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技术路线研究报告
A. 电动汽车技术路线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越来越普及,而每一辆汽车都需要定期做维修和保养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所以说,人们对汽车的维修保养需求越来越大。截止2019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6亿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首次突破2亿辆,庞大的汽车保有量给汽车维修保养等后服务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商机和挑战,尤其是随着汽车新技术、新工艺的日新月异,汽车后服务行业亟需大批全能型高新技术精英人才。所以,学汽车技术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首选
B. 麦肯锡报告显示,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将达到485款
在报告中,麦肯锡还提及了近10年来电池成本的变化,并表示成本还有进一步减少的空间。也就是说,随着电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纯电动汽车将会变得更加有竞争力。在2008年时,每千瓦时成本约为1600美元,到了2019年,该成本已经降到100美元至200美元之间了。此前,曾有报道称特斯拉的电池成本已经低于100美元,但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麦肯锡还对电动车主进行了研究,和燃油车主比起来,电动车主:
1、平均年轻5岁
2、住市区的比例更高
3、通勤时间长32%
4、赚钱多30%
5、最近一辆车在网上买的几率是汽油车主的6倍
6、在11100名受访者中,尽管只有12%的人每天上下班路程超过25英里(40公里),但他们仍然会对续航里程的产生担忧。
汽车电动化,已不可逆,早买早享受吧。拥抱未来,才有未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是什么
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中国应坚持纯电动战略,在此基础上再推进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中国电气化的技术路线应该继续坚持纯电为导向,尽快形成平台化与模块化,不要折腾。
500公里以内的乘用车,燃料电池与纯电动相比没有优势
纯电动车最大的风险就是电池的安全性,我国应尽快建立电动车的年检制度
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坡,双积分制度的力度还不够,可以借鉴国外变得燃油税、碳税等政策
D. 汽车电动化势不可挡 车企技术路线如何兼顾当下与未来
美东时间12月7日,特斯拉股价涨逾7%,报641.76美元/股,总市值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达到6083亿美元(约3.9万亿元人民币),市值一天增长404亿美元。同期,丰田汽车市值为1931亿美元,只相当于特斯拉市值的1/3。12月8日,特斯拉股价又上涨8.12美元,收于649.88美元/股。
不同于混合动力技术,e-POWER的驱动方式很独特。它搭载一台高效的小排量燃油发动机,燃油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辆行驶,始终处于高效运转区间为发电机输入动力,实现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实现全时电驱。同时,搭载高性能大扭矩电机,研发团队根据GT-R涡轮加速驱动力特性对动力系统进行调校,使得e-POWER拥有强大的动力加速性能。
换句话说,搭载这种技术的车,既不是纯电车,但又能有纯电车一般的使用体验;而在拥有纯电体验的同时,又消除了里程焦虑,不受充电桩制约,拥有和燃油车一样的使用便利性。从目前上市的车型来看,e-POWER技术燃油经济性也很高,日本NOTEe-POWER车型市区工况油耗仅为2.9L/100km。
独特的e-POWER技术,是日产结合当下能源和用车环境,在节能减排上进行的新探索,它开辟了目前汽车市场动力形态的新可能,同时也和VC-TURBO超变擎、ZeroEmission日产纯电技术一起,展现东风日产“让每一滴油都成为澎湃的动力,让每一度电都发挥更大的效能”的追求。
目前,同时掌握这三类完全不同的动力技术并推出量产产品的车企仅有日产汽车一家,在以用户的多样化动力需求为出发点,推动日产动力天团的落地和不断进化的同时,东风日产也努力承担起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和对能源的尊重。这样的日产,值得我们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未来十年电动汽车不会替代燃油车
下一个十年,纯电动车会替代汽油车吗?我非常明确的告诉你:不会!
虽然电动汽车是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项目,但是它的发展也不是大跃进式的,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往前走,逐步的用电动汽车来替代燃油车,而不是一下子全部替换掉,国家对此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划的。就在今天,2020年10月27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在上海发布,这可以看做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规划发展蓝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研究技术路线有哪些
1.电机绕组。 绕组排布和磁场能量转换有关。优化的绕组可以降低损耗,提高效率,减少发热。对于车载电机,能量有限,研究电机绕组就成了重要的一个环节。
2。转子形状。好多电动汽车已经不用传统电机转子了,改用IPM等结构,可以有效增大转矩,减小电动机体积。
3。驱动电路。不同的电驱模式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例如传统的交流电机控制(I-torqur I-phase分量控制)这部分应该是比较热的吧。谁能研究出一个nb的控制电路,达到控制准确、减小谐波,实现简便,那谁就nb了。
4。发热研究。电机研究,无论是汽车还是什么,归结到最后都是发热的问题。可能是电机过热,也可能是电力电子器件过热。有很多人在研究电动汽车的散热问题。因为电力电子器件比传统汽车部件更容易受热损坏。
希望对你有帮助。研究领域太多了,随便一个小地方就足够你研究几年啦。
G. 电动汽车 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电动汽车制作流程方面的。
制作流程其实很简单,知道电瓶车吗,道理基本上是一样的
H. 简述纯电动汽车动力路线
纯电动汽车,以蓄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或高速飞轮等作相应的动力电源,提供给动力电机电能,以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并在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时控制驱动电机的功率和速度。
I. 电动汽车可行性报告
中国电动汽车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版)
报告关键词:电动汽车 车
报告撰写背景说明
中国企业编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用蓝本为联合国工发组织的黄皮书,即《工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手册》。
一般来说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概述、项目背景及目标定位、市场及营销分析、投资外部环境分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分析、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等。可以看出这些内容主要从企业及行业的角度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
华经纵横经济信息中心凭借多年项目可行性研究经验,联合业内专家、学者联合推出《中国电动汽车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版)。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调查研究来分析该行业的投资价值以及相关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从产业发展、企业经营、产品产销、交易市场、生产技术、产品应用、投资收益、投资风险等多个方面研究电动汽车行业的投资价值和各地区相关项目的可行性。
第一章研究定位及主要方法
第一节研究目的
第二节研究内容
第三节研究方法
说明: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其他处理技术如下所列:
品牌消费构成结合生产领域产品构成核算均值
企业采购适用原则根据企业的性质和管理模式分析
国内的产品比较分产出企业与产品应用
企业调研数据的准确度通过企业基本规模进行误差调整
调研数据分析以抽样统计原则选取合格的企业、数据误差通过信息对比
企业配置和理性模拟等方法控制
数据预测采取时间序列的记忆性理论和多因素模型分析
第四节数据来源
第五节分析依据
第二章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社会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一、国家政策
二、行业准入政策
三、行业技术政策
第三节地方政策
第三章 电动汽车项目所处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行业特征分析
一、行业集中度分析
二、行业上、下游分析
三、行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研究
第二节国外产业发展及中外比较分析
第三节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行业自身经济周期分析
二、行业成熟度分析
第四节行业需求预测
一、产业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
二、需求总量及结构预测
三、国内产能、产量分析与预测
第四章 电动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一、重点企业信息
二、企业地理分布
三、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四、企业从业人数
第二节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
一、华北区域
二、东北区域
三、西北区域
四、华东区域
五、华南区域
六、西南区域
七、华中区域
第三节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产品竞争策略
二、价格竞争策略
三、渠道竞争策略
四、销售竞争策略
五、服务竞争策略
六、品牌竞争策略
第五章 电动汽车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第一节行业产销状况分析
第二节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第三节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六章 电动汽车项目建设方案研究
第一节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分析
第二节技术方案分析
第三节设备方案分析
第四节节能方案分析
第五节厂址方案分析
第七章 电动汽车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分析
第一节项目工期及实施进度及其合理性论证
第二节项目组织机构设计方案分析
第三节项目组织实施所需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分析
第四节项目实施招投标方案
第八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第一节投资估算依据
第二节项目投资估算
第三节资金来源与筹措
一、资金来源
二、筹资方案
第四节资金使用和管理
一、资金使用计划
二、还款计划
第九章 电动汽车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项目结果预测分析
第二节成本收益分析
一、生产成本
二、费用估算
三、收益估算
四、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第三节项目财务分析
一、盈利能力
二、债务偿还能力
三、项目财务评价
第四节不确定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
二、盈亏平衡分析
三、风险因素与对策
第五节社会效益分析
第六节结论
第十章 电动汽车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
第一节建设和开发风险
第二节市场和运营风险
第三节金融风险
第四节政治风险
第五节法律风险
第六节环境风险
第七节技术风险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说明:根据以上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对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合理性做出科学判断,并形成操作建议
第一节可行性分析结论
第二节华经纵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