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林新能源汽车被罚
1. 新能源纯电动车已经有车牌,上路违章会罚款吗
新能源汽车和汽油车违章处理都是一样的。登录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网站,或者手机安装交管12123APP,车主注册可以查询到车辆违章数量,处罚决定书编号及违章内容等具体违章信息。绑定驾驶证和银行卡后可以直接处理违章。
新能源汽车的日常管理与普通机动车等同,并没有“享受不被电子监控设备抓拍”“不受路面交警执法管理”的规定,希望新能源汽车驾驶员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2. 工信部对新能源车一致性违规企业处理
[汽车之家资讯]?在11月,工信部公布在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监督检查中,共有25家企业的27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日前,工信部对这些违规企业做出了处理,涉及车型包含众泰云100(JNJ7000EVX25)、BEIJING-EU5(BJ7000C5D3-BEV)、东风日产轩逸·纯电(DFL7000NAH1BEV)、广汽三菱祺智PHEV(GMC6450BCHEV)、广汽传祺GS4PHEV(GAC6450CHEVA5E)、广汽本田世锐PHEV(GHA6450NAC5APHEV)、北汽新能源EU300(BJ7000C5E7G-BEV)、比亚迪秦插电式混动版(BYD7150WT5HEV4)、吉利帝豪GSe(HQ7002BEV15),具体每个车型的问题请见下图: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工信部发布处理通告:
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生产一致性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约谈了前期监督检查中存在违规问题的2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有关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分析问题原因,严格按照《公告》管理要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告》管理规定,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撤销或暂停违规产品《公告》、暂停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等行政处理,并将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列入后续重点监管对象。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切实保障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
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型
(一)新能源乘用车,共涉及9家企业的9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和保护功能、行李箱容积、轮胎规格、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二)新能源客车,共涉及10家企业的12个车型产品,涉及低速行驶提示音、车辆喇叭、三角警告牌、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三)新能源专用车,共涉及6家企业的6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报警信号、低速行驶提示音、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编辑点评:
工信部通过11月的监督检查,发现了诸多企业产品的产品一致性存在问题。此次整改之后,将会进一步规范新能源车行业的一些不规范标注等行为。我们也希望厂家能够重视起来,不要再犯这种不必要的错误。(文/汽车之家陈浩)
3. 新能源汽车无牌无证怎么处罚
1、无照驾驶:罚款200-2000,可以并处拘留15日。汽车一般是1800-2000。
2、驾驶无证车辆:罚款200-2000,拘留15日,并暂扣车辆,直到出示合法购买证明为止。摩托车一般是800-2000,汽车一般是1800-2000。
3、不上交强险:罚款2倍保险费。50CC及以下一年120,罚款240。
4、不粘贴交强险标志和携带保单:罚款200。
5、不按照规定装牌照:罚款200,扣6分。
驾驶无牌车辆处罚:有可能承担刑事、行政和民事赔偿责任,这要看事故的具体情况。
4. 3年前买了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一直没有过户,今天突然通知我说车违章了64次170分罚款2万我该怎么办
1,先去交警队核实下车辆违章信息,排除电信诈骗之类的。
2,该怎么办,怎么办吧。自己埋下的祸只能自己解决。
5. 家在小县城,无证驾驶新能源汽车被交警查,但是没有扣车扣人,也没有开罚单,被放行了,但查了身份证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根据以上规定,借给无证的人驾驶机动车辆,借证的人可以处吊销驾驶证且处罚200-2000元的罚款。
看清楚了,如果真的碰上严打,你的证就不用考了。
不过99%的情形不会。交警处理这种情况就是按照一个没证的人开了没证的车,通常做法是车没收,人警告。如果你找的人不是本事非常大的话,车就不用指望拿回来了。除此之外你也不用担心,警察不会无聊到拿着你的发票去跟驾校系统找你麻烦的。
6. 新能源汽车“骗补”通报为什么只公布了5家企业
为什么国家只公布这五家企业,而其他企业没有公布出来?编者认为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抓典型,重点整治这些企业。给其他企业加以警告与震慑,表现政府的决心。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战略,如果一下子公布90多家企业名单,会掀起轩然大波,整个产业会元气大伤不说,外企也有可能趁虚而入,抢战国内市场。这是对产业不利的。
(三)吉姆西、五洲龙等5家企业确实是最严重的。吉姆西不用说,是最先被媒体披露出来的,它用“空手套白狼”的方法骗取国家补贴,“骗补”很严
重。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河南少林在国内汽车界知名度都算不错,至少耳熟能详。至于奇瑞万达编者没怎么听说,不知道在汽车领域影响力怎么样。看奇瑞万达
官网的简介,它是一家中德合资公司,内容描述含糊不清,躲躲闪闪,有点奇怪,如果光明正大,公司名还是要写清楚的。
(四)通报五家企业,而不通报其他企业,但未必不惩罚其他企业,该罚的罚,该整治的整治。但是,罚了还是没罚,整治结果如何,我们是不知道的,除非政府公布出来处罚结果信息。鉴于此,重点还是在整治,第二点就是能够没收被骗取的钱,三是威慑作用,杜绝后患。更多新能源汽车资讯:http://nev.ofweek.com/
7. 新能源汽车开了三年了违章64次罚款16000多167分,原车主担心费用一直都没过户怎么处理🙏
怎么会发生这么多违章,估计根本无法处理完了,没有那么多分去扣的。同时因为那台车还有很多违章在其名下,是不能过户的,还是去交警部门咨询办法吧。
8. 江淮排放造假被罚1.7亿元,这对该汽车的销量会带来什么影响
淮汽车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由于将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当成排放检验合格车辆销售而存在“以次充好”行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江淮汽车处以合计1.7亿余元的罚款。
据公告显示,本次抽查的车辆为京五排放标准(第1阶段)的载货汽车产品,只在北京销售,该款产品共计765台,且在2018年9月1日已经停产。
不过,江淮汽车同时表示,本次罚没款将计入2019年公司损益,这意味着罚单将相应的减少2019年度净利润。这让去年已经陷入巨亏的江淮汽车,今年的业绩或将再蒙上阴影。
截至7月8日午间收盘,江淮汽车收于5.11元,跌幅为6.07%。
排放造假领巨额罚单
早在今年3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一则“听证公告”最早透露出江淮汽车涉嫌“排放造假”。据听证公告显示,由于江淮汽车涉嫌对污染控制装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拟进行重大处罚,并在4月15日举行听证。
随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零九条第二款规定,除了责令江淮汽车针对污染控制装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违法行为停产整治,没收违法所得879836.54元以外,同时处以货值金额8474.08万元的两倍罚款1.69亿元,合计1.7亿元。财联社记者针对此事联系江淮汽车询问对今年业绩影响,对方未作回应。
去年巨亏7.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次罚没款将计入2019年公司损益,因此江淮汽车今年的净利润已经先行扣除1.7亿元,这无疑加剧了公司在2019年扭亏为盈的难度。
在当天同时发布的还有江淮汽车6月产销快报,江淮汽车6月份销量31756辆,同比增长11.47%。不过,今年1-6月份的累计汽车销量为23.52万辆,同比下降6.78%。
受车市的销售低迷行情影响,江淮汽车在2018年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7.86亿元,同比下降282.02%,扣非后净利润为-18.77亿元。
在2018年业绩预亏公告中,江淮汽车表示在报告期内受行业不景气影响,乘用车、客车销量下滑明显,导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因应收账款、存货、专用模具、专有技术等因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4亿元左右,除此之外,还有投资收益减少,研发费用增加以及汇率波动和融资成本上升导致的财务费用增加等。
虽然公司净利润呈现巨亏,但是江淮汽车近年来收到的各项政府补助却尤为惊人。包括新能源补助在内,公司在2018年收到各项补助逾11亿元。截至今年6月19日,在不含公司前期已披露政府补贴情况下,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7876万元。
进入2019年,在延续2018年汽车市场阶段性下行周期影响下,车市销量继续下滑。据江淮汽车2019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净利润仅为6463.59万元,同比下滑69.13%,公司盈利并未好转。
9. 国产电动车“半壁江山”限期整改,工信部约谈25家新能源车企
12月8日,工信部发布消息称,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生产一致性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约谈了前期监督检查中存在违规问题的2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有关企业限期整改存在问题。
据悉,在11月19日,工信部就表示在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监督检查中发现共有25家企业的27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共涉及9家企业的9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和保护功能、行李箱容积、轮胎规格、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新能源客车,共涉及10家企业的12个车型产品,涉及低速行驶提示音、车辆喇叭、三角警告牌、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新能源专用车,共涉及6家企业的6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报警信号、低速行驶提示音、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而其中被约谈的企业包括有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车企。
而从具体的公告来看,大部分新能源乘用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车辆的三点系统。
比如北汽新能源EU5的问题在于过放电后电池管理系统不符合有关要求;东风日产轩逸·纯电的问题在于过放电、过充电的保护值超出了企业技术参数值等。
除此之外,比亚迪秦DM、北汽新能源EU300等车型则是范围包括备胎标识、行李箱容积、安全带生产企业名称与备案参数不一致等问题。
官方表示此次约谈的目的主要是,想要有关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分析问题原因,限期整改存在问题。
同时,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撤销或暂停违规产品《公告》、暂停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等行政处理,并将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列入后续重点监管对象。
今后工信部也将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管理,切实保障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The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 因“排放门”被罚1.7亿之后,内外交困的江淮汽车还能撑多久
不知道.
江淮汽车的“王牌业务”,在于商用车(轻卡、重卡等)的生产;但早在2016年,他们也曾在乘用车市场创下过单月4.85万辆的不俗销量成绩。迅速增长的SUV市场,成为了当时江淮进入乘用车市场的突破口。
江淮大众作为国内首个中外合资的新能源车项目,一度被外界视作是江淮的一根“救命稻草”。然而至少就目前而言,该项目并没有为江淮汽车的新能源业务带来什么锦上添花的效果。尽管江淮大众首款纯电动车型思皓E20X在下线一年多之后,终于开始显露出入市的迹象,但在过去两年,江淮大众项目的亏损数额已经达到了2.74亿元,该亏损额也占到了江淮汽车2018年总亏损的约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