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工具交接表
㈠ 汽車維修工藝包括哪些內容
按汽車維修工藝過程分類.汽車維修質量按汽車維修工藝過程可分為以下五類:
(1)進廠檢驗。進廠檢驗是對運行車輛進行外部測試和交接.必要時進行簡單的測量和路試以驗證報修項目的准確性。進廠送修車輛交接檢驗的目的在於填寫雙方認可的車輛交接清單,辦理交接手續,承修方通過對送修車輛的外觀和行駛檢查,制訂修理計劃。送修車輛的進廠檢驗可由檢驗部門專職檢驗員配合生產部門進行。汽車或總成送修車輛應先進行技術鑒定,根據鑒定結果,適時安排維修,以避免超前維修或失修。
(2)零件分類檢驗。大修車輛或總成解體、清洗後,應按技術標准進行檢驗分類,將原件分為可用的、需修的和報廢的三大類。分類的主要依據是:是否超過修理規范中規定的「大修允許」和「使用極限」。凡零件磨損尺寸和形位誤差在大修允許范圍內的為可用件;凡零件的磨損或形位誤差超過允許值,但仍可修復使用的為需修件;凡嚴重損壞,無法修復或修理成本太高的,為報廢件。零件分類檢驗一定要認真細致,嚴格按照技術規范進行,杜絕不能使用的零部件繼續使用,確保汽車維修質量。
(3)汽車維修過程檢驗。汽車維修過程檢驗又稱工序檢驗,其目的在於防止不合格的零件裝配到總成或部件中;防止不合格的總成或部件裝到整車上。汽車維修過程檢驗是汽車維修質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必須認真落實。汽車維修過程檢驗一般由承修人員負責自檢,專職檢驗員抽檢,但關鍵零部件、重要工序以及總成的性能試驗均屬於專職過程檢驗員的專檢范疇。汽車維修業戶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確定必要的維修質量控制點.由專職維修過程檢驗員進行強制性的檢驗。
(4)汽車維修竣工出廠檢驗。汽車維修竣工出廠檢驗必須由專職汽車維修質量總檢驗員承擔。一般在汽車維修竣工後,交車前或送汽車維修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前進行。汽車維修質量總檢驗員對照技術標准全面檢查車輛,測試有關性能參數。車輛檢驗合格後簽發相應的·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並向用戶交付有關技術資料。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後在質量保證期內,汽車維修業戶必須執行車輛出廠質量保證期制度。質量保證期內車輛發生故障或損壞,承修方和托修方按有關規定劃分責任。
(5)車輛的返修鑒定。返修對於汽車維修來說是對維修不合格車輛的補救和糾正措施J車輛返修的檢測、判斷工作應由質量總檢驗員負責,並通過檢驗和鑒定分清責任,進行組織、協調,登記,填寫汽車返修記錄表。
㈡ 汽車維修服務流程是怎樣的
預約
1) 有效的預約能使客戶容易在其方便的時候獲得服務,也可最大
限度減少客戶在接受服務的等待時間。預約安排可以避開峰值時間,以便使服務人員有更多的時間與客戶接觸,讓他了解會受到怎樣的接待。
2) 業務員登記客戶和車輛的基本信息,如客戶名稱、車牌號、作
業分類(大、中、小修)、結算方式(自付、三包、索賠) 車輛入廠 1) 車主到汽修廠保修
接車
1) 在客戶來訪的最初時刻,最重要的是使他放心。在客戶到來時,應報以微笑,以緩解客戶的不安情緒,這讓服務接待更容易,與客戶交流更容易並理解其要求
2) 在接待台的電腦進行客戶基本情況登記和故障現象記錄 檢測診斷
1) 這是整個服務流程中重要的步驟之一,是建立客戶對服務人員
和服務部門信心的機會。通過熱情誠摯的服務態度,傳達提供客戶所需要服務的意願以及客戶所希望的個人關注,服務人員會贏得客戶信任。這有助於消除客戶的疑慮和不安,並能使他更坦率地描述他及車輛所遇到的問題
2) 安排好檢驗人員對進場維修保養車輛實施車輛交接和進場檢驗
工作。由業務員聽其陳述故障現象,然後與客戶磋商,確定計劃的維修項目和計劃用料
3) 應仔細傾聽客戶的要求,客戶期望「我希望有人能仔細傾聽我
的陳述,並了解我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我想知道這究竟需要多少錢,以及為什麼這是物超所值的」 4) 按照客戶所述如實填寫「維修工單」。「維修工單」必須讓客戶
過目,確認所要執行的工作,以消除客戶的疑慮。服務接待應提供維修費用和完工時間方面的信息
5) 一旦客戶的疑慮被消除,他將會更坦率。對客戶需求的了解將
使服務站一次修復車輛。消除客戶疑慮,也可避免交車時引起客戶的不安,因為他已了解了維修工作和價格 維修估價 (報價)
1) 檢驗員根據該車已確認的維修項目,確定項目的估價 2) 以下幾點必須注意:1.不管客戶是否問及價格,都要把價格如實
告訴他。2.把各項預算也寫在工作單上作為日後核對的依據。3.詢問客戶,當價格超過多少錢時必須向他通報。4.詢問客戶,當維修過程中發現了其他損壞的部件,是否可以更換 3) 工時費計價方式:工時費=工時定額×工時單價×該車型的技術復
雜系數 確認登記(開單)
將車輛的車輛信息、維修項目等確認登記並開單
維修派工 確定其故障現象、維修項目及維修中所需要的用料信息後,進行相應的派工與領料。將維修項目分派到修理組並發出派工單 維修領料 根據車輛維修用料計劃,庫房辦理配件出庫手續和修車過程中從倉庫領用配件
維修保養作業
1) 車間作業,班組長接檢驗員「派工單」後,安排好維修工作業
2) 維修工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問題,急需增加的維修項目,要及時
向檢驗員匯報;維修工領用配件需徵得檢驗員同意,由檢驗員開具用料批條到倉庫領用
3) 檢驗員在整個維修過程中要實施質量跟蹤,協助維修工解決處
理技術難題,對需要增加的維修項目及時與業務部聯系並確認,再落實維修
4) 在診斷和維修中,有可能會發現一些出乎意料的服務項目。發
生這種情況時,服務接待須和客戶聯系,討論對所要執行的工作和交車時間的改動。服務接待此時應表現出坦率和真誠的態度,以使客戶確信追加這一工作是必須的,避免客戶產生疑慮
完工總檢
1) 車輛維修完後,維修工馬上報知檢驗員,由檢驗員對車輛進行
竣工檢驗,檢驗員對已檢驗合格的車輛,開具收費結算表,並通知業務員業務員確認及辦理車輛的交接手續 2) 完工檢驗也是維修工作的重要一環,其內容包括:1.核對工作單,檢查所有項目是否完成。2.檢查車輛的各個主要部分是否完好,尤其是有關安全的部分,是有問題。3.對照接車檢查登記表,檢查車輛的其他部分是否在維修過程中損壞。總之,只有一切都確認沒有問題後,才能通知客戶來取車 3) 檢驗員做好該車的技術資料整理歸檔 結算收銀 車輛修理完畢後,完工的工單即可轉入財務進行結算處理 車主提車
1) 為了確保核客戶的 長期聯系,服務人員應在交車步驟中緊密合
作,確保交車所需的全部信息與文件全部准備好,客戶車輛的車況良好,以及客戶對交車經歷和他在服務流程中所獲得的接待感到完全滿意。
2) 服務接待必須在約定的日期和時間交車,萬一有延誤,必須提前和客戶聯系。服務接待應以客戶能理解的詞語向其說明所做的服務和維修工作,說明全部的工時費、零件費以及總費用,還應該詢問客戶是否需要詳細列出配件和工時費用。
3) 一旦客戶感到他與經銷商已建立長期關系,就會更願意介紹新客戶;如果客戶客戶對所做的工作滿意,就更可能再回來進行維修和購買零部件 出廠跟蹤 。
1) 國外對客戶更換供應商的原因進行調查後發現:68%的客戶是由於供應商職員冷淡的服務態度,然而因為對產品不滿意而更換供應商的客戶只佔14%。由此可以看到客戶對服務的重視程度
2) 建立車主維修訪問檔案,以備查詢,目的在於客戶關系的持續發展 。
3) 客戶關系是否發展順利,對於經銷商的穩健經營至關重要,這關繫到客戶是否願意回來尋求以後的維修服務和購買零部件,以及是否願意介紹信新客戶 。
4) 跟蹤可保證雙方關系的發展,同時服務部門也能藉此確認一些難以發現發現的客戶服務問題。只要經銷商反應迅速又可信賴,即使客戶有些抱怨或擔憂,雙方關系的持續發展仍是有保證的 。
5) 服務接待應在交車後兩天內與客戶聯系,確認客戶對維修服務是否滿意,應將解決客戶關切和投訴的問題作為首要工作。
㈢ 汽車售後服務流程的七步法是哪些
一、接待服務
1、接待准備
(1)服務顧問按規范要求檢查儀容、儀表。
(2)准備好必要的表單、工具、材料。
(3)環境維護及清潔。
2、迎接顧客
(1)主動迎接,並引導顧客停車。
(2)使用標准問候語言。
(3)恰當稱呼顧客。
(4)注意接待順序。
3、環車檢查
(1)安裝三件套。
(2)基本信息登錄。
(3)環車檢查。
(4)詳細、准確填寫接車登記表。
4、現場問診
了解顧客關心的問題,詢問顧客的來意,仔細傾聽顧客的要求及對車輛故障的描述。
5、故障確認
(1)可以立即確定故障的,根據質量擔保規定,向顧客說明車輛的維修項目和顧客的需求是否屬於質量擔保范圍內。
如果當時很難確定是否屬於質量擔保范圍,應向顧客說明原因,待進一步進行診斷後做出結論。如仍無法斷定,將情況上報一汽轎車服務部待批准後做出結論。
(2)不能立即確定故障的,向顧客解釋須經全面仔細檢查後才能確定。
6、獲得、核實顧客、車輛信息
(1)向顧客取得行駛證及車輛保養手冊。
(2)引導顧客到接待前台,請顧客坐下。
7、確認備品供應情況
查詢備品庫存,確定是否有所需備品。
8、估算備品/工時費用
(1)查看DMS系統內顧客服務檔案,以判斷車輛是否還有其它可推薦的維修項目。
(2)盡量准確地對維修費用進行估算,並將維修費用按工時費和備品費進行細化。
(3)將所有項目及所需備品錄入DMS系統。
(4)如不能確定故障的,告知顧客待檢查結果出來後,再給出詳細費用。
9、預估完工時間
根據對維修項目所需工時的估計及店內實際情況預估出完工時間。
10、製作任務委託書
(1)詢問並向顧客說明公司接受的付費方式。
(2)說明交車程序,詢問顧客舊件處理方式。
(3)詢問顧客是否接受免費洗車服務。
(4)將以上信息錄入DMS系統。
(5)告訴顧客在維修過程中如果發現新的維修項目會及時與其聯系,在顧客同意並授權後才會進行維修。
(6)印製任務委託書,就任務委託書向顧客解釋,並請顧客簽字確認。
(7)將接車登記表、任務委託書客戶聯交顧客。
11、安排顧客休息
顧客在銷售服務中心等待。
二、作業管理
1、服務顧問與車間主管交接
(1)服務顧問將車輛開至待修區,將車輛鑰匙、《任務委託書》、《接車登記表》交給車間主管。
(2)依《任務委託書》與《接車登記表》與車間主管車輛交接。
(3)向車間主管交待作業內容。
(4)向車間主管說明交車時間要求及其它須注意事項。
2、車間主管向班組長派工
(1)車間主管確定派工優先度。
(2)車間主管根據各班組的技術能力及工作狀況,向班組派工。
3、實施維修作業
(1)班組接到任務後,根據《接車登記表》對車輛進行驗收。
(2)確認故障現象,必要時試車 。
(3)根據《任務委託書》上的工作內容,進行維修或診斷。
(4)維修技師憑《任務委託書》領料 ,並在出庫單上簽字。
(5)非工作需要不得進入車內與不能開動顧客車上的電器設備。
(6)對於顧客留在車內的物品,維修技師應小心地加以保護,非工作需要嚴禁觸動,因工作需要觸動時要通知服務顧問以徵得顧客的同意。
4、作業過程中存在問題
(1)作業進度發生變化時,維修技師必須及時報告車間主管及服務顧問,以便服務顧問及時與顧客聯系,取得顧客諒解或認可。
(2)作業項目發生變化時-增項處理。
5、自檢及班組長檢驗
(1)維修技師作業完成後,先進行自檢。
(2)自檢完成後,交班組長檢驗。
(3)檢查合格後,班組長在《任務委託書》寫下車輛維修建議、注意事項等,並簽名。
(4)交質檢員或技術總監質量檢驗。
6、總檢
質檢員或技術總監進行100%總檢。
7、車輛清洗
(1)總檢合格後,若顧客接受免費洗車服務,將車輛開至洗車工位,同時通知車間主管及服務顧問車已開始清洗。
(2)清洗車輛外觀,必須確保不出現漆面劃傷、外力壓陷等情況。
(3)徹底清洗駕駛室、後備箱、發動機艙等部位。煙灰缸、地毯、儀表等部位的灰塵都要清理干凈,注意保護車內物品。
(4)清潔後將車輛停放到竣工停車區,車輛擺放整齊,車頭朝向出口方向。
三、交車服務
1、通知服務顧問准備交車
(1)將車鑰匙、《任務委託書》、《接車登記表》等物品移交車間主管,並通知服務顧問車輛已修完。
(2)通知服務顧問停車位置。
2、服務顧問內部交車
(1)檢查《任務委託書》以確保顧客委託的所有維修保養項目的書面記錄都已完成,並有質檢員簽字 。
(2)實車核對《任務委託書》以確保顧客委託的所有維修保養項目在車輛上都已完成。
(3)確認故障已消除,必要時試車。
(4)確認從車輛上更換下來的舊件。
(5)確認車輛內外清潔度(包括無灰塵、油污、油脂)。
(6)其它檢查:除車輛外觀外,不遺留抹布、工具、螺母、螺栓等。
3、通知顧客,約定交車
(1)檢查完成後,立即與顧客取得聯系,告知車已修好。
(2)與顧客約定交車時間。
(3)大修車、事故車等不要在高峰時間交車。
4、陪同顧客驗車
(1)服務顧問陪同顧客查看車輛的維修保養情況,依據任務委託書及接車登記表,實車向顧客說明。
(2)向顧客展示更換下來的舊件。
(3)說明車輛維修建議及車輛使用注意事項。
(4)提醒顧客下次保養的時間和里程 。
(5)說明備胎、隨車工具已檢查及說明檢查結果 。
(6)向顧客說明、展示車輛內外已清潔干凈 。
(7)告知顧客3日內銷售服務中心將對顧客進行服務質量跟蹤電話回訪,詢問顧客方便接聽電話的時間。
(8)當顧客的面取下三件套,放於回收裝置中。
5、製作結算單
(1)引導顧客到服務接待前台,請顧客坐下。
(2)列印出車輛維修結算單及出門證 。
6、向顧客說明有關注意事項
(1)根據任務委託書上的「建議維修項目」向顧客說明這些工作是被推薦的,並記錄在車輛維修結算單上。特別是有關安全的建議維修項目,要向顧客說明必須維修的原因及不修復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若顧客不同意修復,要請顧客註明並簽字。
(2)對保養手冊上的記錄進行說明(如果有)。
(3)對於首保顧客,說明首次保養是免費的保養項目,並簡要介紹質量擔保規定和定期維護保養的重要性。
(4)將下次保養的時間和里程記錄在車輛維修結算單上,並提醒顧客留意。
(5)告知顧客會在下次保養到期前提醒 、預約顧客來店保養。
(6)與顧客確認方便接聽服務質量跟蹤電話的時間並記錄在車輛維修結算單上 。
7、解釋費用
(1)依車輛維修結算單,向顧客解釋收費情況。
(2)請顧客在結算單上簽字確認。
8、服務顧問陪同顧客結帳
(1)服務顧問陪同自費顧客到收銀台結帳。
(2)結算員將結算單、發票等疊好,注意收費金額朝外。
(3)將找回的零錢及出門證放在疊好的發票等上面,雙手遞給顧客。
(4)收銀員感謝顧客的光臨,與顧客道別。
9、服務顧問將資料交還顧客
(1)服務顧問將車鑰匙、行駛證、保養手冊等相關物品交還給顧客。
(2)將能夠隨時與服務顧問取得聯系的方式(電話號碼等)告訴顧客。
(3)詢問顧客是否還有其它服務。
10、送顧客離開
送別顧客並對顧客的惠顧表示感謝:
四、跟蹤服務
㈣ 汽車售後服務流程
到保養公里數,或時間到4s店保養就行了,售後服務就是維修保養
㈤ 汽車保養維修報價單
車修理廠生產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我廠汽車維修業務按省、市行業管理部門有關規定正常進行,提高管理水平,保證修理質量,維護用戶的權益,以優質創信譽,特製訂本制度。
一、車輛交接制度
1、凡送修車輛需出具單位介紹信、肇事車輛必須持有交警部門,保險公司證明。
2、送修車輛進廠時,檢驗員會同本車駕駛員共同進行修前檢驗, 做好驗收工作。
3、送修汽車除肇事或特殊情況必須保持行駛狀態,車輛裝備齊全不得缺少。
4、車輛修竣後,應及時通知用戶單位接車。有關修理技術資料(修理工具,材料明細,出廠竣工檢驗單,發動機總成修理檢驗單)和合格證隨車移動,辦理出廠手續。
5、接車人員對修竣車輛的技術狀況進行驗收,如發現質量不符合標準的,承修單位應立即復查解決。
二、工時定額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省汽車維修業工時定額收費標准結算方法》的規定,不得多收費或另立名目。
2、嚴格執行《各級保養工藝規范》不得漏保,或高保低做。
3、按本企業修理范圍接洽業務,不得超類別承接修理業務。
4、開票工作由廠部專人負責並對各修理項目的工時定額進行復核嚴格把關。
三、各級管理崗位責任制
(一)廠長崗位責任制:
1、認真貫徹國家的方針、政策,遵守行業管理部門的有關法規,端正經營作風,優質修車,優質服務。
2、組織全廠的生產活動,以企業的生產行政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和指揮、主持廠務會議,研究解決生產中的重大問題。
3、負責制定全廠的各項管理制度,檢查和督促職能部門對制度的實施,做好部門之問的協調工作。
4、組織貫徹質量管理,加強質量檢驗工作,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在質量與生產發生矛盾時要支持質檢人員的工作。
5、抓好職工的培訓和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職工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文化技術素質。
6、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保證安全生產。
(二)業務接待員崗位責任制:
1、負責接待修車業務,與用戶簽訂修車合同,辦理車輛交接手續。
2、安排生產任務,簽發派工單。協調車間,工種間的移工銜接工作,掌握生產進度。
3、參加廠部生產會議,抓好生產計劃的實施,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建議。
4、嚴格控制生產周期,修車中的待料問題及時通知供應部門負責聯系修理中的外協加工。
5、負責貫徹工時定額管理,努力降低生產消耗,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6、辦理車輛進廠手續,及時安排返修車輛。
(三)總檢驗員崗位責任制:
1、嚴格執行國際,部際和企業標准(見附則)把好質量檢驗關。
2、在車輛修理過程中實行自檢、互檢和專職檢驗的三級檢驗制度。
3、做好車輛出廠檢驗,填寫汽車修後檢視路試表,汽車修竣檢驗表,修復的車輛符合質量標准後方准出廠,並需有總檢驗員簽章的出廠合格證。
4、檢驗員必須堅持原則,嚴格執行國家關於產品質量的方針政策, 認真填寫質量檢驗原始記錄,收集和整理好有關的數據,為改進修車質量提供可靠依據。
5、參加修車質量分析會議,對質量事故提出處理意見及改進措施。
(三)過程檢驗員崗位責任制:
1、積極貫徹執行上級頒發的有關技術質量檢驗制度和各項技術檢驗標准。
2、在車輛修理過程中按技術標准認真做好零部件的分類檢驗,將零部件分為可用、可修和保廢三類。
3、按車輛維修工藝規程規定的必檢項目和過程檢驗單規定的項目,嚴格檢驗,認真記錄,對安全部件更要嚴格把關。
4、按產品質量的技術標准及有關工藝技術要求,做好汽車配件和修復件的入庫檢驗工作。
5、積極採用新的檢測手段,不斷提高檢驗技術和水平。
6、管好、用好本崗位檢驗用量具、儀表、儀器和檢測設備。
7、及時填寫各項技術檢驗表格,積極反映有關質量和工藝方面的薄弱環節及存在問題。
(五)采購員崗位責任制:
1、根據下達的生產任務,制訂年度配件訂貨計劃。
2、及時了解倉庫的庫存情況,急需配件優先採購。
3、在采購工作中不假公濟私,不收受回扣。采購配件要掌握「優質,價廉"的原則,提貨時認真檢查不發生貨損貨差現象。
4、做好材料的入庫交驗手續。
(六)倉庫保管員崗位責任制:
1、做好配件的驗收入庫手續,一定要把好數量、質量和單據三個關,堅持對憑證不全,手續不全,數量不符,質量不合格的材料執行「四不收"制度。
2、物資保管要求擺放科學,數量准確,質量不變,消滅差錯,做好防銹、防塵、防潮工作。
3、嚴格執行材料領發制度,做好有色金屬交舊回收工作,未用完的材料辦理退庫手續。
4、及時掌握倉庫物資變動情況,避免短缺丟失和超儲積壓,保持帳、卡、物相符,定期進行清倉盤點工作。
5、向有關部門反映各種配件材料的使用質量情況。
(七)財務會計崗位責任制:
1、監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籌集和提高資金,保證生產經營的需要,節約開支,降低成本,加速資金周轉。
3、遵守國家政策法令和財經紀律,保護國家財產。
4、遵守行規、行法,做好票證管理,按規定填開發票,嚴格執行收費標准。
5、不得為其他單位、個人代開發票。
(八)統計員崗位責任制:
1、統計工作必須建立健全各項原始記錄(如工時定額統計、燃材料消耗情況出勤率、設備完好率、修車返修率等等)及其他所需數字的填報工作制度。
2、統計員要對數據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實性、及時性負責。
3、按期上報和公布實績。對每月統計的數據認真分析,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4、統計人員必須從理論、政策、文化、技術等方面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文化水平,以適應各種情況的需要。
5、定期向行管部門上報規定的統計報表,做到准確及時。
(九)計量員崗位責任制:
1、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計量法規、法令等。
2、制訂企業各項計量管理標准,管理制度及發展計劃。
3、負責配備並管理各類計量器具,保證量值傳遞的可靠和准確,負責企業的有關計量工作。
4、做好量具的發放、調配、保管、報廢審定工作。
5、嚴格遵守計量操作規程,對在用量具實行抽查制度,做好計量器具日常的維護保養工作。
6、制訂計量器具的周期檢定表,嚴格執行量具送檢規定。
7、做好計量儀具技術檔案的保管工作,並執行借閱制度。
四、各工種崗位責任制
(一)修理工崗位責任制
1、工作任務:根據派工單和維修定額完成修理任務,如有待料待工現象必須及時向廠部匯報。
2、維修質量:按各級保修規范,各道工序符合技術,工藝標准要求,協助做好車輛進出場的鑒定和核料工作。
3、材料消耗:主要原材料,燃油料和零配件以及清洗、潤滑控拭等材料,嚴格按定額執行。
4、勞動紀律:遵守勞動紀律,服從分配,聽從指揮不遲到、不早退。
5、認真填寫各類報表:根據要求全面、准確及時填寫。
6、安全文明生產:搞好環境衛生,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得違章作業,杜絕重大機械事故發生。
7、設備、工、機具的保管、使用:正確使用、保管、安全、定期保養。
8 、班後工作:設備、工、機具擦拭乾凈,收拾整齊,存放妥善,工作場地衛生整潔。
9、協作關系:搞好工種之間,組與組協作配合相互團結。
(二)鈑金工、電焊工、噴漆工崗位責任制:
1、工作任務:按時完成廠技術員下達的派工單的各項任務。
2、工作質量:按技術標准和工藝要求加工,符合質量要求,達到用戶滿意。
3、材料消耗:根據項目規定整理下料,充分利用邊角料,嚴格香蕉水、油漆及一切消耗性材料使用,杜絕浪費。
4、安全生產:按安全操作規程工作,杜絕事故,做好防毒、防燃、防爆安全防範措施。
5、勞動紀律:服從分配、聽從指揮、不遲到早退。
6、設備,工、機具的保管使用:正確使用,保管妥善,定期保養。
7、協作關系:搞好工種之間,組與組之間協作配合,團結協作。
(三)直流電工、充電工崗位責任制:
1、工作任務:按時完成廠技術員交派電氣方面工作任務。
2、負責安裝維修的電器設備,蓄電池充放優質符合要求。
3、工具、設備、儀表的保管作用:愛護保養,正確使用,不丟失,充電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4、材料消耗:所需材料按規定領取,合理使用。
5、安全生產:懂得安全用電知識,掌握安裝維修電器設備,對工具、儀器以及防護用具經常檢查,不違反操作規程,不發生人身設備事故。
6、文明生產:工作場地清潔衛生,存放有序。
7、協作關系:搞好工種之間,組與組的協作配合,團結互助。
五、技術工藝管理及標准
(一)修車標准及工藝管理:
1、按省市行業管理部門要求,在汽車維修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標准、省市行業標准,並根據本企業特點制訂企業標准《汽車發動機大修工藝規程》、《發動機各主要零件修理、檢驗工藝卡片匯編》。
2、修理標准、保養、維修的工藝規程由各組檢驗員負責實施。
3、公司機務部門負責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引起推廣應用。修理廠由檢驗員負責實施。
(二)修車技術檔案管理:
1、凡承接所修竣的車輛必須建立技術檔案,做到「一車一檔"。
2、車輛技術檔案所包括的內容:修車合同、派工記錄、修理項目、主要零配件的更換情況、各總成件的過程檢驗記錄、出廠竣工檢驗記錄、試車記錄、車輛修竣後的結帳工時清單和材料清單。
3、在用戶提車時應提供有關的技術資料和修理技術數據。
4、在承修車輛發生事故,需要技術鑒定和仲裁時,負責提供有關的技術文件和技術檔案資料。
5、修理廠保存的技術檔案資料,保存期為五年。超保存期限可定期銷毀,銷毀時主管部門要審核並共同參與。
六、計量管理制度
(一)計量管理制度計量管理工作由廠部負責,計量員具體負責計量工作。
2、計量員對各部門承包紐使用的量具進行登記,造冊編制周期定檢日程表。
3、 各承包組視生產檢驗需要添置的計量器具應由廠計量員統一管理。
4、各承包組設專人使用計量器具,要妥善保管,正確使用。
5、計量員對各組各部門使用的量具進行循回檢驗或收檢,負責其降級報廢,檢修定額的管理。
6、 由計量部門規定的強檢計量器具必須由計量員按檢定周期計時 送檢。
(二)計量器具的周期檢定:
1、根據量具使用頻率和檢測精度的要求,制定周期檢定計劃。
2、嚴格執行周期檢定計劃,在用量具周檢率應達100%。
3、量具的使用人必須按周期檢定通知單,在規定時間內將量具及時送交計量員,轉計量部門周期檢定。
4、量具不允許超期使用,如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時送檢的量具,須辦理周期計劃調整手續。否則作不合格處理。
5、檢定人員應按檢定規程進出檢定,完整記錄技術數據,認真核對量具編號及使用人,並簽發檢定合格證書。無檢定能力的單位應送地主計量部門檢定。
(三)計量器具維護、保養、使用規定:
1、在用計量器具,使用完畢應及時清洗上油做好防銹、防腐工作。
2、在用計量器具不得任意堆放,不得與腐蝕物、磁性物等其它物品存放一起。
3、嚴禁不停車用量具測量加工工作,不得用精密量具測量毛坯件。
4、計量器具應嚴格照使用說明書及操作規程使用,量具的零部件不得任意拆卸,發現量具失認,應及時送計量部門檢修。
5、對封存量具做好一年一次的清洗上油工作。
6、由於量具使用保管不善,造成遺失、損壞時,應根據情況及使用年限,酌情賠償。由計量部門填寫「賠償通知單"統一銷帳。
7、報廢計量器具由計量室封存或銷毀。
(四)過程檢驗制度:
1、汽車修理的過程檢驗遵循自檢,互檢和專職檢驗相結合的檢驗的程序。
2、修理廠專職的檢驗員負責對汽車拆散清洗的過程檢驗、主要零部件修理過程的檢驗,以及總成組裝、調試過程的檢驗工作。
3、零件的檢驗萬法採用檢視、測量、探測的方法對主要安全部件一定要採用探測方法進行檢驗。
4、水冷或發動機大修必須進行水壓試驗。
5、零件的形位公差由廠檢驗員進行。
(五)進出廠檢驗制度:
1、車輛送修時,檢驗員會同生產調度進行交接驗收,對保持行駛狀態的車輛進行路試,掌握技術狀況,對不能運轉的車輛要向用戶進行詳細詢問,作好記錄,以便確定修理項目。
2、車輛竣工後,總檢驗員應按「車輛竣工出廠技術條件"、「一、二、三級保養工藝規程"等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檢驗,並認真填寫「檢驗單"。
3、對總檢不合格的項目,總檢驗員提出書面返修意見,責成車間在規定時間內修復。復檢合格後,簽發技術合格證。
4、過程檢驗與總檢驗所記錄的有關修車技術資料必須歸檔。(「車輛大修竣工出廠主要技術資料"、「車輛三級保養竣工出廠主要技術資料" )。
七、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廣大職工健康,安全地從事生產勞動,更好地發展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特製定安全操作規程如下。
1、工作中安全規定:
(1)工作前檢查好所用的設備、安全裝置、工作及環境,佩帶好防護用品。
(2)操縱機器時,開動後嚴禁清掃或注油,不許隔著轉動部分拿東西。
(3)不得隨意拆卸或移動機器設備上的安全防護裝置。
(4)起重設備,鋼絲繩不準超負荷使用,使用前要認真檢查,磨損不能使用時要更換。
(5)工作完畢,清理好現場,整理好工具部件。
2、電氣安全規程:
(1)非電工嚴禁修理和安裝電氣設備。
(2)一切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支架和配電盤等均須有可靠的接地。
(3)在檢修設備前,必須切斷電源,並指定專人管理,在電門上掛警告牌本。
(4)使用電鑽時要用絕緣,手燈要有防護。
八、消防管理制度
1、在禁止煙火區域,禁止吸煙和明火,並調協必要的消防器材設施。
2、在非禁止火區吸煙不要亂扔煙頭,現場油棉紗,紙屑等易燃物要隨時清楚出去。
3、熟悉消防器材放置地點、存放地點和使用方法,發生火險時上搶救並報告有關部門。
4、氧氣瓶、乙炔瓶要按指定地存放,搬運時防止碰撞等。
九、環境保護制度
1、成立由廠長掛帥,副廠長具體負責的安全,衛生包干區。
2、廠區內設衛生包干內,責任人,並訂標志牌,一、二、三修理組在各自范圍內做好清潔工作。
3、修理車問做到衛生整潔,禁止地攤作業,修理工具,擺放整齊。
4、垃圾不亂堆,污油不亂潑。
5、廠內電器照明線路不得任意更改,造成後果追究責任。
6、廠區內車庫、油庫、配電房、漆工間、鈑金作業問、修理廠工作間內屬禁煙區,一律禁止吸煙。
7、生活區、辦公室外,一律禁吸游煙,廠區內禁止亂扔煙頭。
8、保持工作場地的清潔,以利於提高汽車修理質量。
9、制訂環境衛生值日制度,每天下班前對工作場地進行一次清掃, 每星期要對車間進行一次大掃除。
10、在修理過程,更換廢潤料及報廢零件要有指定地點堆放。
11、廢機油、清洗用剩工業汽油要做好回收工作,放在指定容器內,不得影響工作場地環境。
㈥ 汽車服務顧問的工作流程
各家4S店服務顧問的接車流程有些細微差別,但一般流程均差不多:
接待服務
1、接待准備 :
(1)服務顧問按規范要求檢查儀容、儀表。
(2)准備好必要的表單、工具、材料。
(3)環境維護及清潔。
2、迎接顧客 :
(1)主動迎接,並引導顧客停車。
(2)使用標准問候語言。
(3)恰當稱呼顧客。
(4)注意接待順序。
3、環車檢查 :
(1)安裝三件套。
(2)基本信息登錄。
(3)環車檢查。
(4)詳細、准確填寫接車登記表。
4、現場問診 了解顧客關心的問題,詢問顧客的來意,仔細傾聽顧客的要求及對車輛故障的描述。
5、故障確認:
(1)可以立即確定故障的,根據質量擔保規定,向顧客說明車輛的維修項目和顧客的需求是否屬於質量擔保范圍內。 如果當時很難確定是否屬於質量擔保范圍,應向顧客說明原因,待進一步進行診斷後做出結論。如仍無法斷定,將情況上報一汽轎車服務部待批准後做出結論。
(2)不能立即確定故障的,向顧客解釋須經全面仔細檢查後才能確定。
6、獲得、核實顧客、車輛信息 :
(1)向顧客取得行駛證及車輛保養手冊。
(2)引導顧客到接待前台,請顧客坐下。
7、確認備品供應情況 查詢備品庫存,確定是否有所需備品。
8、估算備品/工時費用 :
(1)查看DMS系統內顧客服務檔案,以判斷車輛是否還有其它可推薦的維修項目。
(2)盡量准確地對維修費用進行估算,並將維修費用按工時費和備品費進行細化。
(3)將所有項目及所需備品錄入DMS系統。
(4)如不能確定故障的,告知顧客待檢查結果出來後,再給出詳細費用。
9、預估完工時間 根據對維修項目所需工時的估計及店內實際情況預估出完工時間。
10、製作任務委託書 :
(1)詢問並向顧客說明公司接受的付費方式。
(2)說明交車程序,詢問顧客舊件處理方式。
(3)詢問顧客是否接受免費洗車服務。
(4)將以上信息錄入DMS系統。
(5)告訴顧客在維修過程中如果發現新的維修項目會及時與其聯系,在顧客同意並授權後才會進行維修。
(6)印製任務委託書,就任務委託書向顧客解釋,並請顧客簽字確認。 (7)將接車登記表、任務委託書客戶聯交顧客。
11、安排顧客休息 顧客在銷售服務中心等待。
㈦ 汽車4s店服務流程
汽車4s店售後服務工作流程
一、接待服務
1、接待准備
(1)服務顧問按規范要求檢查儀容、儀表。
(2)准備好必要的表單、工具、材料。
(3)環境維護及清潔。
2、迎接顧客
(1)主動迎接,並引導顧客停車。
(2)使用標准問候語言。
(3)恰當稱呼顧客。
(4)注意接待順序。
3、環車檢查
(1)安裝三件套。
(2)基本信息登錄。
(3)環車檢查。
(4)詳細、准確填寫接車登記表。
4、現場問診
了解顧客關心的問題,詢問顧客的來意,仔細傾聽顧客的要求及對車輛故障的描述。
5、故障確認
(1)可以立即確定故障的,根據質量擔保規定,向顧客說明車輛的維修項目和顧客的需求是否屬於質量擔保范圍內。
如果當時很難確定是否屬於質量擔保范圍,應向顧客說明原因,待進一步進行診斷後做出結論。如仍無法斷定,將情況上報一汽轎車服務部待批准後做出結論。
(2)不能立即確定故障的,向顧客解釋須經全面仔細檢查後才能確定。
6、獲得、核實顧客、車輛信息
(1)向顧客取得行駛證及車輛保養手冊。
(2)引導顧客到接待前台,請顧客坐下。
7、確認備品供應情況
查詢備品庫存,確定是否有所需備品。
8、估算備品/工時費用
(1)查看DMS系統內顧客服務檔案,以判斷車輛是否還有其它可推薦的維修項目。
(2)盡量准確地對維修費用進行估算,並將維修費用按工時費和備品費進行細化。
(3)將所有項目及所需備品錄入DMS系統。
(4)如不能確定故障的,告知顧客待檢查結果出來後,再給出詳細費用。
9、預估完工時間
根據對維修項目所需工時的估計及店內實際情況預估出完工時間。
10、製作任務委託書
(1)詢問並向顧客說明公司接受的付費方式。
(2)說明交車程序,詢問顧客舊件處理方式。
(3)詢問顧客是否接受免費洗車服務。
(4)將以上信息錄入DMS系統。
(5)告訴顧客在維修過程中如果發現新的維修項目會及時與其聯系,在顧客同意並授權後才會進行維修。
(6)印製任務委託書,就任務委託書向顧客解釋,並請顧客簽字確認。
(7)將接車登記表、任務委託書客戶聯交顧客。
11、安排顧客休息
顧客在銷售服務中心等待。
二、作業管理
1、服務顧問與車間主管交接
(1)服務顧問將車輛開至待修區,將車輛鑰匙、《任務委託書》、《接車登記表》交給車間主管。
(2)依《任務委託書》與《接車登記表》與車間主管車輛交接。
(3)向車間主管交待作業內容。
(4)向車間主管說明交車時間要求及其它須注意事項。
2、車間主管向班組長派工
(1)車間主管確定派工優先度。
(2)車間主管根據各班組的技術能力及工作狀況,向班組派工。
3、實施維修作業
(1)班組接到任務後,根據《接車登記表》對車輛進行驗收。
(2)確認故障現象,必要時試車 。
(3)根據《任務委託書》上的工作內容,進行維修或診斷。
(4)維修技師憑《任務委託書》領料 ,並在出庫單上簽字。
(5)非工作需要不得進入車內與不能開動顧客車上的電器設備。
(6)對於顧客留在車內的物品,維修技師應小心地加以保護,非工作需要嚴禁觸動,因工作需要觸動時要通知服務顧問以徵得顧客的同意。
4、作業過程中存在問題
(1)作業進度發生變化時,維修技師必須及時報告車間主管及服務顧問,以便服務顧問及時與顧客聯系,取得顧客諒解或認可。
(2)作業項目發生變化時-增項處理。
5、自檢及班組長檢驗
(1)維修技師作業完成後,先進行自檢。
(2)自檢完成後,交班組長檢驗。
(3)檢查合格後,班組長在《任務委託書》寫下車輛維修建議、注意事項等,並簽名。
(4)交質檢員或技術總監質量檢驗。
6、總檢
質檢員或技術總監進行100%總檢。
7、車輛清洗
(1)總檢合格後,若顧客接受免費洗車服務,將車輛開至洗車工位,同時通知車間主管及服務顧問車已開始清洗。
(2)清洗車輛外觀,必須確保不出現漆面劃傷、外力壓陷等情況。
(3)徹底清洗駕駛室、後備箱、發動機艙等部位。煙灰缸、地毯、儀表等部位的灰塵都要清理干凈,注意保護車內物品。
(4)清潔後將車輛停放到竣工停車區,車輛擺放整齊,車頭朝向出口方向。
三、交車服務
1、通知服務顧問准備交車
(1)將車鑰匙、《任務委託書》、《接車登記表》等物品移交車間主管,並通知服務顧問車輛已修完。
(2)通知服務顧問停車位置。
2、服務顧問內部交車
(1)檢查《任務委託書》以確保顧客委託的所有維修保養項目的書面記錄都已完成,並有質檢員簽字 。
(2)實車核對《任務委託書》以確保顧客委託的所有維修保養項目在車輛上都已完成。
(3)確認故障已消除,必要時試車。
(4)確認從車輛上更換下來的舊件。
(5)確認車輛內外清潔度(包括無灰塵、油污、油脂)。
(6)其它檢查:除車輛外觀外,不遺留抹布、工具、螺母、螺栓等。
3、通知顧客,約定交車
(1)檢查完成後,立即與顧客取得聯系,告知車已修好。
(2)與顧客約定交車時間。
(3)大修車、事故車等不要在高峰時間交車。
4、陪同顧客驗車
(1)服務顧問陪同顧客查看車輛的維修保養情況,依據任務委託書及接車登記表,實車向顧客說明。
(2)向顧客展示更換下來的舊件。
(3)說明車輛維修建議及車輛使用注意事項。
(4)提醒顧客下次保養的時間和里程 。
(5)說明備胎、隨車工具已檢查及說明檢查結果 。
(6)向顧客說明、展示車輛內外已清潔干凈 。
(7)告知顧客3日內銷售服務中心將對顧客進行服務質量跟蹤電話回訪,詢問顧客方便接聽電話的時間。
(8)當顧客的面取下三件套,放於回收裝置中。
5、製作結算單
(1)引導顧客到服務接待前台,請顧客坐下。
(2)列印出車輛維修結算單及出門證 。
6、向顧客說明有關注意事項
(1)根據任務委託書上的「建議維修項目」向顧客說明這些工作是被推薦的,並記錄在車輛維修結算單上。特別是有關安全的建議維修項目,要向顧客說明必須維修的原因及不修復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若顧客不同意修復,要請顧客註明並簽字。
(2)對保養手冊上的記錄進行說明(如果有)。
(3)對於首保顧客,說明首次保養是免費的保養項目,並簡要介紹質量擔保規定和定期維護保養的重要性。
(4)將下次保養的時間和里程記錄在車輛維修結算單上,並提醒顧客留意。
(5)告知顧客會在下次保養到期前提醒 、預約顧客來店保養。
(6)與顧客確認方便接聽服務質量跟蹤電話的時間並記錄在車輛維修結算單上 。
7、解釋費用
(1)依車輛維修結算單,向顧客解釋收費情況。
(2)請顧客在結算單上簽字確認。
8、服務顧問陪同顧客結帳
(1)服務顧問陪同自費顧客到收銀台結帳。
(2)結算員將結算單、發票等疊好,注意收費金額朝外。
(3)將找回的零錢及出門證放在疊好的發票等上面,雙手遞給顧客。
(4)收銀員感謝顧客的光臨,與顧客道別。
9、服務顧問將資料交還顧客
(1)服務顧問將車鑰匙、行駛證、保養手冊等相關物品交還給顧客。
(2)將能夠隨時與服務顧問取得聯系的方式(電話號碼等)告訴顧客。
(3)詢問顧客是否還有其它服務。
10、送顧客離開
送別顧客並對顧客的惠顧表示感謝:
四、跟蹤服務
㈧ 汽車到4S店售後保修需要哪些條件
一般轎車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質保期是三年或五萬公里,在質保期內只要不是認為的損壞,廠家都應免費給予維修甚至更換,只要你的保養一直都是在服務站做的,那麼帶上你的購車證件他們都是給予免費服務的!
㈨ 簡述汽車維修服務流程。
汽車維修流程內容
流程
內容
預約
1) 有效的預約能使客戶容易在其方便的時候獲得服務,也可最大
限度減少客戶在接受服務的等待時間。預約安排可以避開峰值時間,以便使服務人員有更多的時間與客戶接觸,讓他了解會受到怎樣的接待。
2) 業務員登記客戶和車輛的基本信息,如客戶名稱、車牌號、作
業分類(大、中、小修)、結算方式(自付、三包、索賠) 車輛入廠 1) 車主到汽修廠保修
接車
1) 在客戶來訪的最初時刻,最重要的是使他放心。在客戶到來時,應報以微笑,以緩解客戶的不安情緒,這讓服務接待更容易,與客戶交流更容易並理解其要求
2) 在接待台的電腦進行客戶基本情況登記和故障現象記錄 檢測診斷
1) 這是整個服務流程中重要的步驟之一,是建立客戶對服務人員
和服務部門信心的機會。通過熱情誠摯的服務態度,傳達提供客戶所需要服務的意願以及客戶所希望的個人關注,服務人員會贏得客戶信任。這有助於消除客戶的疑慮和不安,並能使他更坦率地描述他及車輛所遇到的問題
2) 安排好檢驗人員對進場維修保養車輛實施車輛交接和進場檢驗
工作。由業務員聽其陳述故障現象,然後與客戶磋商,確定計劃的維修項目和計劃用料
3) 應仔細傾聽客戶的要求,客戶期望「我希望有人能仔細傾聽我
的陳述,並了解我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我想知道這究竟需要多少錢,以及為什麼這是物超所值的」 4) 按照客戶所述如實填寫「維修工單」。「維修工單」必須讓客戶
過目,確認所要執行的工作,以消除客戶的疑慮。服務接待應提供維修費用和完工時間方面的信息
5) 一旦客戶的疑慮被消除,他將會更坦率。對客戶需求的了解將
使服務站一次修復車輛。消除客戶疑慮,也可避免交車時引起客戶的不安,因為他已了解了維修工作和價格 維修估價 (報價)
1) 檢驗員根據該車已確認的維修項目,確定項目的估價 2) 以下幾點必須注意:1.不管客戶是否問及價格,都要把價格如實
告訴他。2.把各項預算也寫在工作單上作為日後核對的依據。3.詢問客戶,當價格超過多少錢時必須向他通報。4.詢問客戶,當維修過程中發現了其他損壞的部件,是否可以更換 3) 工時費計價方式:工時費=工時定額×工時單價×該車型的技術復
雜系數 確認登記(開單)
將車輛的車輛信息、維修項目等確認登記並開單
維修派工 確定其故障現象、維修項目及維修中所需要的用料信息後,進行相應的派工與領料。將維修項目分派到修理組並發出派工單 維修領料 根據車輛維修用料計劃,庫房辦理配件出庫手續和修車過程中從倉庫領用配件
維修保養作業
1) 車間作業,班組長接檢驗員「派工單」後,安排好維修工作業
2) 維修工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問題,急需增加的維修項目,要及時
向檢驗員匯報;維修工領用配件需徵得檢驗員同意,由檢驗員開具用料批條到倉庫領用
3) 檢驗員在整個維修過程中要實施質量跟蹤,協助維修工解決處
理技術難題,對需要增加的維修項目及時與業務部聯系並確認,再落實維修
4) 在診斷和維修中,有可能會發現一些出乎意料的服務項目。發
生這種情況時,服務接待須和客戶聯系,討論對所要執行的工作和交車時間的改動。服務接待此時應表現出坦率和真誠的態度,以使客戶確信追加這一工作是必須的,避免客戶產生疑慮
完工總檢
1) 車輛維修完後,維修工馬上報知檢驗員,由檢驗員對車輛進行
竣工檢驗,檢驗員對已檢驗合格的車輛,開具收費結算表,並通知業務員業務員確認及辦理車輛的交接手續 2) 完工檢驗也是維修工作的重要一環,其內容包括:1.核對工作單,
檢查所有項目是否完成。2.檢查車輛的各個主要部分是否完好,尤其是有關安全的部分,是否有問題。3.對照接車檢查登記表,檢查車輛的其他部分是否在維修過程中損壞。總之,只有一切都確認沒有問題後,才能通知客戶來取車 3) 檢驗員做好該車的技術資料整理歸檔
結算收銀 車輛修理完畢後,完工的工單即可轉入財務進行結算處理
車主提車
1) 為了確保核客戶的 長期聯系,服務人員應在交車步驟中緊密合
作,確保交車所需的全部信息與文件全部准備好,客戶車輛的車況良好,以及客戶對交車經歷和他在服務流程中所獲得的接待感到完全滿意
2) 服務接待必須在約定的日期和時間交車,萬一有延誤,必須提
前和客戶聯系。服務接待應以客戶能理解的詞語向其說明所做的服務和維修工作,說明全部的工時費、零件費以及總費用,還應該詢問客戶是否需要詳細列出配件和工時費用
3) 一旦客戶感到他與經銷商已建立長期關系,就會更願意介紹新
客戶;如果客戶客戶對所做的工作滿意,就更可能再回來進行維修和購買零部件 出廠跟蹤
1) 國外對客戶更換供應商的原因進行調查後發現:68%的客戶是由
於供應商職員冷淡的服務態度,然而因為對產品不滿意而更換供應商的客戶只佔14%。由此可以看到客戶對服務的重視程度 2) 建立車主維修訪問檔案,以備查詢,目的在於客戶關系的持續
發展
3) 客戶關系是否發展順利,對於經銷商的穩健經營至關重要,這
關繫到客戶是否願意回來尋求以後的維修服務和購買零部件,以及是否願意介紹信新客戶
4) 跟蹤可保證雙方關系的發展,同時服務部門也能藉此確認一些
難以發現發現的客戶服務問題。只要經銷商反應迅速又可信賴,即使客戶有些抱怨或擔憂,雙方關系的持續發展仍是有保證的 5) 服務接待應在交車後兩天內與客戶聯系,確認客戶對維修服務
是否滿意,應將解決客戶關切和投訴的問題作為首要工作
㈩ 汽車配件庫管理辦法
《配件庫管理規定》
庫房管理的目的
一、快速高效提供配件
相應區域的設置,方便配件的清點
客戶訂單配件直接出庫
到貨配件的及時入庫,縮短供貨周期,降低庫存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
二、 保證庫存及出庫的准確性
積極有效的盤庫,及時發現庫房問題
快速修訂盤點誤差,保證帳面實物相符,減少銷售損失
減少配件出庫錯誤
三、保證庫房及汽車配件安全
相應的措施限制庫房的出入,保證配件不會丟失
良好的倉儲環境,保證庫房人員的安全
危險品的儲存
貴重物品的存儲
防火要求
四、汽車配件品質及使用壽命
關注配件使用周期,保持正確地出庫次序
正確的庫存方法,防止配件失效
正確的擺放,避免配件變形
五、提高效率,降低強度
最短時間找到所需配件
最短時間配件上架
減少庫房人員在庫房中的行走距離
六、合理利用空間
延長庫房使用年限,滿足市場發展需要
提高單位面積利用率,節約庫房硬體投資
內容:
1.配件庫管理的配件包括車輛維修用配件、設備維修用配件、各類通用件、標准件、專用工具、專用設備及輔材料。
2.配件庫由專人管理,未經主管店長同意,其它人員一律不得進入。
3.倉庫必須建立完整的帳目和實物卡,按規定程序進行入帳和報帳、結帳、出庫和入庫及核准手續。
4.凡入庫配件材料必須經檢驗驗收並在進件原始票據上簽字方可入庫(檢驗員不在時由調度負責)。
5.材料、配件、工具存放分門別類,堆放有序,貨架整齊清潔,不得相互混雜。
6.所有物品須妥善保管,避免銹蝕、變質、滲漏、擠壓變形。
7.倉庫貨物定期進行核帳,每月進行盤點,要求帳目清楚,財物相符,對短缺和滯用物品及時上報避免供不應求或積壓浪費,做到合理庫存。
8.所有物品領用出庫必須持領料單。貨物退回必須持檢驗簽字的投訴單或領料單(紅筆),該店長簽字方可退庫。
下面是一份比較詳細的《倉庫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使倉庫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做到數據准確、質量完好、收發迅速、降低費用、加速資金周轉,特製定本管理制度。
二、適用范圍
適用於公司各個倉庫物料的收發、貯存、搬運、包裝和管理。
三、職責
1、倉庫組長:
(1)在生產部主管的領導下,全面負責公司各個倉庫的管理工作,保證生產物資需求。
(2)制訂倉庫管理制度及人員分工。
(3)合理協調倉庫收發貨,確保帳、卡、物一致。
(4)監督各倉管員做好倉庫的「6S」及防塵、防銹、防盜工作,物資定置管理工作。
(5)負責各倉庫報表的審核並按時上報生產部主管。
(6)安排各倉庫每月月底盤點,每月自盤一次,每季度專人普查一次,每季上報盤點報告。
2、倉管員:
(1)負責各類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出、入庫管理。
(2)熟悉所保管的各種物資的特點、性能和保護、保管方法。
(3)執行倉管制度,做好物資的收發工作,台賬清楚、准確,賬、物、卡相符。
(4)做好庫存物資的防火、防銹、防蝕、防水工作,按規定進行易燃、易爆、易蝕和有毒物品的領發。
(5)庫存物資定期盤存、上報,做到同類物資先進先出。
(6)協助倉庫物品的搬運、卸貨工作。
四、倉庫定置管理規定
1.倉庫設置:根據我公司的生產需要及廠房條件,設置五金倉庫、包裝倉庫、塑料原料倉庫、塑料半成品倉庫、成品倉庫、凈水器倉庫,由生產部直接管理。
(1)五金倉庫:儲存從外部購買或委外加工的五金沖壓件、電子電氣件、標准件、緊固件、輔助材料、零星物料、機器配件、工具。
(2)包裝倉庫:儲存各種產品的印刷包裝件、外購塑料件、外購橡膠件、裝配車間的半成品。
(3)塑料原料倉庫:儲存所有塑料原料及色粉、色母等,包括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OM(聚甲醛)、PA(尼龍)、ABS、PBT、AS等。
(4)塑料半成品倉庫:儲存所有公司自己開模(包括客供模具),注塑車間自己生產或委託外面工廠加工生產的塑料件。
(5)成品倉庫:儲存已經全部加工完成等待出貨的產品。
(6)凈水器倉庫:儲存所有凈水器成品、專用物料及其配件。
2.料位設定
(1)倉庫區域劃分以方便物料進出為原則,並將劃分區域的倉庫定置圖繪出,懸掛於倉庫醒目位置。
(2)物料定位應符合先進先出的原則。
3.存儲方式
(1)立體堆放,盡量利用空間。
(2)按物料體積大小及重量分別存放在貨架上或周轉箱中。
4.物料標示
(1)建立物料位置標識牌,在標識牌上寫清楚位置代碼、物料名稱、規格型號等。
(2)建立物料台帳,明確標示出物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進出庫日期等。
(3)物料進、出之後,其標示的數量、日期等內容應及時變更。
(4)應保證不同批次的物料具有可追溯性。
(5)應用顏色管理或區域來區分不同性質的物料,如綠色區(或綠色箱子)存放合格品,黃色區(或黃色箱子)存放待檢暫存品,紅色區(或紅色箱子)存放不合格品,配料區存放按單配好即將投放生產的物料
五、實施
1.搬運
(1)成品進倉搬運中要根據產品標識,按訂單、按品種進行單獨存放,堆放時各天、各班組生產的產品有明顯的位置、空間區別,以便追溯。
(2)搬運時要用專用的搬運車輛搬運,要輕拿輕放,禁止野蠻操作。
(3)搬運中要嚴防對產品型號及級別的混裝和丟失,做好防水防潮工作,雨天應用防雨蓬布或塑料布遮蓋,以免產品受潮,影響使用壽命。
2.入庫
(1)外購外協件入庫
①暫收作業:
a. 供應商交貨時憑《送貨單》向倉管人員申請辦理入庫手續,必要時需提供《產品購銷合同》。
b. 倉管人員將供應商提供的《送貨單》與本公司《產品購銷合同》(或采購明細表)進行核對,確認供應商所送物料的規格型號、名稱、數量等是否與《產品購銷合同》相符,是否有超交現象。
c.超交的物料以退回為原則,但可以考慮讓供應商寄存於我公司倉庫,而不作進料驗收處理。
d.倉管人員在核對所交物料時,如發現規格型號不符,數量不符,或混有其他物料,以及其他特殊情況時,必須要求供應商的送貨人員立即修改《送貨單》,或予以拒收並報采購員處理。
e.倉管人員核對無誤後,在《送貨單》上簽名確認並通知進料檢驗人員(IQC)進行質量驗收。
②驗收檢查:
對倉管人員清點、核對無誤的來料,IQC接到通知後,依據《外購外協件抽樣檢驗管理辦法》、《來料檢驗管理辦法》實施檢驗,填寫《進料檢驗記錄》,並對來料做好質量標識。進料檢驗結果有兩種,即合格(或允收)和不合格(包含挑選使用、加工後使用、特采使用、退貨)。
判定合格時,由進料檢驗人員(IQC)在《送貨單》上蓋「合格」印章並簽名,並反饋倉管人員辦理入庫手續。
判定不合格時,應隔離堆放,嚴禁投產使用,同時在《進料檢驗記錄》上註明不合格項目、數據等,並上報技術品質部主管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行不合格評審,不合格評審的結果有四種:挑選使用、加工後使用、特采使用、退貨。
a.最終評審結論為「挑選使用」或「加工後使用」時:
由采購員聯系供應商(或裝配車間)安排人員挑選或加工,處理完畢經進料檢驗人員(IQC)復檢合格後方可入庫和投入生產,對於挑選或加工產生的額外費用,由供應商承擔或依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理。
b.最終評審結論為「特采處理」時:
特採的物料數量由技術品質部主管確認,並提出必要的處理方式,如需對供應商進行處罰的,按公司的相關規定執行。
c. 最終評審結論為「退貨(拒收)」時:
采購人員及時聯絡廠商辦理退貨手續,倉管人員與廠商對清物料數量、品名一致時,進行物料交接,並做好相應的登記。倉管人員按照公司物品出廠管理規定,協助廠商辦理退貨物料出廠手續。
③入庫作業:清點核對無誤、檢驗合格的來料方可安排入庫,將《送貨單》中的一聯交供應商,另一聯交倉管人員作為開具《入庫單》的依據,倉管員根據《送貨單》填寫的品名、規格、數量、單價等,將實物點檢入庫,並根據點檢結果如實填制《入庫單》,《入庫單》一式三聯,交貨人須就貨物與《入庫單》的項目與倉管員核對,確認無誤後在《入庫單》上簽名,做到貨、單相符。同時倉管人員在《物料管理明細表》上註明來料日期、規格型號、實收數量、結余數量等,並將《產品購銷合同》、《送貨單》、《入庫單》整理齊全,核對無誤後交采購員,由采購員整理匯總後交財務部做帳及安排付款。
(2)成品入庫
a.成品必須經過專職檢驗員檢驗合格後方可入庫。
b.成品進倉前倉管員應清理場地,做好接收貯存准備工作。
c.憑裝配車間的《入庫單》驗收進倉,核實入庫產品名稱、型號、級別及數量。
d.全都核實無誤後倉管員在《入庫單》上簽名確認,並將《入庫單》作入庫憑證交財務部做帳,同時在《物料管理明細表》上註明入庫日期、規格型號、實收數量、庫存數量等。
(3)工裝夾具、工具、機器配件、計量器具、零星物料入庫
a.新購買的工裝夾具、工具、機器配件、計量器具、零星物料等,倉庫管理員仔細對照《零星物品請購單》、《送貨單》進行物料清點,確認所送物料的規格型號、名稱、數量等是否與《送貨單》相符,確認無誤後在《送貨單》上簽字並安排入庫,在相應的物料台帳上做好登記。
b. 對生產車間暫時不使用的工裝夾具及機器配件等,由倉庫管理員登記後歸類存放,需要時憑《領料單》從倉庫領出。
(4) 委外加工品入庫規定
參照「外購外協件入庫」規定辦理,需登記每一委外訂單的入庫數,包括我公司隨同產品一起提供的周轉箱的數量,以核對廠商從本公司領用的物料是否有缺少現象,如有於廠商結帳時進行相應的扣減。
(5) 自製塑件半成品入庫
注塑車間生產的產品必須經檢驗員檢驗合格並簽字(或蓋合格印章)後,方可入庫。入庫時由倉管員對入庫產品進行入庫清點,將操作工姓名、產品型號名稱、數量等准確填寫在《入庫單》上,《入庫單》一式三聯,一聯倉庫留存,一聯操作工留存、一聯交財務部核算工資,同時在《物料管理明細表》上註明入庫日期、規格型號、實收數量、庫存數量等。
3. 貯存保管
(1)倉庫必須建立外購外協件、成品、半成品、工具等管理台帳(明細表),做到及時記帳、帳面清楚,帳、物、卡一致,定期核對賬、卡、物,發現問題及時查對,憑證要裝訂成冊,妥善保管,賬目不準隨意塗改,改正必須蓋章或簽字。
(2)原輔材料、成品應根據其品種標識,做到分類貯存,標識向外,堆放平穩、庫容整齊;物料堆放盡量做到過目點數、檢點方便、成行成列、整齊易取。
(3)所有原材料及成品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經抽樣復檢被確認為不合格的,不得安排出庫。
(4)對長期積壓的成品,要經常檢查是否超過防銹期,有無銹蝕現象,一經發現,要及時清洗、除油並再次進行油封,以保證產品的防銹質量。
(5)經常檢查,掌握記錄在庫的原輔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和庫存情況,以及零星物料、常用生產輔助材料、工具的管理狀態,及時匯報采購員、副總經理以便採用相應的處理措施。
(6)成品庫保管員有權不收無計劃、超計劃和不合格產品入庫,特殊情況憑副總經理指令辦理入庫手續。
(7)上班後及下班前認真檢查,了解倉庫門道、窗戶及其它設施的異常情況,對發現的不安全隱患及時解決。
(8)做好倉庫內的防潮、防火、防盜工作,倉庫管理員要做好工裝夾具及機器配件的防銹工作,經常用機油擦拭工裝夾具及機器配件,以防止產品在使用或交付前受到損壞或變質。
(9)物料如有損失、報廢、盤盈、盤虧,倉管員應如實上報,由部門主管審批後方可處理,未經批准不得擅自更改帳目或處理物料。
(10)物料儲存要考慮其特性,注意溫度、濕度、通風、照明、防水等條件,保證物料安全和不變質。
(11)倉庫面對生產車間發放物資,是供應服務重點,要堅守崗位,改善態度,為生產做好服務。
(12)倉庫應防衛嚴密,慎防盜竊,其他人員未經許可嚴禁隨意進入庫內。
4. 領發料管理規定:
(1)領料規定:各車間、部室人員領用物料時,依據訂單核定的數量,開具《領料單》,《領料單》上應填寫領用物料的訂單號、物料名稱、規格型號及領用數量,並有負責人簽名。大批量的按單領料可憑《配料單》發料。
(2)發料規定:按「推陳儲新,先進先出,按規供應,節約用料」的原則發料,倉管人員接到領料單位的《領料單》時,仔細核對手續是否齊全,與訂單上的訂單號、名稱、規格、數量是否相符,一切出庫物資發放必須由庫管員驗證領料單據是否合法、有效,簽字是否齊全,對不符合規定的領料單應拒絕發料。符合時當面清點交付物料,《領料單》一式三聯,除《領料單》第一聯退領料單位外,其中一聯自存並登記入帳,另一聯交財務部。
(3)成品出庫:成品根據銷售部開具的《發運單》發貨,經復核無誤後予以出庫,成品出庫必須做到規格、數量准確無誤、包裝無損,標志清晰。成品出庫時由倉管員填寫《出庫單》,一式三聯,除《出庫單》第一聯倉庫自存並登記入帳外,其中一聯交收貨人(可由銷售部代收),另一聯交財務部。
5.退補料管理規定
(1)退料規定:
a.余料退庫:車間余料退庫應填寫《退料單》,在對應的欄目中詳細填寫品名、規格、數量及退料原因等。
b.質量不良退庫:如果是因為質量方面引起的退料,必須經過車間檢驗員檢驗,並註明原因(製程損壞、來料本身不良等)後方可退料。
(2)補料規定:車間損耗超標或製程異常,導致物料數量不夠需要補料時,需由車間主任填寫《補料單》,註明品名、規格、數量、補料原因等,經過副總經理批准後方可補料。如果是因為物料本身不良需要補料時,可憑不良物料以次換新,按調換處理,倉管員做好相應的登記。
6.呆滯物料處理規定:
對於呆滯物料,由副總經理組織倉庫、生產、采購、品質等相關人員進行評審,做出處理,通常有以下幾種處理方式:
(1)將呆滯物料再加工後予以利用。
(2)將呆滯物料代用於類似物料,以不影響功能、安全、及外觀為原則。
(3)將呆滯物料退還供應廠商。
(4)將呆滯物料轉售給其他使用廠商。
(5)將呆滯物料售與中間商,如廢品回收站。
(6)暫緩處理,繼續呆滯,等待時機。
(7)將呆滯物料報廢處理。
7.倉庫盤點管理規定:
(1)實行缺料盤點法,當某一物料的存量低於一定數量時,(如體積大的物料低於100個,體積小的物料低於400個時),倉管員應及時盤點,核對數量與帳目是否相符。
(2)實行循環盤點法,每月底由倉管員對庫存物料逐一盤點,核對數量與帳目是否相符。
(3)實行定期盤點法,每年一次,在年底進行,盤點完畢後在《物料管理明細表》(台帳)上做好相應的記錄,並註明「年底盤點」,經過倉庫組長審核簽字後交財務部和副總經理。
8.倉庫安全管理規定:
(1)倉庫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
(2)物料堆放不得影響照明,不得妨礙機械設備的操作,不得妨礙通道與出入口,不得妨礙消防器具的緊急使用,不得堵塞電氣開關及急救設備。
(3)物料儲存重量不得超過貨架的安全負荷量。
(4)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隔離存放。
六、相關記錄表格
《物料管理明細表》(台帳)
《領料單》
《補料單》
《退料單》
《入庫單》
《出庫單》
《配料單》
《采購明細表》
《產品購銷合同》
《零星物品請購單》
《合理庫存一覽表》
七、附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