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配件維修 » 2020汽車配件第一季度財報

2020汽車配件第一季度財報

發布時間: 2022-06-08 19:47:34

⑴ 快訊 | 汽車銷量下滑17%,戴姆勒公布2020年第一季財報

4月29日,戴姆勒集團(戴姆勒,下同)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截止到3月31日,戴姆勒Q1乘用車與商用車的銷量為644300台,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7%;實現銷售收入372億歐,與同期相比,只是輕微的下滑了6%;經過調整後的凈利潤為1.68億歐,而去年同期為21.49億歐,下降了92%。戴姆勒將這一切歸結於全球蔓延疫情的影響。

總體而言,梅賽德斯-賓士市場表現要優於戴姆勒,而轎車市場表現優於卡車及貨車。

2020年收入或低於2019年但轎車利潤或高於去年

由於不知道世界疫情何時結束,戴姆勒認為,2020年的銷售收入和息稅前利潤將低於2019年,因此,調低了在2019年制定的目標。但戴姆勒預計,因為梅賽德斯-賓士轎車業務在2019年有直達特殊項目的支持,盡管2020年受疫情不利影響,但息稅前利潤仍將高出2019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第一季度財報發布,蔚來似乎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生存,始終是造車新勢力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
就在昨天蔚來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其實每次蔚來發財報無非就是虧損多少、下降多少、研發費用增長多少,很少有什麼「振奮人心」消息出現。
財報一出,基本印證了剛才那句話,依舊是虧損嚴重。一季度蔚來營收13.72億元,環比下降51.8%,同比下降15.9%。經營性虧損為15.703億元,環比收窄44.4%,同比收窄40%。此前彭博14位分析師曾給出對蔚來一季度財報的預期:營收將達12.87億元,同比下滑21.1%。
但是相較而言,蔚來此次財報披露的營收及調整後凈虧損優於業內預期。考慮到疫情和春節影響,這個表現其實已算合格。
如此困境,卻迎來最低虧損
隨著產品交付規模的提升,蔚來汽車降本增效成果初現。憑借產品的軟硬體迭代持續推進,銷售渠道的不斷拓展以及首任車主終身免費換電政策的推出,蔚來今年以來的銷量表現十分強勁。
數據顯示,蔚來第一季度共交付量為3838輛,同比微降3.78%。在過去一個月,蔚來交付了3155 台車,同比增長180.7% ,環比增長105.8%,連續兩月實現交付數環比翻番。其中ES6 交付2907 台,創歷史新高。
在銷量穩步增長情況下,蔚來汽車銷售及管理費用卻在下降,足以說明降本增效的成效十足。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蔚來研發費用為5.224億元,環比減少49.1%,同比減少51.6%;銷售及管理費用為8.483億元,環比減少45.1%,同比減少35.7%。
蔚來 CFO 奉瑋說:「我們很高興在 2020 年第一季度,實現了整體運營效率和現金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運營虧損較上一季度大幅下降了約 44.4%,這一成績部分得益於疫情爆發期間我們加強了成本控制,運營效率的提高是我們過去幾個季度在運營優化和費用控制方面不斷努力的初步回報。我們相信,這些努力將推動我們在 2020 年餘下日子業績的積極發展。」事實上,2020 年的 Q1 正是蔚來歷史上單季虧損最少的一個季度。
此外,虧損的減少是基於效率的提升,與蔚來從去年開始的一系列降本手段不無關系。接下來,蔚來還將從降低電池包成本、零部件等方面來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其實,從過去的一年半到現在,蔚來電池包的價格在持續降價,今年下降的幅度會更大,在不影響車輛性能和續航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做到每瓦時成本和去年Q4相比下降20%。」蔚來CEO李斌說道。如此降幅真的是「值得期待」!
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提升運營效率不僅要降低成本,也要切實提高產出。這是李斌格外強調蔚來研發和用戶服務體系建設的原因。從2019年開始,蔚來已經進入為期三年的「資格賽」階段。
在此期間,蔚來確定了這三年內優先順序最高的三個工作目標,分別是用戶發展、運營效率提升以及第二代平台的開發。得益於忠實的用戶社區和優秀的用戶口碑,蔚來近期來自於老用戶推薦的訂單比例達到了69%, 遠高於2019年45%的平均水平。
在造車新勢力中,蔚來無疑跑在了前頭。伴隨著高滿意度、高粘性的用戶群體戰略下,蔚來讓老用戶「口口相傳」,進而實現銷量的增長。除此之外,在產品端,蔚來下半年將迎來另一款新品。
今年7月,蔚來將上線第三款量產車型EC6。該車的定位為轎跑型純電SUV,對標的競品是特斯拉的Model Y與ES8和ES6兩者明顯的替代效應不同,EC6在產品上的定位也許可以不侵佔ES6的市場。對於蔚來而言,豐富新的產品線對於全年乃至未來數年的業績增長有特別的意義。
此外在資金端,蔚來中國獲得了來自戰略投資者的70億元投資,將用於公司研發、市場體系建立和運營,規劃建設總部及研發基地、第二生產基地。這意味著蔚來有望繼續擴大生產,提升產能。
根據評估,蔚來現有的營運資金、及來自蔚來中國投資的資金和可用的貸款安排足以支持公司未來十二個月的持續運營和發展。
同時,國家新發布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可以說再次「精準」利好蔚來。政策除了再次明確 2020-2022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和節奏將會趨於平緩外,還宣布從 2020 年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 30 萬元以下(含 30 萬元),但支持換電的車輛不受此規定限制。蔚來只能說你的「命」最近確實不錯。有了資金、政策、雙方面的支持,顯然蔚來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我們有信心完成2020年既定的銷售目標。」在李斌看來,今年的蔚來汽車將更加有競爭力,足以應對來自市場的壓力。
按照李斌的說法要在第二季度實現毛利轉正,年底實現毛利達到兩位數的目標。所以,接下來的這個季度對於蔚來來說相當關鍵。第二季度要實現 9500-10000 台的交付量,比 2020 年第一季度增長約 147.5%至 160.6%,較去年同期增長約 167.4%至 181.5%。
總收入達到人民幣 33.684 億元(4.757 億美元)至人民幣 35.342 億元(4.991 億美元)之間,較 2020 年第一季度增長約 145.5%至 157.6%,較去年同期增長約 123.3%至 134.3%。
從目前來看,蔚來有很大可能性實現這個目標。按照目前的計劃,最低 9500 台的交付量來看,接下來的這兩個月,蔚來每個月需要交付 3173 台左右的新車。 如果能夠實現這個目標,蔚來將創歷史交付新高。從目前看到的情況來看,整車毛利率在第二季度應該可以超過 5%。
蔚來的上升空間還有多大?
今年要不是為疫情所迫,對於新能源車來說絕對是「瘋狂的一年」。看看特斯拉在各國「收割」燃油車的「嘴臉」就不難發現新能源車逐漸在侵佔燃油車的「地盤」。
畢竟在特斯拉的故鄉美國那邊,Model 3和BBA的銷量對比已經說明了一切。同樣是在以國有品牌「獨占」的韓國。特斯拉依然可以有著百分之一千六百多的增長,要知道這可是一個滿大街都是現代、起亞的「愛國民族」。
其實蔚來可以說在國人心中已經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位了,不能說是人盡皆知,但知道特斯拉的一定知道蔚來。雖然在品牌力上蔚來和特斯拉有差距,但由於雙方產品定位的不同,蔚來很有希望從特斯拉干BBA的時候,順便撿個漏。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點,在蔚來的銷量中,經由老車主推薦的比例超過45%以上。這個比例就算下降,也仍然比BBA要高出很多。隨著蔚來積累的車主越來越多,那麼這部分銷量也會和在山坡上的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誠然老車主推薦新車主會有積分拿,但是這點小利益其實遠遠不能讓那些能出40-50萬買車的人選擇去用自己的信譽推薦蔚來,能讓他們行動的,只有蔚來的服務和蔚來的產品力本身。
而且現在蔚來江淮工廠仍然是單班倒,李斌在電話會議里也承認目前主要是受產能限制,單班10小時制大概是4000台封頂,而且疫情使供應鏈受到了影響,NOMI就產自武漢,以4月的銷量估算一下, 3個月9000多台是完全沒問題的。
在這之後如果江淮工廠轉為雙班制生產,蔚來的月交付量最高可以達到8000台,雖然 ES6+ES8的組合短期內不可能達到這個數量,但是隨著合肥資金的入駐,定位轎車的ET系列如果可以順利上市,那麼月銷8000也不是不可能。
相比於之前的財報,這次Q1財報實際帶給大家的是一種之前沒有過的「踏實」,可以說蔚來好像正一點點的甩掉之前大家對於它總是「風雨飄搖」的印象。而繼解決資金缺口後,蔚來如若能讓毛利率一舉「轉正」,將徹底解決虧損問題,形成健康的運營體系。看起來,蔚來的道路正在變得越來越平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2020年汽車配件行業前景如何

一、理由一:國內乘用車需求復甦提供零部件盈利好轉的基本土壤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深度監測及營銷渠道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0-2021年認為國內乘用車將景氣逐步向上,核心三大支撐點:1)未來10年中國乘用車消費遠沒到零增長時代,「經濟韌性+全面放開二胎+個性化消費」推動下銷量同比增速中樞或 3%,銷量峰值或出現在3000萬輛。2)購置稅補貼帶來的透支效應經過 2018-2019 年調整已反應充分,且從微觀交強險數據可見 2019 年 11-12 月份傳統車同比銷量已結束近 2年負增長實現持續轉正。3)全國依然有 18 個省/市汽車千人保有量低於平均值 144 輛,且以三四五線城市為主,未來汽車消費潛力依然較大。基於以上,預計 2020-2021年乘用車需求有望逐步回升至2018年水平(復合增速 4%)。

2020-2021年國內乘用車需求有望逐步回升至2018年水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理由三:5G 商用加速智能網聯推進帶來新增市場空間

智能與網聯相伴相生,兩者將共同推進人類通往自動駕駛的長遠未來。實現自動駕駛理論上存在兩種技術路徑:

1)車輛本身實現高度智能化能應變各種的環境條件。2)車與車、車與交通的聯網,通過智慧交通規劃實現無人駕駛。ADAS 和 V2X 分別是實現這兩種技術路徑的基礎所在,這兩者也是我們通常所討論的汽車新四化的智能/網聯。

提高效率+提高安全是無人駕駛對於整個社會提供的價值所在。智能和網聯是真正實現汽車變成移動數據終端的兩大推手,所創造整個市場空間(硬體+大數據)是萬億級別。國內 ADAS 行業規模 2019 年超過 150 億元,2021 年超過 400億元。全球 ADAS 行業規模 2025 年超過 2000 億元。

⑷ 均勝電子財報2021第四季度

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在股市上的表現那真是一展雄風,同時也賦予了汽車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與發展的動力。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公司是已經成為汽車電子安全和汽車電子領域的頂級供應商的均勝電子。


開始對均勝電子作出分析之前,我要向大家分享一份汽車零件行業龍頭股的名單,這是我整理的,動動手點擊下方鏈接方可領取:寶藏資料!汽車零部件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紹: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汽車零部件優秀供應商,主要致力於汽車安全系統、智能駕駛系統、新能源汽車動力管理系統和車聯網核心技術等的研發與製造,該公司歷經了企業創新升級和多次國際並購,實現了全球化和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成了全球多家汽車製造商的合作夥伴。


均勝電子的亮點:


1、收購持續發力,進一步打造全球化高端品牌


經由對多家公司進行收購與整合的方式,在業務、市場和資源等方面均勝電子達成了融合互補、協同發展,在汽車安全、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不斷革新,長期與中、德、美、日等國主要整車廠商及國內各大汽車品牌進行意見交流,內生和外延攜手共進,"高端化"的產品戰略和"全球化"的市場戰略得到了更多的深化。


2、互聯網+助力布局,業務生態良性發展


在車網互聯、智能駕駛、自動駕駛等服務領域和軟體領域方面,公司持續對布局進行完善,使用公司現有的積累和實力來新硒業務獲得發展,同時利用新業務的發展更深層次地完善當前業務的生態系統,這也可以實現全方面同步發展。


3、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引領全球汽車電子板塊發展


均勝電子能完全施展自身的整合能力、行業經驗及資源優勢,汽車零部件業務的綜合競爭力得到了持續發展,另外,公司依靠行業領先的研發和技術,以先進的創新設計、覆蓋全球的生產製造體系、可靠的品質管理以及始終如一的優質服務,不斷引領全球汽車電子和安全行業的發展。


篇幅問題,關於均勝電子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詳情,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可以瀏覽一下這篇:【深度研報】均勝電子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發展分析


立足全球視野,當今整個汽車乃至工業界快速變革的時期已經到來,從車聯網、智能汽車、自動駕駛到工業4.0都彰顯了工業界信息化、智能化的趨勢。這不僅表現在市場對於產品的最終需求和接受程度上,還在製造、營銷和物流等全部流程有所展現,是對整個產業鏈的發展考驗。所以說對於汽車甚至是整個工業來說的話,既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也充滿了可能和機遇。


可是文章不實時,我想要知道更准確的均勝電子在未來的行情如何,把這個鏈接直接打開就行,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均勝電子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均勝電子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⑸ 特斯拉2020年一季度交付8.84萬輛 同比增長40.32%

財經網汽車訊特斯拉公布一季度產銷數據,表現優於去年同期。

當地時間4月2日,特斯拉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汽車產銷數據。在本季度,特斯拉共生產汽車10.27萬輛,環比降低2.12%,同比增長約33.17%;交付汽車8.84萬輛,環比降低21.07%,同比增長約40.32%。

其中ModelS和ModelX的產量為15390輛,銷量為12200輛;Model3和ModelY的產量為87282輛,銷量為76200輛。

去年同期,產銷數據分別為7.71萬輛和6.3萬輛;去年四季度,產銷數據分別為10.49萬輛和11.2萬輛。

特斯拉表示,ModelY自2020年1月份開始投產,3月份實現交付,相比原計劃大幅提前。此外,上海超級工廠雖然遭遇「重大挫折」,但依然實現了「創紀錄的生產水平」。

特斯拉的交付業績超出此前華爾街公布的8萬輛預期。據CNBC報道,上述產銷數據公布後,特斯拉股價上漲逾17%。

在特斯拉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與首席財務官柯克霍恩表示,2020年公司的汽車銷量將「輕松超過」50萬輛。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特斯拉工廠一度停工停產。其中,上海工廠停產約1周時間,於2月10日全面復工。加州弗里蒙特(Fremont)工廠和紐約州布法羅(Buffalo)工廠從3月23日起暫停生產,為期兩周。

2020年來,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生產交付工作均取得進展。

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工一周年儀式上,首批國產Model3開始向消費者交付,同時國產ModelY項目也正式宣布啟動。

2月25日,隨著相關工程項目招標的結束,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聯合廠房1.5期的沖壓車間鋼結構製作等關鍵結構建設即將啟動。

3月27日,汽車媒體Electrek報道稱,特斯拉上海工廠目前的產能已達到每周3000輛,高於2月份工廠停產前每周生產2000輛的水平。

然而,近期持續發酵的特斯拉晶元減配事件影響了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口碑。2月底,接連有特斯拉車主反映,國產Model3在環保信息清單中顯示整車控制器型號為「Hardware3.0」(簡稱HW3.0),而實裝型號為「Hardware2.5」(簡稱HW2.5),並組織進行投訴維權。3月10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就此事約談特斯拉,責令整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2020年q1財報是什麼時候的數據

Q1財報,就是公司第一季度財務報告。即Q1、Q2、Q3、Q4分別指代四季的統計數據。

⑺ 均勝電子預測目標價位多少均勝電子 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均勝電子股票今日凈流入

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在股市上的表現非常牛,同時也為汽車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與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公司是已經成為汽車電子安全和汽車電子領域的頂級供應商的均勝電子。


了解均勝電子以前,我要向大家分享一份汽車零件行業龍頭股的名單,這是我整理的,想要領取就快點擊下方鏈接:寶藏資料!汽車零部件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紹: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汽車零部件優秀供應商,主要致力於汽車安全系統、智能駕駛系統、新能源汽車動力管理系統和車聯網核心技術等的研發與製造,該公司經過企業創新升級和多次國際並購,竣工了全球化和轉型升級的戰略計劃,轉變為全球多家汽車製造商的合作夥伴。


均勝電子的亮點:


1、收購持續發力,進一步打造全球化高端品牌


通過對多家公司的收購和整合,均勝電子在業務和市場以及資源等方面實現了融合互補、共同發展的目標,在汽車安全、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不斷革新,同時與中、德、美、日等國主要整車廠商及國內各大汽車品牌進行長期合作,內生和外延一起前行,"高端化"的產品戰略和"全球化"的市場戰略得到了更多的深化。


2、互聯網+助力布局,業務生態良性發展


公司不斷完善在車網互聯、智能駕駛、自動駕駛等服務領域和軟體領域的布局,憑借公司現有積累和實力推運新業務的發展,同時通過新業務的發展進一步完善目前業務的生態系統,這也實現了共同發展的目標。


3、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引領全球汽車電子板塊發展


均勝電子在自身的整合能力、行業經驗和資源優勢等方面能夠分發揮出來,形成汽車零部件業務的綜合競爭力,同時,在公司領先於行業的研發和技術的加持之下,以先進的創新設計、覆蓋全球的生產製造體系、可靠的品質管理以及始終如一的優質服務,指引著全球汽車電子和安全行業得到了持續發展。


篇幅不能太長,關於均勝電子的情況,學姐都整合到這篇研報里了,點開看看吧:【深度研報】均勝電子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發展分析


著眼於全球的業務發展,而今快速變革已經貫徹到整個汽車乃至工業界,從智能汽車、車聯網、自動駕駛到工業4.0都展現出了工業界向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潮流。這不僅在市場對於最終產品的需求度和接受程度上有所表現,還表現在製造、營銷和物流等所有環節,是對整個產業鏈的發展考驗。所以說這乃至於一個汽車,或者是整個工業的行業來說,既充滿了未知以及挑戰,而且裡面還可能遇到機遇。


不過文章跟不上現實的腳步,如果更加准確的想要了解均勝電子在未來的市場是怎樣的,把這個鏈接直接打開就行,屆時會有專業投顧協助你進行診股,我們來看一看均勝電子估值是估高還是估低:【免費】測一測均勝電子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30,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⑻ 解讀戴姆勒2020財報:從充滿挑戰到滿懷信心 | 汽車產經

EQA將在北京賓士國產

而在技術研發和生產方面,新的戴姆勒中國研發技術中心將於今年正式啟用,以提升賓士新產品和技術國產化的速度。北京賓士位於順義的新工廠也正式投產,未來將生產包括純電動車型在內的賓士產品。

中國的私人電動車市場正在迎來快速增長,尤其是一線城市的高端市場,面對特斯拉、蔚來這些新勢力的擴張,全新的EQ產品能否打開市場,幫助賓士在電動車領域建立品牌號召力,或許也將決定賓士能否如願實現電動化與數字化的轉型。

同樣,在寶馬和奧迪也開始全力加速電動化時,EQ、i和e-tron,誰能夠最先破局,也就意味著誰可以在未來更長期的競爭里獲得更多優勢。

寫在最後

「We will build the world』s most desirable cars.」

製造這個世界上最令人嚮往的汽車,這是賓士的願景,也是過去幾年裡賓士所做到的事情。但隨著汽車行業正在發生的快速變革,賓士又要重新面對這個挑戰。

即便2020財年的數據比預想中更好,但相比2018年前超過3歐元的每股分紅、超過百億的息稅前利潤,這仍然不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即便是特斯拉、蔚來這樣看起來在電動化領域領先的新勢力,賣車盈利也依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在電動化持續的巨大投入和燃油車持續貢獻利潤的矛盾中,如何保持電動化賽道的快速推進,同時又為推進提供持續不斷的資金支持,也並不是一個容易的平衡。

但至少,賓士在2020年拿出的成績,證明了道路和方向的正確。

⑼ 疫情暴擊全球輪胎產業(附最新全球輪胎廠關停產信息)

全球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給給本就低迷的輪胎市場雪上加霜,幾乎每天都有輪胎廠在關停,或者進行減產。本次突發疫情對全球輪胎產業的影響之大,可以說是前所未有。根據輪胎商業的最新數據統計,截止4月1日,全球領先的輪胎製造商幾乎全部受到了工廠關停的重大影響,整個輪胎產業的損失目前無法估量。

2020年對於整個輪胎產業乃至整個汽車配件產業和汽後市場都將是「灰色的一年」,全球不斷減緩的經濟發展,不斷下行的新車銷售市場,令整個輪胎行業充滿了悲觀情緒。好不容易熬過了操蛋的2019年,沒想到又迎來了充滿不確定性、充滿挑戰的2020年。2019年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輪胎市場最為動盪的一年,也是世界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一年。如果說2019年輪胎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那麼2020年輪胎或將進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上汽集團一季報出爐:回暖加快,手持667億現金備戰未來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已經在車市「寒冬」中奮戰兩年的各大車企「雪上加霜」。
根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3月,國內乘用車共銷售287.7萬輛,同比下降45.4%。
不僅國內車企受到影響,跨國車企也同樣不能倖免,剛剛公布財報的福特汽車,2020年第一季度凈虧損高達20億美元;連一向穩健的日本豐田汽車都出現了兩位數的跌幅,在剛過去的3月累計銷量68.2萬輛,較上年同月減少23.8%,已經連續三個月低於去年同期。
六百億現金流加大研發投入
在此形勢下,作為中國自主車企的「領頭羊」,上汽集團(600104)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營業收入和利潤沒有出現逆勢增長。
4月29日,上汽集團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059.47億元,同比下降47.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21億元,同比下降86.42%;公司每股收益為0.10元。
和跨國車企相比,在行業下行疊加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國內汽車龍頭上汽集團仍能穩健盈利實屬不易。關於2020年半年度業績變化原因,上汽集團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趨勢是影響今年車市走向最重要的風險因素。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公司將積極發揮競爭優勢、搶抓市場機遇;但考慮到海外疫情仍在蔓延,疫情對國內經濟和車市的影響尚待進一步觀察。
而再從一季度財報中仔細發掘,我們可以發現它還有著競爭對手難以超越的優勢——「現金為王」。
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末,上汽集團母公司報表持有貨幣資金667.47億元。疫情難關之下,多家跨國車企都開始為流動性而四處融資,上汽集團的600多億現金,無疑是車企穩定以及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隨著復工復產號角的吹響,車企也將迎來一輪新的挑戰,誰能迅速調整狀態邁入正軌,誰能在難關下保持企業定力,修煉產品內功,才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
手握大筆現金,也讓上汽集團在「新四化」創新轉型過程中得到充足的資金保障。一季度,上汽集團合並研發支出30.90億元,其中母公司研發費用10.74億元,占母公司收入比例達11.9%,在國內同行業中,繼續保持領先。
不僅如此,隨著去年年底上汽大眾MEB平台投產,加上2021-2022年上汽奧迪有望開始運營,上汽集團將迎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3月整車銷量環比增長近四倍
眾所周知,一季度車市在疫情的影響下可謂受到「重創」。但從上汽集團最新公布的產銷數據不難看出,3月銷量已經開始大幅回暖,二季度回暖的速度更有望加快。
數據顯示,與2月份相比,上汽集團3月上汽集團整車銷量環比增長389%,取得汽車行業銷量恢復最快的成績。
從旗下的品牌來看,上汽乘用車和上汽大通的3月銷量環比增長分別高達4倍和3倍。
而上汽旗下合資三強也各有亮點,從環比來看,上汽大眾的銷量從3月的1萬輛增長到3月的6萬輛;上汽通用從0.7萬輛增長到4.6萬輛,而上汽通用五菱3月份零售超過13萬輛重奪銷冠。
具體車型上,各大品牌主銷車型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例如,上汽大眾朗逸,3月銷量4.9萬輛,環比增長44.5%,同比增長26%,一季度累計銷量14.1萬輛;凌渡3月銷量達到1.18萬輛,環比增長79.2%。而上汽通用旗下的別克GL8,在非疫情期間長期保持著月均過萬的銷量,這也讓競品望塵莫及,隨著3月復工復產,GL8立馬就交出了7868輛的好成績。
尤其是,1-3月份上汽集團經銷商庫存下降近22萬輛,終端壓力得到緩解,經銷商信心也在持續恢復。
新能源與海外市場「雙雙開花」
更加值得關注的事實是,在疫情帶來全球車市的大跌中,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以及海外銷量依舊強勁,成為黯淡車市中的一抹「上汽藍」。
數據顯示,1-3月上汽實現整車出口及海外銷售6.68萬輛,逆勢同比增長5.4%,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其中,上汽集團旗下全球化品牌名爵在全球市場延續強勁增勢,1-3月名爵海外零售達3.7萬輛,同比猛增113%。
尤其是在印度市場。雖然印度名爵自2019年下半年才開始產生銷量,但是第一季度6928輛的銷量,使得名爵超越了通用五菱印尼、上汽正大、南京依維柯等公司,在集團內排在第七的位置,躥升迅猛。
上汽海外業務的另一個功臣,也有「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的上汽通用五菱。在疫情影響下,轉產口罩的上汽通用五菱海外銷量依然實現逆勢增長,一季度上汽通用五菱整車及KD件累計出口突破2.07萬台/套,同比增長254%,實現「開門紅」。原版全球車寶駿530目前拓展到中東市場,首批訂單的1660輛在2月25日陸續發運到中東,並在3月收獲2554輛的追加訂單。
另一方面,上汽新能源優勢不減。1-3月銷售1.93萬輛,增速繼續跑贏大盤。
與此同時,上汽加快提升「三電」系統的自主核心能力,第二代EDU電驅變速箱成功批產上市,第二代EDU Plus、電軸、HairPin電機、專屬電動車架構、全新一代電子電器架構等技術和產品的自主開發工作正持續推進,並在燃料電池前瞻技術領域,啟動了400型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的開發,加快提升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上汽集團將堅持不懈推進新四化創新,確保生產經營平穩有序,增強經濟運行的韌性,為開啟新一輪創新發展繼續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上海和六安車價 發布:2025-09-30 00:15:50 瀏覽:20
越野摩托車S3 發布:2025-09-30 00:14:55 瀏覽:473
一人去香港旅遊安全嗎 發布:2025-09-30 00:10:33 瀏覽:301
揚州皮卡車能進市區嗎 發布:2025-09-30 00:08:10 瀏覽:975
2017創酷內飾區別 發布:2025-09-29 23:57:50 瀏覽:209
蘇州有賣房車嗎 發布:2025-09-29 23:54:57 瀏覽:442
中興越野車改裝前防撞扛 發布:2025-09-29 23:51:46 瀏覽:425
小卡宴越野車改裝圖片 發布:2025-09-29 23:51:37 瀏覽:506
電動車寶島好還是格林豪泰好 發布:2025-09-29 23:25:53 瀏覽:165
2012款日產天籟內飾圖片 發布:2025-09-29 23:14:01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