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电池安全吗
① 纯电动汽车怎么样纯电动汽车优缺点有哪些
电动汽车在车辆结构上与传统燃油车有着本质的区别,近些年纯电动汽车技术不断推进发展,购买电动汽车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但随着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快速的增加,有人双手赞成、有人反对,那纯电动汽车怎么样呢?纯电动汽车优缺点
纯电动汽车的优点不外乎就是环保、省钱、噪音小、节能、使用范围相对广泛。首先在环保方面,
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做到零污染,完全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便是按所耗电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造成的污染也远小于传统汽车,毕竟发电厂的转化效率更高,而且集中排放,更容易净化减排。
其次在省钱方面,相信大部分购买纯电动汽车的车主在这方面深有体会,这一来新能源汽车国家和政府是有相关补贴政策的,譬如免购置税、车价补贴等等;这二来当然是加油了,虽说纯电动汽车把油费转换成电费,但相比之下哪个更省钱?
最后在特殊场合上,纯电动汽车的使用场景相对会广泛一些,譬如不通风场所、高海拔缺氧地区等等,普通燃油车的内燃机是无法正常工作的,而电机倒可以正常使用。以上就是纯电动汽车的优点了,那有人说电动汽车缺点太多了,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来看看纯电动汽车的缺点。
1、续航里程低
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国产标准版的Model 3标定续航为445km,然而很多车主实际使用下来,电池满电不开空调、不大脚油门、尽量匀速前进、多路段行驶在城市铺装道路的情况下,实际续航里程在330-380km左右,甚至最低出现过310km。
再考虑到对电池的保用采用“2-8"充电策略(电池电量剩余20%就要充电,每次充电尽量不要超过总容量的80%),那么则还要再打个6折,这样算下来续航里程顶多只有300km。对于这个续航,在城市中代代步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偶尔想出去自驾跑跑高速,那还是老老实实开回燃油车。
2、充电设施不够完善
虽然近几年国家以及各大车企对于充电桩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目前来看,全国充电桩的数量仍然不是很多,而且大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纯电动车主只能靠自家安装充电桩给车辆补充电能,但出门在外如果遇到车辆没电很难找到合适点进行充电,有时找到了还要面临车位被燃油车占用、或者没有空余充电位的时候也非常尴尬。
而且充电时间也是一个问题,目前使用快充也至少需要花费30-60分钟左右,如果是在商场倒还可以,逛逛街、看场电影很快就过去了。如果是在跑长途在服务区充电,再加上长途行程,那这个等待时间也确实难熬,不像燃油车几分钟加个油便可继续上路。
3、电池衰减
说到这,你可以想一想你N年前买的苹果手机,现在电量还能够用多久?手机电池的电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的次数逐渐衰减,同样纯电动车电池也要面临这个问题,长时间使用后,续航里程必然会逐年减少,衰减速度一般为第一年8%左右,之后两年再衰减4%,5-6年后会逐年衰减1%左右。
而且更换电池组的费用不低,自主品牌更换电池组需要6-10万元不等,像特斯拉这种高端品牌则更贵,要在20-30万左右,尽管许多车企都推出了规定公里或年限内免费更换电池的政策,可如果过了规定年限和里程是自掏腰包换电池继续使用呢?还是换车呢?
4、保值率低
既然谈到换车,那就得提一提纯电动车保值率的问题了。大家知道,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而车用电池的技术更新速度也是日新月异。现如今,各家车企在电动车的车型和技术上推陈出新的速度极快,加之电池衰减、品牌影响力等因素,纯电动车在二手车市场的上报价极低,很多二手车商都不愿接手这摊手的山芋。
5、安全风险隐患
纯电动车的电池其实就是很多类似于5号电池的电池组拼接而成,再搭配电机和底盘,所以说造电动车很容易,也很难,难就难电池管理技术,毕竟那么多的电池组装在一起,如何散热、如何防止短路、如何排除电路故障成为电动车最头疼的问题。
相比技术成熟的燃油车,电动车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虽然其电池在投入实际使用前经过了千百万次的实验,但你无法预估在实际用车中会面临什么样的状况,比如车辆涉水电池组漏电、底盘电池组遭到磕碰短路起火等等,这些不可预估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存在。
② 网约车因为锂电池燃烧被毁,纯电动汽车用的锂电池是否安全
虽然网约车携带锂电池导致了燃烧而且造成了司机和乘客的伤亡,很多都会怀疑纯电动车的锂电池的安全性,的确之前电动车因为锂电池的原因发生爆炸燃烧的事件还是有很多的,但是现在生产的锂电池的安全性都有一定严格的控制和规定。
所以电动车的锂电池的安全性不光是需要厂家的严格生产还需要我们使用者的规范使用才能保障其中的安全性。
③ 电动车锂电池是不是真的非常不安全
电动车的锂电池还是蛮安全的,只要产品合格,问题应该不大。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 S. 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④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燃烧爆炸产生巨大威力,纯电动汽车到底安不安全
车企一直把纯电车用车成本低当成宣传卖点,可是车企一边不断地宣传纯电车用车成本低,一边不断地升高纯电车的价格门槛。只能说比骑电动车要强点,根本无法满足大部分车主日常用车需求,只能是家中第二辆买菜代步车。就以刚刚上市的荣威ERX5来说吧。这台车的指导价去掉国家地方补贴之后的价格差不多是20~22.5万元,如果再去掉汽油车需要负担的购置税差价,实际上和普通汽油车的价格差大约在7万块钱左右。
续航200公里,按国补标准可以拿4.5W,地补就按北京上海的算,也可以拿4.5W,一共可以减免9W,购车款算下来是14W,而燃油1.6L自动精英优惠后8W,购车费用纯电需要多掏6W块
⑤ 如何评价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性能和安全性
首先,来谈谈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组是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质料的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不含钴等宝贵元素,质料代价低,并且磷、铁在地球上的含量丰富,所以售价便宜。再者,就是目前主流的三元聚合物锂电池,这种电池组的特点就是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就安全性来看,则是磷酸铁锂电池会更高一些。比如说,三元锂电池在200摄氏度时候就会发生分解;而磷酸铁锂电池则是要到800摄氏度才会发生分解。并且三元锂质料的化学反应越发剧烈,会释放大量的氧离子,加速燃烧。但是现在的三元锂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又要比磷酸铁锂电池高,所以主流还是三元锂电池。
不过现在电池技术进步很快,随着固态电池组研发研制的进一步进行,相信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将会更加的安全。
⑥ 电动汽车真的安全吗
新鲜事物的出炉一般都会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像汽车这种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大件,一定是经过了各种各样的检测才会上市的,所以是不用担心的。
自燃这种事情,燃油车不见得比电动车少,但是强大的阴暗面放大效应导致电动车自然更加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更加吸引大家的胃口。毕竟每个人只看自己想看到的。
想想最近的德国某车企
举一个例子:
7月13日,2019年第二批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测试结果公布,小鹏G3以综合得分率92.2%获得C-NCAP测试五星评价,成为2018版C-NCAP测试规则发布后,首批参与测试并获得五星评价的纯电动车型之一,同时,在综合得分率及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主动安全分项得分率中,均位列纯电车型第一名,获得全满贯。(测试车型为2019款小鹏G3智享版)。
⑦ 电动汽车安全吗
电动汽车安全吗? 目前由于技术和硬件的限制,电动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肯定不如燃油汽车,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永远赶不上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的结构由电机、电池等组成。在拥抱新能源汽车之前,人们对车辆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的使用安全,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车辆,仍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话题。作为一款电动车,它希望拥有作为燃油车的高安全性,但目前还没有达到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很多汽车公司宣传纯电动汽车的特殊安全性。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电动车碰撞、高温水倒灌等等方面来说,还是对电动车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动力电池的化学特性大大降低了纯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安全性能。我们看新闻的时候会发现,电动车一旦发生碰撞起火,是无法停止燃烧的。比如三元锂电池,就很怕碰撞和戳破。当三元锂电池遇到尖锐物体碰撞时,电池中的正负极会连接在一起。 @2019
⑧ 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性有多高
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了,加上国家政策对新能源车的扶持,消费者接触新能源车也越来越多,当然,关注最多的莫过于新能源电动车的电池了,那么,对于新能源电动车电池的安全性,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另外,对于一些比较懂行的车主来说,选购新能源电动车的时候,还会关心电池的高压电流是否安全?或者辐射是否大?我们购车的电池说明书上有很多的数据可以说明电流是比较安全的,辐射也是非常小的。所以对于这方面而言,大可放心!
总而言之,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每一种物品都不是绝对安全的,什么都是具有相对性,但是我想:制造商肯定是以人的安全为核心,然后再满足消费者的根本需求。所以我们要相信科技,也坚信未来会变得更环保、绿色、便捷、美好!
⑨ 电动车电池对人体有没有伤害
车友“老帅”说:“本人想买特斯拉的纯电,但电池对身体有没有影响?”我也看到过新能源车电池造成掉头发、掉腿毛甚至致死的说法,到底有没有这么严重?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聊一聊。
网上哪些对于电动车电磁辐射对人体伤害的结论有失偏颇,电动车的电磁辐射是安全的,大可不必担心。日常生活中,有些地方还是需要注意,比如充电时、通话时、微波炉工作时,它们的瞬间电磁辐射指标会高一些,大家还是尽量远离吧!关于电动车电磁辐射,大家有什么看法,来聊聊吧!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任何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⑩ 电动汽车又火了,新能源车的电池到底安全吗
夏天到了,用户更担心电动车的使用安全问题,近期又有车自燃的新闻,猜都能猜到很多人又会说“新能源汽车不靠谱”、“国产造车新势力燃烧发电”。
我们先来看看纯电动汽车为什么会发生自燃。汽车自燃绝大多数都是电路系统引起的,而整车起火事故根本原因是锂电池热失控蔓延。热失控是指电池因“意外”导致温度上升,超过临界值后,会出现不可控的状态,最终引发燃烧甚至爆炸。电池模块一般是由若干个单体电芯串联或者并联组成,任何一个单体电芯的热失控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为提升续航里程,各车企会通常会采用提升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而不是靠增加电芯数量,后者的弊端一是重量,二是出于安全考虑。也有像特斯拉Model S那种集成了七千多颗电池的车型,这种车型一般采用的是电池并联的方式,每个电芯都安装了保险丝,即使一块电芯出现问题,也只是缩短一块电芯所能支持的续航里程。几乎所有车型都不会在电池结构设计上存在致命缺陷,多数情况下,车辆自燃都是由于外因或环境因素造成的,那么在平时使用新能源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风险一:充电时的隐患
一直关注新能源汽车自燃或爆炸事件的朋友们应该清楚,很多自燃现象都发生在充电时。前几天,郑州日产帅客纯电动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所幸没有人员伤亡。那么,为什么充电时车辆更容易发生自燃呢?
电池充电时,内部发生的化学反应是锂离子还原成锂金属,在这个过程中,锂有一定几率形成枝杈状锂枝晶,刺破分隔正负极的隔膜,造成短路。同时,锂金属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活泼的金属,会和空气、电解质等发生反应。而电池过充则增加了锂枝晶形成的可能性。
为了避免过充,很多车辆设计了电池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用于实时监测电池包中每块电池的电压、温度以及电流等状况。会配备相应的保护IC来避免锂电池的过充现象,检测到锂电池充满后,会自动切断充电电路。因此电池管理系统能否正常运作,非常重要。如果管理系统失效,则可能会引发过充,增加自燃的风险。因此我们建议大家,不要完全依赖芯片确保安全,在纯电车电量充满时及时断电,或者在非长途自驾时设置充电比例,不要完全充满。
风险二:外力碰撞或挤压
两天前,杭州一辆新能源汽车与隔离护栏发生碰撞后起火。虽说燃油车在受到碰撞时也可能导致起火,但电动车的电池在遇到外力破坏时,更容易发生危险。新能源车的电池包都会有特别的保护结构,但某种程度上无异于潘多拉魔盒,只要单体发生破裂或者结构变化,例如:电芯内部暴露在空气中,或者电池的正负极接触,都会导致电芯材料迅速发生化学反应,出现热失控。
对应实际生活中,车辆碰撞和挤压等都可能让电池损坏。如果底盘磕碰,应该及时去4S店检查。
风险三:长期处于潮湿、高温环境
去年,奥迪在美国召回1644辆e-tron,召回原因是充电口密封圈存在泄漏风险,导致线束积水,进而引发电池短路,在极端情况还会引发火灾。
其实,潮湿环境并不是致命威胁。国标要求,电动车高压系统零部件、高压线束、高压接插件等都要求必须满足IP67防水防尘等级,但如果某个密封件出现老化,也会导致进水的风险,所以请尽量保持充电口干燥,防止出现凝露和充电安全问题。
另外,在高温环境下锂电池也会出现内部压力骤增的问题,当热量在电池局部聚集时,内部化学物质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会引发隔膜融化,导致内部短路,其后果是导致电芯防爆膜破裂,发生燃烧起火。
因此电池的热管理极为重要,一些车型为节省成本使用风冷散热,在高温地区会造成充电保护,无法高压充电等问题,例如荣威ERX5和Marvel X等。而近几年,各厂商的车型都逐渐改为液冷为主。液冷技术的优势很明显,能提高电池循环寿命、保证车辆续航里程、增强电池安全性能等。
看完上面的描述,你是不是对新能源车丧失了信心?
其实以上描述的都是极端情况,对于电池安全各家的保护措施还是相当全面的,在安全性上不比普通燃油车差。其实从整体概率上来讲,汽油车比电动汽车更容易自燃。根据某媒体(SH)的报道: 对比特斯拉和宝马的自燃率, 截止到2018年,已知的特斯拉自燃事故约有50起,而特斯拉当时的存量约为50万辆,自燃事故率为万分之一。
再来看看宝马,在2018年的8个半月时间里,宝马共计发生38起自燃事故,半个月就烧毁了10辆,仅计算召回的10.6万辆汽车来算,宝马的自燃事故率都在高达万分之四到万分之五。
电动汽车的话题性和部分人对电动汽车的偏见,让人们习惯先入为主,天然认为电动车更容易自燃。而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原理上剖析自燃原因,从而让你更有信心的使用新能源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