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配件維修 » 哈爾汽車電器電腦維修

哈爾汽車電器電腦維修

發布時間: 2022-07-01 19:25:21

A. 有關地球的能源破壞的數據和資料,急用!!!!!

我的全面回答:

一、 人類今天已處在巨大的危險之中

物種滅絕、氣候反常、兩極冰雪消融、水污染、荒漠化、沙塵暴、全球水荒、森林火災、洪澇水災、破壞性地震、河湖斷水、酸雨、臭氧洞、太空垃圾、特大颶風、太陽耀斑活躍、城市上空彌漫著有毒氣體、母乳中檢測到致癌的化學合成劑、動物與人種種莫名其妙的怪病等等,尤其是2004年12月發生的印度洋海嘯以來,特大颶風、兩極冰雪消融、沙塵暴席捲全球、氣候反常、荒漠化、地震、禽流感全球蔓延等等災難都有加劇之勢,這充分表明地球不僅嚴重地生病了,而且病情發展迅速,已從局部發展至全部、從量變發展至質變,已到了毀滅自身生機的程度。和人類有著共同生命基礎的物種不斷滅絕,說明、也證明了地球正在喪失生命存在的條件;生存條件日益艱險必然導致生命較脆弱的先行滅絕,但說明環境若持續惡化,那麼生命力較強的、極強的必然概莫能免。由於人類仍在破壞中發展,所以目前種種跡象都顯示環境仍在以加速度惡化。生態繼續惡化,生命存在的條件必然繼續喪失,更大的災難隨時都有可能以各種形式降臨,人類正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不只是自然生態惡化,社會生態形勢同樣嚴峻:嚴重的失業,使原本就是勞動動物的人為了獲得勞動的權利和機會不得不費盡心力,並使很多勞動者喪失勞動的權利、與勞動分離,因之也就喪失了做人的意義,對失業的恐懼使即使有工可做的人同樣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人的發展,這是引發眾多社會及人本身問題的原由之一;貧富懸殊,一方恣意揮霍大肆耗費資源能源空間、一方卻掙扎在貧困線上,因之導致種種社會問題;各種犯罪,恐怖與反恐怖,以後還會因資源能源空間爭奪而加劇的戰爭、因不斷加重的自然災害導致的更多的難民、因人口超高度聚集在水泥城市引發的種種社會問題,對物質的無限追求、以自我為整個世界的極端個人主義、以丑為美、對自然、社會以及自身嚴重缺失責任心等等都反映著人類也處於嚴重的病態,人人為獲得勞動權利和最大限度佔有資源、空間所引發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緊張而導致的社會環境惡化,等等。還有發展中國家眾多人口盲目脫貧引起的更大破壞、全人類至今都在威脅著生存的模式中高速發展等等,這一切都意味著今天的人類已處在毀滅的邊緣!

二、更危險的是人類迄今仍未認識環境問題的症結所在

人類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始,已日益認識到生態惡化對生存的嚴重威脅,所以幾十年來有識之士不斷大聲疾呼,各國政府也日益重視,各種環保舉措也局部奏效,但絲毫未改變災難仍在加速加劇的趨勢,這只能說明人類迄今並未認識置自身於水火中的真正原由,仍在沿著導致問題的老路你追我趕、大步向前。抓不住問題的根本,人們就仍在資本主義模式中盲目致富、狂熱消費、繼續破壞,富了的盡其所能揮霍浪費,未富的想方設法、不惜加大對地球的破壞也要加入到揮霍的大軍中去。這種生存、發展觀念之上,所謂的清潔能源、綠色生產、循環利用、誰開發誰保護、退牧還林還草之類的「環保」就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小打小鬧,甚或是南轅北轍、完全錯誤的做法,自然無法改變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局勢。可見,要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拯救人自身,就首先要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

三、根源就是近代以來只在一事物內孤立地發展
科學的片面發展觀及其表現形式水泥城市化

近代以來,人們只具備孤立地認識事物的水平,還未達到科學認識事物間關系的視野和能力。在這種片面認識水平之上,人只看到了自己!只知顯示自身力量、只知滿足眼前的需要,卻對自己賴以存在的前提——地球健康的知識幾乎完全是空白,貧乏得令人震驚!意識中人只是組成地球生機的一分子,人的健康存在完全依賴於地球機體的健康;相對地球而言,人的力量極其渺小,地球打個噴嚏對人類都是地動山搖的科學成分微乎其微,所以人一方面極力擴張自身,一方面大肆破壞自己生存必須依賴的環境。極端的自大和無知使近代以來的人類極其輕視地球:以為自己是地球的主人,可以隨意安排地球內外的一切,所以長達幾百年的亂砍濫殺、開山調水、填海造河、闖南極北極月球火星、原在地上的壓入地下原在地下的又升至地上、大量製造和排放毒氣毒物、嚴重違背自然的生活生產等等都嚴重破壞了地球的面貌、結構、秩序以及循環系統,使地球已處於嚴重的病態之中,即使今天的「環保」依然是人自以為是,其中對地球最致命的危害就是20世紀水泥城市化的迅猛發展。
這里的水泥城市化是指代表近代以來發展方向、人口高度聚集在基本無其他物種、基本與自然隔離的鋼筋澆鑄的水泥城市中,嚴重違背自然並讓自然從屬於人類的一種生存觀念和方式。它代表著人類藐視自然以自我為中心片面發展的最高峰,是人類力量的盲目顯現。它使地球呼吸日益困難、循環系統嚴重破壞、氣候日益反常、物種不斷滅絕,完全是一種人類自我毀滅的生存方式。所以人類今天若不實現對自己與地球的關系的科學認識,仍沿著水泥城市化的方向盲目冒進,那麼可以預見,三、五十年內城市就有可能無法居住,一、二百年內各種災難就會使人類在疲於應付中走向絕境。上世紀羅馬俱樂部就有增長極限的說法,但那是只看到地球局部被破壞的結論,因那時還有佔大多數人口的發展中國家還未參與大發展,也就意味著地球大部分還未遭受大破壞,而今天參與破壞者是全球性的,地球受破壞的程度已近臨界。所以人類若要繼續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徹底改變生存方式,而要改變生存方式,首要的是將人類的認識水平從片面提高到全面階段,即把只看到人自己提高到把人放在賴以生存的社會和自然的大環境中整體認識,認識清楚了,人們才可在全面科學的思想指導下根治環境問題並建立與地球與社會共同健康發展的和諧社會。

四、地球健康存在所遵循的規律

1、地球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是宇宙大機體中有機的組成部分,必須時刻與整體相連、相通。人人都知道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分子,是太陽系中的重要成員;有獨特的面貌、獨特的結構、獨特的運動方式,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在嚴格遵循太陽系規律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規律有序地運行和演變;稀鬆的土壤地表之下是時刻需要陽光、水分、大氣的90多種化學元素和無以數計的生命;作為宇宙大機體的有機組成部分,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須以多種方式與整體相連、相通,就像人要生存,就首先要通過呼吸、代謝始終與自然界保持連通一樣。地球與宇宙的聯系表現在,一是其內在的存在、運動規律完全受宇宙的規定形成宇宙的一部分,如相對穩定的質量、固定的運行軌道(偌大天宇並不任其自由馳騁),距太陽恰倒好處的距離,圍繞太陽有規律的運轉,又隨著太陽在銀河系運行,本身蓬勃的生機完全依靠來自太陽的光熱的推動,如海水的環流以及海中生物的循環、陸上生物及各種礦物質的循環、地球內外的循環、地球內部從地核到地殼的循環、大氣的循環、海陸的循環等等,都說明地球與宇宙完全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二是通過其內外的水、土、生物、大氣等在光熱驅動下不斷運動內外交流、交換,與宇宙時刻連通。其中的水通過蒸發與陽光、大氣合成,又隨雨水滲入地下,後再被陽光、風等吸引空中,再落下,循環往復,使地球內外、海陸永遠保持緊密相連。地球表面稀鬆的土壤就是地球的皮膚,它有著汗腺、汗毛和汗孔,吸進外面的大氣、陽光、水分,經過內部的各種礦物質的參與合成,再釋放滋養生物的新鮮空氣。人們養花時都知道土壤要稀鬆,以便根部容易吸收陽光、水分、大氣。植物更是直接連接著地球內外,負責著地球內部與宇宙的相通,地上的枝葉吸取陽光、大氣、水分,根既吸取地上的,又直入地殼深層吸取各種營養素,通過全身循環合成,向外釋放以氧為主的新鮮地氣,向內也釋放地球需要的又吸取地球排放的,循環往復;植物中淺皮小草如地球的汗毛,也具有呼吸排泄作用,根深葉茂的大樹則頭插高空根入地下深層是地球深呼吸的「器官」,因此熱帶雨林有「地球綠肺」之稱。動物則是食取植物或其他動物,通過在陽光大氣中運動消化也是合成,排出的廢氣廢物又滋養著土壤及其中的植物。火山則是地球的排泄器官,火山噴發應是地球內廢物廢氣的排放,但在與陽光大氣合成後,噴發物又成為土壤的營養。一個非常科學的循環系統,哪一種物質對地球都不是垃圾,更不是毒害。
2、地球內外的各種生命都是維持地球生機的營養素,就是地球生機本身。上述已可看出,地球內外的各種生命、各種物質就像我們人體內外的細胞、組成和維持生命的各種營養素、皮毛、器官等一樣,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和專門的職責,沒有這些成分人就失去了生命,所剩的只是軀殼而已,地球也同樣。所以地球內外的各種生命、各種物質都不是互不關聯、可由人隨意安排的孤立因素,而是構成地球生機的各種營養素,是一個與地球不可分割的整體,就是地球生機本身。各種生命在地球內外產生、生長以至消亡。它們的存在過程既是它們生命本身存在的需要也是地球新陳代謝的需要,如植物吸進、呼出的代謝過程,既是它們本身生命存在的需要,又是清掃動物廢氣製造地球生氣的過程,禿鷲吃掉動物腐爛的屍體,既是它本身生存的需要,也是自然界維護清潔的需要,它排出的廢氣廢物又是地球物質循環的需要,還有「森林醫生」啄木鳥、翻耕土壤的「大力士」蚯蚓、專門分解糞便的屎殼郎,包括朝生暮死的菌類等等,各種生命在地球上無不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尤其是更接近自然之靈的「高級動物」人類,更是肩負著維護、體現地球全面追求美展示美的重任(可是人類今天卻成為破壞地球美的罪魁禍首),這些人們從生物學方面都可得到充分地論證。可見每一種生物對於地球而言,都不只是消費者,更是生產者;它們的生產既是自身生存的需要,更是地球維持生機的需要。地球養育著內外的億萬生命,但並不是盲目地、毫不利己地為養育而養育,而是各種生命的健康存在就是地球生命力旺盛、健康的表現和持續健康的前提,它們就是一個整體。人們常常贊美大地的無私和博愛,事實上地球的博愛並不是與己無關,而是深深的自愛,猶如每個人愛惜自己身體的每一部位一樣。蚊、蠅、麻雀、老鼠等動物我們人類雖一度不知其作用視為害蟲,但它們對地球肯定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然,地球不會創造並養育它們。猶如我們人類在自己的家中設置的各種用具:鍋碗瓢盆、桌椅板凳、各種電氣、各種車輛等,都是人生活的必需品,都有它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別的種類無法替代。凡是人製造的都是人必需的,人不可能製造對自己毫無用處的東西,地球也一樣。所有的東西因技術、材料、所費工時不同而市場價格不同,如一個鍋、一個碗和一台電腦一台電視價值差距很大,但對人的生活而言,電腦電視未必比鍋碗更重要,以人生活的需要而言,它們的使用價值都是相等的,都是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從人自己的創造物與人的關系人們就會明白,地球上各種生命都是地球的需要,人也不例外,不需要的地球不會創造、不會養育。各種生物不僅是地球健康存在的必需,也是彼此健康存在直接或間接的需要。其中每一個個體都猶如一個個小型加工廠,通過其無休止的「勞作」來實現地球的新陳代謝、生氣勃勃,其屍體、排泄的廢氣廢物還是地球必需的養料。對於地球的健康運行而言,光熱是能源,水氣是運輸部門,每一種生物都是參與、維持地球機體正常循環的營養素,所以其中任何一種非自然的缺失(人為的滅絕)對地球都是一種無法挽回的損失,猶如人體內缺少一種元素就會導致人生病同時還會引起其他營養素流失一樣;其次是每一種生物因其獨特的構造和功能對地球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是地球的需要而不都是人的直接需要,人不能以其大小、多少論輕重,以自己的好惡定存亡,三是任何生物都不可過多或過少 ,因超過固定比例就像人體內所含元素超過正常值一樣,過猶不及,對地球健康也是有害無益,人滿為患就是一例,所以每一種生物都有天敵,若天敵還不能控制其規定時,地球就會直接顯示自身的調節功能,即天殺(瘟疫、自殺、自然災害等形式);四是如果地球內外的生命都消失殆盡了,那麼地球的蓬勃生機也就走到了盡頭,就像金星、火星等等毫無生機的天體一樣;五是人和其他生命都是地球大家族中的成員,就說明人和其他生命存在的物質基礎是相同的,那麼今天無數物種的消失說明地球正在喪失生命存在的條件,預示著人類若不改弦更張,毀滅的結局並不遙遠。六是各種生物不只應有盡有、比例適度,更重要的是生產出必須符合地球健康要求的產品,因我們(在此種意義上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生命完全堪稱同類)存在的作用和意義就是維持地球生機的蓬勃興旺,像今天人類以及其他生物吃著有毒有假的食品、吸著缺營養且有毒的空氣、承受著各種有害電波的輻射,怎能生產出有益於地球健康的產品?七是從上述人們即可看出,地球本身就是最科學的循環經濟,地球養育著各種生命,各種生命既是地球健康的必需,也相互滋養,植物的營養是動物的排放物,植物的排放物又是動物的營養;各種生物來自地球依賴地球,生命消失後又復歸地球肥沃土壤,物質不滅,循環往復,一個非常科學的循環系統。可是人類今天卻毫無顧忌地嚴重地破壞了地球的循環系統,致使地球已無法正常循環,何談循環經濟?人造的化學物品,無論是焚燒或土埋都毒害地球,毒害地球使其生病無法正常循環就是間接或直接毒害地球上的生命;反之,毒害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是間接或直接毒害地球。地球及其所有生命都是一個整體,人們焚燒垃圾、排放有毒物質等以為遠離人群就安全及以鄰為壑等都是完全錯誤的。
人一直在尋找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今天科學認識了人和地球的關系,就清楚了人的存在和地球上其他生命一樣都是地球新陳代謝維持生機的需要,是地球全面追求美展示美的本質的外現。人只是其中的一種,不能只根據自己的好惡決定其他生命的命運,不能只根據自己的意志安排地球的面貌。這樣,人就會明白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應該怎樣對待地球、怎樣對待其他生命。清楚了各種生命與地球的關系,人還會明白物種的不斷滅絕是人類滅絕的前兆,維持生物的多樣性對地球和人類的健康存在無比重要,還會認識大面積種植單一作物,如西方的大農場、我國今天的 「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等等做法對地球都是極大的危害。愛護動物的人們只是朦朧地感覺到動物應該有生存權、與人類共享地球,提出了「動物權利」、「動物福利」、「動物解放」等等理論,但因未科學認識動物和地球以及人的關系、動物健康存在就是地球健康存在的表現和必需、也是人類健康存在的必需,所以在理論上就缺乏相應的力度。
3、地球本身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既統一又有區別。地球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它的外貌有高山、平原、海洋、湖泊、沙漠、叢林等形狀,但形狀的不同、高低的懸殊絲毫不影響它的整體循環。如陸地上內外的各種物質會隨著江河匯入大海,而海洋中的各種物質又會隨著雨水遍布陸地,這只是水的循環,還有大氣的運動、生物的遷徙、物質的交換(循環)、能量的流動等,都使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各個圈層相對獨立循環的同時又相互關聯相互滲透形成有機的整體,這種整體性主要由流水、大氣運動以及生物運動等橫向循環來完成。地球的循環是縱橫交錯,在橫向循環的同時亦作縱向循環,而縱向循環是形成地域性的根源。地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地球上的每一部分根據其內在的成分、結構和外在的條件、位置等等的不同也形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整體。在每一個小整體中,土壤、氣候等與生存其中的動植物的種類、顏色、性能、生存方式等都有一致性,並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循環系統,秩序井然:一方水土根據地上地下的特殊條件養育出適合自身的動植物,而後者活動所產生的結果又是前者再生產的必需。每一個小整體既是地球大整體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又是自成一體的、相對獨立的循環系統,猶如人體頭、臉、胳膊、腿等各部位既是身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有各自的相對完整性一樣,如頭有毛發臉卻光滑、冬天無任何遮掩的臉也可裸露在外而其他部位卻須注意保暖等等。就是說,雖然同屬一體,但各部分都存在著巨大差異,所以若大規模破壞它們的結構、擾亂它們的秩序,猶如把人的毛發拔下栽在腿上、把耳朵割下插在背上、把牙齒按在臉上等等不僅會使人嚴重生病還會使人成為怪物一樣,就會破壞地區的相對完整性,導致局部首先紊亂,然後波及全球。還有如地球若離開太陽繫到其他星系去旅行,脫離固定軌道盲目亂闖,就有可能撞毀其他天體或自身被撞毀,既擾亂了太陽系的秩序又干擾了其他星系的規律,而且得不到太陽的光熱,它自身的規律就會完全紊亂,生機(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也會隨之消失。這就是近代以來區域性生物全球擴散中有的與入侵地環境難以融合,因而破壞了新領地的平衡,導致該地生態惡化的根源。可見,人類頻繁地全球性流動,將其他地區動植物隨便引入,闖南極北極太空等禁區,嚴重破壞地區的完整性,擾亂太陽系的秩序(近年太陽耀斑的活躍就是太陽的警告),對生態對自身都不是好事。可以預言,人類若不收斂開發太空的妄想,那麼受到太陽轟擊的科幻在不遠的將來就會成為毀滅人類的現實。人類永遠不可能上火星、月球生存,而為此耗費的大量能源資源只能是更加重地球負擔、擾亂太陽系秩序,加速人類的滅亡。可是人類大多數往往總要等到災難橫在眼前才會反觀自身、痛改前非,馬寅初人口論的境遇和今天令各方面都告急的人口大爆炸就是一例。

五、今天人類的反發展

只要人們認識了地球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和宇宙更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時刻需要整體循環、內外連通;每一地域都有相對獨立性,人不可大規模破壞;地球內外的各種生命、各種物質都是與地球生機不可分割的整體,且都有固定的比例,就會明白地球為什麼是一個「長毛」的星球,它的「毛」就是植被,就是地球連接內外不可或缺的通道,就是動物之家,就是動物的「化工廠」,同時動物又是植物的「化工廠」,那麼近代以來人們的生存方式水泥城市化,對地球的致命危害就顯而易見。
1、水泥城市:地球的傷痛
在人類未影響的遠古、地球陸地被綠色覆蓋面達90%,也許更多。但近代以來為了實現所謂的現代化——水泥城市化,人們日益大面積拔光地球的毛發及其滋養的各種生物,然後用鋼筋澆鑄水泥結結實實埋葬了地下的所有生命,隔斷了天地之間的聯系,建造起了一片又一片的水泥叢林,用灰色取代了綠色,而且面積不斷擴大。地表大面積處於「水泥森林」沉重的壓捂之下,該地域怎樣呼吸、代謝?隔斷了地球內外各個圈層的聯系,該地區怎樣循環?岩石圈大面積接觸不到陽光、大氣以及足夠的水分,里邊的無數生命怎樣存活?壓在地下的各種礦物質缺乏水分不見天日怎樣進行光合作用?里邊以氧為主的地氣如何釋放(所以水泥城市裡的空氣嚴重缺乏各種營養,導致城市居民又整天盲目服用各種微量元素,從而又加大能源資源的耗費、又破壞人體的自然平衡)?外邊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廢氣無植物、土壤等吸收、消化怎樣散失、自凈?大面積的循環系統被壓死怎能不影響到整個地球的循環?建造水泥城市幾乎滅絕了除人外的所有生物,造成該地區營養嚴重缺失、比例嚴重失調,無生物營養、運營地球怎能正常循環、健康存在?地球大面積無植被就像正在被拔光毛的雞,內外無法溝通,各種有害物質對水、土、氣的嚴重污染,都對地球整體造成了極大毒害,所以荒漠化沙塵暴必然發展迅速(人們只知片面退耕還林還牧還草等,並不知那是地球整體生病所致,僅局部治標在目前情況已不可能)。雨水是下給大地的,水泥地面卻使它無法滲入地下吸取土壤中的礦物質,只能帶走地面的各種破壞性垃圾,因此陸地大面積長期缺乏水分,海水則長期缺乏陸地健康物質而富有害物質,海陸無法實現正常循環,還使陸上的污染傳染給海洋及其所有生命,已經不健康的海水隨著大氣的運動又把污染傳染給陸地,結果整體污染;水泥樓面、路面吸熱快因缺乏水分又不易蒸發、散失,造成嚴重的熱、光、廢氣等污染;城市集中眾多的追求消費的人口,嚴重違背自然的生活,耗費大量的能源資源,製造大量有害地球的垃圾,使地球及其海陸空所有生命都受到嚴重的毒害,地球怎能不生病、怎能不病情日重?生活在其中的人及動物怎能不怪病疊出?水泥森林超速「成長」,地球呼吸面日益縮小,里邊得不到光熱營養水分的面積日益擴大,致使地球功能嚴重失調、循環嚴重紊亂!人只知道地球外邊日益變暖,誰會知道里邊正在發冷?只知道外邊洪水滔天,誰會知道里邊無水循環?河湖斷水難道還不能使人類明白?世界上有那樣廣闊的海洋供蒸發,水源滾滾,人怎能使其枯竭?今天的水危機完全是水泥城市化及人多方面破壞使地球無法正常循環所致,人們「節約一度電、一滴水」等做法根本於事無補。「熱島效應」本身就清楚地表明水泥城市隔斷天地聯系、阻礙地球正常循環,是地球病情日重、氣溫日高的「罪魁禍首」(人們認為是二氧化碳或甲烷或「海洋輸送不穩定」或「水蒸汽」等等是只看到了事情的皮毛)。
2、水泥城市化:不可持續的發展
僅水泥城市本身就足以嚴重破壞地球健康存在的根基,加之更具破壞力的水泥城市化:聚集超大量的人口,每個人都是組成地球生機的一分子,人口高度聚集,又使其他物種滅絕,這猶如人體內紅細胞或白細胞嚴重聚集大大超過固定比例且大肆吞食其他細胞一樣,其結果怎樣人們可想而知;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流入的城市和流出的鄉村均生態嚴重失衡。人口高度聚集,必然需要將四方的物資源源不斷運向城市,又需將大量的產品、垃圾運出城市,還有奔波在城鄉之間從事各種活動的人,因之地球上的道路越修越長、越修越寬,車輛越來越多,能源需求日益增大,但仍供不應求;人口高度聚集,眾多的高層建築使城市空氣流通緩慢,溫度增高、空調成為必備且數量大增,耗費大量資源能源且使溫度更加升高;人口高度聚集,加上大量車輛,高濃度的二氧化碳造成城市空氣質量的嚴重下降;城市愈大需要車輛愈多,城市愈大居住在城市裡的居民就愈需要車輛,資源能源需求量就更大,污染也就更嚴重;城市愈大一次性用品就愈需要,城市愈大人們不能就近上班的情況就更普遍,長期在外吃飯,飲食衛生自然至關重要,一次性碗筷勢所必然,加之大量的流動人口,僅吃喝一項就耗費資源巨大,污染自然也就更嚴重;嚴重違背自然生存污染嚴重,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與大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人的生存必須嚴格遵循自然法則,才不致危害自身又污染地球。可是今天的人類卻完全無視自然法則,隨心所欲違背時空(違背季節違背地域)的生產生活:冬有暖氣夏有空調人造四季皆春,樓房密閉光天化日也要開燈照明、晝夜顛倒夜半三更仍燈火輝煌吃喝玩樂,大棚菜籠養雞,滿世界的旅遊,天南海北的東西都集中來吃等等,嚴重破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自然法則,破壞各區域的獨立完整性;大量的化工用品,嚴重毒害地球。地球本無垃圾,是最科學的循環經濟,但是人類今天製造大量的化工用品,如鋪天蓋地的塑料用品、農葯、日用品、電器、行動電話等等毒害地球的垃圾,使地球無法銷蝕,對地球造成嚴重危害,也就對人類造成生存威脅。遠離自然密閉式生存,對人對自然皆危害極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應時刻與大自然相連相通,但今天水泥城市化卻使人遠離自然而且密閉式生存,如採用空調密閉的房間、密閉的車輛等等,既浪費資源能源又使人生存在有害的空間。人人都知道人呼出的是二氧化碳,需要吸進的是新鮮氧氣,但城市居民大部分時間都生存在室內,門窗基本不開,而且幾十、幾百甚至更多人召開會議時都是門窗緊閉,空調車輛也是如此,大超市裡整日人流如織,通風換氣根本不受重視,,空氣污濁,冬夏更糟,僅靠小小的換氣扇豈能完成?所以人人呼吸彼此的臟氣,長期停留在密閉的環境中,臟氣吸進呼出又吸進,臟氣復臟氣就成為毒氣,人體內循環著臟氣,豈能生產出符合地球健康要求的產品?對人、對地球都造成嚴重污染。人類今天還未認識到臟氣的危害,依然在大力發展遠離自然的密閉樓房、車輛等。
3、城市以外的片面發展
【1】大面積種植單一作物培育單一動物,嚴重破壞地球多樣性的要求。【2】仍在盲目移山填溝、挖礦調水等等嚴重破壞地球的循環系統。【3】頻繁出入太空,擾亂太陽系秩序對地球本身也危害極大。【4】仍站在人自己的角度「環保」,人力物力巨大浪費,又對地球造成更嚴重的破壞【5】片面發展經濟促使人口大規模頻繁流動,嚴重擾亂地球的存在秩序。【6】發展農村依然是發展單一物種、建水泥樓房,造成物種繼續滅絕,使地球的營養素繼續缺失,使水泥城市化的危害由局部向全部延伸。等等。
水泥城市化的持續破壞,使地球已徹底喪失了承受能力,達到了毀滅生命的邊緣。可人們迄今未認識到水泥城市化對地球的致命性危害,生活生產仍朝著無限消費和違背自然的方向發展,仍認為水泥城市化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和發展的方向,還在沿著水泥城市化的方向猛進;甚至明知「熱島效應」導致氣候變暖仍堅持水泥城市的猛長和吸引農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聚集,明知汽車排放二氧化碳污染嚴重、油源有限仍車輛愈來愈多、天南海北的旅遊、過度生

B. 對於洗衣機絞死女童事件,海爾要負責任嗎

個人見解:盡管廠家有提示「兒童注意~」等字樣,如果的確是如報道提到的該洗衣機會「自動開機」的故障存在的話,那麼海爾就要承擔主要民事責任的,因為屬於產品的質量問題導致的損害(如果不會自動運轉的話,孩子跑進去也不至於那樣的後果發生的)。然而,如果洗衣機超出廠家保修期的話,廠家責任可以減輕些!同時,用戶家的監護人也要承擔一定責任的,疏於監護未成年人的義務,造成未成年人死亡的後果,必須承擔次要的民事責任和全部的刑事責任(判3年以下,緩刑3~5年)!因此,建議廠家適當以「補償"的名義賠償家屬一定金額比較妥當!
當然,也要防止被誤導為「碰瓷性」的效應,~!
但是,本案警方調查結果還沒有看到,一切結論以警方公布的信息為准,不敢妄猜測!

本案目前」啞巴「了,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

C. 呼和浩特到察哈爾右翼中旗的大巴車

摘要 08:40x09呼和浩特長途汽車站x09察右中旗x09¥ 42

D. 有呼和浩特到察哈爾右翼後旗的汽車么都是幾點發車

呼和浩特到察哈爾右翼後旗(白音查干)有直達車。上午8:30,10:20兩趟,下午1:15一趟,在呼和浩特長途汽車站發,也就是(北站)發車。

E. 小汽車與車速檢測儀之間的距離為130米請問。。。

LZ好,英文名: Shallow Hal

中文名: 庸人哈爾/豬兜有情人/膚淺的哈爾

劇情介紹
年輕的哈爾(傑克·布萊克飾)在老父臨終的病榻前,答應父親以後只會約會世界上最年青、最美麗的女子。年屆三十的賀爾一直堅守著這個「原則」,他只欣賞女子的外表,奇怪的是,當他遇上身型肥胖、沒有樣貌可言的蘿絲瑪莉(格溫妮絲派特洛飾),竟從心底里愛上這個女人,多年道行不保,這一切源自於他發現了蘿絲瑪莉的「內在美」,他們究竟能否譜出美好戀曲呢…… 21552希望對你有幫助!

F. 哈爾公共汽車總公司都有哪幾條公交線路

哈爾濱市公共汽車總公司,目前是黑龍江省內最大的一家國有城市公交客運企業,隸屬於哈爾濱市交通局。企業現有員工7716人,營運車輛1765台,營運線路51條,線路總長1218.7公里,年客運總量達2.6億人次。總公司下設有4個營運部、保修公司、物資經銷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勞動服務公司、安信公司(與香港合作)、七星聯運大隊和輪胎翻新廠。此外,還辦有公共汽車廣告公司和駕駛員培訓學校等多經產業。

G. 急求宮崎駿作品時空藝術的分析

宮崎駿の感官世界

前 言
宮崎駿部分作品的精神分析很有意思。
說是部分作品,因為我只看過部分,相互之間有相通的地方,也有差距。

宮崎駿的作品,分析起來,用不上傳統經濟理論,文本分析又非常龐大,我只好選擇精神分析。

這是謙詞。反過來說,宮崎駿的作品精神偏差非常多,而且非常有日本國民性和我們這個時代的代表特徵。

四 宮崎駿&吉卜力作品
1,貓的報恩——貓的報恩與宮崎駿效應
2,千與千尋——用想像溫暖現實
在陰陽兩界,她的名字分別叫千與千尋
3,居的山田君——結婚蛋糕的滋味
4,幽靈公主——大地的輓歌
5,側耳傾聽——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6,百變狸貓——狸貓,狸貓,我們去玩好嗎?
7,聽到濤聲——聽見心的濤聲
8,紅豬——世間最酷的「豬」
9,歲月的童話——遇見另一個自己
10,小魔女宅急便——青梅竹帚的傳說
11,再見螢火蟲——砸傷人性的脆弱一面
12,龍貓——每個人都夢想鄰家有龍貓
13,天空之城——愛的飛行石
14,風之谷——象娜烏西卡一樣交流

所以至此,完成宮崎駿和他的一干前輩後進的比較後,是時候作出一定的正名了。從上,我們看到宮崎駿在許多方面,都並非日本動畫中最頂尖的,那麼為什麼他達到了今天大家公認的日本動畫泰斗的成就和地位呢?

首先,他是一個集大成者――或者退一步說,他差一點成了一個集大成者,他是集大成者前面那一個最優秀的折衷主義者。這是就技巧來說的,宮崎駿的藝術語言一點也算不上前衛,他是在別人實驗的基礎上耐心地打磨,以使這技巧能讓更多人領略得到。宮崎駿的苦心或許在此:他明白到如果要世人接受他的警醒,那他的語言反而需要溫和,因為過分刺耳的吶喊有時會令我們脆弱的人類掩起耳朵。宮崎吃了折衷主義的虧――那使他不能成為一個深耕者,但他更多的佔了折衷主義的便宜,他成了一個收獲者。

其次,他完美地把握了現實和想像的平衡。他讓人知道想像世界的美好――一切如天花亂墜,永遠在人類狹窄的後腦勺上開著一個廣闊的天窗,讓人相信夢想的力量,因為夢想的存在是人類籍以與神比肩的理由。但是他也提醒我們,夢想也許正在現實中發生,就像《龍貓》的結尾一樣,生活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和品味的瞬間,我們要從容地面對它,贊美生活中美麗的一面有時也就是在對生活之惡作出譴責。從他對故事的歷史背景的選擇來看也能看出他的立足點一步步挪向現實:最早的《未來少年科南》、《風之谷》是發生於一個憑空架構的未來中的,但《龍貓》、《魔女宅急便》都是當代,最新作品《鄰居家山田君》更是立足朴實的城市平民小家庭中,細細咀嚼日常生活的甜苦況味。

最後一點他讓人佩服的是:從所有作品整體來看,宮崎駿的思想是一以貫之且辨證發展著的,他的世界觀、歷史觀、人生觀和藝術觀有著明晰的脈絡,最終都為建構那個完滿的「宮崎駿世界」而努力。這個「宮崎駿世界」也許遠遠不是最好或最真實最究極的,但它卻是目前最成熟和最完整的。

日本經濟學者曾斷言:在全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日本製造」既非豐田汽車更非松下電器,而是動畫片!動畫片給日本帶來的有形、無形的經濟與文化利益,要遠遠高於其它任何產業。動畫片不僅比家電和汽車更有文化內涵,而且更具軟性包裝的親和力,你或許可以抵制日貨,但一個上癮已深的動漫玩家不可能抗拒日本動畫。而2004年,將是日本動畫電影的豐收年,動畫界三巨頭不約而同地推出新作: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2]於3月6日公映;大友克洋的[蒸汽小子]7月17日可見廬山真面目;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城堡]影迷有望於秋季一慰久盼之渴。
日本動畫從20世紀初至今近百年,名家輩出,名作浩如煙海,恐怕對之再淵博的人也不敢誇口了如指掌。不過,從幾代動畫家大藤信郎、藪下泰司到手冢治蟲、松本零士,直到宮崎駿、押井守、大友克洋三分天下,延續了一條嫡傳的脈絡,日本動畫的魅影仙蹤仍然有跡可尋。

早期日本動畫

追溯日本動畫的上限,嚴格來說要從1917年日本天然色活動寫真公司(天活)試制了第一部國產動畫片算起,20年代日本由東洋畫傳統畫風出發,拍了不少說教性的無聲黑白動畫短片,通常只有1本,在電影院放映之前加映,面向跟大人同來的兒童。
早期日本動畫的探路人木村白山、青地忠三 、山本早苗 、大藤信郎、瀨尾光世、政岡憲三,分別拍攝了一些具有日本民族風情和傳統畫風的短片,其中後三人在動畫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日本動畫界的最高藝術獎項就以大藤信郎命名。政岡憲三改編橫山美智子童話的[熊和鬱金香](1943)雖然只有16分鍾,卻是早期日本有聲動畫的代表作;瀨尾光世拍攝了日本第一部動畫長片[桃太郎的海鷲](1942,未完成),續作[桃太郎海上神兵](1944)片長80分鍾,是日本真正的第一部動畫長片。兩片都是軍方授意下製作的戰爭宣傳品,桃太郎被寫成日本海軍傘兵部隊的戰斗英雄,帶著阿貓阿狗痛打美英佬,其鼓愚民之勇的主題雖為人不齒,那些一本正經的小孩和動物敢死隊如今看來卻是超級搞笑。[桃太郎海上神兵]的出籠受到了中國萬氏兄弟[鐵扇公主](1941)的刺激,但作為戰爭鼓動廣告,藝術素質自然無法與[鐵扇公主]並論,不過它和[鐵扇公主]卻影響了中學時的手冢治蟲決心走上動漫道路。

東映動畫的獨霸天下

二戰前後成立的動畫製作機構日活太秦漫畫、政岡漫畫電影研究所等,並沒有給動畫電影帶來真正的推動,日本動畫真正的發揚光大,在於東映動畫這一巨擘的成立。
1956年,新興電影公司東映成立了子公司動畫部,匯聚了一大批從事動畫、漫畫的人才,其中就包括了佼佼者藪下泰司、手土冢治蟲,並建設了鋼筋水泥結構、冷暖氣設施完備的工作室,為他們製作適合主流市場需要的商業性動畫長片創造了條件。1958年10月,經過9個月的攝制,東映動畫推出藪下泰司導演的日本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大受觀眾歡迎並廣獲好評,標志著日本動畫片實現了產業化。該片通俗的敘事手法、鮮艷的色彩、圓潤的造型和寵物式的動物配角,明顯借鑒了迪斯尼動畫片的一些特點,也能看到與中國動畫片在表現風格上的親緣關系。憑借大資本的支持,實行分工體制,組織產業化生產,生產最符合市場需要、能和劇情片分庭抗禮的動畫長片,使動畫電影進入了規模製作和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東映動畫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長片,雖然題材來源廣泛,如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日本土產忍術和神話傳說[少年猿飛佐助]、[少年忍者風之富士丸]、[安壽和廚子王],阿拉伯故事[辛巴達歷險記]、[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歐洲童話[格列佛宇宙旅行]、[穿長靴的貓]、[動物金銀島],但所有這些素材經過東映動畫改編者之手紛紛放射出異彩,成為透著東洋風和摩登味的幻想新篇,顯出日本人對舶來文化和本國傳統移植創新的特長。東映動畫不僅風靡了一代代青少年,促進了全民動畫文化的氛圍,而且培育了數代名家,如矢吹公郎、設樂博、大冢康生,宮崎駿、高畑勛也源出東映動畫,為80年代後日本動畫的突飛猛進積蓄了人才。東映動畫的傳統手工繪風隨著電影市道的低落而趨勢微,於70年代推出以[天鵝湖](1976)為代表的「世界童話名作劇場」系列後,改編人氣連載漫畫成為主流,與松本零士合作[宇宙戰艦大和號]系列創造了新的經典。至今東映與東寶共撐日本動畫電影的半壁江山,大家耳熟能詳的[龍珠]、[聖鬥士星矢]、[海盜王路飛]劇場版即出其手,但東映動畫作為傳統動畫代表的輝煌一頁已經揭去。

轉型與徹底征服主流社會

70年代是日本動畫電影的轉型期,宮崎駿和高畑勛離開東映,加盟東京電影社,拍了富含天真童趣的[熊貓·小熊貓]及續集[雨中馬戲團],宮崎駿動畫電影處女作[羅平三世]和[名偵探福爾摩斯]、[未來少年柯南]等均出該社,而該社也成為業界的一支生力軍,拍攝了大量電視和動畫電影。宮崎駿和高畑勛延續著東映動畫及[鐵臂阿童木]等電視動畫偏重兒童趣味的傳統,但從60年代末、70年代初開始,動畫電影隨著電影大環境的變化而漸趨高齡化,變得越來越傾向於成人口味,手冢治蟲製作的[埃及艷後](1969)已含有艷情元素;往昔動畫片中的主角純朴少年和可愛動物逐漸被全副高科技武裝的戰士和機器人代替,[勇者雷汀](1975)與松本零士的[銀河鐵道999]、[宇宙戰艦大和號]系列凸顯對機械技術的重視,其後的[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巨神高格]、[超時空要塞]更將機械表現推至登峰造極的地步。擁有幾何軀體、金屬外殼的機械人物並不像外表看來那樣冰冷,大都有一顆溫暖的心,是人類可與之傾心交流的對象,甚而它們的力量與情感凌駕於人類成為動畫片最具吸引力的主角。
80年代是動漫徹底征服主流社會的時期,動畫產業風起雲涌,空前繁榮,宮崎駿憑[風之谷]率先打入年度電影旬報十佳,確立了業界天皇的地位;富野喜幸以[高達]系列,押井守以[福星小子],大友克洋以[亞基拉],美樹本晴彥以[超時空要塞],庵野秀明以[王立宇宙軍]相繼崛起;手冢治蟲晚年實驗動畫電影的探索,連同川本喜八郎的木偶片、久里洋二與古川拓、山村浩二等人的動畫短片,加入了藝術電影、先鋒電影行列,日本動畫在安納錫、薩格勒布的論壇上具備了與國際動畫藝術對話的力量。動畫電影的成績令主流影評輿論為之轉向,由不屑一顧到大唱贊歌,動畫片無論經濟收益還是藝術評價都取得與劇情片平起平坐的地位,漫畫書與動畫片的痴迷者涵蓋了男女老少,動畫文化深深滲入了日本社會的肌理,昔日哄哄小孩子的玩物成了救市靈葯和文化國寶。

未來走向

90年代以來,日本人越是經濟不景氣越需要動漫製品的調劑,從電視屏幕走向大銀幕的[機器貓]、[蠟筆小新]、[口袋怪物皮卡丘]、[犬夜叉]、[名偵探柯南]一直擁有最廣的觀眾,於是就見它們逐年刷新票房記錄,2001年[千與千尋]跨年度發行超過300億日元,2003年[皮卡丘]爆收45億日元,達到空前絕後的地步,給氣若游絲的日本電影打了強心針。但這些電視動畫電影版,充其量只是大企業牟取暴利的印鈔機,在藝術上並無建樹;真正的精品[幽靈公主]、[平成狸合戰]、[攻殼機動隊]、[人狼]、[記憶]、[吸血鬼獵人D]哪一個不是高投入、精工細作,甚至要像大友克洋磨劍十年籌拍一片?除宮崎駿的吉卜力出品以其最適合大眾口味,是高產出、高回報的良性循環,票房有保障外,其他的高成本動畫製作無不蘊含極大的風險,投向市場前途難測。投資這些動畫精品的萬代(Bandai)、IG等機構,雖未在票房上賺飽賺足,卻贏得了業內的優良聲譽,並在DVD、模型、游戲等周邊產品的開發上獲得遠高於票房的回報。
日本動畫早已走出了國界,不論經濟上還是文化上,實際上每一個動漫愛好者每看一次日本動畫、每買一本日本漫畫書或動畫光碟,都在經濟和文化上受到日本動漫製作者的影響。上一個世紀,歐美曾驚嘆日本軍隊在戰場上沒有徵服的,已經被日本商人征服。三分天下的巨匠宮崎駿、押井守、大友克洋,以及他們背後的吉卜力、萬代、IG、東映、東寶,仍在孜孜以求地鑽研著電腦技術、受眾心理,不斷更新著題材內容、表現手法和技術手段,使自己在市場大潮中歷久常新、久而不敗。我們期望日本的動漫製作者比他們那些軍人和政客聰明,能夠堅持和實踐作品中體現的超前意識和大同精神,讓自己的作品融合而不是加劇、縮短而不是拉大日本民族與世界其他各國的隔閡;我們也期待中國的民族動畫產業能早日走出低谷,重振漢唐雄風。

H. 哈爾賓有沒有好的修電腦的地方

仔細看看你們家的樓道里有沒有維修電腦的名片?應該有~重做系統一般是三十塊錢~建議你做純凈系統~別做電腦公司特別版(就是俗稱一鍵GO~),電腦公司特別版用不住~很容易系統崩潰~如果沒有.那你就去教化廣場吧~

I. 廣汽傳祺gs8保養冬天用什麼機油 家鄉是冰雪之城哈爾冰,之前用原廠機油保養的,冬天開起來老費勁了

你好 魔力紅機油,這個機油在低溫狀態下流動性好,發動車子不需要很久,減少暖車時間,啟動時發動機不會抖,保養效果好,這個機油是四類PAO的基礎油,品質要比一般的三類全合成機油更高一些,抗衰退能力好,保養里程能到15000公里,發動機保護的還挺不錯的,車子開起來動力提升很好 。

熱點內容
雲南富豪豪車 發布:2025-09-26 11:25:38 瀏覽:839
皮卡風駿里程錶怎麼改 發布:2025-09-26 11:17:06 瀏覽:163
長城房車杭州店 發布:2025-09-26 11:07:18 瀏覽:300
黃海皮卡英文 發布:2025-09-26 11:07:17 瀏覽:220
廣安去青海湖自駕游最佳路線圖 發布:2025-09-26 10:53:40 瀏覽:943
召喚皮卡丘斗圖 發布:2025-09-26 10:46:47 瀏覽:141
江淮二手貨車車價格及圖片 發布:2025-09-26 10:45:28 瀏覽:691
豪車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發布:2025-09-26 10:37:22 瀏覽:186
房車住野外電夠嗎 發布:2025-09-26 10:37:16 瀏覽:965
廈門金旅考斯特自動擋B型大房車 發布:2025-09-26 10:33:26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