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期末考試
⑴ 汽車自動變速器原理與維修的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了汽車自動變速器的結構原理等理論知識,以及自動變速器試驗、檢測與維修的操作技能,主要內容包括:液力變矩器、齒輪變速機構、換擋執行器、液壓控制系統、電子控制系統和各部分的檢測與維修等。
目錄 課題1 自動變速器的發展及應用
一、自動變速器在國際上的發展及應用情況
二、我國使用自動變速器的情況
三、自動變速器的優、缺點
四、總結
課題2 自動變速器的組成及類型
一、自動變速器的類型
二、自動變速器的型號及含義
三、總結 課題1 液力變矩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一、普通液力變矩器的結構
二、普通液力變矩器的工作原理
三、總結
課題2 改進型液力變矩器
一、液力變矩器的性能分析
二、改變液力變矩器性能的措施
三、總結
課題3 液力變矩器的試驗與維護
一、液力變矩器的試驗
二、液力變矩器的檢修
三、變矩器的更換.
四、總結 課題1 單排行星齒輪機構
一、單排行星齒輪機構的結構
二、單排行星齒輪機構的工作原理
三、總結
課題2 普通辛普森行星齒輪機構及其變速器
一、普通辛普森行星齒輪機構的結構特點
二、三擋辛普森式行星齒輪變速器的結構和原理
三、總結
課題3 改進型辛普森行星齒輪機構及其變速器
一、四速辛普森行星齒輪機構自動變速器(用於凱美瑞U240E自動變速器)
二、五速辛普森行星齒輪機構自動變速器(用於凱美瑞U250E自動變速器)
三、總結
課題4 拉維娜行星齒輪機構及其變速器
一、拉維娜行星齒輪機構的結構特點
二、三速拉維娜行星齒輪變速器的結構和原理
三、四速拉維娜輪系自動變速器
四、總結
課題5 五速拉維娜輪系自動變速器
一、五速拉維娜輪系自動變速器的結構
二、五速拉維娜輪系自動變速器的工作原理
三、總結 課題1 濕式片式離合器
一、離合器的作用
二、離合器的結構
三、離合器的工作原理
四、離合器的檢修
五、總結
課題2 液壓制動器
一、液壓制動器作用和類型
二、片式制動器
三、帶式制動器
四、總結 課題1 液壓泵
一、液壓泵的作用及常用類型
二、液壓泵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三、總結
課題2 油壓調整系統
一、主油路調壓閥
二、次級調壓閥
三、總結
課題3 換擋信號與換擋控制系統
一、換擋信號系統
二、換擋控制系統
三、總結
課題4 緩沖安全系統
一、緩沖閥
二、順序閥
三、調整閥
四、蓄壓減振器
五、總結
課題5 油壓控制系統的檢修
一、液壓泵的檢修
二、閥體的檢修
三、油壓試驗
四、總結
課題6 冷卻、潤滑和鎖止系統
一、冷卻系統
二、潤滑系統
三、液力變矩器鎖止控制系統
四、總結
課題7 自動變速器液控系統工作過程分析
一、「P」位或「N」位的工作過程
二、「R」位的工作過程
三、「D」位的工作過程
四、「2」位的工作過程
五、「L」位的工作過程 課題1 電控自動變速器16
一、感測器
二、控制開關
三、執行器——電磁閥
四、電子控制系統的功能
課題2 電子控制系統各部件故障檢修 課題1 自動變速器的基本檢查
一、自動變速器油(ATF)的檢查
二、發動機怠速的檢查
三、操縱手柄位置和節氣門拉索的檢查
課題2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性能試驗
一、失速試驗
二、時滯試驗
三、手動換擋試驗
四、道路試驗
課題3 電控自動變速器故障自診斷
一、自動變速器基本故障診斷
二、故障自診斷系統 課題1 雙離合變速器
一、雙離合變速器歷史起源
二、雙離合變速器的優、缺點
三、雙離合器變速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課題2 無級自動變速器
一、無級變速器的發展史
二、無級變速器的結構
三、無級變速器的工作原理
四、無級變速器的優、缺點
課題3 電控機械變速器
一、電控機械變速器發展歷史
二、AMT的特點
三、電控機械式變速器的組成與控制原理 本書講述了自動變速器理論基礎知識,由零件導入,通俗易懂,內容系統、連貫、完整,實操配以大量圖片,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本書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打開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悟性下足了工夫,並使自動變速器理論基礎知識與技能訓練形成「骨肉」關系。
本書對自動變速器維修的關鍵技術、自動變速器拆裝、故障分析及自診斷系統作了大量的講解和技能訓練,以達到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技術內容。
本書主要作為中高級技工類及中高級職業類學校汽車類專業教材,也可供汽車維修從業人員、汽車駕駛人員以及汽車運行管理人員參考。 隨著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變速器在汽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自動變速器是汽車維修中難度最大的總成之一,同時也是汽車維修專業學習難度最大的課程。怎樣培養出優秀的實用型人才,解決這個問題要從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入手,包括對教材的編寫與更新。本書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將帶您走出學習和工作中的困境,突破難題,成為社會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本書講述自動變速器理論基礎知識,由零件導人,通俗易懂,改變了傳統的板書+講解的方式。按認知+技能+能力+實戰的理實一體化教學規律進行編排,內容系統、連貫、完整,實操配以大量圖片,有針對性地解決每堂課講什麼,做什麼的問題;在行為導向上加強以技能訓練為基礎,與普通變速器對比實訓,使學生在興趣中得到知識。如:自動變速器緒論、液力變矩器、變速機構中的傳動比和對自動變速器做各種試驗等。本書採用了大量實物圖片、結構原理圖和技術參數圖表,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在培養學生的興趣、打開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悟性方面下足了工夫,並使自動變速器理論基礎知識與技能訓練形成骨肉關系。
本書對自動變速器維修的關鍵技術、自動變速器拆裝、故障分析及自診斷系統安排了大量的講解和技能訓練,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學到更多的技術內容。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參閱了大量國內公開出版的資料、圖片、文獻、維修案例以及維修手冊,走訪了相關專業的維修廠家,與維修人員、同行和專家進行探討,在此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本書根據理實一體化教學和實際工作中行為導向的特點編寫而成,可以作為中高級技工類學校汽車類專業教材,也可供汽車維修從業人員、汽車駕駛人員以及汽車運行管理人員參考。
本書不足之處,歡迎專家及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編者 汽車自動變速器原理與維修/翟庭傑編.—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2
汽車專業技能型教育一體化教材
ISBN 978-7-111-33268-8
Ⅰ?①汽…Ⅱ?①翟…Ⅲ?①汽車—自動變速裝置—
理論—教材②汽車—自動變速裝置—車輛修理—教材
Ⅳ?①U463 212②U472 41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1)第016422號
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市百萬庄大街22號郵政編碼100037)
策劃編輯:徐巍 責任編輯:孫鵬
責任校對:申春香 封面設計:路恩中
責任印製:喬宇
北京銘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2011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84mm×260mm·13印張·318千字·197頁
0001—3000冊
標准書號:ISBN 978-7-111-33268-8
定價:29.00元 序言
前言
項目一自動變速器基礎知識1
任務1自動變速器類型、工作原理及型號識別1
一、自動變速器的發展1
二、自動變速器組成與工作原理3
三、自動變速器類型7
四、自動變速器型號識別10
任務2自動變速器的正確使用12
一、自動變速器變速桿的使用12
二、自動變速器控制開關的使用13
三、自動變速器的使用16
四、自動變速器使用注意事項17
五、自動變速器的特點18
本項目小結19
練習與思考19
項目二液力變矩器20
任務1液力變矩器的結構與原理21
一、液力變矩器的組成及原理22
二、泵輪、渦輪與導輪的結構特點26
三、單向離合器與鎖止離合器的結構特點28
任務2液力變矩器檢修32
一、液力變矩器總成的拆卸與檢測32
二、液力變矩器的維修與裝配35
本項目小結36
練習與思考37
項目三變速齒輪機構38
任務1行星齒輪機構的變速原理和結構39
一、行星齒輪機構的結構組成39
二、行星齒輪機構的變速原理及傳動比39
三、換擋執行機構44
四、辛普森(Simpson)行星齒輪機構的結構及動力傳遞路線48
五、拉維娜(Ravigneaux)行星齒輪機構的結構及動力傳遞路線56
任務2行星齒輪機構的檢修60
一、行星齒輪機構的分解與裝配規程60
二、行星齒輪機構的檢修規程及技術要求72
本項目小結74
練習與思考74
汽車自動變速器原理與維修目錄項目四液壓控制系統75
任務1液壓換擋操縱機構及液壓控制系統主要元件75
一、液壓換擋操縱機構78
二、動力源機構84
三、液壓控制系統主要元件91
任務2液壓控制系統檢修99
一、液壓控制系統的拆卸與檢測規程及技術要求99
二、液壓控制系統的維修與裝配規程103
本項目小結108
練習與思考108
項目五電子控制系統110
任務1電子控制系統的組成和工作原理111
一、電子控制單元的組成與功能113
二、電子控制系統的控制范圍114
三、感測器的結構類型及工作原理119
四、執行器的結構類型及工作原理126
任務2電子控制系統檢修132
一、自動變速器電子控制系統檢修的注意事項132
二、電子控制系統的檢測與調整132
三、電控系統故障自診斷的方法137
四、汽車自診斷系統的功能141
五、幾種不同車型的故障自診斷系統141
六、幾種不同車型故障碼的讀取和清除143
本項目小結147
練習與思考147
項目六自動變速器測試試驗148
任務1自動變速器試驗項目149
一、自動變速器的初步檢查149
二、自動變速器的常規檢查151
三、油壓試驗156
四、失速試驗162
五、時滯試驗164
六、手動換擋試驗165
任務2道路試驗規程與結果分析166
一、道路試驗規程166
二、道路試驗結果分析168
本項目小結171
練習與思考172
項目七自動變速器常見故障診斷173
任務1故障診斷的原則、步驟及思路173
一、自動變速器的故障診斷原則174
二、故障診斷步驟174
三、故障診斷思路175
任務2自動變速器典型常見故障的診斷與分析176
一、自動變速器異響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76
二、自動變速器打滑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79
三、液力變矩器控制的常見故障182
四、換擋沖擊過大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87
五、自動變速器升擋過遲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89
任務3其他類型故障191
一、汽車不能行駛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91
二、自動變速器不能強制降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91
三、掛擋後發動機怠速易熄火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92
四、自動變速器汽車無發動機制動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92
五、自動變速器不能升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93
六、自動變速器無超速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93
七、自動變速器無倒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95
八、頻繁跳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95
九、自動變速器油易變質故障的診斷與排除196
本項目小結197
練習與思考197
參考文獻198
⑵ 汽車自動變速器檢修步驟有哪些
進行自動變速器檢修之前,首先我們要熟悉汽車自動變速器的構造與工作原理,之後就是自動變速器的拆卸與分解,通常可以分為自動變速器前後殼體、油泵、變速機構以及油底殼和閥體的分解。
在自動變速器的液力變矩器的檢修中,由於外殼都是採用焊接式的整體機關,不行分化,沒有相互交兵的零件,因此在運用中根本上不會出現阻礙,液力變矩器的檢修主要是洗刷和搜檢。
油泵作為自動變速器的主要部件, 油泵一旦產生阻礙會對整個電控自動變速器液壓編制發生影響,而不是單獨影響某一檔位的勞動。通常對低檔影響大,而對高等影響小。
總的來說,油泵阻礙能引起在進取檔和倒檔車輛均不及移動、進取檔和倒檔起步無力、自動變速器打滑、自動變速器換檔攻擊、異響等,因此油泵的檢查在自動變速器的檢修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自動變速器檢修中最重要的要數離合器、制動器和行星排的檢修,在拆取制動器後我們需要檢查的是其鼓、活塞和摩擦片是否完好,是否有裂紋和燒蝕的現象,行星排齒輪是否完好,經拆檢、清洗並排除故障後,要進行裝配工作。
由於自動變速器的加工精度和裝配精度都很高,因此裝配時應嚴格按照順序和要求進行。
⑶ 求汽車自動變速器結構和維修的國內外現狀和動態
汽車自動變速器常見的有三種型式,分別是液力自動變速器(簡稱AT)、機械無級自動變速器(簡稱CVT)、電控機械自動變速器(簡稱AMT)。目前轎車普遍使用的是AT。
液力自動變速器(AT) 與手動變速器相比,液力自動變速器在結構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動變速器主要由齒輪系列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而AT是由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其中液力變矩器是AT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直接輸入發動機動力傳遞扭矩並產生離合作用。
由於液力自動變速器是通過輔助機構來實行自動換檔的,因此不能滿足行駛上的多種需要,例如停泊、後退等,所以還設有干預裝置即手動撥桿,標志P(停泊)、R(倒檔)、N(空檔)、D(前進),另在前進檔中還設有「2」和「1」的附加檔位,用以起步或上斜坡之用。由於將其變速區域分成若干個變速比區段,只有在規定的變速區段內才是無級的,因此AT實際上是一種介於有級和無級之間的自動變速器。
優點: AT不用離合器換檔,連接平穩,因此操作容易,既給開車人帶來方便,也給坐車人帶來舒適。
缺點:一是對速度變化反應較慢,沒有手動檔靈敏;二是比較費油,傳動效率較低,變矩范圍有限,近年引入電子控制技術改善了這方面的問題;三是結構復雜,修理困難。在液力變矩器內高速循環流動的液壓油會產生高溫,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溫液壓油。另外,如果汽車因蓄電池缺電不能啟動,不能用推車或拖車的方法啟動。拖運故障車時還必須使驅動輪脫離地面,否則會損害自動變速器齒輪。
http://share.yoao.com/data/86/39318.html
豐田課件CH-Automatic-Transmission--自動變速器(ppt 21).rar
書《新型轎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 》
只知道這么多了。
⑷ 汽車變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維修
AT:自動檔(Automatic Transmission)
AMT:手自一體(手自一體其實也屬於自動變速器,這里所說的「手動」只是在自動換檔的基礎上增加了手動換檔模式)
MT:手動檔(Machine Transmission)
CVT:無極變速(Continuouslv Variable Transmission)
1、MT:
手動變速器(MT:Manual Transmission)採用齒輪組,由於每擋的齒輪組的齒數是固定的,所以各擋的變速比是個定值(也就是所謂的「級」)。比如,一擋變速比是3.455,二擋是2.056,再到五擋的0.85,這些數字再乘上主減速比就是總的傳動比,總共只有5個值(即有5級),所以說它是有級變速器。
手動變速器是最常見的變速器,它的基本構造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兩軸一中軸,即指輸入軸、軸出軸和中間軸,它們構成了變速器的主體,當然還有一根倒檔軸。手動變速器又稱手動齒輪式變速器,含有可以在軸向滑動的齒輪,通過不同齒輪的嚙合達到變速變扭目的。
2、AT:
自動變速器(AT:Automatic Transmission)是利用車速和負荷(油門踏板的行程)進行雙參數控制,擋位根據上面的兩個參數來自動升降。AT與MT的相同點,就是二者都是有級式變速器,只不過AT能根據車速的快慢來自動實現擋位的增減,可以消除手擋車「頓挫」的變擋感覺。
(1)AT的結構:
與手動波相比,液力自動波(AT)在結構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動波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而AT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其中液力變扭器是AT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直接輸入發動機動力傳遞扭矩和離合作用。
(2)AT的優缺點 :
AT不用離合器換檔,檔位少變化大,連接平穩,因此操作容易,既給開車人帶來方便,也給坐車人帶來舒適。
但缺點也多,一是對速度變化反應較慢,沒有手動波靈敏,因此許多玩車人士喜歡開手動波車;二是費油不經濟,傳動效率低變矩范圍有限,近年引入電子控制技術改善了這方面的問題;三是機構復雜,修理困難。在液力變扭器內高速循環流動的液壓油會產生高溫,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溫液壓油。另外,如果汽車因蓄電池缺電不能啟動,不能用推車或拖車的方法啟動。如果拖運故障車,要注意使驅動輪脫離地面,以保護自動波齒輪不受損害。
(3)AMT
AMT在機械變速器(手動波)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主要改變手動換檔操縱部分。即在總體傳動結構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加裝微機控制的自動操縱系統來實現換擋的自動化。因此AMT實際上是由一個機器人系統來完成操作離合器和選檔的兩個動作。由於AMT能在現生產的手動波基礎上進行改造,生產繼承性好,投入的責用也較低,容易被生產廠接受。AMT的核心技術是微機控制,電子技術及質量將直接決定AMT的性能與運行質量。
3、CVT:
無級變速器(CVT: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與有級式的區別在於,它的變速比不是間斷的點,而是一系列連續的值,譬如可以從3.455一直變化到0.85。CVT結構比傳統變速器簡單,體積更小,它既沒有手動變速器的眾多齒輪副,也沒有自動變速器復雜的行星齒輪組,它主要靠主、從動輪和金屬帶來實現速比的無級變化。
其原理是與普通的變速箱一樣大小不一的幾組齒輪在操控下有分有合,形成不同的速比,像自行車的踏板經大小輪盤與鏈條帶動車輪以不同的速度旋轉。由於不同的力度對各組齒輪產生的推力大小不一,致使變速箱輸出的轉速也隨之變化,從而實現不分檔次的徐緩轉動。
CVT採用傳動帶和可變槽寬的棘輪進行動力傳遞,即當棘輪變化槽寬肘,相應改變驅動輪與從動輪上傳動帶的接觸半徑進行變速,傳動帶一般用橡膠帶、金屬帶和金屬鏈等。CVT是真正無級化了,它的優點是重量輕,體積小,零件少,與AT比較具有較高的運行效率,油耗較低。但CVT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就是傳動帶很容易損壞,不能承受較大的載荷,只能限用於在1升排量左右的低功率和低扭矩汽車,因此在自動變速器佔有率約4%以下。近年來經過各大汽車公司的大力研究,情況有所改善。CVT將是自動變速箱的發展方向。
⑸ 自動變速器離合器結構組成和工作原理是什麼
一、在汽車的操縱中,相信對於離合器大家都很熟悉。對於裝置手動變速器的汽車,離合器安裝在發動機與變速器之間,用來分離或接合發動機與變速器之間動力傳遞,駕駛員需通過離合器踏板控制離合器。一般來說,汽車手動變速器的離合器有三個作用:
離合器旋彈簧壓盤總成-離合器蓋、螺旋彈簧、分離杠桿和壓盤
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壓盤總成的的壓盤部分
⑹ 自動變速器主要結構及工作原理
自動變速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1 AT傳動系統的工作原理
AT傳動系統的結構與手動檔相比,在結構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動檔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而AT傳動系統是由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其中,液力變扭器是AT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它直接輸入發動機動力,並傳遞扭矩,同時具有離合作用。泵輪和渦輪是一對工作組合,它們就好似相對放置的兩台風扇,一台風扇吹出的風力會帶動另一台風扇的葉片旋轉,風力成了動能傳遞的媒介,如果用液體代替空氣成為傳遞動能的媒介,泵輪就會通過液體帶動渦輪旋轉,再在泵輪和渦輪之間加上導輪,通過反作用力使泵輪和渦輪之間實現轉速差就可以實現變速變矩了。由於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變矩范圍不夠大,因此在渦輪後面再串聯幾排行星齒輪來提高效率,液壓操縱系統會隨發動機工作的變化而自行操縱行星齒輪,從而實現自動變速變矩。輔助機構自動換檔不能滿足行駛上的多種需要,例如停泊、後退等,所以還設有干預裝置(即手動撥桿),標志P(停泊)、R(後位)、N(空位)、D(前進位),另在前進位中還設有「2」和「1」的附加檔位,用以起步或上斜坡之用。由於將其變速區域分成若干個變速比區段,只有在規定的變速區段內才是無級的,因此AT實際上是一種介於有級和無級之間的自動變速器。 液力自動變速器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為前置後驅動液力自動變速器;另一種為前置前驅動液力自動變速器。液力自動變速器電子控制通過動力傳動控制模塊(Power-transmission ControlMole,PCM)接收來自汽車上各種感測器的電信號輸入,根據汽車的使用工況對這些信息處理來決定液力自動變速器運行工況。按照這些工況,動力傳動控制模塊給執行機構發出指令,並實現下列功能:變速器的升檔和降檔;一般通過操縱一對電子換檔電磁閥在通/斷兩種狀態中轉換;通過電子控制壓力控制電磁閥(Pressure Control Solenoid,PCS)來調整管路油壓;變矩器離合器(Torque Converter Clutch,TCC)用以控制電磁閥的結合和分離時間。
自動變速器主要是根據車速感測器(Vehicle Speed Sensor,VSS)、節氣門位置感測器(17hrottle Position Sensor,TPS)以及駕駛員踩下加速踏板的程度進行升位和降位控制。
2 AMT傳動系統的工作原理
AMT、傳動系統是在傳統的固定軸式變速器和乾式離合器的基礎上,應用微電子駕駛和控制理論,以電子控制單元(ECU)為核心,通過電動、液壓或氣動執行機構對選換檔機構、離合器、節氣門進行操縱,來實現起步和換檔的自動操作。AMT傳動系統的基本控制原理是:ECU根據駕駛員的操縱(節氣門踏板、制動踏板、轉向盤、選檔器的操縱)和車輛的運行狀態(車速、發動機轉速、變速器輸入軸轉速)綜合判斷,確定駕駛員的意圖以及路面情況,採用相應的控制規律,發出控制指令,藉助於相應的執行機構,對車輛的動力傳動系統進行聯合操縱。
AMT、傳動系統是對傳統乾式離合器和手動齒輪變速器進行電子控制實現自動換檔,其控制過程基本是模擬駕駛員的操作。ECU的輸入有:加速踏板信號、發動機轉速、節氣門開度、車速等。ECU根據換檔規律、離合器控制規律、發動機節氣門自適應調節規律產生的輸出,對節氣門開度、離合器、換檔操縱三者進行綜合控制。
離合器的控制是通過三個電磁閥實現的,通過油缸的活塞完成離合器的分離或接合。ECU根據離合器行程的信號判斷離合器接合的程度,調節接合速度,保證接合平順。
換檔控制一般是在變速器上交叉地安裝兩個控制油缸。選檔與換檔由四個電磁閥根據ECU發出指令進行控制。
在正常行駛時,節氣門開度的控制由駕駛員直接控制加速踏板,其行程通過感測器輸入到:ECU,ECU再根據行程大小,通過對步進電動機控制來控制發動機節氣門開度。在換檔過程,踏板行程與節氣門開度並非完全一致,按換檔規律要求先減小節氣門開度,進入空檔,在掛上新的檔位後,接合離合器,隨著傳遞發動機扭矩增大的同時,節氣門開度按一定的調節規律加到與加速踏板對應的開度。
3 CVT傳動系統的工作原理
CVT採用傳動帶和可變槽寬的帶輪進行動力傳遞,即當帶輪變化槽寬時,相應地改變驅動輪與從動輪上傳動帶的接觸半徑而進行變速,傳動帶一般有橡膠帶、金屬帶和金屬鏈等。CVT是真正的無級變速,它的優點是重量輕、體積小、零件少。與AT比較,它具有較高的運行效率,油耗也較低。但CVT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傳動帶很容易損壞,不能承受過大的載荷,因此在自動變速器中佔有率較低。
CVT與AMT和AT相比,最主要的優點是它的速比變化是無級的,在各種行駛工況下都能選擇最佳的速比,其動力性、經濟性和排放與AT相比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CVT不能實現換空位,在倒位和起步時還得有一個自動離合器,有的採用液力變矩器,有的採用模擬液力變矩器起步特性的電控濕式離合器或電磁離合器。CVT採用的金屬帶無級變速器與AT一般所用的行星齒輪有級變速器比較,結構相對簡單,在批量生產時成本可能低些。
⑺ 汽車自動變速器構造與維修影響鎖止離合器工作的因素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自動變速器與手動變速器的最大差別在於自動變速器的換擋是由液力變矩器操縱的 自動變速器每次換擋都會經過特定的配件促使液力變速器對變速箱檔位齒輪以及離合作出調整以迎合需要 至於你所說的換擋時刻 其實就是自動變速器檔位切換的時間而變矩器鎖止離合器的時刻則是液力變矩器在檔位切換時介入對離合控制的時間這個其實就已經被檔位切換的時間包含了
⑻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考試題
這個一般有資料書的,你可以通過資料書查閱到。
⑼ 汽車自動變速器故障原因及檢修方法
(1)先進行基礎檢查:
如變速器油的質量和數量是否合適;節氣門拉線記號是否正確;變速操縱桿系及空擋啟動開關是否工作正常;空轉轉速是否合適;輪胎氣壓是否標准。汽車維修者之家
(2)然後進行時速試驗:以檢查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的性能。
(3)時滯試驗:對液壓管道進行基礎檢查後,通過液壓試驗來確認液壓系統是否有故障。
(4)最後道路試驗:通過路試,進一步檢查變速器的性能,確認故障發生的部位,為變速器檢修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