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
⑴ 德国车企纷纷联手国内新能源企业,加快整合产业链!
上个月,德国大众集团宣布入股国轩高科,成为第一大股东,占股26.47%。这也成为首家海外集团控股电池厂。这也意味着未来大众将会加快国内新能源业务发展。近日同为德系汽车车企宝马也宣布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主要发展充电技术研究和创新、充电服务产品合作和推广、推动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力三大方面。
宝马此番合作最大的开拓充电网络的建设,方便宝马新能源车主的使用,提升用户体验。与特斯拉的充电网络相比,宝马的数量还是规模均落后于前者,要想发展新能源汽车,首先要有较为完善的充电网络和基础设施。据消息称,除了铺设充电桩,宝马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还将一起制定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即插即充技术和车-桩-网互动技术研究。官方称未来电动车能做到10-20分钟内完成一次充电。
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及国家政策因素影响下,发展缓和了一段时间。随着疫情的缓和以及国家补贴政策的出台、特斯拉国产的刺激,近期新能源领域似乎又要火热起来。外资车企,特别是在国内的合资品牌,纷纷与国内新能源企业联手布局发展。这也说大多数企业和投资机构都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想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除了产品外,本地化的产业链整合也是十分重要。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产业链企业、电池厂与车企合作。国内新能源汽车又会成为市场的风口?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1、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1881年,第一辆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汽车出现:
燃油汽车出现之前,纯电动汽车早就开始应用。1900年,欧美出售的4200辆汽车中,40%是蒸汽机车,38%是电动汽车,剩下的22%才是燃油汽车。当时燃油车还在用外燃机技术,开起来噪音大,而且冒着黑烟,对于欧洲上层消费者来讲并不是首选。原来燃油车也有黑历史!
2、第二阶段:20世纪初期,内燃机的发展,让纯电动汽车退出市场:
随着发动机技术发展,启动机的发明以及生产技术的提高,燃油车在这一阶段形成了绝对的优势。再对比电动汽车的充电的不便性,这一阶段纯电汽车退出了汽车市场。
3、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石油危机使人们又重新重视纯电动汽车:
此时欧洲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由于石油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反思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重新审视纯电动汽车。受到资本的推动,在那十几年里,电动汽车的驱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纯电动汽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型电动汽车开始占据固定的市场,如高尔夫球场代步车。
(2)德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扩展阅读:
关于新能源汽车,欧美各国在十九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关注,并进行了相关探索,在氢燃料、生物燃料等技术方面也已经有产品推出。金融危机肆虐之下,节能环保新能源成为各个国家的战略选择。市场推广方面,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政策规划上,近年来,美、日、德等汽车工业强国先后发布了关于推动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家计划。
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绿色新政,计划到2015年普及10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日本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革命”的核心内容,并计划到 2020年普及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下一代汽车”达到1350万。
德国政府在2008年11月提出未来10年普及10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并宣称该计划的实施,标志德国将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显然,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最早、最先进的美日欧国家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因此通过美日欧来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是必然选择。
⑶ 未来的新能源如何德国与法国为此也是下了血本
欧洲的蓝图: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也是不断的占据现在汽车市场的份额,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了未来汽车市场的大势所趋。而我国的新能源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也在德国建造了电池工厂。而近日,有外媒报道,德国与法国已经制定了一套关于电池工厂的蓝图。 目前两国也是计划在欧洲共同的推动一项总投资高达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83亿元)的新能源电池项目,总产能也约为48gwh。
宁德时代锂电池的领头羊:不仅如此德国的经济与能源部也是发布了声明,很大的程度上展现出了欧盟的各国计划与亚洲竞争对手一较高下的决心。他们还认为特斯拉目前在电动车的领域已是占据北美地区的主导地位,远远的超过其他竞争对手。 不过在锂电池方面来看的话,我国的锂电池的“领头羊”宁德时代已然已经占据了全球电池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个也是法国和德国作为汽车生产大国想要和我国在这方面一决高下的一个原因。
欧洲的壮志雄心:而且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问题,目前欧洲各国政府也都是打算收紧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且一定程度上去限制生产及再回收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对于这一个行动也是十分的有可能对这些来自亚洲的电池产品推广造成一定的阻碍。 值得一提的是. 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长peter Altmaier也是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放出豪言:欧洲的电池电芯可不是中国产的便宜货能够媲美的。对于这个言论还是有着许多的网友表示不服气的。
目前的情况:近日也有外媒报道称,德国也在呼吁欧洲的电池制造商们和汽车制造商们成立一个企业的联盟,以便于满足电动汽车电池预期增长的需求,则也算是真正的与目前占据电池主导地位的亚洲电池生产商展开竞争。 . 还有外媒报道,根据目前的情况,到2025年的时候德国的电动车销量或将达到700万辆的程度,欧盟的电池电芯市场的市值也将高达25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万亿元)的高度,而对于这个报道,具体情况还得看之后欧洲方面的表现,不过按照现在的趋势来看,亚洲的优势还是更大的,毕竟领先的优势还是十分的巨大。宁德时代不断发展:而作为中国的最大的电池厂商之一,我们的宁德时代也是不断的在发展进步中,在接下宝马的高价电池大单后,也是在欧洲建立起了的第一家的海外电池工厂,地址也是选在了德国的图林根州。 而宁德时代就目前的形式表示,他们也是正在就向巴斯夫公司提供更多原材料进行谈判,而且该公司计划投资4亿欧元(4.57亿美元)在欧洲建造电池的生产工厂。
大家认为这次欧洲推50亿欧元电池的项目吗,是否能够在未来的欧洲占据主导地位呢?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德国在汽车发展史上做出了什么贡献
德国是制造汽车的鼻祖,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1871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的一辆三轮汽车,装了一台单缸0.9马力的汽油发动机。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制造了第一辆四轮汽车。
⑸ 德国的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和MEB的电池订单分配
德国五月份的汽车销售数据还没出来,但是德国已经敲定了2020-2021年的经济刺激计划,看来是大众赌对了,德国政府是想从2020年就把电动汽车抬上去,加上大众系列的MEB的TR发包情况,我们来仔细理一理。
01 德国的刺激计划和2020年德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德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总额为1300 亿欧元,新能源车行业相关措施包括:
1)从7月1日至今年年底全行业增值税从19%降低16%,总额将为200亿欧元。
2)现有新能源汽车补贴体系(售价4万欧元以内电动车)下政府奖励增加1 倍,政府出6000 欧元,车企联盟出3000 欧补贴,总补贴达到9000 欧元,插电混增加至6750 欧元,这个有效期从7月1日开始到2021年底。
3)电动车税收减免的上限从4 万欧元提升到6 万欧元,电动汽车免税期从2025 年延长至2030 年。
4)对电动汽车研发、充电基础设施、电池制造追加25 亿欧元投资。
5)公共领域商用车电动化2021年底预算为12亿欧元,主要以补贴的形式面向电动大巴和充电基础设施。
我们要理解,如下所示2020年1-4月份,德国的新能源汽车国内车企销量占一大半,VW、BMW、Audi、奔驰的份额分别占到了17%、12%、10%和9%,相关的斯柯达、欧宝和Smart一共占了10%。这个政策就是继续推进德国企业在本国的新能源汽车投放不放松,以完成2020年的碳排放考核和继续转型。
图1 德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情况
如下图所示,由于MEB算是Delay了,目前德国市场上畅销的车型还是E-golf,排在后面的是ZOE,整体这些车型我们心里有数,推动销售的过程是坚定电动汽车专有平台的投入,也就是安了大众投入MEB的决心。所以市场上也出现了大众MEB的TR5发包的声音。
图2 德国新能源汽车4月销量排行
02大众MEB的订单分配
大众MEB平台之前根据韩国媒体报道,是分四批(TR1~TR4)锁定了不同的电池供应商。第1批(TR1)的供应商是LG化学;TR2项目的欧洲市场是LG化学和三星SDI,中国是宁德,美国市场则是SK Innovation,前两批一共是60GWh,整体的分配如下:
表1 大众MEB发包的情况
备注:有两家韩国证券公司做了这个需求预测,包括这个TR1对应的车的销量,从占比来看,LG化学和宁德各占29%,共同占比一半以上。三星SDI为15%,SK Innovation为13%。
图3 初始规划的MEBTR1和TR2的发包产量预测(单位千)
目前TR4之前就预测到2025年每年使用150GWh电池,总规模达488亿美元。这个TR5的背景是后续还要加量要加到300GWh,所以这一轮新的投标,原来电池企业都参与了,还有原来没参加的电池供应商也入围了。从价格来看,大众的MEB基准价格是在100-120$/kWh,而随着发包的深入,目前有企业签订了100美元以下的供应合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德国和法国在本国不断拨钱给新能源汽车,在欧盟层面也继续鼓动,MEB在欧洲部分的需求可能还是真实的,就是在美国和中国的需求要打多少折扣可能就有点问题了。这里涉及到电池模组可能可以海运运输。
小结:刚刚韩国媒体报道,现代EMP项目在第一批次和SK签署之后,和LG Chem签署了。未来的需求可能真的是靠豪爽的德国和法国推动整体往前走,区域上未来欧洲的动力电池的规模一下子会起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⑹ 新能源汽车前景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表示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也体现着技术越来越先进,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同时,也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⑺ 德国大陆汽车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现状
没日本好!
⑻ 德国新能源发展有哪些优势(例如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能)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并不丰富,这主要是由于纬度比较高,日照比较少。北海的风能还是比较充沛的。要说优势,也就只有技术上的储备和立法上的完善了。
⑼ 德系三巨头德国产能下滑9% 汽车产业整体“向东”发展
根据相关预测,2020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速有望达到6%,较2019年有所提升。尤其对于中国市场,经济增长将带动汽车消费。同时,从中国汽车产业内部来看,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加大,创新能力增强,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得到迅速更新换代。
另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大的汽车消费群体是90后,未来这一主体将占市场份额的30%以上。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是车企新的发展方向,而他们对汽车品质、设计、配置等拥有不同需求,也将为汽车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这也将是跨国车企在中国发展的优势。
从德国到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与其说德系车企向东选择中国市场,不如说中国的优势引导了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