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消费春天将至
㈠ “春天”终会到来,新能源车市场或将在5月份迎来标志性增长点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题记
乘联会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1月份销量仅为4.1万辆,同比下滑幅度高达57.9%。不利原因,除了春节假期(有效工作日仅为17天)和“新冠疫情”外,重要的是,自去年6月26日起,国家补贴标准降低约50%,地方补贴退出,整体幅度达到70%,冲击巨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1月份国内车市的影响有限,“但它对2月份及接下来国内车市影响巨大。”受疫情影响,由于居民外出减少,线下购物活动基本暂停,当前汽车消费已处于冰点。国内一家大型汽车集团预测,全国乘用车市场2月份、3月份、4月份销量或将同比下滑80%、50%、30%。
按照钟南山、张文宏等医学专家的预测,四月底基本控制疫情。如此看来疫情结束之后,也就是5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会迎来一个标志性的增长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有哪些大变化
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2019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车企这会儿基本都在忙着盘点2019年的销量,估计过段时间就会一一公布,不过结合2019年市场的销量情况,其实已经可以做出一定的判断,氢云链也对新能源车市场做出了自己的总结,看看在这大变局的背后,谁才是大赢家吧!
新能源车消费愈发向上
在汽车消费的起步阶段,消费者对车的要求还仅限于代步,所以对车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对价格异常敏感,正如我国汽车市场刚起步的时候,都是依靠一些10万元以内的车型保持增量,新能源车市场也不例外。
而在2020年,有一些即将发布的车型都已经开始预告,自己的综合续航可以达到700公里了呢!
综合以上三点,其实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未来车企推出的新能源车要想卖得好,就必须往上面三个方向走,定位要高,品牌形象要好,续航一定要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除了续航还应该关注什么
在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产品中,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它还是个新鲜事物。从生产管理、安全准则和品质检测方面没有实现统一化,各车企之间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比如很多厂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车身重量以求得更长的续航里程,不惜牺牲整车的安全性,甚至将防撞钢梁改为轻薄的工业塑料材料;更有甚者,为了盲目的追求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比,将能量密度比新高的动力电池装备到车里,大大增加了自燃等安全隐患。
氢云链总结
总的来说,购买新能源汽车,除了关注车辆的续航里程以外,车辆的充电技术,车辆的生产平台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当然,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电动车的三电系统质保时间等。
㈣ 实施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退坡政策的经济意义
继2018年国内汽车市场2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后,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累计同比降幅扩大至两位数,达到12.4%,车市异常煎熬。
目前,大众品牌有三个鲜明特点,首先是全面布局,每个细分市场上汽大众都有不同车型、不同动力形式;其次是升级趋势,在尺寸、内饰、造型、电子配置方面进行升级。大众品牌从朗逸Plus、PoloPlus的上市再到途昂X、途岳的上市,这些产品的变化是上汽大众整体品牌向上的表现。
㈤ 商务部:鼓励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等措施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2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资料图片)
冼国义表示,汽车是消费市场顶梁柱,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占社零总额的10%左右。疫情短期内对汽车消费带来较大影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2月汽车销量223.8万辆,同比下降42%,其中2月销售31万辆,下降79.1%。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汽车销售网点开门营业数量在增加,消费者购买行为逐步恢复,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全国8569家4S店的调查,截至3月24日,门店复工率达94.7%,客流恢复率61.7%。为对冲疫情给消费带来的影响,杭州等地出台了放宽限购等举措,将有利于扩大实物商品消费,促进消费回补。
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新能源汽车消费出现了跳跃式的增长吗
据报道,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受春节长假影响,2月国内汽车产销环比同比均呈下滑之势,但新能源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希望新能源汽车可以更广泛的被接受!
㈦ 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除了续航还应该关注什么
对于新能源汽车,作为消费者首先应该关注汽车的安全性和品质稳定性,其次才是续航里程和性能,最后是配置和售后服务等。
配置和售后服务
开车的人都知道,汽车这东西三分靠修七分靠养,而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售后的保养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虽然可以更换动力电池,但是成本很高。其次在配置方面,这点可以不做详细分析,毕竟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水平比燃油汽车有天生的优势,不过还是要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信赖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㈧ 新能源、二手车“两手抓”|汽车消费迎来重磅政策利好
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攻坚年,2020年会是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加速淘汰的关键一年。实际上,为了加快国三车型淘汰进程,不少省市此前已经下发了国三淘汰补贴政策,同时也通过限行、停止年检等方式控制国三车型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北京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报废或转出北京市的国三排放标准车型提供政府补助,同时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加大对报废或转出车辆后购置新车的车主奖励力度。
广发证券汽车团队指出,环保或成为稳定汽车消费的重要抓手。除了对老旧货车提供更新奖励之外,不少地方政府也对乘用车的以旧换新提供了补贴支持,以广州市为例,其在3月初便表示,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新车购买,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分析,与新能源汽车延长补贴相比,鼓励置换消费是一种对存量市场的唤醒。有业内人士对智库君表示,过去两年中国汽车销量负增长,有一条被忽视的原因是,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汽车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因此当前的“救市”措施也绕不开这一思路。
事实上,除了老旧车置换,二手车鼓励也是从盘活存量的角度刺激汽车消费。罗磊表示,城市汽车消费完成普及的第一阶段后,每年有大批量车辆进入梯级消费,但流通不畅、流通成本高制约了二手车发展,二手车链条打通后,城市消费将被激发二次活力。
从中央和各地方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来看,增量、存量并举是当前“救市”的主要特征。广州、杭州等限牌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小客车增量指标,而北京、广州等地也在老旧车型淘汰上给予了奖励或补贴。
盘活存量的意义在于,对于北京这样的特殊市场,盲目拉动增量可能会适得其反。“限购地区适当放开是短期内最直接且成本最低的方案,但由于部分地区千人保有量较高、交通拥堵等因素制约,全面放开的长期副作用较大,且对全国稳定汽车消费、拉动经济作用也可能有限。”广发证券指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㈨ 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政策出台
在今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政策出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㈩ 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下的悖论
目前的汽车市场正进入消费升级阶段,这是各厂商和各分析人士都会提到的话题。
按照消费经济学的普遍定义,消费升级一般是指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正从价格驱动向体验驱动转变,人们乐于为更好的体验付费。
如果以这个意思去理解,那么新能源汽车市场应该是一片繁荣,毕竟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几乎都是以科技为主打,宣传的也是提供给消费者最贴心的用车体验。可事实并非如此。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汽车有智慧听到的解释是补贴退坡的影响。“新能源车比同级别燃油车贵几万块钱,补贴退坡以后,新能源汽车价格提高,影响了新能源车销量。”
这很奇怪,不是说好的,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不在乎价格了,更在乎体验,为什么总结起来还是价格的因素呢?
这是不是说明一个问题,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不过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宣传的噱头而已,支撑他们产品销量的仍是政策补贴下的低售价。
这也能够理解了,当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但相应优质体验却没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才是新能源汽车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这就又回到了最初的话题,新能源汽车产品品质的提升会带来什么?汽车有智慧认为,这一定会带来真正的消费升级。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升级意味着他们可以从高品质产品中获得最佳的情感体验。
所以说,消费升级的概念不存在“过去时”和“将来时”,一直都是“现在进行时”,消费者对于新的生活方式与新的情感体验的诉求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不必过分苛求其销量,行业内外更应关注的是产品的提升,企业更加需要的是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将消费升级当做驱动力,站在消费者角度升级产品与服务,创造消费增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