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配件維修 » 商丘宏創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商丘宏創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 2022-08-13 08:28:24

① 商丘市教育局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商丘市教育局的電話號碼是:0370-3220929

商丘市睢陽區教育局的電話號碼是:0370-2576311

1、商丘市教育體育局

工作機構:商丘市教育體育局辦公室

辦公地址:商丘市神火大道中段86號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聯系電話:0370-3220929

傳真號碼:0370-3220937

通訊地址:商丘市神火大道中段86號

郵政編碼:476000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2、商丘市睢陽區教育體育局

工作機構:商丘市睢陽區教育體育局辦公室

辦公地址:商丘市新城國際酒店24層

聯系電話:0370-2576311

傳真號碼:0370-2576311

通訊地址:商丘市新城國際酒店24層

郵政編碼:476100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1)商丘宏創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商丘市教育體育局職能:

健全全市教育體系,推進教育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促進教育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生活困難群眾傾斜,推動教育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加強基層教育工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深化大中專院校管理體制改革,切實提高教育質量。加強統籌規劃和宏觀管理,促進民辦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深入推進全市體育公共服務和體育體制改革,加強體育強市建設。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統籌推進全市青少年體育發展。調整優化競技體育項目結構,加強運動隊伍建設和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推動體育產業發展,促進體育消費。

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為抓手,簡化優化審批服務流程,提高審批服務質量。

② 商丘市第一中學的學校大事記

1985年至1999年是一中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平穩且快速發展的幾十年。
1999年,鑒於一中舊址規模較小,在市教育局的宏觀調控下,高、初中分離,高中遷往商丘電大校址,並更名為「商丘市第一高級中學」,初中部留在原址,沿用「商丘市第一中學」名稱。
商丘市一中自1999年分家後,初中部獨立辦學,並重組領導班子:石蘭雲任校長,孫多斌任書記。1999年9月在校生22個班約1800人。
2002年6月份吳孝廉調入一中任校長,石蘭雲任書記。
2002年一中寄宿部(創辦於2001年9月)遷至德華高中(租賃)共10個班,由段玉娥負責寄宿分校。
2003年商丘市分校遷至新校址(現址),共26個班,約1700人。
2004年王連升入一中分校負責,當時在校生約2300人,共37個班。
2005年一中分校高中部招生,招高一4個班約200人。
2008年8月份牛超調入一中任校長。

③ 商丘學院專科怎麼樣 學費多少聽說那裡管的很嚴

專科都是國家認定的專科教育部可查到的,2012年的普通類專科是5800/年,藝術類專科6800/年。
商丘學院2012年各個專業介紹。是目前國內三本最全的學校了。
商 學 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熟悉我國對外經濟貿易政策、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能夠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和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勝任對外經濟貿易交流與合作工作,可供職於涉外經濟貿易部門、政府機構、企業單位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商法、國際金融、國際結算、國際投資、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外貿函電、外貿英語對話等。
經濟學(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經濟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熟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政策、法律、法規及其經濟效應,初步掌握宏觀政策的分析和預測方法,能夠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和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勝任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管理等工作,可供職於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西方經濟學、國際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發展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等。
會計學(本科)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馬克思主義會計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會計學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會計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會計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管理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原理、財務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經濟法、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企業戰略管理等。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熟悉我國對外經濟貿易政策、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能夠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和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基本勝任對外經濟貿易工作,可供職於涉外經濟貿易部門、政府機構、企業單位等實際工作部門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會計(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現代企業財務與會計理論知識,具備基本的會計業務處理能力與較扎實的理論基礎,能熟練運用計算機技能對會計領域各類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和綜合應用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工商管理學院
人力資源管理(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法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熟悉我國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能夠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和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勝任各類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方面的工作,可供職於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咨詢機構的應用型高級管理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西方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勞動關系與勞動法、組織行為學、薪酬管理、人事測評理論與方法、績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統、社會保障學、勞動經濟學等。

市場營銷(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有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熟悉我國市場發展的政策、法律、法規和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能夠較為熟練地運用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現代營銷的實際操作技藝,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市場營銷中存在問題的能力,能服務於各類工商企業的應用型市場營銷管理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管理學、市場營銷學、財務管理學、消費者行為學、營銷策劃、市場調查與預測、公共關系學、銷售管理、分銷渠道管理、推銷技術等。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科學技術、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系統思想、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能夠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和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勝任金融機構、科研單位、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西方經濟學、管理學、生產與運作管理、財務管理學、運籌學、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等。
物流管理(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備物流經營管理和物流系統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能,能夠勝任生產、商貿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物流以及相關的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系統設計等經營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國家各級經濟管理部門、學校、科研系統工作的應用型高級管理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供應鏈管理、第三方物流理論與實務、物流系統設計、采購管理、倉儲管理、物流信息技術、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運輸與配送、物流項目管理等。
市場營銷(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熟悉我國市場發展的政策、法律、法規和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能夠較為熟練地運用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現代營銷的實際操作技藝,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市場營銷中存在問題的能力,能服務於各類工商企業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物流管理(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備物流管理與物流技術的基本理論,系統掌握貨物運輸、儲存、流通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物流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可以在物流公司、配送中心、大型商業、工業企業、貨運公司等單位,從事采購、倉儲、配送及相關管理與技術工作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電子商務(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備現代商務理論基礎,基本掌握系統分析思想、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及現代經濟管理技術等電子商務相關學科的知識,能綜合運用信息技術、網路經濟理論和現代管理方法,在各類企事業單位、金融等機構,從事現代電子平台的系統規劃、設計、維護及現代商務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人力資源管理(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熟悉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能夠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和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勝任各類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方面的工作,可供職於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咨詢機構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旅遊管理(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適應旅遊市場發展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系統掌握旅遊管理基本理論知識和綜合操作技能,熟悉我國國際旅遊業方針、政策和法規,具備較強的英語溝通和交際能力,適合在飯店、旅行社、旅遊景區等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它涉外高級技術部門工作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旅遊管理(高爾夫管理)(專科)培養目標:以培養高品質、高素質、高技能的高爾夫專業人才為使命,培養學生掌握高爾夫運動所應具備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培養學生掌握從事高爾夫運動的管理和高爾夫產業相關領域所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具備管理各類高爾夫俱樂部或球會的專業能力,能夠勝任組織各類高爾夫球賽事活動,具有從事高爾夫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的基本技能。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基本理論知識並具有創新和實踐能力,從事專業設計、運行、施工、管理、科研、教學等方面的工作,能在機械設計製造領域內進行機械產品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技術改造等工作的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液壓傳動、機械製造工程學、機械制圖、機械繫統設計理論力學、控制工程、基礎材料力學、流體力學、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機械工程材料、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等。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和初步科學研究訓練,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應用、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應用型高級技術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電路、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微機原理及應用、通信原理、計算機網路技術及應用等。
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備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初步科學研究訓練,能在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應用、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科學與技術的應用型高級技術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電路、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及應用、集成電路原理與設計、數字音頻技術等。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備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專業技能,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初步的科學研究訓練,能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系統、計算機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製造運行或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技術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電路、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自控原理、微機原理及應用、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等。
通信工程(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通信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基本實踐技能,獲得通信技術應用工程師基本訓練的實用性、技能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能勝任企事業單位等部門的通信系統技術應用開發、管理和維護、銷售與技術支持等工作。
主幹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數字信號處理、信號與系統、通信網基礎、現代通信技術、通信原理等。
應用電子技術(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備應用電子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學生在校期間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初步的科學研究訓練,能在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應用、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技能人才。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備現代化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基本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從事機電設備的設計、生產、安裝、調試、維護、營銷及售後服務工作,能在機械設計及製造領域內應用CAD技術進行機械產品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技術改造等工作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在教育、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研究和應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應用型高級技術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離散數學、模擬電路、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資料庫概論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我國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服務的,具有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較強的,能夠從事網路系統的規劃與設計、網路管理和維護、網路性能分析、網路軟體開發的應用型高級技術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模擬電子技術、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資料庫概論、網路信息安全等。
信息與計算科學(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備良好的數學素質、熟練的計算機技能和較高的外語水平,掌握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基礎理論、方法與技能,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發相關軟體,能在經濟、金融、生物等領域從事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技術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數學分析、解析幾何、高等代數、微分方程、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與應用、數值分析、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本理論,熟悉多媒體基本技術,具有多媒體應用能力,能夠進行平面和三維動畫設計和加工、影視編輯與合成,創作設計及加工多媒體交互作品和課件,勝任網路建設、管理、維護及資料庫應用程序開發等工作的,具有多媒體應用能力的富有創意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在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軟、硬體應用與維護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傳媒與藝術學院
播音與主持藝術(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廣播節目主持藝術、電視節目主持藝術、播音學、廣播電視采訪、節目策劃與欄目設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具備新聞傳播基本理論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功底,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及法規,能夠在大眾傳媒及文化產業組織等從事播音、節目主持、采編、製作及其他相關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電視文稿寫作、電視節目製作、播音發聲學、新聞播音、節目主持、播音發聲訓練、播音創作訓練、節目主持訓練等。
廣播電視編導(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影視編導、電視欄目及節目製作,非線性編輯、廣播電視概論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能夠在各級電視台及其他新聞媒體、宣傳部門或文化傳媒等組織從事電視節目製作、節目主持、采編及其他傳媒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幹課程:導演基礎、影視剪輯藝術、電視節目製作、攝影藝術、影視動畫、錄音技術與燈光照明、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新聞學、電視文化學、視聽語言、新聞采訪與寫作、廣告學、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節目主持、新聞播音、公共關系學等。
廣告學(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廣告設計基礎、廣告文案寫作、廣告策劃創意、媒體經營與管理、電視廣告製作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具備深厚的文化功底,熟悉我國廣告宣傳政策及法規,能夠在新聞、出版、影視、廣告部門、文化產業部門等從事廣告製作、營銷策劃傳播等與廣告學相關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廣告文案寫作、廣告策劃、廣告創意與案例、廣告心理學、廣告公司經營與管理、廣告調查與效果評估、影視廣告製作、廣告攝像、廣告媒體研究等。
動畫(本科)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和專業素質,能系統地掌握二、三維動畫製作,影視特效和後期合成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畢業後能夠在動畫公司 、電視台、影視製作公司、廣告公司、企事業等單位從事動畫製作、虛擬空間表現、三維動畫製作、網頁設計等方面的工作。具備基本的動畫設計能力,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藝術概論、素描、原畫設計、動畫造型基礎、動畫運動規律、動畫場景設計、動畫編劇等。
影視動畫(專科)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和專業素質,能系統地掌握二、三維動畫製作,影視特效和後期合成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畢業後能夠在動畫公司 、電視台、影視製作公司、廣告公司、企事業等單位從事動畫製作、虛擬空間表現、三維動畫製作、網頁設計等方面的工作。具備基本的動畫設計能力,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藝術設計(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藝術設計基本理論、設計知識和技能,能勝任裝潢藝術設計、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等工作的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招貼設計、CI設計、室內設計原理、辦公空間設計、庭院設計、展示設計等。
藝術設計(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藝術設計專業的基本知識和能力,能應用所學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服務於地方、區域經濟建設的具有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風景園林學院
城市規劃 (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掌握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城市經濟學、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房地產開發及城市交通規劃設計、城市規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在本專業實際應用和科學研究方面獲得訓練的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測量學、城市經濟學、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環境生態學、城市規劃學、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風景建築設計、城市風貌保存與舊城改造、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城市設計等。
園藝(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園藝植物栽培學、景觀生態學、插花藝術、園林規劃與設計、園藝產品的貯藏與加工等方面的知識,能夠在園藝生產與管理、城市環境規劃與設計、生態農業、花卉企業等領域中,具備花卉、果樹、蔬菜的良種繁育和生產,「名、優、特」新技術的開發、應用和推廣,城鎮園林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家庭園藝設計與美化等綜合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花卉栽培學、果蔬栽培學、園林設計和規劃、園林樹木學、園林設計初步、園藝植物遺傳育種、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學、生物工程技術、園藝產品貯藏與加工等。
園林(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建築設計的基礎理論,具有園林植物培育、植物造景、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建築設計及施工等綜合工程的實施能力和管理能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畢業後主要服務於園林處所、企事業單位、學校、科研部門以及各級園林工程公司和花木公司,從事各類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管理、園林綠地養護、園林植物繁育栽培、園林專業教學及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主幹課程: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園林工程、園林設計、園林建築、風景區規劃、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園林植物病害防治、園林制圖等。

建築工程技術(專科)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一般中、小型建築施工能力及施工現場、技術、資料、人員、材料、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能在房屋建築的設計、施工、管理、投資、開發部門及其他單位的基建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適應建築工程生產、管理第一線要求的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
園藝技術(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景觀生態學、園藝植物栽培學、插花藝術、園林規劃與設計、園藝產品的貯藏與加工等方面的知識,能夠在園藝生產與管理、城市環境規劃與設計、生態農業、花卉企業等部門,從事花卉、蔬菜、果樹栽培、良種繁育、商品生產的開發與推廣,園藝生產與管理能力的園藝技術實干型專門人才。
外國語學院
英語(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有堅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較強的英語交際能力、較好的英語文化素質、具有一定的經貿、科技和人文知識,了解中外國情和文化,具有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能夠從事教學、經貿、外事、翻譯、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英語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基礎英語、高級英語、基礎聽力、英語泛讀、英語寫作、英國文學、美國文學、翻譯等。
日語(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現代意識和創新精神,掌握扎實的日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同時具有熟練的語言應用能力,能在外事、經貿、文化、科技、教育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基礎日語、高級日語、日語泛讀、日語寫作、高級日語語法、日本國概況、日漢翻譯理論與實踐、日本文學史、日語語言學等。
商務英語(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較高英語水平和一定商務業務知識,能夠在商業、外貿、金融等領域從事經貿、經營管理、市場營銷、金融保險等涉外事務的適應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
文 學 院
漢語言文學(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良好的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能夠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中等學校等從事寫作、新聞記者、編輯、秘書、公務員、漢語言文學教學、文化宣傳等方面的實際工作,並可繼續深造,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適應社會能力的漢語言文學應用型人才。
主幹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現代文學史、古代文學史、外國文學、文學理論、語言學概論、寫作等。
漢語言文學(新聞傳播)(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傳播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電節目製作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能夠從事傳媒工作、文化產業組織經營工作、企事業機關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幹課程: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史、傳播學、新聞攝影、電視攝像、電視節目製作、新聞道德與新聞法規等。
對外漢語(本科)培養目標:本專業是雙語專業,培養漢語和外語兼好的,既具備較深的中國語言、文學、文化、禮儀素養,又熟悉外國文化、外國事務,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語言文化復合型應用人才。畢業生可以在國內外從事對外漢語教學、雙語學校語文教學,也可從事涉外文秘、記者、編輯、行政管理、旅遊等工作。
主幹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漢語修辭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文學理論、中國文化通論、基礎英語、英語口語與聽力、英漢翻譯、西方文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等。
新聞學(本科)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傳播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電節目製作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能夠從事傳媒工作、文化產業組織經營工作、企事業機關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史、新聞攝影、電視攝像、影視剪輯藝術等。
文秘(專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秘書學、文書學、辦公自動化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具備秘書學基本理論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功底,能夠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等從事文秘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體育學院
社會體育(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社會體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現代化思維觀念,良好的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以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學有專長,能勝任大眾體育健身和休閑娛樂知道,社會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經營開發、咨詢指導和勝任學校體育課程的教學科研、訓練、競賽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隔網運動(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籃球、排球、足球、武術、健美操等。
社會體育(高爾夫運動與管理)(本科)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成為適應我國體育運動休閑健身需要,適應體育市場的需要,具備體育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掌握體育市場管理技能,從事高爾夫球場的管理、高爾夫競賽組織與策劃,從事高爾夫球會的管理以及高爾夫市場開發經營和高爾夫球教學工作的實用型人才。
主幹課程:高爾夫球運動導程、高爾夫概論、專項體能訓練、運動心理學、高爾夫競賽規則與裁判法、高爾夫形象與禮儀、高爾夫專業英語、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球童學、高爾夫俱樂部管理等。

④ 宋朝興學始於此,為什麼說應天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

哀宗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五代 十國」分裂時期,官學遭受破壞、庠序失教,中國開始出現一批私人創辦書院。「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中國古人講求詩禮傳家,無論哪朝哪代,都把讀書看作一等一的大事,於是在千百年的歷史流轉中,承載著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四大書院」也應運而生。「四大書院」的說法始於宋代。

⑤ 河南省商丘市事業單位考試成績多久能出來8月18號考的試!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事業單位考試信息匯總:http://gz.offcn.com?wt.mc_id=bd11588
具體考試內容: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
2、毛澤東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4、當代中國的政府與政治:中國的國體與政體、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務。
5、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價值取向、道德修養、行為規范。
6、法律知識: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等(報考全省法院、檢察院系統法律專業職位的加試內容,包括上述范圍及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知識)。
7、語文基礎知識和公文寫作:漢字、詞彙、語法、修辭、文學常識,黨政機關公文基本知識、常用公文寫作、常用事務文書寫作、公文處理。
8、經濟知識和科技知識: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國際經濟、金融經濟、產業經濟,科技創新、科學前沿、科技常識。
9、歷史知識: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現代史。
10、其他知識:最新的時政知識。
行測:言語理解,邏輯分析,數量關系,資料分析,常識部分,其中常識部分部分包括公共基礎的知識點,但並不是全部。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⑥ 商丘市睢陽區李口鎮的農村佔地建房特嚴重,特別是李口鎮以東的最嚴重

包括:衡陽石鼓書院,江西九江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嶽麓書院、河南商丘應天書院.石鼓書院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石鼓書院始建於唐元和五年,迄今已有1200年歷史。書院主要建築有武候祠、李忠節公祠、大觀樓、七賢祠、合江亭、禹碑亭、敬業堂、欞星門、朱陵洞等。蒸水出環其右,湘水挹其左,耒水橫其前,三水匯合,浩浩盪盪直下洞庭。而石鼓正當其中,橫截江流,秦然若素。「衡州八景」有「石鼓江山錦綉華」、「朱陵洞內詩千首」、「青草橋頭酒百家」三景集聚於此。 石鼓書院立有高約兩米石鼓。晉時庚仲初《觀石鼓書》雲:「鳴石含潛響,雷駭震九天。」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則載:「具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經,鼓鳴則有兵革之事。」石鼓山峻峭挺拔,風景奇異,歷有湖南第一名勝之稱。 名城衡陽人文薈萃,石鼓文脈綿延千年。石鼓書院是一座歷經唐、宋、元、明、清、民國六朝的千年學府,書院屢經擴建修葺,蘇軾、周敦頤、朱熹、張栻、程洵、鄭向、湛若水、葉釗、鄒守益、茅坤、曠敏本、趙大洲、林學易、王敬所、蔡汝南、胡東山、李同野、羅近隱、王闓運、曾熙等人在此執教,在衡陽培育了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鄒統魯、朱炳如、伍定相、曾朝節、陳宗契、王夫之、曾國藩、彭玉麟、彭述、楊度、齊白石等一大批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名人。諸葛湖南衡陽石鼓書院亮、羅含、酈道元、齊映、宇文炫、杜甫、呂溫、韓愈、柳宗元、劉禹錫、范成大、辛棄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或講學授徒,或賦詩作記,或題壁刻碑,或尋幽攬勝,其狀蔚為壯觀。 作為宋代四大書院之首,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石鼓書院曾鼎盛千年,名噪朝野,在我國書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極高的地位。正所謂「石出蒸湘攻錯玉,鼓響衡陽岳震南天」!但不幸的是,1944年7月,石鼓書院在衡陽保衛戰中毀於日寇炮火。2006年6月,衡陽市政府重修石鼓書院。 石鼓之名一說,石鼓四面憑虛,其形如鼓,因而得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載:「山勢青圓,正類其鼓,山體純石無土,故以狀得名。」 另一說,是因它三面環水,水浪花擊石,其聲如鼓。晉時諛仲初《觀石鼓詩》雲:「鳴石含潛響,雷駭震九天」。從《水經注》來看,秦代以前,石鼓之名就載於史冊。山北面有一石洞,名為「朱陵後洞」,《水經注》上說「有石鼓六尺,湘水所經,鼓鳴,則有兵革之事」,意思是說如果在「朱陵後洞」內聽到湘江水的鳴叫,就會發生戰爭;《瀟湘聽雨錄》記載:此洞為「靈洞」、「真仙遺跡」,在此祈禱能求子、除病。 三國時期,建安20年(215年)武侯諸葛亮居住在石鼓山,督零陵、長沙、桂陽三郡軍賦。因此,後人在石鼓山的南面建「武侯廟」(據《徐霞客游記》記載),後被遷移至石鼓山上李忠節祠旁,改名為「武侯祠」【祠內有張南軒書《武侯祠記》(楷書體書),此碑在抗日戰爭時期流失】。 唐貞觀時期(公元627-650年)衡州刺史宇文炫辟石鼓東岸西溪間為游覽勝地,題「東崖」、「西溪」四字,刻於東西岸壁上;天寶年(742~755)間,著名道士董奉先在「朱陵後洞」棲息,修煉九華丹,杜甫《憶苦行》詩中有「更憶衡陽董煉師」之句;懶殘和尚常來洞棲息,又名朱陵仙洞;「詩聖」杜甫大歷4年(769)3月中旬和大歷5年夏兩度到達衡州城,每次都在石鼓山下停泊上岸和離開,曾在此留詩數首。當杜甫第二次離開衡州城,便病故於耒水旁的方田驛(今耒陽市高爐鄉龍王廟),時年59歲。德宗貞元3年(787),宰相齊映貶到衡州任刺史,在山之東面建一涼亭,取名為「合江亭」。順宗永貞元年(805)大文豪韓愈由廣東至湖北,途徑衡州,齊映請韓愈為此亭寫下著名的《合江亭序》「紅亭枕湘江,蒸水會其左。瞰臨眇空闊,綠凈不可唾。……」,後人建「綠凈閣」以此為紀念韓愈。地以人傳,石鼓名聲大振,成為後世文人騷客「朝聖」之地。憲宗元和年間(806-820),有「唐代八大詩人之一」美譽的衡州刺史呂溫,任期間又對合江亭進行擴建裝修;衡陽秀才(唐朝,秀才為最高榮譽,相當於現在「院士」)李寬在合江亭旁建房,取名為「尋真觀」(李寬中秀才書院),在此悉心讀書,為石鼓書院之雛型。刺史呂溫曾訪之,並作《同恭夏日題尋真觀李寬中秀才書院》日記其事。 宋代太平興國2年(978),宋太宗趙匡義為賜「石鼓書院」匾額和學田(朱熹的《石鼓書院記》:「始唐元和年間,州人李寬之所為,至國初時嘗賜敕額」。《國朝石鼓志》卷一事跡篇:「案文獻通考賜額在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與朱子記國初者合」);宋至道3年(997),衡州郡人李士真在石鼓書院內開堂講學、廣招弟子,使石鼓書院成為正式的書院。宋仁宗景佑2年(1035),曾擔任集賢殿校理之職的劉沆,在衡州任知府。這時,他將石鼓書院的故事上報給皇帝,宋仁宗閱後,便賜額「石鼓書院」。由於石鼓書院「獨享」兩度被宋朝皇帝「賜額」的殊榮,而步入石鼓書院的「鼎盛」時期,成為當時與睢陽(又名應天府書院)、嶽麓、白鹿洞齊名的全國著名的四大書院之首。當時全國許多名流都至此講學;如文學家蘇軾、理學鼻祖周敦頤等……。孝宗淳熙14年(1187)理學大師朱熹、張栻在此講學,朱熹作《石鼓書院記》;張栻在亭中立碑,親書韓愈《合江亭》詩和《石鼓書院記》,後人將此鐫製成石碑,置於石鼓書院內,名曰「三絕碑」。仁宗慶歷4年(1044)石鼓書院成為衡州路的官辦學府,有正式教授1人,主要「以經術教導」學生。度宗咸淳10年(1274年)正月,湖南提刑、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駐衡州時,作詩《合江亭》:「天上名鶉尾,人間說虎頭。春風千萬曲,合水兩三洲。……」;諄照十二年(1185),部使者潘田青(一作疇)就原址建屋數間,榜以鼓額,「將以俟四方之士有志於學,而不屑於課試之業者居之」,未竟而去。提刑宋若水繼成,奉先聖先師之像,集國子監及本道諸州印書藏其中。請朱嘉作記,誡諸生勿為科舉功名所亂,而要辨明義利,有志「為己之學」。時戴溪為山長,與諸生講《論語》,有《石鼓論語問答》3卷。七年林田井學教授兼山長凡三年,「補葺經創」,鼎新書院,並刊大字本《尚書全解》40卷。南宋開慶元年(1259),書院毀於兵火。景定元年(1260)提刑俞琰(一作俞炎)命山長李訪「掃地更新」,「盡復舊觀」,增闢園圃,仰高樓,取明德新民文章,為諸生丕揚其義,絕響再聞,士風作振」。提刑黃斡又置田35畝,「以贍生徒」。宋末著名音樂家郭沔曾寄居住石鼓山上,他泛舟於湘江上,創作出「瀟湘水雲(霧)」這首著名的琴曲。 元朝,繼續辦學。然其田於至元十九年(1292)為靈岩寺僧強占,經鄧大白、王復、康莊、程敬直等歷任山長長達62年爭訟,才得歸還。元末又毀於兵火。 明清時石鼓書院不斷擴大,明永樂十一年(1413),知府史中重修書院以待旅遊學者,設禮殿祭祀孔子,乾張祠祭祀韓愈、張拭。天順、弘治年間均有修葺。正德四年(1509)葉釗為山長,講聖賢身心之學、道德之首,剖晰疑義、闡發幽微「時學者翕然雲從」。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湛若水至書院講論「體認」之學,理學家、教育家王守仁的傳人鄒守益亦來大倡「良知」之說。二十八年,知府蔡汝楠以書院為朱熹、張栻、湛若水、鄒守益「過氏之地」,乃重整書院,訂立規約,以學文敦行、辨聲慎習、等倫常、識仁體訓士,刊《說經札記》、《衡汀間辨》、《太極問答》等,「忘倦」達4年(1549-1552)。又請趙大洲、皮鹿門等「海內名公」講學其中,諸士環聽,「宛然一鄒魯洙泗之夙也。」。著名地理學家徐弘祖在其《徐霞客游記》中對石鼓的景色有詳細描述;萬曆四十的(1612)巡撫記事,觀察鄧雲霄大修書院,以「鑄士陶昆」、建有講堂、敬義堂、回瀾堂、大規模、仰高樓、砥柱中流坊、欞星門、風雩、淪浪、禹碑、合江諸亭、其他「殿祠號舍,罔不完葺」,規模極一時之盛,崇禎十五年提學高世泰修葺。青年時的王船山更是多次寫詩詞頌揚石鼓書院。明朝末年,書院再次毀於兵火。 清世祖順治經略大臣洪承疇,將石鼓書院作為軍事指揮所。同年偏沅巡撫袁廓宇上奏清庭,申請重建石鼓書院,衡陽縣知縣余天溥具體負責修復工程。此時,山上建有合江亭、禹王碑、武侯祠、大觀樓、會講堂、忠節祠、七賢祠等建築。石鼓書院為清政府允許恢復的第一家書院,這一時期,書院科舉化,石鼓書院成為傳授舉業、培養科舉人才的基地。康熙七年(1668),知府張奇勛擴建號舍20餘間,「拔衡士之雋者肄業其中,每月兩試之,士風稱最盛」。二十八年,知府崔鳴捐俸「增其所未備」、「督率師徒援古證今,析疑問難」其中。時七賢祠、仰高、大觀二樓,敬業堂、留待軒、浩然台、合江亭及東西齋房等、「日日髹、丹碧上聳、煥然巨觀」。山長多一時之選,如陳正雅、余廷松、林學易、易廷彥、羅瑛、皆湖南名進士,然所援多為科舉之業。咸豐3年(1853)9月~咸豐4年正月(1854),曾國藩、彭玉麟在衡州創建湘軍水師,駐石鼓,石鼓書院附近的水面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石鼓書院改為衡陽官立中學堂,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改為湖南南路師范學堂;民國時期,相繼改為「衡郡女子職業學校」和「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湖南三師),後由於石鼓山無法滿足新型學校要求,學校被遷移至金鰲山;此時,石鼓書院便成為供人游覽、祈祀的風景文化名勝。 1944年7月,石鼓書院原有的樓、閣、亭、祠等建築物,在震驚中外的衡陽保衛戰中被於日軍焚毀。故址內還有唐、明、清碑刻多處。 196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來衡陽視察時,要求恢復衡陽的名勝古跡,諸如石鼓書院、回雁峰等。當時的市委市政府限於歷史條件,僅培植了樹木花圃,建以亭榭,在廢墟上建了一座石鼓公園,無法恢復當時的建築和陳列。 1998年,國家郵政部發行「古代書院」即宋代四大書院郵票時,事先曾來石鼓書院實地考察,終因只見山石、不見書院而以河南登封嵩陽書院代之。 2009年,石鼓書院特種郵票首發式在湖南省衡陽市石鼓書院廣場舉行。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行的「古代書院(二)」特種郵票共有4枚,分別為湖南的石鼓書院、江蘇的安定書院、江西的鵝湖書院、海南的東坡書院,每枚郵票面值1.20元,由當代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范曾和著名畫家鄒玉利設計,以國畫形式表現。
石鼓書院概貌
石鼓書院經過近十次的重修,在修葺的過程中,盡量保持其原貌,現在的石鼓書院主要是由禹碑亭、武侯祠、李忠節公祠、大觀樓、合江亭、朱陵洞組成。 始入石鼓書院,穿過大門,走過長廊,映入眼簾的是禹碑亭。禹碑亭亭柱上題著一副對聯:「蝌蚪成點通,天地衍大文」,此聯為我國現代著名書法家史穆所題,在禹碑亭中央放置著一塊禹碑,為蝌蚪文所做,禹碑為大禹治水功成在南嶽衡山 岣嶁峰所刻,最早見於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其後史乘屢有記載。衡陽石鼓山禹碑亭始建於明萬曆九年(1581),位於石鼓山南面。 明代楊慎為禹碑作釋文亦置於此。 穿過禹碑亭,來到石鼓書院二門前,只見篆書對聯「名修千佛上;至味五經中」於門上,石鼓山與道教文化有頗深淵源,後建立石鼓書院以「四書五經」作為正統教育教材,這幅對聯是對石鼓書院的真實寫照。 透過二門,看到眼前有兩個祠堂,位居其右的為「武侯祠」,位於左的為「李忠節公祠」,武侯祠和李忠節公祠與石鼓書院都沒有很多聯系,但是由於這兩位英雄的事跡都發生在石鼓山,遂將其移至石鼓書院。 嶽麓書院始建於北宋初期。北宋開寶六年(973),朱洞以尚書出任潭州太守,鑒於長沙嶽麓山抱黃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靜環境,接受了劉鰲的建議,在原有僧人興辦的學校基礎上創建了嶽麓書院。初創的書院分有「講堂五間,齋舍五十二間」,其中「講堂」是老師講學道的場所,「齋堂」則是學生平時讀書學習兼有住宿的場所。嶽麓書院的這種中開講堂、東西序列齋舍的格局一直流傳至今。初設講堂5間,齋室52間。 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允則任潭州太守,他一方面繼續擴建書院的規模,增設了藏書樓、「禮殿」(又稱「孔子堂」),並「塑先師十哲之像,畫七十二賢」;一方面積極取得了朝廷對嶽麓興學的支持,以促進書院的更大發展。咸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賜書嶽麓書院,其中有《釋文》、《義疏》、《史記》、《玉篇》、《唐韻》等經書。當時書院學生正式定額六十餘人,奠定了書院的基本格局。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經學家周式擔任山長主持嶽麓書院後,書院得到迅速的發展,學生定額愈百人,周式本人還得到宋真宗的召見和鼓勵。,賜「嶽麓書院」題額,於是「書院稱聞天下,鼓簡登堂者不絕」, 到南宋的乾道年間,嶽麓書院達到鼎盛時期。
湖湘學派
著名理學家張栻主持嶽麓書院,他以反對科舉利祿之學、培養傳道濟民的人才為辦學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面,提出「循序漸進」、「博約相須」、「學思並進」、「知行互發」、「慎思審擇」等原則;在學術研究方面,強調「傳道」、「求仁」、「率性立命」。從而培養出一批如吳獵、趙方、游九言、陳琦等經世之才的優秀學生,湖湘學派多數學者也在嶽麓書院學習過。一時間,大批游學的士子前來書院研習理學問難論辯,有的還「以不得卒業於湖湘為恨」,當時的嶽麓書院成為全國聞名的傳習理學的基地。南宋淳熙七年(1180),張木式去世後,朱熹、真德秀等人對嶽麓書院的辦學和傳播理學,也表現出極大的熱忱。朱熹還將《白鹿洞書院教條》人微言輕正式的學規,頒於嶽麓書院。,朱熹曾兩次來此講學,當時學生達千人,從而使嶽麓書院有「瀟湘洙泗」之譽,幾與孔子在家鄉講學的地方並稱。 從元、明至清初,由於戰亂,嶽麓書院曾兩度遭到焚毀,後來雖然得以重建和恢復,已不復舊觀。清初。書院被禁。後康熙為了表彰理學,放寬書院政策。康熙二十六的(1687)御書「學達性天」匾額,並以十三經、二十一史、經書講義等遣送至嶽麓山,乾隆九年(1744)又御書「道南正脈」匾額送至嶽麓山,嶽麓書院又得以復興。復興後的麓書院,除了對齋舍屢加擴建外,其書院性質也由民辦而逐漸演化為官辦。隨著乾嘉考據學的興起,嶽麓書院往往由從事詁經考史的著名漢學家主持,學習的內容也由理學轉向經史考證,特別是在王文清主院期間,更以「群經教授諸子」。此後羅典任山長,「唯以治經論文,啟誘後進」。道光年間巡撫吳榮光在嶽麓書院增設「湘水校經堂」,專以研習漢學為主。嶽麓書院的最後一任山長是王先謙,他是清末湖南著名的經學家。 清代的嶽麓書院,集聚了一代常識博洽、德高望重的大師,培養出諸如王夫之、陶樹、魏源、左宗棠、胡林翼、曾國藩、郭嵩濤、李元度、唐才常、沈藎、楊昌濟等著名的湖湘學者。
千年學府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新政之議的呼聲中,延續了近千年的嶽麓書院正式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為湖南高等師范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至今,歷經千年,弦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自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化而聞名於世。 書院大門橫匾「嶽麓書院」四個大字,兩邊對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講堂正中懸清乾隆御書「道南正脈」匾,左右壁有石刻「忠、孝、廉、節」四個高1.6米、寬1.2米大字。左右兩廊有清歐陽正煥所書「整齊嚴肅」石刻。講堂屏風正向刊張村撰《嶽麓書院記》。麓書院佔地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分為講學、藏書、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連接,合為整體,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
[編輯本段]河南登封嵩陽書院
書院簡介
嵩陽書院,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區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極峰,面對雙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陽而得名嵩陽書院。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此後,嵩陽書院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明末書院毀於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嵩陽書院經歷代多次增建修補,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制,古樸雅緻,大方不俗。
書院學制
嵩陽書院學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始於唐朝,興盛於北宋,一直到了清朝末年,興學堂以後書院制才被廢除。教學特點: 嵩陽書院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頁,經過近千年的衡讀發展,積累了豐厚的教學經驗,其特點主要是:1、書院既是教育教學的機關,又是學術研究的機關,實行教育教學與學術研究相結合。2、書院盛行講會制度,允許不同學派,不同觀點進行講會,開展爭辯。3、書院的教學,實行「門戶開放」,有教無類,不受地域限制。4、書院以學生個人讀書鑽研為主,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並採用問難論式。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5、書院內的師生關系融洽,感情深厚。書院的名師,不僅以淵博的知訓教育學生,而且以自己高尚品德氣節感染學生。
名家輩出
嵩陽書院,是中州教育史上的一顆明珠,我國古代的高等學府。 宋初,國內太平,文風四起,儒生經五代久亂之後,都喜歡在山林中找個安靜的地方聚眾講學。登封是堯、舜、禹、周公等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據記載,先後在嵩陽書院講學的有范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楊時、朱熹、李綱、范純仁等二十四人,司馬光的巨著《資治通鑒》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陽書院和崇福宮完成的。號稱「二程」的程頤,程顥在嵩陽書院講學10餘年,對學生一團和氣,平易近人,講學鮮感,通俗易懂,宣道勸儀,循循善誘。學生虛來實歸,皆都獲益,有「如沐春風」之感。康熙辛卯年,全省在開封選拔舉人,錄取名額一縣不足一人,僅登封就中了五個。名儒景冬,就這於嵩陽書院,中進士後,曾九任御史。嵩陽書院正是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師資條件,聲名大振,四方生徒摩肩接踵,成為北宋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
書院珍寶
院內的漢封將軍柏人稱「稀世珍寶」。 嵩陽書院內原有古柏三株,西漢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游嵩岳時,見柏樹高大茂盛,遂封為「大將軍」,「二將軍」和「三將軍」。 大將軍柏樹高12米,圍粗5.4米,樹身斜卧,樹冠濃密寬厚,猶如一柄大傘遮掩晴空。二將軍柏樹高18.2米,圍粗12.54米,雖然樹皮斑駁,老態龍鍾,卻生機旺盛,虯枝挺拔。樹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門庭過道,樹洞中可容五、六人。兩根彎曲如翼的龐然大枝,左右伸張,形若雄鷹展翅,金雞欲飛。每當山風吹起,枝葉搖動,如響環佩,猶聞絲竹之音。三將軍柏毀於明末。 關於將軍柏樹齡一直是個神秘的話題。該樹從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趙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陽有周柏,閱世三千歲」的贊美詩句。經林學專家鑒定,將軍柏為原始柏,樹齡有4500年,是我國現存最古最大的柏樹。 細心的遊人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二將軍柏比大將軍柏大得多,為什麼被封為「第二」呢?這里有個「先入為主」的傳說,動人的傳說,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的墨客潑墨揮毫,賦詩贊頌,更留給人們以啟示。 巍巍將軍柏,給嵩陽書院增添了歷史的滄桑感和濃郁的感染力。 門外的大唐碑素有「嵩山碑王」之稱。全稱為《大唐嵩陽觀紀聖德盛應以頌碑》,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寬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內容主要敘述嵩陽觀道士孫太沖為唐玄宗李隆基煉丹九轉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額徐浩的八分隸書。字態端正,剛柔適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隸書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噸,僅碑帽就有10多噸重,古時,人們是怎樣將這么重的碑帽主上去的呢?千百年來,凡到嵩陽書院的遊人都要提及這個問題。在民間,「智立唐碑」這個充滿智慧的傳說故事,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成為品賞大唐碑的重要內容之一。嵩陽書院在我國歷史上以理學著稱於世,以文化瞻富,景觀奇特名揚古今。山巒環拱、溪水長流、松柏參天、環境幽雅、景最清、石幢莠紀故宮銘而文明。書院主要文物有西漢的「將軍柏」和唐朝的「大唐碑」。
千年道場
嵩陽書院在歷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場所,但時間最長,最有名氣的是作為儒教以聖地之後,嵩陽書院初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為嵩陽寺,為佛教活動場所,僧待多達數百人。隋煬帝大業年間(605——618年),更名為嵩陽觀,為道教活動場所。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年),名為嵩陽書院,以後一直是歷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明末書院毀於兵火,歷經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時期,學田1750多畝,生徒達數百人,藏書達2000多冊。清代末年,廢除科舉制度,設立學堂,經歷千餘年的書院教育走完了這的歷程。但是,書院作為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永遠載入史冊。 嵩陽書院在古代並不是單純的指一個院落而言,而是由一個主體院落和周圍多個單體建築群組合而成,其地域分布比較廣闊。大至而言,建築共分五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先聖殿,講堂,道統祠和藏書樓,除我們看到的嵩陽書院建築外,屬於書院的建築物,比較有名的還有位於嵩陽書院東北逍遙谷疊石溪中的天光雲影亭、觀瀾亭、川上亭和位於太室山虎頭峰西麓的嵩陽書院別墅-君子亭;書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嶺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築。
[編輯本段]河南商丘應天書院
應天書院,又名睢陽書院、南京書院。位於商丘縣城南。因為商丘在唐供稱為睢陽,北宋景德三年升為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又升格為南京,為當時四京之一。商丘瀕臨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輻輳,隋唐以來,已發展成為一方都會。宋代的應天府書院就設立在商丘的繁華鬧市中。應天書院位於商丘舊城州之東。其前身是後晉時楊愨所辦的私學,後經其學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發展,學子們「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北宋政權開科取士,應天書院人才輩出,百餘名學子在科舉中及第的竟多達五六十人。 宋真宗時,因追念太祖自立為帝,應天順時,將宋太祖趙匡胤發跡之處宋州(今商丘)於1006年改為應天府,1014年又升為南京,處陪都地位。l009年,宋真宗將該書院正式賜額為「應天府書院」。宋仁宗時,又於l043年將應天書院這一府學改為南京國子監,使之成為北宋的最高學府之一,相當於現在的社會科學院。 後該書院在曹誠等人尤其是應天知府、著名文學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擴展。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學家晏殊出任應天知府,聘請著名學者王洙為書院「說書」,王洙博學多才,應天府書院在他主持下「其名聲著天下」。仁宗景佑二年,應天府書院改為府學,晏殊又聘請因服喪而退居睢陽的范仲淹執教,任教期間,范仲淹撰寫《南京書院提名記》。當時的應天府書院,是中州的一大學府,據《宋史》記載:「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晏殊)始。」從大中祥符以後的二十餘年間,應天府書院的學生「相繼登科,而魁甲英雄,儀羽台閣,蓋翩翩焉,未見其止」。明正德六年遷城,應天書院也遷往今地——城內中山東二街路北。現存有大成殿、明倫堂、月芽池等建築。原大成殿內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明倫堂為學堂。這兩座建築均為歇山式建築。

⑦ 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經濟狀況怎樣

光山人現身在南方,我來說兩句:家鄉光山史上是個國家級貧困縣,但是這是因為它作為中國紅色土地,與隔壁同為貧困縣的新縣,同為革命時期紅四方面軍誕生地,改革開放,受黨中央國務院的照顧,縣優先成為國家級貧困縣,享受重多的好處,再加上其本身並不貧困,所以近年來一直都在爭取申請為縣級市,但是市政府遲遲不批准,多人說是光山縣和新縣都靠近湖北,怕一但申市成功,肥水流入外人田。骨幹企業茁壯成長。平煤藍天化工、白鯊針布產業、辰龍茶葉加工等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天瑞水泥、布魯哈針布、合成氨擴建等新項目進展順利,一批成長型骨幹企業撐起該縣工業的一片天。該縣65家規模企業,非公企業有62家,佔95%。目前,該縣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公企業達100家,其中年產值3000萬元的骨幹企業18家,納稅500萬元以上的明星企業2家。特別是白鯊公司與西班牙布魯哈公司的聯姻與對接,總投資1億元的針布產業化項目的正式投產,真正實現了光山利用外資「零」的突破,也宣告了全國最大針布生產基地的誕生。
其二光山是附屬大別山區,糧食物產豐富,且是中國史上的四大名茶---信陽毛尖的故鄉,作為其主要特產之一,同鄉在湖北武漢市,浙江寧波杭州等地,都有光山茶商一條街之稱,可見其盛!此外還盛產板栗,棗類,養魚業等特色產業精彩紛呈。現場充絨、茶葉運銷、麻鴨青蝦養殖等特色產業已成為光山的一張名片、一個品牌,不僅業內知名度高,而且在全國也享譽盛名。目前,該縣現場充絨業規模達1萬戶,羽絨加工廠19家,服裝加工廠50家,布料輔料經營近百家,就業人員超過10萬人,經濟總量達25億元之巨,每年新增萬元收入的家庭1000戶以上,是全國著名的羽絨材料集散地,被譽為「羽絨產業之鄉」。而以藍天茶葉加工廠、辰龍茶葉公司和大別山茶市為依託的茶葉運銷業,同樣創造著「買全國、賣全國」的奇跡。據統計,光山人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開辦茶莊、茶社、茶館2000餘處,從業人員2萬余名,年銷茶葉1000萬公斤以上。
其三,光山近年來流行:頭發經濟」 年入近億元 「剪辮子,收頭發!」一聲聲吆喝,竟然「喊」出一項新興產業。如今,光山縣「頭發經濟」日漸紅火,近3000名農民利用農閑收購頭發,年創產值近億元。

上世紀80年代,光山縣農民頭發商處在收頭發的起始階段,僅僅在方圓幾十里的鄉村步行吆喝「剪辮子,收頭發」;如今,隨著「頭發經濟」逐漸形成,他們膽子大了,視野開闊了,騎上摩托、開上小車,在全國各地走街串巷用高音喇叭喊。在全國不少地方,有固定的理發店為他們攬收頭發,等他們定期前去收購。在該縣的南向店、文殊、晏河等鄉鎮,山東青島、聊城,廣東惠州,河南許昌等發藝品公司都派駐有常年進貨商,大量求購這些農民頭發商從全國各地收回的頭發,再由廠方加工處理,做成假發套等工藝品,出口到美國、法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其四,光山縣勞務經濟品牌效應驚人:前不久,北京市區今年以來最大的一項拆除工程———北京吉普車廠20萬平方米拆除改造工程被中天通公司一舉奪標,該公司的董事長徐朝華就是光山縣在京務工的青年。此外,北京萬泉公司董事長徐茂海、宏安達董事長余自安等還被北京市評為外來優秀務工青年……這是光山縣構建誠信勞務、打造特色勞務帶來的品牌效應。

目前,該縣已形成「茶葉運銷」、「現場充絨」、「水泥預制」、「建築拆遷」、「技能培訓」等具有自己特色的五大勞務品牌。靠著這些品牌,每年勞務輸出達20萬人,勞務收入9億元,光山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5來自勞務收入,今年4月份,該縣被省政府確定為勞務輸出基地縣。

光山縣有近30萬人的剩餘勞動力,勞動力資源豐富。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加大勞務輸出力度,首先把構建誠信勞務作為作強勞務經濟的著力點,取信社會大眾、服務勞務市場。他們把實施黨建「金橋工程」作為建設誠信勞務的有效載 體,在全國11個省、市建立駐外黨支部31個,為外出務工黨員搭建創業平台,通過這一平台為務工者開辟了一條形式多樣的綠色通道。如河棚鄉黨委駐北京萬泉建築物拆除有限公司黨支部成立拆遷信用聯合體,該聯合體上掛公司黨支部,外聯市場,內聯廣大務工者,本著統一計劃組織、統一培訓指導、統一履行責任的「三統一」原則,把在京務工者分門別類地有機組織起來,整合勞力資源,形成勞務優勢。這樣的誠信聯合體該縣在全國有30多個,初步形成了統一、競爭、有序的誠信勞務市場,贏得了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與此同時,該縣把發展勞務經濟同本地傳統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品牌勞務,突出特色優勢,做大做強勞務產業。一是打造「經營型」特色勞務。依託豐富的特色農業資源,組織務工者通過販銷傳統的「茶、花、蝦、鴨」等農副產品知名品牌,有8000多農民常年走南闖北搞販運,每人年增收3000元以上。二是打造「資源型」特色勞務,依託水產養殖、建材資源,組織1.2萬余農民外出從事「現場充絨」行業,2萬余名農民外出從事水泥預制。三是打造「候鳥型」特色勞務,農忙務農、農閑打工,10萬農民亦農亦商,實現生產、務工兩不誤。四是打造「創業型」特色勞務。組織有技術有膽識的外出務工者開工廠辦公司,大膽創業。河棚鄉在首都的「拆除大王」徐茂海擁有的「萬泉鐵軍」,已成為中國建築物拆除行業的知名品牌。五是打造「智力型」特色勞務,大力開展職業技能教育。通過先培訓後輸出、以培訓促輸出、訂單培訓定向輸出等路子,該縣有3000餘農民攜技術在外開設電腦、電焊、裁剪、家電、車床、汽車摩托維修等21個專業技能培訓,年收入高達萬元以上。

輸出勞動力,引回生產力。打工者出門、投資者返鄉就像雙迴路電流一樣,把光山與外界聯系在一起,帶回了信息、資金、技術。去年以來,該縣在外務工人員回鄉辦規模以上企業100多家,總投資15億元。
其五,園區經濟脫穎而出。目前,該縣官渡河工業園區、天瑞建材工業集聚區和十里羽絨加工廠已初具規模,園區經濟已成該縣經濟的強力引擎。2008年,隨著白鯊針布公司年產30萬米彈性針布、天瑞集團日產5000噸干法水泥生產線和1萬噸羽絨加工項目的入駐和投產,將帶動和引進更多項目、更大公司入駐園區、投資光山,一個強大的光山工業集聚區即將崛起。

其六,名牌戰略效應凸現。通過實施科技創新和質量創優戰略,該縣已有藍天玉葉、白鯊針布、三元爐具、鑫泰食品、慨爾康鞋業等多家企業榮獲省著名商標,涌現出錢財大米、光華食品、雲山機床等一批品牌產品,辰龍茶葉公司和白鯊針布公司還獲得農業部「誠信民營企業」和省「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品牌帶動已成為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2008年,該縣計劃培育品牌產品3個,申報專利技術2項。

相比湖南 怎麼講呢?一是你所說的范圍太大,涉及的面最廣,用一句話來回答,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⑧ 法家,墨家,儒家,道家,兵家的創始人分別是誰

1、法家創始人:李悝。

李悝,魏國安邑人。中國戰國時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變法。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

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余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

他匯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法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現已失傳。其「重農」與「法治」結合的思想對商鞅、韓非影響極大

2、 墨家創始人:墨子。

墨子,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

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3、儒家創始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4、道家創始人: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胡適曾推測老子生於周靈王初年,當公元前570年),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苦縣,古縣名,史學界普遍認為在今河南省鹿邑縣)。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稱之為「太上老君」。

5、兵家創始人:孫武。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8)商丘宏創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法家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及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在中國傳統法治文化中,齊國的法治思想獨樹一幟,被稱為東方法家或齊法家。齊國是「功冠群公」的西周王朝。

開國功臣姜太公的封國,姜太公的祖先伯夷輔佐虞舜,制禮作教,立法設刑,創立始禮法並用的制度。太公封齊,簡禮從俗,法立令行,禮法並用成為齊國傳承不廢的治國之道。

管仲輔佐齊桓公治齊,一方面將禮義廉恥作為維系國家的擎天之柱,張揚禮義廉恥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強調以法治國,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以法治國的人。

至戰國時期,齊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和百家爭鳴的策源地,繼承弘揚管仲思想的一批稷下先生形成了管仲學派。管仲學派兼重法教的法治思想成為先秦法家學派的最高成就。在稷下學宮「三為祭酒」、深受齊文化熏陶的荀子,還培養出韓非和李斯兩位法家代表人物。

先秦法家主要分為齊法家和秦晉法家兩大陣營。秦晉法家主張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齊法家主張以法治國,法教兼重;秦晉法家奉法、術、勢為至尊與圭臬,齊法家既重術、勢,又重法、教。

春秋戰國時期,法家思想作為一種主要派系,他們提出了至今仍然影響深遠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觀念,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法制的高度重視,以及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這些體現法制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中央集權者穩定社會動盪的主要統治手段。

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法家主張「以法治國」,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

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法家重視法律,反對儒家的「禮」,反對貴族壟斷經濟和政治利益的世襲特權,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勞與才幹授予官職。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件的所有權。「興功懼暴」,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興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富國強兵,取得兼並戰爭的勝利。

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張。韓非則集法家大乘,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把守舊的儒家諷刺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墨家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尚賢尚同是墨家的基本政治綱領。墨家與儒家並稱「顯學」。以下是墨家的觀念。

倫理觀∶提出「兼愛」,主張愛不應有親疏、上下、貴賤、等級的分別。他認為天下之所以大亂,是由於人不相愛。

政治觀∶主張「尚賢」、「尚同」,提倡選任賢才,消除階級觀念,使天下大治,主張「非攻」,反對一切侵略戰爭。

經濟觀∶反對奢侈的生活,主張節儉,提出「節用」、「節葬」、「非樂」的思想。

宇宙觀∶提出「非命」,認為命運不能主宰人的富貴貧賤,強調只要通過後天的努力就可以改變。為了求福避禍,他又主張「尊天」、「事鬼」。

由於墨家從創始人墨子到主要的代表人物,都是社會中底層的學者,所以墨家更能體會到戰亂時期社會中勞動人民的凄慘生活,所以相對於儒家的過分講求「禮」,墨家更注重刻苦、節儉的生活習慣,而且不吝於做低層的勞動工作,被儒生辱為「淫巧之技」,生活上的偏差,立場上的對立,和思想上比「仁愛」更難遵從的「兼愛」,使得墨家並未得到統治者的支持,日後發展不大。

儒家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在對人性的論述上,他認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惡,也是戰國時期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的表現。

道家

道家以「道」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見於西漢歷史學家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當初也叫道德家。從廣義上來說,主要分為老莊派、黃老派、楊朱派三派,其中老莊派以大道為根、以自然為伍、以天地為師、以天性為尊,以無為為本,主張清虛自守、無為自化、萬物齊同、道法自然、遠離政治、逍遙自在。

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體現了「離用為體」的特點,因此成為了歷代文人雅士遠離殘酷現實的精神家園。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列子等;黃老派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張因俗簡禮、兼容並包、與時遷移、應物變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國、刪繁就簡、休養生息,政治理想是大一統。

體現了「離體為用」的特點,成為了歷次大亂之後政府治世的急救包。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駢、環淵等;楊朱派主張全生避害、為我貴己、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屬於道家的別支,代表人物楊朱、子華子。春秋戰國後,因不容於世,後湮滅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盤繼承。

道家哲學不同於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是解釋此原理的內涵,從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世界空間。

透過對此一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的認識,道家哲學發展出迥然不同於儒家的社會哲學,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形態的束縛。所以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先存立場,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

由此道家黃老派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並提出了因循天性、順勢而為、寬刑簡政、休養生息等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主張,而老莊派認為現實中充滿了束縛和限制,大至鯤鵬,小至蜩鳩,都需要憑借一定的外部條件才能活動,即它們都是「有所恃」的。

為了擺脫所有的束縛,達到完全「無所恃」的精神自由, 就需要「齊物」「逍遙」的生活態度。另外,老莊派還提出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認識原理,以實現人的知識能力的解放;提出了「謙」、「弱」、「柔」、「心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來面對世界,以實現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

同時,老莊派還講究「人天合一」、「人天相應」、「 為而不爭、利而不害」、「修之於身,其德乃真」、「虛心實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法於陰陽,以朴應冗,以簡應繁。」 等等;而楊朱派認為所有的人都一毛不拔,同時互不侵害,就可天下大治。

政治觀∶老莊派追求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主張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黃老道家追求大一統,主張因俗簡禮、寬刑簡政,依道生法,依法治國。兩者都主張無為而治。

人生觀∶黃老道家主張因循萬物,身國同治,老莊派主張萬物都有對立面,物極必反。因此,人們必須「知足寡慾」、「柔弱不爭」、「順應自然」,拋棄一切禮教的枷鎖,才能避免災禍。

兵家

兵家重點在於指導戰爭,在不得不運用武力達到目的時,怎麼樣去使用武力。創始人是孫武,兵家又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類。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孫武、司馬穣苴;戰國有孫臏、吳起、尉繚、魏無忌、白起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黃帝陰符經》、《六韜》、《三略》、《孫子兵法》、《司馬法》、《孫臏兵法》、《吳子》、《尉繚子》等。各家學說雖有異同,然其中包含豐富的樸素唯物論與辯證法因素。兵家的實踐活動與理論,影響當時及後世甚大,為我國古代寶貴的軍事思想遺產。【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兵家是中國古代對戰略家與軍事家的通稱,又特指先秦對戰略與戰爭研究的派別。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孫子兵法》、《吳子》、《孫臏兵法》、《司馬法》、《六韜》、《三略》和《尉繚子》等。

兵家集大成者是孫武的《孫子兵法》。中國自古以來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視的。 兵書在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兵書產生於西周,成熟於春秋。

如何從宏觀上把握戰爭,是兵法的關鍵。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關繫到一國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或被人奴役的大事。兵法也可以將它看成既是一部如何統治國家,制定國家戰略的指引;又是一部如何領兵打仗,制定戰爭戰略與策略的書本。

熱點內容
學畫越野車視頻 發布:2025-09-21 06:24:30 瀏覽:783
依維柯房車什麼價錢 發布:2025-09-21 06:16:27 瀏覽:160
房車創意車型名 發布:2025-09-21 06:07:30 瀏覽:790
福州越野e 發布:2025-09-21 05:36:32 瀏覽:117
重慶雷霆房車銷售 發布:2025-09-21 05:36:22 瀏覽:358
安卓版聖安地列斯豪車mod包 發布:2025-09-21 05:12:23 瀏覽:161
皮卡三槍卡組三倍聖水 發布:2025-09-21 04:56:53 瀏覽:433
麥卡動力生活房車官網 發布:2025-09-21 04:39:05 瀏覽:736
重慶商務車拉活軟體 發布:2025-09-21 03:50:57 瀏覽:934
南寧二手皮卡車買賣 發布:2025-09-21 03:42:43 瀏覽: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