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宏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1.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宏光MINIEV、长城欧拉、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哪吒汽车、爱驰汽车。
一、特斯拉
尽管特斯拉负面消息不断,但它是全球电动汽车的引领者。特斯拉于2003年7月1日,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共同创立,是全球豪华智能电动汽车知名品牌,以制造纯电动汽车为主。2004年埃隆·马斯克进入公司并带领公司一步步发展,马斯克还表示,特斯拉努力为每一个普通消费者提供其消费能力范围内的纯电动汽车。
2. 新能源汽车骗补名单上有谁
经过大半年的调查,从这次大会上财政部官员的口中也可以得知,新能源核查工作已经完成,新能源骗补名单可能已经初步拟定。虽然工信部等部委尚未公布这份名
单中都有哪些企业,甚至曾强调“财政部和部内有关司局未接向媒体透露过核查及处理情况”,但根据核查新能源骗补以来业内各企业的异常反应,以及媒体的相关
报道,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下都有谁“中招”了。
在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骗补企业核查中,央视曾曝光过苏州一家名叫吉姆西的客车制造厂,该企业2015年上半年电动车产量不过25辆,但其于年底爆发性增
长,仅12月份即获得机动车合格证2905个,以3686辆的全年总产量收官。然而经过本刊记者前往苏州的实地调查发现,该企业生产车间简陋,产量极低,
并且部分汽车并没有完工,就已经安上了正式的车牌,骗补暴露无遗,因此名单中少不了这家企业。
而在这次的曝光中,和吉姆西合格证及产量特别异常的企业不在少数,涉嫌企业包括:陕汽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宏汽车有限公司、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芜湖宝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汽车公司。
在
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性,其2015年12月单月的产量均已超过全年产量的50%,且年产量均在1000辆以上。业内分析他们本希望能赶在2013—
201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最后时机,狠狠地地捞上一笔,然而却四部委和媒体扰乱了阵脚。被央视点过名的这十家车企嫌疑最大,最有可能直接登上骗补黑
名单。网站里有说http://nev.ofweek.com/2016-08/ART-71011-8440-30029187.html
3. 怀远县国宏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怎么样
怀远县国宏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是2016-12-05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怀远县华海农机建材综合大市场第20栋32号。
怀远县国宏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321MA2N4XXC12,企业法人刘永红,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怀远县国宏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风力发电项目及其它新能源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怀远县国宏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4. 中国电动汽车十大名牌
1、Yadea雅迪
电动车十大品牌,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畅销的高端绿色能源电动两轮车。
2、AIMA爱玛
电动车十大品牌,创立于1999年,天津市著名商标,国内大型电动两轮交通工具制造商。
3、SUNRA新日
智能电动车创领者,电动车行业标准制订单位。
4、Luyuan绿源
浙江名牌,电动车产业先驱。
5、LIMA立马
电动车十大品牌,中国轻工业电动车行业旗舰品牌,集电动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
6、TAILG台铃
广东省著名商标,集新能源交通工具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7、小刀电动车
天津市著名商标,首创双动力系统,爬坡动力好是其卖点。
8、SLANE新蕾
新蕾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注于电动交通工具研发制造的创新型企业。 新蕾的产品包含自主研发的豪华车、简易车、锂电车、电动三轮车、特种车等。
9、BYVIN比德文
电动车十大品牌,山东省名牌产品,中国轻工业电动自行车行业翘楚。
10、小牛电动
创新型锂电智能电动踏板车,充电一次可完成100公里续航。
5. 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0618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JIANGKAIJOHAN,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与开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
法定代表人:JIANG KAI JOHAN
成立时间:2015-06-18
注册资本:24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2011640001695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天津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日新道188号1号楼1047号
6. 如何警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新骗局
近期,老家一位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向我咨询了一个投资问题。在这个县城里,有人开始兜售以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技术为旗号的“投资”。其模式比较简单,也是缴纳入会费成为会员,同时发展其他会员获取提成。这种模式让我立即想到了“传销”,在对这家注册在广州的企业进行了仔细的摸底之后,几乎可以确认这就是一个“传销”的升级版。但令我吃惊的是,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竟然成为了新骗局的旗号。
与此类似的还有“国宏汽车骗局”,这是一个传统传销的“升级版”。与传统限制人身自由的传销不同,该传销组织以投资新能源汽车、镍碳电池为名,打着私募、众筹的旗号,发展下线会员,而私募、众筹均是当下投资新模式,极具迷惑性。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公司成立数量多,投资频繁,掩盖了自身“骗局”的本质,让不少人血本无归。
打着原始股的旗号,以新能源汽车作为幌子,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这种骗局。在山东、河南、四川、广州等地都出现过。一些公司甚至连产品都没有,拿着正规汽车企业生产的产品换掉车标等,就做成“诱饵”进行欺骗。在搜索引擎中随意以“新能源汽车、原始股”等作为关键词,就能看到不少案例。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这些骗局有着很多共性。
比如,骗子们深知没有实体的骗局已经很难骗到新人,其往往以伪科学作为幌子,宣传其在核心技术上超前的突破,甚至往往大幅超越当下的最先进水平。他们会塑造一个崭新的概念,并围绕着这个概念进行深加工,吸引不知情的人投资,一些高级的手段甚至能吸引到外行的专业投资人。
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案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以及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出现,骗局也在概念的包装下诞生。在浙江宁波,一家名为“米粒投资”的公司,就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欺骗了颇多人士,这家曾经玩转P2P借贷的企业,在国家大力管控该业务之后,“转战”新能源汽车租赁,以完全低于市场价的“超值实惠”方案吸引了不少用户,骗取押金,但最终人去楼空,被宁波公安机关以“非法集资”通缉。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手段都是已经被揭穿的骗局,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长长的链条上,还有不少待揭穿的“局中局”,他们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比较让人感慨的是,近期看到一家曾被称之为“PPT造车始祖”的公司,居然获得了百亿元的投资,让人大跌眼镜。一个没有任何技术,甚至只有一个模型的团队,怎么能获得这么多投资呢?一些有着政府背景的资金甚至也加入其中。