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自動變速器原理與維修考試答題
Ⅰ 汽車變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維修
AT:自動檔(Automatic Transmission)
AMT:手自一體(手自一體其實也屬於自動變速器,這里所說的「手動」只是在自動換檔的基礎上增加了手動換檔模式)
MT:手動檔(Machine Transmission)
CVT:無極變速(Continuouslv Variable Transmission)
1、MT:
手動變速器(MT:Manual Transmission)採用齒輪組,由於每擋的齒輪組的齒數是固定的,所以各擋的變速比是個定值(也就是所謂的「級」)。比如,一擋變速比是3.455,二擋是2.056,再到五擋的0.85,這些數字再乘上主減速比就是總的傳動比,總共只有5個值(即有5級),所以說它是有級變速器。
手動變速器是最常見的變速器,它的基本構造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兩軸一中軸,即指輸入軸、軸出軸和中間軸,它們構成了變速器的主體,當然還有一根倒檔軸。手動變速器又稱手動齒輪式變速器,含有可以在軸向滑動的齒輪,通過不同齒輪的嚙合達到變速變扭目的。
2、AT:
自動變速器(AT:Automatic Transmission)是利用車速和負荷(油門踏板的行程)進行雙參數控制,擋位根據上面的兩個參數來自動升降。AT與MT的相同點,就是二者都是有級式變速器,只不過AT能根據車速的快慢來自動實現擋位的增減,可以消除手擋車「頓挫」的變擋感覺。
(1)AT的結構:
與手動波相比,液力自動波(AT)在結構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動波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而AT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其中液力變扭器是AT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直接輸入發動機動力傳遞扭矩和離合作用。
(2)AT的優缺點 :
AT不用離合器換檔,檔位少變化大,連接平穩,因此操作容易,既給開車人帶來方便,也給坐車人帶來舒適。
但缺點也多,一是對速度變化反應較慢,沒有手動波靈敏,因此許多玩車人士喜歡開手動波車;二是費油不經濟,傳動效率低變矩范圍有限,近年引入電子控制技術改善了這方面的問題;三是機構復雜,修理困難。在液力變扭器內高速循環流動的液壓油會產生高溫,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溫液壓油。另外,如果汽車因蓄電池缺電不能啟動,不能用推車或拖車的方法啟動。如果拖運故障車,要注意使驅動輪脫離地面,以保護自動波齒輪不受損害。
(3)AMT
AMT在機械變速器(手動波)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主要改變手動換檔操縱部分。即在總體傳動結構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加裝微機控制的自動操縱系統來實現換擋的自動化。因此AMT實際上是由一個機器人系統來完成操作離合器和選檔的兩個動作。由於AMT能在現生產的手動波基礎上進行改造,生產繼承性好,投入的責用也較低,容易被生產廠接受。AMT的核心技術是微機控制,電子技術及質量將直接決定AMT的性能與運行質量。
3、CVT:
無級變速器(CVT: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與有級式的區別在於,它的變速比不是間斷的點,而是一系列連續的值,譬如可以從3.455一直變化到0.85。CVT結構比傳統變速器簡單,體積更小,它既沒有手動變速器的眾多齒輪副,也沒有自動變速器復雜的行星齒輪組,它主要靠主、從動輪和金屬帶來實現速比的無級變化。
其原理是與普通的變速箱一樣大小不一的幾組齒輪在操控下有分有合,形成不同的速比,像自行車的踏板經大小輪盤與鏈條帶動車輪以不同的速度旋轉。由於不同的力度對各組齒輪產生的推力大小不一,致使變速箱輸出的轉速也隨之變化,從而實現不分檔次的徐緩轉動。
CVT採用傳動帶和可變槽寬的棘輪進行動力傳遞,即當棘輪變化槽寬肘,相應改變驅動輪與從動輪上傳動帶的接觸半徑進行變速,傳動帶一般用橡膠帶、金屬帶和金屬鏈等。CVT是真正無級化了,它的優點是重量輕,體積小,零件少,與AT比較具有較高的運行效率,油耗較低。但CVT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就是傳動帶很容易損壞,不能承受較大的載荷,只能限用於在1升排量左右的低功率和低扭矩汽車,因此在自動變速器佔有率約4%以下。近年來經過各大汽車公司的大力研究,情況有所改善。CVT將是自動變速箱的發展方向。
Ⅱ 汽車自動檔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汽車自動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行星齒輪機構進行變速。
發動機的動力是通過變速箱傳遞出去的,變速箱也是衡量油耗的關鍵指標。一般來說,自動變速器的油耗比手動變速器高出10%以上。不管手動還是自動變速箱,擋位越多就越省油。
汽車自動擋利用行星齒輪機構進行變速,可根據油門踏板和車速的變化自動變速。駕駛員只需要通過控制油門踏板來控制車速。
汽車上常用的自動變速器有幾種:液壓自動變速器、液壓自動變速器、電動自動變速器、機械自動變速器和無級自動變速器。最常見的是液壓自動變速器。
液壓自動變速器主要由液壓控制的齒輪傳動系統組成,包括自動離合器和自動變速器。它能夠根據油門的開度和車速的變化,自動地進行換擋。
(2)汽車自動變速器原理與維修考試答題擴展閱讀:
汽車自動擋的檔位介紹:
P——Parking,泊車擋,啟動擋。停車時,齒輪在這里,車輪被機械鎖緊以防止打滑。
R——Reverse,倒車擋。倒車時用。
N——Neutral,空擋。臨時停車時(如紅燈),使用此檔位。注意這個檔位意味著空檔。為了防止車輛在斜坡上滑動,必須踩下制動器。
D——Drive,前進擋,也稱驅動擋。不用多說,就是前進時,用此檔位。
L——Low,低速擋。在下坡或長距離坡道上掛檔,只能在最低檔位(相當於手動汽車的一檔)上自動限制汽車的檔位,使汽車在下坡時能利用發動機的動力制動,駕駛員不需要長時間制動e導致制動片過熱。危險。
Ⅲ 汽車自動變速器換擋控制原理(簡述)
電液自動換擋(EAT)採用檔位控制的具體結構,主要是通過選檔電磁閥,和換擋控制電磁閥共同來完成換擋控制的。原理主要是:升檔時1通過換擋控制規律,滿足升檔條件;2通過比較新檔位的駛阻力和牽引力的大小,如果牽引力大於行駛阻力則滿足升檔條件;(升檔1
2同時滿足才可升檔)。降檔1通過換擋控制規律,滿足降檔條件;2通過比較當前檔位的駛阻力和牽引力的大小,如果牽引力小於行駛阻力則滿足降檔條件(由於降檔後發動機轉速要增高,因而要保證不因降檔而導致發動機超速運轉)降檔滿足其中條件之一就可降檔。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考試題
這個一般有資料書的,你可以通過資料書查閱到。
Ⅳ 汽車自動變速器的工作原理
汽車的變速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不同的齒輪組合從而產生變速變距以致達到調整速度的作用。
汽車的變速箱分為自動變速箱以及手動變速箱兩種,手動變速箱的工作原理如上所述,是通過不一樣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距,發動接的動力輸入軸是由一根中間軸來完成的,與動力輸出軸是間接連接的。而自動變速箱則是通過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以及液壓操控系統三者組合,經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來做到變速變距,可以根據油門踏板的多少以及車速的變速,自動的做到變速,我們只用操控加速踏板來改變車子的速度就可以了。
Ⅵ 畢業設計汽車維修題目怎麼選擇
汽車畢業設計題目怎麼選?有哪些題目可以選擇呢?下面是由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汽車畢業設計題目,希望能夠幫到您!
1.發動機排放技術的應用分析
2.微型車怠速不良原因與控制措施
3.柴油機電子控制系統的發展
4.我國汽車尾氣排放控制現狀與對策
5.發動機自動熄火的診斷分析
6.汽車發動機的維護與保養
7.柴油機微粒排放的凈化技術發展趨勢
8.汽車污染途徑及控制措施
9.現代發動機自診斷系統探討
10.關於賓士300SEL型不能著車的故障分析
11.賓士Sprinter動力不足的檢測與維修
12.上海通用別克發動機電控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13.現代伊蘭特發動機電控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14.廣本雅閣發動機電控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15.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的診斷與維修
16.帕薩特1.8T排放控制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17.廣本雅閣排放控制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18.汽車發動機怠速成抖動現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討
19.汽車排放控制系統的檢修
20.上海帕薩特B5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的診斷與維修
21.論汽車檢測技術的發展
22.奧迪A6排放控制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23.豐田凌志400發動機電控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24.奧迪A6B5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的診斷與維修
25.標致307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的診斷與維修
26.捷達轎車發動機常見故障分析與檢修
27.汽車轉向盤擺振故障分析
28.防抱死系統在常用轎車上的使用特點分析
29.汽車底盤的故障診斷分
30.汽車的常用轉向系統的性能分析
31.汽車變速箱故障故障診斷
32.安全氣囊的發展與應用
33.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
34.分析國產幾種汽車行走系統特點
35.分析國產幾種汽車制動系統特點
36.分析國產幾種汽車轉向系統特點
37.機電液一體化技術在汽車中的應用
38.豐田系列ABS故障診斷方法的探討
39.通用系列ABS故障診斷探討
40.賓士560SEL車型ABS系統故障案例分析
41.AL4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42.汽車制動系
43.汽車四輪定位的探討
44.4T65E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45.上海通用別克轉向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46.上海通用別克制動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47.現代伊蘭特轉向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48.現代伊蘭特製動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49.SONATA制動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50.電控懸架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51.上海帕薩特B5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52.豐田佳美製動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53.豐田凌志400懸架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54.標致307制動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55.標致307手動變速器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56.上海通用別克懸架與車橋故障分析與檢修
57.電控液動式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控制原理與維修
58分析輪胎性能對汽車行走行使的影響
59.捷達轎車底盤常見故障分析與檢修
60.汽車轉向系課件設計
61.汽車ABS綜述
62.車用防抱死制動系統設計
63.汽車蓄電池的維護與故障控制
64.信息技術在汽車中的應用
65.現代汽車滲漏故障與控制技術
66.汽車點火系統故障診斷
67.豐田凌志400空調控制系統分析
68.桑塔納故障診斷方法的研究
69.汽車空調技術淺析
70.蒙迪歐的空調系統分析
71.氧感測器故障檢測
72.傳統診斷在轎車維修中的應用
73.廣本雅閣的空調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74.電子點火系統的診斷與維修
75.上海帕薩特B5的空調系統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76.論車身計算機系統的結構控制原理與檢修
77.上海通用別克空調控制系統故障分析與檢修
78.廣本雅閣電氣設備及附件系統常見故障分析與檢修
79.汽車常用防盜系統綜述
80.汽車防撞技術綜術
81.現代汽車音響防干擾設計
82.汽車電控技術分析
83.奧迪A6電氣設備及附件系統常見故障分析與檢修
84.上海通用別克電氣設備及附件系統常見故障分析與檢修
85.標致307電氣設備及附件系統常見故障分析與檢修
86、試論汽車自動變速器檢測技術。
87、汽車自動變速器檢測技術初探。
88、電噴與普通化油器性能優劣對比研究。
89、中國家用轎車的性價比研究及展望家用轎車發展的大趨勢。
90、中國汽車性能與我國道路狀況適應性研究;
91、車用防抱死制動系統(ABS)控制器研究;
92、淺談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
93、汽車電源系統交流發電機特性參數選擇定型;
94、現代汽車電氣系統採用高電壓(42伏)共電方;
95、汽車交流發電機特性、汽車交流發電機特性試驗;
96、淺論前輪定位對汽車行駛性能的影響及參數調整;
90、中國汽車性能與我國道路狀況適應性研究。
91、車用防抱死制動系統(ABS)控制器研究。
92、淺談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
93、汽車電源系統交流發電機特性參數選擇定型
94、現代汽車電氣系統採用高電壓(42伏)共電方案的可行性的論證
95、汽車交流發電機特性、汽車交流發電機特性試驗台設計
96、淺論前輪定位對汽車行駛性能的影響及參數調整方法
Ⅶ 自動變速器原理與維修的目錄
第一部分 概述
情境一:認識自動變速器
一、自動變速器的發展
二、自動變速器的分類
三、自動變速器的原理
情境二:自動變速器的使用
一、自動變速器編號識別
二、自動變速器擋位說明
三、自動變速器的操控
第二部分 結構與原理
情境一:液力自動變速器
一、液力自動變速器的布置方式
二、液力自動變速器的基本結構
三、自動變速器的原理簡述
情境二:液力傳動裝置
一、液力耦合器
二、液力變矩器
三、液力變矩器檢修
情境三:鎖止離合器
一、鎖止離合器的工作原理
二、鎖止控制
三、鎖止狀態控制
情境四:齒輪傳動機構
一、平行軸式齒輪機構
二、行星齒輪變速機構
三、行星排的檢驗
情境五:換擋執行機構
一、離合器
二、制動器
三、伺服機構
四、單向離合器
五、離合器的檢修
情境六:行星輪式動力傳遞分析
一、辛普森式自動變速器
二、拉威娜式自動變速器
情境七:液壓控制系統
一、油液供給部分
二、換擋控制閥
三、換擋品質控制
四、液壓系統部件的檢修
情境八:滇西孔子系統
一、電子控制元件
二、電子系統控制原理
三、電子控制系統元件的維修
第三部分 調試與診斷
情景一:自動變速器常規檢查與調整
一、自動變速器油液面檢查
二、節氣門拉索的檢查與調整
三、換擋機構的檢查與調整
四、空擋起動開關的檢查與調整
五、發動機怠速檢查
情境二:自動變速器試驗
一、手動換擋試驗
二、失速試驗
三、時滯試驗
四、油壓試驗
五、道路試驗
情境三:自動變速器檢修注意事項及拆解
一、自動變速器檢修注意事項
二、自動變速器總成拆解
情境四:常見故障與排除
一、汽車不能行駛
二、自動變速器打滑
三、換擋沖擊大
四、不能升擋
五、升擋過遲
六、無前進擋
七、無超速擋
八、無倒擋
九、頻繁跳擋
十、掛擋後發動機怠速易熄火
十一、無發動機制動
十二、不能強制降擋
十三、無鎖止
十四、液壓油易變質
Ⅷ 自動變速器的幾道選擇題和判斷題
這個。。。不好意思!你懂得。。。
Ⅸ 汽車的自動變速器原理是什麼
自動變速器根據汽車速度、發動機轉速、動力負荷等因素自動進行升降檔位,不需由駕駛者操作離合器換檔,使用很方便。特別在交通比較擁擠的城區馬路行駛,自動變速器體現出很好的便利性。自動變速器比手動變速器復雜得多,有很多方面不相同,但最大的區別在於控制方面。手動變速器由駕駛員操縱檔位,加檔或減檔由人工操作,而自動變速器是由機器自動控制檔位,變換檔位是由液壓控制裝置進行的。
以一個典型的自動變速器為例,液壓控制裝置根據節氣門(油門)開度和變速器輸出軸上輸送來的信號控制升降檔。根據節氣門開度變化,液壓控制裝置中的調節閥產生與加速踏板踏下量成正比的液壓,該液壓作為節氣門開度「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另外有裝配在輸出軸上的速控液壓閥可產生與轉速(車速)成正比的液壓,作為車速「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因此,就有節氣門開度「信號」和車速「信號」,液壓控制裝置根據這兩個「信號」自動調節變速器油量,從而控制換檔時機。
也就是說在汽車駕駛中,駕駛員踏下加速踏板(油門踏板),控制節氣門開度和汽車的行駛速度(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就能自動控制變速器內的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會利用液力去控制行星齒輪系統的離合器和制動器,以改變行星齒輪的傳動狀態。
自動變速器的核心控制裝置是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由油泵、閥體、離合器、制動器以及連接所有這些部件的液體通路所組成。關鍵部件是閥體,因此它是自動變速器的控制中心。閥體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和底盤傳動系的負載狀況(節氣門開度和輸出軸轉速),對油泵輸出到各執行機構的油壓加以控制,以控制液力變矩器,控制各離合器和制動器的結合與分離實現自動換檔。
以上是自動變速器的基本控制形式,如果是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在上述基礎上增加電磁閥,ECU(電控單元)藉助電磁閥控制自動變速器工作過程。ECU輸入電路接受感測器和其它裝置輸入的信號,對信號進行過濾處理和放大,然後轉換成電信號驅動被控的電磁閥工作。因此,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增加節氣門位置感測器、車速感測器、水溫感測器、液壓溫度感測器、發動機轉速感測器、檔位開關、剎車燈開關等數字信號匯入ECU,從而使得ECU精確控制電磁閥,使換檔和鎖止時間准確,令汽車運行更加平穩和節省燃油。
Ⅹ 簡述自動變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液壓控制裝置由油泵、閥體、離合器、制動器以及連接所有這些部件的液體通路所組成。關鍵部件是閥體,因此它是自動變速器的控制中心。閥體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和底盤傳動系的負載狀況(節氣門開度和輸出軸轉速),對油泵輸出到各執行機構的油壓加以控制,以控制液力變矩器,控制各離合器和制動器的結合與分離實現自動換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