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tle分析新能源汽车
『壹』 战略规划如何做好PESTEL分析
战略规划PESTEL模型
PESTEL、关键驱动力和情境,是分析组织宏观环境相互关联的三个工具。 PESTEL提供了总体概述;关键驱动力关注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建立在关键驱动力之上的情境,则为企业在变化的宏观环境中提供了可能的解决之道。
PESTEL模型(PESTEL framework)将环境影响因素归为六大类:政治(P)、经济 (E)、社会(S)、技术(T)、环境(E)和法律(L)。PESTEL全面列出了可能导致特定战略成功或失败的影响因素。其中,政治强调政府角色;经济 是指诸如汇率、经济周期及全球各地的经济增长率等宏观经济因素;社会影响包括不断变化的文化和人口统计学特征,如许多西方国家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技术 涉及互联网、纳米或新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创新;自然环境特指“绿色环保”问题,如污染或浪费;法律包括法律限制或立法变化,如健康和安全法,或者对于企业并 购的限定和管制。
对管理者而言,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变化以及其对企业有何启示十分重要。诸多因素盘根错节,相互交织。例如,技术发展可能同时改变经济因素(如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社会因素(增加更多的闲暇)及环境因素(减少污染)。可以想象,企业通过分析 这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够得出更详尽复杂的列表。
识别关键的变革驱动力,可采用逐步回溯的方法以避免被各种细枝末节所淹没。 关键的变革驱动力(Key drivers for change)是指对战略有极大影响、生死攸关的环境因素。典型的关键驱动力因行业或者部门而异。零售商可能主要关注影响消费者口味和行为的社会变化(如 鼓励城外消费),以及经济变化(如经济增速和就业率)。识别关键的变革驱动力,能够帮助管理者聚焦于PESTEL中最重要且必须优先处理的那些因素。许多 其他变化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这些关键驱动力,例如,人口老龄化将导致服装零售业的变化。如果对变革的关键驱动力没有淸晰的认识,经理人将不能做出具有操作 性的决策。
战略规划情境构建
当商业环境因复杂和快速变化而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时,对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企业战略,不可能得出唯一的结论——事实上,这样做也十分危险。通过采用情境分析, 企业能够应对不同的可能性,可以避免思维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基于高度不确定环境中关键的变革驱动力,情境分析可以为未来商业环境如何演化提供若干虚拟现实 的不寻常观点。通常,情境构建以PESTEL模型及变革的关键驱动力为基础,而不仅仅给出对环境变化的预测。构建情境的重点不在于预测,而在于使管理者警 觉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情境分析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识别情境范围是重要的第一步。范围是指情境分析的主体和时间跨度。例如, 情境分析可以针对整个全球行业,或者仅仅是某一地区和市场;时间可以是十年左告(如图2-3所示),也可以是未来三到五年。
识别关键的变革驱动力。可以使用PESTEL模型分析可能对行业、地区或者市场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在对立的关键驱动力中挑选,对于整合一系列虚拟真实的情境非常重要。通常,情境分析需从各种关键驱动力中挑选出两个关键驱动力,这两个关键驱动力既具有 高不确定性,同时又可能产生严重分歧或者对立的结果。例如在石油部门,石油原产地的政策稳定性是一个高度不确定的南素;另一个因素就是随着新型萃取技术的 出现或新油田的发现,企业开发新的大型油田的能力。
•开发情境“故事”:对电影业而言,情境基本上就等同于故事。选择了对立的变革驱动力之后,有必要将各种虚拟真实的故事编织在一起,将关键驱动力和其他因素整合为条理分明的整体。
•识别影响。识别情境带给组织的影响是构建情境的最后一个关键步骤。分裂的保护主义显然对大多数跨国企业十分不利。另外,重新平衡的多边主义将有利于跨国企业,特别是那些来自不断发展的亚洲经济体中的跨国企业。对每种情境进行稳健性检验(robustness checks)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
PEST宏观环境分析是企业有效展开战略规划的第一步,更为后期战略的良好执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竟,如果企业的战略规划超越了现实及企业实际能力,将很难被落地实施。
『贰』 PESTEL 分析法是什么
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6大因素:
(1)政治因素(Political):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政策、法律及法规等因素。
(2)经济因素(Economic):是指组织外部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3)社会因素(Social):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
(4)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技术要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6)法律因素(Legal):组织外部的法律、法规、司法状况和公民法律意识所组成的综合系统。
PESTEL是在PEST分析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形成的。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六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咨询工具
安索夫矩阵
案例面试分
析工具/框架
ADL矩阵
安迪·格鲁夫的
六力分析模型
波士顿矩阵
标杆分析法
波特五力分析
模型
波特价值链
分析模型
波士顿经验曲线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贝恩利润池
分析工具
波特竞争战略
轮盘模型
波特行业竞争结构
分析模型
波特的行业组织
模型
变革五因素
BCG三四规则矩阵
产品/市场演变
矩阵
差距分析
策略资讯系统
策略方格模型
CSP模型
创新动力模型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大战略矩阵
多点竞争战略
杜邦分析法
定向政策矩阵
德鲁克七种
革新来源
二元核心模式
服务金三角
福克纳和鲍曼的
顾客矩阵
福克纳和鲍曼的
生产者矩阵
FRICT筹资分析法
GE矩阵
盖洛普路径
公司层战略框架
高级SWOT分析法
股东价值分析
供应和需求模型
关键成功因素
分析法
岗位价值评估
规划企业愿景的
方法论框架
核心竞争力分析
模型
华信惠悦人力
资本指数
核心竞争力识别
工具
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行业内的战略群体
分析矩阵
横向价值链分析
行业内战略集团
分析
IT附加价值矩阵
竞争态势矩阵
基本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三角模型
竞争对手分析论纲
价值网模型
绩效棱柱模型
价格敏感性测试法
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
竞争优势因果关系
模式
竞争对手分析工具
价值链分析方法
脚本法
竞争资源四层次模型
价值链信息化管理
KJ法
卡片式智力激励法
KT决策法
扩张方法矩阵
利益相关者分析
雷达图分析法
卢因的力场分析法
六顶思考帽
利润库分析法
流程分析模型
麦肯锡7S模型
麦肯锡七步分析法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
麦肯锡逻辑树分析法
麦肯锡七步成诗法
麦肯锡客户盈利性
矩阵
麦肯锡5Cs模型
内部外部矩阵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诺兰的阶段模型
牛皮纸法
内部价值链分析
NMN矩阵分析模型
PEST分析模型
PAEI管理角色模型
PIMS分析
佩罗的技术分类
PESTEL分析模型
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
QFD法
企业价值关联分析
模型
企业竞争力九力分析
模型
企业战略五要素分析法
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
RATER指数
RFM模型
瑞定的学习模型
GREP模型
人才模型
ROS/RMS矩阵
3C战略三角模型
SWOT分析模型
四链模型
SERVQUAL模型
SIPOC模型
SCOR模型
三维商业定义
虚拟价值链
SFO模型
SCP分析模型
汤姆森和斯特克兰
方法
V矩阵
陀螺模型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威胁分析矩阵
新7S原则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新波士顿矩阵
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逻辑分析方法
实体价值链
信息价值链模型
战略实施模型
战略钟模型
战略地位与行动
评价矩阵
战略地图
组织成长阶段模型
战略选择矩阵
专利分析法
管理要素分析模型
战略群模型
综合战略理论
纵向价值链分析
重要性-迫切性模型
知识链模型
知识价值链模型
知识供应链模型
组织结构模型
[编辑]
[编辑]PESTEL的因素
[编辑]对企业战略有影响的政治因素
政府的管制和管制解除
政府采购规模和政策
特种关税
专利数量
中美关系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
特殊的地方及行业规定
世界原油、货币及劳动力市场
进出口限制
他国的政治条件
政府的预算规模
[编辑]对企业战略有影响的经济因素
经济转型
可支配的收入水平
利率规模经济
消费模式
政府预算赤字
劳动生产率水平
股票市场趋势
进出口因素
地区间的收入和销售消费习惯差别
劳动力及资本输出
财政政策
欧共体政策
居民的消费趋向
通货膨胀率
货币市场利率
汇率
国民生产总值变化趋势
[编辑]社会文化的因素
企业或行业的特殊利益集团
国家和企业市场人口的变化
生活方式
公众道德观念
对环境污染的态度
社会责任
收入差距
人均收入
价值观、审美观
对售后服务的态度
地区性趣味和偏好评价
[编辑]技术的因素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了哪些技术
这些技术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如何
外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包含哪些技术
上述的外部技术中哪些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
企业是否可以持续的利用这些外部技术
这些技术最近的发展动向如何?哪些企业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
这些技术在未来会发生哪些变化?
企业对以往的关键技术曾进行过哪些投资?
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对手相比如何?
企业及其竞争对手在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工艺革新和生产等方面进行了哪些投资
外界对各公司的技术水平的主观排序
企业的产品成本和增值结构是什么?
企业的现有技术有哪些能应用?利用程度如何?
企业需要实现目前的经营目标需要拥有哪些技术资源?
公司的技术对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如何?是否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
[编辑]环境的因素
企业概况(数量,规模,结构,分布)
该行业与相关行业发展趋势(起步,摸索,落后)
对相关行业影响
对其他行业影响
对非产业环境影响(自然环境,道德标准)
媒体关注程度
可持续发展空间(气候,能源,资源,循环)
全球相关行业发展(模式。趋势,影响)
[编辑]法律的因素
世界性公约,条款
基本法(宪法,民法)
劳动保护法
公司法和合同法
行业竞争法
环境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行业公约
[编辑]PESTEL分析经典案例
按照PESTEL的框架模型,围绕啤酒酿制行业,对以下六大宏观因素逐一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影响该行业的结构性驱动因素以及这些宏观因素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根本性联系。
(一) 政治因素
从政治因素来分析,目前及未来若干年内,中国及世界的政治形势基本趋于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围绕着这一时代主题,大力发展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随着WTO世贸组织的加入,中国的关税壁垒逐一取消,国外的产品随即进入中国,这样据不完全 统计,有近40个外国品牌的啤酒在国内生产,产量占到全国的4.3%,这样原来国家对啤酒行业的保护和鼓励政策,如今已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是面临着国外 品牌的啤酒的挑战,从而,对我国啤酒行业造成一定冲击;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有利因素,进口关税的降低,使得啤酒行业可以扩大啤酒原料及先进设备的选择余 地,例如进口的大麦通常质量好,工艺容易控制,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装备,有利于提高啤酒的酿制水平,此外,也有利于我国的啤酒产品 走向和进入国际市场。
(二) 经济因素
经济周期是一个反应经济由繁荣-缓慢(衰落)-低潮-恢复(高涨)的往复变化的过程。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正处于第三个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于中国2001~2020年的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 2001~2010年,中国的GDP增长率达到7.9%,因此,可以预测中国在未来若干年内继续有稳定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大环境的良好发展态 势,预示了啤酒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自20世纪90年代初,受国有企业经营不景气的影响,国有企业出现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但从每年啤酒销量逐 年递增的态势来看,失业并没能影响到啤酒行业的发展,相反,啤酒因其作为廉价的消费品,从而成为人们愁烦时发泄的工具,快乐时的兴奋剂,交际场合及倾诉衷 肠时的有效媒介。因而,因其啤酒兼容并包(快乐与忧愁的分享及保健的功效)的独特功效,决定了消费群体受经济影响的状况不是十分明显,可见,对大众消费群 体的啤酒兴趣的建立和培养并加以正确引导、宣传是至关重要且极具有恒久魅力的。
(三) 社会文化因素
(1) 生活方式的变化
啤酒最早出现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其制作方法由埃及经北非、伊比利亚半岛、法国传入德国,在德国南部,啤酒制造业空前发展,并由德国 的啤酒技术人员将啤酒工艺传播到全世界。改革开放后,受欧洲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的饮食文化开始向西方靠拢,啤酒随之进入了中国,人们对啤酒经历了从不了 解→试着尝试→如今的餐饮娱乐时的不可或缺,可见啤酒文化的深厚魅力。随着人们对啤酒功效的深入探索,得知啤酒非但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并且还含有丰 富的维生素B2、烟酸和矿物质,故而得名“液体面包”。此外,啤酒在校园内广泛得到兴起,已成为校园交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啤酒的适龄消费人群逐 渐在向前延伸,现已扩大为18至60岁的人群,可见,啤酒行业其强大的消费群体。
(2) 人口增长进程及分布的影响
首先,从我国人口的增长进程及趋势来看,自70年代初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均已显著下降, 但历史积淀下的巨大的人口规模所决定的人口增量仍相当可观,据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18~60岁人口规模已达8.16亿,是1964年的 2.15倍,在未来的近30年内,这一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将保持在60%以上。介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持续保持的势头,从啤 酒的适龄消费群体来看,其前景仍是十分乐观的。
其次,纵观全球人口出生率、生育率的变动过程,总体趋势都是由高到低。发达国家出生率、生育率的下降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即已开始,到上世纪末人口生育率已降 至更替水平以下,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因而,未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重点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000年,世界人口的80.66%分布于发展中地区, (如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87.33%,人口负担加重,因而,从未来世界人口分布趋势以及啤酒的廉价、保健及时尚的特 点来看,这一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向发展中国家挺进。
(四) 科技因素
从科技因素方面分析,“改变人类命运最戏剧化的因素之一是技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没有技术和产品创新,就没有企业的成长与进步,就没有企业的未 来。“燕京”之所以敢在市场上向世界啤酒大鳄叫板,正因为他们有技术、产品创新做依托,可见,啤酒行业同科技的关系绝不逊色于IT业同科技的关系,然而, 从我国的啤酒厂的整体现状看来看,仍是水平较低、规模较小、物耗较高、效益较低,每生产1吨啤酒用水量在8~40立方米,相应的排水量为7~35立方米之 间,而发达国家的吨啤酒用水量仅为5~10立方米,说明我国啤酒厂与国外发达国家啤酒厂的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技术进步、节约 有限资源、强化环保是啤酒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五) 环保因素
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绝大多数的工业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要破坏自然环境的质量,而如今从联合国到世界各国政府都对环境的污染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制定了相 关的法律予以制止,这既是保护地球环境的客观需要,同时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势所趋,对啤酒酿制行业来说,其与环境的因素是极为相关,不容忽视 的。目前,考核啤酒工业废水水质采用的国家排放标准是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并未对啤酒工业单独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污染控制 和治理力度的加强,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针对啤酒行业废水排放量大、有机污染浓度高、对环境污染严重、排放因子相对较少的特点,联合发布了 符合啤酒工业废水排污特点的行业性废水排放标准——《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环保是世界性关注的时代主题,任何行业都必须做好有关环保的善后处理才是长久经营之道,啤酒行业更是如此,基于此,天湖公司在 2000年投资650万兴建了污水处理工程,有效地解决了污水排放的问题。
(六) 法律因素
从法律因素分析,法律对行业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保障、监督和限制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商业往来频繁,所处的市场环境日趋复杂,随之面临各种显在和潜在的法律问题,如果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不能够得以及时 察觉,就会“积患成疾”,一旦爆发,企业可能会因此遭受重大损失。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说法,《食品安全法》今年底即将出台,这就要求行业应从发展高科技入 手,采用先进工艺与检测手段,去年的“啤酒甲醛事件”就反映出了啤酒行业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忽视,进而给国内整个啤酒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之,政治的稳定性及其所采取的政治主张及行为,将直接对整体的经济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正、负面影响,经济水平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速度又对其 所属的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同时,技术革新又推动了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就要新 增刚涉足领域的相关立法以及完善和健全已知领域中相关法律法规,而环保是人类及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叁』 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和PESTEL分析
你可以认为是他们俩种的结合体,原因在于,自全球经融危机发起后中国从二线国家变成了 世界经济的风向标,PESTEL是针对经融危机前全世界的市场分析概括标准,而现在的中国市场环境却是在全世界的最前沿,位置的不同导致市场的改变
『肆』 PEST 分析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PEST缺点:
1、变化因素大。
2、企业决策需要考虑各种因素。pest之分析了宏观市场因素,故不全面。
PEST优点:
1、外部因素主要包括p、e、s、t四个方面,作为战略决策依据,pest可以从宏观角度全面地分析外部环境。
2、利用不同的角度,从变动的因素上探求某个行业可能的发展潜能,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有一个大的整体把握。
3、对于各方面的变动可以及时地作出反应,制定出对应的改变策略。
(4)pestle分析新能源汽车扩展阅读:
PEST 分析法的影响因素:
1、P即Politics,政治要素,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当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府对组织所经营业务的态度发生变化时,当政府发布了对企业经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时,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随之做出调整。
2、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对企业经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外贸法规等,政治、法律环境实际上是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的一组因素。
3、处于竞争中的企业必须仔细研究一个政府和商业有关的政策和思路,如研究国家的税法、反垄断法以及取消某些管制的趋势,同时了解与企业相关的一些国际贸易规则、知识产权法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等。这些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能够影响到各个行业的运作和利润。
『伍』 宝马 2004 PESTEL分析 跪求
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6大因素:
(1)政治因素(Political):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政策、法律及法规等因素。
(2)经济因素(Economic):是指组织外部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3)社会因素(Social):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
(4)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技术要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6)法律因素(Legal):组织外部的法律、法规、司法状况和公民法律意识所组成的综合系统。
PESTEL是在PEST分析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形成的。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六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你可以从以上这些方面去考虑
『陆』 高分求宝马公司的PESTLE分析和五力分析
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
中国汽车行业简介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是现代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汽车工业在经济起飞过程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新世纪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中国汽车市场也逐渐发展壮大,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日.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1971年,我国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
1980年,汽车产量突破20万辆;
1992年,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
2002年,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
2003年, 汽车产量突破400万辆;
2006年, 新增产量157万辆,增长率28%
我国市场上主要汽车品牌
自主品牌 :
奇瑞 吉利 华晨 哈飞 长安 红旗 夏利 奥拓
进口品牌 :
奔驰 宝马 雷诺 福特 大众 奥迪 VOLVO 通用 丰田 标致 雪铁龙
合资企业 :
一汽大众 上海大众 一汽大众(奥迪) 华晨宝马 广州本田 一汽丰田 一汽马自达 南京菲亚特 东风日产 东风标致 东风雪铁龙 长安福特 上海通用 郑州日产 海南马自达
竞争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品牌有355个,其中自主品牌占69%,但是在100个轿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只有37个。目前国内销售的轿车中,合资企业生产的国外品牌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0%左右,国内自主品牌主要集中在小排量经济型轿车,主要有吉利、奇瑞、哈飞等。
通过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一, 2000年之后,我过汽车产业是爆发式增长与低增长交替出现,总体发展不稳定,并且在06年之后产能过剩问题有进一步加剧趋势.
二,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内品牌和美日等国品牌实力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高端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广大的消费群体日趋成熟理性,国产汽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于PEST分析
PEST 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简单而言,称之为PEST分析法
中国汽车政治环境分析
国家政策的支持:
1,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积累了了一定的人才和经验,为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3,.小排量汽车解禁。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行驶路线和出租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这直接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销售.
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1,汽车税费。当前汽车消费税税赋过重,结构不合理,17%的增值税,10%的购置附加税,3%至8%的消费税,还有难以计数的各种费,造成消费者"买得起用不起",制约了汽车消费市场。而且公路收费站点多,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
2.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国企业目前融资渠道单一,主要靠银行贷款,由于国家的紧缩政策,银行贷款紧缩,使的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题。
相应的部分政策法规:
⑴《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势头
⑵《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地方政府一律取消不利于汽车消费的政策
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⑷《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
⑸《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
⑹《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展自主品牌
⑺《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瓶颈”问题。
中国汽车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要素是汽车工业腾飞的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始终处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耐用消费品市场也将保持一种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我国的汽车市场。
截至2008年中国经济已经持续五年达到或超过10%的发展速度,经济学界人士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中国经济前景保持乐观看法。
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从07年7月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五次冲击波,导致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和雷曼兄弟先后破产,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公司严重亏损,美联储和财政部三次注资救市.
受次贷危机拖累,日本第二季GDP比去年同期减缩2.4%,创下七年来最大降幅;欧元区GDP下降0.2%,折合成年率为0.8%。这是自1992年以来欧元区15国整体GDP首次出现萎缩,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经济都在走低。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扩大.
此外,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压力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国际经济环境中潜在的风险进一步积聚,明年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
国内经济形式变化:
目前国内受金融危机波及有限,经济仍维持8%增长,但我国的出口贸易受挫最大.
国内股市严重萎缩,极大的打击了投资者信心,政府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外企向国内的注资明显减少.
我国贫富差距过大,体现在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以及消费者本身,购买力参差不齐
经济环境对汽车影响
一,融资难,中小企业发展举步惟艰.
二,出口贸易受影响,汽车销量下滑.
三,国内消费者购买力有所下降
社会因素
一,国人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但在消费时"崇洋媚外"也不少,自主品牌本土优势不明显.
二,人口规模不用说,汽车的消费者群体日益增长,且目前消费者观念趋于保守,超前消费意识不强,市场潜力巨大.
三,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群体日益增长,但相对应的汽车市场基本尚未开发
四,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人们的消费更加理性,对品牌,质量和环保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五,交通和环保因素.一方面,我国人均占有公路的长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严重限制了汽车的普及,另一方面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短时间内制约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因素
技术落后。目前国内汽车引进技术产品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的占30%左右,进行开发的换代产品达到80年代水平的占30%,技术落后的占40%。其中突出的是客车和旅行车,大部分是仅适合公路中短途客运和城市公共交通用的低档产品。轿车的关键生产技术仍然控制在合资的外方手中,他们往往不愿意转让技术。目前,我们的汽车自重约比国外同类车重10%-20%,耗油高10%-30%,汽车首次故障里程一般为1千 -2 千公里,而国外达到1.5万-2万公里。此外,电器系统、供油系统和附件性能不稳定,经济寿命一般为10万-15万公里,只及国外同类车的一半。
开发设计能力也同样缺乏,现有产品除了全部引进就是测绘仿制,即使是自己设计的东风140和解放141,主要也是参照国外的车型。而轻型车和轿车则缺少设计人员和相关设备,再加上投资不足,还无法独立开发。零部件厂的技术力量更为薄弱,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更差.
人才匮乏最突出,特别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也同样缺。据悉,国内已有技术人才在德国相关领域深造。相信不久国内将能完全掌握国际上已经成熟的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电控补气技术和车身制造技术。在管理方面,以一汽竺延风,二汽苗圩为代表的汽车界“少帅”们固然给管理层面增添了新鲜空气,但整个管理层的头脑对“WTO”的冲击是否准备充分还未可知。
PEST分析总结
国内汽车企业需要做好:
机会管理
危机管理
机会管理:
一,注重品牌经营.
着力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值.努力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参与度和忠诚度.
二, 扩大市场份额.
不仅要抢占国内市场,更要乘国际金融市场低迷汽车市场萎缩的机会进军国外市场.
危机管理:
一,企业合作,共度难关
企业的合作包括企业合并,搭建共同的技术研发平台等等....
二,市场开发,市场定位
要加紧开发新市场,包括国外市场,国内二三线城市以及新型消费者市场.同时做好市场定位,明确自己应该在低端市场还是在中端或者高端市场上大施拳脚.
『柒』 pestel分析论文写作都有哪些分析要素
Pestel模型的三大要素分别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
1)Pestel模型政治因素 political factor
在世界与中国发生的一切与政治活动和格局political activity structure有关的变化而影响到企业战略决策enterpris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ng与经营的影响。如国家领导人的变更引发执政理念的宏观变化macro variation of governing idea;领导人的思维方式与治国方略;全国人大新颁发的法律法规issu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政府颁布的文件;政府采购规模purchase scale和政策;行业规定的策略与法律;中国与欧美、亚太等国际关系的变化;进出口的限制restric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对外军事战略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较大的影响。
2)Pestel模型经济因素 economy factor
全国乃至全球各种买卖交易bargaining transcation产生的收入利润profit的情况、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Discretionary income(diposable income)、各种行业的宏观结构的状态与格局situation and layout of macrostructure、各种能源的现状与再利用状况、社会时尚消费的需求fashion consumption demand与走势等等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具体如社会消费模式connsumption pattern;国家重大节日旅游景点等地的消费情况;股票涨跌状况stocks were mixed;货币市场利率money market rate;外商对华的投资;与欧盟、美国等地的汇率;各种利率奢侈品luxury goods的购买力;文化产业发展收入水平;失业率;劳动力及资本输出;工业值增加;财政支出;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投资、消费指标等这些因素对企业宏观发展的影响
3)Pestel模型社会因素 social factor
人与人形成的各种关系称为社会,其社会关系涉及到文化、民族、历史、风俗、道德因素moral factor、生活方式、价值观等,这些因素也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各种新的事物如互联网、各民族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社会各界追求物质利益;导致社会存在污腐败;对时尚的追求seeking fashion;企业对客户的关爱程度、企业对民主的革新;公众道德层次;社会责任的加强等这些社会因素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导向定位有着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