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特色
① 上海新能源汽车销量暴增,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是什么
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确实越来越成熟了,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它的适用性就不一样,而且对不同的人群需要来说,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也不一样,所以优点缺点它有很多,但是自己能想到的其实有限。
乱七八糟的说了这么多,大致能想到的也就这些了,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从刚出来到现在确实做了很大的进步,比如蓄电量上延续,动力等级上都进行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如果是同价位的话,传统的燃油汽车现在仍然占据相当大的优势,除非说你在大城市考虑上牌照的问题才特别喜欢新能源汽车,因为很低的价格你就可以买到一辆代步的传统燃油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却没有那么便宜。
② 上海限行“进化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受益者”看到了机遇
近日,上海的汽车新能源市场又迎来一番新热潮,并非金九银十的原因,也并非终端优惠的原因,而是一则由上海市公安局发布的关于上海市限行调整的通知。通知一出,整个上海的汽车新能源市场便“活跃”起来,到底为何?我们慢慢探讨一二。
限行政策“进化”,外牌车主“慌”了
这则消息内容表明,将会对上海市部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其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从2020年11月2日起,每日7时至20时,限制外牌车走高架路线。其二,2021年结束五一小长假的第一个工作日起,7时至20时禁止外牌车在内环地面行走。
汽车网评:上海限行升级或将带动其他城市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从目前的迹象来看,上海限行措施的调整,让汽车新能源市场迎来一波新浪潮。可以说上海是目前适合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城市之一,不仅占据天时地利,现在还占尽人和,很有可能成为一座新能源车市爆发的城市。加之随着充电桩、换电站的完善,上海限行升级或将会带动其他城市也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上海外牌“限行”升级 | 沪上新能源汽车销量一日暴增数倍
那么,上海此次升级限行政策将在多大程度上拉动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呢?上述分析给出的数量分别是10万辆、8-13万辆,后者以当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参考,假设每年有5%-8%的需求被迫转向新能源汽车而计算得出。根据《2019年上海市综合交通运行年报》,常驻上海的外省市号牌小客车有167.4万辆。
不过,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绿牌”一直是沪牌的替代物,自新政出台后再去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也很难讲是否因为限行加剧才去购买的新能源汽车。某大型咨询企业汽车业务人士对本报智库君表示,新政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影响肯定是正面积极的,但实际转换多少,还得打开那167.4万辆车的大概结构进行分析。
从这两天迫切购车的消费者特征来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刚需使用受到显著影响,但因为沪牌难拍的缘故短期内又无法解决的,一类是此前便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打算,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近期新增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是既有需求的提前释放。随着外牌车辆限行升级,另一种担忧开始出现:上海的新能源汽车牌照是不是也会在某天就收紧了?
而与此同时,智库君随机采访的数位在沪外牌使用者中,并未有人提出要用新能源汽车来代替燃油车获得“绿牌”。有人表示,将继续尝试拍沪牌,因为新能源汽车还是“选择有限,不保值,不方便”;还有人表示,临时换车心理上有些接受不了,计划等到“没有办法”时再做打算。
“(新政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拉动)评估的维度可以从长期在沪的外牌车辆保有量数量角度切入,看有多大比例是日常刚需出行需要,再看对这些外牌车主而言,有哪些可替代的选项——比如拍沪牌买燃油车、买新能源车、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等。”
上述人士表示,主要还是得看多大比例平时通勤是刚需用车的。在167.4万上海存量外牌车辆中,比如江浙车牌的车,平时不怎么开,主要是周末或者回老家时才开,那么他们也不会有特别强的需求,马上换成新能源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学汽车新能源以后发展前景如何
1、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销量荣登冠顶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区域销量TOP10来看,“北上广深”四大超一线城市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四甲,2020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以12.55万辆的销量排第一位,较排第二位的北京市多3.46万辆。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⑤ 上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什么落后
上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落后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上海有限的车辆容纳能力和无限的上海人民购车需求出现的矛盾,这也导致了A0级别的新能源车在上海出现管理落后问题。
上海是最早启用新能源牌号的城市之一,对于新能源,上海一直是采用了支持的态度,但是这种态度在现今,开始变成了一种排斥的态度,上海对于新能源开始落后了,并不是因为上海不想接受新能源了,而是上海已经没法再接受跟多的车了。
随着新能源车型的不断更新,各种小型化,城市化的A0级别的电驱动新能源车出现了,特别是五菱神车ev,这种超级低价的车辆,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有太多的新能源车了,而一直将支持新能源车辆,作为优先战略目标的上海,猛然间发现,新能源车已经如同洪水一样,要冲击这个城市了。
新能源车辆的牌照管理制度,让新能源车有了在上海立足的根本,但也是这种管理制度,在面对数量众多的小型低价新能源车的时候,产生了应对不足的问题。所以现在的上海关闭了这种小型车辆在上海的牌照优势,所以上海,在这个新能源汽车的领域,落后了。
⑥ 上海新能源汽车政策新指向,本地新能源品牌是未来发展重点
近些年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像2008年之后的房地产市场一样迎风而上,各大车企都在马不停蹄地研发着新能源车型。而以目前的政策导向来看,这股趋势还将持续很长一阵时间。
另外,不仅是乘坐空间,当EUNIQ5PLUGIN第三排座椅升起时,其后备箱容积依然非常可观,车主可以同时放下1个28寸和2个24寸的行李箱,而同级的宋MAX则只能放下一个20寸的行李箱和一个背包。相比之下,EUNIQ5PLUGIN的后备箱容积极大的保证了在满员出行的情况下,车主依然可以携带足够的出行物品。这样的车内空间,无论在汽油MPV还是新能源MPV中都是非常优秀的表现,是真正考虑到每一个座位上的乘客的MPV。
可以预见,未来五年依然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五年,也是越来越多消费者成为新能源车主的五年。相信很快各地政府都会接连推出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大家放心购买新能源汽车。而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必然会更加完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
11月2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同意《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发展的若干规定》和《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
会议指出,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事关上海长远发展,是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两大重点,必须全面梳理既有的各项扶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优化发展环境,确保形成政策合力。要着眼于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研发、推广、应用,鼓励本市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着力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降低成本,在应用中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据悉,《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的制订原则,一是梳理既有政策与突破创新相结合,二是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三是产业发展与应用示范相结合。《若干规定》共分三部分内容,包括重点支持领域和发展原则;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政策,包括首台(套)、专项资金、技术创新、税收、人才、金融、企业总部、产业基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9方面内容;新能源开发利用支持政策,包括发展规划、项目核准、电价、财政补贴、新产品应用等5方面内容。
《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本着支持研发、推进产业、鼓励应用、加强配套的原则,在集成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力求提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的突破性政策,重点指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广、产业基地和检测服务等三个方面。此外,结合本市正在研究设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本市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⑧ 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
结合环保的需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在2025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本土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吉利、江淮等企业都开始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制造做出了部署。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链全景梳理:新能源汽车制造成为重要的一环
新能源汽车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包括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这些材料经过加工制成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如:电池、电控、电机等。
对于新能源全车而言,电池、电控、电机等零部件相当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对于新能源汽车犹如心脏般的存在,电池、电控和电机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历程,动力系统等关键指标。
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是新能源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包括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⑨ 上海: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
会议强调,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看,上海市需要进一步发挥新能源汽车产能、人才、政策、技术等优势,抓住机遇,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贯彻落实《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打造层次分明的产业生态、构建绿色交通能源体系、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健全制度体系等领域发力。
二是加快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最近财政部等已批复将上海列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我们将尽快印发《关于本市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三是以实施上汽大众MEB工厂、上汽通用凯迪拉克L233电动汽车技改项目、上汽智己汽车项目为契机,加快提升安亭、金桥、临港三大整车基地新能源汽车占比。
四是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要求,推动上海市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公司工商注册,启动一批标志性示范项目和政策安排。
⑩ 盘点|上海车展中传统车企发布的新能源汽车,都是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