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广奥新能源汽车
① 江苏的奥运火炬手是谁
1 何 珊 女 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
2 殷 星 女 南京艺术学院学生
3 刘 轩 男 南京外国语学校学生
4 刘博宇 男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科利华分校学生
5 万 娟 女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编导
6 陶 毅 男 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7 殷小平 男 扬子晚报社记者
8 朱 彦 女 南京日报社记者
9 王祥快 男 南京市公安局下关分局四所村派出所警察
10 陈海浪 男 江苏七彩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11 仇连明 男 江苏苏源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
12 李 华 女 南京市律师协会秘书长
13 吉晓璐 女 南京市鼓楼区业余体校教练员
14 华 彬 男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15 苏 鹏 男 南京市邮政局职工
16 魏有炳 男 南京埃科净化技术有限公司职员
17 施正荣 男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
18 胡士勇 男 江苏华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 孟庆喜 男 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马庄村党委书记
20 高曙光 男 新沂市瓦窑镇卫生院医生
21 姚永方 男 中日合资常州综研加热炉有限公司董事长
22 张建国 男 常州市国家税务局公务员
23 谷 光 男 苏州市国家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局公务员
24 谭耀龙 男 创达特(苏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5 李勇民 男 苏州市彩香中学校长
26 沈丰英 女 苏州市昆剧院演员
27 王 禹 男 苏州市卫生局公务员
28 周永新 男 苏州市电瓷厂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29 王晓春 男 苏州市软件评测中心有限公司平台服务部经理
30 徐卫东 男 张家港市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31 王家宏 男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32 戴正峰 男 张家港市肢残人协会主席
33 柏瑞达 男 迪诺拉电极苏州有限公司职员
34 汤淳渊 男 南通大学退休干部
35 葛文宗 男 南通市监狱公务员
36 宋跃春 男 南通鼎程石化有限公司管理人员
37 戴 昕 女 江苏省西藏民族中学教师
38 赵明升 男 南通市长江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职工
39 陈 进 男 海安县大公镇噇口村农民
40 顾锦华 男 南通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教师
41 魏建华 男 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警察
42 陆善洪 男 南通市崇川城西和气加工修理部职工
43 邵春林 男 南通联合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导游
44 施红军 男 南通市第一棉纺厂第二、三工人子弟学校教师
45 彭红芳 女 中国银行南通市青年东路支行会计
46 查长丁 男 连云港市体育局公务员
47 吉文楷 男 淮安市外桥旅游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
48 李云静 女 淮安市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
49 赵张根 男 江苏省众想集团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50 伏正予 女 扬州市荷花池社区居委会主任
51 朱亚非 男 扬州市体育局公务员
52 仲湘彬 男 扬州晚报社记者
53 李冬 男 共青团扬州市委员会公务员
54 王麟来 男 扬州市邗江区科协退休干部
55 童瑞霞 女 扬州金凤凰文化传播公司管理人员
56 杨国斌 男 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校长
57 金开明 男 高邮市赞化学校校长
58 李银珠 女 扬州市体育局退休干部
59 路丹瑞 女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学生
60 王晓进 女 江都中学教师
61 包广林 男 江苏新能源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62 赵国伟 男 丹阳市体育局公务员
63 卢 笙 女 泰州市雅高公交巴士有限公司职工
64 朱平平 男 泰州军分区军官
65 姚永鹏 男 泰州苏鹏蛋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管理人员
66 秦 洋 男 泰州市石油化工总厂管理人员
67 刘锁英 女 江苏双蝶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员
68 朱苡贤 女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生
69 杨 希 女 兴化中学学生
70 蒋卫青 男 泰州市第二福利厂职工
71 常新成 男 泰州市集报协会会长
72 翟玉启 男 泰州供电公司管理人员
73 陈德林 男 泰州市淮剧团演员
74 汪兴博 男 宿迁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秘书长
75 吴体辉 男 江苏泗绢集团有限公司会计
② 国家为什么发展锂电池,而不发展钒电池
锂电池已经形成成熟的市场产业,技术完善,发展和推广较早,所以应用广。而钒电池还有一些技术和成本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市场应用的较少。
如钒电池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钒电池正极液中的五价钒在静置或
温度高于45摄氏度的情况下易析出五氧化二钒沉淀,析出的沉淀堵塞流道,包覆碳毡纤维,恶化电堆性能,直至电堆报废,而电堆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电解液温度
很容易超过45摄氏度。第二,石墨极板要被正极液刻蚀,如果用户操作得当,石墨板能使用两年,如果用户操作不当,一次充电就能让石墨板完全刻蚀,电堆只能
报废。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每隔两个月就要由专业人士进行一次维护,这种高频次的维护费钱、费力。
另外,钒电池成本过高。以一个五千瓦电池为例,电解液(一立方,1.8mol/L)17万、控制系统10万、隔膜7万、板框4万、石墨板1.5万、泵0.7万、碳毡0.4万,总共40.6万,这只是主要材料成本,没计入次要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因此,一个五千瓦钒电池的成本在四十万以上,高出相同规格铅酸电池的成本数倍。
钒电池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随着科技发展以上的问题解决只是时间问题,相信不久钒电池将会取代锂电池,铅酸电池。
③ 目前禁摩城市
济南已经取消了禁摩令
关于取消对摩托车限制性措施的建议
目前,我国有不少大中城市对摩托车、小排量汽车等私人小型交通工具采取限制性措施,在主干道上禁止摩托车、小排量汽车行驶。其中,部分城市还以停止给摩托车、小排量汽车发放牌照的方式对其进行限制。
据初步统计,全国目前有130多个城市“禁摩”(禁止摩托车驶入中心城区),30余个城市“禁微”(禁止1升以下的车辆上核心地区)。停止对摩托车、小排量汽车发放牌照的城市也不在少数。
一. 建议取消我国部分城市对摩托车和小排量汽车的限制性措施的理由
1.部分城市所实行的“禁摩”、“禁微”措施并没有达到改善交通、有效控制机动车废气污染、提高城市品位的初衷。
(1) 从改善交通的效果来看,摩托车、小排量汽车由于体积小,在行驶和停泊时占地面积远比1点6升以上的小汽车要小,如摩托车平均载客1.1人,而1一台小汽车平均载客1.73个人,两者有效载客数相差不大,但摩托车在行驶、停车时占用的面积只有小轿车的1/3~1/4,《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时速低于70公里的交通工具不得驶入高速公路,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摩托车、微型汽车的最高时速都高于70公里,城区道路不同于高速公路,一般在市区内,机动车的安全时速不能超过50公里,因此,摩托车和微型汽车完全能够达到在城区道路行驶的速度要求,说它们是“低速低效的交通工具”,是城市交通堵塞的罪魁祸首缺乏根据。而一些城市在主干道设置摩托车微型车禁区的做法也没有达到改善交通的目的,相反,由于这种强制性的分流,使得摩托车微型车驾驶员不得不绕道而行,一方面加大了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一方面也延长了他们车辆占用路面的行驶时间,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效率,使城区交通更趋紧张。
(2) 从降低交通事故率来看,目前我国城市禁摩的主要理由是摩托车不利于交通安全,而将摩托车与汽车的交通事故率对比,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2000—2002年,三年中驾驶汽车所造成的事故分别为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73%、71.5%、71%。三年中驾驶摩托车所造成的事故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13%、15.4%、15.8%。而同期汽车保有量分别占机动车保有量的24.4%、24.5%、26.9%,摩托车保有量分别占机动车保有量的57%、58.9%、63.1%。在我国,汽车保有量仅为摩托车保有量的42.5%,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却为摩托车的2.2倍,诚然,由于摩托车是两轮,小排量汽车的轮距窄,且多为平头面包车,它们的稳定性、对驾驶员的保护性比大排量的小汽车自然要差一些,而小汽车质量大、速度快,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群死群伤,对被撞的一方的伤害又要远远大于摩托车,微型汽车,据悉,中国摩托车事故的死亡率是日本的3.8倍,而每千辆汽车的事故死亡人数同样为日本的3至5倍,因此说,每种交通工具都有局限性,都存在安全隐患,主要还是要通过加强交通安全科学管理,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素质来降低事故率,事实上,一些城市“禁摩”、“禁微”后,交通事故总数并没由此降低。
(3) 从环保方面看,摩托车单位排气量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比汽车要高,(主要是指二冲程摩托车,)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则与汽车相差无几。但是由于小汽车的总排气量是摩托车的10~15倍,平均有效载客数却只有摩托车的1.5倍,因此,每个人采取小汽车为出行方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摩托车出行方式的3到5倍。
(4)说摩托车不利于提高城市品位缺乏说明力。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禁摩令”。法国巴黎,亚洲花园城市新加坡都不禁摩;在美国有注册的摩托车400万辆,没有禁摩;举办过1992年奥运会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更有摩托车30万辆,他们更没有禁摩。实际上,市民采用摩托车、小排量汽车为出行工具也好,采用高档小汽车为出行工具也好,只是交通工具的不同,而城市品位更多是一个文化范畴、精神文明范畴的概念,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
2.“禁摩”、“禁微”措施实行后,凸现出种种弊端
(1)“禁摩”、“禁微”措施使得当地拥有摩托车、微型汽车的市民经常不得不绕道而行;还有些地方不能直接到达,这给他们的生活、工作增添了不便,提高了他们的出行成本,也人为地提高了整个城市的能源消耗量。那些居住在禁摩、禁微路段的车主,一纸禁摩、禁微令让他们的私人交通工具出门寸步难行,实质上成为了一堆废铁。对于他们个人来说,私有财产因此蒙受一定损失;对于社会经济来说,也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商品由于人为因素使它们闲置,浪费,发挥不了应有作用。同时,政府由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实行禁行措施,但没有对由此做出“牺牲”的车主给予适当补偿,这是不公平的。
(2)“禁摩”、“禁微”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摩托车、微型汽车生产企业的发展权。据中国摩托车网报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副秘书长张大虎估计,中国的摩托车销量每年因此而被抑制了大约400万-500万辆左右,抑制的销售额大约在300亿元左右。”而“禁微”措施则使得各汽车生产企业只能将自己的大排量产品进入市场,这限制了企业的自由发展,也让消费者不能有更多的选择。显然,这也有违市场经济原则。
“禁摩”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很多大中城市纷纷禁摩使得不少摩托车生产企业针对城市市场的踏板车型、高档车型难以销售。他们不得不局限于开发面向农村市场的中低档车型,这使得中国的摩托车企业陷入低技术层次的恶性循环,减弱了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 禁摩禁微造成国家税费流失。由于禁摩禁微令的实行,使很多车主因此产生抵触情绪,不主动交纳养路费、过桥费、不参加年检。
(4) 各地的“禁摩”、“禁微”措施多数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其方式方法不符合国际惯例。国际上也有对机动车的限行措施。例如,近日包括米兰在内的意大利北部130余座城市就开展了私家车限时上路的活动,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活动的口号是“在汽车与空气之间,我们选择空气。”而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5年2月13日报道,伦敦市长肯.利文斯敦计划把伦敦市变成世界上“最环保”的首都,他计划,到“2007年使大伦敦区成为‘低排放地带’。这意味着卡车、长途客车、公共汽车以及出租车会被禁止驶上街头,除非它们达到苛刻的排污标准。”经过对国内外多个“限行”个案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国外现行的机动车禁行措施有一个特点,即它要么是一种通过宣传倡导让民众自愿参加的活动,要么是一种临时性的行政措施。伦敦市引起极大争议的交通提议虽未正式实行,但它也有一个不同于我国“禁摩”、“禁微”措施的地方,即其目的很明确——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并由此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作为门槛。在这个门槛下,所有机动车得到平等待遇,符合标准可以上路,不符合标准才禁行。与我国针对某一两种机动车先入为主禁行的方法不同,它体现了制订公共政策的科学、公平原则。
(5) 停止对小排量汽车、摩托车发放牌照的做法限制了本欲购买摩托车小排量汽车的市民的消费选择权,同时,也使得已经购买了车辆的市民无处上牌,其车辆人为地成为“无牌车”、“黑车”,这更不利于进行交通管理。
(6)“禁摩”、“禁微”措施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市场经济社会,一种国家容许生产销售的商品,它在市场中的地位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实际需求有关,其数量的多寡理应由市场决定。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多年,“禁摩”、“禁微”这种以强制行政命令取代市场的调节作用,限制商品正常使用的做法对国际上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限制上路、停止上牌等方式实行的“禁摩”、“禁微”措施在法律上或多或少存在缺陷,达不到依法行政的要求。
(1) 各地的禁摩禁微令多以政府通告的形式发布,而且大多数城市也没有因此召开听证会,对机动车禁行的措施涉及广大市民切身利益,听证程序的缺失是不应该的。
(2)“禁摩禁微”措施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根据2004年7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车主的摩托车或微型汽车是他用合法收入在合法的经济组织中购买的,并在政府指定的交通管理机关办理了合法的手续。交纳了各种费用,获得了合法的行驶资格和权力(即行政许可)。但一纸“禁摩禁微令”却将有关部门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治安管理的失职行为片面“归罪”于“合法身份”车主,将其已经获得的行车“许可”打了折扣,已经获得的行政许可部分勾销。
(3)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9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道路车流量的实际情况,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禁止通行的措施”,这里有个前提,即“道路车流量的实际情况”,车流量指的是所有机动车的流量,包括摩托车、公共汽车、卡车、的士车、面包车、小汽车等等,也不管贵*包括奔驰、宝马、夏利奥托,车与路是一对发展中的矛盾,车多必然显得路窄,“道路车流量的实际情况”是交通拥挤是所有机动车造成的,如果把这个后果要求其中某一种机动车承担,不管是小排量汽车也好,还是摩托车也好,都是不公平的,也违背宪法作为根本法在第33条第2款所确立的平等权原则
(4) 停止对摩托车、小排量汽车发放牌照,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许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条规定:“申请机动车登记,应当提交以下证明、凭证: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机动车来历证明、 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 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机动车登记审查工作,对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应当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对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
《行政许可法》第十六条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做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一些地方以政府通告等形式所作的停牌行为实质上给行政许可增设了条件,即给予上牌的不得为摩托车、小排量汽车。
4. 取消对摩托车、微型汽车等小排放低油耗的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和上牌限制将进一步节约能源消耗,与我国即将推行的燃油税改革方案相适应。
2004年11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次发布《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据了解,在我国,一辆1.0升汽车的百公里油耗为5升左右,比1.6升排量的经济型汽车同距离要省3升左右油,一辆家用小车一年大概跑15000公里,那么,一辆小排量的汽车一年就要省下700多升油,至于一辆四冲程125cc摩托车每百公里仅耗汽油2到3升。
5. 取消国内部分城市对摩托车、小排量汽车上路行驶、上牌照的种种限制规定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据济南《生活日报》2004年9月16日报道,济南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从民主实情出发,取消了该市的“禁摩”措施,此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该市的交通状况不但没有因此恶化,反而更加合理有序。
二. 取消我国部分城市对摩托车和小排量汽车的限制性措施的做法建议
1. 取消各城市在中心城区、城市主干道对摩托车、小排量汽车的禁行措施,对上路行驶用于城市交通的机动车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制定更严格的排污标准,在生产、上牌的环节就加以控制,符合标准的给予上路,同时在路面上也进行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污超标的动态执法。
2. 只要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条所列的条件,各城市车管部门应当依法对摩托车、微型汽车给予上牌。
3. 在开“禁”的同时依法加强交通管理力度,集中力量治理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对摩托车和小排量汽车车主/驾驶员进行交通法规和安全教育,严厉打击违章驾驶行为。
④ 为什么我朋友的QQ昵称和QQ空间的名字不一样
10月31日(184天)
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预测:200个左右。
参观人次预测:7000万人次以上。
世博是明年确定的一件大事,高淳县 发电厂砖烟囱拆除,堪比08年的奥运,而奥运是不让人去,世博是拉人去(保守估计7000万人次),从持续时间上看,奥运17天,世博184天;举办内容上和目的上,奥运是体育比赛,展示国威,世博是综合展览,拉动经济;世博带来的商机要超过奥运,世博是一场消费与投资的盛宴,这样的大题材不炒是不可能的。
既然世博被炒是确定性很大的事件,那么开炒只是时间问题。最具类比性的是奥运主题,奥运会在08年8月份召开,是08年最确定性的主题。二级市场的炒作集中在2007年12月-2008年1月,在这一个月中,大部分奥运股都翻倍,龙头代表是中体产业、全聚德、西单商场、北京旅游等,其他奥运主题股也是涨幅惊人。世博会的时间比奥运时间早,在5月1号,那么在元旦附近开始第一波炒作有其合理性。
应该说世博会对股市影响层面比较分散,从前期的建筑阶段影响上海本地建筑企业,甚至相关的节能设施的采用,如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到召开期间对零售、餐饮、酒店、交通等的影响,以及后期会提升本地服务业的影响等,我们本文讨论的焦点是世博会召开期间巨大的客人流量带来的影响,我们这里把世博要讨论的东西界定好。
据官方预计,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客流将达到7000万人次。申银万国认为,这将为上海虹桥和浦东两机场带来620万的新增旅客吞吐量。假设这些游客在上海平均逗留时间3天,保守估计对上海的零售、旅游、餐饮、酒店、交运等相关行业合计贡献高达1000亿元以上。
世博会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投资主题,为零售、酒店、旅游、交运等相关受益行业的上海本地股提供了表现的理由。从历史上主题性事件涉及的股票走势来看,我们认为:在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前,相关行业的上海本地股仍有反复表现的机会。临近世博会召开前夕,需要等待重新洗牌之后的机会。
世博会炒作的主题焦点在于客流量。那么对客流的测算将成为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假设。
一、 世博会参观人数的预测
世博会参观人数规模空前,从先期世博会官方7000 万人次的预测到后来市场各方更加乐观的估计8000 万9000 万一亿人次(上海市副市长杨雄介绍)。无论是七千万还是一个亿,均是创下了世博会历史之最。
湘财证券将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分为国内、港澳台和国外两个部分,并分别进行预测。国内参观人数的预测,湘财证券采用了渗透率的模型,对国内世博会参观人数进行了预测,并介绍了预测结果。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国内到上海参观世博会的人数为6923-8547万。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参观世博会的人数预测,大阪世博会的国外参观人数比率对上海世博会或许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经综合考虑其大致规模会在300 万-400 万左右。湘财证券认为,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估计会在7000 万至9000 万之间。
上海世博会从2010 年5月1日开始,10 月末结束,历时184 天。按照保守预计将有7000 万人次参加世博会,据世博局预测,其中5%来自境外,20%来自上海本市,30%来自长三角地区,其余45%则来自全国其他地区。
有了上面湘财的预测,我们知道7000万是保守的估计,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人数的问题,7000 万人次是存量还是增量?2007 年外省市来沪旅游人数为7766万人次,上海市民本地旅游人数为2444 万人次。2008 年上海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数为526 万人次,其中5-10 月接待266 万人次,占全年的50.5%。如果按此比例,则上海2007 年5 月-10 月接待国内游客数为3960 万人次。
两种极端的情况:1)世博会期间其他商务、旅游等活动全部暂停,来沪旅游人数与世博会参观人群完全重合,则世博会期间外省市游客为5250 万人次,较07 年同期增长32.6%;入境游客为350 万人次,较08 年同期增长31.7%。
2)世博会期间7000 万人次与正常的来沪旅游、商务等活动完全没有重合,即7000万人次完全是新增旅游人数,则世博会期间外省市游客为9211 万人次,较07 年同期增长133%;入境游客为616 万人次,较08 年同期增长132%。
显然,这两种极端情况都不大可能发生,事实上,要准确预测世博会期间新增游客数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国家统计局定义的旅游人数包括观光游览、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人数,并不局限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游览活动。幸运的是,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08年入境旅游外国人为2433 万人次,其中以观光休闲为目的的外国人1204 万人次,目的很简单:用最少的钱最大限度地参观,占比50%。如果假设国内游客中以观光休闲为目的的占比也是50%,那我们就可以大致测算出世博会期间的游客(以观光休闲为目的)增量了。
我们认为这样的假设比较合理:世博会期间以商务/会议、探亲访友等目的的活动照常进行,不受世博会召开的影响(即占比50%),而以观光休闲为目的的游客(即狭义上的游客,占比50%)全部为世博会而来。按此逻辑,世博会期间外省市游客(广义上的游客)将为7230 万人次(包括世博局预测的5250 万人次游客以及正常的商务、探亲等游客1980 万人次),比07 年同期增长82.6%;世博会期间入境游客(广义上的游客)为483 万人次(包括世博局预测的350 万人次游客以及正常的商务、探亲等游客133 万人次),比08 年同期增长81.7%。
二、 世博会期间消费支出测算
国泰君安认为,将国内旅游者与入境游客的旅游支出加以区分。
国内游客:2007 年国内游客在沪人均支出1578 元,其中购物费、住宿费、餐饮费、长途交通费居前,分别占全部支出的42.3%、15.2%、13.7%、10.7%,合计占82%。
入境游客:2007 年上海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47.37 亿元,平均人均消费712美元,合人民币5400 元。我们以全国入境游客的旅游外汇收入结构为参考依据,长途交通、商品销售、住宿、餐饮消费居前,分别占消费支出的26.6%、25%、14.2%、8.9%,合计占比75%。
湘财证券参考了汉诺威世博会的消费结构,世博展区内的消费行为大致分为60%的餐饮消费、28%的购物及活动消费、12%的缆车及导游服务。展区外的消费结构为:汉诺威地区的消费支出基本全为交通支出,非汉诺威市的参观者支出中有一半为住宿支出。而关于购物与餐饮方面,非汉诺威市的参观者中离汉诺威市越远的参观者,其购物和餐饮的支出比率越大,国外参观者的购物和餐饮支出比例最大,可以认为,购物支出和餐饮支出与参观者来源地与世博园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湘财证券将外省来上海的参观人数经乐观调整后的数据为5888万,按照每人在上海待两天测算,将会给上海世博展区外带来942 亿的消费。其中:住宿支出471 亿、购物和活动支出75.4 亿元、餐饮支出84.8 亿元、交通支出310亿。
而港澳台和国外来沪人数按官方估计350 万计算,住宿按1400 元每天的标准计算,住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为40%计算的话,在平均每人停留3 天的话,那么港澳台和国外的世博参观者在世博展区外的消费将会达到367 亿元。其中:住宿支出146.8 亿、购物和活动支出62.4 亿、餐饮支出58.7 亿、交通支出91亿。
三、 世博会行业收益指数排序
世博会对上海经济有拉动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是要测算出世博会对各个行业的拉动到底有多大,哪个行业受益更明显?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这个问题:1)行业收入增加的绝对规模;2)行业受益程度的相对大小。
我们根据前述世博会游客增量估计、人均消费结构,即可估算出世博会对上海酒店、零售等行业的新增收入,以2007 年各行业收入为基数,我们将这项指标(行业新增收入/2007 年行业收入基数)定义为世博会受益程度,最终得到各行业受益程度的排序。
航空业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长三角游客是不需要侍飞机来上海的,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内游客中长三角游客与非长三角游客加以区分。前文已经探讨过上海2007 年5月-10 月接待国内游客数为3960 万人次,假设其中非长三角的比例为60%(与世博局预计的非长三角游客占国内游客的比例一致),则2007 年5 月-10 月接待的国内游客数(非长三角地区)约为2376 万人次。按照50%的观光休闲游客比例,可以测算出世博会带来的国内非长三角游客增量约为1962 万人次。
接下来的问题,多少游客会坐飞机来?由于2007 年上海旅客发送量为1.04 亿人次,其中民用航空发送旅客的比例为25%,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国内非长三角游客中25%是坐飞机来的,入境游客乘飞机的比例肯定会高一些(假设80%),泰州 混凝土裂缝堵漏,则我们预计世博会带来的增量进出港人数约为1334 万人次,占08 年进出港总人数的26.1%,这可以视为2010 年上海机场航空业的受益程度。
综上所述,在我们研究范围内,2010 年世博会对酒店业影响最大,受益程度达34.3%,其他依次为航空业、零售业、餐饮业、市内交通业,受益程度分别为26.1%、14.8%、14.2%、10.1%,友情竟然是这样,可笑。
四、 哪些公司受益明显
前面测算出各行业的受益指数,我们更关心的是各行业中哪些公司最受益,下面将分行业估算各重点公司的受益程度,并按照受益程度的大小进行行业内排序。
1、 酒店业: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需要接待中外入会贵宾和游客7000 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38 万人次,高峰期每天将接待70 万人次,酒店床位数需求量约为60 万张,而截至07 年底上海拥有酒店床位31.8 万张,上海市旅委规划到世博会举办时,上海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的床位将达到40 万张,但仍有20 万张床位数的缺口。尽管上海政府宣告将与长三角地区紧密合作,将住宿供给扩大到长三角,但我们认为在世博会期间,上海的房价和入住率仍不可避免地达到高峰。
相关上市公司:锦江股份、新世界、东方明珠。
2. 零售业:黄金商圈受益最大
受益逻辑:购物支出是国内游客最大的一项花费(占总花费的42%),7000 万人次的世博参观人群将形成强大的购买力,上海零售业因此受益明显。经我们测算,世博会期间将拉动上海零售行业收入14.8 个百分点。
受益公司:上海本地商贸零售公司共有7 家,包括百联股份、新世界、益民商业、上海九百、友谊股份、豫园商城、老凤祥。友谊股份的主业为超市,豫园商城、老凤祥的主业为黄金饰品销售,其余四家公司的主业为百货。
选股逻辑一:人气旺的商圈受益大。购物逛街比例高、日均客流量多、外地客流量占比高的商圈受益越大。在上海八大商圈中,南京东路、淮海中路、豫园商城、徐家汇商圈的日均客流量较多、购物比例也较高,而南京东路、新客站、豫园商城商圈的外地客流量占比较高。因此,知名度高、文化底蕴深厚、外地客流较多的南京东路、豫园商城商圈世博会受益程度较高。
选股逻辑二:便利的交通位置。在各商圈中,位于轨道交通出口、主干道交叉路口的百货店与购物中心更占优势。数据显示,这些区域的日均客流量要占到整个商圈客流总量的33%-52%。因此,在这些区域拥有门店的公司受益较大,包括新世界、百联股份、豫园商城。
选股逻辑三:拥有世博会特许商品零售店资格的门店更吸引人气。百联股份旗下的第一八佰伴、东方商厦徐家汇店、东方商厦杨浦店、百联世贸国际广场,新世界百货,豫园商城旗下的豫园天裕百货、豫园商城店均获得2010 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零售店资格,有利于提升该三家公司2010 年的盈利水平。
选股逻辑四:受益弹性高。单体百货的业绩弹性要高于综合类百货公司,专业化公司的业绩弹性要高于多元化公司,马上被我妈拉到了上海,业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业绩弹性由高到低分别是:新世界、百联股份、豫园商城、老凤祥、益民商业。
综上所述,考虑到受益程度、业绩弹性等,我们的推荐顺序为:新世界、百联股份、豫园商城、老凤祥、益民商业、友谊股份。
3. 交通运输业:机场的垄断优势突出,地铁、商旅客车受益次之
机场航空业:前面我们测算出世博会带来的增量进出港人数约为1334 万人次,占08 年进出港旅游总人数的26.1%,进出港人数的增多对机场业绩的提升源自:1)旅客机场服务费的增加;2)旅客的增加必将带来飞机起落架次的增加,从而增加对航空公司的服务收费;3)旅游的增加会使得机场内商业租金的增加(以商铺收入提成方式);4)旅游的增加使得机场广告投放需求的增加,机场可从广告价格的提升中获益。
受益公司:上海机场、ST东航、*ST上航。我们认为,由于上海机场具备行业垄断性,受益程度无疑要远大于东航和上航,经我们测算,如果旅客吞吐量增速在25%-30%左右,则上海机场的业绩增幅在29.7%-32.8%之间。
地面交运物流行业:上海市内旅客量在世博会期间将有大幅上升,由此,出租车、客车租赁、地铁以及物流货运等地面交通运输业都将有所受益。
租赁车业:世博期间,五星级酒店配车、大型会晤及旅游包车等租赁需求将有所增加,届时将带来这类租赁车的量价齐涨。此外,受益租赁车业务需求的增加,一些长租给外企事单位的商务用车也可能在合同谈判中有所获益。
物流业:外宾、游客的到来,将增加旅店对鲜冷食品及物流配送业务的需求,因此冷链物流、货运等物流业务也将有所受益。
相关上市公司:申通地铁、锦江投资、大众交通、海博股份、强生控股。
选股逻辑一:交运、物流资源多的公司受益较多。
选股逻辑二:相关业务占比高的公司受益弹性较大。申通地铁拥有一号线上海站-莘庄的经营权,为单一地铁运营业务,所以相关业务占比最高。锦江投资的商旅包车业务、租赁车、低温仓储等业务利润占比为21%。大众交通的租赁车业务、物流业务利润占比为22%。强生控股租赁车业务利润占比7%。海博股份的申宏冷藏物流业务利润占比2.4%。
选股逻辑三:敏感性分析。由于申通地铁的业务单一,且直接与客流量相关,因此业绩对客流量最敏感。而锦江投资的商旅客车最多,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但相关业务占比低于申通地铁,因此,受益敏感性次之,但优于其它公司,金坛市 矿井堵漏。
综上所述,考虑到受益可能性、受益弹性等因素,我们认为世博受益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锦江投资、大众交通、海博股份、强生控股、申通地铁。
五、 最终推荐组合
综合上面的叙述,我们最终的推荐组合是:
申通地铁、锦江股份、新世界、百联股份、豫园商城、锦江投资、上海机场。
加载中,请稍候......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⑤ 中国防水材料十大品牌排行榜
东方雨虹(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西部最大防水材料公司,川蜀羊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始建于2001年,四川省蜀羊防水工程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是集科研、生产、销售、施工、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新型防水企业。
(此排名不分先后)
⑥ 中国北方城市有哪些
北京、天津、石家庄、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保定、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安阳、开封、洛阳、郑州、南阳、三门峡、登封、信阳、商丘、大同、太原、榆次、忻州、朔州、长治、大连、沈阳、锦州、凌源、鞍山、阜新、吉林、长春、伊春、白城、丹东、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漠河、黑河、七台河、牡丹江、鹤岗、旅顺、二连浩特、包头、呼和浩特、锡林浩特、乌兰浩特、集宁、德州、济南、泰安、聊城、泰州、徐州、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延安、西安、宝鸡、榆林、汉中、咸阳、离石、介休、银川、石嘴山、兰州、天水、酒泉、张掖、嘉峪关、玉门、西宁、格尔木、乌鲁木齐、喀什、善僐、伊犁、石河子、吐鲁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