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4s店銷量下滑
『壹』 疫情之下的汽車4S店 顯得好無力好悲慘
這次疫情之後,我才覺得傳統4S店的優勢竟然如此弱小無力。
總之當疫情發生之後,傳統4S店的弱勢就愈發的明顯,而這也進一步促進了新興汽車銷售模式的成熟或誕生。畢竟隨著未來時代的發展,線上交易始終占據著絕對的優勢,而線下實體店更多的成為了一種消遣娛樂的場所,僅此而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2月全國汽車銷量同比降幅-80%左右,4S店銷售效率僅24.9%
截至3月2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全國123家經銷商集團,總計8095家4S店的復工情況,發現銷售效率只有24.9%,售後效率也僅31.1%,仍然遠低於同期。(銷售效率指的是當期整車銷售能夠達到往年同期的程度;售後效率就是當期售後產值能夠達到往年同期的車程度)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布建議稱,北京限牌配額應適度增大,對穩定2020年汽車消費有重大意義。崔東樹還表示,2019年雖然汽車新車銷售增速回落,但是我國乘用車新車消費總量2100萬輛,列全球第一。並不是說大家不願意買汽車,這是階段性的樓市擠壓車市消費,但中國車市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4家車企破產,龍頭經銷商集團關了31家4S店,車市進入寒冬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
11月份還沒過去一星期,整個汽車行業的輿論圈子儼然被知名車企重組、停擺、出售股權等新聞承包了。
1-4日,包括華晨、北汽、恆大、長江等在內的4家車企6次曝出不好的消息。
但這樣的廣匯,卻在疫情之後陷入了利潤下滑的困局,整體狀況也受到資本市場和汽車行業的共同關注。
業績上,1-9月,廣匯汽車的凈利潤13.12億元,同比下滑41.6%,與經銷商經營狀況直接掛鉤的現金流更是連續三個季度為負。
此前,《汽車服務世界》也報道過,廣匯汽車上半年的利潤下滑超6成,是下滑幅度最大的4S店集團。
渠道上,1-9月,廣匯汽車一共關閉了31家門店,新開了11家門店,集團門店規模減少了20家。
廣匯的盈利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作為主營業務的整車銷售板塊,該板塊1-9月在營收上佔了8成,但毛利率僅為2.55%。
與此同時,廣匯汽車的維修服務、傭金代理等業務,毛利率超50%,其中售後維修業務更是廣匯唯一出現利潤增長的業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匯的資金鏈問題自然受到關注。
10月,廣匯汽車就被曝「資金鏈陷入緊張」,也有多個投資者針對「廣匯汽車資金呈現持續流出狀態」現象詢問廣匯汽車董秘。
關於公司股價、市值暴跌的原因,但廣匯卻並未給出回復。
但是,廣匯汽車三季度的現金流持續出現70餘億元的「漏洞」也是基本事實,為了補充流動資金,廣匯汽車控股股東還在9月質押了部分股權。
加上10月的時候正通、潤東先後發布股權轉讓/凍結信息,這些經銷商巨頭的動向真實反映了經銷商群體的經營壓力開始加劇。
巨頭們的資金壓力都始終存在,非巨頭的狀況自然也不敢說好。
4S店:被騙or賣龍蝦?這是一個問題
當賣車不再能獲得高額利潤已經成為現實的當下,4S店的日子不容易已經是基本事實。
此前,中國流通協會公布了3組數據體現了4S店的不易:上半年近八成4S店的新車銷量處於下滑趨勢;不到30%的4S店能盈利;有1019家4S店相繼退網。
4S店經銷商撐不下去退網、維權等新聞今年就沒停過,上述出問題的車企幾乎都被自己的經銷商維過權,在此就不過多贅述。
我們來看另一群4S店經銷商面臨困境後的做法和遭遇。
有相關人士指出:下半年汽車市場增長乏力,廠家填補市場的預期不容易實現。
各家車企業績止跌回升的背後,是成千上萬家汽車經銷商,背負著艱巨的任務,承受著巨大壓力。
這種情況下,一些撐不住、想擴大盈利空間的4S店經銷商,會選擇跟非主機廠/車企進行合作等方式減輕自身的負擔、增加自身的盈利空間。
但這種「沒有車企和所屬集團保護」的做法,其中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10月31日,浙樣紅TV報道:杭州多家寶馬經銷商與汽車代理公司合作,卻被騙了上千萬。
一位杭州蕭山汽車城十多年開店經驗的汽車經銷商老闆向媒體反映:自己與某汽車事務代理公司開展了業務合作,但從9月下旬開始,該公司老闆突然失聯、電話關機、辦公室人去樓空。
媒體在采訪過程中,陸續發現有不少當地4S店經銷商與車主均被該公司拖欠車款,金額高達1000多萬元。
這些經銷商之所以會受騙,原因很簡單:
1、價格便宜:原價28萬的寶馬車,該代理商只賣26萬,低於市場價的五六個點;
2、經銷商想要獲取更多利潤,從該公司訂車以後轉賣可以賺取差價。
3、經銷商會選擇的汽車事務代理公司都會是熟人且有過業務往來,有一定信任基礎。
上述報案的店主跟該公司老闆認識了十多年,卻還是被騙了。
事實上,車企與4S集團的每一次變動,對於最下游的4S店個體來說都是一次洗牌。
過程中他們要麼緊跟上游的腳步走一步看一步、要麼慌路求生找別的賺錢機會,有些4S店老闆覺得自己救不了自己的汽車生意,乾脆選擇發展第二產業了。
在湖北有汽車經銷商的投資人,一邊開店賣車,一邊開店賣小龍蝦,賣小龍蝦的利潤比賣一年車的利潤還高,這已經成為坊間「美談」。
是循規蹈矩繼續承壓苦苦支撐?還是冒著風險跟「車圈的老朋友(汽車事務代理公司)合作」/亦或者發展自己的第二春賣個龍蝦啥的?
這指不定會是未來3萬家4S店老闆隔三差五的靈魂拷問。
寫在最後:
本文的出發點並非唱衰4S店,只是盤點4S店群體當下的真實境況。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文中並沒有出現「4S店遇難了、獨立售後能不能趁機獲益」等相關言論。
原因很簡單,今年4S店不好、獨立售後也不算理想,只是行業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巨頭整合的動作太多,導致大家的輿論焦點多放在了「強者正在如何越強」身上。
兩個月前,汽車服務世界發過一篇文章《2020年二季度,近1.5萬汽服店轉讓,實體店難在「實體」?》體現了汽服店現狀,其中提到了一點:去年誰店多,誰光榮;今年誰店多,誰頭大。
這其實表明:2020年,獨立售後面臨的窘境與車企、4S集團以及4S店群體是類似的。
動盪的時候,強者的抗風險能力雖然更強,但他們必須進行的轉型動作可能也更慢。
小船怕風浪,大船難轉彎。
-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前幾年開4S店非常賺錢,為何很多4S店都虧了不少錢呢
在中國,汽車逐漸成為了各大家庭的必需品,無論是否有真實的需求,買車已然成為了一種剛性消費。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的汽車市場這些年一直都很火熱,而隨之火熱的也包括4S店。
本身4S店主要負責汽車銷售、維修、售後等業務,所以其面向的是各大車主。而中國的汽車消費量如此龐大,所以這些年4S店的生意都很火爆,甚至可以說這是個暴利行業。
除此以外,4S店之所以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自己「作」的。這些年很多車主都反映,現在有一些4S店已經越來越坑,汽車出點小毛病就直接要換配件,一整套維修下來可能要花幾萬塊。
因此,很多車主都在4S店吃了虧,所以就越來越抗拒去4S店,車壞了反倒是更願意到路邊的汽車維修點去修,以致於4S店在保養、維修上的生意越來越差,進一步削弱了其盈利的能力,而這些可能就是4S店最需要改進的地方了。
『伍』 產量,銷量紛紛下滑,新冠疫情會引發車市危機嗎
2020年1月份全國乘用車產量銷量的數據已經公布出來了,從目前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的1月份全國乘用車無論是生產量還是銷售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根據中國城聯會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量169.9萬輛,同比下滑21.5%,這也是05年以來最低的增速。
因此在短期內不管是廠商還是4S店,都會遇到產量下滑並且銷量下滑的情況,不過從長期來看,中國消費者對於汽車的需求是長期存在的,因此在疫情過去之後,中國消費者會迎來一波比較大的買車熱潮,因此我並不看衰中國車市。只是在短期之內,不管是對於廠商來說,還是對於4S店來說,都有比較大的生產經營壓力,特別是一些小的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公司,他們抗風險的能力比較低,疫情對他們來說,影響更嚴重。但我也相信這段時間之內,國家會推出一些減稅政策,或者無息貸款政策給各大廠商,幫助共同度過難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183家車企真實現狀:4S店僅復工8%,陷入五大困境
▲1月乘用車銷量廠商排名表
上汽通用1月銷量為12.4萬輛,排名第三,自主品牌吉利汽車以1月銷量10.2萬輛(暫估)排名第四,成為榜單上唯一的自主品牌車企。東風日產在1月賣出10.1萬輛汽車,排名第五。
排在後五位的上汽通用五菱、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廣汽豐田、北京賓士,1月銷量均未超過10萬輛。
乘聯會預期,雖然疫情期間,不少車企開展了「雲看車」、在線下單等網路營銷活動,但總體來看收效甚微,整個汽車產業在2月份的生產經營回復較慢。
不僅如此,車企在短期內的生產經營面臨不小的壓力。
在目前情況下,汽車重鎮湖北地區的汽車零部件體系難以按時恢復生產,加之各地的封路、封村特色模式,很多地區人員和物流難以順利運行,不少車企復工復產存在困難。
而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與消費信心都大打折扣,對於汽車銷售非常不利。
但乘聯會也認為,疫情不是汽車產業優勝劣汰的一環,各方應該像辦法幫助企業活下去,尤其是疫情嚴重地區的整車廠與零部件企業。
所幸,不少產業協會積極建言獻策,中央與地方政府出台各類法案,幫助企業渡過疫情難關。危難中的車企,也發揮了自身的社會責任,積極向疫情嚴重地區捐錢捐物。據不完全統計,各大車企捐獻的物資與現金總額已超過10億元。
同時,乘聯會還指出,疫情中其實「危」與「機」並存。
一方面,疫情中,車企復工難,消費者購買慾望低,網約車市場需求小,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整個汽車產業供給與需求都大幅縮水。
另一方面,在疫情的短暫抑制後,消費者的汽車購買慾望會短暫爆發,首購群體會有較強的購買慾望。
購買欲的爆發將刺激車企大量出貨,此時,有庫存的企業將會從中受益。
此外,首購群體往往會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品牌與車型,在這波購車浪潮中,自主品牌有希望挽回一些疫情中遭受的損失。
結語:新冠肺炎疫情將持續影響我國汽車產業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雖然屬於短期影響,但到目前為止,本次疫情仍然沒有迎來拐點,中國汽車產業何時能夠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目前還無法作出研判。
疫情帶來的直接影響包括了中國汽車產量全年減產上百萬輛,汽車產業供應鏈中,中小企業面臨破產。雖然疫情結束之後,市場可能迎來一輪短暫的消費高峰,但整體來看,全年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政府正在積極出台經濟保障政策為企業減負,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也在督促各地、各部門及時協調企業的困難與問題。目前,在已向中汽協反饋復工計劃的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截止至2月12日,已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佔比達到32.2%。
從長期來看,本次疫情可能會在汽車產業扮演「篩子」的角色,篩選出抗風險能力強,產品質量過硬的企業,是中國汽車產業的結構進行進一步優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戰疫」之下】 汽車經銷商生存現狀白皮書——奧迪品牌
奧迪4S店總經理「關勝」寄語:希望疫情能夠盡快過去,恢復往日的熱鬧與繁華。我個人對奧迪品牌非常有信心,相信在隨後的時間里會有更多針對經銷商的扶持政策推出,畢竟我們銷售的品牌叫奧迪。天佑中華,武漢加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昨天全國5014家4S店復工,任務歸「0」銷量低迷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少企業已經開始陸續復工,包括4S店,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16時,對會員單位及相關企業進行了經銷商節後復工當日調研,涵蓋了全國84家汽車經銷商集團,涉及4S店5014家。
面對廠家有沒有指定復工後的銷售任務,某4S店的工作人員告訴CAR路里,目前車價優惠和年前優惠差不多,因為沒有了廠家的任務壓力,所以在價格上沒有出現預想中的跳水價格。
總結:
總體來說,目前到店看車的客戶並不多,一方面也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另一方面4S店也在控制店內,基本上建議客戶提前預約,以便工作人員進行錯峰安排,降低人員交叉感染的風險。
從2月10日起,全國車企和4S店逐步有序開始復工,從CAR路里走訪本地多家4S店的情況來看,基本都按照了國家要求,嚴格消毒,盡最大可能消除隱患,創造一切條件讓用戶放心試車買車。
早日復工,將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讓車市重回正常軌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市場專家認為:2月份不論是汽車生產廠家或是汽車經銷商,銷量下滑將超過95%,全年新車銷量下滑將疊加6%,將有100萬輛的消費損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現在4S店生意慘淡,是不是買車的最好時機
因為武漢的肺炎,春節假期延期,4S店基本開啟了封閉狀態,甚至有些4S店連個留守人員都沒有,當然也有一些4S店開始了開門迎客,很多人覺得此時4S店生意蕭條可能買車更便宜,此時入手更適合,那麼到底這個時候買車合適還是不合適呢?咱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綜上所述,大家還是耐心等待吧,趁著有時間在家可以研究一下買什麼車型,到時候有目的的去看車不是更好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拾』 金融危機對汽車4S店有何影響
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使得絕大多數汽車4S店的經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4S店該如何「過冬」?本報采訪了杭州部分汽車品牌4S店的老總,他們分別是歐系車、日系車、自主品牌和商用車品牌的經銷商,看看他們能給同行們支什麼招。當然,不管別人怎麼做,能救自己的,永遠只有自己
話題背景
這個冬天特別冷。由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引發的消費低迷不但影響了國外的汽車巨頭們,也讓高速增長的中國汽車行業遭遇了一場始料不及的「嚴寒」
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第二季度中國乘用車市場增長率為22%,第三季度負增長33%,汽車市場同比下滑25%。半年的時間竟然出現如此落差,以至於有汽車業內人士稱,中國受金融海嘯影響最大的產業不是股市,也不是樓市,而是汽車工業
11月初,上海某媒體報道,當地一家有著13年歷史的老牌4S店50%股權「1元底價拍賣」的信息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網站上懸掛了20天之久竟然無人問津。沒人要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公示的信息顯示該公司目前擁有資產4714.29萬元,而負債卻高達4758.42萬元
毫無疑問,4S店的冬天來了。庫存積壓日益加大,資金佔用日益嚴重,但是銷售卻是日漸蕭條……面對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下降,如何度過這個「寒冬」已經成為擺在汽車經銷商們面前的現實問題
核心觀點1
4S店應調整經營思路 裁員不是最明智的辦法
金融危機確實對汽車行業有影響,但每個汽車廠家因為在技術、車型、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都是有區別的,受影響的程度也不一樣,一些強勢的品牌可能情況好一些。目前受影響最大的是高檔豪華轎車,有些品牌的銷量下降據說在平時的一半以上,另外就是一些小排量轎車和自主汽車品牌。也就是說汽車行業的兩頭受到的負面影響最大,中檔和中高檔轎車受到的影響較小,因為特別有錢的人和收入相對不是太高的人在這場金融風暴中受到的影響最大
相比之下,商用車領域受到的影響沒有轎車領域大,因為轎車屬於消費品,而商用車屬於生產資料,它的銷量和經濟基本面是掛鉤的。目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還是好的,受打擊的主要是消費信心。與去年同比,商用車的銷量下降幅度只在10%-20%,轎車則因為屬於消費品,很多人推遲了消費,銷量下滑較明顯
那麼面對目前這種境況,我覺得4S店要做的就是調整一下經營思路,過去你可能是先定銷量目標(很多店是先鋪庫存,即先從廠家進很多車)再展開營銷,現在應該換過來,即以銷量定庫存,根據市場需求開展營銷活動。其次,由於經濟環境不好,客戶用車率下降、活動范圍縮小,汽車受損的概率在減少,加上客戶對維修價格也敏感起來,4S店維修業務會隨之減少,這個時候4S店應該採取薄利多銷的手段,多推一些優惠活動,擴大和鞏固客戶群體
現在有的4S店企圖通過裁員等手段「過冬」,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因為4S店是一個資金密集型企業,也是服務性行業,很多店面臨經營困難不是因為人力資源成本的上升,而是企業資金鏈出現了問題,減掉幾個員工並不能解決問題,靠這種手段也是過不了「冬」的。而且人力屬於資源,不是負擔,服務型行業更應該以人為中心,所以關鍵是要發揮每個人的作用,在這個時候,聰明的辦法應該是以人促產,多推經營活動,讓人的資源動起來,精明的老闆要想辦法挽留和儲備人才,以備經濟形勢好轉後展開新一輪競爭
核心觀點2
4S店要多推活動吸引客戶 積極開拓二級市場求增量
這次金融危機對汽車4S店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展廳集客量的大幅下降,二是實際銷量與預期有較大差距。所以對於大多數汽車品牌4S店來說,這個冬天會比較難過
其實這次金融危機並沒有讓老百姓的收入下降,關鍵是對老百姓的消費心理造成了影響,使得很多消費者捂緊了口袋,而汽車屬於高檔消費品,金融危機讓很多潛在客戶紛紛推遲了購買計劃。但是這個局面在明年可能會逐漸好轉,最晚在明年下半年會好起來的
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汽車行業玩的是資金游戲,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各4S店也不得不小心應對。從目前行業內的反饋看,不少4S店都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勒緊褲帶,節約費用;多搞活動,吸引客戶消費等。4S店的經營費用主要包括固定費用(設備折舊、房租/場租等)、財務費用(進貨資金、購買配件等)和變動費用(員工工資、差旅費等),變動費用一塊有時候可以佔到35%甚至40%,所以有的4S店現在採取了減員增效的措施,省下的這筆錢(有時高達百萬元)對於4S店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還有一些合資品牌的4S店則正在想辦法把網路拓展到二級市場,在二級市場建立2S店,即只有新車銷售和售後服務功能的二級經銷商。2S店可以隸屬於4S店,由4S店授權給它,2S店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後,廠家也會將其納入監管,具備一定的條件後可以將其發展成4S店。現在可以感覺到很多4S店都很重視二級市場,這樣做有助於減輕城市客戶減少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