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融资瓶颈
①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面临着哪些问题呢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技术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加之新能源的相关核心技术本身就较为复杂,现阶段我认为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种:
1. 基础设施缺乏
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产品发展和推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多数中小城市并没有足够给汽车充电的设备,多数充电桩均是在公交车站,而对私家车来说并没有专用的设备,这成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出租车因其运营成本可能会为充一次电排上几小时的队,但这对私家车来说就极其不便,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又一大阻碍。
第二,新能源汽车价格较高。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一方面,研发和推广费用较高。新能源汽车处于起步阶段,多方面研发都属于探索性尝试阶段,因此需要较高的费用支撑,也因此推高了汽车的成本和市场价格。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多数关键组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也推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商家认知存在误区。部分生产厂家认为新能源汽车属于新时代技术条件下的新型产品,因此一味追求高的价格,却没有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对产品价格的承受能力,反而不利于产品在市场上的进一步推广。
② 2020年,新能源车企会比想象中更凄凉
两年前,众人都说,2020年将是各家造车新势力、新能源车企的决战时刻,因为大部分新能源车企的产品都已经落地,将进入销售阶段。可是万万没有想到,2020年的开局的疫情,让新能源车企的“决战时刻”成为了“至暗时刻”。
2020年第一季度,大量新能源车型开始交付周期,这其中包括已经发布价格的特斯拉国产Model3、爱驰U5、威马EX6等,也有即将发布的天际ME7、哪吒U、零跑T03、广汽蔚来合创007、小鹏P7等等。另外算上刚刚迈入交付期的理想ONE、AionLX等,不下十数款车型在第一季度的交付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根据蔚来公布的交付数据,2020年1月蔚来品牌整体交付量达1598台,同比下降11.5%,其中ES6交付1493台,ES8交付105台。不过按照蔚来的说法,由于1月份的有效工作日只有16天,其日均交付达到了100台以上,同比提升22%。
另一方面,小鹏汽车何小鹏也在社交媒体上也有意无意透露了“小鹏不差钱”。何小鹏表示他持有大量的特斯拉股票,言下之意是他可以通过套现特斯拉股票来维持小鹏的运营。按照的特斯拉之前800美元到900美元的股价来看,何小鹏如果出手10万股特斯拉股票,就能够有八九千万美元保持小鹏的运营——如果对“大量”有一个更乐观的定义,或许何小鹏所持有的特斯拉股票达到百万量级。
如果说蔚来和小鹏还有融资的底气,那么更多数的新能源车企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对于大部分新能源车企来说,它们很有可能无法见到2021年的日出,现在需要做的,必须是给自己找到一个足够粗的“大腿”,确保品牌有最低限度的生存机会,即便是被收购也在所不惜。
撰文|钱大友
图片|网络
编辑|白术
审校|兰青青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从超威现象看新能源产业的前景和瓶颈
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出台后,新能源电动电池行业的前景也变得更加诱人。在未来电动汽车电池领域,铅酸蓄电池由于成本低、推广技术较成熟,机遇不可小视,是实现新能源汽车尽快推广的选择之一。有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行,我国新能源电池行业将实现年均高达35%的增长速度,同比提高10%到15%的增长幅度。也就是说,未来几十年内,我国新能源产业将以破记录式的速度发展,而“超威现象”也可能在现有成长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然而,在新能源产业快速成长的背后面临着不少瓶颈,如果这些瓶颈不予重视和解决,将很大程度的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
1、 企业良莠不齐带来竞争环境恶化
正是大家都看到了新能源产业的巨大前景,加之入行门槛低,很多企业都蜂拥而至,
导致了行业内出现良莠不齐、陷入恶化竞争的局面。目前我国单铅酸电池生产企业就已接近3000家,但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仅有1700多家,其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企业具有市场竞争力。而如超威、天能、风帆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我国新能源行业散、乱、差的情况,让整个行业陷入到飞蛾扑火后继有人的恶性循环。
要解决这一现状,还需要国家调控以及行业协会的介入管理,提高行业门槛,强化诸如超威、天能等排头兵企业的榜样作用,剔除毫无竞争力的小作坊式企业,倡导强者先行适者生存的竞争格局,从而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2、 环境污染带来的行业诟病亟待解决
自超威现象后,天能江苏集团也被爆出造成村民血铅超标,安徽博瑞电源企业造成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也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可见,环境污染并不是某一个企业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存在的技术瓶颈。
在环境污染问题频繁出现后,很多企业也都通过技术手段积极应对。据了解,超威已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开展了内化成免水洗工艺的研发并投入使用,有效的防止了生产充电过程中产生的酸雾直接进入空气,同时避免了有毒镉金属的使用,让铅污染排放降低了75%。
但就整个行业来看,有关电源及新能源的研发、降低污染,还需要长期不断的努力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同时也需要借助行业领军企业带头担起这一重任,早日进入到绿色节能的新时代。
④ 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发展问题和对策
一提新能源汽车,大家几乎都认为就只有电动汽车,其实电动汽车只是新能源汽车范围中的一种,未来应该会有替代燃油的改进型能源或者新型能源问世,比如氢气、乙醇类能源等。所以个人觉得电动汽车应该是一过度产品。
⑤ 行业寒冬,别的电动车企都是融资困难,为什么小鹏汽车能获得C轮融资
在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后,我国的乘用车市场在2018年开始迎来了下滑。2018年,我国乘用车的销量为2235万辆,同比下滑了5.8%。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国的乘用车市场首次出现下滑。
时间来到2019年,日子也没有更好过,即使来到“金九银十”这个传统刺激消费的时期,消费者的购车情绪仍然是持续的低迷。
根据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报告,2019年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4%,环比9月上升了3.8%,同比下降4.5%,库存预警指数仍然位于警戒线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62.4%的库存预警指数,是继2月份63.6%库存预警指数后的今年第二高水平,反映了汽车经销商库存再次走向高位。
中汽协数据统计,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5个月同比下降,原本高补贴高增长的新能源汽车,9月销量仅为8万辆,同比下降高达34.2%,其产销量也连续3个月下降。因此,无论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都面临极大考验。
10月10日,一张平安银行内部邮件的照片被疯传,称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四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上下游产业链合计坏账500亿。四家车企立即火速辟谣,纷纷否认破产传闻。
其实不只是车企,汽车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2011年上市的庞大集团曾稳坐行业第一把交椅,市值一度超过600亿。但是,在2019年的车市寒冬里,庞大集团被子公司起诉申请破产重整,股价一度跌至9毛钱
对汽车企业来讲淘汰赛已经开始。未来没有新能源补贴的情况下,部分车企被边缘化出局是迟早的事儿。中国市场再大,也容不下几百家整车厂,现在无论是自主、合资还是外资车企都共同面临市场考验。
市场淘汰是公平的,这也有助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改变。在这一背景下,没有品牌、核心技术、资本的车企,都将纷纷倒下。
这是失望的冬天,这也是希望的春天。在目前这个困难重重的时间点,要投过迷雾,看到未来的光亮。
⑥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市场迟迟不能突破瓶颈
传统汽车发展了200多年,而新能源汽车才开始发展,一个新生的事物替代一个传统事物更需要渗透的时间,更需要一个过程。主要还是在新能源的动力之源 充电,传统的加油和充电相似,但时间和充电桩还是和传统的加油方式相差太多,还需要一个习惯 、适应的过程。 充电时间过长, 充电桩过少, 都不能适应现在生活的快节奏 。 汽车还需要配套的设施 相信如果充电时间缩短 充电桩增加, 普及就快了。
彻底铲除地方保护
地方保护主义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最大敌人之一,地方保护也因此扼杀了公平竞争,保护了落后的企业,从而也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乃至未来汽车产业的崛起。
对此,国家也在不同的政策中提出要制止地方保护,一些地方的保护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
⑦ 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瓶颈期,后续应该如何应对
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瓶颈期,后续应该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似乎已进入“瓶颈期”。 2019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量是负增长。为了保护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长期促销,CPPCC胡立庆今年的两届会议提出了这一提案,建议相关部门尽快推出新的能源汽车电池再循环政策措施。
开发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趋势”,这是减少汽车排放的关键作用,减少了雾。上海是该国最大的城市,拥有35,000名电动汽车公共收费站,占领重要的战略地点。
此外,胡利庆呼吁政府推出相应的电池更换或回收财务补贴支持政策,允许制造商更换或废除电池回收,并确保新能源汽车可以继续,稳步发展。
⑧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主要难题是什么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先进技术
先进技术不仅是新兴产业的支撑,也是新兴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中,首先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此之前,引进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在研究方面,沉淀不足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我国部分新能源汽车的首要问题是续航能力不足,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断电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反映了新能源汽车研发缺乏先进技术。
⑨ 融资不给力,造车新势力们靠政府引资“续命”
当一家造车新势力已然IPO,并且无法逾越“融资难”的瓶颈之时,抱紧政府的“大腿”,显然是最为明智的“钱途”。毕竟,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找钱的途径无外乎就那么三条:融资、IPO和政府引资(或母公司增资)。
2月25日,蔚来汽车与合肥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
或许要不了多久,上面的这张图里留下来的也就是那么少数的几家而已。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相比传统车厂,造车新势力的洗牌进度和深度将会更加快速和彻底。
马曰:
回过头来,再看此次蔚来和合肥的“深度拥抱”之举,或许确实能够为蔚来带去诸多可想象的前景和“钱景”。但这也是在造车新势力们融资不力下的“无奈之举”。
造血能力的匮乏,使得造车新势力们始终无法摆脱需要不断“找钱”的命运。刚刚过去的2019年,曾被视作大批造车新势力事关生死存亡的一年,而迈入了2020年,这样的危机依然还在继续。如果把资本的不断退出,使得造车新势力们褪去了泳衣,而裸游之下的众人谁能浮出水面,答案或将很快揭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⑩ 新能源车发展的困难
1、是在政策和准入管理调整
一是补贴政策退坡影响,企业降成本压力较大,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二是2017年1月起实行新能源汽车新的准入管理,且补贴技术门槛提高,企业需要一定时间优化完善产品,对上半年影响较大,特别是1月份;三是非个人用户3万公里的补贴要求和清算机制给新能源汽车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资金压力,影响企业推广积极性。
2、多重管理影响产品上市时间
新能源汽车上市需经产品公告,免车购税目录,补贴推荐目录、地方目录等四道程序,导致产品上市周期长,算上动力电池检测需要10个月的时间,而传统汽车是2个月。
3、政策预期不明确,导致市场观望
新能源汽车免车辆购税政策2017年12月到期,目前尚未明确是否明确;新能源公交运营补贴政策2019年到期,政策是否延续对公交公司周知新车积极性影响较大。
4、地方市场准入和补贴政策滞后
地方政府以目录的方式对新能源汽车实行准入,且各地要求不一致,企业应对不同地方要求的成本高,周期较长,并对地方企业产品准入实行倾斜政策,制约市场发展,导致不公平竞争;按照中央补贴政策调整要求,很多地方尚未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政策,导致企业和消费者观望。
5、是充电基础设施
按照国家要求,充电设施运营正在进行充电接口信靠标准切换的升级改造,新桩建设速度放缓;由于布局和结构问题导致充电设施利用率低,大多数运营商盈利困难,在进行从重建设向重运营的调整;各项政策措施落地问题,如充电站用地,公共停车场配桩、核减表、充电桩建设运营奖补政策等。
6、是市场后劲不足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主要集中在几大限购城市,其他城市私人用户购买意愿不高。出租车、分时租赁等业务政策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