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動與維修的論文
Ⅰ 《汽車制動系統的檢測與維修》論文的前言怎麼寫
對於手動檔汽車,如果汽車行駛速度比較高,所用檔位也比較高,需要制動時,踩下制動踏板,當速度降低到15km/h左右時,再踩下離合器踏板,並將變速桿推到空檔。切忌在踩下制動踏板的同時,又踩下離合器踏板並掛空檔,這樣將無法利用發動機制動,會使制動距離延長。[1]
手動汽車制動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分為一下幾種:制動器制動的操作方法:發動機制動的操作方法、聯合制動的操作方法、間歇制動的操作方法、預見性停車的操作方法、緊急制動的操作方法。
1.1 制動器制動的操作方法
一般在低速行駛的情況下(10km/h以下)的減速和停車,與正常的減速,停車不同的是,在收油後先踩下離合器踏板,然後再踩下剎車踏板減速,停車。
1.2 發動機制動的操作方法:
在收油之後以發動機的牽阻作用降低車速的制動方法,檔位越低產生的牽阻作用越大。通常適用於下長坡,陡坡,冰雪路,泥濘路等不便於踩制動的情況下使用。
1.3 聯合制動的操作方法
在時速大於10km/h以上速度行駛時,遇有情況右腳收油,然後單腳踩制動踏板,不要過早踩離合器踏板,以便充分利用發動機制動與制動器制動聯合使汽車減速。當車速降至10km/h以下時,在踩下離合器踏板停車。
1.4 間歇制動的操作方法
適用於冬季冰雪路面,夏季的泥濘路面。使用剎車又不能踩死制動的情況時的一種特殊制動方法。操作方法如下:制動時先收油,然後踩制動踏板並逐漸加大制動力,當車輪即將抱死時,馬上抬起制動踏板,緊接著再踩下制動踏板,估計快要抱死時再次踩下制動踏板,如此反復操作,就會使汽車得到最佳的制動效果。避免在濕滑路面上剎車使汽車方向失控。邢教練提示:每次抬起制動踏板時,還要保持一定的制動力,不要完全抬起。
1.5 預見性停車的操作方法
這是行車過程中最常見的制動方法。是指駕駛員對前方出現車輛,行人和道路情況的變化有所預料,而提前採取的有目的的減速,停車動作。其操作方法是:先收油,利用發動機制動和間歇性制動來控制車速到達停車地點,在車速降至10km/h後,再踩下離合器踏板,然後輕輕踩下制動踏板,使汽車停在預定的地點。
1.6 緊急制動的操作方法
行車過程中,遇到突然情況,為了避免發生事故而採取的緊急停車措施。邢教練提示:緊急制動對汽車各部件損害很大,不到萬不得已時輕易不要使用。
操作方法:遇到突然情況,右腳迅速收油,踩下制動踏板,左手握緊方向盤,身體向後傾,右手快速拉緊手制動。左腳不要踩離合器,頂住地板,充分利用發動機牽阻作用。從而達到緊急停車的效果。
Ⅱ 求好心人幫寫一篇論文,關於汽車制動系統,謝謝
制動迴路:
輕型汽車大都採用液壓制動,液壓就要使用管路。雙迴路制動系統就是指系統內有兩個分別獨立的液壓制動管路系統,起保險的作用。一般前輪驅動轎車多採用交叉對角線形式,制動主缸的前腔與右前輪、左後輪的制動管路相通,後腔與左前輪、右後輪的制動管路相通,形成一個交叉的「X」形對角線,其好處是當有一個制動系統發生故障時,另一個系統依然能進行最低限度的制動,且不易發生汽車跑偏現象。而後輪驅動轎車因負荷較大,多採用前後輪分別獨立的制動形式,即有兩套制動總泵,一套控制的前輪制動,另一套控制後輪制動。
盤式制動器:
盤式制動器又稱為碟式制動器,是取其形狀而得名。它由液壓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動盤、制動分泵、制動鉗、油管等。制動盤用合金鋼製造並固定在車軸上,隨車輪轉動。分泵固定在制動器的底板上。制動鉗上的兩個摩擦片分別裝在制動盤的兩側。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輸送來的液壓作用,推動摩擦片壓向制動盤發生摩擦制動。這種制動器散熱快,重量輕,構造簡單,調整方便。特別是高負載時耐高溫性能好,制動效果穩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襲。有些盤式制動器的制動盤上還開了許多小孔,加速通風散熱提高制動效率,這樣的盤式制動器又稱為通風盤式制動器,由於其製造成本較高,一般只用於四輪盤式制動轎車的前輪上。
當然,盤式制動器也有自己的缺陷。例如對制動器和制動管路的製造要求較高,摩擦片的耗損量較大,成本貴,而且由於摩擦片的面積小,相對摩擦的工作面也較小,需要的制動液壓高,必須要有助力裝置的車輛才能使用。
目前,大多數中、高級轎車採用四輪盤式制動器,而在整個汽車領域,盤式制動器有逐漸取代鼓式制動器的趨向。
鼓式制動器:
鼓式制動器是最早形式的汽車制動器,當盤式制動器還沒有出現前,它已廣泛用於各類汽車上。但由於結構問題,在近30年中,它在轎車領域已逐步讓位給盤式制動器。不過由於成本較低,目前它仍然在一些經濟類轎車中使用,主要用於制動負荷較小的後輪和駐車制動。
轎車鼓式制動器一般用於後輪(前輪用盤式制動器)。鼓式制動器除了成本比較低之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便於與駐車(停車)制動組合在一起,凡是後輪為鼓式制動器的轎車,其駐車制動器也組合在後輪制動器上。這是一個機械繫統,它完全與車上制動液壓系統是分離的:利用手操縱桿或駐車踏板(美式車)拉緊鋼拉索,操縱鼓式制動器的杠件擴展制動蹄,起到停車制動作用,使得汽車不會溜動;松開鋼拉索,回位彈簧使制動蹄恢復原位,制動力消失。
ABS系統:
「Anti-Lock Break System」防抱死制動系統,簡稱ABS。
ABS為行車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ABS是常規制動裝置基礎上的改進型技術。其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各車輪上高靈敏度的車輪轉速感測器以及車身上的車速感測器,通過計算機控制。緊急制動時,一旦發現某個車輪抱死,計算機立即指令壓力調節器使該輪的制動分泵泄(減)壓,使車輪恢復轉動。ABS的工作過程實際上是抱死-松開-抱死-松開的循環工作過程,使車輛始終處於臨界抱死的間隙滾動狀態,有效地克服緊急制動時的跑偏、側滑、甩尾,防止車身失控等情況的發生。國家標准GB13594對ABS有明確規定,ABS屬於機電一體化零件,由下列構件組成:一個或幾個感測器;一個或幾個控制器和一個或幾個調節器。
ABS系統並不是每次採取制動都工作,它只有在車輪接近於抱死時才起作用。其工作時並不是悄無聲息的,在踩住制動踏板的同時如果ABS工作,會產生適當的噪音,制動踏板也會產生脈動而反復拱腳,這是ABS系統在自動調節制動油壓屬正常現象。在制動時始終用腳踩住剎車踏板不放鬆才是正確的。
ABS系統對制動液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添加制動液必需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上的要求,禁止摻雜不同型號的制動液。一般來說,應一年更換一次相同型號的制動液。也可以選用DOT3或DOT4醇基型制動液。
裝有ABS系統的車輛應嚴格遵循規定的輪胎氣壓標准,同時要保持同軸輪胎氣壓的均衡,嚴禁使用不同規格的輪胎。 答案補充
EBD:
英文全稱是Electr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中文直譯就是「電子制動力分配」。汽車制動時,如果四隻輪胎附著地面的條件不同,四個輪子與地面的摩擦力不同,在制動時就容易產生打滑、傾斜和側翻等現象。EBD的功能就是在汽車制動的瞬間,高速計算出四個輪胎由於附著不同而各異的摩擦力數值,然後調整制動裝置,使其按照設定的程序在運動中高速調整,達到制動力與摩擦力(牽引力)的匹配,以保證車輛的平穩和安全。
EBD在本質上可以說是ABS的輔助功能,可以提高ABS的功效。所以在安全指標上,汽車的性能更勝一籌。當重踩剎車時,EBD在ABS作用之前,依據車輛的重量和路面條件,自動以前輪為基準去比較後輪輪胎的滑動率,如發覺此差異程度必須被調整時,剎車油壓系統將會調整傳至後輪的油壓,以得到更平衡且更接近理想化剎車力的分布。所以EBD+ABS就是在ABS的基礎上,平衡每一個輪的有效地面抓地力,改善剎車力的平衡,防止出現甩尾和側移,並縮短汽車制動距離。 答案補充 感載比例閥:
現在有些皮卡廠家將感載比例閥(SABS)作為汽車防抱死系統(ABS)推介,稱之為機械式ABS。這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誤導。感載比例閥不是ABS,也代替不了ABS。
感載比例閥利用車身與車橋之間的距離變化(外界作用力)來改變彈簧的預緊力,隨著車輛載荷的增加,相應地進行調整,使得在任何載荷條件下都能得到一個近似理想的制動力分配。它安裝在制動總泵與後輪制動分泵之間的管道上,由殼體、柱塞、閥門、彈簧等組成。殼體進油孔與制動總泵出油孔相通,出油孔與車輪制動分泵相通。當外界作用力小時,感載比例閥的柱塞在彈簧預緊力的作用下被推至最右邊,兩孔相通,總泵與分泵壓力相等。當外界作用力大於彈簧預緊力,迫使柱塞左移,令柱塞與閥門接觸並關閉了閥門,切斷總泵通向分泵的通道;若外界作用力壓力繼續增大,又會使柱塞右移,柱塞與閥門脫離接觸,閥門又被打開,總泵與分泵又相通。這樣比例閥反復動作使分泵的液壓不斷得到調整,也即不斷調整了後輪制動力。
感載比例閥(SABS)在空載時或冰雪路面沒有任何效果,只有滿載或乾燥路面上可避免產生側滑。
Ⅲ 汽車制動失效故障診斷與排除論文
你好 失效主要是由於制動系統無法對汽車施加足夠的制動力,原因包括制動液管路液位不足或進入空氣、制動控制系統故障等各種因素導致的制動器無法正常工作等等。
① 制動踏板至制動主缸的連接松脫。
② 制動儲液室無液或嚴重缺液。
③ 制動管路斷裂漏油。
④ 制動主缸皮碗破裂。
汽車制動失效故障排除
首先進行踩動制動踏板試驗,根據踩制動踏板時的感覺,相應檢查有關部位。
若制動踏板與制動主缸無連接感,則說明制動踏板至制動主缸的連接松脫,應檢查修復。
踩下制動踏板時,若感到很輕,稍有阻力感,則應檢查主缸儲液室內制動液是否充足。若主缸儲液室內無液或嚴重缺液,則應添加制動液至規定位置。再次踩下制動踏板時,若仍沒有阻力感,則應檢查制動主缸至制動輪缸的制動軟管或金屬管有無斷裂、漏油。
踩下制動踏板時,雖然感到有一定的阻力,但踏板位置保持不住,明顯下沉,則應檢查制動主缸的推桿防塵套處是否有制動液泄漏。
若有制動液泄漏,說明制動主缸皮碗破裂;若車輪制動鼓邊緣有大量制動液,則應檢查制動輪缸皮碗是否壓翻、磨損是否嚴重。
Ⅳ 關於汽車維修的論文。事實太難找啦。
第一部分
摘要:隨著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普遍應用,汽車電路圖已成為汽車維修人員必備的技術資料。目前,大部分汽車都裝備有較多的電子控制裝置,其技術含量高,電路復雜,讓人難以掌握。正確識讀汽車電路圖,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電路圖是了解汽車上種類電氣系統工作時使用的重要資料,了解汽車電路的類型及特點,各車系的電路特點及表達方式,各系統電路圖的識讀方法、規律與技巧,指導讀者如何正確識讀、使用電路圖有很重要的作用。
汽車電路實行單線制的並聯電路,這是從總體上看的,在局部電路仍然有串聯、並聯與混聯電路。全車電路其實都是由各種電路疊加而成的,每種電路都可以獨立分列出來,化復雜為簡單。全車電路按照基本用途可以劃分為燈光、信號、儀表、啟動、點火、充電、輔助等電路。每條電路有自己的負載導線與控制開關或保險絲盒相連接。
關鍵詞:電路 單行線制 系統 導線 各種車燈
目錄:(1)全車線路的連接原則
(2)識讀電路圖的基本要求
(3)以東風EQ1090型載貨汽車線路為例全車線路的認讀
a.電源系統線b.起動系統線路c.點火系統線路
d.儀表系統線路e.照明與信號系統線路
(4)全車電路的導線
(5)識讀圖注意事項
論汽車電路的識讀方法
在汽車上,往往一條線束包裹著十幾支甚至幾十支電線,密密麻麻令人難以分清它們的走向,加上電是看不見摸不著,因此汽車電路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很復雜的東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規律性,汽車電路也不例外。
一般家庭用電是用交流電,實行雙線制的並聯電路,用電器起碼有兩根外接電源線。從汽車電路上看,從負載(用電器)引出的負極線(返回線路)都要直接連接到蓄電池負極接線柱上,如果都採用這樣的接線方法,那麼與蓄電池負極接線柱相連的導線會多達上百根。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設計者採用了車體的金屬構架作為電路的負極,例如大梁等。因此,汽車電路與一般家庭用電則有明顯不同:汽車電路全部是直流電,實行單線制的並聯電路,用電器只要有一根外接電源線即可。
蓄電池負極和負載負極都連接到金屬構架上,也就是稱為「接地」。這樣做就使負載引出的負極線能夠就近連接,電流通過金屬構架迴流到蓄電池負極接線。隨著塑料件等非金屬材料在汽車上應用越來越多,現在很多汽車都採用公共接地網路線束來保證接地的可靠性,即將負載的負極線接到接地網路線束上,接地網路線束與蓄電池負極相連。
汽車電路實行單線制的並聯電路,這是從總體上看的,在局部電路仍然有串聯、並聯與混聯電路。全車電路其實都是由各種電路疊加而成的,每種電路都可以獨立分列出來,化復雜為簡單。全車電路按照基本用途可以劃分為燈光、信號、儀表、啟動、點火、充電、輔助等電路。每條電路有自己的負載導線與控制開關或保險絲盒相連接。
燈光照明電路是指控制組合開關、前大燈和小燈的電路系統;信號電路是指控制組合開關、轉彎燈和報警燈的電路系統;儀表電路是指點火開關、儀錶板和感測器電路系統;啟動電路是指點火開關、繼電器、起動機電路系統;充電電路是指調節器、發電機和蓄電池電路系統。以上電路系統是必不可少的,構成全車電路的基本部分。輔助電路是指控制雨刮器、音響等電路系統。隨著汽車用電裝備的增加,例如電動座椅、電動門窗、電動天窗等,各種輔助電路將越來越多。
舊式汽車電路比較簡單,一般情況下,它們的正極線(俗稱火線)分別與保險絲盒相接,負極線(俗稱地線)共用,重要節點有三個,保險絲盒、繼電器和組合開關,絕大部分電路系統的一端接保險絲或開關,另一端聯接繼電器或用電設備。但在現代汽車的用電裝置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線束將會越來越多,布線將會越來越復雜。隨著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現代汽車電路已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採用共用多路控制裝置,而不是象舊式汽車那樣通過單獨的導線來傳送。
使用多路控制裝置,各用電負載發送的輸入信號通過電控單元(ECU)轉換成數字信號,數字信號從發送裝置傳輸到接收裝置,在接收裝置轉換成所需信號對有關元件進行控制。這樣就需在保險絲、開關和用電設備之間的電路上添加一個多路控制裝置(參閱廣州雅閣後霧燈線路簡圖)。採用多路控制線路系統可。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簡要介紹了全車線路識讀的原則、要求與方法以及電路用線的規格。主要針對其在東風EQ1090車型 汽車電路與電器系統應用情況作了概括性的闡述。其包括了電源系統、啟動系統、點火系統、照明與信號系統、儀表系統以及輔助電器系統等主要部分進行了說明。通過對東風EQ1090車型的系統學習,為以後接觸到各類不同車型打下個堅實的基礎。
一、全車線路的連接原則
全車線路按車輛結構形式、電器設備數量、安裝位置、接線方法不同而各有不同,但其線路一般都以下幾條原則:
(1)汽車上各種電器設備的連接大多數都採用單線制;
(2)汽車上裝備的兩個電源(發電機與蓄電池)必須並聯連接;
(3)各種用電設備採用並聯連接,並由各自的開關控制;
(4)電流表必須能夠檢測蓄電池充、放電電流的大小。因此,凡是蓄電池供電時,電流都要經過電流表與蓄電池構成的迴路。但是,對於用電量大且工作時間較短的起動機電流則例外,即啟動電流不經過電流表;
(5)各型汽車均陪裝保險裝置,用以防止發生短路而燒壞用電設備。
了解上面的原則,對分析研究各種車型的電器線路以及正確判斷電器故障很有幫助。
二、基本要求
一般來講全車電路有三種形式,即:線路圖、原理圖、線束圖。
(一)、識讀電路圖的基本要求
了解全車電路,首先要識讀該車的線路圖,因為線路圖上的電器是用圖形符號以及外形表示的,容易識別。此外,線路圖上的電器設備的位置與實際車上的位置是對應的,容易認清主要設備在車上的實際位置,同時,也可對設備的功能獲得感性認識。
識讀電路圖時,應按照用電設備的功用,識別主要用電設備的相對分布位置;識別用電設備的連接關系,初步了解單元迴路的構成;了解導線的類型以及電流的走向。
(二)、識讀原理圖的基本要求
原理圖是一圖形符號方式,把全車用電設備、控制器、電源等按照一定順序連接而成的。它的特點是將各單元迴路依次排列,便於從原理上分析和認識汽車電路。
識讀原理圖時,應了解全車電路的組成,找出各單元迴路的電流通路,分析迴路的工作過程。
(三)、識讀線束圖的基本要求
線束圖是用來說明導線在車輛上安裝的指導圖。圖上每根導線所注名的顏色與標號就是實際車上導線的顏色和到端子的所印數字。按次數字將導線接在指定的相關電器設備的接線柱上,就完成了連接任務。即使不懂原理,也可以按次接線。
總上所述,掌握汽車全車線路(匯流排路),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1)對該車所使用的電氣設備結構、原理有一定了解,知道他的規格。
(2)認真識讀電路圖,達到了解全車所使用電氣設備的名稱、數量和實際安排位置;設備所用的接線柱數量、名稱等。
(3)識讀原理圖應了解主要電氣設備的各接線柱和那些電器設備的接線柱相連;該設備分線走向;分線上開關、熔斷器、繼電器的作用;控制方式與過程。
(4)識讀線束圖應了解該車有多少線束,各線束名稱及在車上的安裝位置;每一束的分支同向哪個電器設備,每分支又有幾根導線及他們的顏色與標號,連接在那些接線柱上;該車有那些插接器以及他們之間的連接情況。
(5)抓住典型電路,觸類旁通。汽車電路中有許多部分是類似的,都是性質相同的基本迴路,不同的只是個別情形。
三、全車線路的認讀
下面以東風EQ1090型載貨汽車線路為例,分析說明各電子系統電路的特點。東風EQ1090型載貨汽車全車線路主要由電源系統、啟動系統、點火系統、照明與信號系統、儀表系統以及輔助電器系統等組成。
(一)電源系統線路
電源系統包括蓄電池、交流發電機以及調節器,東風EQ1090汽車配裝電子式電壓調節器,電源線路如圖。其特點如下:
(1)發電機與蓄電池並聯,蓄電池的充放電電流由電流表指示。接線時應注意電流表的-端接蓄電池正極,電流表的+端與交流發電機『電樞』接線柱A或B連接,用電設備的電流也由電流表+端引出,這樣電流表才能正確指示蓄電池的充、放電電流值。
(2)蓄電池的負極經電源總開關控制。當發電機轉速很低,輸出電壓沒有達到規定電壓時,由蓄電池向發電機供給磁場電流。
(二)起動系統線路
啟動系統由蓄電池、啟動機、啟動機繼電器(部分東風EQ1090型汽車配裝復合繼電器)組成,系統線路如圖。
啟動發動機時,將點火開關置於「啟動」檔位,啟動繼電器(或復合繼電器)工作,接通起動機電磁開關電路,從而接通起動機與蓄電池之間得電路,蓄電池便向起動機供給400~600A大電流,起動機產生驅動轉矩將發動機起動。
發動機起動後,如果駕駛員沒有及時松開點火開關,那麼由於交流發電機電壓升高,其中性點電壓達5V時,在復合繼電器的作用下,起動機的電磁開關將自動釋放,切斷蓄電池與起動電動機之間的電路,起動機便會自動停止工作。
根據國家標准GB9420--88的規定,汽車用起動電動機電路的電壓降(每百安的培的電壓差)12V電器系統不得超過0.2V,24V電器系統不的超過0.4V。因此,連接啟動電動機與蓄電池之間的電纜必須使用具有足夠橫截面積的專用電纜並連接牢固,防止出現接觸不良現象。
(三)點火系統線路
點火系統包括點火線圈、分電器、點火開關與電源。系統線路如圖,其特點:
(1)在低壓電路中串有點火開關,用來接通與切斷初級繞組電流;
(2)點火線圈有兩個低壓接線端子,其中『-』或『1』端子應當連接分電器低壓接線端子,「+」或「15」端子上連接有兩根導線,其中來自起動機電磁開關的藍色導線,(註:個別車型因出廠年代不同其導線顏色有可能不同)應當連接電磁開關的附加電阻短路開關端子「15a」;白色導線來自點火開關,該導線為附加電阻(電阻值為1.7歐姆左右)所以不能用普通導線代替。起動發動機時,初級電流並不經過白色導線,而是由蓄電池經起動電磁開關與藍色導線直接流入點火線圈,使附加電阻線被短路,從而減小低壓電路電阻,增大低壓電流,保證發動機能順利起動。
(3)在高壓電路中,由分電器至各火花塞的導線稱為高壓導線,連接時必須按照氣缸點火順序依次連接。
(四)儀表系統線路
儀表系統包括電流表、油壓表、水溫表、燃油表與之匹配的感測器,系統線路如圖所示。其特點如下:
(1)電流表串聯在電源電路里,用來指示蓄電池充、放電電流的大小。其他幾種儀表相互並聯,並由點火開關控制。
(2)水溫表與燃油表共用一隻電源穩壓器,其目的是當電源電壓波動時起到穩壓儀表電源的作用,保證水溫表與燃油表讀數准確。電源穩壓器的輸出電壓為8.64V+/-0.15V。
報警裝置有油壓過低報警燈和氣壓過低蜂鳴器,分別由各自的報警開關控制。當機油壓力低於50~90kpa時,油壓過低報警開關觸電閉合,油壓過低指示燈電路接通而發亮,指示發動機主油道機油壓力過低,應及時停車維修。東風EQ1090型汽車採用氣壓制動系統,當制動系統的氣壓下降到340~370kpa時,氣壓過低蜂鳴器鳴叫,以示警告。
(五)照明與信號系統線路
照明與信號系統包括全車所有照明燈、燈光信號與音響信號,系統線路如圖所示。其特點如下:
(1)前照燈為兩燈制,並採用雙絲燈泡;
(2)前照燈外側為前側燈,採用單燈絲,其光軸與牽照燈光軸成20度夾角,即分別向左右偏斜20度。因此,在夜間行車時,如果前照燈與前側燈同時點亮,那麼汽車正前方與左右兩側的較大范圍內都有較好的照明,即使在汽車急轉彎時,也能照亮前方的路面,從而大大改善了汽車在彎道多、轉彎急的道路上行駛時的照明條件;
(3)前照燈、前下燈、前側燈及尾燈均由手柄式車燈開關控制;
(4)設有燈光保護線路;
(5)制動信號燈不受車燈總開關控制,直接經熔斷絲與電源連接,只要踩下制動踏板,制動鄧開關就會接通制動燈電路使制動燈發亮;
(6)轉向信號燈受轉向燈開關控制;
(7)電喇叭由喇叭按鈕和喇叭繼電器控制
希望對你有幫助。
舉手之勞,助人為樂——莫莫
Ⅳ 急求以"汽車制動系"為題目的畢業論文,應該怎麼寫
如果可以的話,以某一款車來敘述,會顯得更加的專業
Ⅵ 急!急!急!求一篇 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論文,要全面,引言,正文,總結!
上海通用系列制動系統診斷及維修
摘要
本文首先對上海通用汽車制動系故障的現象、故障原因、故障診斷、故障排查、系統維修進行了介紹;並介紹通用系列的汽車制動系統——ABS,包括ABS的組成、系統維護、故障碼的讀取與診斷及系統維修;然後通過簡要介紹ABS系統診斷的案例,引出制動系故障的診斷與檢修的重要性。
關鍵詞:通用汽車制動系統 ABS 故障診斷 故障排查 故障檢修
Shanghai GM Series brake system diagnostic and maintenance
Summary
Firstly, the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brake system faults, fault reason, fault diagnosis, troubleshooting, system maintenance was introced; and introced universal series of automotive brake systems - ABS, including the ABS composition, system maintenance, faultCode read with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 then outlined the case of ABS system diagnostics, system failure leads to brake the importance of diagnosis and repair.
Key words: General Motors ABS braking system fault diagnosis troubleshoot troubleshooting
目 錄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 汽車制動系統的概述 …………………………………………1
1.1制動系統的概念 ……………………………………………………1
1.1.1制動系統的概念………………………………………………1
1.1.2制動系統的功用 ……………………………………………1
1.1.3制動系統的組成………………………………………………1
第二章 上海通用制動系統的故障診斷………………………………1
2.1制動系統的測試 ……………………………………………………1
2.1.1制動系統的測試………………………………………………1
2.1.2制動液的檢查…………………………………………………2
2.1.3制動器軟管檢查………………………………………………2
2.1.4警告燈的操作…………………………………………………2
2.1.5上海通用別克制動系的常見故障與維修……………………3
第三章 上海通用制動系統ABS故障診斷與檢修…………………3
3.1制動防抱死系統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 …………………………3
3.1.1制動防抱死系統概念…………………………………………3
3.1.2制動防抱死系統組成…………………………………………3
3.1.3 ABS系統各組成部件的功能…………………………………3
3.2制動系統ABS故障診斷與檢修實例分析 …………………………4
結語 …………………………………………………………………………7
參考文獻 ……………………………………………………………………8
致謝……………………………………………………………………………9
第一章 汽車制動系統的概述
1.1制動系統的概念
1.1.1制動系統的概念
制動系統是汽車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車某些部分(主要是車輪)施加一定的力,從而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的一系列專門裝置。
1.1.2制動系統的功用
制動系統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停駛的汽車在各種道路條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
對汽車起制動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車上且方向與汽車行駛方向相反的外力,而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隨機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車上必須裝設一系列專門裝置以實現上述功能。
1.1.3制動系統的組成
•包括施加系統、制動燈系統、液壓系統、車輪制動系。
•施加系統主要由制動踏板、制動連桿、制動助力器組成。
•制動燈系統主要由制動開關、電線、制動燈組成。
•液壓系統主要由制動總泵、液壓閥、組合閥、比例閥、計量閥組成。
•車輪制動器主要由旋轉部分、固定部分和調整機構組成,旋轉部分是制動鼓;固定部分包括制動蹄和制動底板;調整機構由偏心支承銷和調整凸輪組成用於調整蹄鼓間隙。
第二章 上海通用制動系統的故障診斷
2.1制動系統的測試
2.1.1制動系統的測試
必須在乾燥、清潔和平整的道路上測試制動器。如果道路濕滑或不清潔,則各個輪胎的附著性能不同,故測試的制動性能不真實。中央凸起的路面也對測試不利,由於重力分布不均勻,車輪有彈跳傾向。
在不同車速、輕踩和重踩踏板等條件下測試制動器;但覺不能抱死制動器,使輪胎在路面上滑移。抱死制動器和輪胎在路面上滑移並不表明制動效率高,重踩制動踏板,但保持車輪轉動,比將制動器抱死的停車距離短。重踩制動踏板,但保持車輪轉動時的輪胎與路面摩擦力比輪胎滑移大。由於重踩制動踏板減速高,故感覺車輛減速快。影響制動性能的外部條件有:1)與路面接觸面積和附著力不同的輪胎,將導致制動不均勻。輪胎氣壓必須相同,左右胎紋深度比須差不多。2)車輛負載不均勻也影響制動性能,重載車輪比其它車輪需要的制動力大。3)車輪錯位,特別是在外傾和主傾後傾過大時,會導致制動跑偏。
2.1.2制動液的檢查
要想檢查制動液是否泄漏,是發動機怠速運行,將變速桿掛在空擋,然後用恆定的腳力踩住踏板。如果在恆定腳勁作用下踏板逐漸下降,則表明液壓系統可能泄露。通過肉眼檢查,確認可疑的泄露部位。
檢查總泵液面。雖然襯片正常磨損液會導致儲液罐液面輕微下降,但如果液面過低,則表明系統泄露。液壓系統的內部泄露或外部泄露。按如下程序檢查總泵。此外,輕微系統泄露也能通過這項測試。如果液面正常,檢查真空助力器推桿長度。如果發現推桿長度不正確,則調整更換推桿。按如下程序檢查總泵:1)檢查總泵鑄造殼體是否開裂或總泵周圍是否泄漏制動液。只要有一點制動液就表明泄露,潮濕屬於正常。2)檢查踏板連桿是否卡滯,推桿長度是否不正常。如果這兩個零件正常,則拆卸總泵並檢查主油缸或活塞密封是否延長或膨脹。如果密封膨脹,則懷疑制動液不合格或污染。若發現制動液污染,必須拆卸所有零件並清洗,更換所有橡膠件。所有管件也必須清洗。
2.1.3制動器軟管檢查
液壓制動軟管每年至少應檢查兩次。應檢查制動器軟管外罩是否出現道路損壞、開裂、磨損,是否泄漏或隆起。檢查軟管敷設和安裝是否正常。與懸架部件摩擦的制動器軟管很快就會磨損並最終失效。檢查時需要一支手電筒和一個鏡片。如果在制動器軟管上觀察到上述任何情況,必須是可調整或更換軟管。
2.1.4警告燈的操作
制動系統採用儀錶板組合儀表中的一個「制動」警告燈。當點火開關處於「起動(START)」位置時,「制動(BRAKE)」警告燈應啟亮,當點火開關回到「運行(RUN)」位置時熄滅。如下狀況將點亮「制動」燈:1)拉緊駐車制動器時。只要拉緊駐車制動器且點火開關處於接通位置,警告燈就會啟亮。2)制動液液面過低時。總泵制動液面過低會啟亮「制動」燈。3)EBD系統功能失效時。當EBD系統功能失效時,制動燈啟亮。
2.1.5上海通用別克制動系的常見故障與維修
1)故障現象:踩剎車踏板,踏板不升高,無阻力;判斷原因:檢查制動液是否缺失;制動分泵、管路及接頭處是否漏油;總泵、分泵零部件是否損壞。2)故障現象:剎車踏板踩到底,制動效果不好;連續剎車,效果無改善,且踏板逐漸升高;判斷原因:制動系統內混有氣體。3)故障現象:連續踩剎車,踏板回位升高,制動效果有改善;判斷原因:摩擦片與制動鼓間隙過大。4)故障現象:連續踩剎車,踏板位置升高,並有下沉感;判斷原因:漏油。5)故障現象:踏板位置很低;再踏,位置不能升高,感覺發硬;判斷原因:總泵堵塞。
第三章 上海通用制動系統ABS故障診斷與檢修
3.1制動防抱死系統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
3.1.1制動防抱死系統概念
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動系統,它是一種具有防滑、防鎖死等優點的汽車安全控制系統,現代汽車上大量安裝防抱死制動系統,ABS既有普通制動系統的制動功能,又能防止車輪鎖死,使汽車在制動狀態下仍能轉向,保證汽車的制動方向穩定性,防止產生側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車上最先進、制動效果最佳的制動裝置。
3.1.2制動防抱死系統組成
ABS系統主要由感測器、電子控制裝置和執行器三個部分組成。
3.1.3ABS系統各組成部件的功能
車速感測器 :檢測車速,給ECU提供車速信號,用於滑移率控制方式 。
輪速感測器 :檢測車輪速度,給ECU提供輪速信號,各種控制方式均採用。
減速感測器 :檢測制動時汽車的減速度,識別是否是冰雪等易滑路面,只用於四輪驅動控制系統。
制動壓力調節器 :接受ECU的指令,通過電磁閥的動作實現制動系統壓力的增加、保持和降低。
液壓泵 :受ECU控制,在可變容積式制動壓力調節器的控制油路中建立控制油壓;在循環式制動壓力調節器調節壓力降低的過程中,將由輪缸流出的制動液經蓄能器泵回主缸,以防止ABS工作時制動踏板行程發生變化。
ABS警告燈 :ABS出現故障時,由EUC控制將其點亮,向駕駛員發出報警,並由ECU控制閃爍顯示故障代碼 。
ECU :接受車速、輪速、減速等感測器的信號,計算出車速、輪速、滑移率和車輪的減速度、加速度,並將這些信號加以分析、判別、放大,由輸出級輸出控制指令,控制各種執行器工作。
3.2制動系統ABS故障診斷與檢修實例分析
3.2.1故障現象:一輛2003年產賽歐SLX-AT轎車,行駛里程2.6萬 km。據車主反映,制動時需要將制動踏板踩到很低的位置才會有制動力。
檢修過程:使發動機原地怠速工作,緩慢踩下制動踏板,踏板會不斷下降,快速踩下制動踏板,踏板在較低的位置時才會感覺有制動力,保持施加踏板力,制動踏板會下降,踏板感覺柔軟。
進行路試。在車速為30 km/h左右時緩慢踩下制動踏板,車輛仍然向前行駛,明顯感覺制動效果不良,如果快速踩下制動踏板,車輛可以停住,但是制動踏板位置較低。為了排除制動系統存在空氣的可能,進行了制動系統放氣,但是未見氣泡,而且放氣後制動踏板不能回位,這說明制動總泵已經不能建立油壓。
故障排除:更換制動總泵後路試,故障排除。
回顧總結:制動總泵是制動系統的核心部件,它將制動液壓縮到每個車輪的制動分泵以實施制動。根據筆者的維修經驗,制動總泵出現最多的故障就是活塞(俗稱皮碗)密封不良,導致制動壓力無法建立或泄壓。制動總泵泄壓時的常見故障現象有2種。
(1)緩慢踩下制動踏板,制動踏板會降到最低位置,制動油壓無法建立。路試的表現為:低速行駛時,如果快速踏下制動踏板可以制動,如果緩慢踏下制動踏板則沒有制動。
(2)進行制動系統放氣時,制動踏板降低後無法回位,反復踩踏也無法建立油壓,放不出制動液或制動液放出得很少。
制動總泵出現故障時,除了總泵自身的問題,制動液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制動液有不同的品牌和級別,即使是同一車型也會由於生產批次和技術改進等原因而使用不同型號的制動液。如果制動液混加或變質,就會使制動總泵很快損壞,或導致制動系統內產生氣體。需要注意的是,制動分泵上的放氣閥應該位於分泵的最高位置,以保證放氣時可以將氣體排出。有些車型的左右兩側的分泵裝反時也可以安裝,但此時排氣閥處於分泵的最低位置,氣是放不出來的,放出來的只是油。
3.2.2故障現象:一輛2004年產別克GL轎車,行駛里程3.2萬 km。該車原地踩制動踏板時感覺正常,行駛一段時間後感覺車輛行駛困難。
檢修過程:舉升車輛,發現4個車輪均存在制動拖滯的現象,車輪用手幾乎轉不動。檢查制動踏板的位置未見異常,不存在卡滯等異常情況。因為4個制動分泵同時出現回位不良的可能性非常小,於是筆者認為故障點應該在制動總泵或制動助力器。
松開制動總泵與助力器之間的連接螺栓,4個車輪可以轉動,這說明故障點在助力器,而不是由於總泵內活塞回位不良導致制動拖滯。
故障排除:更換真空助力器,故障排除。
3.2.3故障現象:一輛2004年產賽歐SRV-AT轎車,行駛里程5.6萬 km,車主反映車輛制動距離過長。
檢修過程:維修人員試車後發現制動距離明顯過長,制動時感覺制動力不足。進行制動系統放氣,故障依舊。觀察此車的制動盤,已經進行過改裝,制動盤換成了帶有通風孔的大尺寸制動盤。換回原車配置的制動盤進行路試,制動性能沒有明顯改善。拆下制動摩擦片,發現摩擦片上的接觸痕跡只有幾個點。
故障排除:拆下制動摩擦片,用細砂紙仔細打磨凸出點,以使制動摩擦片進行快速磨合。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後,制動性能明顯改善,故障最終排除。
回顧總結:制動摩擦片和制動盤是產生制動力的直接部件,它們出現的常見故障包括制動盤翹曲導致制動時車身抖動,制動摩擦片異響,制動摩擦片與制動盤接觸不良導致制動力下降等。在實際檢修工作中,應該重點檢查摩擦片和制動盤是否經過改裝以及配件是否合格。
3.2.4故障現象:一輛2009年產凱越1.6轎車,行駛5.8萬km,右前輪剎車片磨損嚴重。
檢修過程:該車來服務站報修,經試車輕踩剎車時,右前輪發出鐵磨鐵的聲音,後將車支起拆下兩前輪胎,發現右前剎車片已經磨沒,剎車盤磨出一條溝,左前輪剎車片磨掉一半,由此判斷,可能是右前輪剎車有罷勁現象,或者是剎車片質量有問題。 該車電腦檔案記錄45000公里保養時更換剎車片,剎車片質量沒有問題,那麼剎車片嚴重磨損可能是罷勁導致的。
剎車罷勁就是剎車有不回位現象,輪胎轉不動,剎車片抱住剎車盤,這種現象一般由於剎車總泵回油不好,剎車分泵內部上銹活塞被卡住造成,根據上述兩種情況,接上油壓表檢查,證明剎車總泵回油正常,踩剎車時分泵活塞運動也正常。之後把舊剎車盤及片重新裝上,經過幾次踩剎車檢查發現,剎車分泵支架上有一個回位銷,在踩剎車時向里走,抬腳時不動,當拆下分泵支架,拔出回位銷,看見回位銷已經彎曲,原來是前剎車分泵支架變形導致剎車片嚴重磨損,更換剎車分泵支架,故障排除。
故障原因:經詢問車主,該車在半年前出過一次事故,右前輪撞在橋墩子上,輪轂撞壞,當時保險公司只給換了輪胎,輪轂,下擺臂。據車主反映,輪轂變形時撞在剎車分泵上,導致剎車支架回位銷彎了,定損時,理賠員沒有看出來。
Ⅶ 請問設計(論文)內容和要求怎麼寫啊我的題目是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
簡單,設計內容和要求,能搬你寫
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它通過列舉事實材料和運用邏輯推理,來闡發,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表明對問題的觀點和態度。各行各業的人為了接受或表達思想,都需要經常閱讀和寫作這種文體。
一篇論文,通常包含論點、論據、論證三大要素。論點是論文所闡發的思想觀點;論據是文中用來證明論點的根據;論證是論點與論據之間邏輯關系的揭示。這三者的緊密關系,構成了一篇論文的主體。
Ⅷ 汽車制動系統的檢測與故障診斷論文怎麼寫
制動系統是汽車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車某些部分(主要是車輪)施加一定的力,從而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的一系列專門裝置。主要由車輪制動器和液壓傳動、氣壓傳動機構組成。制動性能良好的汽車,要求在任何速度下行駛時,通過制動措施,能在很短的時間和距離內,及時迅速地降低車速或停車。
Ⅸ 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論文大綱)
可以了---------------
教您氣壓制動系統的故障診斷
一、制動不靈或失效
現象:制動時,各車輪的制動作用不好或不起制動作用。
原因:
1.空氣壓縮機工作不良,而使貯氣筒內氣壓低或無氣。可能是空氣壓縮機皮帶過松或折斷,空氣壓縮機排氣閥漏氣,空氣壓縮機排氣閥彈簧過軟或折斷,活塞或活塞環漏氣。
2.氣管破裂或接頭松動。
3.制動閥膜或制動氣室膜片破裂。
4.制動踏板自由行程過大。
5.制動臂蝸桿調整不當,使制動氣室推桿伸出過多。
6.摩擦片與制動鼓間隙過大或摩擦片有油污。
診斷與排除:
1.如壓表指示數為0可踏下制動踏板,鬆起時如有放氣聲,即說明氣壓表有故障,應更換氣壓表。如無放氣聲,則檢查空氣壓縮機皮帶和由空氣壓縮機至貯氣筒一段氣管的情況。
2.經上述檢查,情況良好,如氣壓表指示數很低,則故障在空氣壓縮機,應檢查排氣閥或汽缸內部技術狀況,予以修復。
3.如氣壓表指示壓力數值合乎標准,可踏下踏板,檢查由制動閥至各車輪間有無漏氣之處。如無漏氣處,則檢查踏板自由行程和調整制動蹄摩擦片與制動鼓的間隙。
二、制動發咬
現象:抬起制動踏板後,制動閥排氣緩慢或不排氣,不能立即解除制動,或排氣雖快,但仍有制動作用,致使汽車起步困難或行車無力。原車:
1.制動踏板無自由行程。
2.制動閥的排氣閥調整墊片過薄,其回位彈簧過軟、折斷或橡膠閥座老化發脹。
3.制動閥挺桿銹蝕。
4.制動踏板至制動閥位臂之間傳動件發卡。
5.制動凸輪軸與支架襯套銹蝕發卡。
6.制動鼓與摩擦蹄片間隙過小。
7.制動蹄支銷銹污或回位彈簧過軟、折斷。
8.半軸套管與其後橋殼或輪轂軸承配合處磨損造成松動。
9.制動氣室膜片老化變形,單層膠膜破裂鼓起或制動軟管老化,氣流不暢。
診斷:
抬起制動踏板時制動閥排氣緩慢或不排氣,多屬制動閥故障,表現為各輪制動鼓均發熱。若排氣聲怯或繼續排氣而制動發咬,一般為個別輪制動發咬,摸試各輪制動鼓溫度高者即為有故障之輪。
1.若確定製動閥有故障,應先檢查制動踏板自由行程。若自由行程太小或沒有,應予以調整。若自由行程正常,可旋松排氣閥試驗。如有好轉,則為排氣閥調整墊片過薄。仍無好轉,可檢查排氣閥回位彈簧及膠座以上均正常,則應檢查制動挺桿是否銹污及制動傳遞桿件是否活動靈活。
2.個別輪發咬,可在抬起制動踏板時,觀察制動氣室推桿回位情況。若其回位緩慢或不回位,應檢查制動凸輪軸與其支架套是否失去潤滑或不同軸度過大而發卡。若架起車輪檢查該間隙正常,而落下車輪後間隙在變化,則系輪轂軸承松曠或半軸套管與後橋殼配合松動。若間隙正常,可檢查制動氣室膜片及回位彈簧是否有問題。
三、制動跑偏(單邊)
現象:制動時,同軸兩車輪不能同時制動,汽畫不能沿立腳點直行方向停車而偏向一側。
原因:
1.左右車輪摩擦片與制動鼓的間隙大小不均。
2.個別車輪摩擦片有油污、硬化或鉚釘頭露出。
3.左右車輪摩擦片材料不一致或接觸不良。
4.個別車輪凸輪軸發卡或制動氣室有問題。
5.個別輪制動鼓失圓度過大或鼓壁磨出溝槽。
6.兩前輪鋼板彈簧的彈力不等。
7.有負前束。
8.橫、直接桿球頭銷或垂臂松曠。
診斷:
首先進行路試。制動時,汽車向左偏斜即為右邊車輪制動不靈,向右邊偏斜好為左邊車輪制動不靈。停車後察看左右兩邊車輪在地面上的拖痕,拖痕短而輕的一邊車輪制動不靈。參照上述原因進行排除,如是摩擦片有問題,可進行修復、更換、調整、緊固等。氣壓制動跑偏與液壓制動跑偏有許多相同之處,可以互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