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发新型电动汽车充液电池
Ⅰ 万向美国子公司申电池专利充电1分钟续航800公里是真的吗
续航里程更高、充电时间更短、使用更加安全……这些均是各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电动车方面不断追求的目标。如今,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Fisker)正申请一款固态电池专利,可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提高至500英里(约805公里),充电时间缩短至1分钟。该公司计划在2023年前将该电池商业化应用。
菲斯科公司称,他们的固态电池采用了三维电极,试图克服上述挑战。这种三维电极的表面积是普通固态电池薄膜电极的25倍,具有较高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从而实现快速充电和低温操作。
所以,这款固体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2.5倍。随着材料和制造水平的不断进步,菲斯科预计到2020年这种电池的成本将为常规锂离子电池的三分之一。此外,电池爆炸的风险也比较低。
Ⅱ 美国研发新型发电机 将汽车电池或废气的热量转化成电能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达拉斯分校(UTDallas)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款发电机原型,能够利用液态金属将废热转化成清洁电力。
ErikJonsson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杰出的工程教授兼电气化工程教授BabakFahimi博士表示:“热能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在数据中心,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利用冷却器和空调消除热量,因此,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将此类热能转化成电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新型秒充锂电池技术诞生,充电五分钟都太长了
想象过手机厂商吹嘘的“秒充”变成现实吗?插好数据线,然后几秒钟后,拔掉。什么共享充电宝、什么移动电源的市场空间就不复存在了。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专业的研究员们与法国、以色列研究人员共同设计了一种新型锂电池电极,或许有可能将手机、电动车充电这件事情缩短至秒级。
如果未来该款低维导电材质电池电极得到采用,将大幅提升电池的充电效率及电量,进而将提升车辆、笔记本电脑、手机电池的充电速率,只需数秒或数分钟就能完成,无需苦等数小时。
虽然 MXene 要想量产并商业化还需要至少三年时间,但值得期待的是这种超导材料将会对当前的充电技术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充电五分钟”就不会再是一个值得炫耀的能力了。
Ⅳ 美国科学家研发高密度能量锂电池,“好的”电池会成为各国的鸡肋吗
为了开发锂基电池的替代品,减少对稀有金属的依赖,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有前景的新型阴极和电解质系统,用低成本的过渡金属氟化物和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代替昂贵的金属和传统的液体电解质。
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改进和开发新的固体电解质,以实现快速充电,并在新设计中融合固体和液体电解质,以与大型电池工厂中使用的传统电池制造技术完全兼容。
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可再生能源电池,稀有金属都是必要材料。这导致争夺钴和镍等原料的竞争正日趋激烈,甚至确保稀有金属已经是国家性课题。因此科学家们才着手去发掘替代品,以缓解依赖。新研究现在已经表现出巨大潜力,但下一步,研究者必须要让新型电池与以往稀有金属做电极的锂电池具有同等的容量,且衰减也符合要求,才能真正考虑商品化生产。
Ⅳ 新能源突破,关键在电池,近几年有没有什么新型电池被研发出来
据说目前正在研发的高能电池例如铝电池,石墨烯电池等都是很好的,如果进去实用化水平就会出现很大的飞跃。
Ⅵ 中美团队研制出锂离子电池材料,充电多久可以恢复电量
中美团队研制出锂离子电池材料,充电多久可以恢复电量?
充电速度慢、续航里程短,是当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季恒星教授研究组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机构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黑磷复合材料,充电9分钟即可恢复约80%的电量,使兼具快速充电、高电荷容量、长寿命优点的锂离子电池成为可能。10月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这项成果。
c
“我们采用常规的工艺路线和技术参数,将黑磷复合材料做成电极片。实验室测量结果表明,电极片充电9分钟即可恢复约80%的电量,2000次循环后仍可保持90%的电荷容量。”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辛森介绍,如果能够实现这款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找到匹配的正极材料及其他辅助材料,并针对电芯结构、热管理和析锂防护等进行优化设计,将有望获得能量密度达每千克350瓦时并具备快速充电能力的锂离子电池。
Ⅶ 美国研发新型太阳能电池,转化率20%,会取代石油吗
根据环球网7月15日的新闻,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一支科研团队近期研发出了一套新型的太阳能转化装置,该装置名为“太阳能液流电池”。该研究团队表示,这套新型装置无论是在成本还是转化效率上,都要比如今市面上大部分太阳能转化装置出色一些。那么这套装置到底有什么看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从上个世纪后期开始,人类就已经研究如何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这一领域仍然未有震惊世界的突破,太阳能转化效率一直都很低。但中国有句古话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虽然现在我们在这方面走得慢了一些,但始终是在积累经验和技术,终有一天量变会引发质变。
Ⅷ 麻省理工提出全新电池设计,这一研究将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会有很大的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代当前的燃油汽车,不过这都是后话。在当前如果要选择一台新能源汽车,想必大家第一个要看的就是续航里程,换种说法就是这台车的动力电池的电量储备,能支持它跑多久。
现在市场上的新能源纯电动车型,大部分的续航里程都在400公里左右,也可以说400公里是纯电动车型的及格线,如果你低于这个成绩,将有很大可能导致销量不佳。反过来说,如果你高于400公里,那么你的销量基本不会差。那么近期有外媒报道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了电池的全新电极设计,这一研究会使电池的电量储备获得提升。
而且这种新电极设计,在安全性方面也会更好,由于该设计放弃使用传统的液体或聚合物凝胶的电解质材料,在电池的充放电循环中,锂离子通过电解质来回移动,采用全固态电解质可能比液体电解质更安全,因为液体电解质具有高挥发性,所以这也是导致锂电池爆炸的根源所在。
到目前为止,该新电极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实验室生产阶段,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则表明将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由此我们可以预见,该新电池如果能在不久的将来投入商用,比如在电动汽车领域,那么消费者将很有可能会买到续航里程媲美燃油车的电动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新型电动车—整车充当充电电池国外正在研发电动汽车,让整个车身充当一块充电电
(1)电,化学(2)2400,7.2×10 4 W
Ⅹ 与美国初创公司合作,现代汽车开启电池底盘一体化研发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目前从事新能源汽车电子化工作,10年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从业经验,在电池系统、充电系统和电子电气架构方面有较深的认识和实践,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开设《汽车电子设计》公众号。 前日,现代汽车与美国初创公司Canoo达成合作,要联合开发一款电动汽车平台。根据合作的协议,现代希望打造自己的专属于较小型(A级和B级)乘用车的电动汽车平台,用于现代和起亚的小型车,发展的方向是将基于Canoo的专利设计。说实在一些,现代想要在2022年左右开始尝试电池在底盘一体化的研究。 备注:现代的A级和B级是很小的,A级车包括i10和起亚的Picanto,B级轿车包括i20。 图5?电池系统和底盘一体化是下一个汽车开发的改变点 小结: 这波大的纯电动投资如果维持的话,我们在整个组织结构、开发速度和吸收工程创新及改进上面会大幅度往前迈一步。越是困难时期,越是需要不拘束原有的框架。 文|朱玉龙 图|朱玉龙网络及相关截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