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在黑龙江
㈠ 东北能不能开纯电动汽车
可以开,但是电动车在东北不适合使用,是因为气温低,但不是因为气温低把电池冻没电了,这次测试的天气相较上次更加寒冷,最高气温零下15度,最低气温零下23度。还是在室外停24小时,然后在下雪情况下,长春晚高峰最拥堵路段去测试他的续航,空调温度设置到26度,一个小时大概行驶了10公里。
耗电量是非常惊人,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空调,在这个气温条件下,相信不开暖风会被冻死在车里,当然如果有人说自己开车时候穿长款貂皮大衣,头戴海龙的帽子,穿水獭皮的鞋,这样不开暖风我也没意见。因为燃油汽车空调系统的暖风热源主要由发动机冷却液提供,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在系统构成上存在着差别,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又有不同的特点。
纯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作为空调压缩机的动力源,也没有发动机余热可以利用以达到取暖、除霜的效果。供暖方面主要靠PTC电加热器或热泵,通俗一点说,就是在车里烧“电炉子”,所以冬季耗电量大的罪魁祸首就是空调了,在东北,这种必须开空调的冬天大概要持续5个月左右。在这种极限条件下GE3的续航历程确实有大幅度的缩水。但是这种极限条件是东北用户冬季用车最常见的情况。
㈡ 黑龙江如何玩转新能源车:发力石墨烯电池/氢能源燃料等
易车讯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了《黑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作为冬季常见“极寒天气”的东北省份,在很多人看来并不适合新能源车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黑龙江将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要战略产业,纳入全省工业振兴计划。支持哈尔滨、大庆等城市申报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计划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销规模持续增长。
到2025年,全省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0万辆(截至2021年底省内新能源汽车数量28850辆),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2.5万个,换电站20座,新建加氢站5座,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进国道、省道沿线充电基础建设。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将达到10万辆,力争全产业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亿元。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培育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专项,并争取引进1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优质企业。
将实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聚焦模块化高性能整车平台、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极寒环境整车低能耗自保温技术、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等新技术研究。加强石墨材料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研究,推动石墨烯导电剂在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突破增程高效发动机、高效发电机等关键技术,攻关体积小、油耗低、综合效率高的增程器专用发动机和增程器系统。
开展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安全技术研究,加快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氢气循环泵、空气压缩机等核心技术攻关。争取实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关键部件、电堆、系统设计及集成技术突破。
推进氢燃料电池供给体系建设。鼓励建设氢提纯、氢储运、氢加注、氢应用等氢能利用基础产业链条,推动工业副产氢、固体氧化物制氢及电解水制氢等多源互补,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多元化氢资源供应保障体系,打造东北三省重要氢能资源供给基地。鼓励加氢站与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等融合建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加氢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统筹推进黑龙江省加氢站布局建设,鼓励条件允许城市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业园区等场景开展氢能利用示范运营。
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把握黑龙江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应用场景,开展燃料电池汽车新技术、新车型的示范应用,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推广应用。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在冷链物流场景中,助推黑龙江省构建全国特色冷链物流网络,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鼓励省内基础条件好、产业链上技术水平高的城市积极联合其他城市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科学有序发展。
㈢ 当前(2020年)在东北开纯电动汽车是一个好选择吗
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低温会让电瓶电量下降。
东北地区的话,还是看充电的便利程度。如果是充电方便,不管是家里还是上班地点,是可以考虑买的。如果买的话,建议买长续航的,因为电池特性,东北冬天哪怕一些品牌电动车有电池管理系统应对这种低温的状况。
续航还是会打折扣,根据每家公司电池的不同,折扣也不同。如果充电不方便的话,建议还是直接买燃油车吧。
纯电动汽车,顾名思义。车的动力来源就是电力!电力汽车的出世可以说是中低阶层家庭的福音。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力,那么就意味着他不需要加油了。
但是!纯电动汽车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续航里程。很多的纯电动汽车都标示着“续航里程:580,600公里”什么的,但是经过一定的数据对比,根本达不到所说的续航里程!
气候原因是目前电动汽车最大的阻力,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抗衡的。再有一点就是人为了,因为北方并没有充电桩的覆盖,高速公路也没有磁力充电覆盖!所以在远距离行驶的情况下,纯电动的汽车并不能出色的完成。
㈣ 在东北生活,到底适不适合开新能源汽车
有里程担忧。跑多远都可以。而电动车则不一样了,锂电池在低温时活性降低,容量也会下降。而且电动车冬季取暖也是通过电热器来做到的,所以取暖的时候还需要额外消耗一部分电目前还不行,东北冬季漫长寒冷,电动车电池遇到低温衰减增大,导致启动跟续航都是问题我是黑龙江省鸡西市的,北汽180去年买的冬天用的挺好的,就是里程少点开玩笑,上东北玩电动车。人车都得冻硬。电池本身受环境影响还是很大的,在低温时电池活性变低造成车辆续航下降,充电时间延长等问题。
㈤ 东北(黑龙江)零下30度,新能源车主的真实买车、用车体验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叶落秋寒
自认为自己是理工男,对新事务特别是电子类新品完全没有免疫力,对新产品的渴望就象小时候渴望过年一样,但口袋里的碎银几量限制了我对新产品的追求,说的高大一点就是我有选择困难症,实际就是一个字,穷,不富裕,对一类产品必须要反复对比才会出手。
电动车,无论是贾老板的PPT,还是雷老板的数亿投资,反正对一个普通百姓来说,他确实正在走入寻常百姓家,因为他也是电子产品的范畴,就是个大电子玩具,自然也引得我们这些理工男垂涎三尺。其实通过了解也知道电动车已经成熟,但苦于自已处于祖国的北大仓之北黑龙江,每年冬天零下30度的汽温,面对这个使用电动车的硬伤,虽然喜欢,但如何说服家人购置一台纯电动车,内心还是有些没有底气。
期间,我不停的辗转穿梭于各大 汽车 网站、论坛,也多少了解了一些辆车信息,但说心里话,目前车托太多,特别是有关新能源车在东北极寒条件下的用车体验并不是很多,很多信息,并不敢完全相信。这也是我在此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原因,希望通过我的真实用车体验,为东北的新能源准车主们提供一个参考。综合上述情况,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规则,购置一辆价值不能过于昂贵的电动车,行,就当买彩票中奖,不行也不至于赔太多。
有了大概方向就要了解一下辆车具体情况了,结果本地一找,懵逼了,没有发现任何纯电车4S店,最后得出结论,所有国产纯电车均未在黑龙江,或者可以说东三省大连以外地方设有销售店,也就是说你在东北三省想买纯电车,只有一个地,就是大连,而且还不保证所有品牌车辆都有。南方的朋友们你们幸福吧。这一信息的确认,说心里话也动摇了在东北买电车的决心。毕竟车厂不在东北销售肯定是有原因的,可以看出厂家对电动车的电池,在东北的使用也是没有多少信心的,毕竟号称500公里续航如果最后只开100公里,确实有些说不过去,天冷掉电太快乐了。
纠结中,我突然发现神车特
斯拉在东北没有销售限制,可以随便买,好,既然马斯克敢卖,就说明电车在东北能用。只要能用能开,我的条件就符合,因为我要买的电动车并不是我家里的第1辆车,也不是唯一一辆车,而且我有着在单位和家有实体车库的便利条件,我上下班的半径也只有7公里左右,所以我对电动车的标准要求很低,只要续航能够我的日常生活半径即可,天天冲随时冲,对我来说无所谓。所以什么?你以为我会买特斯拉?NONONO,除了一个隐晦的原因,主要的还是车价太高了,不想做东北电车小白。
OK既然实体店不卖我们就云买吧,反正现在电商如此发达,实际我最后也是在抖音云买的车。
因为他是插电混动,所以我们本地有4S店,传统想法觉得还是觉得本地有店售后靠谱一些,而且有120公里长续航版本,准备回来只充电当纯电车开。就当我准备下定时,我才发现了一个电车和现在所有车行业的一个问题,就是所有车都需要等,比亚迪的订车更是遥遥无期,居然告诉我要四五个月,这个对我来说太难接受了。就在我纠结等待中突然一个问题直击心灵,我是要干什么,我是要买一个纯电的车来体验一下新能源。而比亚迪这个车作为混动插电型,应该是可以作为家庭的第1辆车来购买,但对于我这种想尝鲜的人,即便我把它当成一个纯电车来开,但据说他的后期还是要保养他的发动机,除了成本考虑以外,不符合我想体验纯电车的初衷,所以最后我放弃了。
中意它的颜值和网上对其扎实的做工好评,我其实也挺迷信于这个品牌,毕竟造车这么长时间,肯定比一些新势力有着更加厚重的根基,而且本地有4S店,虽然不卖纯电车,但毕竟有店呀。最终放弃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一门四座,进入后排很不方便,毕竟我这也想作为家里日常使用,两个孩子,注定我必须要买一个正经的车辆。
神车,便宜,试手的好工具。本来这个车没有进入我的视线,毕竟我认为他太便宜了,现在人到中年总归相信一分钱一分货,但是突然马卡龙版本的上市让我倾倒于他的容颜,而且有一次在接站时发现一个同样勇猛的哥们儿,从外地托运回来一台马卡龙版本,在夜晚的灯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精神越漂亮。于是跑遍了本地的五菱4S店,渴望能定一台车,结果大失所望,依然不能定。我可怜的大东北啊,不包邮不说,连电动车都这么难买。后期,随着时间的漂移,慢慢就失去了,对这种马卡龙颜值的喜爱。男人嘛,喜好变化一下很正常嘛,所以就逐渐转透了其他的怀抱。现在想想其实挺后怕的,因为通过我的实际用车体验,如果选了这种120公里续航的马卡龙版本,我估计我会比较闹心,这些是后话。
说实话,原来我并不知道这个车,直到有一天偶尔翻起论坛,发觉他是一个销量比较靠前的车辆,而且大家也都比较中意他的颜值。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感情被培养了起来,我也觉得他很好看,也知道欧拉是长城旗下品牌,现在长城的车已经很靠谱了,而且最主要的是价格区间比较合理,特别是在我想买的时候,开始了小改款,最新款带着极大的诚意和改进,大连屏和一些主动安全装置气囊都是我想要的。所以我就再没有什么纠结,直接确定要买这个车了。
前面说过东北是没有此类车的销售,于是我就在各大论坛查找外地买车的途径和办法,在什么值得买,都不停的翻看关于欧拉黑猫的信息。最后在刷抖音的过程中,发现了河北的一个4S店的主播在抖音诚意满满的卖车,我相信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粉丝并不多,每天直播只有10个人,但他说话仍然比较诚恳。于是我就试着私下和他电话沟通了一下,对方也很有诚意,虽然也没有这么卖给外地的车主的经验,但他还是表示愿意和我一起尝试一下。
然后,就当我准备下定的时候,他居然也告诉我,我拉黑猫的车也需要等车,大概在两个月左右。经过一番纠结后,我本着既然决定买就早买的心态,决定在那下定了。8月中旬订车,而且兄弟也没有食言,在黑猫全面缺货的情况下,我的车按时交车了,但是是在11月初,东北基本接近零度的时候拿到了车。
整个买车的过程也是云买车,我第1次看到黑猫,这个实车也是在板车,到了之后。现在想想也佩服自己的勇气,在没有试驾没有看到实车的样子,就这样下定了。好在目前看来黑猫没有令我失望,起码是一台很适合我自己的车。
由于我的车是从外地买的,需要我自己联系板车去4S店把车接回本地,所以我第一眼看到我自己的车是在板车上。第一感觉就是好小,比我想象中的要小得多。而且当时由于板车运输比较远,感觉脏兮兮的,其实第一眼是有一些失望的。好在回家把车洗白白之后,觉得还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符合我预期。
原来的时候,在网上大家一致诟病这个车的内饰廉价感比较强,这也是我之前比较担心的。但好在我这是新款车。内饰做了一个类似皮质的包裹。加上大连屏的加入,让整个内饰看起来并没有廉价,相反还有一丝丝的豪华吧。
方向盘的设计也蛮有质感,因为我买的是高配,方向盘是包裹了真皮,按键及黑猫的标识,让我感觉这个车,那是真的做的不错。
最令我想象不到的是他的后排空间,这个其实我心里原来是有预期的,认为这种a0级的小车后排空间只要够用就行,但实际使用下来发现后面的空间绝对是远远大于a0级的,就是一家4口坐在里面,绝对不会有什么局促感和拥挤感。
因为我也是第1次开电车。所以开之前。难免有一些担心,怕自己不会开,但实际操控下来之后发现我完全多虑了。电车真就像我们小时候大玩具一样。可以说分分钟就适应了。
关于操控我就不说什么了,这个级别的电车本来就不是用来性能的,而是用来城市代步的,反正我觉得还可以,得心应手加速感,我不知道是因为电池的缘故,还是电车确实没有使用成本,敢给油的缘故,还是因为电车加速的时候没有声音,的确是在城市间穿梭第1个冲出去的。后来我仔细的和家里的1.8T的昊锐和2.4的奥德赛品过,他的0~60公里加速能力绝对强于2.4排量的奥德赛,和1.8T的昊锐不相上下。
关于车辆的静谧性,我觉得应该分两方面,低速的时候和急加速的时候,绝对是要好于油车的,倒不是因为他做的有多好,而是天然属性在这儿,记得有一次在万达地下低速行驶的时候,那静悄悄,感觉车辆滑过的感觉真是特别舒爽,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车辆的价格在这儿,所以高速下,如果说超过60甚至是50的时候,轮胎噪音还是很大的。再一个就是感觉原车音响很一般,所以提车后没多久,我就去做了一个4门隔音和音响升级。
升级后的效果,说心里话,有些失望。我后面用的是朵姿的同轴。
前面用的是银笛的一个分频器高低音套装。同属于银笛旗下品牌。
后来网络才发现,原来银笛已不是原来的银笛,现在应该就是一个山寨品牌。没办法,好在便宜,6个喇叭总共花了400元。
但感觉换完之后,后面的同轴的声音比前面分频的要好。前面的分频感觉高音特别刺耳。特别是如果你一旦启用原厂DTS音效,高音简直没办法听。整个喇叭低频倒是不错。但是不是我想象那种人声出来特别甜美的感觉,感觉发闷,这里还希望懂影响的值友帮我指点一下。
这里不得不得说一下,黑猫的车虽然小,但是隔音材料真的需要很多,居然用了我10张止震板。
我做4门隔音主要是为了音响升级,并不是为了减少胎噪,其实我本人对 汽车 降噪这个工程是持怀疑态度的。
原车拆下的4个喇叭居然也是同轴的。
其实我说了半天下面才是重点,就是纯电车在东北极寒环境下的,续航能力!首先看看我大东北的环境。现在12月份气温在零下17度到零下7度之间。
先说结论,我的车是欧拉黑猫,351公里的豪华款,从我接车开始,我的本地温度就没有超过0度。也就是说我的车一直是在0度以下开始跑。而我的用车由于是新车的情况,我一直在不停地测试各种功能。空调也是按照我的实际需求正常开启,基本上车就是24度空调自动。而且还经常性原地驻车,等着接娃。应该说除了温度不是最低外,我的用车应该是最接近于大家的日常用车习惯,而且这个习惯是一点不节省,不去温柔驾驶的情况下。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三折,我标需351公里的续航,在我实际的恶劣条件驾驶下基本上只能到100公里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我很庆幸没有选择上面的五菱宏光,120公里。如果打3折的话,我这车等于不能开了。
最近懂车帝也开始了一个冬季电车的极寒测试,他的用车环境和我极为相似,我看他测试405公里的黑猫续航是157公里,也是符合常规的。因为我比他的测试还要恶劣,我经常性的原地驻车等人远程开启空调等操作。貌似大家感觉很难以接受。但对我来说还可以。因为我的条件是最符合电车的用车属性的。家里有库,而且也安装了自己的充电桩。所以充电续航是没有问题的。
单位也有车库。即便没有的话,我们白天的温度也就到达零下20度左右,从目前看来车辆的稳定性和电池的活性都没有问题。
而且黑猫并不是我家里唯一一辆车。市区内肯定开,他跑长途我会换油车的。在一个我的上下班,每天公里数在14公里左右,即便是他只有100公里的续航,我不乱跑的情况下,也足够我撑一个礼拜。综上所述,所以我认为电车开起来是真香啊。即便是在东北这样的条件下。
综合下来,我总结一下东北使用纯电车的一些事项吧。
你一定要看自己是否符合电车的用车条件,家中要有库有便利的充电条件,车辆的行驶半径一定不要太长,最重要一点不能是家里的第1台车,如果你是家里的第1台车,我还是建议你选比亚迪系列的,插电混动车。
如果上述条件都满足的话不要犹豫了,放开你的选择去选一辆自己的电车吧。在东北你不要嫌弃他的续航减半。他带给了你的加速快感和静谧性是其他油车感受不到的。而且综合用车成本绝对比油车要低得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黑龙江又峰谷电价是0.26元。黑猫充电是33度,综合充一次大概在8块9左右。即便续航只有100公里,我的百公里。也只有8块9的成本。每公里8分钱。兄弟们,你们还要什么自行车?
你问我黑猫的车到底怎么样?我觉得我能给他打85分吧,扣分主要是他的APP做的实在太差了,有的时候远程根本就不好用。还有他的所谓的车道保持和自动刹车功能,应该和我们想象中的L2自动驾驶是不一样的,他应该只是简单的靠一些摄像头辅助实现,有点类似于我们买的那种带前车起步提醒的记录仪,但瑕不掩瑜,黑猫作为一个城市,代步用车绝对是合格的。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㈥ 比亚迪秦纯电动适合黑龙江的气温吗
纯电动汽车在低温的环境下一定会缩短续航里程,这是梧桐质疑的,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㈦ 黑龙江寒冷地区,不适合电动车吗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存在低温衰减的情况,这会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性能。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这样的情况下使用电动汽车确实会带来不便。但也不能就因此而断言寒冷地区不适合买电动汽车。不同的用户在用车需求方面 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本身用车强度不大,充电条件便捷的用户来说,车辆续航缩短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像这部分消费者就完全可以购买电动汽车。
现在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已经很不错了,500到600公里续航的车型正逐渐成为主流。低温衰减的情况下,这些高续航车型的剩余续航能力也完全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用车需求。并不会出现冬天用车困难的情况。只有哪些用车需求大,续航要求高或者车辆本身续航能力差的用户,才会在冬天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是否适合购买电动汽车,还得结合自己的用车需求来判定,而不能武断的只看环境因素。
大师兄认为,购买电动汽车要优先考虑这几个方面:1、是否具备便捷的充电条件:电动汽车的使用离不开充电,只有确保充电便捷,才能保障正常的用车需求。
2、用车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在选择电动汽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用车需求,选择出合适的续航车型。尤其是要考虑到低温环境下的用车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可以按照温度低于零下10度续航下降30%,低于零下20度,续航下降50%以上的规律来大致判断。
总结:电动汽车冬季续航衰减是目前电动汽车发展要克服的主要短板之一,它的存在影响到了车辆的性能稳定,也让电动汽车的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