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动汽车周期成本新闻
⑴ 2020年想买电动汽车,何时出手最合适
车市中一直有着“金九银十”的说法,也就是说在九月十月是汽车的旺季。但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金九银十”定律似乎没有应验过。电动汽车的销量,一方面跟车的当前水平有关,另一方面和新能源补贴脱不了干系。所以新能源汽车并没有所谓特定的淡旺季,那么,2020年想买电动汽车,什么时候出手最合适?
新能源补贴是否会退坡
2020年是国家规定的享有新能源购车补贴的最后一年,我们都知道,补贴是对于新能源车销量影响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所有人无不紧张今年新能源补贴的走向,大家都害怕补贴会提前取消或再次发生退坡。
最后:
早买车好还是晚买车好,一直是个困扰消费者的问题,只能说各有好坏处。还是那句话,自身需求永远是第一位,从自身情况出发永远是没错的。迫切需要购车出行的,看上了就出手吧;如果还想继续观望补贴和优惠的,可以等到年中的时候再出手;追求更高配置的车辆,就等等2020的下半年。从实际出发!
(图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纯电动汽车的运行成本是多少钱
纯电动汽车运行成本很低的,除了需要的路桥费、停车费、车险费等额外的费用外,基本上车辆本身只需要对刹车蹄片、轮胎、雨刮等易耗件保养外,其他就没的啥子费用了。
⑶ 上汽朱军 | 降低电动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才是突围之道
智库君:您如何看待中国品牌未来竞争的格局?
朱军:实际上中国电动车市场远远没有进入稳定成熟的阶段,全世界汽车行业的零部件企业都没有做好准备。相对来说,中国前几年财政补贴政策,民间的投资坚定性,使得我们的产业链总体来看还是很强的。但不能从每一个单向来看问题,从整体新能源零部件整体竞争能力来看,中国市场应该是不大的,这也为新能源车走出去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
我觉得大家不要太多担心,本来中国市场就是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如果汽车行业的人经不起这样的竞争,就没有意义了。
智库君: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跟国外相比,优势有哪些?目前海外布局情况如何?
朱军:上汽的新四化战略后来做了一个调整,增加了国际化。EZS走向世界是我们国际化的一个部分,接下来陆续有很多车型走出去。国内近几年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果汽车工业要再继续发展的话,内部关起门来在存量市场竞争惨烈,大家为了抢市场份额压价,价格越做越低,对品牌形象不利。但是真正的汽车行业利润空间是在最上面的百分之几的车,所以国外市场值得开拓,比如印度市场,比如欧洲主流市场,两三万欧左右的车是他们最主要的选择。
对欧洲市场来说,2020年是市场法规95克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年,如果一个OEM在欧洲销售的车达不到二氧化碳排放均值,每一克二氧化碳要罚95欧元,这是巨大的罚款,是巨大的政策上的压力。根据现在市场销售所有车平均二氧化碳指标来看,今年会被罚600多亿的欧元。按照法规执行的话,到2030年左右欧洲市场必须要销售大概30%左右的电动车才能弥补这个缺口,这是一个机会。
降低电动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智库君:上汽跟广汽的合作在技术层面上有哪些内容?
朱军:合作的具体内容还在讨论的过程中。上汽跟广汽在发展理念上比较相近,我们都处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南方地区,对汽车要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有共同的认识,要软件定义汽车,这些投入是巨大的。
我们跟广汽之间的合作,我觉得不要从短期某个项目某个零件看,而是从长远看整个中国的汽车行业,即使中国市场有一年3000-4000万辆的销售规模,也不足以支撑现在那么多家公司。这个规律无法避免,全球一年一亿多辆车,以后就是十家汽车公司,其他小的都是在这个集团里面互相结盟,没有这样的规模没有办法支撑那么大的研发开支。
智库君:纯电领域技术降本有哪些空间来应对无补贴时代?
朱军:消费者买这辆车是用这辆车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拿燃油车和纯电动车来比,如果用纯电动车全生命周期成本会更少一点,没有国家补贴大家都会去买电动车。现在电动车的购置成本高,残值又低,大家不愿意去买,所以要靠国家补贴来推动,靠政策来强推。
第一个消费者对电动车残值低的观念,可能几年以后就会完全改变。现在的情况是,电池用两三年以后寿命衰竭很厉害,因此残值就不高。行业正在做的事情是让电池用不坏。特斯拉在出100万英里的电池,我们也在搞100万公里的电池,技术上的可能性,90%以上把握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个成本偏高,我们还处在婴儿期,电动汽车占比不到全球市场份额的2%,跟内燃机车占比90%多不成比例。技术也在进步,过去五年电池系统成本从每瓦时四五块钱降到今天一块钱以下,2019年普遍在1块钱左右,2020年应该是在9毛钱左右,这个成本的空间还是有的。
智库君:现在纯电平台开发怎么样?
朱军:不能为了平台做平台,怎么做平台,这个我们要想清楚。做平台,最重要有销量,这个是平台的原意。平台这个事情我们想了十年,但最后要向现实低头,我们真正平台化的产品先从平台化共用零部件开始开发,大概是在2022-2023年投产。做平台都是不容易的,我要同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往这个方向上走,这个投入是巨大的。
智库君:2019年说插混都不太好,您怎么看?
朱军:我同意插混是一个过渡,前提是纯电的技术进步要非常快。跟混动比,插混有50-70公里纯电动,正常通勤使用的话可以用电,如果基础设施不那么完善,或者偶尔到了不熟悉的范围,充不上电也不用担心。
另外政策上来看跟燃油车相比,它有新能源积分。对于消费者来说,插混的纯电功能使用成本跟电动车一样,相比传统车有大幅度的下降。没有电当混动车用,有电的话当电动车用,整体比燃油车的动力性、响应性、使用成本要好一些。
说它是过渡性产品,是因为现在的电池太贵,如果电池便宜了以后,跟电动车比,插混车不具备优势的时候,就会被替代掉,但是一些特定的场景是替代不掉的。这个过渡期可能很长,比如十几年。
智库君:合资车企插混引进来,整个行业车企包括上汽的压力如何?
朱军:实际上自主跟合资的一般家庭用车都在十万到二十万区间,界限已经不那么分明,一些自主品牌做的好的车企的产品价格已经高于某些合资品牌。问题还是市场需求,本来消费者要买四五十万的车,插混上牌可以享受购置税的减免,实际上客户就会选择插混版本的车,把自己原有传统车内燃机版本的需求给替换掉了,并没有抢到多少自主品牌的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一年能省多少钱
纯电动汽车除了油耗,还得算的维修保养和以后换电池的钱。
比如说按照标准排量1.6L的汽车每公里能到0.6元,按照每年跑10000公里,就是6000元的油钱。
电动汽车的大体成本核算,一般150公里的车,20-25度电。也就是说一公里1毛钱,一年1000块钱够了!
但是换电池就贵了,便宜的也得七八万一组。特斯拉的是八年10几万。
⑸ 中国电动汽车成本高在哪里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和竞争,越来越多的车企相继加入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行业当中来,随着新能源逐渐走入我们的用车生活当中去,对于电动汽车的了解也是在不断的进行加深,会发现现阶段国内电动汽车成本高还是比较高,那么国内电动汽车成本高在哪里?
总的来说对于国内的纯电汽车成本来看,电池的费用占据车辆成本的大头,随着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和产量不断的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车辆的成本也是会随着下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⑹ 中国电动汽车的成本高在哪里
电动车接受大额补偿,国家还少收了许多税(小汽车消费税、燃油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还是没竞争优势,还需要采用限牌等措施逼用户购买。原因在于电不易储存,储存成本和难度过高,不适于在耗电功率大且运行时间长又无固定轨道的汽车上。有固定轨道的交通工具上实现电气化,是通过电线供电的。而其他一些大型舰船上电机驱动,也是靠舰船上的自发电设备,无法依赖蓄电池提供全部能源。
⑺ 2020年推3款纯电动车,最大续航超600km,长安新能源要逆袭
按照长安新能源的规划,当上述E系列4款车型上市以后,长安将推出电动车专属平台,逐渐摆脱掉“油改电”的技术路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⑻ 纯电动车越来越多,它的使用成本是多少
购买汽车不必支付购买税“”不要加油“”无限制“是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优势,但在我看来,这一优势不是绝对的,至少成本,新能源汽车真的是我必须省钱而不是普通的汽油车。不相信吗?我们计算这个账户。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维修后的成本高于燃料汽车。
首先,普通汽油发动机的使用费用仅用于100万元的合资企业。常规将配备1.3L-1.6L发动机,新技术的应用良好,郊区综合的道路状况为6 -7L,城市集成燃料消耗为7-8L,根据油价约为7元,那么一公里的成本最多为0.56元/km,油漂浮在5000-6000元,自然吸气发动机可实现10,000公里的维护,成本约为500,而失败率可能忽视成熟内燃机的发展。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维修后的成本高于燃料汽车。事实上,事实上,新的能源车并不便宜,最重要的是,相同尺寸的新能源汽车更昂贵。采取简单的E系列和EV系列,电子系列价格仅为40,000,而EV价格最多可达一万。虽然补贴后价格可以减少,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后的成本不低。
⑼ 2019年不买电动汽车,2020年电动汽车会更贵涨价现在应该买电动汽车吗
你好!总体来说电动汽车的价格肯定是越来越便宜的,质量会越来越好,这是大趋势。
目前国产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都在400公里以上了,发展很快,减少了以往里程不足的担心。是否可以买主要是看自己是否具备较好的充电条件,当地电动汽车维修服务的情况,如果都具备就是可以考虑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