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配件維修 » 稅收與汽車配件行業發展的關系

稅收與汽車配件行業發展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4-12 15:16:52

A. 汽車是創造巨額稅收的產業

隨著世界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汽車工業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汽車工業逐漸成為各主要汽車生產國的支柱產業,並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產生巨大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汽車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以下角色: 1.優化交

B. 經濟發展水平和稅收的關系是怎樣的

一、從理論與實踐上正確把握經濟發展與稅收的良性互動關系
經濟發展與稅收的良性互動關系,是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又反作用於經濟,二者之間存在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辨證關系。但這種關系並不是在什麼條件、什麼社會經濟制度和什麼經濟運行模式之下都自動生效,只有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制度之下,特別是在一定的經濟運行模式之下,才可以使二者具有良性互動關系。
計劃經濟時代,經濟發展與稅收的良性互動關系只不過是一種理論上的說明,並不具有實際意義。在實踐中不可能充分體現二者的良性互動關系。稅收有兩種基本職能,一個是財政收入職能,另一個是宏觀經濟調控職能。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財政收入的模式是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加稅收,以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為主體,以稅收為補充。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到改革開放以前,國有企業上繳利潤佔60%左右,稅收只佔30-40%。稅收對經濟的關系得不到充分體現,經濟發展主要不是靠稅收調節,而是靠計劃調節,如果汁劃發生重大失誤,經濟發展就要遭遇嚴重的困難和障礙。稅收收得再好、設計再好,對經濟的影響不是決定性的,甚至在許多情況下,它是一種從屬的關系。財政只是擺設,為了保證計劃的實施完成。而進行跟進式的財力保障。大躍進時有句荒謬的話:「經濟需要多少,國家財政就拿多少,什麼時候要什麼時候給。」好象國家財政是一個隨時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任何財力保障的東西。因此,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經濟與稅收的良性互動關系體現不出來。
只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財政收入模式的轉變和稅收在宏觀經濟調控中地位的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與稅收間的良性互動關系才為人們所認識才受到舉國上下的充分關注。黨的十四大確定了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財稅體制改革才基本走上正軌。在此之前也進行了稅收體制和稅收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現在1983年實施的利改稅以及1984年實施的第二步利改稅。隨著計劃經濟烙印的消退和計劃對國民經濟影響的逐步減弱,市場機制、市場調節的作用在增強,但隨之而來的,是市場調節的無序性、自發性、盲目性等市場缺陷、市場弊端逐步暴露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加強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用宏觀經濟調控糾正市場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使市場機製作用的發揮更加充分完善、正確。實踐證明,只有宏觀經濟調控加市場經濟的作用。才能保證市場經濟的有序運行,既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有利方面,又克服其固有弊端。資本主義一百多年的歷史已充分證明,市場經濟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手段,再加上國家宏觀經濟調控,資源配置方式才是有效的。市場經濟越成熟、市場機製作用發揮得越充分,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作用也越重要、越明顯。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的雙重職能必然為人們所認識,因為稅收是宏觀經濟調控的最重要手段,在市場經濟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兩大支柱性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產業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是派生性的宏觀調控政策。在財政政策中,稅收政策是核心的組成部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健全,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的作用得以顯現,其中稅收作為財政政策的核心,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建國50年來最突出的,稅收的雙重職能以及經濟發展與稅收的良性互動關系得到充分體現。
(一)經濟發展與稅制的關系
稅制的確定要遵循若干原則,如公平與效率原則,稅收既要照顧到社會的公平、公正,為不同的經濟主體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同時,又必須有利於促進效率的提高;激勵與約束的原則,稅制要體現經濟發展的方向和客觀要求,要有利於建立促進經濟發展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稅收不能妨礙經濟的發展和增長,對不利於經濟發展的行為要加以約束和抑制;促進社會進步和社會公正的原則。如果體現了這些原則,稅制就是比較好的,如果違背了這些原則,稅制就不好,必須加以是廢除。我國的現實情況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1983年以前,我國財政收入的模式是利潤加稅收,以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為主,稅收在財政收入中占的比重在40%左右,這種模式對經濟發展極為不利,主要表現在企業缺乏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因為企業的利潤指標是由政府下達的,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圍繞著國家下達的產量指標和利潤指標,如果超額完成了利潤,也要原封不動地上繳給國家,它自己不是獨立的利益主體,利潤的多少和它自身的物質利益沒有必然的關系。這種模式對經濟發展極為不利。不利於經濟活力的增強,起不到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作用。基於這種情況,中央在1983年作出利改稅的決定,把原來國有企業上繳利潤改為交稅,這是第一步利改稅。之所以叫第一步利改稅是因為改得還不徹底,是過渡性的。1983年實行利改稅時還保持了國有企業利潤與稅收並存的形式。國有企業先交55%的企業所得稅,剩餘的利潤再和政府簽定上級96比例,剩下的留給企業。1984年實行第二步利改稅,改變稅利並存的格局,實行完全的以稅代利,國有企業只要上繳企業所得稅,不再上繳利潤。但當時的價格很不合理,行業企業問的利潤懸殊很大,以農產品為原料的企業,因為原料價格便宜,利潤很多,而以工業原料為生產要素的企業,成本較高、利潤較少,為了調節企業之間利潤的過於懸殊問題,國家徵收所得稅後,還根據企業利潤的高低徵收利潤調節稅。
這兩步利改稅在我國歷史上起了重要作用。第一,規范統一了國家與企業間的分配關系。企業交稅後有自主支配的權利,調動了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積極性,有利於企業經濟的發展和增長。第二,保證了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過去上繳利潤,財政收入沒有穩定的來源,被動很大,利改稅後稅率是固定的,國家收入有了穩定的財源,有利於財政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第三,企業的留利大幅度增長,使企業的投資能力、經營能力有很大提高。促進了企業微觀經濟的發展,也有利於宏觀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稅收與經濟的良性互動關系得以體現。
利改稅盡管有作用,但由於當時實行了企業以承包經營為主地方以財政承包為主的形式,利改稅的成效受到很大局限。因為當時企業的主要經營方式是承包,承包經營的結果,既包了利潤,又包了稅收,有的地方承包時,將利和稅一起寫進承包合同,這樣使稅收應有的調節作用、財政收入的保障作用部分地喪失。承包制不能使稅收隨經濟發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而增長。稅收與經濟間的良性互動關系沒有了。企業承包和地方財政包干,還助長了其他許多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弊端,如市場分割、劃地為牢。由於各地財政承包,地區經濟發展越快,財政收入越多,除了上繳承包的外,地區留下的也越多,地區利益越大。為此,各地競相搞盲目建設、重復建設和盲目引進。當
時若干個「大戰。同時進行,如棉花大戰,產棉地區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利用當地的原料獲得更多好處,紛紛建立自己的棉紡工業,導致棉花大戰不斷升級。此外還有蠶繭大戰、煙草大戰、小化肥大戰、農資大戰等。盲目建設、重復建設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各地經濟結構趨同,低水平重復越來越嚴重,造成經濟結構扭曲,調整困難,生產力布局極不合理。統一的、公平競爭的大市場根本無法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市場體系根本建立不起來,這些弊端嚴重地影響了國民經濟的有效發展,使市場經濟的秩序大為混亂,假冒偽劣因此產生,某些地方政府成了製造假冒偽劣的保護傘。這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包括稅制在內的經濟制度與經濟發展存在著緊密的良性互動關系。搞得好是良性互動,搞不好是惡性互動。
1994年稅制改革是又一個重要的例證。1994年在我國經濟改革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財政體制實行了分稅制這廣重大的制度創新。分稅制是市場經濟各國通常採用的與市場經濟特點和要求相適應的財政體制。我國於1994年實行分稅制改革,目的在於規范中央與各級地方政府之間的分配關系,體現事權尉權和稅權三權之間的辯證統一?簡而言之,分稅制就是確定各級政府的事權,根據事權確定應給予它多少財權來滿足其覆行職能的需要,並根據財權劃分稅種、決定稅權。與分稅制改革同時進行的是工商稅制改革,工商稅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統一稅法、公平稅負、簡化稅制、保障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增強稅收的宏觀調控能力」。這些目的已基本達到,我國初步建立起了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相適應的稅制體系,稅制改革成效明顯。1994年稅制改革後稅收收入的增長極為迅速,「九五」期間稅收總規模達到47000億元,比「一五」到「八五」的總額還多出2700億元,「九五」期間年均增加稅收1300億元,稅收收入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5%,這是歷史上沒有的。與此同時,稅收宏觀經濟調控功能得到極大增強,。1994年稅制簡化,使得稅制結構更加科學合理,94年稅制改革後稅種由原來的32個陣為58個主要稅種,稅制大大簡化,稅種的覆蓋面擴大,稅收的經濟調節作用大為增強。特別是1998年以來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在稅收手段的運用方面取得了極大成功,這得益於1994年稅制改革奠定的基礎。總之,94年稅制改革取得很大成功,稅收的雙重作用得到了充分體明扼要現和明顯加強。
但1994年工商稅制改革也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對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帶來消極影響。如按企業的行政隸屬關系來劃分稅收歸屬,不利於建立統一、公平、開放的市場體系,更不利於企業的改組、改造和聯合,不利於資本的自由流動,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大大減弱;增值稅一方面起了重要的是經濟調節作用財政收入保障作用,但由於增值稅設計方面的某些不完善,對經濟特別是科技進步帶來消極作用;個人所得稅稅基、稅率、起征點的確定,也存在問題,對於促進投資、消費。勞動力素質的提高都有消極影響;企業所得稅特別是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不統一,至今依然是很大的問題,名義稅率盡管統一了,但由於存在種種優惠措施,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實際上不統一,這不利於為各類市場主體、法律實體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不利於公平稅負,也不利於增強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競爭能力;資源稅在范圍稅收分配和課征對象確定等方面存在許多有待改進之處,一方面要有利於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同時又要有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於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由此可見,1994年稅制改革既有促進經濟發展的因素,又有不利於國民經濟有效發展的方面。
(二)經濟發展與稅收政策的關系
經濟政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主要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是宏觀經濟調控的兩大支柱政策,其中財政政策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的內容受到種種限制。如歐盟15個國家已經實現貨幣一體化,再過幾年各國自己的貨幣將不存在,各國的貨幣政策由歐盟的貨幣執行委員會來統一制定。各國政府唯一能自主使用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只有財政政策。在財政政策中稅收是重要的內容和核心的手段,無論是投資、消費還是出口,即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這三大動力都與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有關。投資與稅種的設置稅率的高低、優惠政策的多少、優惠的方向關系非常密切。消費也是這樣,如營業稅、消費稅與消費品價格直接相關,所得稅,無論是企業所得稅還是個人所得稅,都和企業個人的生產消費、生活消費能力有密切關系。出口更是與出口退稅稅收、 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有密切關系11998年以來為了刺激出口,我國曾3次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到去年出口退稅額已達到811億元,今年這個數字還要增加。出口退稅政策對增加出口有直接關系。
從對經濟景氣的調節看,財政政策中的稅收政策也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與經濟發展,而且與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和社會進步關系非常密切。比如,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定就與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國家鼓勵方向的體現以及區域經濟的發展關系密切,與科技進步的關系更為重要。改革開放以來,為了促進東部經濟特區和沿海地區的發展,我們實行了所得稅的優惠政策,當時是為了貫徹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方針,對沿海和經濟特區實行了以區域傾斜為主的稅收優惠政策。這個政策已經取得了極為明顯的成效,當然對中西部地區的開發、對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有諸多的不利影響,特別是對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消極影響越來越明顯。可見,稅收優惠對於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重要作用。
稅收在促進科技進步方面作用明顯,世界各國促進科技進步的政策都集中在稅收政策上,採用了加速折舊投資抵免和稅收的定向優惠等政策。加速折舊就是對固定資產更新周期比較快、技術變化比較大的行業和部門,允許它們在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還沒有終止以前提前報廢,允許它們加速新舊。加速折舊是國家利用減小所得稅稅基的辦法促進技術更新改造促進科技進步,國外在信息產業允許加速折舊的很普遍,投資抵免允許某些企業將用於研究開發新產品的投資、支出在所得稅稅基中取得扣除,以減少所得稅稅基,為企業增加對研究開發的投入創造條件,建立激勵機制。科技進步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如果沒有科技創新,競爭力的提高就會受到嚴重影響,經濟發展也會受到基礎性障礙。為了增強企業後勁,增強企業和國家的競爭力,許多國家允許企業實行投資抵免。定向優惠政策是定向地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鼓勵方向實行稅收優惠,而不是對所有方面都實行普惠式的稅收優惠。如為了開發某一個新興領域。或開發某一高科技的行業,為了減少投資者的風險,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在稅收上給予優惠:世界各國對高科技的發展往往給予這種定向式的稅收優惠。
出口退稅政策對經濟的發展、對出口需求的擴大作用非常明顯。世界各國實行的是出口退稅,而不是補貼,因為補貼是wTo規則所不允許的,補貼是不正當競爭,要受到制裁,出口退稅可以,出口產品以無稅或低稅進入國際市場競爭是國際的通例,這個政策在促進1998年以來我國出口需求的擴大功不可沒。如果現在停止出口退稅政策或降低出口退稅的力度,出口企業肯定要受到很大打擊,出口需求要受到很大影響。
現行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政策對於投資、消費也都有重要影響。改革開放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各種行政性收費增長數量和速度一年比一年加快,而且在許多年份,非稅收入增長額和增長速度都超過了稅收收入的增長額和增長速度,費大於稅。1999年之前企業上繳的錢有2/3是通過費的形式拿出來的。農村的農業稅並不重,管理也不嚴,但農村各種非稅收入使農民苦不堪言,再加上各種沒有名目投有紅頭文件的收費,使農民負擔更為沉重,嚴重製約了企業投資能力的提高和農民收入的增加,嚴重影響農村市場的開拓,從而嚴重影響經濟發展。費稅政策存在非常突出的問題。
(三)經濟發展與稅收征管的關系
經濟發展與稅收征管的關系,主要是依法征管的水平和程度對於凈化擾化或惡化經濟發展環境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重要影響。在征管過程中,過頭稅、人情稅、關系稅、偷逃稅、騙稅等現象不僅造成大量的稅收流失,更重要的是毒化了稅收的秩序,惡化了市場環境,使市場處於非公平競爭之中用經濟發展環境產生消極有害的影響。如果依法治稅,稅制本身合理,那麼各種市場主體、法人主體、城鄉居民相處於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如果稅收征管中存在大量的過頭稅、人情稅、關系稅、偷逃稅、騙稅,就會造成嚴重的稅負不公,守法者的稅負相對較重,惡化市場秩序市場環境和經濟環境。
二、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稅制、稅政選擇
從我國當前的現實情況看,從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稅收因素看,從影響經濟發展的稅制和稅政存在的主要問題看,我國大致要解決7個方面的問題。
(一)增值稅轉型的時機和方法現行生產型增值稅的弊端非常明顯;不允許購進的固定資產已交納稅款的抵扣,這對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進步、促進企業投資都是十分不利的,世界各國實行增值稅的國家中絕大多數已經拋棄了生產型增值稅,轉型的必要性已經眾所周知,沒有多大分歧。問題是什麼時候轉、當前的主要爭論在於:是盡快地轉,還是創造條件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再逐步轉型?到底是一步轉述是分步轉?大部分人認為應該盡快實現增值稅轉型。
對怎麼轉也有很多爭論。概括起來有兩種:一種觀點是一步到位,不要分步實施,理由是分步實施會產生根多陣痛,實施起來麻煩比較多矛盾比較大。盡管一次性轉型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比較大,但是如果能夠顧利地實現轉型,充分發揮增值稅在促進經濟增長、科技進步方面的積極作用,損失的稅收收入可以很快地補回來,因此,應該一次轉型。
但大部分人認為這種辦法不可取,因為轉型首先要考慮對我國財政收入的影響,據測算,增值稅如果徹底轉型,每年要減少財政收入600-700億。其次,我們當前缺乏增值稅轉型的良好基礎和技術條件,必須逐步創造條件,實現分步到位,持這種觀點同志的主導思想是「總體設計、分步到位」。如果允許設備購置先抵扣,而廠房、建築物等固定資產不抵扣,大概影響財政收入300億,因此如果分步實施,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分步實施從當前的條件看。也是必然的選擇,因為對增值稅的計真機聯網、交叉稽核系統都沒有建成,基礎性工作還沒有做好,如果急於一步到位,條件尚不具備,因此,分步到位比較穩妥。現在國家稅務總局正在聽取各方面意見制定分步實施的具體方案。
(二)有利於促進消費和人力資本投資的個人所得稅的完善現行個人所得稅在調節收入分配方面起了積攝作用,但也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是稅基怎麼確定?稅前扣除起征點怎麼確定7稅率如何調整?累進的程度如何確定?累進的稅率如何修正?這些問題值得探討,現行個人所得稅在促進消費特別是在促進人力資本投資方面有許多沒有考慮的地方。西方國家認為,在科技進步時代,促進科技進步至少要考慮兩個因素,一個是科技創新的能力到底如何,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程度如何,另一個是勞動力的素質能不能滿足科技進步的需要。我國勞動力素質普遍較低,轉崗的能力較低,勞動者文化水準普遍較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在個人收入中留出足夠的錢讓他們進行再教育,接受終身教育,不斷增強他們轉崗的能力和對科技進步的適應能力。如果所得稅稅率過高,或在扣除時不考慮這部分需要,就不利於人力資本的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不利於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要考慮起征點問題,最重要的是考慮勞動考的家庭負擔、人均收入。我國所得稅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就是修改後的所得稅法依然沒有也無法考慮這個因素,因為這很復雜,要有比較健全的資金流量和流向的監測,如通過銀行發給個人的錢要有據可查,銀行要有基礎性資料,不管來源於哪個部門、哪個方面、哪個企業,甚至來源於哪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支付。都要有原始的記載,對個人收入來源的監管必須正確,必須有據可查,這樣個人收入才可以核實,對其家庭成員的收入才可以有正確的判斷。因為要算贍養人口的負擔,要算人均收入來考慮扣除問題。西方發達國家有這樣的監管能力和基礎資料,我們沒有,在一兩年內也搞不成,這不是稅務部門一個部門就能實現的,要靠全社會各個部門的配合,因此,當前所得稅稅法的修改還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但這是我們今後繼續修改個人所得稅稅法的方向。
(三)有利於促進平等競爭、稅負公平、增強各類企業競爭力的企業所得稅1994年稅制改革後,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所得稅名義稅率趨於一致,但是由於外資企業享受很多稅收優惠,因此實際稅負不一樣,實際上依然存在兩套稅制,造成色類企業、特別是內外資企業之間的不公平競爭,影響了內資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競爭力的增強,所以必須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現在的關鍵問題,一是稅率的確定,二是稅基中抵扣因素的確定,三是對外資企業稅收優惠如何處理。稅率的確定爭議比較大,有人認為現在的稅率比較適中,33%的稅率並不高,與世界各國比處於中上水平,而且我們名義稅率是33%,而實際稅率只有20%左右,稅率不宜調得過低,另外如果考慮到所得稅的調節作用,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國民經濟發展遇到困難、要動用所得稅杠桿的時候,如果名義稅率太低,與實際稅率靠近,那麼今後宏觀經濟調控的餘地、彈性就將十分有限,沒有再降的餘地了。更多的人認為,不考慮企業非稅負擔因素,僅考慮稅收負擔因素,也太重了。盡管許多國家名義稅率與我國相差不多,但國外企業的稅前扣除項目比我國多得多,因此我國企業的實際稅負可能比國外企業高。世界各國通行對購買的固定資產已交稅款允許抵扣,我國不允許,盡管這屬於增值稅范疇。但企業畢竟交出去了。世界各國通行在確定企業所得稅稅基時,用於技術更新;技術改造的投資允許在稅基中予以扣除,而我國不允許,現在我國僅僅是試行還沒有普遍推廣這種扣除。國外稅前抵扣的項目比較多,即使其名義稅率與我國一樣,但實際稅負比我們低得多。我國現在對稅率的爭議還在進行,有人主張稅率不變,有入主張降為30%,有人主張降為27%或25%。
對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怎麼處理,是我們吸引外商的一個重要因素。多數同志認為依然採用「總體設計,分步設施」的辦法,特別是採取老外資企業老辦法,新外資企業新辦法來解決問題。或者給它一個過渡期,到過渡期結束時,新老企業一刀切。不能急轉彎,使企業感到政策突然變化。要給它們一個緩沖期,使企業有時間事先考慮來不來華投資。
(四)有利於實現資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資源稅調整資源稅的課征范圍如何確定,要不要適當擴大,現在除對一些礦產徵收資源稅外,其他考慮比較少。為了節約水資源,我們要考慮是否對水徵收資源稅?另外,資源稅的分配要不要改革?原來海洋石油稅歸中央,其他資源稅歸地方,這種格局是否合理,能不能做到資源的合理利用,又有利於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為許多資源是不可再生的,稅收的劃分、稅權的劃分要不要考慮。另外,現行的資源稅是否有利於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我國經濟欠發達或不發達的地區往往都是資源富饒的地區。而經濟發達的地區往往是資源貧乏的地區。在此情況下,對資源稅的調整是否有利於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其中牽涉到徵收范圍怎麼定,稅率怎麼定,分配格局怎麼定,是中央稅、是地方稅,還是共享稅,共享的比例怎麼定,這些都與是否有利於區域經濟發展相聯系,如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雲貴川都是資源富饒、但相對貧困,這些地方資源稅的徵收到底怎麼既有利於合理利用資源,又有利於可持續發展,還有利於區域經濟的協調,這比較復雜。
(五)實現零稅率目標的出口退稅這些年出口退稅加大了力度。但是現在離零稅率還有距離,目前我國出口產品的平均退稅率為15%,但我國增值稅稅率是17%,離全額退稅、零稅率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當前要不要立即實行零稅率?這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如現在出口退稅率已經高達811億,占國家稅收收入總額的11%左右,再提高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可能更大;因此,零稅率是目標,但要採取分步到位的方法。要結合經濟結構的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的調整、出口產品競爭力的增強等來考慮,不一定完全採取出口退稅的辦法,可以採取別的定向稅收鼓勵措施,促進出口產品結構的調整和科技含量、附加值的提高。
(六)有利於結構調整、科技進步和西部大開發的稅收優惠政策的調整 .這為中西部地區普遍關注。關鍵的問題是,在優惠模式上,考慮由地區傾斜到產業傾斜的轉向。在優惠的方式上,要更多的從稅率式優惠轉變為稅基式優惠。國外更多採用稅基式優惠。特別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採用稅基式優惠。從過去片面的事前優惠轉變為事前優惠與事後優惠的有機結合。如對基礎科研更多地採用事前優惠,刺激增加科研投入,保證它有錢、有積極性投入。但對科研成果的採用和轉化要考慮效果,採用事後優惠。從過去片面注置直接優惠向間接優贏轉化,直接優惠就是減稅,間接優惠包括加速折舊、投資抵免、稅收補貼等間接手段實行優惠。
(七)積極推進稅費體制改革,理順稅費關系企業將稅費放在一起,看成一個東西,盡管我們採取了減稅的辦法,但稅在減、費在增加,作用等於零。因此,在考慮稅收宏觀經濟調控作用時,在考慮稅收的財政收入保障功能時,必須將稅費聯系起來考慮。前些年我們在考慮時沒有將二者聯系起來,沒有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造成當前稅費關系的極度混亂,留下許多後遺症。因此,以後要聯合起來加以考慮,如企業所得稅,光考慮稅怎麼收不行,稅就是降低了、增加了扣除因素,但如果苛捐雜費層出不窮,立即就抵消了減稅的因素,造成更加難以收拾的後果。

C. 稅收與經濟發展什麼關系財政學論述題

您可參考《稅收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數量分析》,該書是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發行張倫俊著作的實體書。
本書是一部關於稅收與經濟增長方式的一部經濟理論研究專著,內容涉及導論、稅收與GDP等主要經濟指標的基本關系、宏觀稅負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稅收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結構分析、稅收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等,適合經濟理論研究人員參考學習。稅收與經濟增長關系問題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反作用於經濟。一方面,經濟增長的規模、速度、質量、結構決定著稅收總量、增長速度和稅收結構。另一方面,稅收作為重要的調控手段,通過稅率、稅負、稅收優惠等在投資、消費、分配和結構調整等諸多方面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可以說市場經濟越發展,稅收與經濟增長的聯系就越密切。過去長時期里,我國稅收制度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稅收政策取向以收入為首要目的,調節社會經濟關系效應不明顯,稅收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矛盾比較突出。為此,中央提出:要完善宏觀調控體系,推進稅收制度改革,充分發揮稅收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各級稅務部門以加強稅收分析為重點,從完善經常性稅收收入分析方法入手,不斷拓寬稅收分析思路,實現了由稅收進度、增減情況等簡單對比分析,向宏觀稅負、增長彈性等征管質量情況分析的轉變。尤其是利用稅收與經濟指標的對比分析、時間序列、回歸模型等數量方法,來判斷稅收與經濟增長是否協調等,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與此同時,業內學者也對稅收分析給予熱情關注,一些凸顯數量特色的論著先後出版發表。稅收數量分析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出現了喜人景象。但總體上看,由於起步較晚,國內對稅收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數量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稅收與經濟增長關系受到諸多隨機因素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的特點;稅率、稅負、稅收收入等數量概念清晰,與相關經濟變數聯系密切,適宜運用計量模型等數理方法進行研究。本書作者長期從事稅收數量分析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50多篇相關論文;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等省部級以上課題;有的研究成果被推薦供全國人大和有關政府部門決策參考,以及受到近百位專家學者的評價引用或文獻參考。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本書依據稅收經濟數據,對稅收與經濟增長關系進行了比較系統的分析。全書共分六章,第一章為導論,從經濟基礎理論角度,簡要介紹稅收與經濟增長的基本關系、稅收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稅收分析的基本概念,稅收數量分析的基本方法等。第二章是關於稅收與主要經濟指標的影響分析,著重討論稅收與GDP總量、稅收與投資、消費、進出口、物價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旨在通過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研究稅收與經濟增長的內在聯系。第三章是對我國宏觀稅負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比較詳細地討論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宏觀稅負的變化特徵、以及產業稅負、地區稅負等,並通過對不同類型國家稅負的借鑒比較,對我國宏觀稅負水平進行評價;提出我國宏觀稅負的最優區間估計。第四章是從結構關系角度,探討稅收與經濟增長的內在聯系,包括稅收與產業結構、稅收與區域結構、稅收與所有制結構之相互影響等。第五章側重討論稅收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包括稅收與政府關系,促進循環經濟,以及稅收對建設和諧社會的支持;稅收優惠政策的調整;稅收乘數與我國稅收乘數效應等。第六章是從計量角度,討論增值稅等主要稅種的預測與估算問題,介紹了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典型相關分析等多元方法、以及博弈論原理在稅收數量分析中的應用等,並給出各種方法的應用例證。注重數量分析是本書所追求的寫作特色,比如說:1.在分析稅收與GDP等指標關系時,本書不僅運用了常見回歸模型等,還引用了嶺回歸分析法,解決了GDP、居民消費等指標之間的多重共線性問題。並藉助軟體篩選嶺回歸系數,解決了稅收模型中自變數系數與實際意義不相符的符號問題。2.在討論稅收對居民消費的影響時,本書運用了典型相關分析法,選擇了一組稅收經濟變數和一組居民消費變數,即所謂兩個典型變數,進而通過典型變數的研究,揭示兩組變數之間影響關系。無疑,這比只考慮單個變數關系,信息量之凝聚,結論之相對全面,均具明顯優勢。3.在結構關系分析中,作者構造了「協調系數』』指標,用以反映產業稅收貢獻與經濟貢獻的協調程度。定義:產業稅收協調系數。產業稅收比重/產業GDP比重。協調系數明顯大於1或小於l時,說明稅收貢獻與經濟貢獻不協調,否則基本協調。類似地,還有地區稅收協調系數等,為客觀評價產業、地區稅收與經濟增長關系是否協調提供了參考。4.聚類分析法應用。對地區稅負作聚類分析,結果使一些較發達地區與較貧困地區聚成一類,由此反映地區稅負的不平衡。實際上,一些多因素多指標的分類問題,應用聚類分析方法非常方便。聚類分析還可以對於其他方法確定的數據分類進行檢驗,也可以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取得更好的分析效果。5.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都可以簡化數據結構,即把多個指標化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但主成分分析重點在於從觀測變數到主分量的變換上,將主成分表示為原觀測變數的線性組合。因子分析的重點在於從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到觀測變數的變換上,將原觀測變數表示為新因子的線性組合。本書給出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綜合評價的例子,共10項指標,用兩個主成分就可以擁有原10項指標93.7%的信息量。而因子分析通過『旋轉」,載荷結構的實際意義進一步合理解釋。進而可計算出因子得分,排出地區位次。6.關於博弈論原理的應用,本書給出兩個例證:一是稅務稽查與偷稅逃稅的博弈分析,結果:無論是靜態模型,還是動態模型,遏制偷逃稅,關鍵在處罰力度。二是中央與地方稅收分成比例的博弈分析,這實際上是對中央與地方稅權劃分問題的一個數量詮釋。從討論得結果來看,似乎難能有一個兩全其美的「博弈解」,由此映射出現行財稅體制的一個難題。以上所提及的一些方法並非本書的創新,但就稅收分析的應用而言,具有一定實踐意義,也使我們有所啟發。說明將數理方法應用於稅收分析,推進稅收分析的數量化科學化是可行的。當然,由於作者的水平有限,錯漏與不妥在所難免,期待著讀者的批評指正。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建議;如您有更多疑問,建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應答時間:2020-12-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D. 今後的稅收發展前景以及稅收預測

汽車行業發展的問題以及前景: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發展汽車行業是必要的。

一方面這是一個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發展良好的話好處多多啊:解決就業問題;提高整體技術水平;帶動汽車產業鏈的全面發展;GDP增長等等。但是具體說到這個行業到底怎麼發展這個問題就很復雜了。從產業鏈來講,要早出好的汽車,技術是必不可少的,這需要政府很高的投入,同時還有要大批高端人才的出現。
第一步,原材料。包括鋼鐵、鎂、鋁、合金、塑料、有機材料,這些就牽涉到了各種各樣的基礎產業,這些做好了才有後面的東西。

第二步,零部件、電子配件、其他配件的製造。這些東西都是很難的。有一個現象可以用來參考,就是現在的進口車國產的問題。拿賓士、寶馬、奧迪來說,賓士現在國產的C和E價位跟進口相比並沒有下落多少,原因是因為國產率不夠高,就是說國產的C級和E級的車當中來自國內的部分並不多,因為國內生產的零部件質量夠不上德國總部的要求,仍然只能進口,零部件的進口關稅相對較低,但是根據政府的規定,一旦進口零部件的價值總額超過了整車價值的60%(印象中是這個數),那進口的零部件按照整車進口的關稅率進行課稅,那最後生產出來的國產車的價格跟進口車相比必然不會有大的變化。再看寶馬和奧迪,A4、A6、3系是比較早進行國產化的進口豪華車型,國產率也是相對較高的,但是這些車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小毛小病出現的比較多,這三個品牌綜合起來看,很容易得出結論:國產零配件的質量還跟不上。最後再看看很多國外的品牌,大凡技術含量較高、企業旗下較為高端的產品都沒有國產這個說法,賓士、寶馬、奧迪的S級、7系、A8、各類越野車、跑車,包括沃爾沃的S80等等,根本不可能國產。寧可在自己國家生產然後運出來,承受出口國家的各種昂貴的稅收、費用也在所不惜,這些都是會啃掉公司利潤的項目,這么大的集團的管理層會不懂這個?為什麼?要保證品質和招牌!反觀這些成功的汽車企業,他們在國內製造銷售的汽車都經久耐用、品質一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有高品質的供應商。

第三,零部件都有了,就是汽車製造企業自己怎麼造車了。他們發展靠什麼?賣車!賣得越多,企業發展的越好,資金越充足,回過頭來能造出更好的車。怎麼樣車能賣得好?無非就是三點:1,便宜;2,性能好;3,功能齊全好用;4,外觀漂亮。三點都能做到也不是沒有,但肯定有個限度,你要用QQ的價錢買一輛長得像雷克薩斯、跑起來堪比寶馬而且跟S600一樣舒服當然是天方夜譚了。廠商的選擇必然是這個幾個因素的最佳平衡點。怎麼樣能便宜?成本控制,包括生產製造成本(生產流程式控制制,步驟多了成本增加,步驟少了質量不行;生產人員工資,多了嫌貴,少了人不幹;……),管理費用(怎樣用最少的人辦最多的事,怎樣的工資是最合適的……),銷售費用(怎樣花最少的錢、用最少的時間、僱用最少的銷售人員能完成最多的銷售業績……你不能在馬路上立個廣告牌就有人上門來買車吧?人憑什麼啊,他那錢又不是偷來搶來的,即使是偷來搶來的也得花時間和精力啊,對不對?)。怎麼樣造車能讓車跑得快呢?這就是很大的技術問題了,我這皮毛也不班門弄斧了,想想為什麼寶馬的Z4(3.0的排量)比賓士SLK350(3.5的排量)跑得快呢?你明白嗎?我反正是不明白。功能怎樣又多又好用又實用?怎樣的車開著能舒服?這個我還真不太懂,但你開開富康,在開開賓士你就全體會到了,至於怎麼做出來,得問兩個廠家技術專家。怎樣的看著好看,讓你能夠跟親朋又要炫耀一番?這是美學問題,而且見仁見智,我是一竅不通,不過大概沒有一個人會認為奧拓比奧迪好看吧?漂亮的外觀是要優秀的設計師設計滴!怎樣的車能好用?除了功能之外,估計也沒有一個人願意隔三差五地去維修店和咖啡吧?其他還有油耗、品牌、廠家宣傳等因素,這些都是小問題,但很多時候也起到了很多作用。

上面這些東西,除了市場因素之外,政府也得摻和一下,這我就不說了,反正現在是沒起到什麼好的作用,我覺得。

限行問題:
限行政策,從出發點看是為了減少道路擁堵,改善空氣質量,但政府應該不會傻到說通過這種手段來抑制汽車行業的發展,它是多大的稅收來源啊,國家要建設,官員要腐敗,稅收少了怎麼行?!現在GDP增長放緩,汽車交易起碼五位數,天價汽車一輛能夠幾艘遊艇,100輛賓士不就是一億的GDP嗎?賓士每年在中國賣多少輛?況且賓士100萬以上的車多了去了,還有別的品牌呢?所以限行不是要抑制汽車市場。事實上抑制了沒有?有人覺得有,因為不能物盡其用,乾脆不買,打車!不過我覺得沒有。上面那種想法是沒錢買車,或者只有錢買一輛車的人的想法。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力買兩輛車呢?比起微不足道的停車費,你會不會再買輛車呢?現在貧富分化在加大,買不起車的人即使不限行,沒准也一輩子不會買車,買的汽車的人必然是有點財力的人,他們會想:不如買輛二手車吧!對吧,那更有錢的就更不在話下了:老子有輛賓士,反正現在沒法天天看了,不如再買輛寶馬耍耍吧,反正也有的是錢!—反之亦然!所以即便限行,過不了多久街上的車估計還會很快的多起來,最後又堵上了。
其次,政府采購呢?那幫鬼天天奧迪A6開著,酒席跑著,你還怕他們哪天沒車開?國家總有辦法為這些人解決「困難」!
這兩個因素多半能抵消政策的抑製作用。
還有一點別忘了,限行的只是北京而已,其他地方會不會限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政府才知道。

其實真正想看中國的汽車市場究竟會怎樣發展,這是個很難的問題,因素太多了。如果真的有一條線索的話,不妨從需求和供給的關系來分析。無論東西什麼樣,無論價錢如何,只要需求旺盛,超過供給,市場爭相發展是必然的。即使這個市場是非法的,也遵循這種定律。要不你想,為什麼毒品交易屢禁不止?更何況汽車產業的發展利大於弊?需求受哪些因素影響,分別怎樣影響,供給受哪些因素影響,分別怎樣影響,考慮得越全面越深入,就越接近事情的真相,但這個真相只能接近,很難觸及。

★如果你是想收集論文資料,希望我的觀點對你有所幫助,但仍然需要很多資料。如果純粹是思考並討論,歡迎共同切磋探討。★

另外補充一點,現在多數觀點認為,真正能抑制或減緩汽車產業發展的並不是汽車本身,而是其他的公共交通設施的建設,比如地鐵。一個極端的情況,如果你買輛汽車純粹是為了代步,突然有一天你所在的城市地鐵能夠在任何時候把你送到任何你想要去的地方,你會買汽車嗎?我肯定不會,我沒拿閑錢,我也不願意恐買一輛車放在那裡,只為了計提折舊,交無休無止的停車費,還有各種各樣的稅費。但真正到了那種情況,受到傷害的只有脆弱的國產汽車行業,仍然能夠存活的就是那些已經列入奢侈品品牌的汽車和擁有它們的企業。

最後說幾句。如果你真的喜歡這個產業,真的有這份熱情,那就義無反顧地去,這是中國很需要振興的一個方面,縱觀全世界,凡是擁有大的汽車集團的國家,都是強國,美國、德國、日本,現在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的局面,而這三個國家也恰恰構成了世界三大經濟體或者是經濟體的中心,而其中最強大的德國,寶馬、大眾兩個集團現在在中國的業務做得怎麼樣大家都看得見,賓士更加是這個國家的象徵。日本豐田從集團業績上講,已經是全球當之無愧的第一,另外他們還有本田和尼桑。美國三大集團通用、福特、克萊斯勒雖然現在處於虧損的狀況,但是美國政府不會輕易讓他們垮掉,而且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通用是豐田之前全球汽車業的霸主,多年位居全球500強行業第一。現在中國的汽車產業只是剛剛起步,跟他們比起來,可以說根本沒有任何技術力量。當很多行家預測,今後中國的汽車企業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包括大到企業也企業之間的並購,帶來品牌與品牌的整合,然後還有生產線的整合。所以前途還是大大的,但是民族工業這條路還很長,也很遠,可能還很艱難。不知道我在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中日德美四分天下的格局。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

E. 汽車行業如何合理避稅合理節稅

重慶正陽工業園區給予入駐企業30%-50%的企業稅收獎勵
一:只要是黔江區外的企業,把自己公司的總部或分支機構注冊在黔江,就可以享受這項政策,我們企業不需要實際入駐,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經營地點都不需要改變。
二:我們是比照企業對地方的稅收貢獻,給予企業最高達50%的財政獎勵。比如我們企業對黔江的稅收貢獻是500萬,區財政就會獎勵企業250萬,如果以5年計算的話,就可以為企業創利1250萬元。
三:兌現快。企業當月納稅,次月獎勵到位。

F. 稅收對企業發展有什麼影響

1、有助於企業發展

企業稅務會計在多種納稅方案中通過事先籌劃,合理安排公司籌資、投資、經營、利潤分配等財務活動,針對采購、生產經營以及內部核算等進行合理決策,利用國家法規積極稅務籌劃。

既保證企業完成利稅義務增加自身 「造血」能力 ,降低稅收負擔,也提高了稅後利潤,實現自身的持續健康發展。

2、提高企業競爭力

隨著市場經濟日趨規范和完善,稅務管理在企業競爭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聯營企業的稅務管理,要著重從稅務管理的方法及措施入手,通過加強稅法知識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納稅意識,在掌握稅法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通過稅收優惠、稅收籌劃等一些合理合法的避稅方法來達到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6)稅收與汽車配件行業發展的關系擴展閱讀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稅收工作直接關繫到經濟發展,關繫到社會和諧穩定。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主導作用,但市場配置資源,也有它的局限性,可能出現市場失靈(如無法提供公共產品、外部效應、自然壟斷等)。

這時,就有必要通過稅收保證公共產品的提供,以稅收糾正外部效應,以稅收配合價格調節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企業和行業的生產,使資源配置更加有效。

稅收對需求總量進行調節,以促進經濟穩定。

G. 對汽車零部件行業中當前的發展形勢有何看法

隨著汽車市場的迅速發展,中國汽車產業已經成為世界汽車領域最大的蛋糕。在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時,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也迎來爆發期。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到,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業預計在未來五年裡將實現每年20%以上的增長。在新車需求繼續推動乘用車銷量的同時,售後市場將會成為零部件行業新的增長引擎。「得零部件者得天下」,國家《「十二五」汽車零部件產業規劃》指出,要加快實現汽車產業關鍵零部件自主化。因此,未來的5~10年,汽車零部件產業將是國內最有前景的行業之一,必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目前,擁有外資背景的汽車零部件廠商已佔整個行業銷售額的75%以上。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7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前景分析與投資發展規劃研究報告顯示,由於中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起步較晚,規模經濟尚未形成。外資企業重壓市場,民族品牌生存壓力日趨加大。有專家呼籲,從政策設計層面加大對民族品牌的扶持,並全面審視汽車零部件產業國產化政策產生的實際效果,在此基礎上,劃定內資民族品牌的最低市場比例。具體說,每個內資整車廠必須確保一定比例的采購量來自民族品牌廠商;政府對內資民族品牌企業發生的研發費用等前期投入進行補貼,對企業貸款提供擔保、貼息。
此外,還應從稅收方面對內資汽車零部件製造業進行傾斜,這也是重要的扶持措施之一。有專家指出,由於製造業具有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技術資金密集等特徵,是事關國家經濟安全及綜合國力的戰略性產業,是國家稅收的重要支撐。政府可對包括汽車零部件業在內的製造業,在稅收方面實行先征後返、降低稅率、精簡稅種等優惠措施,並圍繞建設汽車零部件研發平台,建立產、學、研聯盟,實施重大汽車零部件研發項目和關鍵技術的新突破,鼓勵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同時設立汽車專用人才培養基金,應依託國家重點院校、研究機構及其他社會資源,建立汽車人才培訓平台,成立專用人才培養基金,產學研有效結合,解決汽車零部件行業人才匱乏的問題。
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趨勢
1、整零之間的戰略關系進一步優化
全球汽車行業的整零關系分為三類,一是以歐美為代表的平行發展模式。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認為,零部件企業獨立整車企業之外,零部件企業自由競爭;二是以日韓為代表的塔式模式,整車與零部件企業之間是利益共同體,會有很強的資本合作關系;三是中國最早的一汽、東風公司的計劃經濟時期的模式,即零部件附屬於整車企業,目前在中國現在仍有部分企業是這種模式。然而整零關系並不是一層不變的。現在歐美企業也是特別強調整車和零部件共同合作的關系;在日韓整車企業中,也有全球化采購零部件的傾向。現在,整車廠對零部件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未來整車廠所要求的零部件企業,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單純零部件供應商,而是能夠給整車廠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特別對供應商系統的集成能力、創新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零部件企業在先進技術開發的早期,就與整車廠進行非常緊密的合作,在經營發展上,互相支撐。從長遠戰略上,他們之間是共創未來的關系,為整零企業創造了和諧發展環境和廣闊空間。
2、新能源汽車發展將促進汽車零部件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財政部等部委於2014年2月8號聯合發文明確,將現行補貼推廣政策執行到2015年12月31日,並對2014年和2015年的補助標准作出調整。中央財政繼續實施補貼政策,以保持政策連續性,加大支持力度,以此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促進節能減排。同時,財政部近日還公布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名單,支持沈陽、長春等12個城市或區域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按照單個城市或區域累計推廣量不低於5000輛測算,預計未來兩年新增推廣規模約6-8萬輛。加上第一批示範城市累計推廣量25萬輛,未來2年內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規模將超過30萬輛。即便考慮政策執行力度等因素,預計未來 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復合增速仍有望超過100%。這一政策將積極促進汽車零部件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促進零部件產業向節能型和環保型、高技術型和高質量型發展,同時積極推進品牌戰略建設和走國際化發展之路。
3、零部件高端製造業升級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逐步成熟,購車者對產品品質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主機廠對零部件供應商技術實力與生產管理能力的要求更為嚴格,汽車「三包」等政策的實施使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後主機廠與零部件供應商承擔更大的風險。那些研發能力更強、管理水平更高的零部件公司將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雖然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整體競爭實力較國際巨頭仍有差距,但在一些細分子行業中,國內零部件公司已經取得突破,更為廣闊的全球零部件供應市場已經打開。
隨著對汽車安全、舒適及環保要求的提高,汽車智能化已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如何通過電子技術提高汽車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也成為整個行業的熱點。根據預估,在4G/LTE與雲端技術成熟下,今年全球汽車電子產業爆發,產值年增7%,達2050億美元,至2020年前都將維持平均8.5% 的增長力度。目前汽車電子的核心技術大多掌握在國際零部件巨頭手中,汽車電子以成為中國汽車產業技術實力最為薄弱的一環,由於開發難度大,產品質量穩定性要求高,國內大部分市場被外資占據,自主品牌僅在車載導航,影音播放等低端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H. 汽車配件的發展短板有哪些

短板一,回收量不夠,制約再製造企業持續發展。政策上的限制也讓汽車零部件數量偏小。根據仍在實施的國務院307號令《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規定,包括發動機、變速器、前後橋在內的「五大總成」必須交售給鋼鐵企業作為生產原料。但實際上,在這些總成中,有不少是可以再製造的資源。這就從政策上造成了再製造企業回收量不夠。短板二,再製造行業秩序混亂,正規企業面臨「雜牌軍」的不良競爭。對於正規汽車零部件再製造企業來說,回收報廢企業的價格一般是按照廢鐵的市場價格執行。以一輛面臨報廢的捷達轎車為例,公司支付給車主的費用在1000元左右。而一些缺乏資質的小作坊,則依靠私賣發動機、變速器等總成,獲取巨大的利益。以一輛10噸報廢貨車為例,因為「五大總成」按規定不能出售,正規企業在拆解後主要靠賣廢鋼來獲益,最多賣兩萬元,收購價不能超過1.2萬元,否則算上成本、稅收,就會虧損。但地下拆解廠完全能夠以兩萬元甚至以上的價格收購,因為至少違規出售「五大總成」,就可以大賺一筆,如大貨車發動機可賣7000元,後橋就能賣8000元,這樣下來一輛車賣到2.5萬元甚至更高並不難。短板三,國內再製造企業整體技術水平不高,社會對於再製造行業認可度低,阻礙了該行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據介紹,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生產需要按照特定的流程進行拆解、清洗、檢測分類、失效零件的再製造加工或替換、產品再裝配,最終經嚴格測試後出廠進入到市場。事實上,由於我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行業起步晚,設備相對落後,最主要的還是投入成本太高,單靠企業本身負擔壓力很大,這導致國內再製造行業與國外同行相比,在技術和質量上還存在不小差距。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即使在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示範試點企業中,仍然有一些在使用相對落後的尺寸修理和換件修理的方法,再製造率很低。

I. 急求中國近幾年的汽車市場發展狀況及未來前景分析!

2008年我國汽車行業的前景分析

2007年我國汽車市場銷售狀況良好,汽車市場經過2005年的低迷期後穩步發展,勢頭良好:乘用車中高檔車型和都市型SUV將維持較高增速;商用客車行業將持續穩定增長;商用貨車行業整體增速將回落,機會在於產品升級與出口。
2008年汽車行業將面臨節能環保政策影響、徵收燃油稅的影響、內外資兩稅合一的影響、高油價時代發展新能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汽車各子行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通過分析汽車行業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歷史市場表現、銷售毛利率發展趨勢、在建工程比例,建議投資者關注三類整車股:價值型、成長型、低估型
汽車業的蓬勃發展給汽車零配件行業龍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汽車零配件各細分行業龍頭將維持高增長和高的銷售毛利率,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優質汽車配件龍頭公司。
新的消費群體形成、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是乘用車市場穩定成長的大好背景,國內經濟生產總值與固定資產投資高位運行、新農村建設等因素是商用貨車穩定發展的保障,人口紅利、旅遊業蓬勃發展、高速公里里程擴張是商用客車維持持續增長的驅動力。汽車業中既有作為可選消費品的乘用車、又有具有生產資料屬性的商用車,每個細分子行業都面臨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成長階段,同時也給汽車零配件龍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處於汽車產業鏈中上游的龍頭汽車配件商將迎來一個高速成長時期。我們試圖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發現並挖掘汽車業的投資價值。
一、2007年汽車行業銷量回顧及簡析
目前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大約為3輛/百人,按照國際上通常的汽車普及階段劃分,我國總體處於"汽車化階段前期",但是由於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突出,城市與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迥異,一線城市汽車保有量接近20輛/百人,汽車消費進入"汽車化階段",預計我國大部分城市將長期處於該階段。
截至2007年10月,我國汽車銷量達到715萬輛,累計同比增長達到24%。其中乘用車銷售507.94萬輛,累計同比增長23.57%,商用車累計銷售207萬輛,累計同比增長25.14%。首先看看各個細分車型銷售情況體現出來的短期趨勢。
我國乘用車市場從2002年開始步入年銷量百萬大關,五年時間高速增長,2007年年底有望達到600萬輛的銷量。鑒於我國地區之間經濟水平相差相對較大,汽車行業的發展引擎主要是老用戶的替換需求和新用戶的首次購車需求。
存在替換需求的用戶對價格、燃油成本敏感度不高,更重視品牌的成熟度與性能,所以,這部分需求可能是針對中高檔排量的乘用車;首次購車的需求群體集中於30歲以下,這部分用戶追求時尚動感,預計將成為都市SUV和中檔轎車的主力消費群體。
乘用車品牌競爭激烈,目前我國共有乘用車品牌340個左右,平均每個品牌年銷量一萬七千輛,今年同比負增長的乘用車品牌達到45%。應該說,乘用車市場呈現品牌雜規模小企業數量過多的特點,同時這也與我國乘用車的消費特點有關。
商用車細分產品中,"重量化"趨勢明顯,重型貨車、大客、高噸位半掛車增速顯著高於其它細分商用車產品。商用車中,貨車周期性相對較強,客車行業整體增速平穩,銷量幾乎保持在年20%增長左右。
而我國的燃油稅從提出到如今燃油稅已經經歷了十年時間三屆政府,在國家節能減排的環保政策下,燃油稅的開征箭在弦上,很可能於2008年3月開征,有關專家預測燃油稅率可能在30%至50%之間,開征之後,每台車的用車成本將提高,以1.6L排量車為例,每百公里耗油8L,假設一年跑3萬公里,以93號汽油5.34元/升計算,再加上其它稅費,年耗油費1.28萬元,設燃油稅率為50%,成本要提高6000元,和排量為1.0L的比較一下,每百公里耗油5L,年跑3萬公里,年耗油費用8000元,交50%的燃油稅,成本提高4000元,總計1.6L排量車每年比1.0L排量車在燃油使用成本上多七千元左右。
另一方面,徵收燃油稅後1.0L排量車每年單車新增油稅成本占車價的百分之六,而1.6L排量車這個數目為百分之四多一點。徵收燃油稅對乘用車市場消費結構的確切影響和燃油稅率、燃油稅徵收結構有關,如果燃油稅為30%,則影響很小,如果為50%-100%,則可能對乘用車消費結構帶來較大的影響,一部分中檔車消費需求轉移到小排量車,同時也有一部分原本打算購買小排量車的消費者可能放棄或者暫時購車打算。
從歷史情況來看,油價的上漲並未影響汽車銷量的增速,一方面,油價年漲幅未超出過25%,另一方面,我國汽車人均保有量低,市場潛力巨大,油價上漲的成本短期內不會對乘用車總銷量造成影響。
2.排放政策
2007年是國三排放標准開始實施的年份,2010年我國將全面實施國四排放標准。環保排放標準的升級對小排量車和部分老車型產生影響,北京馬上要實施國四標准,一些品牌可能不得不退出北京市場,對於老牌合資企業的老產品,更新換代的壓力增大。總體上對乘用車影響要先於商用車,預計對明年的商用車市場影響有限。
3.兩稅合一利好部分汽車企業
國家所得稅法實施後,將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還將國債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收入等規定為"免稅收入";取消內資企業實行的計稅工資制度,對企業真實合理工資支出實行據實扣除。對於已經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存在一定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將逐步與25%接軌。"兩稅合一"以後,合資企業的所得稅稅率將由15%提高到25%,而內資汽車企業的所得稅則由於33%降至25%。
就細分子行業來說,轎車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均為合資企業,兩稅合並對已經享受了較長時間優惠政策的合資公司盈利將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但不影響企業長期的競爭能力。商用車企業多為內資企業,將受益於兩稅合並的執行。就車企來說,兩稅合並將對中國重汽(000951)、宇通客車(600066)、曙光股份(600303)等繳納33%所得稅率的商用車上市公司產生利好。國家的稅收政策有利於創造公平的汽車產業競爭環境,相信在國家鼓勵自主創新的大背景下,今後自主品牌車企的生存環境將大大改善。
4.新能源給我國汽車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高油價時代,汽車驅動力必將朝著替代傳統能源的方向發展,燃油稅的出台、油價高企催生新能源汽車熱,我國今年公布了《新能源汽車准入管理規則》,各大汽車製造商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上已經有很多動作,發改委公布的嚴格的准入門檻並實行一項否決制意在把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集中在有較強實力的汽車企業手中以盡快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商用。從歐美市場看,基本上業界認為至少未來5年新能源汽車主流為混合動力車。
上海汽車已經推出自主研發的榮威混合動力轎車和"上海"牌的第四代燃料電池轎車,據上海汽車計劃,公司將在奧運之前小批投產自主品牌混合動力轎車,同時推進合資品牌混合動力轎車與客車的研發,在2010年實現混合動力轎車規模化投產。此外,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研製出混合動力公交車,一汽集團完成解放牌混合動力客車樣車開發,一汽紅塔已經有少量電動汽車外銷,長安集團的混合MPV計劃2008年上市,長安集團計劃沿著從輕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混合動力汽車的軌跡發展其新能源汽車。
混合動力汽車是汽車傳統動力到純新能源過渡的一個長期階段,我國汽車業有望藉此機會縮短與歐美市場差距,兩三年之內,混合動力汽車難以大規模產業化,但是目前走在前列的車企一定會在全球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之時占據先機。
三、展望2008年汽車行業的發展
乘用車作為汽車行業內的消費類子行業具有客車與貨車不可比擬的市場潛力。在轎車領域,我們認為偏高端品牌銷量持續穩定,中端市場競爭激烈,外形時尚動力性好的車型將受到新一代汽車消費用戶的青睞,低端經濟型轎車的春天的到來尚需時日。
經過改良的休閑型SUV將繼續保持高增長勢頭,油價、稅收等因素對SUV影響有限,根據成熟用車市場的數據,SUV的市場份額在我國將持續擴大,隨著二三線城市用車需求的釋放和購車能力的逐步成長,SUV將擁有新的增長點。
MPV用車集家用和商務用途於一身,模糊了它作為可選消費品和生產工具特性的界限,今年MPV增速將超過乘用車行業平均增速,我們認為其潛力略遜於SUV市場,目前有一些汽車企業投資於MMPV項目,相信更加親和於家用的MMPV將占據一部分家用乘用車市場。搖錢樹下教你搖錢術
商用載貨車將受益於未來幾年我國GDP10%以上的增長速度、固定投資增長速度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計重收費范圍的進一步擴大,發展新農村導致的城鎮、鄉鎮之間運輸類貨車的需求增長、龍頭企業的出口市場逐步打開等因素。商用車總體上將維持10%左右的增速,由於今年重卡行業的"井噴",明年整體銷量同比增速將小於今年的同比增速,重卡銷售結構進一步改變,大馬力高噸位重卡佔比繼續增大,高端載貨車出口市場有望進一步拓寬。未來,載貨車行業的兩大增長點在於高噸位型節能重卡和出口。
客車行業常年保持穩定的增長,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公路客運量呈逐年遞增態勢,旅遊車更新換代成為客車行業發展的驅動力之一,與載貨車一樣,客車作為商用車細分行業因其高性價比獲得國外進口商青睞,目前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中東、古巴等地,我國汽車技術水準與歐美成熟市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客車在發達國家的出口還難以展開。發展中國家的汽車工業發展較為落後,但是運輸需求增長,這對我國商用車的出口形成利好。出口產品單車價格高於國內,有利於改善企業的綜合毛利率。
上海大眾等強勢合資公司,涵蓋品牌眾多,自主品牌發展勢頭良好,未來有望繼續注入相關資產,預計2008年全面攤薄每股收益達1元,預計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股價或有30%-40%的上升空間。搖錢樹下教你搖錢術
宇通客車(600066):客車業龍頭,公司主營大中客車,發展勢頭良好,由於公司整車底盤自製、產品結構偏向高端高端,使得產品毛利率較高。有望在內需與出口的雙重推動下繼續其良好的主營收益。考慮到公司持有的金融股權,如果明年公司賣出套現,則較大程度地增厚公司業績,但在盈利預測時我們不考慮這種非持續性因素。預計公司明年每股收益1.17元,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公司股價或上升30%。
一汽轎車(000800):中高端轎車龍頭,預計成為一汽整體上市平台,旗下產品譜系相對單薄,但盈利穩定,產品毛利率較高,基本維持在22%以上,預計明年將有新老4款車以供銷售,從公司業績看估值已經到位,考慮到未來的整體上市和資產注入,建議持有。
2.成長型該類汽車股具有以下特點:具備眼光長遠的管理層,目前在建工程項目較多,在建工程凈額占據主業收入很大比例,主營業務可能出現較大轉折點,公司整體上處於一個主營業務重構的轉型期。同時該類上市公司具有相對較多的不確定性,投資於該類個股存在相對較大的風險。
典型個股為:
長豐汽車(600991):純正SUV汽車股,相對於集團公司目前15萬整車產能(長沙5萬,永州10萬),目前不到5萬的銷量顯得有些浪費,作為一家老牌越野車企業,之前需求主要依賴於政府部門公檢法系統,今年公司新品獵豹CS6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意味著可以在出口市場大展拳腳。另外,公司管理層准備將產品改良得更加親民,打開潛力巨大的普通消費市場,預計明年將開發並推出三款新車,除越野車外更涉足轎車與輕卡行業。另外,公司將加大營銷網路構建。目前長豐算是三菱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中實力相對最強的一個,我們預計公司與三菱的新合資公司即將成立並在新的汽車業務領域大展拳腳。預計公司明年業績每股0.94元,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12個月內或有90%左右的上漲空間。
公司風險提示:管理層低估產品轉型難度,營銷網路建設滯後使得公司產能無法釋放,進入新的汽車子行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
江淮汽車(600418):公司管理層強勢,眼光長遠,江淮汽車經歷從客車底盤延伸至MPV、輕卡、重卡、越野車的屢次成功轉型,目前公司多項目擴張,做足基本功,不追求眼前利益,明顯著眼長遠,穩打穩扎。公司未來將擁有MPV、SUV、轎車、輕卡、中重卡等系列產品,轉型成功後,乘用車可能達到30萬以上產能。2007年公司產品銷量增長,但受累於多項目擴張,體現在凈利潤上增幅為負,我們看好公司長期發展潛力,預計於2008年下半年進入收獲期。預測2008年每股收益為0.4元,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12個月內或有60%-70%左右的上漲空間。
公司風險提示:項目擴張過多,進入收獲期的過程可能比較漫長。往轎車上轉型尚待實踐考驗。
長安汽車(000625):公司持有長安福特馬自達50%股權,旗下有馬自達3、馬自達2、福特等眾多強勢品牌。預計今年銷售20萬輛車,重慶工廠擴產至25萬輛車/年,南京工廠建成投產,一期年產能16萬。明年公司將擁有40萬整車產能,推出的新品為馬自達2、福克斯緊湊型新車嘉年華、新款蒙迪歐等車型。預計明年銷售35萬輛車,則公司08年每股收益在0.82至0.89元之間,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12個月內或有45%-60%左右的上漲空間。
公司風險提示:除長安福特馬自達外,業務扭虧尚需時日;旗下品牌眾多銷售網路有待完善,馬自達系列車型銷量上升空間有限,與工廠大幅擴張的產能相比有銷售壓力,產能不可等同於利潤。
3.低估型該類公司業績雖無大亮點,但市場給予其估值水平偏低,值得逢低買入。
典型個股為:
海馬股份(000572):公司車型較為穩定,產品結構偏低端,新產品換代相對緩慢。但公司脫離馬自達後顯示出強勁的自主創新能力,後續或有相關研發中心等資產注入,目前已經低估。預計公司08年每股收益0.7元,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12個月內或有60%左右漲幅。
江鈴汽車(000550):公司主營輕型汽車及相關零部件,公司產品毛利率、主營業務凈利率較高、期間費用控制合理,每股收益增速平穩。近250個交易日落後於大盤,後市有望回歸合理價值。預計公司08年每股收益0.95元,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12個月內或有55%左右漲幅。
曙光股份(600303):公司主營黃海牌商用車及SUV,旗下擁有"曙光""黃海"兩個品牌,受益於08年奧運,涉足中高檔客車製造。預計公司08年每股收益0.65元,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12個月內或有50%左右漲幅。
五、關注具有規模優勢的汽車配件龍頭股
在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進程中,汽配企業成長迅速,競爭環境可能不如整車激烈,而且優秀的汽配企業毛利率高,通過比較汽配行業和整車行業,發現汽配行業整體在建工程比率超過整車整體水平10個百分點左右。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分享汽車零配件行業廣闊的成長空間帶來的收益。
我們關注兩大指標:1.具有強大的規模優勢;2.具有細分行業壟斷優勢的龍頭。結合我們所預測的公司未來收益的情況,推薦以下重點汽車配件股(註:以下所稱"目前股價"均為2007年11月28日收盤價):
濰柴動力(000338):重卡發動機龍頭,擁有重卡黃金產業鏈,旗下有濰柴大馬力發動機、陝西重汽、陝西法士特齒輪等優秀的子公司,公司業績優良,目前已經超跌,我們預計07、08年每股收益為3.2、3.8元,以目前股價,動態市盈率不足20倍,未來12個月內股價或有60%左右的漲幅。
福耀玻璃(600660)我國最具規模與技術優勢的汽車玻璃生產霸主,在汽車玻璃行業市場佔有率很高,其市場地位幾乎沒有對手,產品結構導致其綜合毛利率處於汽車配件行業首位,我們預計公司未來將延續主營業務大幅增長的勢頭,預計07、08年每股收益為0.9、1.2元,動態市盈率為23倍,考慮到福耀玻璃的獨特優勢,可以給予其相對較高的市盈率,我們認為未來12個月內股價或有65%左右的漲幅。
金馬股份(000980):公司主營汽車零部件、防盜門及紙製品,公司經過資產重組,浙江鐵牛集團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有望形成協同效應,做強主業,前期投資項目使得公司可能在處於業績拐點期。我們預計07、08年每股收益為0.17、0.4元,以目前股價,動態市盈率為21倍,,未來12個月股價或有50%以上漲幅。
襄陽軸承(000678):公司是我國最大的汽車軸承專業製造商,產品型號眾多,適應性強,其軸承有望涵蓋商用車、乘用車市場,需求面拓寬,業績將出現大幅增長,我們預計公司07、08年每股收益為0.14、0.28元。以目前股價,動態市盈率為23倍,未來12個月股價或有30%以上漲幅。
風帆股份(600482):公司是我國鉛酸蓄電池生產龍頭企業,公司巨資投入電池項目有望形成汽車用電池、工業電池和鋰電池三大增長驅動力。公司目前主業汽車啟動用電池未來需求空間廣闊,新的太陽能電池項目和工業電池項目將形成新的增長點,預計"十一五"期間,公司盈利將保持強勁增長。預計公司07、08年公司每股收益為0.55、1.15元,目前動態市盈率為30.4倍,未來12個月股價或有60%以上的漲幅。

J. 汽車配件所涉及的稅務

增值稅、消費稅。剩下的是大眾的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附加稅等等

熱點內容
下載皮卡丘打排球 發布:2024-05-19 08:25:20 瀏覽:515
南寧豪車酒後撞護欄 發布:2024-05-19 07:49:30 瀏覽:411
重慶慶嘉汽車維修 發布:2024-05-19 07:46:12 瀏覽:89
汽車維修噴漆需要辦理什麼證 發布:2024-05-19 07:45:30 瀏覽:280
皮卡堂十周年房型圖片 發布:2024-05-19 07:15:17 瀏覽:670
商務車轉向顛簸 發布:2024-05-19 07:13:57 瀏覽:611
上海皮卡書屋 發布:2024-05-19 06:43:01 瀏覽:841
卡羅拉內飾自動擋新款 發布:2024-05-19 06:37:20 瀏覽:594
超級房車沃爾沃 發布:2024-05-19 06:37:13 瀏覽:291
輕騎踏板車車價格 發布:2024-05-19 06:30:46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