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不能上牌照能上路吗
⑴ 电动汽车没上牌照可以上路吗
看你的公告,中国的法律是很奇怪的,那些没有资格上牌照的车没人管,有资格上的必须上,
⑵ 低速四轮电动车不让上路,国家既然能合法的造出来,就应该能上牌,上路。为什么不能上牌,国家要付责任吗
早说不上上路就别让生产,别让销售,就像毒品一样,早早禁止谁还买。税都收把了又不上用,老百姓就让你们这样骗着玩吗?什么玩意。
⑶ 请问电动汽车现在能上牌照吗需要什么手续才能上路
山东电动汽车有望于年内上路 拟可持证行驶
随着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出台,人们对电动汽车解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电动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学文今天介绍,国务院改革与发展中心已经开始到全国各个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调研,抓紧制定行业生产标准,估计行业政策最快年内就能出台,这就意味着年内人们就有望开着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上路了。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猛涨,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被提上了日程。然而,由于电动汽车生产一直没有行业标准,再加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交通等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因素,电动汽车不能在国内挂牌上路,除少数出口国外,大部分只能进入农村市场。在国内,合肥等地率先制定地方政策,对电动汽车大开绿灯,允许挂牌上路,甚至还能办理保险手续。在山东省聊城,当地政府也开始着手制定政策规范电动汽车,允许持有C2及以上驾驶证的人员驾驶电动汽车上路。
中国电动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学文告诉记者,自去年底起,国务院改革与发展中心已经开始到全国各个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调研,抓紧制定行业生产标准,规范电动汽车市场。“估计行业政策最快年内就能出台,到时通过审批的企业生产出来的电动汽车就能挂牌了。”张学文表示。这就意味着年内市民就有望开着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上路了。
目前,我省众多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嗅到了电动汽车即将解禁的味道,纷纷备战巨大的国内市场。德州富路车业总经理陆付军告诉记者,“我们生产的电动车只能在国外卖,国内由于没有相关法规支持,不能挂牌上路,出现事故时相关的处理措施没有标准和依据,有些消费者不敢买。”对于即将出台的政策,陆付军认为是雪中送炭。他渴望政府能够积极推广电动汽车,为电动汽车上路开辟“绿色通道”,并以环保节能为出发点,从消费习惯上倡导和鼓励市民购买电动汽车。
⑷ 纯电动汽车可以挂牌、上路吗
需要挂牌的。电动汽车已可以和其他机动车一样正式上牌,认可为机动车辆。因为是自动挡,驾驶人须持有C2以上的驾照方可上路。可以到当地车管所进行上牌登记,按正常机动车办理牌照和保险手续进行。
根据公安部124号令 第七条 申请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
(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
(四)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
(五)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六)车船税纳税或者免税证明;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注册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
⑸ 低速电动四轮不能上牌,又不能上路。合法吗老百姓车应如何处理。
电动低速四轮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1)违规的车:比如:车速超过10公里/小时的(国家对2轮电动车的车速限制是20公里/小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2轮电动车在道路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15公里/小时。对老年人驾驶的老年代步车、老年电动车的车速限速,是参照电动轮椅的国家标准,时速限制在10公里/小时);超重的车(对2轮电动车的车身重量限制在40公斤之内);超高的车(针对增加雨棚的车,又称“篷篷车”;象小轿车一样的全封闭的车);超长的车(针对非法增加座椅的,超长的车)(2)违法使用的车:比如:非法载客、非法营运的车;超载超重的车(指用来装货的车)(3)无牌的车,针对那些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属于机动车辆的车,上路行驶必须上牌,否则非法上牌要受警方处罚。 2013中国消费者协会12日发布警示,老年代步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所指的老年代步车,就是前面说的超标、违规的车:全封闭的车、超速的车、超重的、超长的所谓的”老年代步车“产品。
⑹ 电动车没牌照能上路么
十月一日开始没有牌照的电动车不准上路!否则罚款
⑺ 低速电动汽车为什么不能拿到牌照上路
因为它属于生产工具,只能在本单位内运行,不给你发牌照,但是你也不能上路。就好像搬运工作场里的叉车一样。
⑻ 无牌照的电动车能不能上路
在有强制上牌规定的地区是不允许上路的
有些地区的电动车牌照属于防盗车牌,只是建议上牌,并没有强制政策,所以只要不查,是可以上牌的
⑼ 无牌无证的电动四轮车真能上路吗
电瓶车的定性:属于机动车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有关负责人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于车辆类型划分的定义: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目前我市道路上行驶的电动微型轿车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因此这类车属机动车范畴。机动车上路行驶必须到车管部门申领机动车号牌,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机动车都可以申领号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达到一定安全技术标准,被列入国家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电动汽车,车管部门才可以上牌。
电瓶车及驾驶人:安全保障性较差
许多购买者在买这类车时往往只从实用出发,或者听从销售人员片面介绍,不能完全对车辆是否合法生产,安全性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进行核对辨别,导致购买车辆无法正常上牌。由于它们无法登记上牌,也就没有定期、强制车况检测等硬性规定,电瓶车的安全技术状况就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尤其随着使用年数的延长,此类电瓶车上路行驶的安全性非常令人担忧。
另外,据交管部门调查,电瓶车驾驶人大多数没有机动车驾驶证,未经过专门的驾驶培训,对交通法规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本来自身交通安全意识就比较淡薄,有的甚至用于接送孩子上下学、拉客载人。在道路上行驶时,驾驶技能的掌握、交通安全防范、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都相当欠缺,违反交通信号、占道行驶、逆行、突穿猛拐、争道抢行、闯信号灯、随意转弯变道等交通违法行为普遍比较突出,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电瓶车发生事故难以处理
前不久,一辆电动自动车在市区将一位老人撞伤致死,酿成大祸,骑车人逃逸。像这样无牌照电动车给受害人及家属带来巨大伤害的同时,也给事故处理带来一定难度。
从破案角度看,由于电瓶车无法上牌,公安交管部门无法及时获取路面上行驶的电动车的车辆信息和车主情况,造成监管失控,线索难找。从车主角度看,一旦发生事故,交管部门认定其为机动车,那么同等条件下,承担的事故责任就比非机动车大,由于没法购买车辆保险、第三者责任险,经济损失只有自己全担。从社会管理角度看,如果电动汽车驾驶人赔偿能力有限,或是当事人交通肇事逃逸,给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容易引发受害人上访,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电瓶车管理亟待完善
据悉,一方面,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应运而生,但真正符合规定的电动汽车,虽然环保价格却并不便宜。另一方面,国家尚未出台相应的配套管理政策,尤其是对没有列入《目录》的电瓶四轮车的管理没有明确规定,使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商家在未经审批许可的情况下,贸然生产电瓶车。商家在销售时,着重宣传这些电动小轿车不需挂机动车牌,不需办驾驶证、行驶证就可以上道路行驶的“优势”,对安全技术指标避口不谈,使大量不合法、不合格的电瓶车流入市场。
如何解决好生产、销售、管理相互脱节的问题,使达到国标的电动汽车依法登记上牌,没有达国标的一律禁止生产,真正把电动汽车纳入整个交通管理大系统中,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我市来讲,记者日前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交警部门已联合市经信委、工商、质监、交通运政等部门研究对此类电瓶车的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不久将出台。为此,交警部门特别提醒:已购买该类电瓶车的车主,切勿非法上路行驶;现在有购买意向的市民,需慎重考虑,不要因无牌无证上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同时,也请广大群众不要乘坐无牌无证的“电瓶小四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