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动汽车突破
⑴ 12月电动车销量,比亚迪继续“以一打十”,新势力破万常态化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答案应该是什么?
相信,不少人会给出“水大鱼大”这个回答。
2021年,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元年,全年批售渗透率迈过15%大关,并于下半年多个月份超过20个百分点。
如此高景气度下,也让一众新势力品牌、成功转型的传统车企赚得盆满钵满。
从最新出炉的12月电动车销量看,不少车企都创下了单月新高,其中比亚迪继续以92,823辆的成绩,上演着“以一打十”的现象级市场表现。
新势力阵营的蔚来、小鹏、理想、哪吒则再次集体迈过万辆大关。从绝对值来看,也许1万辆并不多,但如果对比南北大众品牌12月合计13,787辆ID电动车的数据,这样的成绩绝对算得上出色。
另外,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品牌也有着不错的表现,比如吉利的极氪、东风的岚图12月均突破3,000辆大关,甚至北汽极狐都有着破千辆的数据。
接下来,不妨看看这些已公布12月销量的品牌过去一段时间的成绩,并简单展望其2022年的市场预期。(以12月销量从高到低排序)
1、比亚迪,BEV+PHEV产品线并行,唯一市占率超两位数的电动车品牌
(内部给出了2022年最高150万辆的新能源目标)
从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开始到2020年,比亚迪一直未能成为乘用车市场头部品牌,甚至近几年已经被长城、吉利、长安拉开身位。
但2021年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爆发,给了在BEV+PHEV领域坚持长期主义的比亚迪逆袭机遇。目前比亚迪已经是妥妥的电动车一哥,甚至比大众品牌在传统燃油车的市场地位还要强势。
12月比亚迪电动车单月批售销量暴涨236.4%至92,823辆,全年销量更是达到惊人的593,745辆(达到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的两倍),在整体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高达20%左右。另外,比亚迪在PHEV市场50%左右的市占率更是全面碾压同行。
2022年,比亚迪内部给出了最高150万辆的新能源销量指引。如果该目标如期实现,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份额将增长至30%左右,同时也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在单一市场实现百万辆+新能源销量的品牌。
2、小鹏,中端品牌定位优势凸显,2021年新势力销量一哥
(乐观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达到20-25万辆区间)
作为新势力三巨头之一,小鹏汽车12月交付量同比大涨181%至16,000辆,连续第三个月登顶新势力榜首,全年同样也以98,155辆的销量成为新势力第一名。
能够反超蔚来、理想,主要得益于小鹏汽车相对亲民的品牌定位。毕竟在国内汽车市场,15-30万才是购买力最强劲的价格区间,而G3i+P5+P7的产品组合可以让小鹏覆盖尽可能多的消费群体。
不过从经营角度看,单车均价仅20万出头的小鹏还是要远远落后于蔚来(超40万)、理想(超30万)的,这也体现在营收、单车毛利率等核心指标上。简单来讲,小鹏单月至少需要达到蔚来1.8倍的销量,才能在营收上和蔚来打成平手。
因此对小鹏来讲,攻入28万+价格区间的G9是一场不能输掉的战役,只有G9成功,小鹏后面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3、理想,单车销量持续破万,2022年迎来新产品
(乐观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突破15万辆)
最近,老板李想刚刚内涵了大众中国CEO“感谢鞭策,继续努力”,并放上了一张理想ONE单月销量超过大众在华5款中/中大型SUV销量总和的对比图,引来一众吃瓜群众。
12月理想交付量同比大涨130%至14,087辆,全年交付量高达90,491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成绩是靠理想ONE一款车型实现的,而理想ONE也成为国内新能源市场30万元+车型中最畅销的产品。
2022年,理想将迎来搭载四缸发动机的全新增程车型X01,新车将和理想ONE相互搭配,巩固其在30万+增程混动市场的优势,毕竟明年其将面临岚图、自游家等多个强劲对手。
另外,2023年纯电动产品到来后,理想的市场前景将变得更加乐观。
4、大众,2021年10万辆目标未能完成,2022年或将以价换量谋增长
(乐观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达到25-30万辆)
12月份上汽+一汽-大众ID.家族5款车型合计销量为13,787辆,2021年累计交付量为70,625辆。尽管绝对数并不算低,但是对于大众这样一个在华月销20万辆+的品牌来讲,这个成绩已经是相当难看了。
事实上,大众品牌对电动车市场的野心不比其对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小,2021年其计划在中国市场销售8万至10万辆ID.系列电动车,但后面又下调至7万辆。从全年70,625辆的结果看,仅仅是勉强达标(南北大众有不少ID.系列电动车流入网约车、大客户渠道)。
2022年,大众ID.系列在华将迎来首个完整销售年,并迎来新车型。与此同时,大众ID.系列的代理制+网上订车模式可能会被打破,销售模式会变得多元化。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不少经销商开始通过数万元优惠在线下完成整个销售工作,走上了卖燃油车的“老路子”。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成为主流电动车品牌,2022年南北大众会在ID.系列终端价格上一定幅度让步。乐观预计,大众品牌2022全年销量有望达到25-30万辆区间,反超溢价能力较为接近的小鹏汽车。
5、蔚来,一如既往的稳定,2022年ET5+ET7到来前景可期
(乐观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达到18-25万辆区间)
12月份蔚来交付量增长49.7%至10,489辆,全年以91,429辆的销量排名新势力第二。如果单纯从销量角度看,蔚来好像已经不再是新势力一哥了。
但这里,我们需要关注两个比较关键的因素,第一均价超40万元的蔚来本来客户群就比小鹏等品牌窄一些。第二2021年全年蔚来无新产品交付,没有新的增量来源。
而从整体营收水平来看,蔚来仍然领跑一众新势力品牌,而未来走量的任务则会交给全新的子品牌。
另外,随着ET7(Q1)、ET5(Q3)两款新车型的陆续交付,蔚来2022年销量将实现较高速度的增长,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到16-25万辆区间。
6、新势力腰部阵营分化,哪吒、零跑崛起,威马落伍
聊完新势力头部阵营,我们不妨再看看腰部新势力。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哪吒、零跑开始强势崛起,而此前扬言进入新势力TOP3的威马却持续落伍。
2021年12月,哪吒、零跑分别实现了10,127辆,7,807辆的成绩,其中哪吒全年销量更是达到69,674辆,仅次于蔚小理。不过哪吒CEO近期表示:考虑到品牌定位问题(集中在6-16万区间),只有销量超过蔚来两倍三倍的时候,我们才算跟蔚来一样优秀。所以对企业内部来讲,月度销量过万远没到要庆祝的时候,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而许久没有披露销量的威马品牌,12月份销量为5,062辆,全年销量44,157辆。目前在整个腰部新势力中,威马已经开始明显落后于零跑和哪吒了。有威马内部人士称:我们内部都期待月销能尽快实现8000-10000辆。
7、传统车企新品牌开始发力,极氪等2022年或迎来大爆发
除了上述品牌,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品牌也开始逐渐发力。
吉利旗下高端纯电动品牌极氪12月交付量高达3,796辆,而且该车型订单量已经排到明年5月份了。后续随着产品线的扩充,极氪将成为国内20万+纯电动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不过,从品牌定位来看,极氪虽然对外宣称高端纯电动品牌,但其和蔚来的溢价能力还是有一定差距。
另外一个备受关注的品牌——岚图(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12月交付量则达到了3,330辆,自8月份以来累计交付量为6,791辆。尽管12月份单月数据不错,但整体来看,岚图和此前制定的2021全年累计1万辆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结语:
2022年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以及越来越多优质供给入市,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当前的市场格局只是阶段性的,明年也许会发生比较大的排位变化。
对所有置身其中的车企来讲,只有持续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以及更多的用户权益,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市场蓝海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未来红海竞争阶段打好基础。
⑵ 6万级精智电动小车——比亚迪e1,一起来电,青春无限
[可爱][可爱]国际大师加持,塑造潮流外观,释放专属格调,让你一眼窥见有趣灵魂。智乐互联,比亚迪DiLink智能网联系统,10.1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你想要的都在这里面。专业级纯电、专业品质源自e平台,每公里低至5分钱......没错,这就是比亚迪e1,6万左右就能拥有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黄先生的座驾就是比亚迪e1,今天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评价这款车的...... -------------------------------------------------------------------------------------------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马靠鞍,二十一世纪那就是看脸的时代,也是颜值大比拼的时代,不管买任何物件首先就是看颜值,自己喜欢才会买。选车也是一样的,[嘻嘻][嘻嘻]除了配置颜值也很重要,[微笑][微笑]比亚迪e1走的可爱路线[嘻嘻][嘻嘻],“微笑”的前脸搭配小巧的车身,不少人都觉得很好看[微笑][微笑]。 选择电动车是因为自己平时用车频率比较高,电动车的用车成本相对要少,而且现在普及率高,充电桩不说随处可见,但也不少,充电不是问题,选择比亚迪是因为在国内电动车领域,比亚迪的核心技术还是更可靠一些,而且市场的占有率很高,既然这么多人买,说明大家都认可,所以买车的时候我选择了比亚迪的纯电动车型,它就是E1,今天有空那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它吧!!!
E1应该是比亚迪旗下最小的一款纯电动车型了,外观看起来还不错,因为预算原因,我选的低配车型,少了中控大屏。
整个车身虽然不是很大,但看它的所有数据还是比同等级的其它车型要高点,有一句老话说得好,麻雀小但是五脏俱全,小可爱E1还配备了无钥匙进入系统,这个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很实用的,用起来很方便。
后尾设计比较简单,但看着还不错,很喜欢两边的大灯。
鲨鱼鳍天线,倒车影像是我自己后来加装的,因为平时老婆也会开我的车接送孩子,为了她们的安全所以选择装配一个倒车影像,毕竟安全最重要嘛!对吧。
轮毂也是我自己后加装的,平时跑的比较多,原车配备的是钢轮毂,个人不是很喜欢,所以换了一下,有条件的还是建议大家直接上高配,不但是铝合金轮毂,配置也要丰富不少。
这里要注重的讲一下了,E1它有两个充电口,后面有一个,前面的logo下面有一个,后面是支持家用220伏电压的,其实就是它随车带的那个充电枪,前面的是支持380伏直流电,这个充电速度比较快,在高速或是一些商场会有装,留个30%的电,差不多半个小时就可以充到80%了。
你看目前已经突破26000公里了,最近平均电耗每100公里为11.8度电,换成钱的话那就差不多100公里7块钱左右,其实一公里的话不到7分钱,你就说是不是很节省呢?
E1的空调出风口是旋转式开关,这样在驾驶车辆的时候操控也更加便捷了。
[嘻嘻][嘻嘻]最后说说使用感受,目前已经行驶了26000多公里,一点毛病也没出现过,[微笑][微笑]开着还很舒服,电动车少了发动机的噪音,路上行驶除了一点电流声,还是很安静的,驾驶感舒适,路上加速超个车也非常轻松,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好啦!今天就说这么多了,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嘻嘻][嘻嘻]
⑶ 蔚来、比亚迪、上汽谁才是国内第一个市值突破万亿的品牌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蔚来市值达到761.63亿美元,超越比亚迪和奔驰,成为全球市值第四大汽车企业。第三是大众,965亿美元,第二是大众。丰田汽车公司价值 2121 亿美元。特斯拉市值高达6160亿美元。2019年,蔚来汽车的年销量仅为2万辆,而中国销量最高的汽车品牌吉利汽车2019年的累计销量为136.2万辆,但市值却不足2200亿元,不到1 ——半个蔚来。销量不高的蔚来,为何能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车企?
比亚迪研发的刀片电池改进了目前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缺点是能量密度大,但保留了成本低、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刀片电池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比亚迪旗下电池生产企业福特汽车也将在重庆新增8条生产线,实现20G瓦时以上产能。比亚迪原有的30Gwh三元锂电池产能也将部分转为刀片电池。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刀片电池产能将取得重大突破,为比亚迪营收带来更大收益。比亚迪也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级IGBT制造商和最大的BMS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比亚迪市值的持续上涨完全在情理之中。
⑷ 比亚迪全球首发DM-i超级混动车,比亚迪在电动车行业能走多远
虽然特斯拉因为降价16万销售自己的汽车,引来一片火热,但是还是很明显,比亚迪并不想要从中分一杯羹,而是专心致志到专研自己的技术。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这一次比亚迪发布了一个公告,表明自己已经研制出了超级混动汽车。这个新闻在被报道出来之后,立刻就引起了汽车行业众多大佬的关注。毕竟要知道在此前影响电动汽车销售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它们的电池质量,而现在很明显。比亚迪作为电动汽车的领头人,已经取得了新一步的突破。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一次的新技术到底有哪些特别之处。
第三,如何看待这一次的发布会?
从这一次的发布会我们就可以看出,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远远领先于其他的电动汽车公司,毕竟比亚迪始终掌握着核心的科技。所以在我看来,在未来的电动汽车领域,最后还是比亚迪的天下。虽然现在很多人吐槽它的汽车品牌以及设计。作为汽车,最后还是要拿产品进行说话的,可不是做所谓的营销,比亚迪的产品质量最终肯定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很明显,比亚迪也走对了方向,在探讨节能以及混动的方向上,比亚迪并没有走太多的弯路。同时也希望他们以后可以取得成功,为我们的国产品牌争光。
⑸ 比亚迪,蔚来和小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谁更有前景呢
先说比亚迪,比亚迪的目标要远大的多,几个风险点,比如搞出更好的一体化技术。比如特斯拉的电动车,设计上,就是电车平铺在底盘上,是纯电时代的全新设计。比亚迪最新的设计,战略方针不清楚。但是至少有弄大众类似的MEB平台。这些新技术的突破都会对比亚迪的成长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基本都不会在23年之前有太大影响,长期得不好说。但是因为DMI确实太过猛。
蔚来品牌打造最成功,服务最好,钱也最充足。设计感也是我认为三者中最好最自信的一个品牌,到ET7,设计审美已经非常成熟,甚至有一些想引领潮流的概念,足以媲美国际顶级品牌。缺点是自动驾驶这块并没有达到预期,导致后劲乏力。蔚来,尽早放弃换电路线。
综上所述,未来三年,比亚迪有望销量破百万,成为巨头,独一档,并且销量基础营业规模,已经可以放眼全球,跟踪世界一流技术,和华为,网络一起合纵连横自动驾驶,突破整车平台等等,走更高层次的战略问题了,因此相对而言前景比其他两个企业更广阔一些。
⑹ 北汽与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对比谁更强谁的电池更好
北汽新能源眼下推出的几款车还过得去,之前拿出来卖的EV150、160真心不咋地。谁用谁知道。且不说续航能力这个带着技术水平的问题,连前挡风玻璃雨天起雾都搞不定,还能说啥好?
比亚迪似乎成了国产电动汽车的代名词,做电池相对有些优势嘛,卖得也不错。在车辆总成、车型款式方面只能给个70分。
国产电动汽车我个人更看好吉利。吉利稳扎稳打,有自己的技术方向和发展步骤,对汽车的理解强于比亚迪,更强于北汽新能源。
新能源车以吉利帝豪ev300为例,补贴后约13万元,对比帝豪三厢约7万元,13-7=6万元,按特斯拉公布的电池成本约6万元左右。基本上13万元在获得汽油车类似的利润外,国家补贴的6.6万就是纯利润了(厂家和经销商如何协议瓜分地补,欢迎知情人可以曝光),不知道我按目前市场公布的数据算出来的结果对不对?
特斯拉与钴酸锂电池
优点:生产技术成熟,比能量高
不足:高温状态下的稳定性略差
作为纯电动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诞生自美国硅谷的特斯拉汽车凭借犀利的外形、3.2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以及超过400公里的续航能力,让大家对于电动车的看法有了颠覆性的改观,并且迅速成为挑战传统燃油车的一大代表车型。除了强悍的电动机以及出色的电源管理技术之外,特斯拉能够一炮而红的原因与其采用的钴酸锂电池不无关系。
相比于其它电池类型,以松下18650电池为代表的钴酸锂电池的优点是技术颇为成熟,比能量高(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出电能的大小),此外,这类电池放电电流大,充电速度高,非常适合特斯拉这样以高性能为取向的电动车。
为了尽可能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特斯拉将这些单颗3100mAh容量的18650锂电池,整齐排列组合形成一个个小的“电池盒”单元,再将这些单元进一步拼接构成一整块的动力电池组。最终总计8142颗18650电池组合成的电池组拥有超过85kWh的总容量,从而保证了特斯拉model s超过400公里的续航能力。
特斯拉这种高密度的电池组合方式虽然带来了可观的电池总容量,但是钴酸锂电池热稳定性差,再加上将集成电池板平铺于车辆的底盘位置,这样就对电池的散热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特斯拉不得不设计出复杂的电池保护程序以及独特的液冷散热系统来保证这套电池组的正常运作。这不仅加大了车身质量,对车辆的续航里程有一定影响,还在无形中推升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⑺ 刀片电池横空出世 比亚迪电动汽车安全独领风骚
随着全世界能源危机愈演愈烈,作为大量消耗石油的汽车产业也在慢慢转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部件的动力电池行业异军突起,特别是前几年各种动力电池群雄逐鹿,最先进入市场的钴酸锂、锰酸锂等动力电池也因为各种缺点正在慢慢淡出市场,现在市场上主要剩下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强争霸。那么,在未来会有哪些电池替代现有的产品称霸市场呢?比亚迪给了我们答案。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一直沿用传统模式。在其他厂商都在寻找全新材料进行替代的时候,比亚迪运用现有材料,通过改变工艺的方式彻底改变了电池的整体性能。这一颠覆传统的动力电池制造模式值得所有新能源汽车厂商学习和深思。
可以预见到,刀片电池的问世会改变消费者对传统汽车电池的认知,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不可估量。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何曙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⑻ 新能源月销再破9万创纪录!比亚迪2021年销73万 新能源近60万
1月3日,比亚迪汽车公布了2021年12月销量。数据显示,当月比亚迪乘用车全系销售97990辆,同比大涨77.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同比暴涨236.4%,达92823,连续两个月突破9万辆大关,再次刷新纪录。
伴随着12月数据的出炉,比亚迪乘用车2021年全年销量数字也水落石出,达到730093,同比增长75.4%;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593745,同比增长231.6%。这也是截止至目前的中国新纪录,是此前的中国纪录的2.4倍。
品牌助力 一路向前
2021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即使行业在部分时间段存在缺芯、“限电”等干扰因素,但比亚迪汽车仍然保持了正增长态势、连创新高,月度销量实现了“十连增”。此外,在汉、唐等旗舰车型的热销带动下,比亚迪乘用车客单价在2021年突破了15万元,稳居自主品牌首位。
新能源乘用车方面,比亚迪2021年销量接近60万大关,将此前由自己创造的中国纪录提升到了2.4倍的新高度,并有望第九次登顶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这一切的实现,所依托的除了领先的技术与强大的产品,也同样得益于品牌提升的支持。2021年,比亚迪围绕“强大中国车 向新而行”的品牌主张,焕新出发,充分链接用户、粉丝、伙伴,打造有温度、有情怀、有技术的新价值汽车品牌;同时依托于DM-i超级混动、e平台3.0、刀片电池等领先技术,不断发掘、深化技术品牌,共同推动比亚迪汽车品牌一路向前。
如今,时间来到了2022年。在技术、产品和品牌多方共力之下,比亚迪汽车再一次迈上新征程,持续为消费者创造更加美好的绿色出行新体验。而在追求绿色可持续的大时代中,面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身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比亚迪,将充分发挥在新能源领域独特优势,不断加码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解决方案,助力“为地球降温1℃”。
⑼ 比亚迪电动汽车
⑽ 【以强力攻势突破内生】比亚迪汉新能源磅礴来袭
在新能源车领域,比亚迪一直走在大部分国内外车企之前,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王朝系列”,从宋MAX纯电动/宋MAXDM、宋Pro纯电动/宋ProDM、再到唐纯电动/唐DM,“两条腿走路”成了比亚迪的一大传统。在新的一年,比亚迪再次以“汉”之名隆重推出了旗下首款中大型轿车。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将不再设燃油版本,全部为新能源车。(EV纯电动和DM插电混动)
【外观】
比亚迪汉纯电动与插电混动版本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980/1910/1495mm,轴距2920mm,与雷克萨斯ES相当。二者别出心裁的使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样式。
先来看汉DM插电混动版的动力表现:内燃机部分匹配了一台最大功率192马力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其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为245马力;而高配的三擎四驱版车型还会在后桥加入一个最大功率476马力的电机,简单相加竟然超过了900马力!(当然综合输出最大功率会稍微低一些)使得其零百公里加速成绩突破了3秒,达到2.9秒,这样的成绩不仅突破了国产新能源车的动力天顶,就算放在全世界范围,也是顶尖水准,比肩超跑。
电动版比亚迪汉EV将提供两种动力形式,分别是单电机两驱和双电机后驱,前者最大功率220马力,后者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达到了220马力和272马力,并将成为比亚迪首款搭载[超级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
【评中评说】
比亚迪汉的到来有望重新定义国内新能源车市,无论是其定位、车型规格,还是性能表现,都创造了中国品牌新能源轿车的新高度。根据过往比亚迪产品的销量表现预测,新车大概率会成为“爆款”。
就其目前曝光的产品特性,小编无责任预测一下,其定价有望落在22-35万元区间,与唐新能源大体一致。
汽车评中评/LF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