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发电动汽车
❶ 为什么丰田汽车不研发纯电动车
首先,丰田一直倡导的混合动力是丰田二十年不变的坚守,在研究混合动力的二十年,丰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成效卓著。在今天,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行业的标杆,如果贸然更改方向,丰田也许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对此,丰田北美部门经理杰克·霍利斯(Jack Hollis)直言,他认为当前销售纯电动汽车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如果“经销商认为纯电动汽车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那我们早就在卖了。”
❷ 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中国有何不同
日本情况:
日本资源匮乏,因此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之一。早在1965年就开始启动电动车的研制,并正式把电动车列入国家项目。1967年,又成立日本电动车协会,鼓励电动车的发展。未解决能源匮乏问题,日本出台了很多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政策,这也鼓励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一是政府企业联合研发电池核心技术。1971年开始,日本多次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研发,仅燃料电池方面投入就达200多亿日元
一是政府企业联合研发电池核心技术。
二是实施绿色税制推广新能源汽车。
三是大规模建设充电网络。
日本混合动力汽车在全世界范围内同样热销,尤其是在美国混合动力车市场上已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刚刚起步,16年增长速度开始有些缓了。
参考资料:http://www.gepresearch.com/84/view-1847-1.html
❸ 日本电产CEO:电动车价2030年将降到目前的1/5
电动车驱动电机巨头日本电产(Nidec)董事长兼CEO永守重信,10日在日本经济新闻所举办的第22届世界经营者会议上表示,到2030年,电动汽车价格预计将只有目前的1/5。
永守重信认为,由于全球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各地区碳排放标准趋于严苛,电动汽车会随之普及,“电池成本会因技术革新而下降,到2030年,电动汽车的价格应该只有目前的1/5。”
日本电产正在扩大生产电动车用驱动电机,预期到2025年之前的订单可望扩大到250万台。该公司目标在2025年之前获得25%的全球市占率,在中国大连投资1千亿日圆的工厂正在兴建当中。在欧洲,电产也计划投入2000亿日圆新设生产基地。
永守重信表示,汽车制造商以硬件一决胜负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已是软件时代的竞争,“硬件部分要交给专门厂商,我们增加市场份额的时代来临。到2030年前后,电动汽车的数量将超过整体车市5成,价格也会变成1/5左右。”
电产一直在中国市场扩张业务。2019年开始在浙江量产由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与逆变器、齿轮等组成的系统产品,从广汽集团和吉利汽车等大型车企接到的配套订单越来越多。
为进一步扩大电动车动力总成产能,日本电产计划投入约2000亿日圆用于电动车动力总成的研发和生产,这笔资金将投入其包括中国大连在内的全世界三大工厂。日本电产未来五年计划当中提到,将专注于研发电动车动力系统,以及并购电机技术领域的专业公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1、概述美国、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2、简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新能源汽车被视作当今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对代表着世界汽车发展风向标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其产业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对策,以促进该产业快速和健康发展.
从如下三个方向提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新对策: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促进政策的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需要发挥政府在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的主导作用和加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财政投入,以及加大政府对关键零部件的支持力度和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应加大补贴力度,降低转换成本并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制度.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保障性政策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需要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能源发展管理机构同时明确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模式.
❺ 日本发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项目是
当前,日本汽车厂家正在加紧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各有关厂家表示,要争取在2003年将这种新型环保汽车投放市场. 从环保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汽车属于第三代环保汽车.第一代环保汽车是电动汽车,其动力来自蓄电池.电动汽车的优点是干净,无污染.缺点是蓄电池蓄电量有限
❻ 日本电产将在大连新建电动车马达研发基地,投入约1000亿日元
据外媒报道,全球领先的电动马达生产和供应商日本电产(Nidec)将在中国新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研发设施。
日本电产投入约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5亿元),正在中国大连市建设工厂,研发基地将设在工厂内。该基地将于2021年投入运营,除了研发纯电动汽车用驱动马达之外,还将研发用于家电产品等的马达。
新的研发基地预计将雇佣1000名员工,规模与该公司在日本滋贺县的中型研发中心相当,其中约400名员工将负责电动汽车马达的开发工作。电产还计划增加在中国其他两个现有工厂的员工数量,几年内将专门从事电动车领域的工程师的数量从当前的100名增加到650名。
电产这一举措,正值其全球竞争对手也在争相扩大在华业务。德国大陆集团计划2021年在天津设立研发中心,而另一家德国供应商博世也与当地一家公司合作供应电动汽车发动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❼ 大家感觉电动汽车有前途吗还是日本的氢燃料汽车有前途
关于新能源汽车,一直以来,业内普遍就有两种看法:纯电动车(BEV)和氢燃料池车(FCEV),这两种车很有点意思,一方的优点则是另一方的缺点,那么相对比的话,谁更有前景呢?
从目前来看,以中国为首的电动汽车发展迅猛,在全球大力倡导新能源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转变为汽车强国的一大机遇。我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除了国内的自主企业和初创车企纷纷加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国外的汽车巨头在本土转型发展电动汽车的同时,也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同时,以提倡氢能源为主的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氢能技术也已经进入了系统实施阶段,尤其是日本。根据日本新能源及产业开发机构最新制定的目标,日本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里程有望延长到目前的1.5倍,到2040年,日本的氢燃料电池车型的保有量有望从现在的2000辆增加到300~600万辆。此外,包括英国政府在内的很多国家也开始制定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计划,英国计划在2030年前使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到160万辆,并在2050年之前使其市场占有率达到30%~50%。
由于氢的能量密度相当高,比汽油高出两倍还多,所以氢燃料电池车的续航里程相当给力,比如丰田的Mirai续航里程可以达到700公里,而此前丰田发布的Fine-Comfort Ride概念车,续航里程更是高达一千公里,这是纯电动车目前无法企及的。
另外,纯电动车一般快充30分钟可充满80%的电量,虽然未来还有提升空间,但是受限于物理定律,能达到什么水平还很难预料,而氢燃料电池车加氢就快多了,三五分钟就能加满,效率和传统燃油车没什么区别。
不仅如此,氢燃料电池车的氢在燃烧之后只会产生水,而且燃料电池没有回收的问题,可以说是环保车的终极形态。纯电动车依赖于充电,而这个电能的来源是有区别的,是传统的火电,还是其它形式?除此之外,纯电动车的废旧电池的回收也是个大问题。所以在环保方面,氢燃料电池车也有明显优势。
但是在生产和技术成本上,由于氢燃料电池车的技术和结构十分复杂,因此,目前生产一辆廉价的氢燃料电池车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而相比之下,纯电动车的造价就便宜多了,而且未来随着电池价格的走低,其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
从目前技术发展和实用化水平看,纯电动汽车虽然性能上不占优势,但是实用性和普及性上是领先于氢燃料电池车的,但今后谁能真正领先新能源汽车领域,还要看最终技术进步和实用化的最终比拼结果,如同手机和共享单车的普及过程类似。
❽ 日本是如何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
这个问题范围比较大,就简单的从几个方面来综合说一下日本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的推动举措吧。
首先就是日本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战略性方向上是始终坚持“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简单来说就是采取多种手段要使得日本成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生产和研发中心,确保日本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并且不断的强化日本成为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领导能力。
日本在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也是采取了更多实用的措施,比如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车企的税收方面给出优惠政策,并且直接给予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用户补贴,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车企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制造热情和用户的购买热情。还有就是在技术方面制定了领先的计划,在电池技术研发和车联系统、自动驾驶系统方面都加大了科研投入的力量并且在这些方面全部都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进展,远远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
还有就是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方面,日本一直都是采用对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补贴,从而减轻企业对于建造充电基础设施的压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调动了企业对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当然日本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推动措施还有很多,碍于篇幅的原因只是简单的说了政府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推动措施,对于目前国内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来说也是具有很高的借鉴和学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