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在匈牙利汽車配件
㈠ 匈牙利最大的汽車生產企業總部在哪個城市它是該國第幾大城市與我國哪個城市是友好城市
匈牙利最大的汽車生產企業總部在傑爾,是匈牙利第五大城市。與武漢是友好城市
㈡ 在匈牙利找工作是很難嗎
有能力的人在哪裡找工作都是很容易的,否則的話在哪裡都是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的,所以還是要看個人的具體情況的。
㈢ 華為工作人員在匈牙利待遇
摘要 您好,好開心為你服務。我是職場如意八老師,擁有6年的職業規劃經驗,擅長職業規劃,優勢挖掘,面試,修改簡歷等等。累計咨詢超過1000小時。
㈣ 我要去匈牙利做生意,問下那邊的環境怎麼樣,還有主要講什麼語言的,在那邊買車的話,稅又怎麼樣
匈牙利投資貿易發展局- 進入匈牙利的通行證 在過去的15年中,匈牙利成為外資市場主要的投放地。累計投資額達到650億美元,並且投資增長在逐年增加。 主要是以下因素使得匈牙利成為理想的投資地點:大量有天賦、創造力、靈活和高素質的勞動力,專業的技術知識和語言能力,合理的有競爭力的勞動力開銷,高效和優秀的商業基礎設施如道路,通訊,電力等-所有這些都使得匈牙利成為歐洲中部商業的中心。 匈牙利投資貿易發展局處作為匈牙利政府投資和商務發展代辦機構於1993年成立。它作為外國投資者在匈牙利的信息和咨詢中心,通過其私營部門和政府廣泛的網路聯系通過收取傭金的方式幫助國內外的投資者。 佔世界總新項目投資額30-40%的匈牙利,匈牙利投資貿易發展局的設立增強了其國際競爭力。 與匈牙利具有最重要利益關系的中國機構 中國銀行昌蘇(音)標准配件廠海南航空公司海信集團華為集團匈牙利Skála 集團聯想集團熊貓集團創維集團TCL海外控股有限公司Fly Horde Kft.�0�9zsia Kincse Kft.Wink SportZTEXocecoNEUSOFTFML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亞洲中心賓館 </SPAN>
㈤ 請明白的人告訴我關於匈牙利國家的問題。謝謝
國名 匈牙利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Hungary)。
國名釋義 以民族名稱命名。一般認為匈牙利的主要民族馬扎爾族即匈牙利族。「匈牙利」的含意是「十個部落」。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白、綠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紅色象徵愛國者的熱血,還象徵國家的獨立和主權;白色象徵和平,代表人民追求自由和光明的美好願望;綠色象徵著匈牙利的繁榮昌盛,象徵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
國徽 為盾徽。盾面垂直分為兩部分:左邊為平行、紅白相間的寬條;右邊下方是綠色的山峰,峰頂上有一頂王冠,王冠上面是白色雙十字圖案,這是主教標志。盾徽上面是一個聖斯提芬大王冠,王冠之上有一傾斜的十字架,傳說十字架是匈牙利王冠被竊時讓小偷壓斜的。
國歌 《匈牙利共和國國歌》。
獨立日 11月16日(1918年)
國慶日 8月20日(1949年)
大屠殺紀念日:4月16日(1944年)
爭取自由斗爭日:3月15日(1848年)
民族 馬扎爾族占總人口的98%,其他有日耳曼族、斯洛伐克族、羅馬尼亞族、塞爾維亞族等。有一說法是中國古代的匈奴。
(有詩證明:我們那遙遠的祖先,你們是怎麼從亞洲走過漫長的道路,來到多瑙河邊建立起國家的?---------匈牙利詩人 裴多菲)
首都 布達佩斯(Budapest)。人口170萬(2006年1月1日)。
主要城市 米什科爾茨、德布勒森、塞格德。
貨幣 福林。
同北京時差 -7.00
國際電話碼 36
國花 鬱金香——(百合科)
名勝 巴拉頓湖、巴拉德拉洞群、聖·伊斯特萬大教堂。
風俗 婦女婚後,便用花布把頭發包住,這是與未婚少女的最大區別。結婚需經求婚、訂婚和迎娶三個階段,訂婚的儀式必不可少,雙方都由一位女性親戚陪同去神父處登記。
國家政要: 總統紹約姆·拉斯洛 (Solyom Laszlo) ,2005年6月當選;總理久爾恰尼·費倫茨(Gyurcsany Ferenc) ,2004年9月當選,2006年4月,社會黨在國會大選中獲勝,贏得組閣權,同年6月,久爾恰尼宣誓就任總理。
[編輯本段]人口
1019萬(2007年1月1日)。主要民族為馬扎爾族(即匈牙利族),約佔98%。少數民族有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德意志和吉卜賽等族。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66.2%)和基督教(17.9%)。15歲以上公民有98.9%的人具有基本教育水平。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面積為93030平方公里。是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全境以平原為主,80%的國土海拔不足200米,屬多瑙河中游平原。多瑙河以東的匈牙利大平原,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還有西北部的小平原,大部海拔100-150米。山地不足五分之一,北部為喀爾巴阡山脈的一部分,海拔300-1,000米。北部山地的凱凱什峰為全國最高點,海拔1015米。西部外多瑙山地為阿爾卑斯山的余脈,一般海拔300-500米,最高科里什峰,海拔704米。包科尼山南麓的巴拉頓湖,為中歐最大湖泊。
山區森林茂密,有櫟樹、山毛櫸、椴樹等;平原有大片草原,發育有肥沃的黑土。重要河流為多瑙河及其支流蒂薩河。巴拉頓湖為最大淡水湖。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氣溫1月-4~-2℃,7月20~22℃,年降水量480~800毫米,自西向東遞減。東鄰羅馬尼亞,南接塞爾維亞,西與奧地利接壤,北與捷克、斯洛伐克、烏克蘭為鄰。鋁土礦儲量豐富,分布在外多瑙山地一帶;還有煤、石油、天然氣、鐵、錳、鈾等礦藏。全境三分之二地區有地下熱水蘊藏。
[編輯本段]簡史
匈牙利國家的形成起源於東方游牧民族——馬扎爾游牧部落,公元9世紀時他們從烏拉爾山西麓和伏爾加河灣一帶向西遷徙,公元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來。公元1000年,聖·伊斯特萬國王加冕,正式建立封建國家。15世紀下半葉馬嘉什國王統治時期是匈牙利歷史上較為輝煌的時期。1526年土耳其入侵,封建國家解體。1699年開始全境由哈布斯堡王朝統治。1848年爆發了科蘇特領導的自由革命斗爭。1849年4月匈國會通過獨立宣言,建立匈牙利共和國,但不久被奧地利和沙俄軍隊所扼殺。1867年奧匈協定宣布成立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解體。1918年11月匈宣布成立第二個資產階級共和國。1919年3月21日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同年8月被帝國主義干涉者聯合武裝進攻所顛覆,恢復了君主立憲政體,開始了霍爾蒂的法西斯統治。1945年4月蘇聯紅軍在匈牙利人民配合下解放了匈全境,1946年2月宣布廢除帝製成立匈牙利共和國,1949年8月20日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並頒布憲法。1956年10月爆發匈牙利事件。1989年10月23日,根據憲法修正案,決定將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改稱匈牙利共和國。1999年底通過王冠法,並成立以總統為首的王冠委員會。
[編輯本段]政治
1989年匈牙利政局發生急劇變化,同年2月,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社工黨)宣布放棄執政黨地位,實行多黨制。此後,匈黨內矛盾不斷公開化,最後導致黨的分裂。1989年10月,社工黨改名為社會黨,提出要在匈牙利建立「民主社會主義」。當月,匈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把「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改為「匈牙利共和國」,決定取消作為集體國家元首的共和國主席團,實行總統制;確立多黨制和議會民主的法治國家;取消馬列主義政黨在國家機構中的領導作用的規定。
[編輯本段]經濟
匈牙利是一個具有中等發展水平的國家,工業基礎較好。匈根據本國國情,研發和生產一些有自己特長的和知識密集型產品,如計算機、通訊器材、儀器、化工和醫葯等。匈採取各種措施優化投資環境,是中東歐地區人均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
自然資源比較貧乏,主要礦產資源是鋁礬土,其蘊藏量居歐洲第三位。此外有少量褐煤、石油、天然氣、鈾、鐵、錳等。森林覆蓋率約為18%。農業基礎較好,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不僅為國內市場提供豐富的食品,而且為國家掙取大量外匯。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甜菜、馬鈴薯等。旅遊業比較發達。
匈牙利雖然資源貧乏,但山河秀美,建築壯麗和富有特色,這里溫泉遍布,氣候四季分明,各國遊客慕名而來。主要旅遊點有布達佩斯、巴拉頓湖、多瑙河灣、馬特勞山。坐落在多瑙河畔的首都布達佩斯是歐洲著名的古城,風光無限,有「多瑙河上的明珠」之美譽。歐洲最大的淡水湖巴拉頓湖也是吸引大批遊客的一個亮點。另外,匈牙利的葡萄美酒也為這個國家增光添彩,以其歷史悠久、酒味醇香聞名於世。匈牙利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使其成為旅遊大國,成為匈外匯重要來源之一。
1989年以來,匈牙利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其目標是盡快地與歐洲經濟溶為一體。隨著政治局勢的穩定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匈牙利於1996年加入了經濟合作發展組織,199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02年歐盟宣布將於2004年接納匈牙利、波蘭、捷克等申請加入的國家為其正式成員。匈現正按照歐盟的法律框架加緊完善其國內法律體系。
九十年代中期,匈大刀闊斧地推行了一套經濟改革計劃,即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實施私有化和經濟自由化的政策,大力吸引外國投資。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匈失業率逐年下降,通貨膨脹大幅度降低,外國投資不斷湧入,匈很快地走上了以出口帶動經濟快速增長的道路,近2000家國營企業在私有化過程中被出售,私營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1989年的20%增至2000年的80%以上。
1997—2000年,匈經濟平均增長率超過了4%。2001年,盡管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幅放慢,但仍然是中東歐地區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且高於歐盟的平均增長水平。
在過去較長一段時期,匈牙利通貨膨脹率一直高居不下,嚴重製約著經濟增長。為此,匈中央銀行採取了嚴格的貨幣政策,確保物價的穩定,控制通貨膨脹的攀升。2001年,匈中央銀行放棄了執行多年的匯率小幅貶值機制,將其上下波動幅度各增加15%,並將原來實行的福林與美元掛鉤改為與歐元掛鉤。通過各方面的努力,2002年匈通貨膨脹率由上年的6.8%降到了5.3%,經濟增長率為3.3%,經濟增長主要得益於旅遊和建築業的持續增長以及政府採取的增加工資、擴大消費需求的財政刺激政策。2002年,經常賬戶赤字計劃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4.5%以下。匈貨幣福林目前已實現了自由兌換。
2002年穆迪投資服務公司將匈牙利政府外幣債券的信用評級由BBB3提高到A1。匈在中東歐地區競爭力的排名僅次於斯洛維尼亞居第二位。
【工業】
匈牙利工業政策是以促進投資為宗旨,以支持企業的研發和創新以及建立起一個廣泛的產品供銷網路為目標,提高工業競爭力以便為加入歐盟做好准備。匈工業主要行業有機械製造、醫葯、信息技術和食品加工等。
匈2000年工業生產增長率為18.3%,而2001年降至4.1%,2002年更降至2.6%.匈工業生產增長主要來自於信息技術、電訊和家電等部門的發展。
【基礎設施】
匈牙利的交通基礎設施在政府的支持下進行了大規模重建,高速公路公里數不斷增加。鐵路仍屬國營,由於其運輸成本低且安全可靠而被廣泛地運用於工業運輸。匈牙利國際機場位於布達佩斯市郊,該機場擁有兩個現代化的航空集散站。
匈牙利電信系統較為完善,其移動通訊業尤為發達。為了符合加入歐盟的要求,匈牙利政府2001年通過了一個電信自由化法案。該法案開放了國內和國際固定電話市場,移動通訊市場亦已放開。目前,匈牙利國家電話公司在國際長途和國內固話市場上仍佔主導地位。匈牙利目前約有50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
【勞動力】
匈牙利勞動力素質較高,其勞動力人口約為410萬,大都受過高等教育且具有特定的技能和專長。匈牙利受教育人口比例超過了人口總數的98%,大約三分之二的勞動力已經完成了一種專長或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和職業教育,匈牙利許多年輕人掌握英語、德語和法語等外語。
2001年匈牙利失業率為5.4%,大大低於歐盟的平均水平。匈牙利各地區就業狀況存在較大差別,西北地區技術工人短缺,特別是金融和市場營銷人才,而多瑙河的東部失業率則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
匈牙利的工資水平大大低於西歐地區,與中東歐的平均水平相差無幾。匈東部地區的勞動力成本比西部低,但勞動者的技術水平與西部不相上下。
【匈牙利的外國投資】
外國投資是匈牙利外貿出口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通過私有化進程,匈吸引了大批的外國投資。
在私有化方式上,匈牙利並未採用大部分東歐國家所實行的票券私有化方式,因為票券私有化大大地限制了外國投資者收購匈整個公司的可能性。匈牙利鼓勵外國投資者整體收購國有企業。
自1990年以來,匈共有1500多家國有企業實現了私有化,私有化收入超過100億美元。自1995年6月《私有化法案》及其修正案頒布以來,私有化進程明顯加快,其程序也更加透明。匈牙利私有化和國有控股公司是負責管理和出售國有企業資產的專門機構。
自1990年以來,外國投資者在匈投資創辦了約30000家企業,投資額約為284億美元,約佔中東歐地區吸引外資的三分之一,匈牙利因而成為中東歐地區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匈人均吸引外資2480美元,位居中東歐地區首位。
在匈牙利投資較多的國家還包括法國、義大利、日本和英國等國。投資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中,美國佔29%,德國佔26%,法國佔11%,荷蘭佔10%。
外資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僱用了全國43%的勞動力,其出口額佔全部出口的70%。
外資企業對提高匈牙利的勞動生產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些企業大多重視產品質量和技術創新,並開始建立起新的產業,如汽車組裝、零部件生產、電子工業元件等。外資企業對於匈牙利電信、醫葯和食品工業的現代化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
外國投資的產業結構正發生變化:製造業的比例從2001年的50%下降至2002年的36%,而在房地產、租賃、輔助商業活動(16%)、金融服務業(12%)、電力和天然氣、供暖和供水(9%)等領域投資比例都有顯著的提高.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50家跨國公司中已有45家進駐匈牙利,其中包括:通用電器、通用汽車、奧迪、IBM,Elextronics、菲力普、諾基亞、Ameritech-Deutsche Telekom,Electrolux、西門子公司等。一些跨國公司將其在匈實現的利潤又進行了再投資。
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將注意力集中在高附加值、高品質的產品中。很多公司如通用電器、通用汽車、歐寶、諾基亞、奧迪、西門子、 Flextronics、菲力普、愛立信等企業已經遷往匈牙利。通用電器照明公司決定於2002年2月將位於倫敦的負責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事務的區域性中心遷至匈牙利。
由於匈牙利的地理位置優越,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傾向於在匈牙利建立輔助性服務中心,通用電器公司、Dlageo Pic和電子數據系統公司在過去的兩年中已經在匈牙利建立了輔助中心。
在過去的幾年中,匈政府重點鼓勵發展以下行業:住房、橋梁和高速公路建設、中小企業的發展、旅遊、創新和研發(特別是在信息科技領域)。
【匈牙利的外貿】
匈牙利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並將在2004年成為歐盟的一員。它同時還是歐洲自由貿易協定(EFTA)、中歐自由貿易地區(CEFTA)的成員。另外,匈還與以色列、土耳其、克羅埃西亞和愛沙尼亞簽定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為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匈牙利取消了來自於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的產品配額。從歐盟和中歐自由貿易額地區國家進口的工業產品的關稅也同時取消。
匈牙利對外貿易分類
匈牙利的出口增長主要依賴於在匈投資的跨國公司,其出口額中的70%來自於這些企業。
90年代中期,隨著外國投資的大量湧入,匈牙利出口增幅較快,1997年和1998兩年的增長率均達到20%,2002年貿易增長率為12.6%,外貿總額達343億美元,其中進口增長了11.7%,達376億美元。
與過去相比,匈牙利主要貿易夥伴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歐盟的外貿額占其外貿總額的三分之二,而在1989年前,與前經互會國家的貿易占其外貿的三分之二。2002年匈牙利82%的產品出口到發達國家,其中75.1%銷往歐盟國家,而14%銷往歐盟國家,而14%銷往中歐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在進口方面,匈牙利從發達國家的進口占進口總額的66.8 %,其中56.3%來自於歐盟,16-17%來自於其它地區。
2002年,匈牙利主要貿易夥伴:德國、奧地利、義大利、法國、美國,對匈出口較多的國家分別為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中國、法國、日本和美國。
匈牙利外貿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出口產品中機械產品所佔的比例由1991年21%增至2002年的58%:製成品居於第二位,佔30.8%。燃料和電力維持在原水平(2-3%)。農產品、食品以及原材料在出口中所佔的比例在過去幾年持續下降,約佔9%。2002年,農產品和食品所佔比例接近7%,在進口方面,機械設備的進口佔比最高,為52%,其次是製成品,佔35.5%。
匈牙利進口的主要產品有:石油、天然氣、汽車零部件、計算機設備、汽輪機、測量儀器;出口的產品有:電子產品、機械設備、交通工具(非鐵路)以及化工產品等。
[編輯本段]新聞出版
目前在匈辦報無須批准,到文教部登記即可。不少刊物有外國股份。2001年發行量較大的全國性報紙有7種,其它刊物87種。主要日報有《地鐵報》、《今日一瞥》、《人民自由報》、《民族體育報》、《匈牙利民族報》、《快報》、《匈牙利新聞報》、《人民之聲報》。匈牙利通訊社為國營,1880年成立。主要廣播電台有科舒特廣播電台(1949年成立)和裴多菲廣播電台,均為國營電台。此外還有鮑爾多克廣播電台和道努比烏斯廣播電台。主要電視台有匈牙利電視台,國營,1958年成立。多瑙河電視台,私營。
[編輯本段]外交
奉行獨立的、以民族利益為基礎的對外政策。在維護東西方平衡的外交關系的同時,爭取返回歐洲,早日加入歐盟。1999年3月,匈牙利正式加入北約。2004年5月1日,匈牙利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
與中國關系 1949年10月6日,匈牙利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㈥ 匈牙利都有什麼汽車
匈牙利自己沒有整車生產的工廠,但是有很多配件生產廠,比如奧迪TT的發動機,就是在匈牙利生產的。
整個汽車工業是一個大的國際化市場,很多國家都沒有自己的整車生產廠。但大廠商都會計算衡量各種成本和技術水平在各個國家生產零配件。13年世界500強,中國所謂整車生產企業上榜的比日本都多,但零配件生產企業卻是0上榜。加拿大還有5家類汽車配件生產企業上榜500。
㈦ 煙台萬華在匈牙利的經營需要考慮哪些文化環境因素
邁向國際市場
「藉助信息化平台,把人管人變成『機器管人』也許是一個有效的方法。通過IT,能夠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提升戰略執行力,把煙台萬華的戰略意圖,運用IT嵌入到日常業務應用中去,保證戰略層面上的一致。這是我對信息化的期待。」寇光武說。
事實上,在2008年以前,煙台萬華這家高速成長的化工企業在企業信息化建設方面幾乎空白。直到2007年底,煙台萬華信息中心重組,集團才制定了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幫助企業提升商業價值、帶動創新商業模式的企業戰略。在此宏觀戰略思路下,寇光武提出「創建安全、可靠、高效、統一的數字萬華」,並將「創建商業模式,提高戰略執行力,助推管理與變革」確定為信息中心的願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下,煙台萬華開始了內部競爭力的打造。與IBM合作進行集團管控戰略規劃,目的就是保證整個煙台萬華體系的信息透明化,使管理層能夠快速了解生產運營過程中的信息,通過對信息的整合,實現卓越運營。為此,需要重新梳理、優化管理體系和業務流程,搭建ERP信息平台,設計可推廣復制的管理模板,支撐業務拓展和價值鏈延伸,並進行項目管理和培訓,將企業業務過程中的知識和經驗轉移、沉澱下來,推進煙台萬華管理的持續改進與提升。
「任何企業營收從10億元走到100億元,再從100億元到千億元,每個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和門檻兒。而這些關鍵點,IBM可能都經歷過。例如早期IBM做專業服務的時候,市場都在懷疑這個業務是不是能夠做大?但事實證明,IBM全球現在幾乎1/3的業務都是來自於專業服務。從最初遭到質疑,到現在這項業務真正做起來,IBM也經歷了很多挑戰。我們希望把我們的歷史經驗提供給客戶參考。」IBM成長型企業工商企業部中國區總經理劉次榮說。
MDI產品毛利率高達35%,是高附加值的朝陽產業,在當前利好的市場環境中,更不必急於藉助IT技術開源節流。然而,自2008年啟動信息化建設以來,煙台萬華每年投入在IT建設上的花費卻達上千萬元。煙台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廖增太對信息化的定位十分清晰:IT的意義在於解決企業績效和發展瓶頸,在於提升企業戰略執行力,不能決定企業生死,卻決定著企業未來能否做大做強。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對匈牙利BC公司進行並購前,煙台萬華很大一部分的盡職調查工作重點在IT上。通過IT系統,了解BC公司的業務流程、客戶信息、管理理念等。再加上煙台萬華信息部門一直要求每個IT人員要比業務部門更加了解業務,在並購時,IT人員很快就幫業務部門梳理出了業務所需要的關鍵信息。
「BC公司的信息化比我們早走了整整10年,但是現在我們系統的功能模塊都差不多,甚至稍微比他們還要多一些。如果並購發生在2008年以前,我們的IT建設比他們慢,可以想像整個收購的過程就像盲人摸象一樣。」 煙台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IT部總經理王宗凱說。
2011年完成對匈牙利BC公司的收購後,煙台萬華將集團和各地辦事機構目前所有應用的軟體和信息化應用梳理,跟匈牙利子公司的信息系統進行系統功能比對,開始了信息系統整合。
雖然對於煙台萬華這樣的化工企業來說,並購後的企業整合難點不在IT系統,而是在不同國家間的文化沖突和管理方式認同上,但要想將總部的管理思想、戰略意圖以及企業文化准確傳遞到新並購的公司,IT是煙台萬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用寇光武的話說,「IT就是集團的神經,是管理者理念的體現。如果神經系統缺乏了,手腳也會不靈便。」
精細化管理 卓越運營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之下,MDI原料市場主要原料價格從最高點15700元/噸跌到5000元/噸,大宗商品價格也不斷下跌,MDI供求關系深受影響,煙台萬華的外部環境極其嚴酷。隨後,煙台萬華在內部提出了全球化、差異化、精細化和低成本的「三化一低」改革措施,當年就啟動了SAP的ERP項目。
在邀請外部專業咨詢服務公司的同時,此前幾乎沒有信息化建設經驗的煙台萬華委派了14名煙台萬華IT部門的員工,進行SAP資質認證培訓。這在項目啟動後,有效杜絕了外部咨詢和內部人員的「語言」差異問題,最終SAP一次成功上線。
緊接著IBM又幫助煙台萬華陸續實施了SAP的HR和CRM、SCM以及財務預算等項目,搭建起一個統一的IT系統平台。在上線CRM之前,煙台萬華所有的客戶信息都分散在銷售人員手中,銷售人員之間換崗或發生人員變動時,很多客戶信息都會流失或產生其他問題。而隨著項目的成功上線,所有的客戶信息都沉澱在系統中,員工之間的工作交叉或權職分擔一目瞭然。如果系統中沒有錄入客戶信息或者合同信息,工廠就不能進行發貨。
除此之外,煙台萬華的十幾家子公司也實現了財務系統全部打通,從采購合同申報開始,信息被錄入系統,所有的財務都跟著合同走到底,一直到銀行結算,整個過程全部按照系統流程進行。僅僅在財務憑證的部分,就幫助財務人員減少了77%的工作量,財務人員可以將更大的精力放在財務分析等更具價值的工作上。更重要的是,在統一的資金平台上,無論企業如何高速發展,按照收支兩條線,公司的財務都不會出現混亂。「真正要做到卓越經營,就是要細化管理、精益化管理,離開信息化的支撐是寸步難行的。」寇光武說。
在煙台萬華,五大高管每人都承擔著許多部門的管理工作,如寇光武一人就兼任著董事、常務副總裁、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首席信息官等多個職務,所有的審批工作都藉助煙台萬華的統一IT系統平台來進行。「高管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出差,每天的業務量又這樣大,如果沒有IT,所有的工作就是一鍋粥。」王宗凱說。
在IT建設過程中,煙台萬華將知識傳遞作為信息化建設首要問題來考慮。IBM幫助煙台萬華完成一個項目後,並不只是一個「交鑰匙工程」,而是將項目中關鍵知識沉澱、傳遞給煙台萬華的IT人員,經過吸收、優化,最終真正將這部分知識體現在企業未來的生產運營當中。
而在整個企業的業務運作過程中,藉助信息化工具固化業務流程和企業管理思想,把數據和知識都固化在系統中,降低企業對人才的依賴程度,也提高了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
「很多企業把信息化作為一種工具,藉助IT支撐業務目標的實現。但是煙台萬華在將管理思想固化到企業日常業務的過程中,IT人員要逐步從工具變為企業先進管理理念和操作經歷的導入者、推廣者。」寇光武說,煙台萬華的信息中心不單單是一個IT技術的支持部門,而是要成為企業資源的管理規劃者和技術的咨詢服務者。在這樣的角色轉變中,煙台萬華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IT人員和一支高執行力、快速響應的學習型IT團隊。每一個IT人員不僅專業技能精通,而且比業務人員更熟悉業務。
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煙台萬華完成了ERP、CRM、OA、BI等一系列信息化建設,效率之高令人驚嘆,除了幫助企業提升了運營效率、構築了透明的內控管理體系、整合流程、促進了各部門的交流和對團隊文化塑造,在項目過程中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沒有信息化建設,就沒有煙台萬華今天這么大的進步。」廖增太欣喜地說。
㈧ 土耳其和匈牙利哪國發達
經濟:匈牙利經濟
1989年以來,匈牙利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其目標是盡快地與歐洲經濟溶為一體。隨著政治局勢的穩定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匈牙利於1996年加入了經濟合作發展組織,199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02年歐盟宣布將於2004年接納匈牙利、波蘭、捷克等申請加入的國家為其正式成員。匈現正按照歐盟的法律框架加緊完善其國內法律體系。
九十年代中期,匈大刀闊斧地推行了一套經濟改革計劃,即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實施私有化和經濟自由化的政策,大力吸引外國投資。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匈失業率逐年下降,通貨膨脹大幅度降低,外國投資不斷湧入,匈很快地走上了以出口帶動經濟快速增長的道路,近2000家國營企業在私有化過程中被出售,私營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1989年的20%增至2000年的80%以上。
1997—2000年,匈經濟平均增長率超過了4%。2001年,盡管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幅放慢,但仍然是中東歐地區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且高於歐盟的平均增長水平。
在過去較長一段時期,匈牙利通貨膨脹率一直高居不下,嚴重製約著經濟增長。為此,匈中央銀行採取了嚴格的貨幣政策,確保物價的穩定,控制通貨膨脹的攀升。2001年,匈中央銀行放棄了執行多年的匯率小幅貶值機制,將其上下波動幅度各增加15%,並將原來實行的福林與美元掛鉤改為與歐元掛鉤。通過各方面的努力,2002年匈通貨膨脹率由上年的6.8%降到了5.3%,經濟增長率為3.3%,經濟增長主要得益於旅遊和建築業的持續增長以及政府採取的增加工資、擴大消費需求的財政刺激政策。2002年,經常賬戶赤字計劃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4.5%以下。匈貨幣福林目前已實現了自由兌換。
2002年穆迪投資服務公司將匈牙利政府外幣債券的信用評級由BBB3提高到A1。匈在中東歐地區競爭力的排名僅次於斯洛維尼亞居第二位。
【工業】
匈牙利工業政策是以促進投資為宗旨,以支持企業的研發和創新以及建立起一個廣泛的產品供銷網路為目標,提高工業競爭力以便為加入歐盟做好准備。匈工業主要行業有機械製造、醫葯、信息技術和食品加工等。
匈2000年工業生產增長率為18.3%,而2001年降至4.1%,2002年更降至2.6%.匈工業生產增長主要來自於信息技術、電訊和家電等部門的發展。
【基礎設施】
匈牙利的交通基礎設施在政府的支持下進行了大規模重建,高速公路公里數不斷增加。鐵路仍屬國營,由於其運輸成本低且安全可靠而被廣泛地運用於工業運輸。匈牙利國際機場位於布達佩斯市郊,該機場擁有兩個現代化的航空集散站。
匈牙利電信系統較為完善,其移動通訊業尤為發達。為了符合加入歐盟的要求,匈牙利政府2001年通過了一個電信自由化法案。該法案開放了國內和國際固定電話市場,移動通訊市場亦已放開。目前,匈牙利國家電話公司在國際長途和國內固話市場上仍佔主導地位。匈牙利目前約有50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
【勞動力】
匈牙利勞動力素質較高,其勞動力人口約為410萬,大都受過高等教育且具有特定的技能和專長。匈牙利受教育人口比例超過了人口總數的98%,大約三分之二的勞動力已經完成了一種專長或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和職業教育,匈牙利許多年輕人掌握英語、德語和法語等外語。
2001年匈牙利失業率為5.4%,大大低於歐盟的平均水平。匈牙利各地區就業狀況存在較大差別,西北地區技術工人短缺,特別是金融和市場營銷人才,而多瑙河的東部失業率則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
匈牙利的工資水平大大低於西歐地區,與中東歐的平均水平相差無幾。匈東部地區的勞動力成本比西部低,但勞動者的技術水平與西部不相上下。
【匈牙利的外國投資】
外國投資是匈牙利外貿出口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通過私有化進程,匈吸引了大批的外國投資。
在私有化方式上,匈牙利並未採用大部分東歐國家所實行的票券私有化方式,因為票券私有化大大地限制了外國投資者收購匈整個公司的可能性。匈牙利鼓勵外國投資者整體收購國有企業。
自1990年以來,匈共有1500多家國有企業實現了私有化,私有化收入超過100億美元。自1995年6月《私有化法案》及其修正案頒布以來,私有化進程明顯加快,其程序也更加透明。匈牙利私有化和國有控股公司是負責管理和出售國有企業資產的專門機構。
自1990年以來,外國投資者在匈投資創辦了約30000家企業,投資額約為284億美元,約佔中東歐地區吸引外資的三分之一,匈牙利因而成為中東歐地區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匈人均吸引外資2480美元,位居中東歐地區首位。
在匈牙利投資較多的國家還包括法國、義大利、日本和英國等國。投資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中,美國佔29%,德國佔26%,法國佔11%,荷蘭佔10%。
外資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僱用了全國43%的勞動力,其出口額佔全部出口的70%。
外資企業對提高匈牙利的勞動生產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些企業大多重視產品質量和技術創新,並開始建立起新的產業,如汽車組裝、零部件生產、電子工業元件等。外資企業對於匈牙利電信、醫葯和食品工業的現代化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
外國投資的產業結構正發生變化:製造業的比例從2001年的50%下降至2002年的36%,而在房地產、租賃、輔助商業活動(16%)、金融服務業(12%)、電力和天然氣、供暖和供水(9%)等領域投資比例都有顯著的提高.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50家跨國公司中已有45家進駐匈牙利,其中包括:通用電器、通用汽車、奧迪、IBM,Elextronics、菲力普、諾基亞、Ameritech-Deutsche Telekom,Electrolux、西門子公司等。一些跨國公司將其在匈實現的利潤又進行了再投資。
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將注意力集中在高附加值、高品質的產品中。很多公司如通用電器、通用汽車、歐寶、諾基亞、奧迪、西門子、 Flextronics、菲力普、愛立信等企業已經遷往匈牙利。通用電器照明公司決定於2002年2月將位於倫敦的負責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事務的區域性中心遷至匈牙利。
由於匈牙利的地理位置優越,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傾向於在匈牙利建立輔助性服務中心,通用電器公司、Dlageo Pic和電子數據系統公司在過去的兩年中已經在匈牙利建立了輔助中心。
在過去的幾年中,匈政府重點鼓勵發展以下行業:住房、橋梁和高速公路建設、中小企業的發展、旅遊、創新和研發(特別是在信息科技領域)。
【匈牙利的外貿】
匈牙利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並將在2004年成為歐盟的一員。它同時還是歐洲自由貿易協定(EFTA)、中歐自由貿易地區(CEFTA)的成員。另外,匈還與以色列、土耳其、克羅埃西亞和愛沙尼亞簽定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為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匈牙利取消了來自於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的產品配額。從歐盟和中歐自由貿易額地區國家進口的工業產品的關稅也同時取消。
匈牙利對外貿易分類
匈牙利的出口增長主要依賴於在匈投資的跨國公司,其出口額中的70%來自於這些企業。
90年代中期,隨著外國投資的大量湧入,匈牙利出口增幅較快,1997年和1998兩年的增長率均達到20%,2002年貿易增長率為12.6%,外貿總額達343億美元,其中進口增長了11.7%,達376億美元。
與過去相比,匈牙利主要貿易夥伴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歐盟的外貿額占其外貿總額的三分之二,而在1989年前,與前經互會國家的貿易占其外貿的三分之二。2002年匈牙利82%的產品出口到發達國家,其中75.1%銷往歐盟國家,而14%銷往歐盟國家,而14%銷往中歐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在進口方面,匈牙利從發達國家的進口占進口總額的66.8 %,其中56.3%來自於歐盟,16-17%來自於其它地區。
2002年,匈牙利主要貿易夥伴:德國、奧地利、義大利、法國、美國,對匈出口較多的國家分別為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中國、法國、日本和美國。
匈牙利外貿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出口產品中機械產品所佔的比例由1991年21%增至2002年的58%:製成品居於第二位,佔30.8%。燃料和電力維持在原水平(2-3%)。農產品、食品以及原材料在出口中所佔的比例在過去幾年持續下降,約佔9%。2002年,農產品和食品所佔比例接近7%,在進口方面,機械設備的進口佔比最高,為52%,其次是製成品,佔35.5%。
匈牙利進口的主要產品有:石油、天然氣、汽車零部件、計算機設備、汽輪機、測量儀器;出口的產品有:電子產品、機械設備、交通工具(非鐵路)以及化工產品等。土耳其經濟
2002年土耳其國民生產總值在2030億美元,人均國民收入約3000美元。90年代以來,除1994、1999和2001年因經濟危機和大地震的影響呈負增長外,土經濟呈現連續高增長的態勢。土目前位列全球十大新興市場國家之列。經濟中,服務業、工業、農業所佔GDP的比重分別為63.9%、21.8%和14.3%〔1999年〕。服務業中以旅遊、銀行、建築業較發達;工業較落後,產業部門不全,生產工藝及技術水平較低,唯制衣業較發達;農業以麥子、棉花、橄欖、煙葉、茶葉、豆類植物生產為主,機械化水平不高。
貿易:1999年土對外貿易額為672.79億美元,2000年為813.07億美元,其中出口為273.24億美元,進口為539.83億美元,逆差266.58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增長20.86%、2.77%和32.66%。從數字看,土對外貿易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主要是進口增加較多,逆差進一步擴大。
進出口商品:土出口主要產品是工業製成品佔89.4%,主要是成衣、鋼材、機電產品、鍋爐、運輸工具等;農產品佔9%,主要是水果/乾果等,礦產品佔1.4%。
出口前十大國別中,8個是OECD國家,OECD國家占土出口的67.8%,伊斯蘭大會組織成員國佔14.9%,其次是獨聯體國家。按國別依次是德國、美國、英國、義大利、法國、荷蘭、西班牙、比利時、俄羅斯、以色列。中國排名在15位以外。
土出口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出口市場單一,對個別市場依賴較大。作為出口政策之一,土將大力發展服裝、電子及電器產品、汽車及零配件、鋼鐵、食品、信息、陶瓷及其它產業。
進口:近20年間,土進口增長迅猛。由1980年的79億美元到1998年的459億美元,進口額增長了近6倍。進口產品中,資本貨物佔21.5%,中間產品65.3%,消費品12.4%;以大類分,農產品及礦產品佔14.6%,製成品佔85.3%。
進口十大國別依次為德國、義大利、法國、美國、俄聯邦、英國、瑞典、日本、荷蘭、西班牙、比利時、中國、韓國。
由於土資源不甚豐富,製造業也不很發達,能源、資本貨物、日用消費品、電器產品等都需進口,土進口持續增長的情況將長期存在,外貿巨額逆差的狀況也不會有顯著改善。
土耳其位於歐亞交界之處,三面環海,地理位置優越,西可觸及巴爾干半島,東可輻射中東及中亞,北可通過黑海連接烏克蘭及前東歐,南可經地中海與北非相連。在政治和經濟關繫上與歐洲聯系緊密,在1996年報月成為歐洲關稅同盟成員國後,與歐盟的貿易總額已佔其進出口總額的50%以上,同時也為它國產品通過土耳其進入歐洲創造了有利條件;由於它與中亞五國歷史上的特殊關系,在政治經濟關繫上它已成為該地區國家的帶頭人;此外,與俄羅斯的貿易總額也已達到了一百億美元,在某種程度上俄羅斯的經濟狀況的好壞已成了土經濟的晴雨表。
目前土耳其在經濟實力上列世界第十六位,土耳其的目標是進入世界經濟十強,並成為歐亞交匯點的金融、貿易、製造和出口中心。為實現這一目標和盡早與歐洲經濟接軌,近年來土耳其政府一直在大力提倡加快基礎建設,並制定了以能源、交通和電信為發展方向的方針和政策。
在電力方面,計劃到2003年將有七個總裝機容量達九十萬千瓦的電站投入運營;2005年至2010年預計投入運營三十五個水力、火力、電力、風力電站,總裝機容量八百萬千瓦;到2020年還將有總裝機容量達1421.14萬千萬的152個各類電站投入運營。
在交通方面,以鐵路為例,土方決心將其近萬公里的現有線路逐步實現電氣化、信號和通訊自動化。同時,土方還希望利用外資新建五、六條新干線。在改造項目中,目前已開始就投資總額約2.5億美元的安卡拉-伊斯坦布爾五百公里鐵路提速項目進行國際招標,據悉,世界知名大公司已蜂擁而來,角逐該項目。此外,利用日本OECF貸款,投資金額近七億美元的海峽鐵路隧道項目及總金額將達到26億美元的伊斯坦布爾市郊鐵路改造項目也已列入了議事日程。
在電信方面,世界著名公司雲集土耳其就表明該市場的巨大潛力。據有關部門統計,到1999年年底,計算機和通訊產品的年銷售額為25億至30億美元,共出售計算機55萬台,英特網用戶達77萬戶;截止到1999年底行動電話的用戶數量達到了750萬,年平均增長速度為30%-40%,有專家預測,到2005年,土耳其英特網用戶將達到1700萬戶,計算機人均佔有率將達到5%,行動電話用戶數量將達到3000萬,行動電話和有線電話的人均佔有率將達到37%,由此可見,土耳其的電信市場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目前,土耳其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其貿易額在發展中國家中也是比較高的,競爭力1998年排在第33位。其人口的70%是30歲以下的年青人,識字率高達82%,這是21世紀最大的天然資源,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國家。盡管政府實施的政策有時不盡人意,但土仍是一個有巨大潛力和充滿活力的國家。由於經常發生危機,其政府和老百姓在化解危機方面也很有經驗。1996年加入歐洲關稅同盟後,讓外國投資者感到更安全及有更多進入土市場的可能性。1998年,加拿大FRASER學院和美國CATO學院發起的、並與80個國家的有關機構合作對世界120個國家的經濟自由度有關指數進行了評估,結果土耳其排在第60位,其中排名最前的為貨幣使用自由度〔34位〕,經濟結構和市場為50位,資本和金融市場的兌換為60位,最差的是貨幣政策和價格穩定,為115位。
㈨ 現在匈牙利和中國的關系好嗎
在當今世界上,只要沒有跟在美國後面積極的反對我們,就算是友好國家了,所以匈牙利和我們的關系應該還算友好的。
匈牙利人由原來烏拉爾地區曼西人和來自亞洲的馬扎爾人發展而來,馬扎爾人由一部分回紇人發展而來,因此有人認為匈牙利人是中國後裔,但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因為回紇人不能完全算中國人。
當時回紇人是單獨的族群,尚未融入中華民族群體,回紇人(當時已改族名「畏兀兒」)到了元朝開始融入中華民族。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有人曾說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後代,這種說法主要源於中國東漢時期大將軍竇憲出擊匈奴,致使匈奴向西遠遷至歐洲,後在歐洲一部分匈奴人滲透進羅馬帝國和日耳曼人一起逐漸滅掉了古羅馬帝國。但後經考證匈牙利人並非匈奴人的「直系親屬」。
因此,匈牙利人確實有亞洲人血統,但和中國人無關,更不存在中國後裔的情況,與匈奴人沒有直接關系。

匈牙利史
匈牙利地區在距今35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
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征服了匈牙利南部地區,歸屬於潘諾亞行省。
羅馬帝國滅亡後,各民族陸續遷移到這里。首先到來的是匈人,在阿提拉的領導下,他們建立了強大的匈帝國。匈牙利這個名字可能來源於此,但也有很多學者認為應該來自屬於突厥的歐諾古爾(Onogul)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