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配件市場迷茫
⑴ 汽車配件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摘 要 汽車產業是個高度關聯的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為汽車工業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現階段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所存在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直接導致汽車零部件產業核心技術缺失,汽車零部件產品技術含量低和產品檔次低,嚴重製約著我國汽車產業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建設汽車強國的發展戰略。本文首先分析了現階段在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行業現狀以及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建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和汽車零部件產業協會;根據地區實際汽車產業發展情況,建立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為扶持產業園的發展,通過引進發動機製造商或其他部件生產商,建設相對集中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落實和實施汽車零部件產業規劃,重點扶持汽車零部件產業龍頭企業;建議地方市政府出台優惠政策,設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 中國汽車 零配件 市場
一、汽車零部件概要
汽車零部件行業是重要的中遊行業,其中包括以下六項:動力傳動裝置、發動機零部件、懸架制動裝置、電器電子裝置、車身零部件、照明儀表裝置以及附件。其與汽車整車製造業、汽車輪胎、汽車玻璃以及汽車蓄電池等製造行業相關聯。
汽車零部件行業分別由發動機零配件、底盤零件、儀表電器件、車身
⑵ 做汽車配件好累了,生意不好,越做越累。咋辦呀
大環境不好,形式不是太樂觀。汽車行業整體在向下滑坡。想想辦法多和一些大的穩定的企業合作一下。
⑶ 我現在對創業很迷茫不知道什麼項目好些!以前我做過汽車配件銷售搞虧了! 到現在一直沒有振作!
創業的項目有很多,你可以了解一下汽車美容行業。
說到汽車美容,很多內行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高利潤。據調查,在汽車美容行業,一般利潤率達到40%,甚至更高。
以普通玻璃貼膜為例,一卷50米1200元,一般7米做一輛車,成本核算下來每套170元左右,而報價則一般1500元。按這個價格來算,經營者能拿到相當於原材料700-800%的利潤。
捨得為車花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一輛私家車進行一次美容裝潢花費3000-5000元是平常事,花一萬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數。如此看來,汽車美容行業可以說是一個「聚寶盆」!其蘊含的上千億財富!
如果你有創業的想法,可以直接去操作,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加油!
⑷ 汽車零部件行業一年工作經驗的我,現在很迷茫了
樓主,你好!
我看見你的帖子有幾天了,一直沒有想好如何回答,所以回復的晚了。
之所以我會這么說,是因為我深刻理解到你的無奈,因為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有這樣的困惑,我也曾經有過,而且很多很多朋友現在正在困惑著。
首先,從你的自我描述中,我感覺到你應該是很努力的人。而且如果你確實把你說的那些東西都好好去接觸過,那麼我覺得你的硬體技能已經基本到位了,應該是可以挑戰高薪的時候了。
你目前應該立刻開始找新的工作,脫離目前的環境,正如你說的,你目前的環境非常差,私企最大的弊端在你這里顯露無遺。而且二次開發對於大公司來說可能還是不錯的,對於小公司企圖用這樣的方式來避開新品研發過程中大量的初始驗證工作,那是很可怕的。其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產品質量低下,穩定性極差,即使不考慮成本問題,這樣的公司也不會有很好的利潤的。
而我真正無奈的事,是你提到的收入問題。希望你明白全中國大多數人的收入正是像你所知道的那樣,中國在短時間里也不可能改變那麼多工程技術人員的收入問題,你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從茫茫人海里跳出來,成為少數的高薪技術人員。
對於你的硬體技能我不想多說什麼,再強化下流程方面的知識,把英語撿起來,別的基本可以了。
我只想給你後面的路提一點建議,但是真的只是建議,因為做起來有風險,也不一定會成功,希望你自己好好考慮慎重:
1. 離開你現在的城市
重慶並不是什麼差的城市,但是如果要說收入,那麼恐怕和沿海城市依然有巨大的差異。你繼續留在這里,是很難給自己找到突破口的。但是一旦出來,那就意味著你要開始背井離鄉的生活了。你必須要考慮清楚。
另外,建議你不一定要到上海廣州深圳青島之類的一線城市,因為這里實在是不缺人。你的專科學歷,對於某些不學無術的HR來說,可能會成為一些障礙。你可以到汕頭,珠海,廈門等大城市尋找些機會,當然你有自己在上海站住腳,也可以嘗試一下。
2. 做好充足的准備
除了上面提到的英語和流程方面的准備,你還需要做一些其他的准備
心理准備:重慶的競爭壓力和沿海城市根本無法同日而語,所以必然你會遇到巨大的阻力,你必須做好失敗的心理准備,給自己一條後路,不至於出現萬一的時候,手足無措。
客觀准備:你要給自己的面試做好功課,包括如何向對方解釋你的學歷不是問題,如何向對方在有限的時間里了解你的長處,如何讓對方知道你可以為公司做些什麼。同時你要在出來之前,就做好一個名單,排好一個順序。從難到易,確定每一個你要去的公司,並通過網路或者其他聚到去了解一下,做好充足的面試准備
3. 明確自己的目標
你目前在動搖你的目標,你不知道是否在堅持技術,還是管理,還是銷售,這是絕對錯誤的。人生固然很難回頭,但是一旦你走向某個枝頭,那麼在沒有走到頭的時候,就不要回頭,要堅定的走下去。你還年輕,為了長期的穩定,我還是建議你在技術行業再嘗試一段時間,因為我個人覺得你雖然技術已經基本到位,但是並沒有把經驗累積到位,也就是說你還沒有脫離吃蘿卜干飯的時候。我建議你還是到沿海城市的汽車行業尋找一下機會。
4. 職業定位
從你的描述來看,你的職業定位已經位於工藝工程師,產品工程師和製造工程師這幾個領域。如果你看準的是汽車行業,那麼可以從製造工程師入手,從產線相關的工作做起,然後朝產品工程師方面努力(產品工程師的職責我以前的回復提過)。因為產品工程師的工作相對比較穩定一些,而且對你的所學也可以起到整理的作用,當然這對生產流程的管控會有相當的要求。目前我給你的沿海指導工資在6K左右,建議你上51job看一下薪資調查,然後再給自己定一下位。
5.關於其他職業定位
目前你不適合作管理,因為你不具體這方面基本的技能,你還需要在公司內進行長期的磨練,所以希望你放棄這個念頭。
關於銷售,我很懷疑一樓說的3W這個數字,我知道個別銷售,是極個別銷售在個別月份是可以做到這個業績的,但是絕對不是長期的穩定的,更不是隨便找個人就可以做到的。我也不認為樓主你去做,就能做到這個業績。三樓朋友的回復相對比較中肯,數字也比較真實一些。
我前面說過,希望你能有一條後路可以准備,所以建議你把銷售作為最後的後路。正如我之前提到過的,盡管我對國內的銷售很看不慣,但是無奈,這畢竟是國內門檻最低,短期內收入最高的職業。確實一樓這點說的對,銷售也算是吃青春飯的,能吃多久不知道,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我建議不要選擇。
我的這個建議,只是給你參考,因為如果你真這么做,你也應該可以預計到你的困難和風險。
對於你說的情況我很無奈,但是真的無能為力,非吾輩可為,抱歉。
⑸ 汽車配件生意好做嗎
我做汽配從09年開始,那時候高中輟學就開始在我叔叔店裡跟他做汽配,南方三線城市。那時候生意特別不錯,一個月銷量60多萬,利潤百分之三四十,很不錯。過了兩年,同在我叔叔那上班的一個員工自己出去開店去了,主營通用系列(別克雪佛蘭)。他那是只有五六萬的資金,剛開始他炒貨,慢慢熬,得到了一兩家修理廠的信任,固定客戶,就像滾雪球,慢慢開始自己進貨,北京上海去了幾趟找供貨商,生意越做越大,後來庫存就百多萬備件了,對於我來說,他是在我眼前成功的。後來買了房 車,生活不錯。大概從16年開始,整個汽配城生意急劇下滑,那一年剛好是我自己出來開店。明顯感覺市場萎靡不振,大家都不賺錢了,我叔叔月銷量下降了一半多,一個月20多萬算不錯了。後來他上了奧迪車配件,投入了100多萬,做了兩三年,只能消化庫存,庫存消化完了,就不做奧迪了,根本賺不了錢,乾脆就下架奧迪配件,只做原來的車型。而那個出去做的員工,銷量下滑了至少三分之一。我呢?我沒資金,純炒貨,剛開始炒貨每月銷量六七萬,利潤一兩萬吧,到現在為止,我基本上算倒閉關門了。
經過十年的汽配生涯,從繁榮到沒落,我真的是歷歷在目,原因是什麼?我總結了一下:
親身經歷的最大感受,剛開始那幾年,做汽配的人說多也多,但是沒到一定的基數,大家利潤都還可以,修理廠生意火爆,我們生意自然不用說,好多車需要維修,修理廠講價也不是很利害。平均每周,都可以做成一單上萬元的生意,肇事車輛維修。
慢慢的,做汽配的人越來越多,競爭就變大了,好多新開店為了競爭客戶,他們不賺錢,直接平價或者百分之5 10的就賣給客戶,這種惡性競爭對市場沖擊巨大,導致本來該賺錢的,賺不到錢,客戶也流失。
慢慢的,不知道為什麼,肇事車輛急劇減少,導致了修理廠遇到一個肇事車,價格至少先四五家報價,選擇最便宜的交易。(只比價格不看質量)。肇事車輛急劇減少的原因可能是保險公司變得嚴格了,不允許修理廠造假現象(修理廠為了生意把好車故意撞壞,報保險,然後用價格便宜的劣質品配件安裝,從中賺取相差劣質品幾倍價格的原裝配件差價),所以導致肇事車輛數量急劇下滑。
還有個原因就是這幾年交規越來越嚴格,酒駕的人變少了。
到目前為止2019年,整個汽配城生意都慘淡的很,肇事車維修真的太少了,就拿我說,現在我一個月都沒收到過肇事車的報價單了,連報價都沒有,更別說交易了。平時賣點日常保養 維修件,能賺幾個錢?還有這幾年的人越來越不捨得花錢了,汽車有點小毛病,只要不影響駕駛,能開就開,捨不得出錢修理。
對了,我三叔那些年開了個汽車修理美容保養店,今年員工辭退一半多,場地也退回去一半多,他自己都親自上陣汽車了,去年(18年)虧了十多萬,現在一天下來就是主要洗洗車,修理的真的見不到幾張車。
所以,你應該知道汽配生意好不好做了,作為一個干汽配10年的我,手機碼字一個小時,告訴你我的經驗以及這個行業的現狀。
⑹ 汽車配件生意怎麼做
從總體來說,個體汽車配件店經營選址,場地的租金是一個門店每月固定支出的一個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到一個門店最終的利潤,在選址時,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到一個場地前期的裝修成本,將來每個月的支出成本,我們要找到一個最為合適的平衡點。
⑺ 做汽車配件生意怎麼樣利潤咋樣
你好 汽車配件現在利潤的大小主要看你那地方什麼車比較多,另外你要找到合適的供應商。下家嘛,主要是和汽修廠搞好關系。如果能個保險公司搞好關系。那你的配件就不怕買不出去,而且價格相當客觀。其次要選擇車型現在大眾車雖然很多,但是配件的利潤是很低的。東北的話建議你做國產車的配件,因為這個車你們那邊比較多,例如:海馬,中華,比亞迪,等。以國產車為主,在附帶一些其他車的零件,可以訂貨的零件,這樣自己的庫存就不要積壓太多了,資金周轉也好了!
⑻ 汽車配件行業前景怎麼樣
做汽車配件 成本高 但是利潤相當高。一台汽車你把它全部當零件賣。賣出去可能可以買3台這個車了。但是壓貨壓的死。做的不全,沒人在你這里拿。。除非你專做一種車型,或者一個牌子。建議叢便宜的車做起!自己在去跟對應的修理廠拉拉業務。
⑼ 汽車配件的發展困境
商用車零部件企業是一個行業細分度較高的行業,大多為新興的個體性企業。對於這些中小企業而言,前期投入的資金壓力已經很大,並且投產後的利潤也不高,因此要想讓它們加大研發的投入就相對困難。而且在一定時期內汽配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企業在原材料方面就需要支付很大一部分資金。
營銷單一是由於商用車零配件企業受限於地區的條塊分割,這決定了其只能通過點對點的模式維系客戶關系。而資金方面的問題也同樣決定了零配件企業難以用大量投入來進行技術研發。全國性的重復建設使得零配件企業深陷價格競爭的泥淖,這造成了嚴重的資本浪費。一個完整的蛋糕被分得支離破碎,從而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生產,進而使得它們贏利水平上不去,也難以在後續研發上進行大的投入。
但是盡管商用車零部件企業面臨的問題很多,但仍然有大部分企業能生存下來,其關鍵就在於整車廠的需求拉動。企業生產的畢竟是技術含量較少的零配件,人力成本和製造成本方面,對流動性資產的要求還是較少的。
整車廠的路徑選擇方面的問題也是當前零配件企業面臨重重困難的重要原因。國內大多數商用車車企都是不管什麼型號、類型的產品都做,這不利於產品細分,進而不利於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細分,也不利於零部件企業潛心於某個細分產品。多數企業只看重當下的生產,而不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一部分商用車零配件即使有技術、產品,也沒有專利,它們甚至不懂得什麼是專利保護。
當然商用車零配件企業的技術低端、利潤微薄也與商用車自身特徵有關。商用車不同於乘用車,商用車是一種投資工具,客戶在購買時著重考慮的是它的性價比。只要它結實耐用,購置的費用能夠最終有效地被使用中創造的價值抵消就足夠了。所以商用車對零配件配置的精細化要求較少,技術含量要求也較少。但另一個現實是,商用車的精細化要求也開始漸漸出現。國外一些商用車巨頭,在配置方面已經開始了精細化要求。在一定時期內,國外許多大型商用車企已經大量進入國內市場,給國內商用車企業帶來了重大挑戰。在一定時期內零部件企業應該做的事就是優化結構,提升技術競爭力,加強市場渠道開發能力。
由於缺乏必要的後續資金來擴張產能,也沒有足夠寬裕的資金支持研發,多數零配件企業仍然限於點對點的營銷模式,難以走出地區市場,更難以成為知名的零配件企業。難成大器的商用車零配件企業仍然掙扎於微利時代。在一定時期內,汽車零配件企業陷入了兩個難以擺脫的怪圈:一個是地方保護主義嚴重造成零部件企業一對一的營銷,其市場開發能力不足,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因此在整個商用車產業鏈中沒有決定權,完全淪為代工廠;企業耽於低價競爭,不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反過來又增加了地方保護主義。第二個怪圈是低技術含量導致低利潤,進而造成研發資金難以為繼,反過來再造成技術含量不高。
汽車零部件作為汽車工業的基礎,是支撐汽車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因素。特別是當前汽車行業正在轟轟烈烈、如火如荼開展的自主開發與創新,更需要一個強大的零部件體系作支撐。整車自主品牌與技術創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礎,零部件的自主創新又對整車產業的發展產生強大推動力,他們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沒有整車的自主品牌,強大零部件體系的研發創新能力難以迸發,沒有強大零部件體系的支撐,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強將難以為繼。
根據《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數據統計,2005年1-12月,中國全部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383,800,9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67%;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375,265,81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21%;實現累計利潤總額為21,462,002千元,比上年同期降低9.09%
這就是中國商用車汽配企業所面臨的循環式困境。
⑽ 現在汽車配件行業前景如何
這屬於汽車後市場這一塊,汽車後市場將迎來高速發展,汽車配件佔39%: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汽車產量1841.8876萬輛,同比增長0.84%;累計銷量1853.3426萬輛,同比增長2.7%。經歷過2010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再次井噴後,國際國內汽車品牌都視中國汽車市場為一塊肥到流油的大肉,紛紛啟動了新一輪夢想版圖。
事實上,無論是國際汽車品牌的中期規劃,還是國內汽車集團的五年戰略規劃,都無獨有偶的迎合了政府的十二五規劃軌跡。一汽、上汽、東風、長安、廣汽、北汽六大國有汽車集團2015年的總產銷目標已經超過2800萬輛;江淮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華晨汽車六大自主品牌汽車2015年的總產銷目標約為1200萬輛。以此預估,2015年中國汽車銷量將達到40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