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
Ⅰ 新能源汽车为何发展这么慢
【卡车之家原创】不可否认,新能源的春天来了,正以不可抵挡之势汹汹而来。短短几年间,中国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在各大一二线城市,已经随处可见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究其发展的原因,自然少不了“天”、“地”和“人”的多方面作用。
然而发展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新能源之役”不但有“东风”鼓吹,还有坎坷相伴,以下是相关人士总结的多个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你认为哪点最重要?
有利因素
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2016年以来,我国成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投资增速缓中企稳,消费增长基本稳定,工业运行总体趋于改善,工业品价格由降转升,消费价格温和上涨,GDP 全年增长6.7%,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促进经济回稳的积极因素将不断积累,将有利于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
能源紧张和环保要求加速行业发展
汽车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破坏。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显现。
其中,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导致石油消耗日益升高,石油对外依存度也不断增高,造成我国能源短缺,同时传统汽车排放的尾气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危害。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发展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家政策有利于行业发展
2013年以来,国务院及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多个中央部门出台了多项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明确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至“十三五”政府产业支持发展的重点,承载着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使命。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各地方也针对锂离子电池产业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建立了从研发、生产、购买、使用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针对汽车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多的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开始对传统燃油乘用车进行限购、限行,也有助于提升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成本具备市场化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锂离子电池技术不断进步,开始批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产业链的日益完善,产品质量、性能快速提升,目前国内主流产品续航里程可达到200公里以上,加速性、车速等性能已接近或达到传统车水平;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也基本达到传统车水平。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规模的扩大推动锂离子电池产品的成本和售价下降,相应降低了新能源汽车成本。此外,快充技术的发展,也让电动汽车使用更为便捷。
智能化成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先行一步
汽车的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电动车在特斯拉的引领下智能化发展更加突出。同时,智能化在电动车领域更具优势,相比燃油车而言,更多的全新设计的车型也为电动车提供了更好的智能化载体和平台。
储能市场潜力巨大
虽然储能电池业务目前仍面临着建设成本高、刚性需求仍有待挖掘等问题,但随着锂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应用领域的扩大,我国储能市场有望在“十三五”期间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不利因素
新能源汽车成本不具优势可选车型少
对于消费者而言,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乘用车目前售价不具优势,车型选择较少;而对于生产企业,短期难以获得规模效益,生产成本尤其是核心部件电池成本仍然较高,导致汽车售价普遍偏高,购买者初始投入较大,制约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从而影响上游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
配套体系有待完善
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配套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整个新能源汽车生态链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比于庞大、成熟、便捷的传统汽车加油网络,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仍然不够完善。
据工信部披露,截至2016年底,全国建成公共充电桩仅15万个,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相对较低,未形成全国性规模化充电服务网络。充电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公众认知度有待提升
目前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还不够高。随着人们对污染危害认识的增长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公众对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认可度将不断增加,将拉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识和接受程度。
小结
在摸索中,国内新能源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新军和一汽、二汽等传统车企纷纷加强对新能源板块的重视,已经帮助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新能源行业势必会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着重弥补劣势,才能加快赶超传统汽车的步伐。那么,以上诸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你认为哪点最重要?(文/图管冠强)
Ⅱ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肯定是将来的趋势,在我国更是这样。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能源紧张,我国又是个多煤少油的国家,所以新能源汽车是现在研究的必须;二是我国传统汽车技术落后德国、日本等汽车大国太多,水平几乎不可能追上,所以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是现在中国汽车领域的最佳途径。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有着较大优势,现在中国的电池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产量上都是世界领先的,同时由于政策驱动与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市场化进程是很快的,效率也很高。因此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越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还不成熟,电池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相应的基建,电池的性能和管理还不成熟(续航能力和安全性是现在电动车的弱点),所以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多数仅限于短距离代步(多数在城市内使用),仍无法撼动传统燃油车的地位。(如果不是为了牌照,可能电动车销量不会很高,哈哈。)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衰减很快,现在常用的锂电池污染很严重,之后的电池回收和处理是一个大难题,电池的梯次利用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规范。
至于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在多数人认为锂电池只是个过渡,燃料电池是将来的终极目标。本人对燃料电池不了解,感性的认识是将传统汽车发动机换成燃料电池,像加汽油一样加清洁能源,这样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就解决啦。
至于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必须搞,而且一定要搞出来!技术方面有搞头,有前景有情怀也有利益。虽然这几年要解决基本技术问题,可能效果不会很好,但是将来一定会有一个突破的方法的。现在待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电池性能问题,就是提高电池性能;二是电池的测试与管理,即保证电池安全可靠的运行,在梯次利用时,对电池状态进行评估。市场方面,今明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会重新大洗牌,就像前些年的手机市场和单车市场一样,洗牌后挺下来的前景无限,失败的就只能退出。如果要加入新能源汽车研发的话,建议选择航空母舰般的大厂,至于什么样的车企是航空母舰?在中国,肯定是国企啦,其实比亚迪和吉利也可以的,还是要看政策哦。
Ⅲ 新能源车目前面临什么问题
1. 指标不够用导致年末购车者锐减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在新能源车整体品质不断上升、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心理上接受新能源车,或者说主要是纯电动车。但在北京等大城市,车辆指标限额成为了阻碍他们购买电动车的最大阻碍。
结语: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否自嗨
毫无疑问,中国汽车的2017年属于新能源车,无论是资本,还是舆论声音,亦或是即使明示要退坡的补贴政策,都在对新能源车精心呵护、百般照顾。
但线下遇冷的情况,则反映了这个中国政府寄予厚望、有弯道超车机会的支柱性产业,在发展程度上仍像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孩。
2017年关于新能源车的神奇故事、资本运作我们已看得太多,但线下的情况无疑给人们提了个醒,在想要弯道超车的时候,最不需要的就是自嗨。
Ⅳ 谈谈你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看法
新能源汽车,最大痛点就是电池了,虽然有几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如特斯拉的电力管理技术、国内的快速充电和换电,但最根本的设施需要巨大投入,当然也包括各大厂家的技术更新和发展。
(4)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扩展阅读
新能源汽车优缺点:
优点: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缺点: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7~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Ⅳ 新能源汽车难以发展国内众多车企已有应对措施
近两年国内的汽车市场下滑确实让很多人“战战兢兢”,原本以为传统汽车市场经济的下滑,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样不理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汽车市场在2019度的总销量为2576.9,同比下滑8.2%,而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120.6万,同比负增长4%。
最后
据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称:“目前,新能源汽车整体的行业利润率还比较低,行业盈利是很难。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将使得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处于亏损状况,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是需要国家给予支持的,还不能完全走上市场化。”虽然上述的车企中都已经有了应对2020年的方法,不过归根到底也只是提升销量的手段,对于如何盈利,新能源车企如何“过冬”,仍然要看2020年的表现,特斯拉国产下线虽然发挥出了“鲶鱼效应”,但是同样在渔网内的“沙丁鱼”,又真的能坚持到上岸的时刻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哪些困局
新能源汽车目前主流是电动汽车
直观看是电池包供应不足,目前国内有数的几家电池包厂,比亚迪、比克等等,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产量都有限得很,每个月也就千把两千套,其他小厂更加是产量少。
稍微深挖,可以说是电池产量跟不上,动力电池国内做的好的也就那么三五家,比克力神比亚迪什么的,参考国标六年十二万公里质保,对电池厂家还是有蛮大压力的,谁知道五年以后电池包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质保期内出现大批量质保问题,哪家都扛不住,一台车至少吃掉三十台车的利润,尤其现在市场,质保是压在电池包厂家。
国家政策方面,说是要逐步取消补贴(到2018年),但是现在电动车厂普遍就靠着补贴活着了(铅酸除外),等补贴没有了,车厂停止制造转做油车就马上止损,电池包厂投入那么多资金建厂训练工人采购各种设备,前期投资巨大,如果摊子铺太大,很难在补贴政策取消之前回本,也是电池包厂家大肆扩张的一大制约因素。
归根结底还是电池不行,体积大容量小还不足够安全,看电池发展,三五年内出现革命性的突破可能性不大,所以电池包的结构和成本想出现大的突破也不大可能,要在补贴政策结束前实现0补贴还有利润,可能性更加渺茫。但是这个是全世界新电动汽车的问题。
至于电池管理系统,且看湖南森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Ⅶ 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续航应该怎样解决
近几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很多汽车企业都在不断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因为我国如今正在大力的推广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所以市场的需求量也就非常大。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可以受到很多车主的喜爱呢?一来是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可以享受到国家补贴,二来是新能源汽车是不需要加油的,只需要进行充电就可以行驶了,更加的环保。因此很多车主一开始便选择了新能源汽车。
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的种种问题,续航问题都还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电池的更换和汽车维修问题又进一步的呈现出来。很多网友表示,还好自己没有购买新能源汽车。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处理的话,新能源汽车也只能是一个噱头了,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还是有很多车主选择购买燃油车的原因。新能源汽车产业想要更加快速的发展,这些问题就应该要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否则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无法很好的继续发展下去!不过现在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可以终生免费更换电池了,我想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将会越来越好!
Ⅷ 比亚迪新能源技术很成熟,为什么销量却不好
比亚迪的产品线呈两极分化状态,唐汉王朝系列,主要是插混和纯电,品质都达到了豪车级别。以我熟悉的唐为例,论性能综合表现,50万以下的SUV根本没有对手。主攻新能源汽车的所有车企,其销量技术都是足够低的。原因在于技术的相对不成熟,不过这里所谓的不成熟并不是指三电等核心系统的技术水平,而是指制造成本的初期不可控。
国内用户对牌子的概念太深了,只要你原先是低端了,想要翻身玩高端就必须经历一段艰辛历程,参考小鹏,蔚来这些半道杀出的互联网高端国产又何德何能轻松将定价到30万档以上,树大招风,存在一定程度被竞争对手抹黑和黑公关,有一些企业在应对此类问题反应迅速,处理及时,影响有限,但比亚迪这里相对不够好。BYD服务意识别说较合资车企存在差距,即使与国产的车企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最主要的体现就是站在市场最前面,每天与客户打交道的4s店。
Ⅸ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很多了解比亚迪的人大部分都知道,比亚迪的王传福的思路和想法一直都很超前,也是王传福的这种超前战略目光,一直引领比亚迪快速发展成为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引领者。20年前,可能人们根本无法想象一个电池生产厂商,居然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界唯一能够和特斯拉叫板的佼佼者。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生产手机电池起家,2000年在香港上市。比亚迪在同年,通过了重要客户摩托罗拉的审核,成为摩托罗拉的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有了摩托罗拉的认可,比亚迪相当于拿到了与其他国际大品牌合作的通行证,接着又拿到了诺基亚、三星等多个重要客户,也就是在那时,比亚迪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电池供应商,位列全球第三。
2002年,正是中国汽车市场“井喷”时期,王传福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跨界进入汽车领域。2003年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进入汽车领域。
此后,比亚迪相继研发上市了比亚迪e6(主打出租车市场)、王朝系列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