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重大短板装备
❶ 新能源的车好处和坏处
新能源车的优势,具体要根据所在地来详细分析。
比如以上海为例:沪牌价格接近9万元,而且很难拍到。那么选择新能源车就是一个绕开沪牌限制的好办法。
另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先进,特别是纯电动车,加速线性,思思顺滑,是传统汽车无法比拟的。
但是新能源车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技术不成熟,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续航依然无法满足特定使用需求。另外,新能源车的二手折旧率非常高,也就是说保值率很低。
❷ 为何要加快制造强国的建设
据报道,3月6日小米公司董事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对国货有重要意义,在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我很振奋。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对于这项减免企业税收的举措,雷军强调,这体现了政府对于这项工作的真抓实干。
希望中国可以早日成为制造强国!
❸ 用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或我区产业结构状况或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
我国能源产业存在六问题 政府应力促新能源发展
我国能源形势的严峻性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资源有限。我国常规能源探明技术可开发资源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0%,石油人均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据专家估算,我国煤炭剩余可采量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采量极其有限,能源供应安全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二是结构失衡。能源消耗品种过分依赖煤炭和消费主体偏重于工业。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依赖煤炭,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8%,比国际平均水平27%高41个百分点。新能源比重过低。工业用能消费比重过大,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
三是使用低效。我国的能源系统效率为33.4%,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
四是污染严重。我国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结构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相当于GDP的2%~3%。
五是技术落后。造成能源结构的惯性和新能源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能源技术落后。
六是对外依存度过高。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能源供给不能足够满足能源消费。在缺乏储备情况下,过度依赖进口保障能源供给不仅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而且存在着很大的潜在风险。
根据上述能源形势,我们认为迫切需要确立新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从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政策,用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考虑到新能源产业的公共性质,国家要从战略高度制定战略措施,保障《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用强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一是建议扩大《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新能源的发展规划目标,以至少不低于国际同期平均发展水平来规划新能源发展战略。二是加紧制定落实对新能源设备生产进行补贴的实施细则,促进新能源设备本土化,要避免重蹈我国手机、汽车制造缺少核心技术、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的覆辙。三是确保投资新能源产业的不同企业享受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投资主体一视同仁。四是建立有利于激发新能源发展的定价机制,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设立新能源专项发展基金,倡导绿色消费,实行有保有压政策,通过对污染型的化石能源的抑制来促进绿色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第一,建议设立新能源发展基金,用于保障财政补贴、价格补贴、贴息贷款、研发投入等其它可再生能源政策的落实。专项基金来源三部分:一是参照设立“三峡建设基金”的做法,在电力终端消费中提取1-3分钱;二是从现存煤炭资源使用费中提出一部分作为发展基金;三是征收化石燃料税。鉴于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利用过程产生污染的严重性,借鉴国外对用能企业设立大气影响税和向电力用户征收化石燃料税的作法,通过对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采取抑制的税收政策。第二,倡导绿色消费。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发放绿色消费证书等荣誉,鼓励企业、家庭积极认购绿色新能源。大力宣传绿色观念,培养和强化绿色能源消费意识,积极营造绿色能源消费的社会氛围。第三,实行环保折价和“清洁发展机制”。能源产业是外部性很强的产业,有人预计:2020年我国将为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约占届时GDP的13%,有研究表明,我国煤电的企业成本加外部成本的“全成本”比风电高50%,要实行环保折价,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积极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配额买卖安排。根据《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框架,温室气体减排配额可以进行买卖。在发展新能源产业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制,让开发新能源的企业可以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更多的收益。
——新能源产业是新兴的弱小产业。政府要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创造市场需求和引导全社会重视,像重视“三农”问题一样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产业目前还很弱小,仅靠市场自发性发展很难,在实现商业化进程中需要政府对新能源生产和消费加以激励和扶持。一要完善配额制。既要依法落实配额制,又要考虑企业的利益,给企业配额电力一个合理的上网电价。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每类行业依据自己的特点利用新能源,比如加快落实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标准的制定,强制新开发的建筑物以及学校、宾馆、医院等使用热水集中的单位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路灯、路标等有条件使用太阳能光伏设备的必须使用,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场使用沼气发电技术等。二要实行政府采购和定购。政府办公大楼及公共设施率先采用新能源技术,如利用太阳能综合系统。三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采取得力措施,消除民营资本进入新能源市场的各种有形和隐形限制,给民间资本、外国资本真正的同等国民待遇,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形成新能源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新能源产业是高技术产业。政府要大力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发展风险投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像扶持软件产业一样来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壮大。新能源产业是技术含量很高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由技术障碍导致的成本高、市场小是新能源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第一,政府要积极引导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加大在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通过招标形式,调动产学研各方的力量攻克新能源关键技术;与先进国家签订新能源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定,为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创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对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实行进口税减免,对于新能源技术高端人才的引进给予优厚补贴。
第二,鼓励企业作为研发主体。建议尽快在大学增设新能源专业,鼓励企业参与新能源技术教育培养体系的建设,建立新能源人才培养机制。支持企业通过购并国外研发机构、引进国外智力、与国外联合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外合作的研发形式,提高自我研发和创新能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技术,推进新能源设备的国产化,实现“引进─消化─创新”的技术路线,根本改变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第三,完善新能源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机制。引导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于新能源项目,对于发展较好的新能源企业,可予以重点扶持,为其在国内外上市直接融资创造条件。
第四,积极开展对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利用研发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新能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加强行政管理和协调,统筹能源产业规划的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改变管理问题上的部门分割和认识上的缺位。能源产业是关乎国家经济和社会全局的产业,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行政管理和协调部门来集中分散在各政府部门的职能,加强综合能源战略管理,统筹能源产业规划的制定,保证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开展市场预测和提供信息服务。
❹ 人工智能服务技术专业学什么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人工智能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具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系统管理与维护等能力,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开发、系统集成与运维、产品销售与咨询、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及其应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岗位群,从事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开发与测试、数据处理、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工作。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软件与信息服务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人工智能 智能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服务制造强国建设,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制造强国的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此次公布的新专业中,出现了人工智能技术服务、集成电路技术应用和面向新能源燃料电池生产的氢能技术应用专业。
❺ 坚持把经济着力点放在什么上
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意见提出,落实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意见还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建设智慧社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新兴产业统计。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
❻ 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建议支持的重点方向有哪些
细数“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里的“高精尖”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规划纲要草案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极为突出的位置,以5章15节浓墨重彩阐述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创新大布局。
纲要中列述的不少未来五年发力的科研领域、科研项目,令人眼前一亮。记者对此作了梳理,一起来看看,未来五年我国将有哪些“高精尖”的大动作。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这一揽子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将面向2030年及更长一个时间段。
其中,重大科技项目包括: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深海空间站、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重大工程包括:种业自主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健康保障。
【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
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包括: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装备、现代农机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先进化工成套装备。
涉及:突破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核心技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重点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聚焦煤炭分级、煤炭气化、净化合成、能量利用和废水处理等关键领域,推动成套技术装备自主化等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
这项发展行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生物产业倍增、空间信息智能感知、储能与分布式能源、高端材料、新能源汽车。
其中涉及: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成为新增长点;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重点突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适应性等关键技术等等。
【海洋重大工程】
在海洋重大工程中,蛟龙探海、雪龙探极尤其引人注目。
蛟龙探海包括:突破“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建造关键技术,建造深海移动式和坐底式实验等等。
雪龙探极包括:在北极合作新建岸基观测站,在南极新建科考站,新建先进破冰船,提升南极航空能力,初步构建极地区域的陆—海—空观测等等。
一如草案中所言,“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强化宇宙深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基础前沿科学研究”。
“‘十三五’期间向基础研究发力,聚焦核心关键技术,是塑造科技创新先发优势的必要条件,这将使中国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世界科技的‘领跑者’。”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平说。
❼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何建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新兴产业统计。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重点是照后减证,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决不允许假冒伪劣滋生蔓延,决不允许执法者吃拿卡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大力推进综合执法机构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改革完善增值税,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大幅提高企业新购入仪器设备税前扣除上限。实施企业境外所得综合抵免政策。扩大物流企业仓储用地税收优惠范围。继续实施企业重组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到期优惠政策。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继续阶段性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降低过路过桥费用。加大中介服务收费清理整顿力度。全年要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不合理的坚决取消,过高的坚决降下来,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❽ 哪些领域迎来创业黄金时代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包含惠民生、促改革、谋发展等内容,还13次提到“创业”,55次出现“创新”。互联网+农业、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将迎来创业的黄金时代!
1、大数据+人工智能
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3、文化产业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