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汽车 » 江淮新能源汽车2019年6月销量

江淮新能源汽车2019年6月销量

发布时间: 2022-07-15 00:08:46

A.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06万辆,年内呈前W后U型走势

1月9日,全国乘联会公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最新销量,显示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3.57万辆,同比下降15.1%,环比11月增长73.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批发量为11.9万辆,同比下降8%,环比增长76%;插混车型当月批发销量为1.5万辆,同比下降50%,环比增长30%。

(注:数据来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单位:万辆。)

按照工信部此前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500万辆,目前距离目标达成仅差119万辆。

但是,2020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再次下滑,按照现在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情况,2020年全年保有量或难以突破100万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B. 6月新能源车销量排行

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22.7万辆,环比5月增长14.7%,同比增长165.7%,呈现强势增长的良好态势。其中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8.6万辆,同比增长175.0%;插电混动销量4.1万辆,同比增长130.4%,占比18%。

6月电动车高端车型销量强势增长,中低端走势不强。其中微型电动车批发销量5.95万,份额达到纯电动的32%;紧凑型电动车占纯电动份额28%,谷底回升;中型电动车达4.95万辆,环比5月增长6%,纯电动份额27%。6月插电混动的比亚迪销量达到20516辆,环比增长53%,成为插混增长新亮点。

不难看出,宏光MINIEV(参数|询价)的地位就连Model 3也不能撼动,你能想象它之前全系没有安全气囊甚至低配没空调吗?不过新款马卡龙系列全系标配主驾驶安全气囊和手动空调,也算是补齐了自己的短板。

尽管特斯拉的一系列新闻“沸沸扬扬”,但并没有影响到Model 3和Model Y均实现环比增长,毕竟降价的特斯拉不是谁都能扛得住的。前三名一向稳固,排在后面的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C. 新能源汽车排名前十名的品牌销量都怎么样

第十名:江淮iEV5 厂商售价:17.98万 销量:434辆,第九名:奇瑞eQ电动 厂商售价:15.99万起 销量:500辆,第八名:北汽EX200 厂商售价:20.69万起 销量:603辆,第七名:吉利帝豪EV 官方售价:22.88万起 销量:923辆,第六名:江淮iEV4 厂商售价:15.28万起 销量:1055辆,第五名:众泰云100 厂商售价:15.89万起 销量:1076辆,第四名:比亚迪e6 厂商售价:30.98万起 销量:1241辆,第三名:比亚迪秦EV 厂商售价:20.98万起 销量:1534辆,第二名:比亚迪e5 厂商售价:22.98万起 销量:2094辆,第一名:北汽EU260 厂商售价:23.99万起 销量:3800辆。
拓展资料: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1.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纯电动汽车的可充电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这些电池可以提供纯电动汽车动力。同时,纯电动汽车也通过电池来储存电能,驱动电机运转,让车辆正常行驶。
2.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它的主要驱动系统由至少两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组合 而成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行驶功率主要取决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辆行驶状态:一种是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提供;第二种是通过多个驱动系统共同提供。
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燃料电池电动车用氢气、甲醇、天然气、汽油等作为反应物与空气中的氧在电池中燃烧,进而电能为汽车提供动力源。本质上来说,燃料电池电动车也属于电动汽车之一,在很多性能和设计方面和电动汽车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将其分为两类是由于燃料电池电动车是将氢、甲醇、天然气、汽油等通过化学反应能转化成电能,而纯电动车是靠充电补充电能。

D. 中汽协: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十年来首次负增长

在过去的十年间,新能源汽车借着政策的东风一路高歌猛进,而这一态势随着2019年政府补贴的大幅退坡,一脚重刹让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增长戛然而止。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公布的2019年全年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同比下滑4%,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降。

补贴退坡影响巨大

受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发布会上也表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受补贴退坡影响,下半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希望国家下一步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下一步可从税收、使用环节便利性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做政策支持。

从去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政策补贴仍旧是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因素,尚未完全转化到市场驱动。工信部的表态,表示了重振新能源市场的决心,但国家也需要在今年补贴完全退出后,推出接续补贴后的政策措施,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向前发展,并完成从政策市到市场市的转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 江淮汽车上半年销量20.94万辆 同比下滑10.97%

7月7日,江淮汽车发布6月产销快报,6月江淮汽车生产汽车3.93万辆,同比增长28.22%;销售汽车4.14万辆,同比增长30.37%;上半年累计生产汽车21.04万辆,同比下降11.49%;累计销售汽车20.94万辆,同比下降10.97%。

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表示,谋新求变成为当务之急,新能源业务提升为公司的战略层面,应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据了解,江淮汽车集团除了发展自身技术之外,还在寻求更多、更好的合作方式,和蔚来汽车的合资,也在力求加速业务调整和管理思路创新。在开放合作方面,目前全球汽车产业合作已经变成常态化,江淮大众也开创了一种全新合资合作的新模式,合作内容不限于技术的共享,平台的共用共造。

F. 【汽车人】6月环比同比双增长,车企增产押注下半年

而在乘用车市场实现绝对增长的只有一汽和长安,一汽上半年同比增长28.0%,长安上半年同比增长1.9%。

总体来说,6月份车市数据不错,但也没到喜人的程度,略微超出预期的主动力仍是由商用车拉动的。乘用车的表现实际上和去年同期差距不明显,考虑到去年同期的基数较高,以及今年因为疫情压抑了三个来月,综合地考量,6月乘用车销量数据一般般。但车企的生产热情和压库存的情况显示,大家还是看好下半年的。

2020年上半年,是自汽车销量有统计以来波动最为剧烈的时期。由于我国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下半年的情况可以谨慎乐观。但若要说实现全年转正,以目前的反弹力度来看,还难以现实。(文/《汽车人》张恒,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G. 透视江淮2019财报:以合作赋能品牌发展,产品进入3.0时代

前些时候,江淮汽车对外披露了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江淮汽车营业收入达到472.86亿元,同比下滑5.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与2018年相比,近几年来也首次实现了扭亏转盈。
值得一提的是, 2019年江淮汽车扣非净利润为-9.78亿元,而2017年和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93亿元和-18.77亿元,已经连续3年扣非净利润为负。报告期内,江淮汽车累计实现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 42.12 万辆,同比下降 8.91%。
在去年汽车市场整体下滑背景下,江淮汽车这份财报粗看并不算太差,但是细品起来,还是令人有点担忧。
这里面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严重不足。
虽然财报显示2019年江淮汽车乘用车板块全年营业收入为172.11亿元,但年报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这项却是亏损9.78亿元;财务上,扣非净利润往往才是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盈利状况的指标,从这个角度看,江淮汽车在2019年并没有真正翻盘,只是明赢实亏。
同时,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江淮汽车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主要集中在政府补助、非流动资产处置以及投资收益等方面,其中政府补贴高达11.17亿元,说明江淮汽车今年的“扭亏为盈”很大程度是依靠政府补助实现。
杯水车薪的好运气
而就在3月18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凯客车将名下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南淝河路以西、天津路以东的两宗出于闲置状态的土地进行收储,收储补偿款共计人民币5.44亿元。
或许,这个动作的背后是受到去年另外一宗意外之财的影响。
2019年,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由于合肥市重点工程项目轨道交通五号线规划施工要求,江淮汽车所属的两栋职工公寓将交由当地政府按货币化补偿方式征收,征收补偿金额为211,129,352.89 元。根据规定扣除相关税金等项目后,2019年公司净利润预计会增加2亿元左右。
曾经被人当笑话讲的段子,就真实的发生在了江淮汽车身上。
对于销量持续下跌、亏损逐渐加大,且账面资金严重不足的江淮汽车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遗憾的是,这笔资金其实并不能真正扭转当下江淮汽车资金匮乏的局面。
最新的2020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江淮汽车实现营业收入91.20亿元,同比下降37.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4.29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3.95亿元。
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江淮累计销售8.34万辆,同比下降35.53%。分版块来看,江淮乘用车方面不容乐观,1-3月份累计销售(SUV、MPV及轿车)2.71万辆,仅占总销量的三成。其中,SUV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滑达61.44%,累计销售9997辆;MPV、轿车也分别同比下滑35.68%、10.74%。商用车板块同样疲软,其中,轻型货车本季度销售4万辆,同比减少35.95%;中型货车、重型货车分别同比下滑9.6%、4.17%。
虽然江淮汽车表示主要系本报告期受疫情影响,导致公司汽车销量下滑所致。但是从最新的这次处置闲置土地的节流行为来看,江淮汽车面临的资金压力依旧不小。
“商乘并举”难以 “比翼双飞”
一直以来,江淮汽车都是以商用车市场为主导,旗下的“瑞风”商务车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从财报来看,商用车很明显仍是江淮汽车营收的主力。2019年,江淮汽车旗下的乘用车营收为172.1亿(同比下降12.43%),毛利率为-13.43%;商用车营收为220.6亿(同比增长3.83%),毛利率仅为3.83%。
江淮汽车在财报中表示,2020年计划产销各类整车及底盘45-50万辆,同比增长6.83%-18.70%,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500亿-550亿元,同比增长 5.57%-16.13%。对于高度依赖政府补贴的江淮汽车而言,要在2020年实现上述目标,难度不小。
江淮汽车早在2007年就已进入了新能源市场,是最早一批开始布局新能源市场的大型车企, 但是真正量产时间并不久,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目前,江淮汽车推出了3款新能源车型,这3款车型也的确为江淮汽车带来了一定的销量增长。但是究其原因,还是相对低廉价格和补贴。以江淮IEV6E车型为例,入门级车型补贴后仅售价仅为5.45万元,续航里程仅为255公里,只能是城市代步车。
应该说,这几款车还是以低价为江淮汽车的新能源车带来了不少关注和销量,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这种里程短、科技含量不高的新能源车不仅无法再获得政府补贴,同时也会被更多科技含量高、续航能力强的其他国产新能源车所代替。
江淮汽车期望商用车和新能源车都能齐头并进,可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技术,或许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多元合作,寻找突破
不可否认,江淮汽车并非不清楚自己存在的这些问题,一直积极多方寻找突破,例如和造车新势力蔚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达成合作。
江淮汽车表示在去年和蔚来汽车取得了新成果,ES6顺利完成生产交付,ES6、ES8也累计交付超过2万辆,双方合作的第三款车型也将正式亮相。和大众合作的新车也克服了一系列困难,顺利面世。
虽然财报有意回避了和蔚来的合作关系,但有消息说,江淮与蔚来在合肥的新工厂是由江淮单独投资,总投资金额为23亿元。在2018年9月,江淮汽车在新工厂的建设中投入超过15亿元,蔚来汽车的占比并不多。也就是说,在与蔚来的合作中,江淮汽车是下了血本的,合作的掌控权其实还是在江淮汽车手里。 和国内许多自主品牌一样,江淮汽车也希望通过合资,不仅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更希望在自身设计、生产、品控、管理等多个领域实现质的飞跃。
江淮和大众集团一面酝酿准备将欧洲血统的西雅特品牌再次引入中国,一面合资成立了我国首个中外合资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江淮大众,不到五个月就推出了新能源车型思皓E20X,效率可谓神速。
从江淮汽车角度看,无论是代工蔚来、与大众汽车合资发力新能源版块,都是为了借力,内功不足,外力来辅。回溯历史,很多国产汽车品牌也都是经历过合资生产,一面学技术,一面赋能自己品牌的阶段。
毕竟,抄作业,谁还不会。
除了借力,练好内功,提升品质,江淮汽车显然也很清楚,唯有不断推陈出新,推出性价比高的产品才是真正取悦消费者的不二法宝。
今年4月,江淮嘉悦X7正式上市,官方售价为8.28万-11.28万元。嘉悦X7是江淮汽车3.0时代的首款SUV,搭载了最新一代安+ 汽车安全系统和J-Link智聆车联网系统,匹配1.5TGDI+6DCT动力组合。
从产品力层面而言,这样的性能在同价位的SUV车型中极具诱惑和竞争力,这可以看作江淮汽车在积极争夺新能源车市场的同时,依旧希望在乘用车市场取得一席之地的努力。
结束语
过去的2019年对于国内几乎所有车企来说,都是难熬的一年。而今年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无论合资还是自主,日子也依然不好过。
可是对于江淮汽车这样的二线自主车企而言,能否继续走下去,靠的不会是政府的补助,而是过硬的产品竞争力,毕竟强大的产品技术和品牌号召力才是车企安然过冬的重要依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H. 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是多少

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是15w。

1、极氪001

作为吉利旗下的全新新能源品牌,极氪的到来相当引人注目,其产品聚焦高端。首款车型极氪001其实就是此前领克ZERO概念车的量产版。


I. 乘联会:6月乘用车销量165.4万辆,持续4个月环比增长

作者:钱漪

2020年7月8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产销,并对目前的行业政策、消费需求趋势、价格、二手车、进口车、新能源汽车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销量165.4万辆,环比增长2.9%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5.4万辆,环比零售增长2.9%,由此实现3-6月的持续4个月零售环比增长。

1-6月的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770万辆,零售同比累计下降23%,今年累计销量同比净减224万辆,约占去年零售总量11个百分点。今年零售下降主要是受到春节偏早和疫情因素的影响,分季度看,一季度损失208万辆,二季度损失只有17万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6月零售同比下降6.2%,2019年6月国五低价甩货导致零售基数偏高,因此由今年6月环比走强来看,上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销量的V型走势体现出疫情后的促消费政策引导市场恢复效果良好。

6月份北京疫情复发,对于二手车重点流入地区,将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刚刚恢复的车市再次迎来巨大挑战,北京全市二手车市场虽然都在正常营业,但客流量锐减。

二手车市场短期回落,但从长期来看仍然向好。疫情期间私家车出行相对更加安全,汽车消费欲望有所增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J. 2019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全年或现负增长

没有想像中的金九银十,可能也不会迎来往年显著的翘尾效应,数年来涨势迅猛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19年甚至有负增长之虞。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9.3万辆和104.3万辆,同比增幅仅有3.6%和1.3%。而11月的销量还有没超过10万辆,同比跌幅超过四成,已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如果12月仍然不能止住颓势,全年销量负增长几成定局。7月份成为一道分水岭。2019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依旧保持快速增长,6月份销量涨幅甚至一度超过80%。7月开始形势急转直下,同比降幅逐步扩大,从3.8%、21.7%、34.8%到10月份已呈腰斩之势,达到46.0%,11月份才略微收窄(见图表1、2)。从2010年新能源汽车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销量几乎一路走高,即便是近几年国内汽车行业进入微增长时代,到2018年甚至迎来了当时28年来的首度新车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也一直是相对低迷的整体车市中的一抹亮色。它为何会在2019年出现前所未有的“五连降”?当前的市场形势是在哪些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市场格局正发生怎样的变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按照之前国家规划好的排放标准升级时间表,从2019年7月1日起,国内开始正式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排放新规,即从7月1日开始,国五排放标准的新车停止上牌登记。有些城市甚至采取了提前实施的措施。

但一份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2019年4月下旬公布的《2018年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经销商新车销售几乎无利润可言,而库存预警又连续17个月居高不下,其中“国五”车型压库严重。对于经销商而言,大幅降价促销成为快速清理库存车的必然选择,市场上在5、6月份甚至出现“买一辆送一辆”的打折法。

这种降价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不少消费者的购车选择,即从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转向购买超低价格的国五传统燃油车。而有的消费者面对这种情形更加迷茫,继续观望。

“新能源汽车其实也受国六标准的制约,很多企业受到国六标准的冲击,导致传统产品跟不上,老产品又必须清库,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崔东树认为,国六标准的实施推动了行业的快速清退的过程,一些合资企业特别是不少自主品牌车企受到严重影响。插电式混动车型在10月份出现同比下降44%的情况,也是受到这一政策的后续影响。

3.第三个政策因素则与正在实施的“双积分”政策相关。一些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正在实施的“双积分”政策没有发挥预期的巨大“威力”。

发布于2017年9月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双积分”政策),被业内视为补贴退出后鼓励车企继续生产新能源车的接档政策,意在通过积分交易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推广。该政策对年产量或进口量达到3万辆以上的企业提出了明确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徐长明曾表示,新能源汽车未来如何波动式发展,取决于双积分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如果不严格执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将充满疑问。

从目前来看,虽然“双积分”政策的促进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但无论是当前表现出来的积分交易价格,还是在倒逼车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投入、推动扩张市场份额的力度上,业内一些专家都认为略显不足。2018年,新能源汽车双积分交易金额超7亿元人民币,每分仅850元,预计2019年年末将上升到2000元以上。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明确指出:“现在的‘双积分’政策效率是不高的,应该研究调整‘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方案,通过‘双积分’政策来保障实现电动车占比逐年上升的目标。”

2019年是“双积分”政策实施的元年,工信部已经两度调整,并拿出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双积分”政策还在调整完善之中。据了解,本次修改意在引导节能汽车的多元化发展,给车企的新能源积分考核和来源要求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以求对行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第二,从消费市场来看,2019年主要有三重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信心。

1.近年来宏观经济的持续下行已经影响了整个国内汽车市场。

国内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对汽车等行业而言,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形势就是国内消费受到了严重挤压,居民的家庭资产负债出现严重问题,打击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和能力。在购车补贴大幅退坡的叠加影响下,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难以像往年一样独善其身。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中心市场研究部部长赵新智也分析认为,因为很多家庭是第二辆车用户,随着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下降,导致购买力不足。

2.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频发的新能源汽车起火等安全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普通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显示,从5月到8月,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共发现79起安全事故,涉及车辆96辆。在已查明起火原因的车辆中,41%的车辆处于行驶状态、40%的车辆处于静止状态、19%的车辆处于充电状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事故车辆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占比达86%。

近三年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持续提升对续航里程和能量密度的要求,一年一个台阶快速升级。为了达到补贴的标准,车企多采取高能量密度电池,但验证工作严重不足。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品续航里程已有大幅提高,但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逐渐显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已要求召回33281辆新能源汽车。另据了解,因动力电池问题而召回的车辆占比近两成。

3.目前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车型的保值率状况堪忧,而保值率恰恰是消费者购车时重点考量的因素之一。

中国汽车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员会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多数目前在市场上热卖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1年的保值率就已经低于50%,续航能力在300公里以下的更是仅有两、三成。即便是表现最好的特斯拉MODELX,1年保值率仅为67.46%,其次分别为特斯拉MODELS与蔚来ES8,它们的保值率分别是65.32%与51.28%。

“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下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残值率低,而且还需要专业人士对其动力电池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才能定价。即便是电池使用状况还可以,但是二手车买家不认账,新能源二手车的价格也提不起来。”崔东树表示,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销商不好出手,回收的时候会把价格压得很低,车主不接受便会私下交易,对二手车市场和新能源二手车的流通都十分不利。

以上三点因素,加上政策的变动及不确定性,让更多消费者暂停购买计划,处于观察和观望状态。

第三,从供给端看,一些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产动力转弱,减少了对市场的产品供应。

国内一家整车厂销售负责人甚至表示,“从单车成本而言,目前是卖一辆亏一辆,有的已经暂时停卖了。”在2019年3月25日之前,有的纯电动乘用车单车补贴可拿到7.5万元,到6月26日前已经降到4.5万元,之后继续降到2.5万元。崔东树分析指出,这个调整期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是难以承受的,也导致了现在艰难的困局。

据赵新智透露,相对于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退坡幅度达60%-80%。这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因此必须对低价车限产、提价。

市场格局演变:传统自主车企份额跌破9成

历经数年发展,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打破原来的局面,各参与方、各种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力量对比也正在变化之中。

在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外资品牌的较量中,传统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优势正受到冲击。

“2019年可能是近年来传统自主品牌车型占比首次低于90%的一年。”近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2019年会长、中海同创集团董事长李金勇在2019中国车商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国内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型已经逐渐进入市场,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占比达到9%,也逐步成为市场重要参与力量。

从2010年到2015年之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是传统自主车企的天下。但从2016年开始,跨国车企巨头明显加快了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向中国市场投放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规划力度也明显加大。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主任、总工程师黄永和观察到,从2013年到2015年,虽然很多合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都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但车型上市还比较少。但从2018年开始,在市场上的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明显增多。2019年1-10月,合资品牌产品占比已经超过了10%。他担忧的是,根据市场调查,在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的意识中,已经把特斯拉和BBA并列为豪车品牌了,这可能会影响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特别针对年轻一代的细分市场。“应该对我们的市场冲击比较大。”

从各类细分市场看,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到2019年11月已经同比下滑超过40%。而在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中,A0和A00级车型的下滑尤其明显。

这两款车型一直是近年来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的主力。在2017年,A0和A00级车型总销量一度占据纯电动乘用车7成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到了2018年开始收缩,特别是A00级产品的市场份额少了接近20个百分点。2019年,A00级车型的市场占有率降幅扩大,目前仅占不到三成。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A级纯电动乘用车的占比明显提升,已占据当前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的半壁江山。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这种市场格局的演变正是近三年国家补贴政策不断调整的结果。崔东树指出,另一个因素是一批分时租赁企业倒下,其产品被大量退租并流向市场,大量低价处理。A00级电动车一直是分时租赁场景的主要运营车辆,“因此A00级车增长压力巨大,市场表现低迷。”

进口车、出行市场承包年度亮点

尽管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下滑,但在一些细分领域仍然不乏亮点。

第一是新能源车型进口量增长迅猛,成为进口车市场的亮点。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新能源汽车总进口量约4.9万辆,同比增长191.7%。其中,特斯拉总进口量约3.33万辆,同比增长了184.1%,成为进口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品牌。

第二是出行市场特别是出租车、网约车市场,但这种市场表现是否可以称之为亮点,业内争议不小。

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曾在2019年广州车展上透露,2019年1-9月,全国卖给私人用户的电动车仅十余万辆,其余的70多万辆全部投放给B端的出行市场。不少行业人士在看到这一信息后纷纷表达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质疑与担忧,他们认为,这没有反映出私人用户的真实需求,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更加悲观。而1-10月的新能源汽车上牌数据则显示,过半数纯电动乘用车是营运车辆及由单位购买的非营运车辆。

出行市场特别是网约车、出租车已经成为消化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主要渠道。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失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亮点。崔东树透露,目前纳入监控范围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201万辆左右,其中出租车、网约车、公务租赁用车占47%,而私人用车占了53%。

从运营的里程来看,用于网约车、出租车的车辆的运营里程占60%、55%左右。“网约车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带动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提升,目前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了10%以上,出租车则达到了6%左右,主要车型包括北汽EU系列、帝豪EV系列、比亚迪e5、e6等,网约车、出租车是新能源汽车真正推广的活名片。”

因此,崔东树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主要卖给了出行公司应当是一个亮点而非问题。因为这恰好说明出行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接受,特别是运营用户对其认可,电耗比油耗更有优势,如果网约车运营而没有达到合理的经营情况,用户是绝对不会愿意使用的。这本就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亮点。

当前,新加入的网约车必须是纯电动车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选择。在司机收入方面,新能源网约车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开始占据优势。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市场的大量使用应当被视为到目前为止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

专家观点: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预判

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不会有大幅提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

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可能会因为多重因素出现翘尾迹象,但是即便出现年末的销量小幅上扬,也无法直接带动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提升。下半年新能源车市出现的“五连降”会让政府、车企、消费者等多方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政府会推出更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销量提升的政策,车企也将根据市场调整生产节奏与产品布局,而消费者也将更为理性。因此,进入到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会有太大提升,仍将会处于一个调整期。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出现26%的正向增长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是200万辆,中性判断约为160万辆。按照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5%的目标,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700万辆以上。按照2019年近130万辆的销量计算,2020年到2025年复合增速将超过3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这个目标对企业的引领作用很大,会推动企业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

预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0万-200万辆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2019年会长李金勇

2020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起步年。未来B端市场将继续坚挺,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成为必然趋势。限购城市市场有望出现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北京增加4万-10万辆)。未来随着积分价值提升,电池成本下降,A00级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将回暖,非限购城市销量增加。随着特斯拉国产、部分造车新势力车型上市,推动新能源汽车高端用户扩大,预计增加10万辆以上。2020年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最后的盛宴,最后一个年尾效应显现,有望增加20万辆销量。

2020年仍是调整期,实现微增长

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中心市场研究部部长赵新智

2019年和2020年是市场的调整期,预计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110万辆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80万辆。明年有望微增长,纯电动汽车约有6%的增幅增加到85万辆。未来市场会进入一个增长期,2021—2023年增速约为17%-20%。到2023年以后预计可达200万辆以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热点内容
荣成嵘野房车地址 发布:2025-05-25 18:25:02 浏览:216
房车结构原理 发布:2025-05-25 18:22:49 浏览:630
广州二手车价格最低 发布:2025-05-25 18:18:45 浏览:702
二手11座金龙商务车 发布:2025-05-25 18:16:31 浏览:614
进口依维柯房车经销商 发布:2025-05-25 18:02:46 浏览:251
房车旅行做饭吃 发布:2025-05-25 17:57:48 浏览:742
去吧皮卡丘蓝狗和火鸡 发布:2025-05-25 17:51:38 浏览:803
福克斯06款内饰图片大全 发布:2025-05-25 17:29:02 浏览:216
安徽省8月份免门票的旅游地方 发布:2025-05-25 17:20:11 浏览:212
江铃特斯拉房车 发布:2025-05-25 17:17:42 浏览: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