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後汽車維修業稅負
Ⅰ 汽車維修業的稅率是多少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
如果修理廠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稅率是17%,而你所說的路邊小店應該不屬於一般增值稅納稅人,那麼到稅務機關去開張發票只能是6%的稅率。
Ⅱ "營改增"對企業稅負會產生哪些影響
"營改增"對企業稅負會產生的影響有:
1、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核心思路是減輕企業負擔、支持服務業發展,同時「營改增」也是一項意義重大的結構性減稅措施。從理論上看,「營改增」能夠避免重復征稅以減輕企業的納稅負擔,但是,實際上,由於企業類型不同、各行業的經營模式不同等使得稅改的對企業的影響和效果也不盡相同。
2、對小規模納稅人的影響。
原先營業稅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徵收的稅率一般為 5%,而現在由5%的價內營業稅下降到了3%的價外增值稅,稅率的減幅是很明顯的。據資料統計,在試點的上海地區,在大約 13.9 萬戶試點的企業中有 9.1 萬戶為小規模納稅人,它們大多數是小型微利企業。這些企業的競爭壓力大,在稅改之後,它們的稅收減幅大約 40%,國家極大的支持和推動了小型微利企業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就業。
3、對一般納稅人的影響。
對於一般納稅人的影響對於不同的行業,由於存在進行稅額的抵扣和稅率設置的差異,影響也不盡相同。下面主要從文化創意企業、服務型企業、物流企業、交通運輸業企業和建築業5個類型的企業進行分析。
(1)文化創意企業。
文化創意服務包括設計服務、商標著作權轉讓服務(包括商譽和特許經營權轉讓服務)、知識產權服務、廣告服務(含廣告代理服務)和會議展覽服務(含會議展覽代理服務)。文化創意企業原來適用的營業稅稅率為5%,而在其稅改後由5%的營業稅變為6%的增值稅。直觀上看稅率有所上升,但是企業在相關服務過程中所采購的固定資產,材料費等的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可以憑票抵扣,所以,總體的稅負不會上升甚至會獲得一定程度的下降。
(2)服務型企業。
服務型企業相對較為特殊,其人力成本在企業成本中的佔比較高,因此依靠服務所創造的利潤也是企業利潤的絕大成分。該類企業比較不容易獲得增值稅發票,可以盡享抵扣的進項稅比較少,而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增值稅的稅率要比原先營業稅的稅率要高,這將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
(3)物流企業。
根據「營改增」規定,一般納稅人的物流企業適用於11% 或6%的增值稅稅率。而其進項稅額的抵扣,主要包括用於物流派送所需的外購燃料、外購設備等,需要說明的是,企業在外送服務過程中所支付的過路過橋費、保險費以及人力成本等成本費用不在進項抵扣范圍之內。在總體上估算,稅負會有所增加。
(4)交通運輸業。
交通運輸業原來適用於 3%的營業稅,營改增後改為徵收11%的增值稅。稅改之前企業購入固定資產等都是不能夠進項抵扣的,但在「營改增」之後,企業購入的汽修配件、固定資產等都可以盡享抵扣,可以減少企業的納稅負擔。但實際上,對一些剛起步的企業或者已經運營一段時間較為成熟的企業來說,新購入的固定資產並不多,資金缺乏的企業還會採用融資租賃方式來運行,但是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無法抵扣,同時,這些企業的成本支出主要為人工成本,這部分支出又無法抵扣,稅務負擔將有所加重。
(5)建築行業。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主要取決於於適用稅率水平、毛利率及營業成本中可抵扣項佔比等因素,稅改後適用稅率低、毛利率較低、可抵扣項目佔比較高的建築企業受益較大。由於增值稅相對營業稅稅率提高且抵扣不充分,建築行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首先面臨的就是期初稅款抵扣問題,主要涉及到建築企業期初庫存材料和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問題。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一方面有利於建築企業提高機械設備裝備水平,改善企業財務狀況,優化資產結構,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引進新的機械設備和流水線,減少作業人員,降低人工費支出,又反過來降低了企業的稅負。最後,約佔35%比例的人工成本中,不全是本企業自身發生的人工費,其中還包含至少20%勞務分包成本,由於國家對勞務公司是否也實行由營業稅改徵增值稅還沒有定論,如果不同步進行改革,這部分勞務分包成本對建築企業增值稅稅負影響最大。
Ⅲ 汽車維修行業稅率多少
一是如果你是一般納稅人,稅率為17%,稅負率=應納增值稅額/銷售收入額*100%二是如果你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為3%,也就是增值稅稅收負擔率。
Ⅳ 營改增後交通運輸業一般納稅人的稅負率該多少
一般納稅人的稅負率等於當期應納增值稅除以當期應稅銷售收入。
一般納稅人的稅負率的計算方法:
稅負率是分類的,如增值稅稅負率為:實際交納增值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100%;
所得稅負率為:實際交納所得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100%。
註:對小規模納稅人來說,稅負率就是徵收率:3%,而對一般納稅人來說,由於可以抵扣進項稅額,稅負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遠遠低於該比例。
(4)營改增後汽車維修業稅負擴展閱讀:
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標准: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並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的;
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的。上述所稱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是指納稅人的年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銷售額占年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
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准:除上述小規模納稅人以外的其他納稅人屬於一般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准確的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認定為一般納稅人資格。這里所稱的會計核算健全,是指能夠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設置賬簿,根據合法、有效的憑證進行核算。
也就是說,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認定標準的小規模納稅人,只要會計核算健全,也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商貿企業除外)。商貿企業一般納稅人的認定
Ⅳ 交通運輸業營改增後的稅負多少
「營改增」後交通運輸業稅負變化時間:2014-04-03信息來源互聯網,僅供參考
交通運輸業「營改增」試點已在全國推行,「營改增」後部分交通運輸企業的綜合稅負不降反增,對這類企業進行財政扶持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營改增」前後交通運輸企業稅負,並引入衡量企業稅改前後稅負水平的「綜合稅負」概念,最後提出了改進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的建議。
一、影響交通運輸企業稅負的因素分析
我國出台「營改增」方案的初衷是試點行業總體稅負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復征稅。「營改增」實施後,交通運輸行業繳納的流轉稅由營業稅改為增值稅,雖然消除了重復征稅,但並沒有完全實現稅負降低的目標,不少交通運輸企業的稅負反而增加了,主要原因如下:
1. 增值稅稅率設計較高。交通運輸企業原來適用營業稅稅率3%,改徵增值稅後一般納稅人的稅率為11%,如要保持稅負不變或下降,抵扣水平至少要達到8%,而目前交通運輸企業普遍存在抵扣稅不足的問題。
2. 進項稅抵扣不足。①交通運輸企業的成本結構中,人力成本、房屋(庫房)租賃成本、路橋費保險費等佔有成本比重較大,這些成本按稅法規定是不能抵扣的。②交通運輸企業由於大部分運輸設備是在「營改增」前采購完成,這部分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已經無法抵扣。③由於交通運輸企業通常會在運輸途中加油或修理,一般難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一是小型加油站或修理廠可能沒有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資格;二是司機嫌開發票手續繁雜等而沒有取得專用發票;三是多數裝卸搬運隊是實行鬆散管理的,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
此外,還必須考慮試點企業綜合稅負的變化:①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對企業負擔的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的影響;②由於「營改增」後外購物料所含進項稅和繳納增值稅不能在稅前扣除等原因對企業所得稅造成的影響;③「營改增」後交通運輸收入所含銷項稅不作為應稅收入而對企業所得稅造成的影響。
二、「營改增」前後稅負的實例分析
1. 以交通運輸企業(含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為例進行稅改前後的綜合稅負比較分析。
例1:甲運輸公司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甲向乙公司提供運輸勞務,2013年8月份取得收入103萬元(含稅)。除稅金外,假設甲公司稅改前後允許所得稅前扣除的成本費用不變。
稅改前甲公司應繳納稅款:按照3%徵收率應納營業稅=1 030 000×3%=30 900(元),應納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30 900×(7%+3%)=3 090(元),由於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允許稅前扣除而影響企業所得稅(減少)=(30 900+3 090)×25%=8 497.5(元),應納稅影響額總計=30 900+3 090-8 497.5=25 492.5(元)。
稅改後甲公司應繳納稅款:按照3%徵收率應納增值稅=1 030 000/(1+3%)×3%=30 000(元),應納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30 000×(7%+3%)=3 000(元),由於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稅前扣除而影響應納企業所得稅(減少)=3 000×25%=750(元),由於運輸收入所含銷項稅不作為應稅收入而影響企業所得稅(減少)=[1 030 000-1 030 000/(1+3%)]×25%=7 500(元),影響應納企業所得稅合計數(減少)=7 500+750=8 250(元),應納稅影響額總計=30 000+3 000-8 250=24 750。
如果只對比營業稅稅額和增值稅稅額,甲公司納入試點後應納稅額減少900元(30 900-30 000),但綜合考慮所有受影響的相關稅種,甲公司納入試點後綜合稅額減少742.5元(25 492.5-24 750)。
例2:丙運輸公司為試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丙公司向丁公司提供運輸勞務,2013年8月份取得收入111萬元(含稅),外購汽油、物料等40萬元(不含稅),均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除稅金外,假設丙公司稅改前後允許所得稅前扣除的成本費用不變。
稅改前丙公司應繳納稅款:按照3%的稅率應納營業稅=1 110 000×3%=33 300(元),應納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33 300×(7%+3%)=3 330(元),由於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允許稅前扣除而影響企業所得稅(減少)=(33 300+3 330)×25%=9 157.5(元),由於外購物料所含進項稅允許稅前扣除而影響企業所得稅(減少)=400 000×17%×25%=17 000(元),影響應納企業所得稅合計數(減少)=9 157.5+17 000=26 157.5(元),應納稅影響額總計=33 300+3 330-26 157.5=10 442.5(元)。
稅改後丙公司應繳納稅款:應納增值稅=1 110 000/(1+11%)×11%-400 000×17%=42 000(元),應納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42 000×(7%+3%)=4 200(元),由於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允許稅前扣除而影響企業所得稅(減少)=4 200×25%=1 050(元),由於運輸收入所含銷項稅不作為應稅收入而影響企業所得稅(減少)=[1 110 000-1 110 000/(1+11%)]×25%=27 500(元),影響應納企業所得稅合計數(減少)=27 500+1 050=28 550(元),應納稅影響額總計=42 000+4 200-28 550=17 650(元)。
如果只對比營業稅稅額和增值稅稅額,丙公司納入試點後應納稅額增加8 700元(42 000-33 300),但綜合考慮所有受影響的相關稅種,丙公司納入試點後綜合稅額增加7 207.5元(17 650-10 442.5)。
2. 根據上述案例計算過程,可推導出「綜合稅額計算公式」,以便分析企業稅改前後綜合稅負的變化情況:
(1)小規模納稅人(城建稅率7%、教育費附加3%)。
稅改前綜合稅負影響額=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附加-企業所得稅減少額=含稅銷售額×營業稅稅率+含稅銷售額×營業稅稅率×10%-含稅營業額×營業稅稅率×25%-含稅營業額×營業稅稅率×10%×25%
稅改後綜合稅負影響額=增值稅+城建稅及教育附加-企業所得稅減少額=含稅營業額/(1+徵收率)×徵收率+含稅營業額/(1+徵收率)×徵收率×10%-[含稅營業額-含稅營業額/(1+徵收率)]×25%-含稅營業額/(1+徵收率)×徵收率×10%×25%
(2)一般納稅人(城建稅率7%、教育費附加3%)。
稅改前綜合稅負影響額=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減少額=營業稅+營業稅×10%-購進負擔進項稅額×25%-營業稅×25%-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25%=含稅營業額×營業稅稅率+含稅營業額×營業稅稅率×10%-購進負擔進項稅額×25%-含稅營業額×營業稅稅率×25%-含稅營業額×營業稅稅率×10%×25%
稅改後綜合稅負影響額=增值稅+城建稅及教育附加-企業所得稅減少額=增值稅+增值稅×10%-(含稅營業額-不含稅營業額)×25%-增值稅×10%×25%=[含稅營業額/(1+增值稅稅率)×增值稅稅率-購進負擔進項稅]+[含稅營業額/(1+增值稅稅率)×增值稅稅率-購進負擔進項稅]×10%-[含稅營業額-含稅營業額/(1+增值稅稅率)]×25%-[含稅營業額/(1+增值稅稅率)×增值稅稅率-購進負擔進項稅]×10%×25%
三、完善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的建議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營改增」後丙公司負擔的增值稅額和綜合稅額都增加了。為了保證試點企業不因「營改增」而增加稅負,順利推進「營改增」工作,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各試點地區財政部門都出台了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廣東省粵財預[2012]121號規定的財政扶持對策是:「營改增」後應交增值稅比按原營業稅政策計算的營業稅月平均增加1萬元以上的試點企業。而上海規定了試點企業應納稅額季度增加超3萬元的門檻,其他地區情況也大致差不多。
另外,目前存在財政扶持政策地區差別較大的問題,如天津市津財稅政[2013]1號規定申請財政扶持資金的試點企業必須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廈門市廈財稅〔2012〕19號規定流轉稅負(含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高於原營業稅政策規定計算的流轉稅負(含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試點企業方可申請財政扶持資金。
不管是上海版還是廣東版的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都只考慮增值稅和營業稅比較,而且都設置稅負增加額門檻。雖然廈門版考慮了流轉稅稅負,但並不全面。由此導致例2中的丙公司(稅改後稅負增加)在上海和廣東很可能都無法「享受」財政扶持資金,而在廈門和天津則可能得到財政資金扶持。因此,建議各地財政部門修改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首先,財政扶持不應設稅負增加額的門檻,否則對中小企業不公平;其次,稅負增減與否不應只考慮增值稅額與營業稅額,而應考慮稅改前後綜合稅額變化情況(包括企業所得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稅種),綜合稅額的計算可參考上述「綜合稅額計算公式」;最後,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應制定統一的財政扶持資金管理辦法,避免各地區政策差異過大。
當然,對企業採取財政扶持政策只是權宜之計,從長遠看,應該是不斷完善「營改增」方案以降低企業稅負,如考慮優化降低交通運輸企業的增值稅率、適當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等,允許交通運輸企業發生的保險費、路橋費和人工成本按一定比例(如7%)進行抵扣。
Ⅵ 一般汽車修理廠增值稅稅負是多少,所得稅稅負是多少
你好,這個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的,不同地方稅局對企業稅負率的要求不同
Ⅶ 汽車修理行業一般納稅人的稅負應該是多少
一般在2%-4%左右,
需要看當地稅局對這個行業參考的稅負率水平是多少的。
擴展閱讀:
稅負率:是指增值稅納稅義務人當期應納增值稅占當期銷售收入的比例。對小規模納稅人來說,稅負率就是徵收率:3%,而對一般納稅人來說,由於可以抵扣進項稅額,稅負率就不是17%或11%,而是遠遠低於該比例。稅負率與稅負二者之間既有密切聯系,又有差別。
稅負率是分類的。如:增值稅稅負率為:實際交納增值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100%
所得稅稅負率為:實際交納所得稅稅額÷不含稅銷售收入×100%
Ⅷ 關於汽車維修業的稅負率
增值稅都是17個點的。
Ⅸ 營改增之後稅負率是上升還是提高了
從長遠來看,企業的稅收負擔是降低了;但短期來看,部分企業的 稅收負擔是增加了。從中央的政策來看,要求「營改增」後,行業稅負只減不
增;但是從實際操作來看,部分行業,短期內面臨稅負增加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