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對汽車配件行業發展影響
㈠ 電動汽車的行業前景好嗎
首先是政策上,我國始終堅持的是市場機制對資源的配置的調節作用和國家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因此,對於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政府更多的是採取政策扶持和資金補貼,以此來輔助國產電動汽車的開發和銷售,從而實現電動汽車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階段。
其次是企業方面,對於電動汽車的研製和開發,是傳統企業的一次重型改革,也是新興汽車產業誕生的機遇,因此對於電動汽車的生產無論在資金、人才還是技術上的布局相較於傳統汽車的生產都是非常重的。另外,我國一些企業在電池、電機及電控等領域的技術積累,也使得在發展電動汽車方面具備一定的技術條件。
再次是市場和消費者方面,我國一直以來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而電動汽車無疑也將會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目前,在電動汽車產品不斷推出和政策扶持不斷鼓勵的情況下,我國消費者也開始不斷將消費目光從傳統汽車向電動汽車轉移。
總之,電動汽車行業要加快技術革新,解決電動汽車續航和動力補充這兩大問題,為消費者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電動汽車行業的繁榮只是時間的問題。
㈡ 未來幾年電動車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我國電動車發展在上世紀90年代前基本依靠進口,如高爾夫球車、游覽觀光車等。自九二年以來,我國有了自行車研製和生產的電動車產品,通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已初步形成以台鈴電動車等一大批具有創新實力和年產規模超百萬輛的電動車生產廠家。
根據我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現狀來分析,隨著電動車核心技術的突破,我國逐步發展由電動車代替燃油車,現已開發出了不同的電動小轎車、電動公交車、電動麵包車、電動貨車等,並已逐步投入市場。電動車產業的發展,終將會為人類居住凈化環境做出貢獻。同時,電動車產業將是一個真正的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隨著關鍵技術方面的突破和電動自行車的性能不斷提升,讓電動自行車成為了摩托車和自行車的替代產品,而它的快捷、環保、方便和廉價,也讓更多的消費者認同,同時也激發了市場對於電動自行車的訴求。在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中,先前研發生產的企業迅速崛起,一些新的企業也開始進入,他們對電動自行車的投入也不斷加大,使得產能迅速擴展。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動車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我們堅信電動汽車行業必定迎來市場的爆發。
㈢ 中國電動車助力泰國汽車行業轉型,這會帶來哪些影響
曼谷舉辦的泰國國際車展上,中國品牌電動車成為亮點,引起泰國市場關注,中國車企正以電動車這一優勢產品助力泰國汽車行業轉型。兩個中國品牌電動車在32個展車品牌中引人矚目。泰國車迷紛紛與名爵汽車推出的純電動超跑概念車合影。這一外形時尚搶眼的概念車將在2023年銷售,雖尚未公布價格,在亮相兩天內獲得200餘輛預訂。

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銷量突破120萬輛,創世界紀錄。中國將繼續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支持耐用電池的研發,並與不斷擴大的電動汽車市場齊頭並進,包括建立充電站和連接全國主要城市。在全國建立12000個集中充電站、充電、電池更換站和480萬個分布式充電樁,以滿足充電需求。泰國在汽車零部件、電子產品、人力資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和優勢。在促進電動汽車產業和國民經濟共同發展的同時,可以持續減少環境污染。
㈣ 電動汽車發展對汽車產業造成哪些影響
會對傳統燃油汽車銷售造成一些不利影響,但是會對燃油汽車污染環境的問題有所改善。同時,電動汽車產業會對生產新能源連接器,電動汽車充電槍,充電插座,金屬推拉式高壓連接器,電動汽車充電控制盒,維修開關等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公司,如晨風綠能等公司的業績有所提升。請採納,謝謝!
㈤ 我國電動汽車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當前電動汽車以及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還有16個月補貼就要取消,現在市場化的進程已經開始,實際上電動車站在新的起點上。
87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針對我國電動汽車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作出了詳細解讀: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發展什麼樣的電動汽車?發展什麼樣的動力電池?

總結為四個問題:
第一,節能減排是電動汽車的宗旨。
第二既安全又節能的車才有前途。
第三是安全節能的車需要用什麼電池?
第四是充分利用積分促進節能減排。
提高安全性、堅持節能減排宗旨,具體做法有四條:
一是積分與節能減排掛鉤,進一步與純電動車里程脫鉤。
二是純電動車微小型化,鼓勵發展低速車,電池隨市場來定。
三是發展增程式技術,用各種電動車。
第四是發展快充電廉價的磷酸鐵鋰電池或者是電池電容。
官W:華夏能源網
㈥ 電動汽車的使用會對"環境","社會","經濟"產生怎樣的積極作用或是不利影響
電動車環保,無排放;速度慢安全,不用油省油,可以節省大量外匯。電動車讓中國與歐美幾乎處於同一起跑線,電動車產業代替汽車,將使中國如手機一樣把日本歐美的汽車打敗,將提高中國經濟實力,提高經濟質量與增長速度。
㈦ 電動車行業發展前景如何,電動車生意
電動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智能化發展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電動自行車,是指以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車的基礎上,安裝了電機、控制器、蓄電池、轉把閘把等操縱部件和顯示儀表系統的機電一體化的個人交通工具。
在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人研製出了電動自行車,並不斷完善其構造。直到本世紀初電動自行車才得以大量推廣,進入無數家庭。電動自行車已經是節能環保的一種代步工具。
隨著城市化不斷發展,我國汽車保有量一直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而自行車作為整個20世紀整個下半世紀乃至本世紀初我國人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在與電動車、摩托車的競爭中逐漸被淘汰。摩托車相比於電動車雖然有不少優勢,但是由於各個城市不斷加強機動車管制的政策下,也逐漸被電動自行車所取代。
近年來,隨著特斯拉這個高端電動汽車走入我們的生活,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也正在靜悄悄的慢熱,電池技術始終是電動汽車的發展的巨大瓶頸。而電動自行車對電池要求更低,更適應當前的市場。
上半年全國電動自行車產量統計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動車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7年全國電動自行車產量有增有減。其中2016年全國電動自行車產量最高,產量為3215萬輛。2012年相對較少,產量為2028.5萬輛。截止到2017年全國電動自行車產量達到了3113.1萬輛。,2018年6月全國電動自行車產量達到294.9萬輛,與上年6月相比增長了9.9個百分點。2018年上半年全國電動自行車產量總產量為1344.2萬輛,同比增長7.74%。
2017年國內電動自行車銷量統計情況
2013年國內電動自行車銷量約350萬台,到了2014年國內電動自行車銷量約400萬台,2015年國內電動自行車銷量增長至約550萬台,2016年國內電動自行車銷量約600萬台,截止到2017年國內電動自行車銷量達到700萬輛,可見電動自行車的市場十分可觀。
2017年愛瑪電動車的銷量應該是最高的,而雅迪排名第二,後續像新日、綠源、台鈴電動車的銷量應該不相上下,這與目前電動車市場的格局也非常相似,愛瑪、雅迪、新日、綠源四個品牌在市場上的關注度比較高。
2017年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統計分析
2010年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經突破1億輛,達到1.1億輛。到了2015年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2億輛。截止到2017年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達到了2.82億輛。
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過去的二十年中,我國電動自行車產業從無到有,產品由零星使用到大范圍普及,發展至今其市場規模在全球范圍內居於首位。經過多輪行業洗牌後,電動自行車行業屬於競爭較為充分的行業,市場化程度高、市場集中度較低,但隨著市場的優勝劣汰,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在規模、盈利能力、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上逐漸拉開了距離,層次化明顯。
智能化成大勢所趨
隨著互聯網+的來襲,電動車也步入智能化時代,開始向互聯、智能、交互的方向發展。智能化已經成為電動車行業重要的產品升級方向及技術突破口。目前,很多一線的電動車企業已經推出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人機交互的產品,並在交互性、智能化、娛樂性等方面具有重大突破,給使用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用戶體驗。
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動車已經不只是簡單的代步工具,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產品用戶體驗和性能方面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智能鋰電電動自行車時代的已經來臨,面對不斷出新的電池及電機控制技術的出現,常規電動自行車已經滿足不了市場對新產品的要求。這就要求傳統的電動車要不斷緊跟時代的腳步,結合新概念、新技術,做出符合時代發展的電動車。
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業應從大規模批量化生產向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的方式轉變,由傳統的生產型企業向生產與服務並重轉變。中國自行車行業要緊跟全球製造業最新發展趨勢,運用互聯網思維,將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貫穿於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銷售服務全過程,促進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製造轉型升級。
㈧ 新國標出現後,會對電動車行業產生什麼影響
電動自行車市場發展迅速,潛力巨大,隨著電動自行車的迅猛發展,摩托車行業受到嚴重擠壓,電動自行車無疑成了摩托車行業的眼中釘、肉中刺,於是便有了國家標准委不顧電動自行車行業反對出台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通用技術條件》,規定「40公斤以上、時速20公里以上的電動自行車,將稱為輕便電動摩托車或電動摩托車,劃入機動車范疇」。公開報道顯示,《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通用技術條件》新國標由全國汽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的電動車分標委與摩托車分標委共同制定。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自行車協會首席專家馬貴龍曾公開表示,「電摩新國標是由摩托車行業主導的,作為電動車行業的專家,我並沒有參與該標準的工作。」知名評論人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亦在其博客上撰文,稱:「這個標準的出台,道路安全也許只是一個借口,一個堂皇的借口,在這個借口之下,實際上是摩托車廠家,看上了電動自行車龐大的市場,想用電動摩托車取而代之。」張鳴教授所質疑說道:「一種產品的生產標准,屬於公共政策的范圍,可是,電動摩托車標準的出台,既不問行業中人,也不管電動自行車企業的死活,更不管廣大消費者的意願……這樣的政策叫什麼呢?」
根據工信部最新規定,獲得摩托車牌照的企業必須滿足以下條件,項目總投資不得低於2億元人民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不得低於1億元,其中設備投資不得低於8000萬元;注冊資本不得低於8000萬元,電動自行車企業中只有很少的幾家企業滿足條件,而眾多的摩托車企業則符合標准。面對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呼之欲出,眾多摩托車廠家已經開始布局,甚至很多摩托車企業的電動車產品已經浮出水面,只待新國標出台之後,將會立即投放市場。
據統計,目前獲得電動摩托車資質的企業有:雅迪、愛瑪等,還有一批電動自行車企業正在申請之中,預計最終將只有20家左右的電動自行車企業能夠拿到電動摩托車生產資質。而面對電動自行車行業日益電摩化的趨勢,電動摩托車的市場銷量將超過70%,電動自行車行業將何去何從,我們將拭目以待。
㈨ 未來電動車普及,對汽車後市場會有什麼影響
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扶持方向是確定的,並且會不斷加大,這點是不用懷疑的,預計在2030年達到新能源汽車保有量30%以上,所以燃油車的比例會不斷壓縮甚至禁止銷售,具體政策還沒有出台。隨著新能源汽車積分制的執行,目前各個汽車廠家都有很大壓力,紛紛在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否則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了。
㈩ 電動車行業現狀和前景
新能源汽車概念及分類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等。

雖然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較小,但2015-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佔比均逐年穩步增長,發展態勢良好。同時,隨著當前我國汽車環保改革進程的推進以及疫情後對居民消費的促進,多項政策利好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
在2020年3月3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就明確表示將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建議,督促各地區加快出台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並且調整新能源汽車政策,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協調健康發展。疫情結束後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在汽車行業整體中的佔比有望提升。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