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47亿扩能新能源汽车
『壹』 广汽三菱新能源车项目正式开工 将于2021年推出量产新车
(文/张钰翊)后疫情时代,伴随着车市销量回暖,车企工作也恢复了往常的快节奏。近日,广汽三菱新能源车项目开工活动暨研发大楼竣工活动在长沙举行。在广汽三菱新能源车项目开工的当天,广汽三菱研发大楼顺利竣工。
早在2018年10月,广汽三菱研发中心落户长沙,建设用地总面积约550亩,总建筑面积为8.55万平方米。目前研发中心项目建设正在按期推进,计划于2021年正式交付使用。与此同时,这也是湖南首个国际化的汽车研发机构,对当地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据悉,广汽三菱的新能源车项目将推出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首款联合开发的新能源车型,新车计划于2021年正式量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预推多款SUV、MPV、轿车 广汽新能源新车规划曝光
近日,我们从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广汽新能源将根据市场需求推出B/C级及以下级别轿车、SUV、MPV等多款车型。
其中,去年4月份,广汽新能源AionS正式上市,补贴后官方售价区间为13.98万元-20.58万元,该车基于广汽第二代纯电专属平台GEP打造的首款车型。随后,到了当年的10月份,AionLX正式推出,该车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4.96万-34.96万元,是广汽新能源首款配备L3级Adigo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型。在11月份,2020款GE3也已上市,新车共推出乐享版、互联网悦享版、互联网尊享版3个版本,补贴后售价分别为12.98万元、13.58万元、15.58万元。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广汽新能源2019年累计销量为42,003辆,同比劲增110.6%。其中AionS12月销量为8,460辆,稳居17万级纯电动车销量第一,至此,AionS正式交付6个月来累计销量已达32,493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2019年新能源车企销量,广汽新能源超额,吉利比亚迪超过7成
趁着这段时间不能出门,氢云链特地统计了2019年新能源车企的销量、以及他们的目标完成度。结果发现,在传统车企中,仅有一个车企完成了自己的销量目标,既不是新能源车的引领者比亚迪,也不是燃油车销量冠军吉利汽车,而是旗下仅有3款新能源车在售的广汽新能源。
然后是主打微型电动车的奇瑞、江淮和欧拉汽车,他们的目标完成度都没有超过50%,在新能源车消费市场逐渐升级的情况下,这些车企如何面对更加挑剔的消费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在竞争激烈的A级车市场取得突破,在2020年很有可能会掉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广汽本田经营项目变更 加速新能源汽车布局
财经网汽车讯?广汽本田经营范围新增新能源发动机制造、研发。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广汽本田经营项目发生变更,新增汽车发动机制造及发动机研发机构建设,包括升功率不低于40千瓦的排量3升以上柴油发动机、燃料电池和混合燃料等新能源发动机;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和摩托车制造;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等业务。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本田”)前身。该公司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和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三家公司按50:40:10持股,合资年限为30年。
广汽本田现拥有两家工厂,包括三条生产线及一个发动机工厂,年产能为60万辆。
公开数据显示,广汽本田2019年销量为77.09万辆,同比增长4.0%。其中,Honda品牌及理念品牌全年销量为75.61万辆。
因为政策驱动,中国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2019年产销超12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一半以上。
为了抢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解决双积分问题,多家合资品牌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品。与广汽丰田、一汽-大众等竞争对手已有电动化产品上市,有一定市场积累相比,广汽本田旗下Honda品牌目前并无电动车在售。
而广汽本田旗下合资自主品牌理念在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后,市场表现较为一般。有广汽本田4S店销售人员明确向财经网汽车表示,理念品牌产品销量不佳。广汽本田另一款插电混动SUV世锐目前已经停售。
广汽本田自2018年起,发力新能源汽车领域。同年11月,广汽集团发布公告表示,通过广汽本田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大建设项目,以及广汽本田新能源车生产线改建项目。两个项目总投资达32.7亿元,建成后年产能预计为17万辆。
根据本田规划,其2020年还将在华导入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并将针对中国实际路况进行道路行驶测试。
广汽本田Honda品牌推出了2025年中期目标,提出在中国投放20款以上电动化车型。广汽本田新增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及研发项目,将加速这一中期目标的落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伍』 广汽丰田拟投63.42亿元建20万辆电动车产能
广汽丰田目前拥有三条生产线年产能可达到60万辆,此前被曝出正在建设第四生产线,专为新能源车型,年产能20万辆。此外,广汽丰田还将在2022年建设完成第五生产线,将投产全新EV平台下的两款SUV和一款MPV,年产能同样为20万辆,累计投资63.42亿元。待第四、第五生产线全面建成后,广汽丰田年产能将跃升至百万辆。
2020年2月27日,广汽丰田以9.19亿元拍下广州南沙一处工业用地,面积为75.5万平方米。据了解,广汽丰田将在此投建第五条生产线,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计划年产能20万辆(新能源车)。
根据广汽丰田在2020年4月发布的第五产线招标书信息显示,第五产线总投资约人民币63.42亿元,拟生产全新EV平台的两款SUV和一款MPV等新能源汽车。
广汽丰田在2019年一直处于满产状态。
根据2018年底广汽丰田第四产线的环评公示,广汽丰田一、二生产线建于老厂区,总汽车产能38万辆;第三产线于2018年1月建成,初期产能为10万辆/年。
2019年广汽丰田产量为67.06万辆,以2019年48万辆的设计产能计算,产能利用率达139.71%。
根据广汽集团2019年报显示,第三产线已在2019年12月扩充至22万辆/年,广汽丰田设计产能已达到60万辆。
加上第四、五产线的40万辆,广汽丰田2022年的设计产能将达到100万辆。
2025年,丰田计划实现100万辆纯电动车的销售目标,丰田把新能源的主要战场放在了中国。
到2022年,一汽丰田将形成32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广汽丰田将形成4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其在中国两个合资公司累计产能到2022年已经接近80万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陆』 2019走跌,广汽集团自救挽颓势
[亿欧导读]?广汽选择节流营销,增加研发的举措可以说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将视野放在更大的版图上——新能源和智能汽车。
打个翻身仗?
广汽还在智能汽车领域开足马力。
2019年7月,广汽发布涵盖自动驾驶和智能物联系统的“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目前已搭载至9月量产的广汽新能源AionLX。
此外,广汽在去年年底宣布“e-TIME行动”计划,通过科技创新(Technology)、智能网联(Intelligence)、智能制造(Manufacture)和电气化(Electrification)完善顾客体验(Experience)。可以看出,智能领域将是广汽2020年的研发重心。
事实上,广汽2019年度销售费用较上年减少5.2亿,主要原因是广告宣传和市场费的减少。在市场行情萧条的情况下,广汽选择节流营销,增加研发的举措可以说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将视野放在更大的版图上——新能源和智能汽车。
新冠疫情是汽车行业优胜劣汰的催化剂。最新的汽车消费新政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汽车业的颓势,但车企想要脱颖而出,还得靠自身产品说话。
近年来加大自主和新能源研发的广汽志向绝不囿于依附合资品牌,广汽2020年计划推出的19款全新和改款车型有8款是自主品牌产品。显然,广汽期望在今年通过自主品牌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2027年进入世界100强”,这是广汽2018年就立下的志向。对比去年刚挤进百强的一汽集团2019年整车销售346.4万辆,广汽在这七载时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020年度的广汽集团眼下先实现其300万辆的产能目标,继续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研发脚步,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柒』 广汽本田将进行产能扩建 2024年3月投产/或推冠道新能源版
而从曝光出来的新车信息来看,A车的轴距尺寸与广汽本田的冠道车型完全相同,因此很有可能推出冠道的新能源版本。而B车与东风本田M-NV的尺寸比较接近,因此广本很有可能推出其姊妹车型。M-NV是东风本田品牌旗下的全新纯电SUV车型,新车已在2020广州车展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14.98-15.98万元。
『捌』 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成了么
网上查了下,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总投资建设有450亿!!园区总体规划年产40万辆车,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期工程,达到年产20万辆,拥有多个技术先进的工厂,例如钢铝车身柔性工厂、数字化自主决策工厂、深度互动式定制工厂,以及全面运用绿色环保工艺和材料的能源综合利用生态工厂。
『玖』 广汽新能源2019累计销量翻倍 Aion S占比77.4%
网上车市从广汽新能源官方获悉,今年12月,广汽新能源再创新高,销量达到9,457台,同比增长205%,AionS12月销量为8,460台,占比达到89.5%。2019全年,广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为42,003台,同比增长109.5%(2018年为20,045台),其中AionS累计销量32,493台,占比达到77.4%,成为广汽新能源旗下绝对主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