
9. 發動機支架,排氣管介面安裝牢固,介面墊不漏氣。
10. 離合器自由行程符合規定,離合器接合平穩,分離徹底,掛檔不響,無打滑現
象。
11. 水箱、空調泵、助力泵、發電機安裝牢固,冷卻風扇及設備工作正常。
12. 點火正時符合原廠規定。
13. 氣缸壓力(水溫80以上時)符合原廠規定。
14. 在常溫下,機油壓力應符合技術標准。
15. 油門、阻風門工作正常。
16. 加速靈敏、不爆震、不回火、不冒煙。各工況供油正常,過渡平順。熱磨合4
小時之後,拆下火花塞應無上油現象。
17. 在走合期之內允許排氣管有不明顯的冒藍煙。在各檔內均須避免發動機以高轉
速行駛。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18. 尾氣排放符合技術標准。
8. 汽車維修質量檢驗的基本要求
一、換發動機、發動機大修的出廠技術標准
1. 空氣濾清器、機油濾清器,效能良好,無阻塞及短路現象,安裝牢固,密封無
滲漏現象。
2. 發動機無異響,油底無滲漏。
3. 發動機各部介面螺栓、螺母安裝扭力符合原廠規定。
4. 各汽油管、真空管、水管安裝正確,不漏油、水、氣。
5. 各感測器安裝扭力符合規定,導線接頭連接牢固不漏電。
6. 發動機皮帶無老化開裂及磨損過度現象,張緊度符合原廠規定。
7. 起動機起動時無空轉、打滑現象,電瓶樁頭牢固,電瓶液正常。
8. 發電機充電正常。
9. 發動機支架,排氣管介面安裝牢固,介面墊不漏氣。
10. 離合器自由行程符合規定,離合器接合平穩,分離徹底,掛檔不響,無打滑現
象。
11. 水箱、空調泵、助力泵、發電機安裝牢固,冷卻風扇及設備工作正常。
12. 點火正時符合原廠規定。
13. 氣缸壓力(水溫80以上時)符合原廠規定。
14. 在常溫下,機油壓力應符合技術標准。
15. 油門、阻風門工作正常。
16. 加速靈敏、不爆震、不回火、不冒煙。各工況供油正常,過渡平順。熱磨合4
小時之後,拆下火花塞應無上油現象。
17. 在走合期之內允許排氣管有不明顯的冒藍煙。在各檔內均須避免發動機以高轉
速行駛。
18. 尾氣排放符合技術標准。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