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构造
1. 纯电动汽车车载电源模块的组成
车载电源模块主要由蓄电池电、能源管理系统和充电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2. 纯电动汽车自带车载充电机(交流输入)可以就受220V和380V两种输入吗
看你的是那种的车,铅酸的一般220接入,锂电的一般家庭接入还需要接入随车配套的充电柱的。
3.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原理图
由车载动力电池提供能量,并由电机提供动力来实现行驶。电动汽车行驶消耗的是电池的能量,电池电量消耗后需要补充电量, 通过把电网或者其他储能设备中的电能转移到车辆的电池的过程。
电网或者储能设备中的电能,需要经过充电设备的转化,以匹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特性才能完成充电。充电设备的转化过程还需要和电动汽车上动力电池的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协商,以适当的电压和电流来完成充电,并且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会随着充电进程而减小,初期可以大电流充得快一些,后期小电流充得慢一些。交流慢充:交流充电桩没有功率转换模块,不做交直流转换,输出交流电,接入车内,通过车上的充电机转换为直流电后再输入电池。充电功率取决于车载充电机功率。目前主流车型车载充电机有2Kw、3.3Kw、6.6Kw几种。总的来说充电较慢,一般的混合动力车型需要4-6小时充满,纯电动车要8小时以上充满,充电倍率基本都在0。5C以下。直流快充:直流充电桩内置功率转换模块,能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不须经过车载充电机转换,直接接入车内电池。充电功率取决于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桩输出功率,两者取小。
4.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构造
那个是充电控制用的吧,那上面有网址,登录上去看一下(图不清晰,我看不清字母。)
5. 电动车充电站的结构原理
(1)充电站基本结构:
箱式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由1、初级一次侧充电机(为再生储能蓄电池充电)、2、储能蓄电池、3、次级二次侧快速充电机(为电动汽车充电)、4、再生蓄电池检修机、5、计费控制系统、6、线缆配电系统、7、机房组成。
机房采用密封和恒温设计,机房内设有值班办公间,方便风雨和
(2)工作原理:
平时(夜间优先)电网电力通过初级一次侧充电机向再生蓄电池进行储能充电,由于储能充电时没有时间要求,因而可用小电流慢速充电,充电电流可根据蓄电池电量自动安排充电时间,最大程度的使用夜间低谷电力。当需要为电动汽车充电时,根据电动汽车的允许最大充电电流和电压,通过次级二次侧快速充电机向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由于充电过程是从储能蓄电池向电动汽车“倒电”,而不是直接取自电网,因而对电网没有任何干扰(如果直接从电网高功率取电,会严重干扰电网,不仅影响其他用户,而且威胁电网设备)。
充电费用按实际充电量计算,非常方便。
箱内设备采用模块式设计,配有再生蓄电池专用维修设备。
充电站采用第一次现场拼装,之后像集装箱一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整体移动。
偏远公路和用电无保障地域可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形式,原理相同。
6. 纯电动汽车中的慢速充电系统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如图所示,当慢充充电枪插入慢充插口后,供电设备、供电接口、车辆接口以及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这个系统在“开启充电”模式之前,先进行充电安全可行性判断。一是通过供电接口“CC”端子进行线路连接完好性判断,即由供电设备里面的供电控制装置提供5V的检测电压,如果连通供电控制装置、供电接口检测点CC、搭铁PE直至设备接地电路接通,那么检测点4的反馈电压是0V,此时供电设备至供电接口电路连接完好。
此时,车载控制装置接通车载充电机开关S2,此时连通供电控制装置、PWM点、检测点1、供电接口“CP”端子、车辆接口“CP”端子、检测点2、电阻R2、开关S2,车载充电机的电路接通,此时检测点1可以收到一个电位信号反馈,至此,充电控制判断完成。
7. 纯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源模块的组成
纯电动汽车电源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充电机及辅助动力源等。车载电源模块主要包括蓄电池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控制器等。其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向电动机提供电能,实时监测电源的使用情况,控制充电装置向蓄电池充电。
8. 纯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的技术方案、难点是什么设计时应注意什么
目前电动车充电机行业内较多在做的是非车载的,汽车上只要保留蓄电池和充电接口以及通讯接口就行,通过外部高压,一般是400V充电系统来充电。一般由电力电源或者通信电源的制造商在转型做,要求模块化,热插拔,功率高,谐波含量少,一般都做成三相电源。较多采用有源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加上DC/DC变换器来控制输出电压,难点在功率拓扑和控制方式上,并且充电机安全要高于传统工业领域,对可靠性和安规方面要求较高。
9. 我急需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目录]
1 绪论
2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 总结与展望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和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燃油车辆的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石油资源的危机,无污染、低噪声和节能的电动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制开发的热点。电动自行车作为最简单的电动车辆近几年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地区取得了巨大进展。
电动自行车的运行,与一般的工业应用不同,对驱动系统的要求较高,要求电动自行车车用电动机可靠性好,能够在较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直流无刷电机采用逆变器驱动,进行电子换向,具有没有换向火花、抗干扰性强、运行可靠、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电动自行车一般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
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对电动自行车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电机控制器比以往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专用芯片所做成的控制器,在功能和整体性能上都有很大提高。本文所设计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以ATMEL公司的AT89C20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由霍尔调速手柄、由A/D转换器、刹车装置、电机驱动电路和欠压、过流保护电路等组成。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综合设计,设有欠压保护、过流保护、刹车断电等多种保护功能。
[正文]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和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燃油车辆的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石油资源的危机,其被“零污染”、高效率和能源来源广泛的新型电动车代替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与燃油车相比,电动车具有节能、可消除空气污染且能源广泛(可来自火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地热、潮汐、原子能发电)等众多优点,因此电动车的研究己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之一。
电动车是以电动机作为行驶驱动的原动机、以车载电源作为动力能源的车辆,如: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回顾电动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电动车是燃油车的先驱。早在约亨利(J.Henry)发明了直流电动机后不久的1831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动车。而第一部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电动车是由苏格兰人德文波特(T.Davenport)于1834年发明的,这部电动车采用的能源是不可充电的简单玻璃封装蓄电池。
1895年到1915年是早期电动车黄金时代,美国经济正处于扩张时期,急需寻找新型工业,以刺激经济进一步发展,电动车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的电动车代表了当时车辆制造技术的精华,高雅的四轮轿车、双轮轻便车、运货车都可以随时起动,加速时完全没有噪音,可以以40km/h的速度行驶。
1912年是电动车的全盛时期,全美国注册的电动车达到了3.4万辆,当时一辆电动轿车大约需要5000~6000美金,相当于今日一辆豪华劳斯莱斯的价格。电动车日渐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的三大主要部件技术都很落后:电动机性能差、效率低、笨重;电池不仅笨重,而且性能太差、寿命和容量都很低;
......
[参考文献]
[1]余发山.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傅丰林.低频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刘文涛.MCS-51单片机培训教程(C51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王秀和等.永磁电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6]谢炎民等.电动自行车维修速成.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杨立勇.电动汽车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研究. 重庆大学.2004
[8]张文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其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3
[9]G.Henneberger.Brushless motors for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s.Machines and
Drives for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s.June 1996
[10]YS.Chen,Z.Q.Zhu,D.Howe.Slotless Brushless Permanet Magnet Machines:Influence Design Parameter,IEEE.Transaction Energy Loversion,1999,14(3),686-691
[11]董学明,范承志 电动自行车智能型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 微电机 2006 vol.39(2) 97-9
10. 电动汽车充电机的工作原理
(1)充电机没有与动力蓄电池总成建立连接时,充电机经过自检后自动初始化为常规控制充电方式(可选择手动、IC卡或充电机监控系统操作方式)。充电机采用手动操作时,应具有明确的操作指导信息。
(2)充电机与动力蓄电池总成建立连接后,通过通信获得动力蓄电池总成的充电信息,自动初始化为动力蓄电池总成ECU自动控制方式(简称自动控制充电方式)。
充电机的充电效率和功率因数
交流输入隔离型AC-DC充电机的输出电压为额定电压的50%~100%,并且输出电流为额定电流时,功率因数应大于0.85,效率应大于等于90%。直流输入非隔离型DC-DC充电机的效率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