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背景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背景

发布时间: 2022-01-23 07:58:21

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

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历程来看,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及市场的可接近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仅与生产要素的禀赋及市场的可接近程度有关,而且与能源等产业发展直接相关。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建立在我国“自主创新”和全球化汽车产业分工基础之上。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经历过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封闭发展时期,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是以低水平自主开发为主,产品单一,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落后。
第二阶段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后期,在这个阶段,我国花了10多年时间,通过大量引进技术和零部件国产化的办法,实现了轿车的规模化生产,结束了我国不能大量生产轿车、零部件不能国产化的历史;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来看,这个阶段是市场换技术时期,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被纳入到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布局时期。
第三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到现在,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是一方面跨国公司把我国汽车产业纳入到其主导的全球化价值链中,另一方面我国民族汽车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整个汽车产业呈现加速分化和重组,同时能源短缺、市场的急剧转移及汽车产业技术体系快速分化,进一步推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2. 当下发展电动汽车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个个国家都在研究电动汽车

你好,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最简单,相对成本低。所以都去研究。主要是全球的石油资源匮乏,要转型

3.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

美国在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了7931台电动车,这一数字领先于其他所有市场,销量环比上涨28%。其他市场的数字分别是日本4240台,法国2056,德国1284。而在中国,仅有235台电动汽车售出,比上一季度的343台下降了31%。
日本将会是这个产业的领头羊,到2017年,日本将生产77.9万辆电动车,占其汽车生产总量的9.7%。德国和美国也有可能将电动汽车的产量推升至21.83万辆和36.23万辆,分别占汽车市场总产量的3.55%和3%。在此期间,中国的产量可能会达到273150辆,仅为汽车总产量的1%。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电动汽车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电动汽车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电动汽车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电动汽车行业中的翘楚!
中国汽车驶入“无油”时代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有多种,但其中之一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昂贵,是20年之后的技术。2007年1月,汽车和动力电池专家Menahem Anderman博士在美国参议院能源与资源委员会作证时下此结论。中国也没有氢燃料电池反应所必需的铂。虽然没有公开申明,但据传国家内部决策层曾明确表示中国不适宜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只作为科研跟踪。
从技术发展成熟程度和中国国情来看,纯电动汽车应是大力推广的发展方向,而混合动力作为大面积充电网络还没建立起来之前的过渡技术。
但混合动力车动力系统复杂,成本昂贵。比亚迪F3DM有两套动力系统,其公布的动力系统成本增加了5万元,相当于每年要节省8千元的油费才能比传统汽油车经济。
混合动力的优势是保留了传统汽油汽车的使用生活方式,根据汽油机和电动机混合程度,充电次数和传统汽油汽车加油次数相当,或者不用充电。行驶距离也不受限制。
纯电动车省去了油箱、发动机、变速器、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相比传统汽车的内燃汽油发动机动力系统,电动机和控制器的成本更低,且纯电动车能量转换效率更高。因电动车的能量来源——电,来自大型发电机组,其效率是小型汽油发动机甚至混合动力发动机所无法比拟的。纯电动汽车因此使用成本在下降。按比亚迪F3e纯电动车公布的数据,百公里行驶耗电12度,依照0.5元的电价算,百公里使用成本才6元。而其原形车F3汽油车百公里耗油7.6升,按6.2元的油价,成本是46.5元。相比之下,电动车的使用成本才是传统汽油汽车的八分之一。
纯电动车的缺点是它改变了传统汽车的使用生活方式,需要每天充电。传统的汽车使用习惯是大致一到两周加一次油。而且每次出行也有几百公里的距离限制,虽然一个家庭远距离出行可能一年就这么几次。

4. 新能源汽车兴起背景

新能源汽车作为采用非常规燃料为动力来源的一种综合性汽车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5. 低速电动汽车的发展低速电动汽车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电动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虽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在关键技术方面与海外汽车巨头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从我国目前的市场容量、技术水平看,低速电动汽车具有经济性能好、节能环保、节约资源、使用成本低、充电方便等优势,是二、三线城市最经济、最环保、最易推广的交通工具,是我国实现绿色交通的战略选择。
积极发展低速电动汽车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从现实角度来看,低速电动汽车是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开启电动汽车大规模消费市场的最佳产品;从长远发展来看,通过低速电动汽车的技术升级提升高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随着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我国重点扶持纯电动汽车的战略路线基本确定。当前市场在售或即将进入市场的纯电动汽车基本都是高端电动车,价格大都在15万元以上,甚至有的达到20多万元,即便是享受国家补贴,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价格偏高,同时担心充电设施不配套及电池的续航里程短等问题,导致企业已上“公告”的纯电动汽车迟迟无法推出市场,个别已上市的产品也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相反,低速电动汽车因为价廉物美,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在山东、江苏、河南、浙江、河北等地一些城镇,节能环保低速纯电动汽车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保有数量日益增长。由于我国对汽车产品准入采取的是公告管理,没有进入国家公告的汽车产品不能上市销售,所以目前多数低速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不能进入工信部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当前,为解决现有高端、高价电动汽车产品有价无市的市场形势,有效利用电动汽车现有技术水平,在发展电动汽车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优先发展低速电动汽车更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也更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优先发展低速电动汽车符合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也不会阻碍高端电动汽车的发展。我国汽车市场需求是多层次的,优先发展低速电动汽车是阶段性的策略。当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城区车速限制在70公里/小时以下,未来汽车需求占2/3的市场城乡结合部,将有9000万辆的需求。低速电动汽车售价在1-5万元,车速在50-60公里/小时,充一次电可行驶100—150公里,优化设计的锂电低速电动汽车充一次电可行驶300公里左右。低速电动汽车总使用成本不到传统汽车的1/4,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发展低速电动汽车是减少对石油依赖,解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与石油资源有限之间矛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如果全部使用化石能源,石油年消耗量将达2.5亿吨,约占届时我国石油总消耗量的55%。因此,大力发展最易普及的低速电动汽车是缓解我国石油短缺、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重要措施。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占城市污染总量的65%以上。就效率而言,传统汽车的能源转化效率只有17%,电动车的效率是90%,即使考虑燃煤发电的效率损失,电动车的总效率也大于30%,约为传统汽车的二倍,节能效果十分明显。80%的低速电动汽车夜间充电白天的使用,可平衡电网用电。积极发展经济上可取,技术上可行,节能环保的低速电动汽车是减少碳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长效措施。

6.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

1.在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成功步入我国市场。

02
2.在2009年,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相比在乘用车市场的冷遇,“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已开始迅猛增长。

03
3.在2010年,我国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 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7月,国家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全面政策扶持阶段。首批进入补贴名单的车就包括北汽新能源EV系列,包括北汽新能源EV150,EV160。

04
4.在未来的五年内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小型电动车。目前还出现了很多新能源出租车,例如可以应用换电模式的北汽新能源EU220,就是一款非常适合出租用途的新能源汽车。

05
5.我们预测从今天开始的未来五年内,新能源汽车将逐步革新,并逐渐代替常规汽车,并也可能衍生出除电热能混合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外,诞生压缩空气新能源汽车或者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环保汽车,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环境友好发展原则。

7. 新能源汽车的历史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2008年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08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是乘用车的增长,1-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99台,同比增长117%,而商用车的新能源车共销售1536台,1-12月同比下滑17%。
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200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61.96%,至310辆。2009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车——主要是液化石油气客车、液化天然气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等——销量同比增长178.98%,至4034辆。相比在乘用车市场的冷遇,“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已开始迅猛增长。
2010年,我国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2010年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2010年7月,国家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全面政策扶持阶段。

8. 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论文

摘 要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和“低碳经济”概念的不断推广,节能减排成为当今热点问题。而如今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在导致交通拥堵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问题也亟需解决。在此背景下,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环保型汽车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作出阐释与总结。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E烀媪倌烟
中图分类号:U47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十一五”初期的“863计划”中提出。新能源汽车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行业内各厂商也表现出较高积极性,不断尝试研发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那么,新能源汽车是如何定义的呢?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各有侧重,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分类标准也没有统一,本文将从普遍认同的概念和分类进行阐述。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新能源汽车。广义上讲,新能源汽车指除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等内燃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氢能源汽车、燃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废气排放量相对较低或者零排放。从狭义上讲,新能源汽车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两方面的技

热点内容
自卸双桥车新车价格及图片 发布:2025-07-09 05:22:21 浏览:787
上海大众越野新款 发布:2025-07-09 05:11:57 浏览:944
switch去吧皮卡丘好玩么 发布:2025-07-09 04:45:51 浏览:489
悦动后玻璃下内饰板 发布:2025-07-09 04:45:50 浏览:575
新款进口越野车大全 发布:2025-07-09 04:41:30 浏览:310
米色内饰xt6 发布:2025-07-09 04:36:58 浏览:397
gl8内饰贴膜 发布:2025-07-09 04:36:07 浏览:859
丰田大陆巡内饰 发布:2025-07-09 04:27:02 浏览:916
岩石越野车挑战赛 发布:2025-07-09 04:21:16 浏览:37
远景x6手动豪华型内饰图片 发布:2025-07-09 04:13:42 浏览: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