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长城纯电动汽车
① 华晨破产,宝马或将与长城合作
三方博弈?华晨正式破产重整,或将与长城共造宝马3系。
日前,有消息传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徐水分公司方面的内部人士称,宝马实际上对于同长城的合资板块,抱有更大的期望,不但未来有望投产MINI全系,同时底盘业务的消息也显示在铺设宝马3系生产线,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SOP(StartOfProction)。如若消息属实,那么宝马3系作为曾经华晨宝马的销量担当,平均每月1.5万辆左右的销量或将为长城汽车带来巨大收益。
事实上,早在2018年,长城就和宝马就曾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签署协议,合资成立光束汽车。这也是我国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后成立的第一家合资整车企业。在光束汽车项目中,长城和宝马将进行纯电动汽车的联合研发和生产,包括未来的MINI纯电动汽车以及长城汽车旗下新产品。对于宝马和长城而言,合资设厂一方面能够节省高昂的电动车研发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整体布局也做到可优势互补,并应对新能源积分政策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第一家三方博弈的车企事例。与其拥有相同阵营的,还有北汽-奔驰-吉利。据悉,奔驰持有北京奔驰75%股权,且在吉利集团收购戴姆勒(奔驰母公司)9.69%股份后,在今年7月与吉利合作建立了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
纵观当下汽车产业,当国内外企业间的合作已成为市场大趋,而未来伴随这样的合作模式不断深化,或将会有更多的博弈出现,只有强者才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吉利奔驰携手打造新smart,宝马长城的光束汽车又该如何接招
上个月,吉利控股集团与德国梅赛德斯奔驰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Co.,Ltd.)正式成立,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合作形式的相同、选择伙伴眼光的类似、打造产品的相近、电动高端化的诉求。都为长城与吉利的相争埋下伏笔,而且这也将是奔驰与宝马之间的一场博弈。此次吉利与奔驰、长城与宝马的合作,不仅关系到MINI与Smart的存亡,更关系到长城与吉利谁将能领先一步,走向下一个时代。未来,你是更看好电动NIMI,还是电动Smart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长城宝马光束的流产是确有其事还是被放大了的分歧
长城宝马双方应该确实在光束定位及发展上存在分歧,但对于任何一个战略合资项目来看,这些分歧都是正常的,但绝不至于到流产的地步。
首先,长城宝马合资项目是中德两国合作新项目,2018年7月10日双方签署合资经营合同,也是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进行的,成为中德合作的又一生动案例。而从目前两国的政治经济友好关系看,长城宝马的合资有着稳固的基础,除非双方出现严重分歧,否则项目流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如果双方存在严重分歧,光束项目就不会存在,因为在2018年签署合资协议之前,双方已经开展了长达两年的秘密接触。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依然是宝马集团全球销量增长至关重要的市场。对于光束这样的既定战略投资项目,应该不会因为一时的利润下滑就直接取消,况且这个项目目前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光束张家港基地也已经启动建设,此时终止对双方没有任何好处。而对于新任CEO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只有加大中国市场的投资才能取得更好的销量和利润增长。
④ “长城宝马”霸气落地,新名称惊艳亮相
提起宝马汽车,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作为全球最为知名的豪车品牌之一,宝马汽车的名号已经成了豪车的代名词了,有点小钱的人谁不想拥有一台宝马来充充面子,但是作为一向坚挺的德系豪车宝马,最近两年的路走的也不能算是完全顺畅的,国内近两年的市场紧缩给所有的汽车厂商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今年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此外奔驰和奥迪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大,宝马之前和华晨汽车的合作,最后也没有给宝马带来特别持久的红利。
和宝马合作,生产新能源电动车,对于长城汽车来说绝对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毕竟未来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一定会越来越受欢迎,而宝马汽车的技术和品牌带动力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源,我们也相信双方一定能够抓住这次合作的机会,实现真正的双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宝马为什么要和长城合作
长城与宝马的合资品牌,可以说是双方各取所需、抱团取暖的“最佳选择”。光束汽车对于长城来说,这将加快长城在高端品牌的布局。
宝马与长城合作后成立的合资公司名字叫光束汽车。光束汽车量产MINI电动车,将推进MINI品牌的电动化和本土化。
(5)宝马长城纯电动汽车扩展阅读:
中外合资的利弊:
众所周知,自“中外合资”的形式开始,自主品牌在中外合资上的发展基本上是依附状态;以至于在大家的眼中,自主品牌不仅是对盈利上贡献为零,并且还拉低了海外汽车品牌的“档次”。
这是因为核心力量的缺失成为了中国自主品牌没有话语权的主要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海外汽车品牌合资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仍然有积极和重要意义。
换个角度来看,与海外车企合资为自主品牌打下来不小的基础;如果不是自主品牌在合资中不断摸索前进,如今国内的汽车市场就不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⑥ 宝马将2020定义为新能源之年 将推6款新能源车型
宝马2019年在中国交付了5万辆新能源汽车,计划2020年底为中国消费者推出6款新能源车型,宝马将2020年定义为“新能源车之年”。
宝马将在2020年一季度将推出三款车型,分别是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里程升级版(纯电综合续航里程将达到95公里)、全新X5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及i8极夜流星限量版,下半年纯电动SUV全新iX3将会正式上市,该车型将在沈阳生产基地下线,销往全球。
此外,宝马还表示该年将会推出新款i3以及X1的插电混动版车型,但并未公布具体的发布时间。
宝马与长城汽车成立的合资企业“光束汽车”已于2019年完成注册流程,并于2019年12月30日获得了营业执照。2020年,光束汽车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的生产基地将开始破土动工,未来纯电动MINI汽车将在中国生产。
除了扩大新能源产品阵容,宝马还将强化对新能源车型的服务能力。宝马表示将会建设全国最大的充电网络,到2020年在300个城市设置25万个充电桩,包含7万个直流充电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长城宝马将推2款新车!全新平台打造,预计13万起
根据长城汽车新能源产品规划,光束汽车将推出两款与欧拉iQ同级的全新电动车型,两款新车均基于与宝马合作的全新紧凑型平台打造。从车型定位来看,两款新车定位均高于欧拉iQ(补贴后11.48万-12万元),上市后有望13万元起。不得不提到的是,光束汽车项目在去年11月宣布开启之后,目前已进入人才招聘阶段。据了解,该项目完成后预计拥有约3000名员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⑧ 长城宝马建立的新合资公司名称是什么
7月10日,中国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宝马(荷兰)控股公司在德国正式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新合资公司定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7亿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投资总额达51亿元人民币,双方各持股50%。
此次签约是继双方在今年2月23日签署合作意向书之后的新进展。此前也有宝马在华增资扩产新能源汽车的消息,但宝马集团称,此次合作是宝马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
宝马旗下拥有BMW、MINI、Rolls-Royce和BMW Motorrad四个品牌,并在2013年就推出了第一款电池电动汽车。“今天签署的协议标志着中德企业之间的合作达到一个新水平”,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说,“这一战略伙伴关系对宝马集团和长城汽车而言,是一个双赢选择,这将使我们能够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降低交通排放的计划做出贡献。”
如今,新能源已经成为中国成为“汽车强国”的必然路径,近几年的发展成果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投入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中。此次宝马与长城汽车的联手,是宝马汽车在华实现电动化的关键一步;而对长城汽车来说,与宝马在新能源领域合作能够减轻其油耗压力,加快在国际战略的布局。
来源:网络!
⑨ 纯电的MINI来了,为何能成为了长城合作国产的第一步
自从去年长城成功牵手宝马,共同成立新的合资公司,相信不少消费者对此都颇有期待,用较低的价格能买到有宝马技术加持的车型,到底长什么样,到底有多少宝马味,才是最关注的地方。其实类似的例子近几年真的不少,像福特和众泰、大众和江淮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能够在严苛的双积分考验中取得好成绩,不过长城和宝马签署合作之后,似乎没有什么明显动作,总给人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但最近纯电MINI的发布,是否意味着即将踏出合作国产的第一步?
MINI的细节设计不在于工艺多么复杂繁琐,也不是用什么高级的材料,而是用创意去营造自己的格调。MINICOOPERSE,其实不太想让人觉得这是一辆纯电的MINI,没有很刻意去标识自己的纯电身份,从车身内外都能看出来,只有在最需要的地方点缀一下。当然了,可能这也跟它跟普通的MINICOOPER在同一基础上打造有关系,看起来用起来都跟燃油版的MINI没有太大区别(除了一个加油一个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