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雷波馬自駕游旅遊攻略
❶ 雷波哪裡有好玩的地方
風景名勝早在明清兩代至民國時期,雷波的風景名勝就有雷波盪、龍湖、落水湖、龍洞、垂珠洞、雷神洞、寧遠樓、回波塔、八仙洞、溫泉、葡萄井和錦屏聳翠、龍頭山勝景、海池清濁、龍洞飛泉、天生橋梁等10餘景,後多遭毀壞。現雷波縣境內有鍾靈競秀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馬湖;自然景觀優美的麻咪澤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還有獨具魅力的彝族歷史文化和三國遺址,是極具開發潛力的旅遊風景區。隨著溪洛渡電站上馬,基礎設施得到大力改善,正越來越為國內外投資者看好。
孟獲殿
馬湖中有一綠樹掩映,風景秀麗的小島,形如龜,俗稱金龜島,島上有座全國獨一無二的彝族寺殿——金龜島海龍寺孟獲殿,該寺共有二樓七殿,二樓:魁星樓、紫微樓;七殿:靈宮殿、觀音殿、孟獲殿、大雄殿、老君殿、三仙殿、灶王殿。供奉的神像有108尊。1996年金龜島海龍寺孟獲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在申報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龜島海龍寺孟獲殿,坐北朝南,寺殿內供奉著三尊彝族菩薩,中座為孟獲、身披大紅氈衣,腰佩寶劍,左邊是其弟孟優大將軍,右邊是軍師摩鐵大將軍。他們皆身著彝族服裝,形象威武,氣宇軒昂,栩栩如生,以漢族佛教菩薩同尊一寺而奇,是我國彝民族中唯一寺殿。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雷波馬湖
雷波馬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境內,面積100平方公里,距縣城47公里,距西昌和樂山各280公里,距宜賓137公里。景區由馬湖、金沙江峽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組成,是小涼山深處一顆璀璨的風景明珠。
馬湖屬高原大型天然深水湖泊,水域面積73平方公里。東、西、南三面為高山屏障,北面為玄武岩、石灰岩碎塊堆積而成的天然石壩。湖區港灣深幽,湖岸曲折多變,湖底灰岩層光滑細膩,無淤泥,湖水四季盈盈,清澈透明,無任何污染。湖周沿岸由茶園和森林環繞,林木蒼翠,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風光秀美綺麗。金沙江峽谷山體陡峭,江水湍急,絕壁高聳,怪石如林,極為險峻。區內為彝族聚居地,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寨,歷史和文化遺跡,為景區增添了情趣。
馬湖景區內分布著大量原始森林,古樹參天,藤蔓纏繞,地衣苔蘚遍地,充滿了原始古樸氣息。
龍湖溶洞
雷波馬湖龍湖溶洞位於雷波縣城東北部的馬湖南岸山腳下,距環海公路200米。洞口隱沒在郁蔥的樹林之中,從公路到洞口有一蜿蜒小徑供遊人進洞觀覽。
龍湖溶洞深不可測,至今尚無人走到盡頭而找到第二個出口。洞內氣流暢通,涼風習習。洞高處達5餘米,最寬處達3餘米,低窄之處只能讓人蹲卧爬行通過。洞壁石鍾乳、石筍、石花等千姿百態、晶瑩剔透,並有珍禽築巢,令人美不勝收,留連忘返。
雷波盪
雷波盪位於縣城西部縣委機關所在地內,據《雷波廳志》記載,雷波盪在城西參府署內,形圓如規,周五十餘丈,瀦水清澈,四時不消,據傳說雷波縣因先有雷波盪而得名。
嘛咪澤
省級自然保護區嘛咪澤,位於雷波縣城西北94公里處,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風頂余脈的一片原始森林,保護區面積3.88萬公頃,地勢西高東低,最低海拔1130米,主峰最高海拔3961米,氣候垂直分帶,從低至高依次為低山溫暖氣候帶,中山下部溫濕氣候帶,中山上部冷濕氣候帶,山頂高寒濕潤氣候帶。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從下到上分為人工林、山地落葉灌叢、山地常綠針葉林、山地落葉闊葉林和亞高山草甸帶。其植被種類繁多,有高等植物168科463屬1247種,國家一級保護名貴古生植物珙桐、連香樹、紅豆杉、桫欏、水青樹等9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3種,省級重點保護植物14種,脊椎動物30目84科221屬388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大熊貓、四川山鷓鴣、雲豹、牛羚、綠尾虹雉、黑頸鶴、林麝等7種;二級保護動物43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14種。素有「亞熱帶動植物基因庫」之稱。
保護區內景點有40多處,著名的有雲海、日出、晚霞、瀑布、雪景、原始森林,杜鵑花紅、白、黃、紫諸色俱全,每年從4到8月,隨海拔高度不同而先後開放,持續時間長達5個月之久,漫山遍野,形成了花的海洋;有數百畝成片的原始珙桐林,花開似鴿子飛翔,平均密度為每公頃65株,在中國境內罕見。林中奇花異草、溝壑縱橫、峰巒疊嶂、山谷深切、地勢陡峭、雲海茫茫、急流飛瀑,組成了一個壯觀綺麗、神秘奇特的高山生態自然景區。
溪洛渡水電站
溪洛渡水電站位於金沙江下游,雷波縣和雲南省永善縣境內,為金沙江下遊河段梯級開發規劃的第三個梯級,是金沙江上最大的水電站,中國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三的巨型水電站,也是世界第一高壩電站。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有攔沙、防洪、旅遊等綜合效益的世界級水電站,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正常蓄水位610米,庫容量141.7億立方米,最大壩高278米,它將波濤洶涌的江水攔腰斬斷,形成「高峽出平湖」,綿延208公里的金沙江峽谷水上旅遊走廊。
樂水湖
位於雷波縣城東北1.5公里處,橫亘於海灣鄉之中,呈南北走向,湖面面積約700畝,積雨面積約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米,最深處13米,常年蓄水330萬立方米,有效取水137萬立方米,是一個高山淡水湖泊。湖泊與雷波縣城錦屏山交相輝映形成山湖城一體,一城青山半城湖的意境。湖岸農舍炊煙雞犬相聞,一派田園風光景象。上個世紀50年代曾全部乾枯,當地人以為神靈作祟,故名「落水湖」,後改稱為「樂水湖」取「智者樂水」之意。該湖小巧玲瓏,環境優越,開發的指導指導思想是建成與縣城相連接休閑度假的旅遊勝地和雷波縣城的「後花園」。
黃茅埂
關於黃茅埂,歷史上圍繞它所發生的事件很多,為它增添了不少人文和神秘色彩。遠古時彝族祖先古侯,曲涅部落從雲南遷徙涼山,到美姑會盟定居時,就曾歷經艱險翻越過黃茅埂。三國時,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南征,自率領一路大軍沿金沙江而上,經雷波小谷堆翻越黃茅埂,進軍卑水(今昭覺、美姑一帶)。彝族的一代畢摩宗師阿蘇拉則,結束了多年游歷參學,晚年就在黃茅埂的龍頭山下比爾岩洞,潛心修道,從事彝文經書的整理,他去世後其子孫還修建有保存,傳承其父遺留經書、道具的藏經樓……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黃茅埂確實不同凡響,不愧為「涼山第一山」。
黃茅埂山勢雄偉壯觀,特別是南端的龍頭山,地勢非常險峻,形似龍頭,時常雲霧繚繞,猶如飛龍騰空。此外,自然資源也很豐富,山脊的東西兩側,特別是東側,擁有大片原始森林,主要樹種為杉、樺、松、柏和硬雜木林等,山頂也較平坦,有草場約50萬畝,溪溝、山泉較多,水源充足,是良好的天然牧場。
黃茅埂的景觀,用什麼來形容和概括呢?無論是日出、雲海、草場,還是春色、雪景……都無法涵蓋其神韻。翹首仰望、遠眺,它是何等雄偉,氣勢磅礴,浩瀚、瑰麗、神奇,雲濃霧密,莽莽蒼蒼,向下俯視、鳥瞰它又勢如奔馬,宛如游龍,逶迤、崢嶸、壯麗、綿延千里,寥廓無涯。
黃茅埂日出:在黃茅埂欣賞日出,可以不受季節的限制。黃茅埂山頂,地勢較平坦,視野開闊,有「會當臨絕頂,一攬眾山小」的感覺。天氣晴朗時,可以隱隱約約看見群山遠處,像金色飄帶般的金沙江,閃耀著淡淡的金光。如果是春天來到黃茅埂山頂,而且又是明媚清新的早晨,山頂的草地上泛著的晶瑩露珠,空氣里彌漫著破曉時的陣陣寒意,山野間不時傳來零零星星的鳥鳴聲,整個世界非常寂靜,夜空開始發亮了,天色已經微明,在東方,可以看見一道亮光,上邊呈藍綠色,下邊是粉紅色,最後成為一道金紅色的光,整個天際越來越大,亮光愈來愈呈現粉紅色,愈來愈明亮了,湛藍色的底色漸漸退去。一輪紅日,冉冉東升,此時的黃茅埂也被染成了紅色,慢慢地太陽由紅色變成了金色,整個山野也變成了金黃色,我們每個欣賞日出的人,都變成了小金人,霞光滿天、雲空廣袤,迎著清晨和煦而清新的山風,真爽啊!
黃茅埂牧場:來到黃茅埂,不能不到牧場去看看,佔地近20萬畝的黃茅埂牧場,屬高山草場,來到此地宛如來到了內蒙古草原。真是無法想像,在莽莽蒼蒼的黃茅埂,還有如此綠草如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令人驚嘆不已。這里牧草豐盛,地勢和緩平坦,是綠色生態之游,放牧的最佳之地。在這個高山草原上,現在主要是放牧高原之舟——氂牛,還有黃牛、羊、馬等。由於氣候和山地的因素,繁殖力不高,數量很少,而氂牛在此如魚得水,繁殖力特強,現草場上放牧著集體和個人的3000多頭或黑白相間,或純黑色,膘肥體壯的氂牛。由於是敞放,氂牛或三五成群,或孤身獨往,悠然自得,遍布在草原的每一個角落。春天,索瑪花盛開在草坡嫩綠的草葉上,在這充滿誘惑的季節里,牧民躺在綠茵茵的草地上,當流動的山風掠過草地、掠過頭頂時,不免心猿意馬,頓感心曠神怡,牧民的歌聲,粗獷渾厚,與春天的旋律交織在一起,蒼茫的天際與綠草如茵的牧場,頓覺顯得格外空曠、廣袤。走到草場邊沿的地方,裸露的石頭,無規則橫七豎八,躺在那裡並泛著幽暗的光,與明快的草綠色形成了巨大視覺反差,在一些坡地的較高處,生長著一叢叢低矮的高山灌木。在低凹的地方,終年雨水、霧水,植被凝聚,形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塘,顯得那樣嬌氣清澈,有的還形成涓涓溪流,流向遠方,匯入大江大河,這是黃茅埂的生命之泉。
黃茅埂花海
黃茅埂的花那是遠近聞名的,花的種類無法統計,各種花木千姿百態,爭奇斗艷,每當春天來臨,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季節,黃茅埂的井葉特西、西甘薩、合姑洛等地,無論是在河谷、山腰、山頭,還是牧場、地邊、草甸,到處都是百花盛開,花團錦簇,色彩斑斕。特別是美麗的索瑪花,一片一片鋪在山坡上,黃茅埂就像披上了一個巨大的錦緞。站在遠處眺望,迎著和煦的山風,索瑪花的花海里翻騰著波濤,到處散發醉人的花香,為黃茅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❷ 雷波馬湖好玩不
雷波馬湖風景區介紹及其推薦景點如下:
雷波馬湖: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境內,面積100平方公里,距縣城47公里,距西昌和樂山各280公里,距宜賓137公里。景區由馬湖、金沙江峽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組成。
馬湖地質公園
馬湖地質公園在大地構造上位於「楊子准地台」西部,四川西南部「川滇南北向構造帶」與四川盆地「新華夏系沉降帶」的交接地帶。地勢呈南高北低、西高東低的扇形,屬中高山強烈切割區,山脈呈南北--北東向延伸。
公園以高山湖泊、溶洞、穹盆構造等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以峽谷地貌景觀、三國文化遺址及彝族文化為輔,並與原始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諧共存,組成一幅中國古典的自然圖畫,是一個以高山湖泊、峽谷、岩溶洞穴為特色,集湖、瀑、島、溶洞、天坑、石林、峽谷、原始密林、三國文化和彝族風情為一體的綜合性自然公園。
海龍寺
海龍寺建於明萬曆年(公元一五五六年),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一七八三年)修復,主要塑有孟獲、孟優、摩鐵三尊彝人首領雕像,在動亂時期無人看管,年久失修,損失殆盡。一九九七年雷波縣人民政府撥款進行了部分維修,一九九六年九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00七年二月縣人民政府撥款四百萬進行了全面修繕,重塑了孟獲、孟優、摩鐵三尊神像及部分神像。海龍寺孟獲殿是我國僅存的一座紀念彝族歷史英雄人物的寺殿,是彝漢人民團結、和解、和諧的免徵。
金龜戲水
據專家考證,很久很久以前,風景優美的雷波馬湖並非湖泊,而是條不大不小的河流。不知何年何月,黃琅地區發生強烈地震,河流下游的山體垮塌,泥石將河流攔腰截斷,猶如築起一條攔河大壩,河中之水被擋住去路,很快便形成了湖。而今馬湖南北長5.63公里,東西寬1.5公里呈河流狀便是佐證。
母豬卧岩
在雷波馬湖觀賞風景,要到母豬卧岩景點,必須乘船前往。母豬卧岩景點在馬湖東岸荊竹嘴山下的湖邊,距水面最多十米遠。馬湖十景中母豬卧岩最為逼真。
小船在藍茵茵的湖面盪漾,湖邊的一塊巨石下,有一個小岩洞,洞中有一長2米多,寬1米的長圓形石頭,其形其態就是一頭母豬側卧給豬仔餵奶,母豬卧岩因此得名。
過去的2007年是農歷豬年,豬與人的關系卻搞得十分緊張。全國物價普遍上漲,與豬不無關系。為此,國家出台政策,凡養一頭母豬者補助五十元,不僅如此,而且還大力扶持養豬大戶,解決他們養豬遇到的具體困難。在馬湖邊,不乏當地人劃船到景點,為岩洞中的母豬燒香,祈求豬仙保佑養豬順利。
鵝公飛渡
馬湖東部的唐家山地勢平緩,漫山遍野全是茶樹,是馬湖綠茶的主產地。唐家山上半截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都被雲霧籠罩,山顛聳入雲霄。雲霧之下,山坡緩緩而下,一直伸入馬湖。然而,就在山體快入湖水的地方,一直平緩的山坡,分成三座小山。這三座小山中間一座較小,形似天鵝的頭,兩邊兩座大些,又像天鵝突起的翅膀。三座小山連起來看,就是一隻天鵝從天而降,直撲馬湖水面。
五馬歸槽
五馬歸槽景點離馬湖東岸大約有2公里,在湖東岸金海山與國家山相連接的地方。說來也奇怪,在兩座大山連接處,形成一片弧形的開闊地,就在開闊地上,有五道各不相連的小山樑,這五道小山樑有頭有身,形如在馬廄槽前站立的駿馬,世人稱之為五馬歸槽。
❸ 涼山雷波縣有什麼好吃好玩
風景名勝早在明清兩代至民國時期,雷波的風景名勝就有雷波盪、龍湖、落水湖、龍洞、垂珠洞、雷神洞、寧遠樓、回波塔、八仙洞、溫泉、葡萄井和錦屏聳翠、龍頭山勝景、海池清濁、龍洞飛泉、天生橋梁等10餘景,後多遭毀壞。現雷波縣境內有鍾靈競秀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馬湖;自然景觀優美的麻咪澤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還有獨具魅力的彝族歷史文化和三國遺址,是極具開發潛力的旅遊風景區。隨著溪洛渡電站上馬,基礎設施得到大力改善,正越來越為國內外投資者看好。
孟獲殿
馬湖中有一綠樹掩映,風景秀麗的小島,形如龜,俗稱金龜島,島上有座全國獨一無二的彝族寺殿——金龜島海龍寺孟獲殿,該寺共有二樓七殿,二樓:魁星樓、紫微樓;七殿:靈宮殿、觀音殿、孟獲殿、大雄殿、老君殿、三仙殿、灶王殿。供奉的神像有108尊。1996年金龜島海龍寺孟獲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在申報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龜島海龍寺孟獲殿,坐北朝南,寺殿內供奉著三尊彝族菩薩,中座為孟獲、身披大紅氈衣,腰佩寶劍,左邊是其弟孟優大將軍,右邊是軍師摩鐵大將軍。他們皆身著彝族服裝,形象威武,氣宇軒昂,栩栩如生,以漢族佛教菩薩同尊一寺而奇,是我國彝民族中唯一寺殿。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雷波馬湖
雷波馬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境內,面積100平方公里,距縣城47公里,距西昌和樂山各280公里,距宜賓137公里。景區由馬湖、金沙江峽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組成,是小涼山深處一顆璀璨的風景明珠。
馬湖屬高原大型天然深水湖泊,水域面積73平方公里。東、西、南三面為高山屏障,北面為玄武岩、石灰岩碎塊堆積而成的天然石壩。湖區港灣深幽,湖岸曲折多變,湖底灰岩層光滑細膩,無淤泥,湖水四季盈盈,清澈透明,無任何污染。湖周沿岸由茶園和森林環繞,林木蒼翠,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風光秀美綺麗。金沙江峽谷山體陡峭,江水湍急,絕壁高聳,怪石如林,極為險峻。區內為彝族聚居地,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寨,歷史和文化遺跡,為景區增添了情趣。
馬湖景區內分布著大量原始森林,古樹參天,藤蔓纏繞,地衣苔蘚遍地,充滿了原始古樸氣息。
龍湖溶洞
雷波馬湖龍湖溶洞位於雷波縣城東北部的馬湖南岸山腳下,距環海公路200米。洞口隱沒在郁蔥的樹林之中,從公路到洞口有一蜿蜒小徑供遊人進洞觀覽。
龍湖溶洞深不可測,至今尚無人走到盡頭而找到第二個出口。洞內氣流暢通,涼風習習。洞高處達5餘米,最寬處達3餘米,低窄之處只能讓人蹲卧爬行通過。洞壁石鍾乳、石筍、石花等千姿百態、晶瑩剔透,並有珍禽築巢,令人美不勝收,留連忘返。
雷波盪
雷波盪位於縣城西部縣委機關所在地內,據《雷波廳志》記載,雷波盪在城西參府署內,形圓如規,周五十餘丈,瀦水清澈,四時不消,據傳說雷波縣因先有雷波盪而得名。
嘛咪澤
省級自然保護區嘛咪澤,位於雷波縣城西北94公里處,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風頂余脈的一片原始森林,保護區面積3.88萬公頃,地勢西高東低,最低海拔1130米,主峰最高海拔3961米,氣候垂直分帶,從低至高依次為低山溫暖氣候帶,中山下部溫濕氣候帶,中山上部冷濕氣候帶,山頂高寒濕潤氣候帶。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從下到上分為人工林、山地落葉灌叢、山地常綠針葉林、山地落葉闊葉林和亞高山草甸帶。其植被種類繁多,有高等植物168科463屬1247種,國家一級保護名貴古生植物珙桐、連香樹、紅豆杉、桫欏、水青樹等9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3種,省級重點保護植物14種,脊椎動物30目84科221屬388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大熊貓、四川山鷓鴣、雲豹、牛羚、綠尾虹雉、黑頸鶴、林麝等7種;二級保護動物43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14種。素有「亞熱帶動植物基因庫」之稱。
保護區內景點有40多處,著名的有雲海、日出、晚霞、瀑布、雪景、原始森林,杜鵑花紅、白、黃、紫諸色俱全,每年從4到8月,隨海拔高度不同而先後開放,持續時間長達5個月之久,漫山遍野,形成了花的海洋;有數百畝成片的原始珙桐林,花開似鴿子飛翔,平均密度為每公頃65株,在中國境內罕見。林中奇花異草、溝壑縱橫、峰巒疊嶂、山谷深切、地勢陡峭、雲海茫茫、急流飛瀑,組成了一個壯觀綺麗、神秘奇特的高山生態自然景區。
溪洛渡水電站
溪洛渡水電站位於金沙江下游,雷波縣和雲南省永善縣境內,為金沙江下遊河段梯級開發規劃的第三個梯級,是金沙江上最大的水電站,中國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三的巨型水電站,也是世界第一高壩電站。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有攔沙、防洪、旅遊等綜合效益的世界級水電站,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正常蓄水位610米,庫容量141.7億立方米,最大壩高278米,它將波濤洶涌的江水攔腰斬斷,形成「高峽出平湖」,綿延208公里的金沙江峽谷水上旅遊走廊。
樂水湖
位於雷波縣城東北1.5公里處,橫亘於海灣鄉之中,呈南北走向,湖面面積約700畝,積雨面積約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米,最深處13米,常年蓄水330萬立方米,有效取水137萬立方米,是一個高山淡水湖泊。湖泊與雷波縣城錦屏山交相輝映形成山湖城一體,一城青山半城湖的意境。湖岸農舍炊煙雞犬相聞,一派田園風光景象。上個世紀50年代曾全部乾枯,當地人以為神靈作祟,故名「落水湖」,後改稱為「樂水湖」取「智者樂水」之意。該湖小巧玲瓏,環境優越,開發的指導指導思想是建成與縣城相連接休閑度假的旅遊勝地和雷波縣城的「後花園」。
黃茅埂
關於黃茅埂,歷史上圍繞它所發生的事件很多,為它增添了不少人文和神秘色彩。遠古時彝族祖先古侯,曲涅部落從雲南遷徙涼山,到美姑會盟定居時,就曾歷經艱險翻越過黃茅埂。三國時,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南征,自率領一路大軍沿金沙江而上,經雷波小谷堆翻越黃茅埂,進軍卑水(今昭覺、美姑一帶)。彝族的一代畢摩宗師阿蘇拉則,結束了多年游歷參學,晚年就在黃茅埂的龍頭山下比爾岩洞,潛心修道,從事彝文經書的整理,他去世後其子孫還修建有保存,傳承其父遺留經書、道具的藏經樓……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黃茅埂確實不同凡響,不愧為「涼山第一山」。
黃茅埂山勢雄偉壯觀,特別是南端的龍頭山,地勢非常險峻,形似龍頭,時常雲霧繚繞,猶如飛龍騰空。此外,自然資源也很豐富,山脊的東西兩側,特別是東側,擁有大片原始森林,主要樹種為杉、樺、松、柏和硬雜木林等,山頂也較平坦,有草場約50萬畝,溪溝、山泉較多,水源充足,是良好的天然牧場。
黃茅埂的景觀,用什麼來形容和概括呢?無論是日出、雲海、草場,還是春色、雪景……都無法涵蓋其神韻。翹首仰望、遠眺,它是何等雄偉,氣勢磅礴,浩瀚、瑰麗、神奇,雲濃霧密,莽莽蒼蒼,向下俯視、鳥瞰它又勢如奔馬,宛如游龍,逶迤、崢嶸、壯麗、綿延千里,寥廓無涯。
黃茅埂日出:在黃茅埂欣賞日出,可以不受季節的限制。黃茅埂山頂,地勢較平坦,視野開闊,有「會當臨絕頂,一攬眾山小」的感覺。天氣晴朗時,可以隱隱約約看見群山遠處,像金色飄帶般的金沙江,閃耀著淡淡的金光。如果是春天來到黃茅埂山頂,而且又是明媚清新的早晨,山頂的草地上泛著的晶瑩露珠,空氣里彌漫著破曉時的陣陣寒意,山野間不時傳來零零星星的鳥鳴聲,整個世界非常寂靜,夜空開始發亮了,天色已經微明,在東方,可以看見一道亮光,上邊呈藍綠色,下邊是粉紅色,最後成為一道金紅色的光,整個天際越來越大,亮光愈來愈呈現粉紅色,愈來愈明亮了,湛藍色的底色漸漸退去。一輪紅日,冉冉東升,此時的黃茅埂也被染成了紅色,慢慢地太陽由紅色變成了金色,整個山野也變成了金黃色,我們每個欣賞日出的人,都變成了小金人,霞光滿天、雲空廣袤,迎著清晨和煦而清新的山風,真爽啊!
黃茅埂牧場:來到黃茅埂,不能不到牧場去看看,佔地近20萬畝的黃茅埂牧場,屬高山草場,來到此地宛如來到了內蒙古草原。真是無法想像,在莽莽蒼蒼的黃茅埂,還有如此綠草如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令人驚嘆不已。這里牧草豐盛,地勢和緩平坦,是綠色生態之游,放牧的最佳之地。在這個高山草原上,現在主要是放牧高原之舟——氂牛,還有黃牛、羊、馬等。由於氣候和山地的因素,繁殖力不高,數量很少,而氂牛在此如魚得水,繁殖力特強,現草場上放牧著集體和個人的3000多頭或黑白相間,或純黑色,膘肥體壯的氂牛。由於是敞放,氂牛或三五成群,或孤身獨往,悠然自得,遍布在草原的每一個角落。春天,索瑪花盛開在草坡嫩綠的草葉上,在這充滿誘惑的季節里,牧民躺在綠茵茵的草地上,當流動的山風掠過草地、掠過頭頂時,不免心猿意馬,頓感心曠神怡,牧民的歌聲,粗獷渾厚,與春天的旋律交織在一起,蒼茫的天際與綠草如茵的牧場,頓覺顯得格外空曠、廣袤。走到草場邊沿的地方,裸露的石頭,無規則橫七豎八,躺在那裡並泛著幽暗的光,與明快的草綠色形成了巨大視覺反差,在一些坡地的較高處,生長著一叢叢低矮的高山灌木。在低凹的地方,終年雨水、霧水,植被凝聚,形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塘,顯得那樣嬌氣清澈,有的還形成涓涓溪流,流向遠方,匯入大江大河,這是黃茅埂的生命之泉。
黃茅埂花海
黃茅埂的花那是遠近聞名的,花的種類無法統計,各種花木千姿百態,爭奇斗艷,每當春天來臨,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季節,黃茅埂的井葉特西、西甘薩、合姑洛等地,無論是在河谷、山腰、山頭,還是牧場、地邊、草甸,到處都是百花盛開,花團錦簇,色彩斑斕。特別是美麗的索瑪花,一片一片鋪在山坡上,黃茅埂就像披上了一個巨大的錦緞。站在遠處眺望,迎著和煦的山風,索瑪花的花海里翻騰著波濤,到處散發醉人的花香,為黃茅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❹ 從成都到雷波馬湖旅遊
成都-樂山 高速 樂山-沐川 省道 沐川-下河壩 隧道多 最好到了當地問哈路 一定走隧道路好車少 到了下河壩注意問路 一條往雷波走 一條往黃琅走 記住走黃琅那條路上山 一直到馬湖 夏天可以去游泳 帶點游泳裝備 馬湖有個島 上面有寺廟可以去看哈 馬湖邊上有個 溶洞 可以去探險 帶好裝備 手電筒這些等 住的地方多 明珠酒店 馬老五魚庄等 特產 純菜 茶葉 羅漢筍等 吃的主要以魚為主 如果時間充足可以去看哈 全國第2大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的建設 世界第三大 目前已經截流 建設中 比較壯觀
❺ 四川涼山雷波的特色
雷波縣 1.地理:地處四川省西南邊緣的橫斷山脈東段小涼山,金沙江北岸,是涼山州的東大門。人口22.3萬人,彝族佔45%。地理:境內地形復雜,以山地面積達2443.28平方公里為主,地勢西高東低,海拔全涼山州最低,僅325米。主要是南北向構造帶,溪溝縱貫全境,其次是北東向和東西向構造。 氣候屬亞熱帶山地立體氣候,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2℃。自然資源豐富而獨特,水能、礦產、林竹草場、農副土特產、旅遊極具開發潛力。2.人文:民族文化歷史悠久,民族特徵上有別於大涼山,彝族能歌善舞,彝族民歌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內容豐富、旋律優美、古樸久遠,共有五千餘首。2006年11月,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彝族民歌之鄉」稱號。傳統樂器有口弦、豎笛、月琴、嗩吶、馬布等;彝族達體舞熱烈奔放,富於音樂美、動作美,而且簡單易學,男女老幼人人均可參與。彝族傳統體育項目有賽馬、拋石、射擊、跳斗笠及摔跤等。3.經濟:2000年達到扶貧越過溫飽,工業以兩河(西蘇角河、西寧河)水電開發為突破口,走電冶結合之路;前些年農業糧食總產量達8400.5萬公斤;完成財政收入2528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85億元;城鄉建設、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完成舊城改造27400平方米;「兩個確保」和「三條保障線」銜接日趨緊密,社會弱勢群體、特困群眾生活狀況持續改善;雷波臍橙成為特色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交通、電力、通信和接待條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4.特產:山鷓鴣 又叫砣砣雞或筍雞是我國的特產鳥類,分布區狹窄、數量非常稀少的種類,在數量最多的馬邊縣數量尚不足1000隻,在典型棲息的密度也僅有每公頃0.01隻左右。雷波臍橙在第二屆全國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金獎,果特大、整齊,果形美觀,皮薄,無核,肉質脆嫩化渣,汁液特多,糖分高,風味很濃。雷波蒓菜 是一種稀有的水生草本植物,只有在完全無污染的特定環境下才能生長。宮廷貢品黃琅貢茶產於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繚繞的西寧、黃琅一帶。黃琅出產的毛尖茶1983年和1992年在四川省茶葉鑒定會上,被評為優質名茶。
成為旅遊區的可能性:風景名勝有雷波盪、龍湖、落水湖、龍洞、垂珠洞、雷神洞、寧遠樓、回波塔、八仙洞、溫泉、葡萄井和錦屏聳翠、龍頭山勝景、海池清濁、龍洞飛泉、天生橋梁等10餘景。鍾靈競秀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馬湖、自然景觀優美的麻咪澤省級自然保護區、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獨具魅力的彝族歷史文化和三國遺址,都是極具開發潛力的旅遊風景區。隨著溪洛渡電站上馬,基礎設施得到大力改善,正越來越為國內外投資者看好。打造為重點國家級、省級旅遊景區指日可待。
❻ 雷波馬湖風景區怎麼樣
雷波馬湖風景區介紹及其推薦景點如下:
雷波馬湖: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境內,面積100平方公里,距縣城47公里,距西昌和樂山各280公里,距宜賓137公里。景區由馬湖、金沙江峽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組成。
馬湖地質公園
馬湖地質公園在大地構造上位於「楊子准地台」西部,四川西南部「川滇南北向構造帶」與四川盆地「新華夏系沉降帶」的交接地帶。地勢呈南高北低、西高東低的扇形,屬中高山強烈切割區,山脈呈南北--北東向延伸。
公園以高山湖泊、溶洞、穹盆構造等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以峽谷地貌景觀、三國文化遺址及彝族文化為輔,並與原始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諧共存,組成一幅中國古典的自然圖畫,是一個以高山湖泊、峽谷、岩溶洞穴為特色,集湖、瀑、島、溶洞、天坑、石林、峽谷、原始密林、三國文化和彝族風情為一體的綜合性自然公園。
海龍寺
海龍寺建於明萬曆年(公元一五五六年),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一七八三年)修復,主要塑有孟獲、孟優、摩鐵三尊彝人首領雕像,在動亂時期無人看管,年久失修,損失殆盡。一九九七年雷波縣人民政府撥款進行了部分維修,一九九六年九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00七年二月縣人民政府撥款四百萬進行了全面修繕,重塑了孟獲、孟優、摩鐵三尊神像及部分神像。海龍寺孟獲殿是我國僅存的一座紀念彝族歷史英雄人物的寺殿,是彝漢人民團結、和解、和諧的免徵。
金龜戲水
據專家考證,很久很久以前,風景優美的雷波馬湖並非湖泊,而是條不大不小的河流。不知何年何月,黃琅地區發生強烈地震,河流下游的山體垮塌,泥石將河流攔腰截斷,猶如築起一條攔河大壩,河中之水被擋住去路,很快便形成了湖。而今馬湖南北長5.63公里,東西寬1.5公里呈河流狀便是佐證。
母豬卧岩
在雷波馬湖觀賞風景,要到母豬卧岩景點,必須乘船前往。母豬卧岩景點在馬湖東岸荊竹嘴山下的湖邊,距水面最多十米遠。馬湖十景中母豬卧岩最為逼真。
小船在藍茵茵的湖面盪漾,湖邊的一塊巨石下,有一個小岩洞,洞中有一長2米多,寬1米的長圓形石頭,其形其態就是一頭母豬側卧給豬仔餵奶,母豬卧岩因此得名。
過去的2007年是農歷豬年,豬與人的關系卻搞得十分緊張。全國物價普遍上漲,與豬不無關系。為此,國家出台政策,凡養一頭母豬者補助五十元,不僅如此,而且還大力扶持養豬大戶,解決他們養豬遇到的具體困難。在馬湖邊,不乏當地人劃船到景點,為岩洞中的母豬燒香,祈求豬仙保佑養豬順利。
鵝公飛渡
馬湖東部的唐家山地勢平緩,漫山遍野全是茶樹,是馬湖綠茶的主產地。唐家山上半截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都被雲霧籠罩,山顛聳入雲霄。雲霧之下,山坡緩緩而下,一直伸入馬湖。然而,就在山體快入湖水的地方,一直平緩的山坡,分成三座小山。這三座小山中間一座較小,形似天鵝的頭,兩邊兩座大些,又像天鵝突起的翅膀。三座小山連起來看,就是一隻天鵝從天而降,直撲馬湖水面。
五馬歸槽
五馬歸槽景點離馬湖東岸大約有2公里,在湖東岸金海山與國家山相連接的地方。說來也奇怪,在兩座大山連接處,形成一片弧形的開闊地,就在開闊地上,有五道各不相連的小山樑,這五道小山樑有頭有身,形如在馬廄槽前站立的駿馬,世人稱之為五馬歸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