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罗兰贝格电动汽车发展指数

罗兰贝格电动汽车发展指数

发布时间: 2021-05-14 21:43:09

㈠ 由特斯拉展开,新能源电池的前景和机会

伦敦LME镍指数

最后,送给最近正在遭受疫情煎熬的各行各业的朋友们几句话:

可能你的自身经济正在遭受严重威胁,可能你在这场疫情中已经一无所有,但是请在绝境中找到适合自己反弹的方向,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正如我们人体骨骼会在负重和压力下越发坚强,这就是一种“反脆弱”!如何在这场黑天鹅中生存下去,在寒冬中发现春的痕迹,可以参考以上建议和观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比亚迪e2舒适型和豪华型,有哪些大差别

比亚迪e2舒适型和豪华型,有哪些大差别?

我们谈到了许多电动汽车难以完全普及的问题。 其根本来源是电池技术的发展不能解决目前消费者的续航焦虑。 电动汽车发展缓慢,相反会影响充电桩、配电技术等相应配套的发展,从而容易陷入死循环。

首先是内部装饰颜色,这也是可选包的内容。 这个叫做Sport运动套装的可选包的价格为3000元,有双色机身、碳纤维电动后视镜、X-brake喷气红色刹车钳、16英寸双色轮毂、中控台红色装饰、蒙特卡罗红色座椅装饰、门板选择包的内容更多的是驾驶中的视觉愉悦,给人更个性化、更舒适的自由,但是否选择包取决于个人。

㈢ 花35个亿!大众将收购江淮50%的股份

据路透社报道,大众集团正就并购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股份展开最后谈判,并购额至少为35亿元,或将是中国电动汽车领域最大的并购交易。受此消息影响,江淮汽车午后直线涨停,股价创去年4月中旬以来新高。
如上述交易顺利完成,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向该公司与江淮汽车按50:50股比成立的合资企业中注入新的资金,以形成基于其MEB模块化电动车制造平台的产能。
针对路透社报道的大众汽车将以至少人民币35亿元的价格收购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淮控股)50%股权一事,江淮控股发布看风险提示公告。江淮控股表示,目前处于初期商议筹划阶段,尚未形成最终方案。
此外,大众汽车还将成为电动车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两笔交易最早可能于周五宣布。
受此消息影响,5月27日午后江淮汽车股价直线涨停,报收7.62元/股。
江淮大众有合作的基础
事实上,江淮汽车集团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第三家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合作伙伴的母公司。江淮大众成立于2017年12月22日,双方对半持股,首款量产车型思皓E20X 2019年9月上市,第二款量产车型目前尚无推出计划。
如果上述收购股份成功,将对两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大众汽车的角度来看,车企也有加码中国市场的需求。2020 Q1财报显示,大众一季度营收为601亿美元,同比下滑8.3%,而净利润只有9.8亿美元,同比暴跌81.4%,其CEO在3月底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抱怨,只有中国市场有收入。
4月份的数据显示,大众在全球范围内的汽车交付量下降45%,但中国地区交付量仍增长1%。在行业至暗时刻,中国市场对大众汽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此外,大众集团也明确中国市场对于其进一步展开电气化攻势的重要推动作用,其在2025战略中表明中国市场年产销150万台新能源车型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汽车入股江汽控股,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显得合情合理。
对于江淮汽车来说,引入一家有资金实力的投资者,对其解决现阶段的困境也是非常必要的。从江淮汽车近几年的经营业绩来看,其发展可以说相当艰难。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出现亏损,分别为-1.946亿元、-6.345亿元。2019年扣非净利润依然为-9.78亿元。今年一季度,江淮汽车营收同比下滑37.68%,净利润亏损3.56亿元,同比大跌650.70%。
虽然江淮汽车表示,业绩不佳是受疫情影响公司汽车销量下滑所致,但也可以看到,在汽车行业下行趋势下,江淮汽车是跟着加速下跌的。在汽车行业恢复期的当下,亏损多年的江淮显然亟需一大笔资金汇入。
江淮 国轩 大众
另外,在4月21日就曾曝出大众收购国轩高科股份的消息,随后国轩高科发布公告澄清:尚未就与大众集团的具体合作达成一致及签署任何实质性的有约束力的协议。
资料显示,国轩高科是中国电池制造商之一,该公司2019年独立电池装机量为3.22GWh,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值得一提的是,国轩高科还是江淮汽车的动力电池供应商。2018年10月,国轩高科与江淮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进一步保障前者为江淮汽车稳定供应动力电池系统。
江淮自与大众成立合资公司之后,便实现了共线生产,甚至还共享了一部分零部件供应商。国轩高科算是江淮汽车的老牌合作商,因此对于大众来说是非常值得信任的。
此外,江淮大众、江淮汽车、国轩高科均位于安徽合肥,从产业配套角度看,通过江淮大众,大众汽车与国轩高科合作起来将更方便,而且由于合作会拉动地方经济,地方政府对大众汽车、江淮汽车、国轩高科之间的合作应该也会给予极大支持。
总结:
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和领导地位。早在2016年,中国、美国和欧洲地区就已经成为全球三大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中国则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第一大市场。
2018年由罗兰贝格汽车行业中心和亚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在电动汽车的发展指数中仍然处于行业领地地位,而且最大的优势就是来源于行业和市场。
未来五年,预期中国市场新能源年产销将达到500-600万台,而大众在2025战略中表明它要拿下其中的150万台。
因此大众想要掌握发展主动权、优化产品矩阵、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寻求合作是必要之路。面对行业的竞争压力,若未来能达成合作对于大众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三大优势推广速度会超过美国吗

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三大优势,推广速度或快过美国。

全球知名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前段时间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中国首次在电动汽车发展指数排名中取得全球第一

在业界专家看来,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发展已在技术、市场和“网联”方面取得了优势。


推广速度或快过美国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购买者是个人用户和租赁公司,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等地,并开始瞄准武汉、中山、佛山这样的二级城市。

“受制于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布局,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还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但这也意味着市场潜力巨大。”有关专家说。

去年我国整个汽车行业销量是约28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50.7万辆,虽然自身产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占整个汽车市场的份额仅有约1.8%,非常低。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决定汽车行业未来格局的归根到底还是车辆本身,新能源汽车本身拥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还需要通过技术突破以及提高车辆整体性能来实现。

“未来10年,美国逾半新车将是电动车。”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不久前预测。他同时指出,中国电动车的推广速度极有可能快过美国

不要小看中国,飞速发展,肯定会超过美国的!

㈤ 别喷特斯拉中国造:电动汽车可能是一场手机式逆袭

作者:宋雨婷

马斯克的野心在于想成为下一个乔布斯,想在华无限扩张特斯拉版图,甚至改变消费者用车习惯;上海政府想要创造第二个富士康,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意在为中国电动出行行业全球化铺路。

如今,特斯拉超级工厂已经复工,加上尽快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落实,第二个“苹果公司”的诞生指日可待。同时,离汽车自主品牌中的“华为”崛起也不远了。【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预计短期大盘维持强势震荡,操作上精选板块个股参与

【本期摘要】

重点推荐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工信部部长苗圩:2020年7月1日以后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继续退坡

 

市场点评

市场点评:预计短期大盘维持强势震荡,操作上精选板块个股参与

宏观视点:工信部部长苗圩: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20万辆

计算机:美国限制软件出口,国产替代迎良机

 

期货情报

金属能源:黄金349.30,跌1.12%;铜48980,涨0.06%;螺纹钢3549,跌0.42%;橡胶13125,涨0.08%;PVC指数6620,涨1.22%;郑醇2246,跌1.58%;沪铝14125,涨0.50%;沪镍111730,涨1.05%;铁矿656.5,跌1.13%;焦炭1878.0;跌0.58%;焦煤1208.0,跌0.04%;布伦特油63.01,跌0.40%;

农产品:豆油6908,涨0.64%;玉米1910,跌0.31%;棕榈油6440,涨2.12%;郑棉14310,跌0.03%;白糖5792,涨1.24%;苹果7458,跌0.24%;红枣10500,涨0.43%;

汇率:欧元/美元1.11,涨0.13%;美元/人民币6.93,跌0.20%;美元/港元7.77,跌0.02%。

 

二、重点推荐

1、央行副行长潘功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事件:1月12日,在经济日报社举办的“2020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围绕“我国外汇形势与货币政策”发表了主旨演讲。潘功胜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仍然实行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我们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通胀预期、宏观杠杆率和汇率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疏通政策传导机制,提升货币政策效能,发挥好结构性工具引导作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尤其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支持力度,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评: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常态化,但也保有较高的灵活度及弹性,包括前期实施的全面降准,说明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较大。当前央行继续加强逆周期调节,政策偏暖基调延续,这将有助于市场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

(投资顾问 钟燕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20024)

 

2、工信部部长苗圩:2020年7月1日以后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继续退坡

事件: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表示,2020年7月1日以后,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再继续退坡。

点评:前期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对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较大的影响,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状况。但随着政策向好概率加大,以及市场对于补贴退坡的适应,预计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新一轮向上周期,产业链机会值得关注。

(投资顾问 钟燕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20024)

 

三、市场点评

市场点评:预计短期大盘维持强势震荡,操作上精选板块个股参与

上周五两市股指高开低走、缩量调整,两市成交额6402亿元。国内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打开,经济数据改善和经济企稳预期下,将利好周期和大金融等低估值板块的估值修复。部分题材股可能短期进入休整。预计短期大盘维持强势震荡,操作上精选板块个股把握结构性机会,建议围绕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回归主线,积极关注年报有较好预期的成长和消费股。重点关注大金融、家电、半导体、券商、新能源板块等,回避前期涨幅过高的纯题材概念股。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宏观视点:工信部部长苗圩: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20万辆

事件:工信部部长苗圩今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长期向好没有改变。2019年,受宏观经济压力、国五国六排放标准切换、补贴等相关支持政策退坡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从2019年7月开始出现下滑。但从全年来看,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仍然超过120.6万辆。从趋势上看,2019年11月、12月的销售量表现已经回到退坡以前的平均水平,这表明了政策退坡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恢复当中。
点评:近期,新能源汽车板块利好消息不断。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规划》落地后将为今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相关规划提供政策依据,长期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议积极关注相关机会。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计算机:美国限制软件出口,国产替代迎良机

据美国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公布,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新增专门设计用于自动分析地理空间图像的软件纳入出口管制范围,该条例于2020年1月6日生效。据条例要求,应用于智能化传感器、无人机、卫星和其他自动化设备的目标识别软件(无论民用或军用)都在限制范围之内,出口某些地理空间图像软件的美国公司必须申请许可证,才能将上述软件发送到海外(加拿大除外),此次条例的实施有益于全面推动我国GIS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行业竞争格局或迎新一轮重塑,可结合两条主线寻找投资机会,一是拥有相关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服务优势的本土厂商有望率先享受存量转增量的市场空间,二是在海外较早布局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的厂商或能在此次全球行业变局中迎来发展机遇。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㈦ 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在了世界前列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 技术差距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随着在环保、经济、便捷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新能源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自主品牌把握住难得机遇,将大力发展新能源车视为对欧美传统车企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不过,这些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风生水起,但车企在发展中暴露出补贴依赖症、产能初显过剩、核心技术仍旧缺失等不足。尤其是在国际传统知名车企发力新能源造车后,技术差距进一步凸显,我国新能源造车下一步该往何方发力值得深思。

新能源造车形成四大先发优势

2018年10月,汽车产销量环比均呈一定下降,同比降幅更为明显,延续了7月份以来的下降走势。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成为行业的一大亮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6万辆和13.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8.1%和51%。累计产销方面,2018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9万辆和8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0%和75.6%。

2018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经过这些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车产业已经从培育期过渡到成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近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30%。

1、我国在新能源造车上取得的成果称得上丰硕。首先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支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培育了全球领先的市场规模。各部门先后推出40余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涵盖研发、生产、推广等各个环节。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三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

2、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已涵盖关键材料、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开发等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了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说,通过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补贴、对新能源公车给予运营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推动了行业显著发展,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体系应该是最全的。

3、与此同时,配套环境持续优化,充电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充电桩的覆盖率大幅提升。截至今年7月,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27.5万个,同比增长了52%,新用户私人安装率接近80%,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

4、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吸引了资本、人才、技术加速集聚,带动了产业投资就业。2017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超过7000亿元,占整个汽车产业的投资新增投资额的50%以上。

电动汽车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品牌汽车企业电动汽车布局基本完成,大量互联网公司造车的新势力以及合资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也步入发展快车道。随着技术日益成熟,续航里程和用户的体验也稳步提升。

今年1到7月份,广汽集团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9400辆。随着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超过410公里的传祺GE3上市,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突破2万台。从明年开始,广汽将以每半年一款新产品的速度密集推出纯电动汽车系列产品,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品占集团整体销售总量的10%。

面对新能源汽车业迅猛势头,石油化工行业也不甘落后。中国石化将发挥现有3万座加油站的网络优势,打造油、气、电、氢自由组合的综合服务体系和智慧服务体系。而且,中国石化也将研究布局电池材料和氢能产业链的可行性。

新能源车存量不断累积 面临挑战越发突出

国新能源汽车业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依赖先发优势。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存量不断累积,同时面临国际传统知名车企觉醒后开始发力新能源造车,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越发突出。

1、行业一哄而上,加剧产能过剩的同时,骗补行为屡见不鲜。国内新能源汽车业的异军突起,与财税政策的有效支持密不可分。在补贴扶持下,不少企业哄抢市场“蛋糕”,尤其是整车和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风险在加大,一些低水平企业采取低质低价竞争方式扰乱市场,影响了我们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高端产能不足和低端产能过剩问题并存,产业出现盲目扩张、投资过热苗头。

面对巨额补贴诱惑,更有甚者铤而走险,走上了骗补的道路。2016年9月,深圳五洲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曝光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上亿元。从调查情况看,五洲龙公司产品尚未完工就提前办理机动车行驶证,从而为骗取补贴铺路。

企骗补的手段五花八门。有的先生产一批“合格”的新能源车,卖给自家成立的租赁公司,然后回收已卖车辆的电池。通过将同一块电池反复安装在新车壳上这一方式,实现了持续骗补。从对行业摸底的情况看,骗补行为绝不仅仅是少数个案。目前,已有10余家车企的骗补行为被查处公布。

2、市场机制不足,不少车企患上“政策依赖症”,自主发展意愿不强,市场对接缓慢。我们可以从销量结构看出,大多数企业和产品卡在补贴最低的那一条线上。”这就意味着,不少车企不愿过多投入,仅仅是为了拿到补贴才勉强维持。

3、中国在电动汽车发展指数整体排名中位列第一位,但这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上,而在技术层面,中国的整车制造仍定位于低技术含量领域。新能源车上的电驱动高速轴承、控制芯片等基础元器件,不少仍依赖进口。

主品牌车企在燃料电池电堆的科研上与国外比差距突出。质子交换膜、高压储氢瓶、碳纸、各类高压精密阀门等也存在一定的技术滞后。尽管动力电池领域有产能过剩风险,但仍然欠缺原创性的技术突破。

4、资源环境制约风险加剧。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激增,全球金属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我国金属锂、钴等主要动力电池资源缺乏,资源的稳定供应和价格稳定的挑战较大。

同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用电清洁化等问题也不容小觑。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曾公开表示,1个20克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可以想见,如果是几吨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废弃在自然环境中,将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目前,大多数车企对消费者承诺电池使用寿命和质保大都在10年以内。不过,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的火热,不久以后就将出现大量换电需求,尤其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池组,如出租车、公交车,需求产生可能将更快。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到17万吨。

三大方向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担忧与希望,集中在使用可靠性、续航能力、保养费用、智能化程度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的核心归根结底仍旧是技术。专家对我国新能源车技术层面突破提出三大方向:

1、支持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2、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

3、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这三大方向无疑是自主品牌车企须牢牢把握的。

㈧ 德国能在两年内完成170万辆电动汽车的生产目标吗

近日,商业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2020电动汽车指数》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到2021年时,德国的电动汽车年产量或将超过17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地。
按照德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到2024年,电动汽车产量在全球占比将从2019年的18%升至29%,平均每年将提升2个百分点。除此之外,德国电动汽车产量的提升,也表现在销量数据变化中。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电动车销量仅为221万辆,其中,中国销量为120万辆,同比增长3%,而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则下降近10%,约33万辆。对比之下,德国2019年的电动汽车注册量大幅度增加,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注册量都实现了75%以上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德国如何在两年的时间中将年产量增至170万辆?作为德国的三大汽车巨头,大众、宝马、奔驰又将怎样带动德国电动汽车的产销量?除此之外,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模式中,德国与中国又有何不同?
1

德国170万辆电动汽车从哪儿来?
从全球范围看,主流车企已经开启转型大势,走在电动汽车发展的路上。在这个队伍中,除中国外,德国车企的电动化策略发展最为积极。对此,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汽车专家斯特凡·迪比通托表示,德国汽车工业绝不会错过电动汽车的发展契机。
目前,在德国市场中,包括大众、宝马、奔驰等车企已经把未来的重点放在了电动汽车领域。毕竟,对于现代汽车的发祥地,德国是生产汽车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而大众、宝马、奔驰作为德国汽车的三大巨头,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该地区的整体产销量。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中,德国共登记了10.9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61%。其中,宝马销量为2.2万辆,特斯拉为1.1万辆,梅赛德斯·奔驰为9787辆,大众为9701辆。从数量上,该四家车企2019年的电动汽车销量占了德国的一半左右。
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同,德国电动汽车产量增长主要来自插电式混合动力。报告预测,到2021年时,德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中至少有一半将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资料显示,为促进电动汽车消费,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前,德国表示将为购买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提供高达6000欧元的补贴,同时还承诺大力扩展充电基础设施。
除了德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发展支持外,德国车企的电动化战略也逐步走向成熟。按照相关规划,2020年大众德国Zwickau工厂将率先生产10万辆基于MEB平台的电动汽车。同时,为了增加电动汽车产销量,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2022年前重组8家工厂,将电动汽车年产能将提升至100万辆,到2023年时,大众集团将向电动汽车制造领域投资300亿欧元。
另外,奔驰方面计划到2020年底,推出5款纯电动车型和20多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022年前将改换旗下全部车辆产品为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并增加至少50个全新电动汽车车型。电动出行作为宝马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3年,宝马将在全球推出25款新能源汽车,其中至少12款为纯电动车型。
在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下,大众集团、戴姆勒集团和宝马集团一致认为,未来属于电动汽车,同时他们共同表示未来10年将把重心投放在电动车上,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并将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等方面展开协调一致的行动。这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德国电动汽车产能提升的基础。
2

德国电动汽车发展有何不同?
在麦肯锡发布《2020电动汽车指数》中,其指出明年德国电动汽车产量很可能超过中国,站在全球首位。但与中国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不同,德国在电动汽车发展中更加倾向于插电式混合动力。麦肯锡预测,在德国2021年的生产量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产能至少将占到电动汽车的一半,这意味着在170万的电动汽车中,有85万辆是插电式混合动力。
面对德国85万辆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产量,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相对较少,在整个2019年中,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为22.6万辆,同比下滑14.7%。但在纯电动车方面,中国去年生产近102万辆,同比增长3.4%。
随着中国市场电动车补贴的退坡,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即便如此,其产销量还保持在120万辆以上。相比于德国10万辆电动汽车的登记辆,中国已超出其10倍有余。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被认为是电动汽车的过渡车型,因为其不能完全享受相关补贴,普及率并不算高,在2019年中,该销量也仅占新能源汽车的17%左右。
3

谁推动了德国电动汽车?
如果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是在政府推动下走在了行业的前列,那德国车企当下的积极发展又是从何而来?
新能源汽车在欧洲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程度,尤其在2019年之前,包括宝马、大众在内的主流车企仍然以传统燃油车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主要业务。但在2019年中,这一切有了新的变化,多数跨国车企开始迅速向电动化转型。
德国车企的改革不是毫无征兆的,在2019年第一季度中,车企陆续发布2018年财报。大众、宝马、奔驰财报数据显示,欧洲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测试规程(WLTP)标准已经在影响他们的整体营业利润。因排放不达标,车企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罚款。
在此之前,因“排放门”事件的持续影响,大众在2019年初相继收到巴西、印度等多个国家的罚单,据统计,大众仅因排放门损失超过了2300亿。与此同时,宝马也因销售排放超标的柴油车被罚款965万美元;而戴姆勒去年更是因尾气排放违反监管要求被罚10亿美元!
因尾气排放罚款的事件还在继续发生,假使车企不做出改变,这将导致企业未来支出成本增加,最终利润有所下滑。为此,多数车企只能选择加快产品车型向新能源转换,从而减小在该方面的影响。在这期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无疑是短期内满足这一标准的最佳选择。
从这一层面上看,德国车企选择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整体产量得到增加,这并不是德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中进行技术转换,更多的是为了应付尾气排放方面的罚款。也正是因为此项因素,倒逼车企必须尽快将新能源汽车发展落地执行。
另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市场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甚至以双积分政策进行强制性推动,直接影响跨国车企的产品车型必须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这也是汽车企业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㈨ 如何看待红旗,吉利和长城三个自主品牌的信心指数是“绿灯”

因为目前市场上国产品牌崛起,国产品牌越来越受到欢迎,国产汽车的前景大好。

国产的哈弗,吉利,红旗正在大步迈进人们生活,国产汽车市场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哈弗汽车,旗下的H系列在网上也是特别的受欢迎,经常有网友用国产大哈弗与丰田对比,结果也是不相上下,可以看到国产车在不断进步成长。吉利帝豪汽车想必都已经家喻户晓了吧,吉利汽车也是在创新中获得了新生,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吉利走在了国产车市场前列。相信很多人看到国产汽车的发展如此好,都为国产汽车感到自豪吧。

热点内容
新别克商务车油箱抽不出油 发布:2025-05-25 12:55:45 浏览:751
千万房车图片 发布:2025-05-25 12:43:19 浏览:747
南京到蚌埠火车价格是多少钱一斤 发布:2025-05-25 12:34:24 浏览:755
日立ZX25新车价格 发布:2025-05-25 12:34:20 浏览:491
直播打赏跑车价格 发布:2025-05-25 12:13:49 浏览:241
带麻将桌的房车出租电话 发布:2025-05-25 11:56:40 浏览:57
东营二手两厢汽车价格 发布:2025-05-25 11:09:13 浏览:189
房车淋浴用水 发布:2025-05-25 11:07:02 浏览:732
房车门三点锁 发布:2025-05-25 10:57:47 浏览:628
江铃宝典皮卡轮胎换225 发布:2025-05-25 10:35:00 浏览: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