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信托案例
㈠ 车企援手 大疫有情—武汉籍编辑感悟危局中的汽车行业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成了举国关注,危急身边你我的紧要话题。在春节假期开始之际,老百姓们急切回家团聚,疫情的升级令节日气氛戛然而止,无论你与武汉这座人口超千万、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是否发生直接关联,应该都有些发懵。随后疫情的发展显示,封城是必要的。为控制疫情不向外蔓延,武汉及湖北省显示出了应有的担当。
正如世卫组织驻华代表高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尝试封锁一座有1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是公共健康史上未曾有过的举措。笔者就在武汉居住,封城政策发布后,对于普通武汉人的内心还是相当震动的。此前,武汉主流媒体上对于不明肺炎的报道并不算多,也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重视。在武汉,无论是企业年会,还是高校放假都按部就班,并无异样。但在1月中下旬左右,武汉部分微信群已经开始流传门诊医生防护升级的照片。尽管部分武汉人乘座地铁开始有意识佩戴口罩,但武汉人的防护绝大部分也仅限于此。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确定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1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月23日10时起武汉封城,武汉市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封城后,武汉市内部分超市,加油站等均出现排队现象,市民开始囤积物资,并自觉减少外出。随着媒体报道武汉市内肺炎数量日益增多以及市内交通禁行措施的实施,武汉市内不仅昔日人流攒动的汉街、司门口、江汉路、户部巷人烟稀少,道路上的车辆、行人也大幅减少,昔日繁华的大武汉几近空城。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据报道,针对本次疫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表示,汽车行业应该强调国家利益优先,人民生命健康优先,现在还不是谈论汽车行业损失的时候。相信疫情过后,汽车行业发展会恢复到健康轨道上来。
众所周知,国内汽车销量已连续2年负增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汽车企业营利能力相对有限。尽管如此,国内汽车企业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现可圈可点的。抛却现实困难,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抗击疫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是有了相互携手,共克时艰,我们才能一起走得更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新能源汽车骗补名单上有谁
经过大半年的调查,从这次大会上财政部官员的口中也可以得知,新能源核查工作已经完成,新能源骗补名单可能已经初步拟定。虽然工信部等部委尚未公布这份名
单中都有哪些企业,甚至曾强调“财政部和部内有关司局未接向媒体透露过核查及处理情况”,但根据核查新能源骗补以来业内各企业的异常反应,以及媒体的相关
报道,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下都有谁“中招”了。
在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骗补企业核查中,央视曾曝光过苏州一家名叫吉姆西的客车制造厂,该企业2015年上半年电动车产量不过25辆,但其于年底爆发性增
长,仅12月份即获得机动车合格证2905个,以3686辆的全年总产量收官。然而经过本刊记者前往苏州的实地调查发现,该企业生产车间简陋,产量极低,
并且部分汽车并没有完工,就已经安上了正式的车牌,骗补暴露无遗,因此名单中少不了这家企业。
而在这次的曝光中,和吉姆西合格证及产量特别异常的企业不在少数,涉嫌企业包括:陕汽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宏汽车有限公司、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芜湖宝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汽车公司。
在
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性,其2015年12月单月的产量均已超过全年产量的50%,且年产量均在1000辆以上。业内分析他们本希望能赶在2013—
201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最后时机,狠狠地地捞上一笔,然而却四部委和媒体扰乱了阵脚。被央视点过名的这十家车企嫌疑最大,最有可能直接登上骗补黑
名单。网站里有说http://nev.ofweek.com/2016-08/ART-71011-8440-30029187.html
㈢ 又一家新能源车企倒闭四年间“烧毁”51亿元!
近日,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汽车”)已进入破产清算阶段,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探访长江汽车总部了解到,厂区里大部分员工都已离职,目前只有两百多位负责乘用车生产的员工还照常上班,但手上为数不多的订单完成后已没有新订单。
长江汽车前身为杭州公交客厂,成立于1954年,90年代曾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2013年由五龙电动车前身中聚电池注资重组,并成立了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而五龙电动车第三大股东,则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2016年,长江汽车是最早一批拿到国家发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车企之一,2017年12月,在工信部公示的第30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长江汽车位居其中。
在2016年4月时,五龙电动车投资51亿元推出电动车品牌“长江EV”,一期年产量10万辆、二期年产量30万辆,杭州工厂正式开始投产。同时贵州长江、深圳长江、成都长江等子公司也相继成立。
数据显示,2015年,长江汽车与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紫荆聚龙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4%、33%、33%。
外忧内患长江汽车不堪重负
外忧内患,让长江汽车不堪重负,昔日的高光时刻已不复存在,在长江汽车总部园区内,也只剩下“长江汽车”四个红字,市场从不缺乏新产品,要想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没有像样的产品是很难做的,适合消费者,顺应市场规律,进而生产出性价比过硬的产品,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对长江汽车唏嘘的同时,也不禁感叹所有汽车制造商务实的重要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比亚迪负重前行,负债680亿,揭开了新能源车的遮羞布
目前时间各国的环保理念更强了,除了传统的燃油车外,都在大力推广新能源车,以便应对更严格的排放法规,贯彻巴黎协定的具体内容,各国纷纷响应,给出了燃油车禁售表,其中以欧洲和中国最为积极,许多车企都在大力研发新能源车,电动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厂,股票大涨说明了新能源电动车大有可为,事实真的如此?
然而更大的危机还不止于此,比亚迪在11月发行高达100亿的的公司债券,用于公司运营,从2019年来看比亚迪同通过发行债券以及借款共抽错了680亿元。680亿对于比亚迪来说是什么概念,2018年比亚迪的全年净利润也不过27.68亿元,属于是负重前行,而比亚迪只不过是电动汽车的缩影,在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后产生的副作用,也正是说明了新能源电动车的热销只不过是一个假象而已。
新能源电动车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是一场技术的较量,电动车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从国内来看,无论是新能源车的技术还是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消费者购买意愿不高,特别是电池续航能力,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充电问题,只有把这些解决了电动车才会被大家所接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如何警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新骗局
近期,老家一位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向我咨询了一个投资问题。在这个县城里,有人开始兜售以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技术为旗号的“投资”。其模式比较简单,也是缴纳入会费成为会员,同时发展其他会员获取提成。这种模式让我立即想到了“传销”,在对这家注册在广州的企业进行了仔细的摸底之后,几乎可以确认这就是一个“传销”的升级版。但令我吃惊的是,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竟然成为了新骗局的旗号。
与此类似的还有“国宏汽车骗局”,这是一个传统传销的“升级版”。与传统限制人身自由的传销不同,该传销组织以投资新能源汽车、镍碳电池为名,打着私募、众筹的旗号,发展下线会员,而私募、众筹均是当下投资新模式,极具迷惑性。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公司成立数量多,投资频繁,掩盖了自身“骗局”的本质,让不少人血本无归。
打着原始股的旗号,以新能源汽车作为幌子,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这种骗局。在山东、河南、四川、广州等地都出现过。一些公司甚至连产品都没有,拿着正规汽车企业生产的产品换掉车标等,就做成“诱饵”进行欺骗。在搜索引擎中随意以“新能源汽车、原始股”等作为关键词,就能看到不少案例。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这些骗局有着很多共性。
比如,骗子们深知没有实体的骗局已经很难骗到新人,其往往以伪科学作为幌子,宣传其在核心技术上超前的突破,甚至往往大幅超越当下的最先进水平。他们会塑造一个崭新的概念,并围绕着这个概念进行深加工,吸引不知情的人投资,一些高级的手段甚至能吸引到外行的专业投资人。
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案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以及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出现,骗局也在概念的包装下诞生。在浙江宁波,一家名为“米粒投资”的公司,就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欺骗了颇多人士,这家曾经玩转P2P借贷的企业,在国家大力管控该业务之后,“转战”新能源汽车租赁,以完全低于市场价的“超值实惠”方案吸引了不少用户,骗取押金,但最终人去楼空,被宁波公安机关以“非法集资”通缉。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手段都是已经被揭穿的骗局,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长长的链条上,还有不少待揭穿的“局中局”,他们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比较让人感慨的是,近期看到一家曾被称之为“PPT造车始祖”的公司,居然获得了百亿元的投资,让人大跌眼镜。一个没有任何技术,甚至只有一个模型的团队,怎么能获得这么多投资呢?一些有着政府背景的资金甚至也加入其中。
㈥ 恒大新能源汽车公司被强制执行近亿元,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2021年10月,许家印发布恒大化解风险自助三大战略决策,其中第三条是在10年内实现房地产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 这意味着恒大将形成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房地产为辅的产业结构。 恒大集团将于2022年推出首款电动汽车,比原计划晚一年。 天津恒大新能源汽车厂总员工超过1000人,力保恒驰从下线到量产。
2020年恒大推出恒驰6款车型,涵盖a级至d级所有级别,涵盖轿车、轿车、轿车、SUV、MPV、跨界车等全系列车型。 由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受到网络攻击,零部件供应系统瘫痪,丰田汽车将于3月1日停止日本所有工厂的运转。 2天后能否恢复正常驾驶,目前还不能确定。
㈦ 蔚来能源汽车4年亏400亿,亏损的400亿都花在哪些地方
据2019年9月25号消息,蔚来汽车25号再次电话召开发布会。蔚来汽车在电话会议上否决了4年亏损,50亿美元的说法。目前亏损为200亿人民币。
之前有消息称,未来成立4年来累计亏损高达400亿,这一亏损接近了特拉斯过去15年的累计亏损金额。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未来公司为什么会亏损200个亿。
蔚来汽车公司最近还公布了直营店的建设成本,每一个直营店的建设是100万元,未来会坚持直营模式,加大直营店的投入。汽车创始人以及董事长李斌说他们有信心获得更多的投资。
㈧ 驰援“战疫”,造车新势力可能掏出了“救命钱”
2020如约而至,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型肺炎袭击了武汉,继而迅速扩散至全国,让本该喜庆热闹的春节变得异常的冷清萧条。
在疫情快速爆发的影响下,各地方政府开始相继公布延迟复工、开学的决定,更采取了封路、封路等严格的疫情管控举措。
而由于人员流动性被大大限制,市场犹如被按下“暂停键”,更进一步对企业资金链等各方面的挑战。
显然,此次疫情,不仅是对造车新势力内部调整能力的一次“附加题”,更是对其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一次“大考”。
功夫拍案
不可否认,即使在销量下滑、资金紧迫的情况下,国内造车新势力还是愿意拿出“救命钱”来支持国家的疫情防控,这种行动应该值得社会肯定。
在危难之际,作为已经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对于国家疫情的爱心捐助,数字背后体现的,不仅是一份爱心,更是一种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
而与此同时,2020年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造车新势力,将是生死攸关的一年。
新车型的落地、资金链的维持、特斯拉的入场、补贴退坡的冲击,在面临来自这各方面的挑战之时,造车新势力接下来的每一步极为关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㈨ 新能源汽车行业生命周期分析复苏期
摘要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势复苏,产销远超预期2021年8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30.9万辆,同比增长1.8倍。2021年1-8月,新能源汽车总产量181.3万辆,同比增长1.9倍。
㈩ 共抗疫情,造车新势力在行动,蔚来汽车以530万领跑
前言:作为“异军突起”、饱受有色眼镜审视的造车新势力,在疫情面前,表现出令人钦佩的一面。
截止到1月31日20:00,至少已有六家造车新势力驰援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分别是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和新特汽车。
总部位于贵安新区的新特汽车,一直走的是亲民造车路线,资金方面并不雄厚,在去年7月份还遭遇过工厂项目停建的困难。不过在疫情面前,新特汽车在第一时间捐赠了10000套防护物资,并提供支援车辆随时待命。
新特汽车表示,“疫情面前,众志成城!新特汽车将与疫区人民、医护人员等社会全体一起,心手相牵、共克时艰、众志成城,一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最后一句话:疫情面前,众志成城。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人士团结一致的情况下,大爱小爱终将汇聚成为一条洪流,将新型冠状病毒击得粉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